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行車荷載的分析_第1頁
B行車荷載的分析_第2頁
B行車荷載的分析_第3頁
B行車荷載的分析_第4頁
B行車荷載的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行車荷載的分析AnalysisOf Vehicle Loading第二章1 汽車是路面的服務對象,也是使路基和路面結(jié)構(gòu)遭受破壞的主要肇因。要能設計和修建出既符合使用要求又經(jīng)久耐用的路基和路面結(jié)構(gòu)物,就必須首先對行駛在路上的車輛作一考察。要考慮的車輛因素主要有:車輛荷載的大小和特性、分布、持續(xù)時間、在使用期內(nèi)行車的變化情況及數(shù)量等。 本章先從介紹汽車的種類和軸型出發(fā),從靜態(tài)的角度來分析汽車荷載的作用圖式和大小,接著考察運動著的車輛荷載對路面的影響,最后討論怎樣分析和考察路面結(jié)構(gòu)在使用年限內(nèi)所收到的各種車輛荷載的累計作用次數(shù)。22-1 車輛荷載的分析一、車輛的類型:1.小型客車:包括小臥車、小面包

2、車等,它們的車速高,重量小,總重一般大于12KN,最高車速一般大于100km/h,6m長,2m高,1.8寬.2.大型客車:用于城市交通或城鄉(xiāng)運營,有些地方還使用鉸接式大客車。滿載重量一般大于100KN,最小車速常不小于60km/h3. 載貨汽車:有一般載貨汽車、自卸汽車牽引車及被牽引的拖掛車、 平板車和集裝箱車等。一般總重為50150KN,最高車速約為70-80km/h.自卸車總重為150500KN以上,多用于礦山內(nèi)部運輸及施工工地的材料運輸,一般不作長途運輸,最高車速約為40-50km/h.牽引車自重約為50KN,被牽引的拖掛車,平板車,集裝箱車的最大重量大于1000KN.在路面設計中,一般

3、將特種工程車輛視為載貨汽車. 在路面結(jié)構(gòu)設計及路基穩(wěn)定性驗算中,主要考慮大型客車及載貨汽車的作用。而在評定路面的表面特性(如平整度,抗滑性)時,應考慮小車高速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3 汽車通過安裝在車軸上的輪子把荷載傳給路面。汽車類型眾多,車輪與車軸的組合型式也變化繁多,目前,輪軸型式分為三大類:1.固定車身類:最大量最普通的一類.車軸可分為前軸和后軸. 大部分的前軸為兩側(cè)各一個單輪組成的單軸, 約為汽車總重的1/41/3.少數(shù)汽車的前軸由雙軸單輪組成,雙前軸的軸載約為汽車總重的一半.汽車的后周有單軸和雙軸,后軸由雙軸組成的較多,每根后軸的軸載約為前軸軸載的兩倍.掛車類: +1.1 , +1.

4、2 , +2.2.牽引車類: -11, -22, -44二、汽車的軸型42-2 車輛的重力作用含自重和載重,車輛通過輪胎將其重力傳給路面,再由路面擴至路基。一. 接觸壓力: 處于靜載時,汽車的輪胎對路面的平均垂直壓強.同輪胎大小,輪胎的充氣內(nèi)壓力及其輪胎的性質(zhì)有關(guān). 一般輪胎的氣壓為0.4-0.7MPa,路面設計時,接觸壓力視為均勻分布二.接觸面積: 實際胎面的花紋,實用上接觸時的投影面積,有圓形和橢圓形,常用圓形.P為車輪荷載 當車輪的一側(cè)為雙輪組時,其接觸面積一般可換算為面積與它相等的一個圓形面積。若將雙輪組的每一個輪子與路面的接觸面積為面積相等的圓形面積,則雙輪組可換算為兩個圓形面積。前

5、者叫單圓式,后者叫雙圓式。都是當量圓,不是真正的圓形。5三、等代荷載:在路基路面穩(wěn)定性驗算中,車輛荷載常換算成等代均布土層厚度。在高速、一級公路(有集裝箱公路):用汽超20級,掛車-120在二、三級公路:用汽-20級,掛車-100在改建三級公路:用汽-15級,掛車-80在四級公路:用汽-10級,履帶-502-3 行車的動態(tài)分析主要研究路面的受力狀況。如動力作用、水平力、瞬時性、重復性。一、動力作用: 由于路面不平和自身振動,車輪實際上是以一定的頻率和振幅在路面上跳動著。1、沖擊系數(shù) 2、動荷系數(shù) 3、影響因素(行車速度、路面平整度、車輛的振動特性)6變差系數(shù):標準離差與靜載的比值。 通常變差系

6、數(shù)0.3二、輪載作用的瞬時性: 使路面變形量,意味著路面結(jié)構(gòu)的抗變形能力(剛度)和強度動荷載與靜載的比值稱為沖擊系數(shù),常為1.3(在較平整路面上,車速50km/h時) 如此短的荷載作用時間,使路面結(jié)構(gòu)中的應力來不及傳遞分布,其變形不會像靜載時那樣充分。美國公路工作者協(xié)會(AASHO)曾經(jīng)做過試驗發(fā)現(xiàn):不同車速下瀝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變形進行過實測,表明:當車速由3.2km/h56km/h時,柔性路面的總彎沉量f(變形)減少了36-38%;而當車速由3.2km/h96.7km/h時,剛性路面的板角撓度f和板邊應變量降低了29%左右。設計時:設計輪載=靜輪載 行車以一定速率行經(jīng)路面時,路表

7、面上任一點所經(jīng)受輪載的時間很短,通常只有0.01-0.1秒。路表面下不同深度處應力持續(xù)作用時間稍長些,但仍很短。見P147三、水平力:2.牽引力引起的水平力:Fd P 通常為0.5-0.7(干燥) 0.3-0.5(潮濕) 0.1-0.2(結(jié)冰)1.滾動阻力:F0= P =0.01-0.02(AC、CC路面)1-2% 向前 (輪胎對路面) =0.025-0.05(砂石路面)3.起動(制動)阻力:Fsf s P f s通常為0.7-0.8(干燥) fs為路面與輪胎間的制動摩阻系數(shù),常f 0 路面的縱向滑移摩阻系數(shù)見P15表2-2 f 0同路面類型、路面特性、路面干濕狀況和車速有關(guān)。4.車輛(加)減

8、速實時,路面也受到向(后)前的水平力:F=(0.5-0.6)P5. 離心力:Fl0.1 P 可見,水平力最大為緊急制動時:可達豎直力的80%,設計時必須考慮。水平力分布也假設為均布的,且在豎向力相同的接觸面內(nèi)。82-4 交通分析 路面結(jié)構(gòu)設計時要考慮荷載重復作用的次數(shù),這就涉及到分析道路的交通量。各種軸型、各級軸載重復作用的累計次數(shù)。路面所受荷載為重復荷載,其破壞機理為疲勞破壞。AC路面:10-15年, CC路面:20年 不大修。一.交通量的統(tǒng)計與預測:1. 平均日交通量n:指一定時間(每日,一晝夜24小時)通過道路某一斷面的車輛總數(shù)。通過交通量調(diào)查:連續(xù)式每天24小時(一年);費時費力,但較

9、全面 間隙式每月選幾天,省時省事,但代表性差 實用上可根據(jù)觀測資料中周和年的變化規(guī)律特點,選擇有代表性的觀測日。也可根據(jù)觀測的結(jié)果乘以相應的不均勻系數(shù)。如月觀測系數(shù)、日觀測系數(shù)或周觀測系數(shù)。見P16例題。 目前,我國公路交通量觀測站在調(diào)查記錄時,將車輛分為載重量不滿25KN的小型貨車、25-80KN的中型貨車、大于80KN的大型貨車、小型客車、大型客車、汽車拖掛車、拖拉機(大中學、小學)和非機動車(獸力車、人力車、自行車)11類。 其中:小型拖拉機、小客車、小型載貨汽車及非機動車對路面結(jié)構(gòu)性能影響很小,在路面結(jié)構(gòu)設計時,不予考慮,故在統(tǒng)計時加以扣除。92. 使用期內(nèi)累計交通量: 道路的交通量會

10、隨年份而增長的?,F(xiàn)在的車比以前多得多,且每年都在增長,而要求得路面在使用期內(nèi)通過的累計車輛次數(shù),必須考慮交通量的年增長率。當然 很難正確估計 ,只能預估,考慮今后可能達到的飽和量和地方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趨勢等因素定。 則:在使用期內(nèi)的累計交通量: t為使用年限,n1 為開始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在雙向車道上:還要考慮方向不均勻系數(shù),一般為0.5-0.6 在多車道上:要考慮車道不均勻系數(shù),1.0(1車道/方向) 0.8-1.0 (2車道/方向) 0.6-0.8 (3車道/方向)二 .軸(輪)載譜:指行駛在路上的車輛,各輪(軸)重各不相同,對路面的破壞程度也不同,故還需考慮不同大小的軸載在整個車輛中所占

11、的比例 軸載譜可通過在路面埋置地磅或傳感器來記錄,其次數(shù)、重量可畫成直方圖。見P17 2-6圖 由交通調(diào)查可得各級軸載的年平均日作用次數(shù),若已知,則可得各級軸載的累計作用次數(shù)。年平均日作用次數(shù)=平均軸數(shù)平均日交通量10三、軸載的等效換算: 1. 組成:由于軸載的種類很多,通常將各級軸載換算為某一標準軸載來考慮。如100KN(我國和大部分國家),也有些國家以130KN或80KN作為標準軸載。2. 等效換算原則:同一種路面結(jié)構(gòu)在不同軸載作用下達到相同的疲勞損壞程度時,相應的作用次數(shù)被認為是等效的。 3. 換算公式(換算系數(shù)公式):Ns為每日通過的標準軸載次數(shù),下標s為標準的,i為i級軸載.Ps=1

12、00KN,為反映軸數(shù)、輪組數(shù)的影響系數(shù)。1).瀝青路面: 計算路表彎沉及瀝青層層底拉應力時:(見P163-164)相當于: = C1 C2 n = 4.35C1與軸數(shù)有關(guān),C1=1+1.2(m-1) m為軸數(shù)C2與輪數(shù)有關(guān),單輪 C2=6.4 ,雙輪 C2=1.0 四輪 C2=0.38112).水泥路面 (P210) 計算半剛性基層層底拉應力時:n=8 i 為軸數(shù)系數(shù), 單軸 i = 1.0 雙軸時 Pi=200KNC1=1+2(m-1) m為軸數(shù)單輪 C2=18.5 ,雙輪 C2=1.0 四輪 C2=0.09(縱縫處)(橫縫處) 12四、輪跡的橫向分布: 1.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輪跡橫向分布系數(shù))。 從P19圖2-7:分車道單向行駛,寬3.75m的車道上實測到的輪跡橫向分布頻率曲線,可見在離邊緣0.9-3.0m附近的分布頻率達峰值.輪跡覆蓋帶寬為50cm.(輪寬20cm,輪隙10cm,雙輪組)故圖中相鄰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