藥用植學ppt課件_第1頁
藥用植學ppt課件_第2頁
藥用植學ppt課件_第3頁
藥用植學ppt課件_第4頁
藥用植學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v芒萁v五指毛桃v大葉蛇總管 v佛手v崗梅根v海金沙 v海芋v金不換v紅半邊蓮 v虎尾蘭v火炭母v火秧肋 v鹵地菊 v雞蛋花 v夾竹桃 v三叉苦v防風v苦楝v八角茴香v烏桕 v黃荊v魚腥草v烏毛蕨v波羅蜜v駁骨丹 v長春花 v赤楠 v榆樹v吊竹梅 v金雀梅 v植物形狀: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狀莖橫走 ,細長,褐棕色,被棕色鱗片及根。葉遠生,葉柄褐棕色,無毛;葉片反復假兩歧分叉,在每一交叉處均有羽片(托葉)著生,在最后一分叉處有羽片兩歧著生;羽片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2030厘米,寬47厘米,先端漸尖,羽片深裂;裂片長線形,長3.55厘米,寬46毫米,先端漸尖,鈍頭,邊緣干后稍反卷;葉下白

2、色,與羽軸、裂片軸均被棕色鱗片;細脈23次叉分,每組34條。孢子囊群著生細脈中段,有孢子囊68個。性味:苦,平功用主治:活血,止血,解熱,利尿。治婦女崩帶,尿道炎,外傷出血,燙傷。治婦女血崩:芒萁幼芽或葉莖心(髓部),煅透研v末,每次二至五錢和溫酒服。治婦女白帶:芒萁莖心四至五錢,龍眼肉一至二v兩,冰糖一兩。酌沖水燉服。治尿道炎、小便澀痛不利:芒萁的葉柄中間白心v一兩。水煎服。治湯火傷:芒萁莖心燒灰研末,用桐油調敷。v治外傷出血:芒萁幼芽搗爛敷治痔瘺:芒其葉柄燒存性,插入瘺管內,每天一次。治風疹瘙癢:鮮芒萁,煎水洗。別名學名科名鐵芒萁Dicrano pteris 里白科 v藥用部位:全草 形狀

3、性狀:多年生草本,高約1米。莖方形,全株被毛。葉對生;橢圓狀卵形或披針外形卵形,長38厘米,寬13.5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邊緣有粗鋸齒,基部漸狹,下延于葉柄;葉背有透明腺點,脈上有短柔毛。圓錐狀聚傘花序,對生于葉腋或頂生于株端;苞片披針形;花紫色或淡紅色;唇形;花萼鐘狀有5齒或100條脈紋;花冠上唇反折,4裂,下唇作船形,基部狹;雄蕊4,2強;v花柱2裂。小堅果寬倒卵形,褐色,有腺v點,頂端有毛,外有宿萼。 主產地:分v布湖北、江蘇、浙江、廣東、廣西、貴v州、云南等地。 v性味歸經:味苦,性寒。 v功能主治:功能:清熱,除濕,解毒。v 主治:治急性傳染性肝炎,瘡毒濕瘡,皮膚瘙癢。別名學名科名

4、 山薄荷 唇形花科 Isodon nervosus v形狀性狀: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常伸展或卷曲,長610cm,寬37cm,厚0.20.4cm。頂端稍寬,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見見果梗痕。外皮黃綠色或橙黃色,有皺紋及油點。果肉淺黃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線狀或點狀維管束。質硬而脆,受潮后柔韌。氣香,味徽甜后苦。 v產地:栽培于廣東、廣西、福建、云南v采收與加工:采收: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 變黃時采收;加工:縱切成薄片,曬干或 低溫枯燥v性味歸經:辛、苦、酸,溫。歸肝、脾、 肺經v功能主治:功能:舒肝理氣,和胃止痛 主治:用于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別名學名科

5、名 廣佛手Citrus medica 蕓香科 v形狀特征: 灌木,稀為小喬木。全株多少被銹色或黃色剛毛和貼伏的硬毛;嫩枝圓柱狀,常中空。葉互生,紙質,多型為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有時為闊卵形,頂端段短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常3-5裂。v性味:辛甘,微溫。廣州空軍:“味甘淡,性平。入脾、肺、肝經v功用主治:健脾補肺,行氣利濕。治肺 癆咳嗽,盜汗,肢倦無力,食少腹脹, 水腫,白帶。v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別名學名科名 粗葉榕Ficus hirta 桑科 v藥用部位:根 v形狀性狀:落葉灌木,高12米。枝條禿凈,嫩時被短毛,紫色。葉互生,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58厘米,寬1.53厘米,

6、紙質,先端急尖至漸尖,邊緣具小鋸齒,基部廣楔形至渾圓形,上面禿凈或略被短毛,下面無毛,主脈隆起,葉柄長610毫米。v主產地: 分布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等地。 v采收與加工: 采收:秋、冬采挖v加工:曬干,或切片曬干v性味歸經: 苦甘,寒。 v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生津,活血,解毒。 v主治:治感冒,頭痛眩暈,熱病燥渴,痧瀉,肺癰,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癰毒,跌打損傷。別名學名科名 百解 Ilex asprella 冬青科 v藥用部位:枯燥成熟孢子v形狀性狀: 本品呈粉末狀,棕黃色或淺棕黃色。體輕,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落。氣微,味淡 v主產地: 主產廣東、浙江;江蘇、江西、湖南、

7、湖北、四川、廣西、福建等地 v采收與加工: 采收:秋季孢子未零落時采割;加工:曬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葉 v性味歸經: 甘、咸,寒。歸膀胱、小腸經 v功能主治: 功能:清利濕熱,通淋止痛 v主治:用于熱淋,砂淋,石淋,血淋,膏淋,v尿道澀痛別名學名科名 左轉藤灰 Lygodium japonicum 海金沙科 v藥用部位:根莖v形狀性狀: 葉互生;闊卵形,極大,長3090厘米,寬2060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廣心狀箭頭形,2裂,裂片先端渾圓,近葉柄處合生,裂口狹,全緣或微呈波狀,側脈約912對,粗而明顯,綠色;葉柄粗壯,長6090厘米,下部粗大,抱莖。 v主產地: 分布廣東、廣西、臺灣、福建、

8、湖南等地 v采收與加工:采收:全年可采v加工:切片,以清水浸漂57天,多次換水, 取出曬干 v性味歸經: 辛,溫,有毒 v主治:治瘴瘧,急劇吐瀉,腸傷寒,風濕痛, 疝氣,赤白帶下,癰疽腫毒,萎縮性鼻炎, 瘰疬,疔瘡,疥癬,蛇、犬咬傷別名學名科名 天荷 Alocasia odora 天南星科 v藥用部位:塊根 v形狀性狀:木質藤本。塊根近球形,外皮灰褐色。莖中空,外皮灰白色,有條紋,無毛。葉互生,薄膜質,闊三角狀圓形,盾狀著生,長1015厘米,寬1420厘米,先端鈍具小凸尖,邊緣有不明顯的淺波狀,下面慘白色,掌狀脈9條,5條向前,4條向后;嫩葉葉脈紅色,折斷流出紅色汁液;葉柄長2030厘米。v采

9、收與加工: 采收:全年可采。加工:洗凈, 切片,曬干。v性味歸經: 苦,寒。 v功能:清熱解毒,健胃止痛,散瘀消腫。 v主治:治外感咳嗽,咽痛,口舌生瘡,嘔吐腹 瀉,痢疾,胃痛,癰疽腫毒,跌打損傷。別名學名科名 石琴薯 Stephania sinica 防已科 v藥用部位:全草或根 v形狀性狀:多年生肉質草,高11.5米。根莖肥大,橫走。莖直立,或下部傾斜,無毛,粉紅色,有膨大的節(jié)。葉互生,膜質,闊卵形至長圓形,不對稱,長1127厘米,寬3.5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歪斜,心形,邊緣稍有小齒,兩面無毛;葉柄纖細。v采收與加工: 采收:全年可采,加工:曬干。v性味歸經: 酸澀,涼。 v能:清熱解

10、毒,消腫止痛。 v主治:治溫熱病下血,咽喉腫痛,瘡腫疥癬。 別名學名科名 半邊風 Begonia crassirostris 秋海棠科 v藥用部位:葉v形狀性狀: 常綠多年生草本。有匍匐狀根莖。無莖。葉通常12枚,或36枚成束,硬革質;線狀披針形或狹長披針形,長30120厘米,寬2.58厘米,先端短尖而有一綠色的硬尖頭,中部向下漸狹,兩面有白色綠色和深綠色相間的橫斑紋,邊綠色。 v主產地: 分布廣東、廣西。 v采收與加工: 采收:隨時可采。 v性味歸經: 性涼,味酸。 v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解毒。 v主治:治感冒,支氣管炎,跌打,瘡瘍。 別名學名科名 老虎尾 Sansevieria trif

11、asciata 龍舌蘭科 v藥用部位:全草 v形狀性狀:多年生直立或半攀援狀草本,長約1.5米。莖略具棱溝,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臥地面或依靠而生,下部質堅實,多分枝,匍地者節(jié)處生根,嫩枝紫紅色。葉互生,具柄,有翅;葉片卵狀長橢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712厘米,全緣或具細圓齒,基部切形、渾圓或近心形,有時具2耳狀裂片;枝上部葉心臟形,有短葉柄或無柄而抱莖;上面鮮綠色或有V形黑紋,下面主脈有毛;托鞘膜質,斜截形。v主產地:主產地:分布于臺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云南、四川和貴州等地。 v采收與加工:采收:夏、秋采收、加工:曬干。 v 性味歸經:酸甘,涼 v功能主治:功能:清熱利濕,涼血解毒。v

12、 主治:治泄瀉,痢疾,黃疸,風熱咽疼, 虛弱頭昏,驚搐,婦女白帶,癰腫濕瘡, 跌打損傷。 別名學名科名 火炭毛 Polygonum chinense 蓼科 v藥用部位: 莖 v形狀性狀:直立、肉質、禿凈灌木和喬木,高可達7米,含白色乳汁。樹皮灰白色,有淺裂紋;老枝圓柱狀,或鈍三至六角形;小枝有35條厚而作波浪形的翅,翅的凹陷處有一對利刺。單葉互生;少而小,具短柄,由翅邊發(fā)出,肉質;倒卵形,先端渾圓,長812厘米,寬34厘米,全緣,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較淺。v 主產地:分布廣東、廣西、云南、貴州、 福建等地。v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 v功能主治:功能:消腫,通便,殺蟲。 主治:治臌脹,

13、急性胃腸炎,腫毒,疥癩。別名學名科名 霸王鞭 Euphorbia antiquorum 大戟科 v藥用部位:全草v 形狀性狀:多年生蔓草,地上莖分歧,葡匐,節(jié)節(jié)生根。莖圓形,全體密被剛硬短毛。葉對生;質微厚,長橢圓形,有時卵形或披針形,長1.54.5厘米,寬414毫米,通常鈍頭,少有銳頭,基部楔形,葉前緣有3大缺齒,后緣有小淺鋸齒;葉柄細長,長34厘米。頭狀花序;總苞半球形,苞片卵形,著生粗剛毛;邊緣舌狀花1列,雌性,舌片黃色;中央管狀花兩性,花冠筒形,5齒裂,藥先端有附屬物,花柱銳頭。瘦果被密剛毛。長3.54毫米,寬2毫米,具棱34條,果頂端截形,無齒狀冠毛環(huán)?;ㄆ?8月。 v主產地:分布廣

14、東、福建、臺灣、浙江等地v 采收與加工:采收:67月采收v性味歸經:酸甘,平,無毒 v功能主治:功能:清熱,解毒。 v主治:治喉蛾,喉痹,白喉,百日咳, 肺熱喘咳,鼻衄,癰腫,疔瘡別名學名科名 黃花龍舌花 Wedelia prostrata菊科 v藥用部位:花朵 v形狀性狀:灌木至小喬木,高37米,有乳汁。小枝肥厚而多肉質,有葉聚生于頂。葉散生,具柄,矩圓形,長2040厘米,寬達7厘米,兩端漸狹,禿凈,羽狀脈,側脈近邊處連結成一邊脈。v 主產地:分布廣東、廣西等地。v 采收與加工:采收:夏、秋采摘怒放的花朵, 曬干。v性味歸經:甘,平,無毒。v功能主治:功能: 主治:治濕熱下痢,里急后 生,又

15、能潤肺解毒。 別名學名科名 蛋黃花 Plumeria rubra 夾竹桃科 v藥用部位:葉或樹皮 v形狀性狀:常綠灌木,高達25米。葉具短柄,3葉輪生,少有對生,革質,長披針形,長719厘米,寬13厘米,先端尖,全緣,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平行羽狀脈。聚傘花序頂生;花紫紅色或白色,芳香;萼紫色,外面密被柔毛,上部具5枚三角形的裂片,內面基部有腺體;花冠漏斗狀,5裂片或重瓣,右旋,相互掩蓋;雄蕊5,貼生于管口,花絲短,有白色長毛,花藥先端有絲狀附屬物,密生白毛,螺旋狀卷扭而伸出于花冠外;子房2室,花柱圓柱狀,柱頭僧帽狀。長骨突果2枚,長約1518厘米。 v主產地:廣東、廣西、四川、福

16、建、云南、河北、黑龍江、江蘇、浙江等地均有栽培 v采收與加工:采收:全年可采。加工:曬干或鮮用v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 v功能主治: 功能:強心利尿,祛痰定喘,鎮(zhèn)痛,去瘀。 v主治:治心臟病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癲間,跌打 損傷腫痛,經閉v 別名學名科名 柳葉桃 Nerium indicum 夾竹桃科 【來源】蕓香科吳茱萸屬植物三叉苦,以根及葉入藥。全年可采,根洗凈,切片曬干備用;葉陰干備用。【源形狀】灌木或小喬木,高28m,全株味苦。樹皮灰白色,有長圓形皮孔。葉為三數(shù)復葉,對生;葉柄長310cm,基部略脹大;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6cm,紙質,先端鈍尖,全緣或不規(guī)那么淺波狀

17、,葉上面深綠色,下面黃綠色,有腺點,小葉柄短。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花軸及花梗初時被短柔毛,花后漸零落?;ㄐ。瑔涡裕S白色,略芳香;萼深裂,廣卵形,長約0.5mm;花瓣4,卵圓形至長圓形,長1.52mm,有腺點;雄花有雄蕊4,較花瓣長,花絲線形,花藥卵狀長圓形,退化子房短??;雌花子房密被毛,退化雄蕊4,較花瓣短,花藥不育。蓇葖果常23,稀1或2,外果皮暗黃褐色至紅褐色,有乳點;種子黑色有光澤,卵狀球形。分布于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區(qū)。生于丘陵、平原、溪邊,林緣的灌從中?!拘晕稓w經】苦,寒?!竟δ苤髦巍壳鍩峤舛?、祛風除濕。治咽喉腫痛、風濕骨痛、瘧疾、黃疸、濕疹、皮炎、跌打損傷及蟲蛇咬傷等

18、癥?!居梅ㄓ昧俊扛?.31兩,葉35錢。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或煎湯洗患處,也可陰干研粉調制軟膏搽患處。別名學名科名三丫苦 Evodia lepta 蕓香科 【植物形狀】防風,又名:山芹萊、白毛草。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體無毛。 根粗壯,莖基密生褐色纖維狀的葉柄殘基。 莖單生,2歧分枝?!静杉看骸⑶锞刹赏?,將根挖出后,除去莖葉及泥土,先曬至八成干,捆把后,再曬至足干?!拘晕稓w經】辛甘,溫。膀胱、肺、脾經。 【功用主治】發(fā)表,祛風,勝濕,止痛。 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濕痹,骨節(jié)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居梅ㄅc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別名學名

19、科名山芹萊 Saposhnikovia ivaricata 傘形科植物形狀 落葉喬木。樹皮縱裂,幼枝被星狀柔毛。葉互生,23回羽狀復葉,小葉卵形至橢圓形,長37cm ,寬23cm,先端長尖,邊緣具深淺不一的鈍齒,幼時被星狀毛,后僅沿脈有白毛。圓錐花序腋生;花萼5裂,被毛;花瓣5,淡紫色,外面被毛;雄蕊10;子房上位,45室。核果近球球,直徑11.5cm,黃棕色,有光澤。花期5月,果期10月?!拘晕稓w經】苦,寒;有毒。歸肝、脾、胃經?!竟δ苤髦巍框屜x,療癬。用于蛔蟯蟲病,蟲積腹痛;外治疥癬瘙癢?!居梅ㄓ昧俊?4.5 9g。外用適量,研末,用豬脂調敷患處。別名學名科名苦苓 Meliaazedara

20、ch 楝科 植物形狀 :常綠喬木,高達20m。樹皮灰色至紅褐色。葉互生或螺旋狀陳列,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5cm,上面深綠色,光亮無毛,有透明油點,下面淡綠色,被疏毛?;▎紊谌~腋,有花梗;萼片3,黃綠色;花瓣69,淡紅至深紅色;雄蕊1519;心皮89;胚珠倒生。聚合果星芒狀?;ㄆ诖?、秋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采制 :秋、冬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摘,置沸水中略燙后枯燥或直接枯燥。性味 :性溫,味辛。功能主治: 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用于胃寒嘔吐、腰痛。 別名學名科名八角 Illicium verum 木蘭科植物形狀 :灌木或小喬木,高25m。根黃白色。枝四方形,密生灰白色絨毛

21、。掌狀復葉對生;小葉5,間有3,中間小葉最大,卵狀披針形,長310cm,全緣或每側有25淺鋸齒,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形,5齒瓣;花冠淡紫色或淡藍色,先端5裂,2唇形,外面有絨毛;雄蕊4;子房4室,柱頭2裂。小堅果球形,黑色?;ㄆ?9月,果期910月。采制: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用手搓下,曬干,揚凈。性味 :性溫,味辛、苦。功能主治: 祛風,除痰,行氣,止痛。用于感冒、咳嗽、哮喘、風痹、瘧疾、胃痛、疝氣、痔漏。 別名學名科名五指柑 Vitex negundo 馬鞭草科 【植物特征】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 外表棕黃色,具縱棱數(shù)條,節(jié)明顯,下部節(jié)

22、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伸展,展平后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外表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外表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拘晕稓w經】辛,微寒。歸肺經?!竟δ苤髦巍壳鍩峤舛荆b排膿,利尿通淋。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居梅ㄓ昧俊?1525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別名學名科名側耳根 Houttuynia cordata 三白草科 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狀莖粗壯,直立。葉柄鞏固,長可達60厘米以上,基部被狹線

23、形,褐色鱗片;葉片卵狀披針形,長4012厘米,寬2540厘米,1回羽狀復葉,頂片與最近的側羽片貼生;羽片多數(shù),斜展,互生,狹線形,長1523厘米,寬11.5厘米,漸尖,無柄,全緣;葉亞革質,細脈密集,平行,公叉或單生;孢子囊群線形,沿中肋兩旁著生,囊群蓋同形,向中肋開口【效果】 解毒、消腫、生肌?!局髦巍?治瘡癰腫毒。 【性味歸經】 苦、寒 入肝經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 別名學名科名東方烏毛蕨 Blechnum orientale 烏毛蕨科 形狀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15m,胸徑60m。樹冠近球形,小枝細,葉菱形、菱狀卵形,先端突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葉柄細長,頂端有2腺體。花序頂生,

24、花黃綠色。果扁球形,黑褐色,熟時開裂。種子黑色,外被白蠟,宿存在果軸上經冬不落?;ㄆ?7月果熟期1011月 【性味歸經】苦,微溫。入肺、脾、腎、大腸經。有小毒?!竟δ苤髦巍繗⑾x,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傷;外用治疔瘡,雞眼,乳腺炎,跌打損傷,濕疹,皮炎?!居梅ㄓ昧俊扛?3錢;葉35錢;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別名學名科名蠟子樹蠟子樹 Sapium sebiferum 大戟科 形狀性狀:常綠喬木,高815米,全體有乳汁。葉互生;厚革質;橢圓形至倒卵形,長715厘米,先端鈍而短尖,基部楔形,全緣,幼枝上的葉有時3裂,兩面無毛,上面有光澤,下面略粗

25、糙;葉柄長12.5厘米;托葉佛焰苞狀,早落。 采收:夏、秋間成熟時采收。 性味歸經:甘微酸,平,無毒。 功能主治:功能: 主治:止渴解煩,醒酒,益氣用法用量: 內服:多用鮮品生食,50100g。 別名學名科名婆那娑 Artocar pus heterophyllus 桑科 藥用部位:莖葉 形狀性狀:灌木,全體無毛,高可達1.5米。葉互生,有短柄,披針形,長414厘米,寬12厘米,全緣,先端漸尖。穗狀花序頂生或生于上部葉腋催,長410厘米,往往成圓錐狀,花下苞片狹小,短于萼,常零落。 主產地:分布廣東、臺灣、廣西等地。采收與加工:采收:78月采加工:洗凈,切段,曬干。 性味歸經:辛,溫。 功能主

26、治:功能:祛瘀生新,消腫止痛。 主治: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骨痛。 別名學名科名接骨草 Gendarussa vulgaris 爵床科 藥用部位:全草形狀性狀:亞灌木,高達60厘米。幼枝綠色或紅褐色,它和葉背、花萼、花冠筒及果均被白色柔毛。單葉對生,長圓形或倒卵形,長47厘米,寬23厘米,先端中脈伸出成短尖?;?2朵腑生;花萼綠色,5裂;花冠高腳碟狀,粉紅色或紫紅色。 主產地:分布廣東、廣西、云南以及長江以南各地 采收:采收:全年可采性味歸經:微苦涼。 功能主治:功能:鎮(zhèn)靜安神,平肝降壓。 主治:治高血壓。別名學名科名雁來紅 Catharanthus roseus 夾竹桃科藥用部位:根或根皮

27、形狀性狀:灌木,高16米。莖多分枝;樹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葉革質,對生,偶有3片輪生,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3厘米,寬0.53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羽狀側脈細小,下面隆起,無毛,具散生腺點,葉具短柄。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長24.5厘米;花白色;萼倒圓錐形,裂片4,短而鈍;花瓣4,分別;雄蕊多數(shù)。漿果卵圓形,徑610毫米,成熟時紫黑色,頂端冠以宿存萼檐;內有種子1顆?;ㄆ?6月。果期910月。 主產地: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貴州等地 采收:采收:夏、秋采收性味歸經:性平,味平功能主治:功能:健脾利濕,平喘,散瘀。 主治:治浮腫,小兒鹽哮,跌打損傷,燙傷別名學名科名牛金子 Syzyginm buxifolinm 桃金娘科 藥用部位:樹干內皮形狀性狀:落葉喬木,高達15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