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xiàn)代基礎醫(yī)學概論重點緒論內和外:是表示與空腔相互關系的描述。如胸腔內外,腹腔內外。深和淺:是對于皮膚表面相對距離關系的描述。即離皮膚表面近者為淺,遠著為深。矢狀面:將人體分成左右兩部的縱切面。冠狀面:將身體分為前后兩部的切面。四大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jīng)組織。九大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興奮性、生殖。新陳代謝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同化作用:指機體從外界環(huán)境中攝取營養(yǎng)物質后,把它們制造成為機體自身物質的過程。(物質合成是吸收能量。物質分解是釋放能量。)異化作用:指機體把自身物
2、質驚醒分解,同時釋放能量以供生命活動和合成物質的需要,并把分解產(chǎn)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刺激三要素:強度、時間、強度-時間變化率??膳d奮組織:神經(jīng)、肌肉、腺體。生殖:機體生長發(fā)育到一定階段,能產(chǎn)生于自己相似的子代。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饋作用的意義:加速正常生理過程。細胞和基本組織模性結構組成成分:蛋白質和脂質(磷脂+膽固醇)為主,糖類占少量。目前解釋膜排列形式:以液態(tài)的脂質雙分子層為基本結構,鑲嵌著不同生理功能的球型蛋白質。細胞質包括細胞質基質和包埋在基質中的各種細胞器。核蛋白體:主要合成輸送到細胞外的分泌蛋白,如酶原、抗體、激素。內質網(wǎng):附核糖體的粗面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與細胞內一些物質的
3、集聚、加工和分泌顆粒的形成密切相關。線粒體:提供能量。溶酶體:水解作用。微絲、微管、中心體:與細胞器的位移、分泌顆粒的運輸、微絨毛的收縮以及細胞的運動等功能密切相關。染色質和染色體:間期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著色的物質即染色質?;净瘜W成分:DNA和組蛋白。有絲分裂時,染色質反復螺旋、折疊、最后組裝成中期染色體。DNA分子功能:貯藏、復制和傳遞遺傳信息;控制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細胞的增值:G1期:DNA合成前期。合成各種核糖核酸及核蛋白體。 不再繼續(xù)增值,永遠停留此期。 G0細胞。暫時不增值。如肝腎細胞。 繼續(xù)進行增值。如骨髓造血細胞、胃腸道黏膜細胞。S期:DNA合成器。完成DNA復制,并合成一
4、定數(shù)量組蛋白。G2期:特點:為細胞分裂準備物質條件。M期:確保細胞核內染色體能精確均等的分配給兩個字細胞核,是遺傳性一致。上皮組織由密集上皮細胞和細胞間質組成。無血管,所需營養(yǎng)由深層結締組織中的血管供給。上皮組織分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單層扁平上皮:僅由一層扁平細胞組成,覆蓋于心臟、血管、淋巴管腔面表皮,稱內皮,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動。覆蓋于胸、腹、心包膜腔面的上皮,稱間皮,保持表面是潤光滑,便于內臟活動。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的腔面,有纖毛,清除表面灰塵和細菌。復層扁平上皮:由十多層細胞組成,分布于皮膚表面、口腔、食管、陰道等腔面,具有耐磨擦和防止異物侵入等博湖作用,受損傷
5、后,上皮有很強的修復能力。腺上皮:專門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外分泌腺有導管,如汗腺、胃腺、胰腺。內分泌腺無導管,有豐富血管淋巴管,如甲狀腺、腎上腺。結締組織分布廣泛,形態(tài)多樣,如纖維性的固有結締組織,如肌腱、韌帶、筋膜、流體狀的血液、固體狀的軟骨和骨、脂肪。一般所講的結締組織就是指固有結締組織,主要起支持、連接、營養(yǎng)、保護等功能。疏松結締組織:基質多,纖維少,結構疏松,呈蜂窩狀,又稱蜂窩組織。主要細胞成分為成纖維細胞,另外還有巨噬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主要纖維成分為膠原纖維(彈性纖維網(wǎng)狀纖維),還有基質。另外還有致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網(wǎng)狀組織(造血器官)。肌組織分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
6、肌的基本組成成分為骨骼肌纖維(隨意肌)。肌節(jié)是骨骼肌纖維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肌管系統(tǒng)是與肌纖維收縮功能密切相關的另一重要結構。肌膜和肌質網(wǎng)組成。有利于細胞內為信息傳遞。心肌纖維有分支,互相連接,連接處稱閏盤,具有連接牢固性和興奮在心急細胞間的迅速傳導作用。神經(jīng)組織由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膠質組成。神經(jīng)元結構:包括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突起分樹突和軸突兩種。胞體中有豐富的尼氏體和神經(jīng)原纖維以及發(fā)達的高爾基體,尼氏體是粗面內質網(wǎng)和和蛋白體。樹突:每個神經(jīng)元有一個至多個,能接受刺激將興奮傳到細胞體。軸突:一個神經(jīng)元只有一個。細胞膜運轉物質的形式分為單純擴散(自由擴散),易化擴散(協(xié)助),主動運轉。易化擴散特點:
7、主要轉運一些水溶些小分子或離子;需要特異性蛋白質結合;順濃度差;不耗能;有飽和現(xiàn)象;有競爭性抑制現(xiàn)象。靜息電位:濃度差,通透性。動作電位:運動系統(tǒng)和皮膚運動系統(tǒng)由骨、骨連接以及骨骼肌組成。成人骨有206塊。骨的構造:包括骨質、骨膜、骨髓三部分。骨質:骨的主要成分。分為密質骨(長骨骨干及表層)和松質骨(分布在骺及其他骨類的內部)。骨膜:是一層致密結締組織。分深淺兩層,深層有一些細胞分化成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骨髓:是人體主要的造血器官。紅、黃骨髓。骨與骨之間的連接裝置稱骨連接,分為直接連接和間接連接兩種。間接連接是骨與骨之間借結締組織構成的關節(jié)囊相連,間接連接也稱關節(jié)。關節(jié)具有關節(jié)面、關節(jié)囊、關節(jié)
8、腔三部分。關節(jié)面:是參與組成關節(jié)諸骨的令界面,大多形成關節(jié)頭或關節(jié)窩,其表面覆蓋一層光滑的關節(jié)軟骨,具有減少摩擦和緩沖外力沖擊的作用。關節(jié)囊:外層為纖維層,內層為滑膜層。關節(jié)腔:使關節(jié)囊與關節(jié)軟骨所圍成密閉的潛在性腔隙?;骸_€有輔助結構:韌帶、關節(jié)盤、關節(jié)唇。軀干骨包括椎骨、胸骨、肋骨。脊柱由脊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和尾骨各1塊。肋骨共12對。上七對稱真肋,下五對稱假肋。其中810對肋骨軟骨前端依次附著于上位肋軟骨,構成肋弓。第11、12對肋骨連同.稱浮肋。上肢骨的連接:肩關節(jié)由肩胛骨和肱骨頭構成。肘關節(jié)由肱骨下端與尺、橈骨上段構成。下肢骨的連接:髖關節(jié)由髖骨和股骨構成。膝關節(jié)是
9、全身最大結構最復雜的關節(jié)。由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以及髕骨的關節(jié)面組成。顱骨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腦顱:額骨1塊,頂骨1對,枕骨1塊,兩側有顳骨1對,篩骨和蝶骨個1塊。面顱骨15塊:成對的有鼻骨、淚骨、上頜骨、顎骨、顴骨和下鼻甲;不成對的梨骨、下頜骨、舌骨。在顳窩內額、頂、蝶、顳四骨交匯處稱翼點。人體最長的肌肉:縫匠肌。表皮:由淺向深依次是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層和基底層(生發(fā)層)五層。真皮:分乳頭層和網(wǎng)狀層。血液體液占人體中60%,細胞內液是2/3,其余1/3的體液為血管內的血漿,淋巴管內的淋巴液和細胞間隙與組織間隙的組織液,總成細胞外液。4/5在血管外構成組織液、淋巴液、腦脊液等,1/5為
10、血漿,是內環(huán)境中最活躍的部分。血液的組成:正常血液為紅色粘稠液體。比重為1.050-1.060之間。按容積計算,血漿占55%,血細胞占45%。將血液放入抗凝劑的試管中,經(jīng)離心沉降:上層淡黃色透明液體是血漿,下層是血細胞。血細胞層中最上面一薄層為白細胞和血小板,其下呈紅色,為紅細胞。比容:血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紅細胞為40-50%。如果不加抗凝劑,幾分鐘就會凝固成血塊,血凝塊收縮,析出淡黃色澄明液體,為血清。血漿中所含的糖類主要是葡萄糖,簡稱血糖。正常人4.48-6.72mmol/L。滲透壓:取決于溶液中溶質顆粒的數(shù)目多少。血漿313mol/L。晶體滲透壓:血漿中小分子的晶體物質(主要
11、是NaCl,其次為NaHCO3和葡萄糖)形成的滲透壓。705.6kPa。膠體滲透壓:血漿中大分子物質(主要是白蛋白,其次是球蛋白)形成的滲透壓。3.3kPa。滲透脆性:正常狀態(tài)下紅細胞內的滲透壓和血漿滲透壓大致相等,這對保持紅細胞的形態(tài)甚為重要。臨床以0.45%NaCl到0.3%NaCl溶液為正常人體紅細胞的滲透脆性(抵抗力)范圍。血漿的PH:7.35-7.45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并有緩沖作用。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組織中缺氧是促進紅細胞生成的有效刺激。雄性激素不但能直接刺激骨髓成血組織,加速紅細胞生成,而且還能做用于腎臟是紅細胞生成酶的活性提高,從而使紅細胞數(shù)量增多。而雌性激素
12、起抑制作用。白細胞:正常人白細胞計數(shù)在(4.0-10.0)*10九次方/L。平均7。中性粒細胞:50-70%,細胞核為桿狀或分中狀,細胞質顆粒微細,染成紅紫色。嗜酸粒細胞(寄生蟲免疫):3-5%,細胞核分兩葉,八字形,胞質顆粒粗大染成紅色。嗜堿性細胞:0.5-1%,細胞核不規(guī)則,細胞質大小不等,染成深藍色。淋巴細胞:25-30%,核較大,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質很少,染成天藍色。單核細胞:7%,核呈腎形或馬蹄形,細胞質比淋巴細胞稍多,染成灰藍色。白細胞生理功能:吞噬作用、特異性免疫功能。血小板作用:促進止血和加速凝血;營養(yǎng)和支持作用。血液的凝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轉變?yōu)槟福簧裳獫{
13、纖維蛋白完成凝血??鼓饔每鼓福貉褐械目鼓敢钥鼓溉ˋT-三)最重要,他能與凝血酶1:1形成等分子復合物,是凝血酶失活。肝素:一種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細胞產(chǎn)生。肝素與AT-三結合后,可是后者與凝血酶親和力增強100倍。枸櫞酸鈉:可以與血漿中Ca2+結合,血液即不再凝固。ABO血型。循環(huán)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由心血管系統(tǒng)和淋巴系統(tǒng)組成。體循環(huán)(大):左心室主動脈毛細血管網(wǎng)小、大、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肺循環(huán)(?。河倚氖曳蝿用}(靜脈血)毛細血管網(wǎng)肺靜脈(動脈血)左心房。在心房心室交界處的房室口有房室瓣,右房室瓣共有三個瓣膜稱三尖瓣,左房室瓣共有兩個瓣膜稱二尖瓣。肺動脈瓣(右室-肺動脈),主
14、動脈瓣(左室-主動脈)。心的血管由冠狀動脈,毛細血管,冠狀靜脈組成。左冠狀動脈起于主動脈起始部,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和室間隔前部;右冠狀動脈起于主動脈起始部,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室間隔后部。動脈分大中小三級,大動脈稱彈性動脈,中動脈稱肌性動脈,小動脈稱阻力血管。脾的作用:造血、破血、儲血的器官。分為白髓和紅髓,白髓是產(chǎn)生淋巴細胞的地方。心肌組織具有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前三者屬于電生理特性)、收縮性(機械特征)。自動節(jié)律性:竇房結的自律性最高,約100次/秒。竇房結是心臟的正常起搏點,由竇房結控制的心跳節(jié)律,稱竇性心律。其他為潛在起搏點,稱異位節(jié)律。心動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成
15、為一個心動周期。心排血量(P58)各類血管功能特點:彈性貯氣血管,指主動脈肺動脈。分配血管(中A)。阻力血管(小A或微A)。交換血管,真毛細血管通透性大。容量血管(靜脈)。動脈血壓正常值:收縮壓13.3-16.0kPa(100-120mmHg);舒張壓8.0-10.6kPa(60-80mmHg);脈壓4.0-5.3kPa(30-40mmHg)。心血管反射: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竇弓反射(降壓反射)。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性反射(升壓反射)。體液調節(jié):腎上腺素(強心急救藥)和去甲腎上腺素(升壓藥)。血管緊張素。血管升壓素(抗利尿素)。呼吸系統(tǒng)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氣管和支
16、氣管及其肺內分支。鼻分為外鼻、鼻腔、鼻旁竇。鼻旁竇:又稱副鼻竇,共有四對,上頜竇(開口狹窄)、額竇、蝶竇(跌都隱窩)、篩竇(前中后三群小房)。喉:軟骨、關節(jié)、韌帶、喉肌、黏膜構成。喉腔:兩對粘膜皺襞,上面一對稱前庭lie。下面一對稱聲門lie(真聲帶),期間的裂隙稱聲門裂。聲門下腔最窄。左側主支氣管細長水平,右側主支氣管粗短陡直。左肺上下兩葉,狹而長。右肺上中下三葉,寬而短。胸膜腔:臟、壁兩層在肺根部互相移行,共同圍成潛在性的密閉腔隙。負壓狀態(tài)。肺內壓:指肺泡腔內的壓力。胸膜腔內壓:胸膜腔內的壓力。肺通氣阻力包括彈性阻力(70%)和非彈性阻力。肺容量:肺容納的氣體量。潮氣量:平靜呼吸是每次吸入
17、或呼出的氣量。補吸/呼氣量:平靜吸/呼氣末再盡力吸/呼的最大氣量。余氣量與功能余氣量:最大呼氣末肺內殘余的氣量;平靜呼氣末肺內存留的氣量。肺活量。每分肺通氣量:每分鐘進肺或出肺的氣體總量。每分肺泡通氣量(70%):每分鐘進肺泡或出肺泡的有效通氣量。氧的運輸:物理溶解取決于分壓大小0.3ml/100ml,1.5%;化學結合主要與血紅蛋白結合。二氧化碳的運輸:物理溶解3ml/100ml,5%。化學結合分為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和碳酸氫鹽。呼吸的反射性調節(jié):二氧化碳影響,血液中氫離子影響。消化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組成。消化管分為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和大腸。從口腔到十二指腸為上消化道,從空腔到肛
18、門為下消化道。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和整個消化管壁內的小腺(胃腺、腸腺)。牙:恒牙總共為28-32顆。咽:鼻腔部與口咽部。(P81)食管:(P82)胃可分為四個部分:位于賁門附近的部分成為賁門部;賁門平面以上左側向上膨出部分稱胃底;在角切跡于胃底之間為胃體;角切跡右側接近幽門的縮細部分稱幽門部。十二指腸:是小腸的起始部,25cm。闌尾:闌尾根部的體表投影,一般在右髂前上棘到肚臍連線的中外1/3交點,稱麥氏點。直腸:肛瓣的邊緣和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的環(huán)形線稱齒狀線,上著稱內痔,下者稱外痔,跨越界限為混合痔。唾液腺:三對,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結構位置分布功能(P86)胰:外分泌部具有分解糖
19、、蛋白質、脂肪的功能;內分泌部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以及調節(jié)血糖濃度。胃液和胰液(P89)膽汁:膽汁由肝細胞分泌,膽囊貯存和排放。膽汁含膽鹽、膽色素、膽固醇、卵磷脂、多種無機鹽,不含消化酶。促進消化,脂肪吸收,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膽鹽利膽作用促進干分泌膽汁。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面積巨大200m2;絨毛內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豐富;食物停留時間長;食物已被充分消化成小分子。糖類(單糖)、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甘油、單酰甘油、脂肪酸)、無機鹽、水和維生素。泌尿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由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上輸尿道:腎內的腎展、腎盂和輸尿管。下輸尿道:膀胱和尿道。腎單位:是腎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
20、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兩部分組成。腎小體和腎小管結構(P95)集合管。球旁復合體:位于腎小體血管極,由球旁細胞(腎素)、致密斑(調節(jié)腎素的釋放)和球外系膜細胞(吞噬功能)組成。腎血液循環(huán)特點:腎血流量大1200ml/分鐘;血量分布不均94%腎皮質,6%腎髓質;腎血流量的自身調節(jié)10.7-10.4kPa。輸尿管:三個窄部(結石容易滯留):第一個在腎盂與輸尿管的移行處;第二個在越過小骨盆入口處;第三個在穿入膀胱壁處。膀胱三角。女性尿道:短,寬而直,3-5cm。男性尿道:16-20cm,海綿體部為前尿道,前列腺部(兩端窄細,中間擴大,紡錘形)和膜部為后尿道。尿的生成過程:血漿在腎小球毛細血管出的濾過;濾液流經(jīng)腎小管、集合管的過程中經(jīng)過選擇性的重吸收;腎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與排泄隨后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四川成都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春季校園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用電子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結構抗震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顯微構造地質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萍鄉(xiāng)學院《ORACE數(shù)據(jù)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集寧師范學院《nternet協(xié)議分析A(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城市建設學院《劇本創(chuàng)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教育基礎理論理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和君職業(yè)學院《資源循環(huán)科學與工程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民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專業(yè)導論(人工智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bone骨和軟骨課件
- 中央空調系統(tǒng)(多聯(lián)機)改造設計方案
- 教師教學能力比賽-教學實施報告(計算機-網(wǎng)絡系統(tǒng)集成)
- 2023年中級《專業(yè)知識與實務(農業(yè))》核心考點題庫300題(含詳解)
- 水泥砂漿砌毛石排水溝施工方法
- XX站既有雨棚拆除及新建雨棚安裝施工專項方案
- 內鏡室護理組長競聘演講
- 酒店如何做年度經(jīng)營分析
- 《一本書讀懂Web3.0區(qū)塊鏈、NFT、元宇宙和DAO》讀書筆記
- 客服線上運營方案
- 項目管理班子人員崗位職責及分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