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借代,借代與借喻的辨別_第1頁
什么叫借代,借代與借喻的辨別_第2頁
什么叫借代,借代與借喻的辨別_第3頁
什么叫借代,借代與借喻的辨別_第4頁
什么叫借代,借代與借喻的辨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什么叫借代,借代與借喻的辨別說話或?qū)懳恼聲r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種修辭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xiàn),用借體來代替。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一、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例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二、特征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征、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例如: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轉(zhuǎn)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xiāng))旌旗十萬斬閻羅。(梅嶺三章)例是特征代本體,因為楊二嫂長得細腳伶仃,故稱之為“圓規(guī)”。例是標志代本體,借“旌旗”代替軍隊

2、或武裝力量。三、具體代抽象。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例中的“烽煙”原是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里代指戰(zhàn)爭,把戰(zhàn)爭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借代與借喻的區(qū)別借喻和借代都是隱去本體,只出現(xiàn)客體(喻體或借體)的辭格,因而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學生,很難將兩者區(qū)別開。下面介紹一種簡便的辨析方法。首先看本體和客體之間是否有相似性,沒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中“旌旗”“烽煙”到底是借喻還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這兩個詞的含義。旌旗:旗幟的通稱,這里指部隊。烽煙: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高臺上點燃起來作報警用的火,后泛指戰(zhàn)火或戰(zhàn)爭。大家想想,“旌旗”和“軍隊”,

3、“烽煙”和“戰(zhàn)爭”之間沒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斷這兩詞的用法不是借喻。借代的本體和客體之間有相關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體相關的事物來代指這個本體。古代軍隊在行軍和作戰(zhàn)時都舉著自己特有的旗幟,旗幟既用來區(qū)分敵我,又用來指明軍隊前進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來代指軍隊?!办浩焓f”即“十萬旌旗”。“旌旗”不能發(fā)出“斬”的動作,能發(fā)出“斬”的動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萬旌旗”指“十萬軍隊”。同理,古代一遇敵人侵犯,邊境就燃狼煙報警,所以“烽煙”“狼煙”儼然成了戰(zhàn)爭的代名詞?!澳蠂闊熣辍本褪恰澳蠂鴳?zhàn)爭正十年”。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體和客體之間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體和客體之間具有相關性這一特點,就能

4、將二者區(qū)分開。其次看能否轉(zhuǎn)換成明喻,能轉(zhuǎn)換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轉(zhuǎn)換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敵人像狗一樣夾著尾巴逃跑了”運用的是明喻,換成借喻就是“這條狗夾著尾巴逃跑了”。在上面兩句中,本體是“敵人”,喻體是“狗”,喻詞是“像”。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體和喻詞。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體和喻詞都可以轉(zhuǎn)換成明喻?!办浩焓f斬閻羅”一句假設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體,“軍隊”是本體,轉(zhuǎn)換成明喻就成了“軍隊像十萬旌旗一樣斬掉了閻羅”,顯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設“南國烽煙正十年”運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煙”是喻體,“戰(zhàn)爭”是本體,轉(zhuǎn)換成明喻就成了“南國的戰(zhàn)爭像烽煙一樣整整十年”,顯然不成句子。因此可

5、以斷定以上兩句不是借喻用法。再,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那么如何辨別呢?這時就要看與客體相應的詞語是否采取相應的比喻說法。借喻是以此哺彼,重在喻,因此與客體(喻體)相關的詞語必須采取相應的比喻說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與客體(借體)相應的詞語不必改成與之相應的說法。請看下面兩例。Al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借喻)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榨盡了我們的血汗。(借代)Bl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撲來。(借喻)B2大白熊答應了我的價錢。(借代)上面兩組中Al、Bl都是借喻。Al中客體是“毒蛇猛獸”,與它相關的詞語“吃盡”“血肉”都采用了相應的比喻說

6、法。這句話可改為明喻“最可恨那些敵人像毒蛇猛獸一樣吃盡了我們的血肉”。A2是借代,不能換明喻。因為與客體(毒蛇猛獸)相關的詞語(榨盡、血汗)沒有改為與它相應的說法,可見客體只是作為一個代號,換個名字罷了,并不是用來打比方的。毒蛇猛獸代指反動統(tǒng)治者或敵人。改為一般說法就是“最可恨那些反動統(tǒng)治者榨盡了我們的血汗?!钡诙M中B1是借喻,可轉(zhuǎn)為明喻“那個人像大白熊一樣向我撲來?!毙蜗蟮孛鑼懥四莻€外國人肥胖的身軀、笨拙的動作,又像熊一樣兇狠。而在B2中“大白熊”僅代指那個又白又胖的外國人,是用某人的特征來替該人,與它相應的詞語“答應”沒有改成描寫動物相應的說法。若改為一般說法就成了“那個人答應了我的價錢

7、?!钡荒芨臑槊饔鳎骸澳莻€人像白熊一樣答應了我的價錢”,顯然不成句子。總之,看與客體相應的詞語是否采用相應的比喻說法。若是借喻,與客體(喻體)相應的詞語必須采取相應的比喻說法;若是借代,與客體(借體)相應的詞語不必改成與之相應的說法。如果從以上三方面進行辨析,就不難將借喻和借代區(qū)別開。如“丈夫難過了,她卻覺得安慰,到底,螢火蟲飛回了車間,她自己也沒影響工作?!保x不開你)這句是借喻用法。以下句子中同樣運用了借喻手法,分析從略。1、要清除語言中的“垃圾”,拭去蒙在“鏡子”上的灰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2、很難沒想,在五顏六色的染缸里,純絲素絹能夠保持自己的潔白。(1、2選自大家都來講究語言的文明和健康)3、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故鄉(xiāng))下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