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精講教案同心圓狀太陽高度分布圖的復習1_第1頁
考點精講教案同心圓狀太陽高度分布圖的復習1_第2頁
考點精講教案同心圓狀太陽高度分布圖的復習1_第3頁
考點精講教案同心圓狀太陽高度分布圖的復習1_第4頁
考點精講教案同心圓狀太陽高度分布圖的復習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點精講教案:同心圓狀太陽高度分布圖的復習相關知識鏈點:.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1) 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稱為正午太陽高度。它反映了太陽輻射的強弱。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用公式可計算出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H (正午太陽高度)=90度-|各地地理緯度-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說明:各地地理緯度不論南北緯度都取正值。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可從天文年歷上查出,在當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負值。 )表格一: 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情況表緯度北緯66 34 北緯23 26 赤道南緯23 26南緯66 34 南緯900正午太陽高度043 08663

2、490 46 52 2326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由太陽直射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表格二: 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情況表緯度北緯90北緯66度34分分北緯23度26分赤道南緯23度26分南緯 66度34分正午太陽高度2326 46 5290 66 3443 080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由太陽直射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表格三: 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陽高度變化情況表緯度北緯90度北緯66度34分北緯23度26分赤道南緯23度26分南緯66度34分南緯90度正午太陽高度023 2666 3490066 3423 260 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由太陽直射點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表格四:正午太陽高度的變

3、化夏全日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直射赤道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正午太陽高度自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赤道向兩極遞減一年中的最小值一年中的最小值(2)太陽高度的變化是指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向四面八方的各點上的相同太陽高度的連線。它的中心是太陽直射點,它的最外緣是地平圈(或叫晨昏線圈)。2.地方時、北京時間與世界時 區(qū)(time zone )為了統(tǒng)一時間標準,國際上規(guī)定把全球按經線( meridian )劃分成24區(qū),稱為時區(qū)。以本初子午線為標準線

4、,從西經 7. 5度到東經7. 5度為零時區(qū), 又稱中時區(qū)。從零時區(qū)的邊界分別向東向西,每隔經度( longitude )十五度劃分一個時 區(qū),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qū),東十二區(qū)和西十二區(qū)一邊重合,全球共劃分為二十四個時區(qū)。世界時(universal time )把經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Greenwich )天文臺原址的零度經線的地方時作為零時區(qū)的區(qū)時叫世界時,又叫作格林尼治時間( Greenwich time 。) 地方時以當地所看到太陽升至最高位置的時刻(即太陽視圓面中心通過當地子午線的時刻)定為正午。并以此為標準確定一天中其它時刻的時間。因地球不停地自轉,東方總比西方先見到太陽,所以同一經度

5、的地方,地方時相同,不同經度的地方地方時( local time ) 不同。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周即旋轉經度360度,經度相差1度,地方時相差 4分鐘;經度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地方時的計算公式為: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土經度差。我國最東端與最西端的地方時大約相差4小時零8分鐘?!氨本r間”是北京所在的東八區(qū)的區(qū)時(zone time ),即東八區(qū)中央經線東經120 的地方時,是我國統(tǒng)一使用的標準時。我國幅員遼闊,從西到東跨有東五、東六、東七、東 八、東九共5個時區(qū)。為了便利起見,新中國成立以后,全國統(tǒng)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qū)的區(qū)時,或東經120 經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全國各地統(tǒng)一使

6、用的時間,叫做北京時間。北京的地理經度為 116。21 ,因而北京時間與北京地方平太陽時相差約14.5分。北京時間比格林威治時間早 8個小時。.在題設條件下的一些地理現象的應用:這類試題往往涉及到具體地點的氣候、地形、植被(含農作物等)、洋流、自然景觀的變化、 具體的人文景觀(如城市等)、環(huán)境問題、地方時、 北京時間、世界時及時間換算、極地科學考察活動、工農業(yè)生產及經濟活動(如股票交易)、物體影子的朝向等等。.地理坐標的判定。該類試題中的地理坐標的判斷往往是根據題設條件,用時間換算經度,如1小時等于15。,4分鐘等于1?;蚶玫厍蜃赞D速度求出所在地點的緯度,如地球在赤道上每小時自轉 15 ,其

7、線速度是1670千米;在南、北緯 30處是1447千米每小時,在南、北緯60處是837千米每小時;或利用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求緯度等等。應用舉例:例.讀右圖我國廣東汕頭地區(qū)某日太陽高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 a地的緯度為A.23 26 S B.23 26 NC.68 26, N D.21 34, N(2)圖示時期,下列可能發(fā)生的現象是A.非洲草原上處處呈現蕭條的景象B.正是南極科學考察的好時光C.黃淮海平原返鹽劇烈D.澳大利亞西南海港一珀斯陰雨連綿(3)在a、b、c三地點中,此刻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的是A.a B.b C.c D.a、b、c(4)設b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 H, c地的地方時

8、為 T,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H V 60 , T13 時B.H 60 , TV13 時D.H 60 , T13 時(5)航行在b處海面的輪船上,懸掛著一面國旗,此刻旗桿影子的方向為A.甲 B.乙 C.丙D. 丁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太陽高度分布圖中求某地地理坐標、正午太陽高度、地方時及其地理條件下發(fā)生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正確性的判斷能力。(1)主要是考查學生通過對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的運用,來求出某地的地理坐標;答案是Co因為a與汕頭在同一經線上,且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相差45度。其緯度應在汕頭以北45度處。(2)主要是考查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及熟練程度;(3)主要是對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

9、規(guī)律的掌握和運用;(4)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同一緯度上正午太陽高度是相同的”及其“一個經度的緯線弧長等于 111km ”和地球形狀的充分認識上。b地此時已是下午,其太陽高度仍有60度,故正午太陽高度大于60度。關于c地的地方時,應是大于13時,這個問題可用圖解決。答案D。T13時。c點與汕頭的太陽高度相差15度,即二地與地心連線所形成扇形的圓心角為15度(圖中陰影區(qū)的圓心角),即角A為15度。而兩地的經度差,即圖中角顯然大于角A,也就是說二地的經度差大于 15度,故地方時相差不止一小時。(5)此時物體影子方向可將該點與太陽直射點進行比較,因此時太陽直射點在其西南方,故影子朝東北方。答案: A參考

10、答案(1) C (2) B (3) C (4) D (5) A強化練習:圖1為地球某時刻太陽高度分布的泰意圖口完成i3襄口L此時,北京時間為A. 2 時 B. 8 時 C. 14 時 D. 20 時.此時,正在交易的股票市場(交易時間為上午9:30-11:30,91r e下午 1:003:00)是A.紐妁B.東京C.悉尼0.法蘭克福.此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A.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現C.火地島午夜太陽高照B.白令海峽烈日當空D.尼羅河畔夜幕深沉解析首先要弄清一個概念,即等太陽高度線的含義:它是指太陽直射某地時,以直射 點為中心向四周發(fā)散的太陽高度相同各點連成的平滑的曲線。此時太陽直射在0。經線與回歸線

11、的交點處,正午太陽高度是指由直射點沿0。經線向南北方向遞減的太陽高度,而其它的則只能叫做太陽高度。1題中,由于太陽直射點在 0。經線上,則0時區(qū)的區(qū)時為12時,北京時間為東八區(qū)區(qū) 時,按照“東邊地方時刻比西邊早”的原則,所以有“ 12時+8小時(指時區(qū)差)=20時;故 答案是D。2題中,由于股票交易時間為上午 9: 30 11: 30,下午1: 00-3: 00,經過計算, 西五區(qū)的紐約為 7時,東九區(qū)的東京是 21時,悉尼在東經 150附近,為東十區(qū),此時為 22時;東二區(qū)的法蘭克福此時為 14時,符合題意,正確答案是 D。3題中,由于此時太陽直射在 0。經線上,中時區(qū)區(qū)時為 12時,安大略

12、湖在西五區(qū),此 時為上午7時;白令海峽在西經 170。附近,此時正值午夜時分;南半球的火地島位于西經 68附近,為上午7時左右,不可能是太陽高照;尼羅河在東二區(qū),此時為下午14時左右。按照題意,正確答案是 Ao參考答案1 D 2D 3 A4.下圖為“地球上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分布圖”(圖中同心圓為太陽高度值相同地點的連線,數字表示太陽高度值),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此刻的太陽高度布規(guī)律是 A點所在經線的經度是 。此時,北京時間應為是 月 日 時 分。解析(1)從題、圖中看,要求回答出此刻的太陽高度.分布規(guī)律,而不是,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guī)律,故答案為“從太陽直射點向四周降低”,而不是“自北回

13、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2)從圖中看,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此時,利用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北極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 23。26,即A點與倫敦線段和太陽高度 23。26,交點處是北極點。顯然A點所在的經線與倫敦所在的經線正相對應,即A點在180經線上。(3)由題(2)知,太陽直射點是 23.5, N、0。,故北京時間為 6月22日20時0分。參考答案(1)從太陽直射點向四周降低。(2) 180。(3) 6月22日20時0分。5.下圖為北京時間某日 2時的全球太陽高度等值線圖,圖中15。N緯線與經線圈BAC垂直相交于A點,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5 ND(1)在圖中用實心點標出北極點所在的位置。(2

14、) B地的地理坐標是地晝長為小時。(3)流經E附近海域的洋流的名稱是圖中D地的自然帶是,該地區(qū)較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是,該環(huán)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解析(1)由題意及圖示,北京時間為某日2時,則此時太陽直射點即 A點的地理坐標為H北極點=9015。N、90 Wo由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可求出此時北極點的正午太陽高度: 190。一15。|=15。即北極點應該標在如下圖中的位置。(2)據題(1),可知B點地理坐標為75。N、90 E;因此時太陽直射在 15。N,此時 75 N為極晝,故 B點晝長為24小時。(3)由題(1),求E點的緯度:He=30。30 =90 -|E 點的緯度土 15。|E點的緯度=90

15、 30。+15。=75 N (不符合題意,舍去)E點的緯度=90 30。一15。=45 S故E點在45 S處,該海域有環(huán)繞全球的西風漂流。(4)圖中D處在15。N、0。經線附近,從 A點沿15。N向東,大約0。經線處為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其自然帶為典型的熱帶草原帶。該地區(qū)較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其形成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濫墾濫伐濫牧,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導致該地草原退化。參考答案(1)(見上附圖)(2) 75 N 90 E 24(3)西風漂流(4)熱帶草原帶土地荒漠化人口增長快,濫墾濫伐,不合理生產方式導致草原退化6.讀某經線上某日正午太陽高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倫敦圈的度數北回歸線90*

16、 經線(1)從圖中可以看出,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是 ,此時,北半 球晝夜長短的狀況是 。(2)若在A、B兩點分別插一旗桿,則從 A到B點旗桿的影長的變化規(guī)律是(3)此時北京時間是 。(4)此時巴西高原大部分地區(qū)正值 季(“旱季”或“雨庫”(5)請設計一種測量學校所在地(121。E 31。N)正午太陽高度的簡單易行的方案,要求寫出測量過程、計算公式并作示意圖。測量過程:。計算公式:。繪示意圖:解析(1)因為該題目讓我們回答的是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guī)律,故答案是“從北回歸 線向南北兩側遞減”。由于此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故北半球此時晝夜長短狀況是“晝長 夜短”。(2)由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 可

17、得出A點為北極點。因為A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回 歸線的度數”即23。26,利用公式有:23 26, =90 1423。26,|所以4=90。(即北極點)同時也可知道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23。26, N、0。因此,據題意,B點距太陽 直射點近,旗桿影長較短;而 A點較遠,旗桿影長較長,所以從 A點到B點的旗桿的影長 的變化規(guī)律是影長變短。(3)因中時區(qū)區(qū)時是 6月22日正午12時,則北京時間是 6月22日20時。(4)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因此巴西高原上的熱帶 草原此時正值旱季。(5)(見參考答案,從略)參考答案(1)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晝長夜短 (2)影長變

18、短(3)6月22日20點(4)旱(5)測量過程:在學校空地上豎立一竹竿,長度為 H;測出北京時間11點56分時竹竿長的影子 L,或測出朝正北的影子長度L。計算公式:tg”=H/L或ctg a=L/H(示意圖略).下圖為某時刻我國局部地區(qū)太陽高度分布示意圖,圖中圓圈為等太陽高度線, 水平直線表示緯線, 豎直的直線表 示經線,讀圖回答(1) ( 2)題.此時北京時間是 ()A. 12 時 B. 0 時 C . 12 時 16 分D. 11 時 44 分. M、N兩地的經度差()A.大于10 B.小于10C.等于10 D,可能大于10 ,也有可能小于10解析(1)讀圖知,此時116。E為正午12時,

19、而北京時間是 120。E的地方時,兩者相差4個經度即16分鐘,北京在120 E的西側,故此時北京時間為12時16分。答案是CoM、N所在緯度比40 N低,據地球形狀,越往低緯,同一緯度的經線間距越大,故M、N兩地的經度差應大于 10。參考答案(1) C (2) A.讀圖7和圖8,回答:比例尺 1: 14 000(1)圖7地貌最有可能是:A.黃土溝谷地貌B.火山錐地貌C.巖溶峰林地貌D.沖積扇地貌(2)圖7中甲地海拔最有可能是:A. 140 145 米B. 190 - 195 米C. 205 210 米D. 255 260 米(3)圖8是圖7中甲地及其周邊地區(qū)某時刻太陽高度等值線圖。設圖8中乙地

20、此日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H = 60 oH = 45 oA. H60 o B. H90D.v90(5)圖中有極晝與極夜現象的點有提示:(1)和(2)題中,該圖中只有經線 CD上點的數值是正午太陽高度角,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23。26 /的地方是北極點,因此E點所在經線與經線CD相差180。(3)利用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赤道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為66。34,越往南,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 很明顯,D點在南半球;而圖中OD線段與60。太陽高度交界處已是北半球, 故在其交界點南側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左偏,交界點北側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故一物體由圖中D點向O點方向作水平運動,其運動方向的變化的答案是“先是向西偏轉,后又向東偏轉”。(4) AB為北回歸線,夏至日該緯線晝長夜短,圖中G點為該緯線的日落時刻,因此兩地的時差應大于 6小時,經度差也應大于 90。(5)同樣利用正午太陽高度角公式,得出 C點為北極點,故有極晝極夜現象。參考答案:1.D 2,D 3,A 4.(1)從太陽直射點向四周降低。(2) 1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