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三字經(jīng)測試題_第1頁
精品三字經(jīng)測試題_第2頁
精品三字經(jīng)測試題_第3頁
精品三字經(jīng)測試題_第4頁
精品三字經(jīng)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三字經(jīng)閱讀測試題一、 選擇題(100 題)1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 A ) A、 人剛出生本性就是善良得,后天得教育對人得影響大。 B、 人剛出生本性就是丑惡得,后天得教育對人得影響大、 C、 人剛出生本性就是善良得,后天得教育對人得影響小。D、 人剛出生本性就是丑惡得,后天得教育對人得影響小。 2、人之初,( B )。性相近,習相遠、A、性乃遷 B、性本善 C、貴以專 D、習相遠 3、“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個故事發(fā)生在( B )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4、 “稻梁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敝械谩拜闹傅镁褪? C )、A、小米

2、 B、高粱 C、大豆 D、玉米 5、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中得“豕”指得就是( A )。A、豬 B、鴨 C、鴿子 D、狗6 、“香九齡,能溫席”告訴我們( A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長 C、要認真學習7、 “融四歲,能讓梨”告訴我們( C )、A、要認真學習 B、要幫助別人 C、要學會謙讓8 、“太祖興, 國大明這里得太祖指我國歷史上哪位皇帝?( B )A、李世明 B、朱元璋 C、趙匡胤 D、成吉思汗9、孔子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得思想家、教育家 ,就是儒家學派得創(chuàng) 始人,她就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得哪國人? ( B )A、宋國 B、魯國 C、趙國 D、楚國10、“高祖興,漢

3、業(yè)建”指得就是哪位皇帝? ( C )A、周武王 B、秦始皇 C、劉邦 11、“頭懸梁,錐刺骨”講得就是我國歷史上得哪兩位名人?( A ) A、孫敬與蘇秦 B、李白與杜甫C、程頤與程顥 D、毛澤東與周恩來 12、“昔孟母,擇鄰處。”為了給孟子創(chuàng)造好得學習環(huán)境,孟子得母親曾 搬了( D )次家。A、4 B、2 C、1 D、31 3、“子不學,斷機杼。”孟子不愛學習,孟母就剪斷( C )上得布來告誡孟子求學不能半途而廢。A、洗衣機 B、紡紗機 C、織布機1 4、 養(yǎng)不教,( A )。A、父之過 B、師之過 C、子之過 D、母之過15、( B ),非所宜。A、幼不學 B、子不學 C、老不學1 6、 “

4、養(yǎng)不教,父之過?!备嬖V我們養(yǎng)育孩子不好好教育她就是( D )得 過失。A、母親 B、孩子 C、父親 D、爺爺1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备嬖V我們?nèi)巳绻? A )就不會明白做人得道理、A、學習 B、做事 C、做手工1 8、告訴我們要從小做起, 向老師與朋友不斷學習得就是( C )、A、玉不琢,不成器、B、人不學,不知義。C、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1 9、孟母三遷這個故事發(fā)生在( B )身上。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荀子20、 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哪位母親為了讓兒子有個良好得學習環(huán)境, 竟然三次搬家? ( A )A 孟子得母親 B 老子得母親 C 孔子得母親2 1、

5、 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哪個人很會教育子女 ,五個子女長大后都很 有出息? ( C )A 黃香 B 曾參 C 竇燕山22、三字經(jīng)中“玉不琢,不成器”中得“器”字得意思就是( B )A、樂器 B、精美得工藝品 C、才23、孔融讓梨得故事告訴我們( C )A 要認真學習 B 要幫助別人 C 要學會謙讓24、冬天替父親暖被窩得就是( B )A 李白 B 黃香 C 曾參25、“如果不加以教育,一個人原本善良得天性就會發(fā)生改變、”用三 字經(jīng)原文表達就是哪一句? ( A )A、茍不教,性乃遷。 B、教之道,貴以專。C、人不學,不知義。 D、幼不學,老何為。26、“茍不教,性乃遷中“茍得意思就是( A )A、如果,

6、假如。 B。茍且 C、尚且 D、姓茍得老師27、 “幼不學,老何為”中“為得意思就是( D )A、為了 B、因為 C。為什么 D、作為 28、“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敝v得就是什么故事? ( D ) A、孟母斷機教子 B、黃香溫席C、孔融讓梨 D、五子登科29、“茍不教,性乃遷中得“遷”得意思就是( D )A、避開,離散 B、晉升或調(diào)動官職C、放逐,貶謫 D、改變3 0、 “首孝弟,次見聞”中“弟”得意思就是( B )A、弟弟 B。弟,即“悌”,指尊敬兄長C、弟, 即“啼”,哭泣得意思 D、兄弟之間31、“此五行,本乎數(shù)”中“數(shù)”得意思就是( D )A、數(shù)字 B、數(shù)學 C、音 sh,

7、數(shù)(sh)數(shù)(sh) D、道理,數(shù)理32、“絲與竹,乃八音”中“絲竹”得意思就是( C )A、絲綢與竹子 B、一種名叫絲竹得竹子C。指琴瑟類弦樂器與簫管類樂器,或制作這兩類樂器得材料。 D、泛指音樂。33、“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這“五子”指得就是哪五位人物? ( B )A??鬃?、孟子、荀子、老子、莊子B、孔子、曾子、孟子、老子、莊子C、孔子、孟子、曾子、老子、莊子。D、荀子、揚雄、王通、老子、莊子34、“中不偏,庸不易”中“中”得意思就是( B )A、中間,當中。B、分寸恰當,不偏不倚,古代認為就是一種最高得德行。 C、適當,適中。D、內(nèi)心, 內(nèi)情、35、“自修齊,至平治”中“修

8、”得意思就是( C )A。整治,修理 B。長,高C、修身,提高修養(yǎng)、完善自身。 D、修飾,裝飾 36、“號六經(jīng) ,當講求”,這里講得六經(jīng)指得就是( A ) A。 詩經(jīng)、尚書、易經(jīng)、禮記、春秋、樂經(jīng) B 。詩經(jīng)、尚書、易經(jīng)、周禮、春秋、樂經(jīng) C、詩經(jīng)、大學、易經(jīng)、周禮、春秋、孝經(jīng) D、詩經(jīng)、尚書、中庸、周禮、春秋、孝經(jīng)3 7、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中四書指得就是(B) A 。小學、大學、孝經(jīng)、六經(jīng)B、大學、中庸、論語、孟子C、論語、春秋、尚書、詩經(jīng)D、詩經(jīng)、尚書、周易、禮記38、“孝經(jīng)通, 四書熟、”中“通得意思就是( C )A通過 B 通知 C 通曉 39、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哪個人很

9、會教育孩子,五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 A )A 竇燕山 B 曾參 C 黃香40、周公著作了什么書? ( C )A 詩經(jīng) B 論語 C 周禮4 1、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 B )A 古詩 B 四詩 C 唐詩42、“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 自勤苦、”說明學習要( A )、能吃苦,還 要有堅強得意志。A 自覺 B 靠父母 C 靠老師43、三字經(jīng)就是我國知名度極高得( C )讀物,流傳廣泛,家喻戶曉、A成人 B 老年人 C 兒童44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一句教育我們要向黃香一樣 ( A )。A 孝順父母 B 愛學習 C 愛游戲4 5、 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一位四歲能讓梨得孩子就是誰

10、呢? ( B )A 司馬光 B 孔融 C 李白46、“三傳者,有公羊,有左傳,有谷梁?!惫騻髯髠?谷梁傳 就是為( A )做得注解與補充。A 春秋 B 論語 C 大學 47、三字經(jīng)告訴我們閱讀( B)應該理清朝代得更迭變化,知道歷 代興衰得概況。A 經(jīng)書 B史書 C 音樂書48、三字經(jīng)中得“三皇”指得就是( C )A 唐堯、伏羲氏、黃帝 B 神農(nóng)氏、伏羲氏、虞舜C伏羲氏、神農(nóng)氏、黃帝49、三字經(jīng)中得“三王”指得就是( D )A 唐堯、伏羲氏、黃帝 B 神農(nóng)氏、伏羲氏、虞舜C 伏羲氏、神農(nóng)氏、黃帝 D大禹、成湯、文王與武王 50、“八百載,最長久。 就是說歷史上統(tǒng)治最長久得王朝就是( A )A

11、商朝 B夏朝 C 周朝51、“五霸強,七雄出?!敝傅镁褪?A)A 春秋時出現(xiàn)了五位霸主,戰(zhàn)國時出現(xiàn)了七個諸侯國稱雄。 B 春秋時出現(xiàn)了七位霸主,戰(zhàn)國時出現(xiàn)了五個諸侯國稱雄。 C 戰(zhàn)國時出現(xiàn)了五位霸主,春秋時出現(xiàn)了七個諸侯國稱雄、 52、“贏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敝械谩摆A秦氏指(B)A 劉邦 B 秦始皇 C 項羽53、“光武興,為(C) 。A 商朝 B 夏朝 C東漢 D 西漢54、 “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 A )?!盇兩晉 B 東漢 C 西漢55、隋朝與秦朝一樣,滅亡得原因大致相同都就是由于(A)。A統(tǒng)治者得殘暴 B 國家得貧窮 C 統(tǒng)治者得無能56、“五代”指( B )A 商

12、朝、夏朝、周朝、東漢、西漢B 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C 唐、宋、元、明、清57、“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說得就是( D )A 商朝 B 夏朝 C 周朝 D 宋朝58、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廣闊得時期就是( C )、A商朝 B夏朝 C 元朝 D 周朝59、“口而誦,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就是說學習經(jīng)、史、子、集要 ( C )A 早晚誦讀 B 早晚思考 C 早晚誦讀、思考60、三字經(jīng)告訴我們學習就是永無止境得,我們應該( A )A 堅持不懈 B 憑著小聰明 C 小時候努力就行了61、“舉神童,作正字?!敝小吧裢敝? B )A 孔融 B劉晏 C 黃香62、“人遺子,金滿嬴,我教子,

13、惟一經(jīng)。” 我們留給孩子最重要得就是 ( A )。A 知識 B金錢 C 滿箱得金銀63、三字經(jīng)中得周處除得就是( A )。A 獨角蛟、白額虎 B 獨角蛟、白額虎、雄獅C 周處、白額虎、雄獅 D獨角蛟、周處、雄獅6 4、 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得意思就是每個人(C), 本性都就是善良得,彼此之間得差異不大、A 長大后 B 一輩子 C剛出生得時候65、三字經(jīng) 中得周處除三害得故事中,周處最終成為了(B)得一代名 臣。A東晉 B西晉 C東漢 D 西漢6 6、 三字經(jīng)中得周處除三害得故事中,( A )就是三害之一。A 周處 B蛇 C獅子67、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就是發(fā)生在( B )身上得、A 孔子 B

14、孟子 C 荀子6 8、 ( A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A孔融讓梨 B 孟母三遷 C 周處除三害 69、三字經(jīng)中( C )教育子女,很有方法,子女長大后,名揚四海。A 孔子 B 孟母 C 竇燕山70、( B )這一句得意思就是古時候孟子得母親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 良好得成長環(huán)境 , 曾經(jīng)三次搬家 ,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 ,孟母氣得剪斷 了織布機上織了一半得布,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將一事無成。A人遺子,金滿嬴,我教子,惟一經(jīng)。B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C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7 1、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得后一句就是( B )。A 子不學 B 名俱揚 C斷機杼7 2、

15、( C )就是說:小時候不努力學習,長大了能有什么作為呢? A 子不學,非所宜。 B 教五子,名俱揚。 C 幼不學,老何為?73、( A )就是說小孩子不好好學習,就是非常不應該得。 A 子不學,非所宜。B教五子,名俱揚、 C 幼不學,老何為?74、(B)得意思就是兒女要報答父母得恩情,妻子要順從自己得丈夫。 A 子不學,非所宜。 B 父子恩,夫婦從。 C 幼不學,老何為? 7 5、 “君則敬, 臣則忠”就是( A )中得兩義。A 十義 B 九義 C 八義76、兄折友,弟則恭得意思就是( A )、A 哥哥要讓著弟弟,弟弟要與哥哥與睦B 弟弟要讓著哥哥,弟弟要與哥哥與睦C 哥哥要讓著弟弟,弟弟要

16、與哥哥不與睦 77、“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jīng),當講求、”中得六經(jīng)指得就是詩、書、 易、禮、春秋 ,再加上(B)。A 左傳 B 樂 C公羊傳 78、自伏羲氏、神農(nóng)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得帝王都能勤政愛民、 非常偉大, 因此后人尊稱她們?yōu)? A)。A “三皇 B “三王” C “三帝”7 9、 “人之初,性本善。 得下一句就是(A)、A 性相近,習相遠。 B 茍不教,性乃遷。 C 號六經(jīng),當講求、80、“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敝械谩拌獭弊x作( C)。A s h Bc h Cz h81、三字經(jīng)中女子成才得榜樣有( B )。A孫二娘與謝道韞 B蔡文姬與謝道韞 C 蔡文姬與孫二娘82、“瑩

17、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說得就是( A)A 小孩子從小就會作詩、下棋得,就是因為她們從小就刻苦努力。 B 小孩子從小就會作詩、下棋得,只憑聰明就行。C 小孩子從小就會作詩、下棋得,不用學習。 83、(B)一句就是說讀書得方法不但要用口去讀去背,還要用心去思考, 不但白天用功,晚上也要不斷地精進,才能熟記不忘、A“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B “口而誦 ,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盋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84、“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一句就是說( B)。 A家里沒錢就讀不好書。B 家里沒錢仍然努力讀書。C家里有錢就讀不好書。 85、由于家中貧苦,無錢

18、買油點燈讀書,于就是就抓些螢火蟲放在網(wǎng)袋 中,利用一閃一閃得微弱螢光來讀書得人就是(C)。A 孫康 B 蘇秦 C 車胤86、由于家中貧苦,借助雪光讀書得就是( A )。A孫康 B 蘇秦 C 車胤87 、(B)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得思想家、教育家,就是儒家學派得創(chuàng)始人。A孟子 B 孔子 C荀子88、為教子,三次搬家得就是( A )A、孟母 B、竇燕山 C、老子D、孔子89、已成圣賢,仍向孩子學習得人( D )A、荀子 B。莊子 C、 曾子 D、 孔子9 0、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 ”蘇老泉指( B )A、蘇軾 B 。 蘇洵 C。蘇轍 D、王安石91、“稻粱菽,麥黍稷、 中“黍指( C

19、 )A、稻米 B、高粱 C。 豆類 D 。 黍米92、“馬牛羊,雞犬豕。 ”“豕”指( C )A。馬 B、雞 C、豬 D。 牛93、周朝持續(xù)了( A )年、A。六百年 B。八百年 C。七百年 D、 四百年94、“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 昏則定。 這句話就是說( B )A、要堅持鍛煉身體。 B、要注意天氣得變化。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緊時間學習。95、“頭懸梁,錐刺骨”講得就是我國歷史上得哪兩位名人? ( A ) A、孫敬與蘇秦 B、李白與杜甫C、程頤與程顥 D、毛澤東與周恩來9 6、 “六經(jīng)”也叫(C)A “六書” B “六詩” C “六藝”97、“首孝悌,次見聞。 就是說教育得目得

20、首先就是(A)、A 做人 B 長見識 C會做事98、(C)就是古人用來規(guī)范人們思想、行為得、A 尊老愛幼 B 行為規(guī)范 C“三綱五常9 9 、(B)就是教導人們在各種身份下應該怎樣做。A “詩書” B“十義 C “三綱五?!? 0 0、 孟子共有( A )篇。A、 7 篇 B、1 5篇 C、20篇二、 判斷題(100 題)1 、三字經(jīng)中得周處除得就是獨角蛟、白額虎。 ( )2、 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得意思就是每個人剛出生得時候, 本性都就是善良得,彼此之間得差異不大。 ( ) 3 、三字經(jīng)中得周處除三害得故事中 ,周處最終成為了西晉得一代 名臣。 ( )4、三字經(jīng)中得周處除三害得故事中,

21、周處不就是三害之一。 ( )5 、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就是發(fā)生在孔子身上得。 ( )6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 ( ) 7 、三字經(jīng)中竇燕山教育子女 ,很有方法,子女長大后,名揚四海、 ( ) 8、“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意思就是古時候孟子得母親為了給 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得成長環(huán)境 , 曾經(jīng)三次搬家 ,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 ,孟母氣得剪斷了織布機上織了一半得布 ,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將一事 無成。 ( )9 、“ 竇 燕 山 , 有 義 方 , 教 五 子 ” 得 后 一 句 就 是 “ 子 不 學 ”。 () 10、幼不學,老何為?就是說:小時候不努力學習,長大了能有什么作為

22、呢?( )11、子不學 ,非所宜。就是說小孩子不好好學習 ,就是非常應該得。 ( ) 12、父子恩,夫婦從得意思就是兒女要報答父母得恩情,妻子要順從自 己得丈夫。 ( )1 3、君則敬, 臣則忠就是十義中得兩義。 ( ) 14、兄折友,弟則恭得意思就是哥哥要讓著弟弟,弟弟要與哥哥與睦。 ( ) 1 5、“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jīng),當講求?!敝械昧?jīng)指得就是詩、書、 易、禮、春秋 ,再加上樂。( ) 16、自伏羲氏、神農(nóng)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得帝王都能勤政愛民、 非常偉大, 因此后人尊稱她們?yōu)椤叭?。( ) 1 7、“人之初,性本善?!钡孟乱痪渚褪恰捌埐唤?性乃遷?!?。( ) 1 8、 “昔孟

23、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zh)?!敝械谩皵鄼C杼”指得 就是打斷了織布機、 ( ) 19、三字經(jīng)中女子成才得榜樣有蔡文姬與謝道韞、 ( )2 0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闭f得就是小孩子從小就會作詩、下棋得,不用學習。 ( )2 1 、“口而誦 ,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一句就是說讀書得方法不 但要用口去讀去背 ,還要用心去思考 ,不但白天用功 , 晚上也要不斷地 精進,才能熟記不忘。 ( )2 2 、“彼蒲編, 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一句就是說家里沒錢就讀不 好書。 ( )2 3、由于家中貧苦,無錢買油點燈讀書,于就是就抓些螢火蟲放在網(wǎng)袋 中,利用一閃一閃得微弱螢光來讀書

24、得人就是孫康。 () 24、由于家中貧苦,借助雪光讀書得就是孫康。 ( ) 25、由于家中貧苦,無錢買油點燈讀書,于就是就抓些螢火蟲放在網(wǎng)袋 中,利用一閃一閃得微弱螢光來讀書得人就是車胤、 ( ) 26、由于家中貧苦,借助雪光讀書得就是車胤。 ( ) 2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nèi)藙偝錾拘跃褪巧?良得,后天得教育對人得影響大。 ( )28、 人之初,性乃遷。性相近,習相遠。 ( )29、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老子身上、 ( )3 0、 “稻梁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得“菽”指得就是大豆。 ( ) 3 1、“馬牛羊,雞犬豕。 此六畜,人

25、所飼?!敝械谩磅埂敝傅镁褪枪?。 ( )32、“香九齡,能溫席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 ( )33、“融四歲,能讓梨”告訴我們要幫助別人。 ( )3 4、 “太祖興, 國大明”這里得太祖指我國歷史上得皇帝朱元璋、 ( )35、孔子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得思想家、教育家,就是儒家學派得創(chuàng) 始人,她就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得趙國人。 () 36、“高祖興,漢業(yè)建指得就是秦始皇、 () 37、“頭懸梁,錐刺骨”講得就是我國歷史上得名人孫敬與蘇秦。 ( )3 8、“昔孟母,擇鄰處、”為了給孟子創(chuàng)造好得學習環(huán)境,孟子得母親曾 搬了3次家。 ( )3 9、“子不學,斷機杼?!泵献硬粣蹖W習,孟母就剪斷紡紗機上得布來告 誡

26、孟子求學不能半途而廢。 ()4 0 、 養(yǎng)不教,師之過。 ()4 1、子不學,非所宜。 ( ) 42、“養(yǎng)不教,父之過。 告訴我們養(yǎng)育孩子不好好教育她就是爺爺?shù)眠^ 失。 ()4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备嬖V我們?nèi)巳绻粚W習就不 會明白做人得道理。 ( ) 44、告訴我們要從小做起, 向老師與朋友不斷學習得就是“為人子,方 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 45、孟母三遷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孟子身上。 ( ) 4 6、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孔子得母親為了讓兒子有個良好得學習環(huán)境, 竟然三次搬家。 ()4 7、 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曾參很會教育子女 ,五個子女長大后都很有 出息。 ()4 8、三字經(jīng)中

27、“玉不琢,不成器”中得 “器”字得意思就是樂器。 ()49、 孔融讓梨得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 ( ) 5 0、冬天替父親暖被窩得就是黃香。 ( ) 51、“如果不加以教育,一個人原本善良得天性就會發(fā)生改變、 用三 字經(jīng)原文表達就是“教之道,貴以專?!?() 5 2、 “茍不教,性乃遷”中“茍”得意思就是如果,假如。 ( ) 53、“幼不學,老何為”中“為”得意思就是為什么。 ()5 4、“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敝v得就是五子登科得故 事。 ( )5 5、“茍不教,性乃遷”中得“遷”得意思就是改變、 ( )5 6、“首孝弟,次見聞”中“弟得意思就是弟弟。 ()57、“此五行,本乎數(shù)

28、”中“數(shù)得意思就是數(shù)學、 ()5 8、“絲與竹,乃八音”中“絲竹”得意思就是絲綢與竹子、 () 59、“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這“五子”指得就是孔子、曾 子、孟子、老子、莊子、 ( ) 60 、“中不偏,庸不易”中“中”得意思就是分寸恰當 ,不偏不倚,古代 認為就是一種最高得德行、 ( ) 61、“自修齊,至平治”中“修”得意思就是整治,修理。 () 6 2、“號六經(jīng) ,當講求”,這里講得六經(jīng)指得就是詩經(jīng)、尚 書、易經(jīng)、禮記、春秋、樂經(jīng)。( ) 63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中四書指得就是小 學、大學、孝經(jīng)、六經(jīng)。 ()6 4、 “孝經(jīng)通, 四書熟?!敝小巴ǖ靡馑季褪峭?/p>

29、曉。 ( ) 6 5、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竇燕山很會教育孩子,五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66、周公著作得書就是論語。() 67、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古詩、 () 68、“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 自勤苦?!闭f明學習要自覺、能吃苦,還 要有堅強得意志。 ( )6 9、三字經(jīng)就是我國知名度極高得成人讀物,流傳廣泛,家喻戶曉。 () 70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币痪浣逃覀円螯S香一樣 愛游戲。 () 71、三字經(jīng)中介紹了一位四歲能讓梨得孩子就是李白。 () 72、“三傳者,有公羊,有左傳,有谷梁。 公羊傳左傳 谷梁傳 就是為春秋做得注解與補充。 ( )7 3 、三字經(jīng)告訴我們閱讀史

30、書應該理清朝代得更迭變化 ,知道歷 代興衰得概況。 ( )7 4、三字經(jīng)中得“三皇指得就是神農(nóng)氏、伏羲氏、虞舜。 ()7 5、三字經(jīng) 中得 “三王”指得就是大禹、 成湯、 文王與武王、 ( ) 76、“八百載,最長久。”就是說歷史上統(tǒng)治最長久得王朝就是夏朝。() 77 、“五霸強,七雄出。 指得就是春秋時出現(xiàn)了五位霸主,戰(zhàn)國時出現(xiàn) 了七個諸侯國稱雄。 ( )78、 “贏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漢爭?!敝械谩摆A秦氏”指秦始皇()79、“光武興,為西漢。”() 80、“魏蜀吳,爭漢鼎,號三國,迄兩晉?!? ) 81、隋朝與秦朝一樣,滅亡得原因大致相同都就是由于統(tǒng)治者得無能。 ()82、“五代”指后

31、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 ) 8 3、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闭f得就是周朝。 ()84、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廣闊得時期就是元朝。 ( )85、“口而誦,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本褪钦f學習經(jīng)、史、子、集要早晚思考。 () 86、三字經(jīng)告訴我們學習就是永無止境得,我們應該堅持不懈。( ) “舉神童,作正字?!敝小吧裢敝竸㈥?。 ( )8 7、“人遺子,金滿嬴,我教子,惟一經(jīng)。 我們留給孩子最重要得就是 知識。 ( ) 88、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得意思就是每個人長大后,本性都 就是善良得,彼此之間得差異不大、 () 8 9、 三字經(jīng)中得周處除三害得故事中 ,周處最終成為了東

32、晉得一 代名臣。 () 90、三字經(jīng)中得周處除三害得故事中,周處就是三害之一。 () 91、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就是發(fā)生在荀子身上得、 () 92、孟母三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謙讓。 () 9 3、三字經(jīng)中孟母教育子女,很有方法,五個子女長大后,名揚四海、 ()94、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币馑季褪枪艜r候孟子得母親 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得成長環(huán)境, 曾經(jīng)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學 回家,孟母氣得剪斷了織布機上織了一半得布,讓孟子知道半途而廢將 一事無成。 ( ) 95、“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得后一句就是“名俱揚”。 ( )96、 “子不學,非所宜、 就是說小時候不努力學習,長大了

33、能有什么 作為呢?() 97、兄折友,弟則恭得意思就是弟弟要讓著哥哥,弟弟要與哥哥與睦。 () 98、“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jīng),當講求。 中得六經(jīng)指得就是詩、書、 易、禮、春秋 ,再加上左傳。() 99、自伏羲氏、神農(nóng)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得帝王都能勤政愛民、 非常偉大, 因此后人尊稱她們?yōu)椤叭酢薄?()100 、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中得“杼”讀作zh。 ( )三、 填空題(50 題)1、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3、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4、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 日月星。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6、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教。7、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8、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9、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子玄孫。1 0、父子恩,夫婦隨。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11、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1 2、 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就是多 么得重要、1 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14、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1 5、玉不琢,不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