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寺觀音閣薊縣獨樂寺獨樂寺四個中國之最天津獨樂寺導游詞英語_第1頁
獨樂寺觀音閣薊縣獨樂寺獨樂寺四個中國之最天津獨樂寺導游詞英語_第2頁
獨樂寺觀音閣薊縣獨樂寺獨樂寺四個中國之最天津獨樂寺導游詞英語_第3頁
獨樂寺觀音閣薊縣獨樂寺獨樂寺四個中國之最天津獨樂寺導游詞英語_第4頁
獨樂寺觀音閣薊縣獨樂寺獨樂寺四個中國之最天津獨樂寺導游詞英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獨樂寺觀音閣 薊縣獨樂寺 獨樂寺四個中國之最 天津獨樂寺導游詞英語 篇一:獨樂寺導游詞各位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天津青年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是今天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旁邊這位是我們的隨隊司機張師傅。張師傅的駕駛經(jīng)驗非常豐富,相信大家在乘車的途中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您及時地提出,我將竭盡全力地為您服務。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今天我將帶領(lǐng)大家參觀的是津門十景之一的千年古剎獨樂寺。獨樂寺位于薊縣古城的中心位置,俗稱大佛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jié)構(gòu)建筑的代表作。它集

2、古建、壁畫、塑像三大藝術(shù)于一體,擁有九個“全國之最”的桂冠,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guān)于獨樂寺名稱的由來說法不一,一種是說主雕塑觀音塑像內(nèi)部支架是由一棵大杜梨樹切割而成,以諧音而取名;還有一種是說“佛家清心寡欲,獨以普渡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好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號是16號,車牌是津A1234,我們下午4點在寺門口集合,請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關(guān)緊,貴重物品一定要隨身攜帶。請大家開始下車,跟隨我一起走進獨樂寺。來到這里,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獨樂寺的山門了,山門正中有一匾額,上書“獨樂寺”三個字,為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手書。進入山門,

3、首先我們看到的這兩尊高大的護衛(wèi)金剛力士像,就是民間俗稱的“哼哈二將”,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是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佳作。我們繼續(xù)往里走,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天王殿,這里東西兩側(cè)是彩繪的四天王像,分東南西北,各護一方。四大天王手中所持之物寓意“風、調(diào)、雨、順”,反映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希望好年景,盼望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穿過山門,我們看到的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觀音閣了。從外表看分為上下兩層,中間有一暗層,實為三層全木結(jié)構(gòu),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結(jié)構(gòu)高層樓閣建筑。我們向上看,屋檐下正中懸有一鎦金方匾,上書“觀音之閣”,左下方落款“太白”,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北游幽薊時所書,已被收入“全國名匾大全”。大家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

4、“觀音之閣”的“之”字有些特別。關(guān)于之字的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相傳,有一天李白喝得大醉,迷迷糊糊寫下了“觀音之閣”四個大字,又題上了“太白”的下款,可是,等到把匾懸掛起來以后,才發(fā)現(xiàn)之字少了一點。這時李白大叫一聲:“拿酒來!”好酒奉上,李太白抓起毛筆,蘸飽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點在之字上。這就是著名的“太白飛筆點之字”。 現(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觀音閣去看看,眼前蓮花座之上的就是主雕塑觀音塑像。在它的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音。像高16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的彩色泥塑站像。大家可以看到在十一面觀音像的兩側(cè)各有一協(xié)侍菩薩,三尊塑像均是遼代雕塑藝術(shù)的珍品。四周墻壁上是元代繪制、明代重描的

5、“十六羅漢”和“二明王”壁畫珍品。這些壁畫,在乾隆十八年大修獨樂寺時被一層厚達一厘米的白灰覆蓋,直到1972年修整觀音閣時偶然發(fā)現(xiàn)并剝出,才再現(xiàn)在世人面前。請大家隨我往后走,在十一面觀音像的背后便是倒座觀音,有韋馱和關(guān)羽的護法神像,整個塑像寓意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繼續(xù)往里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八角小亭是韋馱亭,里面供奉的是護法神韋馱。繞過韋馱亭,我們就來到了報恩院,它位于獨樂寺中軸線最北端,布局嚴謹,獨立成局又與寺院融為一體,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寺中寺”景觀。報恩院前殿為彌勒殿,正中供奉著一尊銅制的彌勒菩薩像,兩邊為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瘋僧:寒山、普化、風波和濟公。后殿是三世佛殿,里面供奉著“橫三世佛”

6、,即藥師佛,釋迦穆尼佛和阿彌陀佛。眼前這座白塔位于獨樂寺南300米,是早期獨樂寺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寺同為一個整體,又名獨樂寺塔。白塔重修于遼清寧四年,塔高30.6米,平面八角形,通體雪白,造型別致,是印度佛教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雖歷經(jīng)千余年,飽經(jīng)風霜,并屢遭地震,仍巍然屹立。在出土的100多件文物中,有73件完好無損,做工精細,均為稀世珍寶。白塔前的三座大殿里塑有三組彩色佛像,分別是釋迦穆尼和阿難、迦葉,觀世音菩薩和龍女、善財童子,以及地藏王和張明父子。下面時間大家可以自行參觀,我們四點準時在寺門口集合,我們的車號是16號,車牌是津A1234,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遲到。下面的時間可以

7、去自行參觀一下,我們4點準時在寺門口集合,車號是16號車,車牌是津A2345,請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遲到。游客朋友們,今天我們的獨樂寺之旅到這就要結(jié)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佛家最講“天下唯緣”,今天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感到非常榮幸。,如果今天我的服務有什么不盡如人意之處,還請各位多多包涵,也希望您能多提寶貴意見。但愿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再次相逢。最后恭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謝謝大家!篇二:獨樂寺導游詞獨樂寺導游詞今天我將帶領(lǐng)各位參觀千年古剎獨樂寺。今天我們要游覽的路線是山門,觀音閣,韋陀亭,報恩院和乾隆行宮。在此我先就獨樂寺的基本情況給您做一簡要介紹。獨樂寺俗

8、稱大佛寺,坐落于薊縣城內(nèi),其創(chuàng)建已無文獻可考。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說:“寺之創(chuàng)建,至遲必在唐初。觀音之閣的太白書匾落款即可為證?!爆F(xiàn)存建筑為遼統(tǒng)和二年,即公元984年建。其主要建筑由山門,觀音閣,韋陀亭,報恩院和乾隆行宮組成,它可以是說集古建,壁畫,雕塑三大藝術(shù)為一體,擁有全國三個之最的桂冠,同時也是61年國內(nèi)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目的地,請大家隨我下車參觀。關(guān)于獨樂寺得名,眾說紛紜。其一是說寺內(nèi)主雕塑觀音像內(nèi)的稱架是有一顆巨大的杜梨樹切削而成,取其諧音而得名。而更多的人和專家則認為佛家清心寡欲,獨以普度眾生為樂。所以得名獨樂寺。無獨有偶,清代

9、的乾隆皇帝也曾發(fā)出了“公樂亭,獨樂寺,公樂不如獨樂樂”的感慨。來到這里,您看便是獨樂寺的山門,正面書有獨樂寺三字匾額,乃明代的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所書。因其人是奸臣奸相,所以后人將落款抹掉。只?!蔼殬匪隆比齻€字。您隨我里面請。 整個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中間做穿堂。前兩梢間是兩尊遼代彩色泥塑哼哈二將。造型生動,形象逼真。下面請各位朋友隨我繼續(xù)參觀。那整個山門的大門已蕩然無存,只剩門框門檻。其實這就是后面觀音閣的視野分界線。站在門外只能看見閣的局部,但只要您邁過門檻一步,觀音閣的全貌便能盡收眼底。不信咱可以試一試。買過門檻之后,您看兩側(cè)是繪制的四大天王像。各個手持法器,怒目而視,東西南北

10、各護一方,滿足人們無邊的善愿。那現(xiàn)在就請各位跟隨我前面請,咱們來參觀一下觀音閣的主體建筑。我們面前的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觀音閣。您先隨我的手勢看上面的方扁。上書有“觀音之閣”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乃李太白親筆所書。整個大閣閣高23米,東西長20.23米,南北寬14.26米。整個大閣從外觀看分上下兩層,中間一暗層,是為三層木結(jié)構(gòu)。同時它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大的閣樓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下面就請隨我前面走。各位朋友,步入觀音閣之后,請您隨我的手勢看一下。眼前蓮花座之上的便是主雕塑觀音塑像。整個觀音塑像高十六米,被稱為十一面觀音。同時據(jù)考證,這十一面觀音也是現(xiàn)存我國最高大的彩塑泥像之一。在主雕塑觀音像的兩側(cè),是兩尊

11、斜視菩薩,旁邊是元代繪制,明代重繪的十六羅漢及二明王像。這些畫像曾于乾隆年間被封存于墻內(nèi),直到1972年青皮自然脫落才重見于世。今天咱們大家能夠觀覽到這些壁畫,也可以說是一種緣分了。整個閣的內(nèi)部共分為上下三層。第一層是矩形井口,第二層是六角形井口,上側(cè)則為八角的斗藻井。這些空井雖然在建筑形式上不同,但錯落有致,更重要的是能夠抵御側(cè)壓力,增加閣的剛性。觀音閣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施用了復雜的斗拱?,F(xiàn)在我們來到了整個觀音閣的外側(cè),您看,遠處方形的木塊叫做斗,弓形的木塊叫做拱,而斜伸出來的叫做昂。這三個部件組合在一起就叫做斗拱。同時站在這個位置您可以看到,整個觀音閣共分為上下七層,一三五為筑框?qū)?,是剛性?/p>

12、;二四六為斗栱層,是柔性層,可以說整個大閣剛中有柔柔中帶剛,剛?cè)岵⑦M。而上層的屋頂則是屋蓋層,屋頂為九脊歇山頂。眾所周知,整個觀音閣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歷史上記述的一共有28次地震,其中兩次是比較大的,一次是康熙年間,另外一次就是發(fā)生在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時據(jù)當?shù)氐木用裾f,大閣搖晃左右近一米,但現(xiàn)在仍然恢復了原貌,并沒有坍塌。由此可見,觀音閣的整個建筑形式在減震上已經(jīng)經(jīng)過歷史的檢驗了。繞過觀音閣之后,我們來到了韋陀亭。這里面供奉的就是護法神韋陀。但獨樂寺的韋陀于其它寺的韋陀在位置上有所區(qū)別。一般情況下,韋陀是供奉在天王殿內(nèi),而這里則是供奉在觀音閣的后側(cè)。原因就是原來在韋陀亭

13、的后側(cè)建有一座臥佛殿。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建成報恩院,下面的時間就請各位跟隨我共同參觀一下。 我的身后側(cè)就是報恩院了。報恩院在全國的寺廟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里面供奉的是寒山,普化,風波和濟公四大瘋僧。我不說大家也知道,這四位在歷史上都頗具性格。下面的時間就請各位跟隨我到里面去了解一下。步出報恩院后,前面就是三佛殿。三佛殿里供奉的是橫三世佛。也就是說中間供奉的是現(xiàn)代佛釋迦摩尼佛,在他的左側(cè)是藥師佛,右側(cè)是阿彌陀佛。下面給大家五分鐘時間進去參觀,五分鐘之后咱們在停車常見。篇三:整理好的獨樂寺導游詞獨樂寺各位游客,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古剎,獨樂寺。在此呢,我們向大家介紹一下獨樂寺的基本情況,獨樂寺俗稱“大佛寺

14、”,位于薊縣城內(nèi)。獨樂寺有五個之最:觀音閣是我國最早的木結(jié)構(gòu)閣樓,觀音像是我國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山門是最早,等級最高的廡殿頂山門。獨樂寺是1961年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且即將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關(guān)于獨樂寺的得名,有很多說法,比如說當年安祿山起義,在這里誓師,說出了“蓋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還有“佛家清心寡欲,獨以普度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大家現(xiàn)在眼前看到的便是獨樂寺的山門,正面書有“獨樂寺”三個大字。是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嚴嵩的手筆,但是這個人是個奸臣,后人就把落款抹去了。據(jù)說他在北方就留下了六個字,其余的是北京的“六必居”。在山門前,就是我們俗稱的哼哈二將,左邊這尊閉口,為哼將,右邊

15、張嘴,是哈將。它們站在這里已經(jīng)1000多年了??邕^門檻之后,兩側(cè)是光緒年間繪制的四大天王像,它們手中所持之物連起來就是“風調(diào)雨順”,表達了老百姓的愿望。我們下面看看觀音閣,大家看,上面書有“觀音之閣”四個大字,這是李白先生的手筆。整個大閣通高23米,從外看分為上下兩層,實際是三層。整個大閣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一根釘子,全都是卯榫結(jié)構(gòu)。下面我們就到觀音閣的內(nèi)部參觀一下,我們面前的就是十一面觀音像,它高16米,站在蓮花臺上,通過暗層,直達閣頂。相傳觀音有33種變化形式,十一面觀音就是一種,但是這種題材在別處絕對看不到,因為就全國來講,只有這里供奉的是十一面觀音,全世界也只有13座。而且它并不是完全用

16、泥土堆起來的,它的內(nèi)部有仿人體骨架,外面雕刻的是泥巴。在四面的墻上,還有元代繪制,明代重繪的十六羅漢像和二冥王像。我們繼續(xù)看下一個景點。經(jīng)過觀音閣之后,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韋陀亭,這里供奉的是護法神韋陀,一般情況下各個寺院都是將韋陀供奉在天王殿內(nèi)的,是因為原來的韋陀亭的后側(cè),有一個臥佛殿。后來改成報恩院。這里就是報恩院,報恩院在全國的寺院中可謂是絕無僅有。里面供奉的是含山,普華,風波和濟公四位風僧,我不說大家都知道這四位在歷史上都頗具性格。 除了報恩院,就是三佛殿,最中間供奉的是現(xiàn)代佛,釋迦摩尼佛。在它的左側(cè)是藥師佛,右邊是阿彌陀佛。各位游客,我們今天的游覽就到這了,佛家最講究有緣,希望在不久的將來

17、,我們還能夠再見,謝謝。篇四:獨 樂 寺 導 游 詞獨 樂 寺 導 游 詞獨樂寺位于薊縣古城的中心位置,共有獨樂寺和白塔兩個景點。獨樂寺始建于唐朝,現(xiàn)存建筑為遼代統(tǒng)合二年(984年)重修,是我國古代木結(jié)構(gòu)建筑的代表作,它集古建、壁畫、塑像三大藝術(shù)于一體,擁有九個“全國之最”的桂冠,是1961年我國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獨樂寺占地16500平方米,整個建筑坐北朝南,依次為山門、觀音閣、韋馱亭、報恩院和乾隆行宮。 關(guān)于獨樂寺的由來,有兩種說話:一種是觀音塑像內(nèi)部支架是由一顆大肚梨樹切削而成,以諧音而取名;還有一種是說佛家清心寡欲,獨以普渡眾生為樂,取其首尾得名“獨樂寺”。眼前的山門是入

18、寺的主要通道,山門正中匾額上書“獨樂寺”三個字,字體蒼勁雄渾,為明代英式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所書,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五間,中間做穿堂。山門前稍間是兩尊遼代彩色泥塑金剛力士像,這兩尊力士像沒有按佛教儀軌持金剛杵,而是手握長劍,這與遼代的門神持劍有關(guān),老百姓俗稱他們?yōu)椤昂吖ⅰ?,由于塑像身材高大,氣勢威嚴,加之身體向前傾近20度,居高臨下虎視眈眈,令人生畏。山門內(nèi)金柱間原有大門,現(xiàn)在只剩下門框門檻,這道門檻也是觀音閣的視野分界線。站在門檻外,只能看到觀音閣的局部,跨過門檻,則大閣全貌盡收眼底,猶如畫中,令人稱奇。再看后門兩稍間為清代繪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畫。他們各自手持法器,怒目而視,東西南

19、北各護一方,取其法器意為“風調(diào)雨順”。獨樂寺山門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邁過山門之后,眼前一座巍峨挺拔的樓閣平地而起,這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筑觀音閣。觀音閣整體通高23米,東西面闊五間,寬26.7米,南北進深四間,長20.6米,外觀兩層,實則三層,中間設一暗層,全木結(jié)構(gòu)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結(jié)構(gòu)高層樓閣建筑。大閣設計別具匠心,28根立柱,用梁 枋 椽 斗拱等聯(lián)成一整體,斗拱多達24種,斗拱的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分解來自上方給柱頭的壓力,其承上啟下的作用;二是斗拱間增加了木構(gòu)件連接的靈活性;三是美觀大方,富于裝飾性,其設計建筑技藝非常高超,它歷經(jīng)28次地震仍然巍峨屹立,不愧是我國古建筑的瑰寶。好

20、,現(xiàn)在大家請看高閣上哪四個引人注目的大字“觀音之閣”,他是詩仙李太白來此游覽時所題,已被收入“世界名匾大全”。細心的游客會注意到其中的“之”字頭上的點好像是濺上去的。關(guān)于這個“之”字的由來啊,還流傳著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唐朝天寶一年,李白北游薊州來到獨樂寺,恰逢大閣落成,眾所周知,李白不但是“詩仙”,而且還有“劍仙”“酒仙”之稱,于是主持命人以酒款待,當主持請他題匾時,李白早已酩酊大醉,但心里明白,趁著高興,提筆一揮而就。第二天,當人們把匾額掛上去之后,現(xiàn)場一片嘩然,原來“觀音之閣”的“之”字少了一點,這下可急壞了主持,急忙跑到李白面前鞠躬施禮:“先生您看如何是好?”,李白一愣,接著便開懷大笑

21、,高聲斷喝,“拿酒來”,此時有人備上兩壇酒,筆墨隨之奉上。但見李白抱壇而飲,直到臉紅微醉時,抓起手筆,蘸滿濃墨,眼望大匾,踉蹌兩步,一個舉炬燒天,筆脫手而出,只見筆不偏不斜的正好點在“之”字頭上,這就是著名的李白飛筆點“之”字。好,現(xiàn)在大家隨我進入閣內(nèi),請大家向上仰視,這就是獨樂寺的主像“十一面觀音”,它穿過暗層直達閣頂,呈頂天立地之勢,通高16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的彩色泥塑。觀音閣一層四周墻壁上,是元代繪制,明代重繪的壁畫珍品,在乾隆十八年即1753年一次大修獨樂寺時,被覆蓋上一層1厘米厚的灰,1972年修整觀音閣時偶然剝出,才再現(xiàn)世人面前。這組佛教壁畫以十六羅漢和二明王為主題,內(nèi)容以宣傳佛教

22、因果報應,勸人施舍,修行正果為主。繞過觀音閣之后呢,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韋馱亭,韋馱亭為一八角亭,小巧別致,獨成一體,為明代所建。里面供奉的是佛教的護法天神韋馱,他身著盔甲,表情肅穆,雙手合十,懷抱金剛杵。經(jīng)過韋馱亭后,我們就來到了報恩院。報恩院始建于明代,乾隆年間重建,它位于獨樂寺中軸線的最低端,布局嚴謹,獨立成局,又與寺院融為一體,為明清兩代僧人重要的禮佛場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寺中寺”景觀。報恩院的前殿為彌勒殿,正中供奉的是一尊銅制彌勒菩薩像,兩邊為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瘋僧的塑像,分別是寒山 普化 風波和濟癲,這種布局在全國寺院中實屬罕見。報恩院的后殿是三佛殿,里面供奉著“橫三世佛”,正中

23、為釋迦摩尼,東側(cè)為藥師佛,西側(cè)為阿彌陀佛。參觀完獨樂寺之后,大家隨我去游覽下一站遼代白塔。眼前的這一座白塔就是薊縣古城另一座千年建筑,是早期獨樂寺的一個組成部分,塔高30.6米,平面呈八角形,通體雪白,下面為花崗巖的須彌座,上面為覆缽,是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原民族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篇五:獨樂寺導游詞獨樂寺導游詞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在去獨樂寺的路上),兩天來的薊縣之行大家感觸頗深,這會兒也許有人還在回味“三盤勝境”的絕美,沉浸于翠屏湖的迤儷風光,驚嘆于黃崖關(guān)八卦城的巧絕玄奧。今天,千年古剎“獨樂寺”之行將成為我們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希望它厚重的歷史,精巧的設計會給您留下深刻的印象。獨樂寺俗稱大佛

24、寺,坐落于城區(qū)武定街,其始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建筑為遼統(tǒng)和二年(公元984年)所建,是我國古代大型木結(jié)構(gòu)高層樓閣式建筑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集古建、壁畫、塑像三大藝術(shù)于一體,擁有五個“全國之最”的桂冠,是1961年的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獨樂寺得名說法不一。有人說:觀音塑像內(nèi)部支架,是由一棵大杜梨樹切削而成,以諧音而取名。還有人說唐玄宗時,安祿山起兵反唐,在此誓師,其言:“蓋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而命名。其實,安祿山起兵是在范陽(北京),并非漁陽,但此說是由其人而想其事,頗和情理,故人們談起來津津樂道,但更多的人和專家認為,佛家清心寡欲,獨以普渡眾生為樂,取其首尾得名“獨樂寺”。我認為這種說法的

25、可信性很強,無獨有偶,清乾隆帝也曾發(fā)出了“公樂亭,獨樂寺,公樂不如獨樂樂”的慨嘆。現(xiàn)在,獨樂寺已經(jīng)到了,也請各位跟隨我下車,去體驗一下“獨樂樂”的樂趣吧?。ㄉ介T前)大家看,整個建筑坐北朝南。依次由山門、觀音閣、東西配殿組成一套完整的建筑群,主題突出,宏偉莊重。大家請看,山門正中匾額上書寫“獨樂寺”三個字,字體蒼勁雄渾,為明代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所書,因其是奸臣奸相,故落款被后人抹掉,只?!蔼殬匪隆比?。整個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中間做穿堂,山門前兩稍間為現(xiàn)存遼代彩色泥塑“哼哈二將”,均高4.5米,造型生動,形象逼真,相聲大師候?qū)毩指叨仍u價說:“不但塑出了骨骼,同時塑出了肌肉,是形神兼?zhèn)?/p>

26、的藝術(shù)佳作,給人以力和美的享受”。據(jù)傳說這兩個金剛力士鼻和嘴中能噴出煙霧,令人窒息,我感覺這里空氣不太新鮮,我們不要久留,跟我來。后兩稍間的天王殿,與山門合二為一,邁過門檻,情景大不相同。東西兩側(cè),均為清光緒27年繪制的四大天王像,各個手握法器,怒目而視,東西南北各護一方,取其法器作用即為“風、調(diào)、雨、順”,以滿足人民無邊之善愿,獨樂寺數(shù)百年來一直為薊縣人民宗教的中心,在薊縣人民心中實數(shù)無尚之圣地。步出山門殿,請您回頭看,山門殿頂為廡殿頂,也稱四阿大頂,是古建中級制最高的,經(jīng)專家論證,獨樂寺山門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同時,正脊兩端鴟尾,獨樹一臶。一般鴟尾向外翻轉(zhuǎn),而這個鴟尾向內(nèi),據(jù)說它為

27、龍生九子之一,能施云布雨,避雷避電,早在1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它來裝飾建筑,可見防火意識難能可貴。據(jù)專家考證,它也是我國現(xiàn)存在建筑屋頂上最早的鴟尾。山門檐角出檐深遠,從脊到檐呈一個陡緩的弧線,直至屋角處,展翼如飛,斗拱為兩出跳,即向上、向外伸展兩層,斗拱的高度相當于柱高的二分之一,排布疏朗,肥碩有力,顯示了唐宋時期斗拱的特點。而山門臺階上有12根立柱,呈橫四豎三分布,四角的柱頭都微向里傾斜,施用了側(cè)角法,使重心不外溢,這是我國古代建筑地盤類型中最早的“分心斗底槽”實例。在這里我有必要向大家陳述“側(cè)角法”的作用。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比如您兩腳并攏,在受到外力作用時,達到一定極限,您別無選擇,

28、只能倒地。如果兩腿叉開,您可抵御來自各方面的外力。好了,請大家北望主體建筑觀音閣,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觀音之閣”四個大字的鎦金方額,經(jīng)著名文物鑒定家史樹清先生考證,為唐代大詩人李白天寶11年北游幽薊時所題,現(xiàn)已被收入“全國名匾大全”。請各位仔細看“觀音之閣”四字當中,有一個字與眾不同,不同在那里?誰能回答?噢,這位朋友說對了,是“之”字。不同的是“之”字頭上的點好像濺上去的,關(guān)于它的由來,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唐天寶11年大詩人李白北游薊州恰逢大閣落成。本寺方丈便邀請他題寫金匾。眾所周知,李白不但是“詩仙”,而且還有“劍仙”、“酒仙”之稱。據(jù)說他的酒喝的越多,字寫的越好。老和尚盛情款待,席間多次

29、提起書匾一事,恐怕酒多忘事。李白卻為漁陽美酒所迷,始終不能盡興。煩亂之中,為應付老和尚,便提筆一揮而就。爾后繼續(xù)暢飲,下人立刻將匾封好,束之高閣以待明日之用。第二天,大閣落成,五里八屯人山人海都來觀看這一勝況。當然李白也在其間落座。當吉時到,匾幕一落,現(xiàn)場一片嘩然。原來“觀音之閣”的“之”字上少了一點。這下可急壞了老方丈。急忙跑到李白面前躬身施禮:“先生您看如何是好?”李白一愣,接著便開懷大笑,高聲斷喝:“拿酒來!”此時馬上有人備上兩壇酒,筆墨也隨之奉上。但見李白抱壇狂飲,直至臉紅微醉時,提筆蘸足了墨,步履蹣跚著走到月臺之上,眼望大匾,踉蹌兩步,一個“舉火燒天”,筆脫手而出,就聽“嗖”“叭”的

30、一聲,不偏不斜,正好點在“之”字頭上,此時人群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就是著名的太白飛筆點“之”字,一直傳為佳話。下層門額上高懸兩塊方匾:一乾隆所提“普門香界”,一為咸豐所提“具足圓成”。尤為特殊的是咸豐皇帝題匾,大意是說:“觀世音大慈大悲,已經(jīng)具備了成“佛”的條件,但為渡化眾生,甘愿做菩薩”。但咸豐皇帝卻弄錯了,“具足”是佛家語,“圓成”卻不是佛家語,應該是“圓通”。可見其并非“科班”畢業(yè)。僅從嚴嵩、李白、咸豐三塊題匾便可見獨樂寺非比一般,它何以如此受“寵”呢?關(guān)鍵在于它獨具匠心的設計。大閣通高23米,東西寬26、7米,南北深 20、6米,從外觀看分上下兩層,下層有28根立柱,呈橫六豎五排布,柱

31、子的縱橫方向均與梁枋斗拱等構(gòu)件拉連,形成雙環(huán)框架,其殿身內(nèi)槽同周圍外槽形成兩個封閉的交圈,聯(lián)系起來固若金箱,所以在地盤類型中把它稱作“金箱斗底槽”。柱子側(cè)角也明顯加大,千方百計的使閣穩(wěn)固。上下的柱子也不直線貫穿,而是上層柱插在下層柱斗拱上。這些是遼代建筑承襲唐風的最具特色的實例。另外一個顯著特點,它試用了碩大渾厚而又結(jié)構(gòu)復雜的斗拱。由于斗拱在柱頭柱間或轉(zhuǎn)角的位臵不同,其功能也隨之而異。斗拱式樣24種,外檐柱頭的斗拱是出四跳,轉(zhuǎn)角是七鋪作,四抄重拱,更有斜拱,所以出檐深遠,如翼如飛,使建筑更顯挺拔高昂。令人驚奇的是,上層外檐柱頭的斗拱向內(nèi)斜伸到三架梁下,通過杠桿的原理減輕檐頭的承重。這種巧妙而又

32、大膽的設計,反映出設計者豐富的數(shù)學力學知識和技藝水平的高超。請各位移步觀看大閣內(nèi)部構(gòu)造。整個閣為上下貫通,里面實為三層空井,中間是一個暗層,第一層上端為矩形空井,第二層上端增加了抹角和斜撐,斜撐兩面用“編壁抹泥”增加剛性,變矩形為六角形空井,大閣頂部為斗八藻井,這些空井雖形式不同,但在藝術(shù)上錯落有致,更重要的是能防御側(cè)壓力,加強閣的剛性。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觀音閣的構(gòu)架是由下而上的排成,一、三、五層為柱框?qū)?,是剛性層,二、四、六層為鋪作層,是柔性層。在斗拱、昂枋和梁、柱、檁均之間均用榫卯勾連,而未用鐵丁釘死,使整個大閣處于彈性狀態(tài),當?shù)卣饋砼R時,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減震器將震力吞食掉。觀音閣不愧為建筑

33、史上的杰作,處處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之光。它歷經(jīng)了歷史上20多次大地震,據(jù)薊州志記載,康熙十八年“地大震,有聲遍于空,地內(nèi)聲響如奔車,房屋倒塌無數(shù)”“官廨民舍無一幸存,獨閣不圮”。1976年唐山地震,城內(nèi)白塔震裂,觀音閣卻安然無恙。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說:“獨樂寺觀音閣是我國木建筑中發(fā)現(xiàn)之最古者,以時代論,則上承唐代遺風,下啟宋式營造,實為研究我國建筑演變之重要資料罕有之寶物也。”這樣精美絕倫的建筑,終究是為了本寺之主-觀音像而設。各位請看,觀音之像通高16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高大的彩色泥塑之一。它積累了唐的敷彩經(jīng)驗,以色彩燦爛著稱于世,彩塑清新淡雅,由青、綠、朱、赭、白等相交織,顯得爽朗明快,從

34、而使這大的觀音菩薩人物具有獨特的風格。觀音像兩側(cè)的脅侍菩薩,面部圓潤,表情莊重,衣裙上圖案花飾嚴謹,著色華麗,摒除了忸怩的體態(tài),雙腿直立,腰部微扭,介乎于動靜之間,東脅侍體態(tài)前傾9°27',做“稍息”狀,西脅侍為0°,神態(tài)頗有真實感。這里的每一尊雕像并非毫無聯(lián)系的湊合在一起,而是統(tǒng)一在觀音這一主像之下,各因職位不同而異,使每一個欣賞者都有一個想象的余地。我們游覽至此,卻始終不識觀音的“廬山真面目”,現(xiàn)在,我們就要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左側(cè)的木制樓梯直達閣頂)(三樓平臺)現(xiàn)在我們和觀世音菩薩已經(jīng)是面對面了,“我佛在上請恕不敬”(鞠個躬)大家請看觀音面貌沉靜微帶笑容,儀態(tài)

35、端莊,最為與眾不同的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我們又稱它為十一面觀音。為什么要供奉十一面觀音呢?據(jù)十一面神咒心經(jīng)稱:刻好十一面觀音菩薩之后,再將“十一俱胝諸神所說的神咒心經(jīng)念誦一百八遍”就能“現(xiàn)身獲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一者身無病;二者恒為十方諸佛攝受;三者財寶衣食受用無盡;四者伏怨敵而無所畏;五者令諸尊貴恭敬先言;六者蠱毒鬼蜮不能中傷;七者一切刀杖不能害;八者水不溺;九者火不能燒;十者終不橫死。此外,還能再得四種功德勝利:一者臨終時見諸佛;二者終不隨諸惡趣;三者不因險厄而死;四者得生極樂世界。這些求嗣、免災、祈順的內(nèi)容迎合了世俗心理,最合乎現(xiàn)實利益。這里的菩薩歷史最久,修為最高,當然也最為靈驗,但有一點我要告訴您必須心誠。那位朋友問:“為何觀音腦門上有一個拳頭大的洞?”這一直是個謎,現(xiàn)在請大家?guī)е鴨栴}拜觀音,五分鐘在閣下集合。(五分鐘之后)剛才這個謎底知道了嗎?那位朋友說對了,那里面好像曾經(jīng)有個東西,你知道是什么嗎?我來告訴你夜明珠。據(jù)史志記載在古時候它的破損處曾鑲嵌一顆很大的夜明珠,每當清晨旭日東升,第一抹朝云將從平臺的天窗直射觀音的臉上,此時,但見霞光萬道,五彩斑斕,實為壯觀,給這座千年寶剎增添了無限神韻。據(jù)說,每年除夕之夜有佛燈自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