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 行政訴訟(xn zhn s sn)程序訴與訴權1起訴與受理2第一審程序3第二審程序 4審判監(jiān)督程序 5訴訟終止、終結、期間、送達6共七十七頁2022/7/191第一節(jié) 訴與訴權(s qun)一、訴的概念(ginin)指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行政行為侵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請求法院予以司法保護的制度。當事人原告、被告地位不能轉換,被告行政機關沒有起訴權和反訴權。訴訟標的 行政行為訴訟理由共七十七頁2022/7/192第一節(jié) 訴與訴權(s qun)二、訴的種類(zhngli)1.確認之訴指原告對行政行為不服,請求法院撤銷該行政行為的行政訴訟。2.撤銷之訴指原告要求法院確認其與被
2、告行政機關存在或不存在某種行政法律關系,被訴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行政訴訟。共七十七頁2022/7/193第一節(jié) 訴與訴權(s qun)二、訴的種類(zhngli)3.變更之訴指原告對行政行為不服,請求法院變更行政行為內容的行政訴訟。4.賠償、補償之訴指原告要求法院判決行政機關賠償、補償因行政行為給自己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行政訴訟。共七十七頁2022/7/194第一節(jié) 訴與訴權(s qun)二、訴的種類(zhngli)5.履行之訴指原告認為行政機關負有作出某種行政行為的特定職責而未履行,請求法院判決行政機關如期履行職責的行政訴訟。6.給付之訴指原告認為行政機關負有特定的給付職責而未履行,請求法院判決
3、行政機關履行其給付職責的行政訴訟。共七十七頁2022/7/195第一節(jié) 訴與訴權(s qun)三、訴的合并(hbng)與分離四、訴權共七十七頁2022/7/196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一、起訴(q s)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請求法院行使審判權、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并向起訴人提供法律救濟,以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訴訟行為。(一)起訴的概念共七十七頁2022/7/197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1、一般(ybn)條件 (第49條)(二)起訴條件(一般條件、期限條件、程序條件)(1)原告是符合本法第25條規(guī)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
4、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共七十七頁2022/7/198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 (2)有明確(mngqu)的被告1、請求判決撤銷或者變更行政行為;2、請求判決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3、請求判決確認行政行為違法;4、請求判決確認行政行為無效;5、請求判決行政機關予以賠償或者補償;6、請求解決行政協(xié)議爭議;7、請求一并審查規(guī)章以下規(guī)范性文件;8、請求一并解決相關民事爭議;9、其他訴訟請求。(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司法解釋第2條當事人未能正確表達訴訟請求的,法院應當予以釋明。共七十七頁2022/7/199 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4)屬于(shy)人民
5、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2、期限條件 (1)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46條第1款(2)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應當在履行專利法:3個月;土地管理法30日;水污染防治法:15日共七十七頁2022/7/1910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期限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提起訴訟。法律、法規(guī)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公民、法人(frn)或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
6、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提起訴訟不受前款規(guī)定期限的限制。 第47條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24條,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2個月的履行期限共七十七頁2022/7/1911 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3)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fyun)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第45條行政復
7、議法第31條,復議機關應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但法律規(guī)定復議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作出復議決定的,經復議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共七十七頁2022/7/1912 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4)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行為時,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huzh)其他組織訴權或者(huzh)起訴期限的,起訴期限從公民、法人或者(huzh)其他組織知道或者(huzh)應當知道訴權或者(huzh)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但從知道或者(huzh)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復議決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訴權或者法定
8、起訴期限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 舊司法解釋第41條相對人知道行政行為內容起訴期限:6個月/15日共七十七頁2022/7/1913 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5)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法院(fyun)不予受理。 第46條第2款(6)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約定履行協(xié)議提起訴訟的,參照民事法律規(guī)范關于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對行政機關單方變更、解除協(xié)議等行為提起訴訟的,適用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關于起訴期限的規(guī)定。 新司法解釋第12條相對人不知道行政行為內容,不知道訴權和起訴期限共七十七頁2022/7/19
9、14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8)2015年5月1日前(rqin)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適用修改后的行政訴訟法關于起訴期限的規(guī)定。 新司法解釋第26條第1款(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屬于自身的原因耽誤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限內。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況耽誤起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是否準許由法院決定。 第48條共七十七頁2022/7/1915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3、程序條件 行政(xngzhng)相對人提起行政(xngzhng)訴訟要遵守法律對于行政(xngzhng)復議與行政(xngzhng)訴
10、訟之間關系的規(guī)定。 第44條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共七十七頁2022/7/1916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xn zhn s sn)的銜接關系行政爭議行政訴訟行政復議 A B C共七十七頁1、A/B:選擇無限制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88條第2款:“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執(zhí)行措施或者(huzh)稅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行政復
11、議與行政訴訟(xn zhn s sn)的銜接關系共七十七頁2022/7/19182、A/C:選擇受限制型行政復議法第14條,對國務院部門或省級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應當向原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fyun)直接起訴,也可以向國務院申請裁決,但國務院的裁決決定為終局決定。行政復議(xn zhn f y)與行政訴訟的銜接關系共七十七頁2022/7/19193、B:復議前置型行政復議法第30條第1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zzh)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
12、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毙姓妥h與行政訴訟的銜接(xinji)關系共七十七頁2022/7/1920稅收征收管理法第88條第1款:“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問題上發(fā)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judng)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訴。”行政復議(xn zhn f y)與行政訴訟的銜接關系共七十七頁2022/7/19214、C:復議終局型行政復議法第30條第2款:“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qū)劃(xn zhn q hu)的勘定、調
13、整或者征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毙姓妥h(xn zhn f y)與行政訴訟的銜接關系共七十七頁2022/7/1922集會游行示威法第13條:“集會、游行、示威的負責人對主管機關不許可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決定通知之日起3日內,向同級(tn j)人民政府申請復議,人民政府應當自接到申請復議書之日起3日內作出決定。”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銜接(xinji)關系共七十七頁2022/7/1923 起訴(q s)的條件原告(yungo)是本法第25條規(guī)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14、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法院管轄一般條件期限條件一般期限:6個月(直接起訴);15日(經復議)行政相對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自由選擇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的,從其規(guī)定。程序條件小結特別期限:依單行法律規(guī)定最長保護期限:2年、5年、20年共七十七頁2022/7/1924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起訴應當向法院遞交(djio)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shù)提出副本。(三)起訴的方式 (第50條)1.書面方式2.口頭方式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出具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并告知對方當事人。共七十七頁2022
15、/7/1925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本法規(guī)定(gudng)的起訴條件的,應當?shù)怯浟?。二、登記立?(第51、52條)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共七十七頁2022/7/1926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起訴狀內容欠缺或者(huzh)有其他錯誤的,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并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不得未經指導和釋明即以起訴不符合條件為由不接收起訴狀。對于不接收起訴狀、接收起訴狀
16、后不出具書面憑證,以及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起訴狀內容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共七十七頁2022/7/1927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上(xingshng)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審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共七十七頁2022/7/1928第二節(jié) 起訴(q s)與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bmn)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bmn)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行
17、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并請求對該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審查。三、規(guī)范性文件的附帶審查 (第53條)前款規(guī)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不含規(guī)章。 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共七十七頁2022/7/1929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一、一審普通(ptng)程序行政訴訟一審程序立案當事人提起上訴(第二審程序)審理前的準備庭審程序妨害行為排除案件移送和司法建議(1)組成合議庭(2)交換訴狀(3)處理管轄異議(4)審查訴訟文書與調查收集證據(5)審查其他內容:如追加當事人等(1)開庭準備(2)開庭審理(3)法庭調查(4)法庭辯論(5)合議庭評議(6)法庭宣判訓誡、責
18、令具結悔過或者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15日以下的拘留等強制措施共七十七頁2022/7/19301. 組成(z chn)合議庭 (第68條)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一)審理前的準備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shù)。共七十七頁2022/7/19312. 交換(jiohun)訴狀 (第67條)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fā)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guī)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辯狀。法
19、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fā)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法院審理。共七十七頁2022/7/19323.處理(chl)管轄異議 (舊司法解釋第10條)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當事人有權對受訴法院的管轄提出異議。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共七十七頁2022/7/19334. 審查訴訟文書(wnsh)與調查收集證據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5. 審查其他內容共七十
20、七頁2022/7/19341. 庭審(tn shn)方式(第54條)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二)庭審程序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涉及商業(yè)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公開審理為原則,不公開審理為例外。法定不公開審理依申請不公開審理共七十七頁2022/7/19352. 庭審程序(chngx) (6個階段)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1)開庭準備(2)開庭審理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審判長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和合議庭組成人員,告知當事人
21、訴訟權利和義務,并詢問當事人是否要申請回避。開庭3日前傳喚、通知當事人按時出庭;張貼公告共七十七頁2022/7/1936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3)法庭調查 審查和核實(hsh)證據,查明案件事實當事人陳述 原告宣讀起訴狀,被告宣讀答辯狀通知證人到庭作證,或者宣讀證人證言;合議庭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或者宣讀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現(xiàn)場筆錄等證據。共七十七頁2022/7/1937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4)法庭(ftng)辯論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評議,評議應制作筆錄;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合議結論按多數(shù)意見作出,少數(shù)人意見記入評議筆錄。評議筆錄
22、由合議庭全體成員和書記員簽名。(5)合議庭評議共七十七頁2022/7/1938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6)宣判(xunpn) (第80條)當庭宣判合議庭評議后,審判長宣布繼續(xù)開庭并宣讀判決;應當在十日內發(fā)送判決書。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判。定期宣判合議庭另行確定日期宣布判決結果;宣判后立即發(fā)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共七十七頁2022/7/19393. 審理(shnl)期限 (第81條)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
23、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共七十七頁2022/7/1940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三)妨害(fnghi)行政訴訟行為的排除指法院為保障行政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實施妨害法庭秩序行為的人依法采取的強制措施。1.妨害行政訴訟的行為(第59條)2.排除妨害行政訴訟的強制措施(第59條)訓誡;責令具結悔過;一萬元以下罰款;15日以下拘留;罰款、拘留須經法院院長批準。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zhí)行。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打擊報復證人罪;擾亂法庭罪;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共
24、七十七頁2022/7/1941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四)案件移送(y sn)和司法建議 (第66條)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認為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違法違紀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監(jiān)察機關、該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認為有犯罪行為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檢察機關。共七十七頁2022/7/1942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法院對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將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況予以公告(gnggo),并可以向監(jiān)察機關或者被告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依法給予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
25、員處分的司法建議。共七十七頁2022/7/1943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二、一審簡易程序 (第82-84條)(一)適用范圍 (第82條)法院審理(shnl)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一)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的;(二)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的;(三)屬于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除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當事人各方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發(fā)回重審、再審的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共七十七頁2022/7/1944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1.簡易程序的適用(shyng)主體基
26、層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2.適用簡易程序案件的標準(1)事實清楚;(2)權利義務關系明確;(3)爭議不大。3.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類型(1)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2)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3)政府信息公開案件。共七十七頁2022/7/1945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4.不能適用(shyng)簡易程序的案件(1)上訴案件(2)發(fā)回重審的案件(3)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的案件共七十七頁2022/7/1946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二)審理方式(fngsh)和審理期限 (第83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并應當在
27、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不變期限,不能延長。如果在審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確有特殊情況不能如期審結的,應裁定轉為普通程序。共七十七頁2022/7/1947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三)簡易程序轉為普通(ptng)程序(第84條)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共七十七頁2022/7/1948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三、審理(shnl)中的特殊制度 (一)訴訟不停止執(zhí)行原則 (第56條)2022/7/19491.訴訟不停止執(zhí)行原則 行政行為公定力理論行政效率的需要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行政行為錯誤矯正機制的信任共七十七
28、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502.訴訟(s sn)停止執(zhí)行例外 (1)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 (2)原告或利害關系人申請停止執(zhí)行,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zhí)行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3)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51(4)法律(fl)、法規(guī)規(guī)定停止執(zhí)行的。 當事人對停止執(zhí)行或者不停止執(zhí)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二)先予
29、執(zhí)行(xin y zh xn) (第57條)2022/7/1952先予執(zhí)行,指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因原告一方生活急需,在作出判決前,根據原告的申請,裁定被告行政機關給付原告一定數(shù)額的款項或者特定物,并立即執(zhí)行的法律制度。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1. 先予執(zhí)行(xin y zh xn)的適用情形2022/7/1953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的案件沒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案件沒有依法支付工傷社會保險金的案件沒有依法支付醫(yī)療社會保險金的案件案 件 類 型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zhí)行將嚴重影響原告生活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
30、22/7/19542.申請(shnqng)先予執(zhí)行的程序當事人申請;符合條件的,法院裁定先予執(zhí)行并立即執(zhí)行;不符合條件的,裁定不先予執(zhí)行。3.先予執(zhí)行的救濟當事人對先予執(zhí)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zhí)行。作出先予執(zhí)行裁定的法院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三)撤訴 原告表示或依其行為推定其將已經成立的起訴行為撤銷,法院(fyun)審查后予以同意的訴訟行為。 2022/7/19551. 申請撤訴 (第62條)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并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法院裁定。共七十七頁
31、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56(1)原告申請(shnqng)撤訴(2)被告改變被訴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并申請撤訴法院準許的條件申請撤訴是原告真實意思表示;被告改變被訴行政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不超越或者放棄職權,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被告已經改變或者決定改變被訴行政行為,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 第三人無異議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57被告(bigo)改變所作行政行為改變被訴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主要事實和證據;改變被訴行政行為所適用的規(guī)范依據且對定性產生影響; 撤銷、部分撤銷或者變更被
32、訴行政行為處理結果。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58視為被告改變(gibin)所作行政行為根據原告的請求依法履行法定職責; 采取相應的補救、補償?shù)却胧?在行政裁決案件中,書面認可原告與第三人達成的和解。 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592.按撤訴(ch s)處理 (第58條)(1)經法院傳票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訴處理。(1)有傳票;(2)依法送達傳票;(3)有送達回證;(4)傳喚一次;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
33、022/7/1960(2)原告或者(huzh)上訴人未按規(guī)定的期限預交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減交、免交申請,或者(huzh)提出申請未獲批準的,按自動撤訴處理。在按撤訴處理后,原告或者上訴人在法定期限內再次起訴或者上訴,并依法解決訴訟費預交問題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613. 撤訴(ch s)的法律后果 (1)法院準許撤訴,則終結訴訟程序;原告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次起訴。(2)法院不準許撤訴,原告應繼續(xù)參加訴訟;原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經法庭準許中途退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決。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
34、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四)缺席判決2022/7/19621.經法院傳票傳喚(chunhun),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第58條)2.原告申請撤訴,法院裁定不予準許,原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經法庭準許中途退庭的。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五)被告改變(gibin)被訴行政行為2022/7/19631.原告申請撤訴2.原告不申請撤訴有履行內容且履行完畢的,可裁定準許撤訴; 不能即時或一次性履行的,可裁定準許撤訴,也可裁定中止審理法院應繼續(xù)審理原行政行為,原行政行為違法,作出確認違法的判決;原行政行為合
35、法,作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643.原告(yungo)對改變后的行政行為起訴新行政行為合法,作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新行政行為違法,作出撤銷判決;原行政行為審理終結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六)行政訴訟(xn zhn s sn)調解 (第60條)2022/7/19651.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2.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3.調解應當遵循自愿、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
36、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664.調解適用(shyng)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第101條)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于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zhí)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zhí)行的監(jiān)督,本法沒有規(guī)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七)民事爭議和行政爭議交叉(jioch)問題2022/7/19671.在涉及行政許可、登記、征收、征用和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的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一并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法院可以一并審理。(第61條)2.公
37、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請求一并審理相關民事爭議,應當在第一審開庭審理前提出;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調查中提出。(司法解釋第17條)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68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應作出不予準許一并審理民事爭議的決定,并告知當事人可以(ky)依法通過其他渠道主張權利: (司法解釋第17條)(1)法律規(guī)定應當由行政機關先行處理的;(2)違反民事訴訟法專屬管轄規(guī)定或者協(xié)議管轄約定的;(3)已經申請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的;(4)其他不宜一并審理的民事爭議。對于不予準許的決定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
38、一審程序2022/7/19694.法院在行政訴訟中一并(ybng)審理相關民事爭議的,民事爭議應當單獨立案,由同一審判組織審理。審理行政機關對民事爭議所作裁決的案件,一并審理民事爭議的,不另行立案。(司法解釋第18條)5.法院一并審理相關民事爭議,適用民事法律規(guī)范相關規(guī)定,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當事人在調解中對民事權益的處分,不能作為審查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的根據。 (司法解釋第19條)共七十七頁第三節(jié) 行政訴訟(xn zhn s sn)一審程序2022/7/19706.行政爭議和民事爭議應當分別裁判。當事人僅對行政裁判或者民事裁判提出上訴的,未上訴的裁判在上訴期滿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第一審法院應當將全部案卷一并移送第二審法院,由行政審判庭審理。第二審法院發(fā)現(xiàn)(fxin)未上訴的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應當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 (司法解釋第19條第3款)7. 在行政訴訟中,法院認為行政案件的審理需以民事訴訟的裁判為依據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訴訟。(第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益生元纖維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白酒原料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電子書閱讀器行業(yè)深度研究及發(fā)展前景投資評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國特殊標志信標浮標行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投資前景評估規(guī)劃報告
- 支付寶的交易流程
- 施工管理培訓計劃
- 醫(yī)療領域中心理干預對患者康復的影響
- 教育行業(yè)大數(shù)據未來的增長機會與挑戰(zhàn)
- 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智能教學平臺探討
- 教育技術領域的新成果探討
- 2023年10月自考00401學前比較教育試題及答案含評分標準
- 《二十四孝圖》課件
- 雨水口支管與雨水口隱蔽
- 公共衛(wèi)生工作整體提升匯報
- 美國RAZ分級讀物目錄整理
- 外墻清洗服務實施方案及措施
- 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專題教育課件
- 貴州2022-2023學年四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污水處理廠風險清單
- 基坑開挖、立桿、架線、拉線施工安裝工藝要求(完整資料)
- 澠池鋁礦礦產資源開采與生態(tài)修復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