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的進化第4課時課標要求1.概述現代綜合進化論的主要內容。2.闡明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考點一生物進化理論考點二生物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考點三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的計算內容索引重溫高考 真題演練課時精練生物進化理論考點一1.拉馬克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1)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是 。(2) 。(3)獲得性遺傳。2.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1)物種演變和 。(2) 和自然選擇。(3)適應是 的結果。梳理歸納 夯實必備知識環(huán)境多樣性用進廢退共同起源生存斗爭自然選擇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種群基因庫: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 ?;蝾l率:在一個種群基
2、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 的比率?;蛐皖l率:某種基因型的個體在種群中所占的比率。(2)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基因總和等位基因數可遺傳變異的來源突變_基因重組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 發(fā)生變化?;蛲蛔內旧w變異基因頻率(3)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變異是 不利變異被淘汰,有利變異逐漸積累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 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斷進化。(4)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不定向的定向改變隔離地理隔離和_基因不能_自由交流生殖隔離物種形成三個環(huán)節(jié):突變和基因重組、 及隔離形成標志:_自然選擇產生生殖隔離源于必修2 P110“積極思維”樹干變黑是否會影響樺尺蛾淺色個體的出生率?為什么?提示樹干變黑會影
3、響樺尺蛾種群中淺色個體的出生率,這是因為許多淺色個體可能在沒有交配、產卵前就已被天敵捕食。在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基因型還是表型?為什么?提示表型。比如,天敵看到的是樺尺蛾的體色而不是控制體色的基因。4.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1)DNA分子產生的突變大部分是中性的,即對 既無利也無害。(2)一些中性突變被隨機保留后,經過日積月累會積少成多,使同種生物的不同種群間出現巨大的差異,形成不同的 。(3)當積累的中性突變導致生物的性狀出現差異之后, 才會發(fā)生作用,造成 進化。生物的生存物種自然選擇表型考向一自然選擇1.下列關于自然選擇的敘述,錯誤的是A.自然選擇作用于表型,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B.
4、自然選擇獲得的性狀都可以通過遺傳進行積累C.無論是自然選擇還是人工選擇,都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D.無論是有利突變還是有害突變都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考向突破 強化關鍵能力2.科研人員新研制了一種針對三化螟的高效殺蟲劑,但隨著殺蟲劑的持續(xù)使用,三化螟表現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殺蟲劑誘發(fā)了三化螟抗藥性基因的產生B.殺蟲劑的使用對三化螟種群起到了定向選擇的作用C.三化螟種群個體間抗藥性的差異體現了變異的不定向性D.三化螟抗藥性的增強是抗藥性變異逐漸積累的結果考向二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3.(2022山東菏澤期末)下列有關種群基因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一個種群的基因庫包括
5、這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種群中每個個體都含有種群基因庫的全部基因C.生物的個體總是要死亡的,但是基因庫卻因種群個體的繁殖而代代相傳D.基因突變可以改變基因庫的組成4.(多選)下列有關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數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基因頻率大于 女性群體B.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改變說明物種在進化C.基因型為Aa的個體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大 于a的基因頻率D.可遺傳的變異為進化提供原材料,在生物進化中起重要作用男性患者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Y,Y染色體上沒有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因此男患者多于女患
6、者,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與女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相等,A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改變不能說明物種在進化,B錯誤;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如果沒有突變、選擇、遷入和遷出等,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改變,C錯誤??枷蛉镞M化及物種形成5.黃刺尾守宮是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北部的一種蜥蜴,其黃刺顏色鮮艷,當遇到敵害時尾部還能夠噴射出難聞的黏液,嚇退敵害,這些特征都利于它們很好地適應當地環(huán)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黃刺尾守宮能與普通蜥蜴交配且產生后代,說明它和普通蜥蜴屬于 同一物種B.黃刺尾守宮獨特的形態(tài)特征是長期不定向自然選擇的結果C.黃刺尾守宮種群基因型頻率
7、發(fā)生改變就意味著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D.不同蜥蜴種群間基因庫的差異越來越大最終會導致生殖隔離黃刺尾守宮能與普通蜥蜴交配且產生后代,后代不一定可育,故不一定屬于同一物種,A錯誤;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黃刺尾守宮獨特的形態(tài)特征是長期定向自然選擇的結果,B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C錯誤。歸納總結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的比較比較內容物種形成生物進化標志出現生殖隔離基因頻率改變變化后生物與原生物關系屬于不同物種可能屬于同一物種二者關系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這種改變可大可小,不一定會突破物種的界限,即生物進化不一定
8、導致新物種的形成,進化是量變,物種形成是質變;新物種的形成是長期進化的結果6.如圖是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物種演化的模型。圖中上為甲島,下為乙島,A、B、C、D為四個物種及其演化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物種A進化為B、C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由物種A進化為B、C兩個物種的內因是存在地理隔離C.甲島上的物種B遷移到乙島后不與物種C發(fā)生基因交流D.物種C與物種D之間存在生殖隔離由物種A進化為B、C兩個物種的外因是存在地理隔離,B錯誤;甲島上的物種B與乙島上的物種C存在生殖隔離,故遷移到乙島后不與物種C發(fā)生基因交流,C正確。歸納總結物種形成的三大模式生物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考點二1.
9、生物進化的證據(1)生物進化的古生物學證據梳理歸納 夯實必備知識遺體、遺物和它們的生活中遺跡(2)比較解剖學證據同源器官:起源相同, 相似, 不同的器官。例如蝙蝠的翼手、鯨的鰭、貓的前肢、人的上肢等。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 進化而來的;在進化過程中,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同,同源器官逐漸出現了形態(tài)和結構的差異。(3)比較胚胎學證據對不同生物胚胎發(fā)育過程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生物是由同一 進化而來。例如:人和魚的胚胎在發(fā)育早期都出現鰓裂和尾。(4)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證據生物具有 。例如:細胞呼吸方式,共用一套遺傳密碼,遺傳信息的傳遞都遵循中心法則等。結構和部位形態(tài)和功能共同的原始祖先祖先共同特征2.生物進
10、化方式(1)分歧進化(趨異進化)由一個原始物種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因 而向不同的方向進化,逐漸形成新物種的方式。(2)趨同進化由于 的生活環(huán)境,一些不同種類的生物在自然選擇下出現 向著 進化的方式。如鳥和蝙蝠具有相同功能的翼和翼手。(3)協同進化不同 之間、 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相似或相同形態(tài)結構同一方向物種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3.生物多樣性(1)概念:指地球上生物的 多樣性和 多樣性,以及由這些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所構成的 多樣性。(2)五界系統(tǒng):包括 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界,植物界和 界。物種遺傳生態(tài)系統(tǒng)原核真菌動物考向一生物進化的證據7.化石、比較解剖學、比較胚胎學
11、、分子生物學等在研究生物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化石證據可作為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B.鯨的鰭和蝙蝠的翼手在外部形態(tài)、功能上不同,說明它們是由不同的 祖先進化而來C.人和魚的胚胎發(fā)育經歷了有鰓裂及有尾的階段,可以用人和魚有共同 祖先來解釋D.親緣關系越近的生物,在細胞代謝、DNA的結構與功能等方面共同特 征越多考向突破 強化關鍵能力8.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并且隨著生物科學的發(fā)展,形成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有關闡述,不合理的是A.藍鯨的胸鰭和金絲猴的前肢屬于同源器官,說明二者具有相同的原始 祖先B.通過化石可以了解
12、已滅絕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 接的證據C.種群在繁衍過程中大量的近親繁殖可提高群體中純合子的比例D.自然選擇獲得的性狀都可以通過遺傳進行積累,導致生物朝一定方向 進化考向二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9.(2022江蘇鹽城模擬)自然選擇可以作用于遠緣物種使其變得外表極其類似,雖然它們沒有共同的祖先,卻適應了相同的環(huán)境,這種狀況被稱為趨同進化,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遠緣物種相似環(huán)境中物種A物種M(外表很像物種N)物種B物種N(外表很像物種M)A.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物種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趨同進化是不同生物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得到相同選擇的結果C.物種A進化到物種M的過程一定經過
13、了長期的地理隔離從而達到生殖隔離D.發(fā)生趨同進化后形成的兩個物種M和N親緣關系較近10.如圖表示生物多樣性的三個不同層次,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分別表示遺傳多樣性、種群多樣性 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B.圖說明基因重組導致多種等位基因的產生,從 而形成遺傳多樣性C.圖反映出生殖隔離的生物可以在同一個環(huán)境中 相對穩(wěn)定地共存D.圖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相同的氣候特點圖、分別表示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A錯誤;圖中基因重組只能是原有性狀的組合,基因重組只產生新的基因型,不能產生新的基因,B錯誤;各種生態(tài)系統(tǒng)因其處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中而具有不同的氣候特點,D錯誤。基
14、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的計算考點三題型一根據定義計算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的基因頻率是35%B.A、A、a是基因突變的結果C.A和A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序列不同D.該小鼠群體所有的A、A、a基因,構成小鼠的基因庫1.(2022山東德州模擬)某小鼠群體中,A、A和a互為等位基因,該種群基因型及個體數如下表:題型突破基因型AAAAAaAAAaaa個體數100200300100200100由題表信息可知,該小鼠種群共有1 000個個體,則該等位基因共有2 000個,其中A基因共有1002200300700(個),所以A的基因頻率為7002 000100%35%,A正確;A、A和a互為等位
15、基因,是基因突變的結果,B正確;等位基因的根本區(qū)別是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C正確;小鼠種群全部個體的所有基因才能構成小鼠的基因庫,D錯誤。題型突破2.某生物興趣小組抽樣調查的200人中,各種基因型和人數情況如下表所示,則這200人中,Xb的基因頻率為A.85% B.30% C.20% D.15%題型突破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數781487030XB與Xb的總數量為782142827030300,Xb的數量是14823060,故Xb的基因頻率為 100%20%。題型二利用遺傳平衡公式計算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1.前提條件:種群非常大;所有雌雄個體之間自由交配;沒有遷入和遷出;沒
16、有自然選擇;沒有基因突變。2.計算公式(1)當等位基因只有兩個(A、a)時,設p表示A的基因頻率,q表示a的基因頻率,則:AA的基因型頻率p2,Aa的基因型頻率2pq,aa的基因型頻率q2。如果一個種群達到遺傳平衡,其基因型頻率應符合:p22pqq21。(2)逆推計算:已知隱性純合子的概率,求種群的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易錯提醒遺傳平衡時X染色體上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的關系(以紅綠色盲為例)(1)紅綠色盲基因(Xb)的基因頻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相同,但發(fā)病率不同。(2)人群中男性的紅綠色盲發(fā)病率即為該群體Xb的基因頻率。說明:若男性和女性數量相等,則女性攜帶者XBXb在女性中的比例和人群中的比例分
17、別為18%和9%。3.經調查在某一種群內AA的基因型頻率為40%,Aa的基因型頻率為60%,aa的基因型(致死基因型)頻率為0,那么隨機交配繁殖一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A的基因型頻率占49/91B.Aa的基因型頻率占42/100C.自然選擇過程直接作用于個體的基因型D.該種群未發(fā)生進化題型突破該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40%60%1/270%,a的基因頻率為170%30%,根據遺傳平衡定律,其隨機交配繁殖一代后,AA的基因型頻率70%70%49%,Aa的基因型頻率270%30%42%,aa的基因型頻率30%30%9%,其中aa為致死基因型,因此AA的基因型頻率占49/91,Aa的基因型頻率占4
18、2/91;自然選擇過程直接作用于個體的表型;隨機交配繁殖一代后,A的基因頻率為10/13,a的基因頻率為3/13,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說明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題型突破4.某與外界隔離的島嶼上,經調查該地區(qū)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a,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頻率為b,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c。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正常個體中白化病基因攜帶者所占的概率為B.男性個體中患紅綠色盲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bC.不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女性個體占全部個體的D.女性個體中同時患紅綠色盲和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占bc題型突破根據題意可知,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a,正?;虻念l率為1a,則顯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
19、為(1a)2,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為2a(1a),則正常個體中白化病攜帶者所占的概率為 ,A項正確;假設紅綠色盲基因用H、h表示,則男性的基因型有XHY、XhY,而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頻率為b,因此男性個體中患紅綠色盲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b,B項正確;題型突破抗維生素D佝僂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c,則正?;蝾l率為1c,因此不患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女性個體占全部個體的 ,C項正確;女性個體中同時患紅綠色盲和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占b2(2cc2),D項錯誤。題型突破題型三自交與自由交配中基因頻率的計算1.自交雜合子自交,基因型頻率發(fā)生變化,純合子比例逐漸增大,雜合子比例
20、逐漸下降,但基因頻率不變。2.自由交配在無突變、各種基因型的個體生活力相同時,處于遺傳平衡的種群自由交配遵循遺傳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間種群的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都保持不變。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該種群內基因h和基因g的頻率分別為0.4、0.5B.在該種群內基因組成為Gg的個體所占比例為25%C.H、h和G、g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D.繼續(xù)隨機授粉,該種群內矮紫莖個體所占比例不變5.(多選)某隨機授粉植物,其高莖(H)與矮莖(h)、綠莖(G)與紫莖(g)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對一個處于遺傳平衡中的該植物種群進行調查,獲得的結果如下表:題型突破表型高綠莖高紫莖矮綠莖矮紫莖比例63%
21、21%12%4%重溫高考 真題演練1.(2021河北,6)雄性縫蠅的求偶方式有:向雌蠅提供食物;用絲縷簡單纏繞食物后送給雌蠅;把食物裹成絲球送給雌蠅;僅送一個空絲球給雌蠅。以上四種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求偶時提供食物給雌蠅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種適應性行為B.是一種儀式化行為,對縫蠅繁殖失去進化意義C.是雌蠅對雄蠅長期選擇的結果D.可能由進化而來12345求偶時提供食物給雌蠅,一方面為了獲得交配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雌性獲得更多營養(yǎng)物質繁殖后代,這是一種長期形成的適應性行為,A正確;根據題意,四種方式都能求偶成功,雖然是一種儀式化行為,但對縫蠅繁殖也具有進化意義,B錯誤;僅送一個空
22、絲球給雌蠅,不需要食物也能求偶成功,與在外觀上具有相似性,可推測可能由進化而來,D正確。123452.(2021廣東,8)兔的脂肪白色(F)對淡黃色(f)為顯性,由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純合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黃色脂肪兔組成,F、f的基因頻率分別是A.15%、85% B.25%、75%C.35%、65% D.45%、55%12345由題意可知,該兔種群由500只純合白色脂肪兔(FF)和1 500只淡黃色脂肪兔(ff)組成,故F的基因頻率F/(Ff)100%(5002)/(2 0002)100%25%,f的基因頻率125%75%,B正確。3.(2021湖南,8)金魚系
23、野生鯽魚經長期人工選育而成,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F有形態(tài)多樣、品種繁多的金魚品系。自然狀態(tài)下,金魚能與野生鯽魚雜交產生可育后代。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金魚與野生鯽魚屬于同一物種B.人工選擇使鯽魚發(fā)生變異,產生多種形態(tài)C.鯽魚進化成金魚的過程中,有基因頻率的改變D.人類的喜好影響了金魚的進化方向1234512345由題干中信息“自然狀態(tài)下,金魚能與野生鯽魚雜交產生可育后代”可知,金魚與野生鯽魚屬于同一物種,A正確;人工選擇可以積累人類喜好的變異,淘汰人類不喜好的變異,只對金魚的變異類型起選擇作用,不能使金魚發(fā)生變異,B錯誤;種群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因此,鯽魚進化成金魚的過程中
24、,存在基因頻率的改變,C正確;人類的喜好可以通過人工選擇來實現,使人類喜好的性狀得以保留,因此,人工選擇可以決定金魚的進化方向,D正確。4.(2021廣東,10)孔雀魚雄魚的魚身具有艷麗的斑點,斑點數量多的雄魚有更多機會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關于種群中雄魚的平均斑點數量,下列推測錯誤的是A.缺少天敵,斑點數量可能會增多B.引入天敵,斑點數量可能會減少C.天敵存在與否決定斑點數量相關基因的變異方向D.自然環(huán)境中,斑點數量增減對雄魚既有利也有弊123451234缺少天敵的環(huán)境中,孔雀魚的斑點數量逐漸增多,原因是孔雀魚群體中斑點數多的雄性個體體色艷麗易吸引雌性個體,從而獲得更多的交配機會
25、,導致群體中該類型個體的數量增多,A正確;引入天敵的環(huán)境中,斑點數量多的雄魚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數量減少,而斑點數量少的雄魚獲得更多交配機會,導致群體中斑點數量可能會減少,B正確;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故天敵存在與否不能決定斑點數量相關基因的變異方向,C錯誤;51234由題干信息可知,“斑點數量多的雄魚有更多機會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則斑點少的雄魚繁殖后代的機會少,但不易被天敵捕食,可知自然環(huán)境中,斑點數量增減對雄魚既有利也有弊,D正確。55.(2019天津,6)囊鼠的體毛深色(D)對淺色(d)為顯性,若毛色與環(huán)境差異大則易被天敵捕食。調查不同區(qū)域囊鼠深色表型頻率,檢測并計算基因
26、頻率,結果如圖。12345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深色囊鼠與淺色囊鼠在不同區(qū)域的分布現狀受自然選擇影響B(tài).與淺色巖P區(qū)相比,深色熔巖床區(qū)囊鼠的雜合子頻率低C.淺色巖Q區(qū)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為DD、DdD.與淺色巖Q區(qū)相比,淺色巖P區(qū)囊鼠的隱性純合子頻率高12345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深色囊鼠與淺色囊鼠在不同區(qū)域的分布現狀受自然選擇的影響,A項正確;在淺色巖P區(qū),D基因的頻率為0.1,則d基因的頻率為0.9,深色表型頻率為0.18,則淺色表型頻率為0.82,設雜合子頻率為x,那么 x0.820.9,可算出x0.16,同理,在深色熔巖床區(qū),D
27、基因的頻率為0.7,則d基因的頻率為0.3,深色表型頻率為0.95,則淺色表型頻率為0.05,可算出雜合子頻率為0.5,B項錯誤;12345已知淺色巖Q區(qū)D基因的頻率為0.3,若該區(qū)深色囊鼠的基因型均為Dd,則D基因的頻率為0.25,不足0.3,故淺色巖Q區(qū)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為DD、Dd,C項正確;淺色巖P區(qū)囊鼠的隱性純合子頻率為0.82,淺色巖Q區(qū)囊鼠的隱性純合子頻率為10.500.50,即與淺色巖Q區(qū)相比,淺色巖P區(qū)囊鼠的隱性純合子頻率高,D項正確。123456.(2018江蘇,4)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群體中近親繁殖可提高純合子的比例B.有害突變不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C.
28、某種生物產生新基因并穩(wěn)定遺傳后,則形成了新物種D.若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一個隨機交配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保持不變12345群體中近親個體基因相似度高,所以群體中近親繁殖會提高純合子的比例,A正確;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B錯誤;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的出現,產生新基因并穩(wěn)定遺傳不代表形成了生殖隔離,C錯誤;基因頻率保持不變的一個前提是種群足夠大,一個隨機交配小群體的基因頻率不一定在各代保持不變,D錯誤。一、易錯辨析1.通過化石可以了解已經滅絕的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推測其行為特點()2.人和魚的胚胎發(fā)育經歷了有鰓裂及有尾的階段,這個證據支持了達爾文的共同由來學說()3.不同生物之間
29、的DNA序列都有一定的差異性,說明生物不是由共同祖先進化來的()4.拉馬克認為生物的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結果()五分鐘查落實5.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正確地解釋了生物的多樣性、適應性以及遺傳和變異的本質()6.抗生素的濫用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的原因是抗生素誘發(fā)細菌產生基因突變,使細菌中出現抗藥性強的個體()7.在環(huán)境條件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條件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變化()8.所有變異都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但都能提供進化的原材料()9.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的改變()10.不同種群間的個體不能進行基因交流,說明種群間存在生殖隔離()二、填空默寫1. 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
30、基本單位。2. 產生進化的原材料,可遺傳的變異包括_ 。突變和重組是 的,只為進化提供了原材料,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3. 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4.生物進化的實質是 。種群突變和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隨機、不定向自然選擇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5.新物種的形成途徑(1)漸變:長期的 阻斷基因交流不同的突變、基因重組和選擇基因頻率向不同方向改變種群基因庫出現差異差異加大_ 新物種形成。(2)有時不需要地理隔離:如 的形成。6.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7.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8.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物是 (填新陳代謝類型)的 生物。真核生物通過有性生殖,實現了 ,這就增強了生物變異的
31、多樣性,生物進化的速度明顯加快。地理隔離生殖隔離多倍體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生殖隔離的形成異養(yǎng)厭氧單細胞原核基因重組9.生物進化的方式有: 。10.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 、 和 。分歧進化、趨同進化、協同進化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課時精練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A.無論是自然選擇還是人工選擇作用,都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B.雖然亞洲與澳洲之間存在地理隔離,但兩個洲的人之間并沒有生殖隔離C.某物種僅存一個種群,該種群中每個個體均含有這個物種的全部基因D.生物進化的標志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而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 隔離123456
32、7891011121314某物種僅存一個種群,該種群含有這個物種的全部基因,但每個個體不一定含有該物種的全部基因,C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2.如圖是用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新物種形成過程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a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 進化提供原材料B.b表示地理隔離,物種的形成都 需要經過地理隔離C.c表示生殖隔離,它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D.d表示新物種的形成,新物種的基因庫與原來物種的基因庫有所差異12345678910111213143.某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阿莫西林對細菌的選擇作用,首先取少量含細菌的培養(yǎng)液均勻涂抹在平板上,并將平板均等的分為四個區(qū),
33、然后在1號區(qū)放1張不含阿莫西林的圓形紙片,2、3、4號區(qū)放等大的含有阿莫西林的圓形紙片。在37 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1216 h(第一代),觀察并測量抑菌圈的直徑。從抑菌圈邊緣的菌落上挑取菌體,接種到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然后取菌液重復上述操作,獲得第二代、第三代,并記錄每代抑菌圈的直徑。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耐藥菌的出現是基因突變的結果B.每代都需計算2、3、4號區(qū)抑菌圈的平均值C.培養(yǎng)過程中細菌的耐藥性基因頻率發(fā)生定 向改變D.培養(yǎng)過程中抑菌圈越小說明細菌的耐藥性越弱1234567891011121314細菌耐藥性狀的出現是發(fā)生了可遺傳的變異,而細菌可遺傳的變異的來源是基因突變,A正確;本實驗需要
34、測定2、3、4號區(qū)抑菌圈的直徑,所以每代都需計算2、3、4號區(qū)抑菌圈的平均值,B正確;由于在培養(yǎng)過程中,都加入了阿莫西林,所以具有抗性的個體就存活下來,不具有抗性的個體被淘汰,耐藥性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C正確;培養(yǎng)過程中抑菌圈越大,說明細菌的耐藥性越弱,抑菌圈越小,說明其耐藥性越強,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4.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環(huán)境、突變、基因重組產生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B.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某種群中RR個體的百分比增加,則R基因頻率也一定增加D.生殖隔離是物種朝不同方向進化的決定性因素1234567891011
35、1213145.下列關于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A.保護物種多樣性是維持基因多樣性的保證B.生物數量越多的地方,生物多樣性就越高C.一種訪花昆蟲通常不會與多種不同結構的花之間發(fā)生協同進化D.同一性狀的多種突變型,對該種生物來說“利弊”是相對的12345678910111213146.某昆蟲成蟲體色深色對淺色為顯性,該性狀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某地新遷入的種群中共2 000個個體,其中AA個體占25%,Aa個體占70%,種群中個體隨機交配,不同基因型的個體存活率相等。若沒有突變、遷入和遷出等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種群中基因A的基因頻率為60%B.子一代種群的基因
36、頻率和親代相同C.子一代中Aa的個體數量約為960個D.子一代中淺色成蟲所占比例為16%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AA占25%,Aa占70%,可求得aa占5%,基因A的基因頻率為25%70%1/260%,A正確;在沒有突變、遷入和遷出,各種基因型個體存活率相等等條件下,基因頻率不會發(fā)生改變,B正確;種群個體隨機交配,基因A的基因頻率為60%,基因a的基因頻率為40%,子一代Aa基因型頻率260%40%48%,但子一代數量不一定還是2 000,故數量無法計算,C錯誤;子一代中的淺色成蟲基因型為aa,概率為40%40%16%,D正確。7.下列有關生
37、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自然選擇導致的生殖隔離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B.協同進化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C.某種群中AA個體的比例上升,則A的基因頻率會相應增加D.在自然選擇過程中,黑色樺尺蛾與灰色樺尺蛾之間表現為協同進化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A錯誤;某種群中AA個體的比例上升,但A的基因頻率不一定會增加,如Aa連續(xù)自交n代,在沒有自然選擇的情況下,AA基因型頻率增加,但A基因頻率不變,C錯誤;黑色樺尺蛾與灰色樺尺蛾為同一個物種,不屬于協同進化,D錯誤。8.金魚的一對相對性狀由一
38、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基因純合時使胚胎致死(aa、XaXa、XaY等均為純合子)?,F取一對金魚雜交,F1金魚共67只,其中雄性金魚21只,則F1金魚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個體中,a基因的頻率為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由題意知,一對金魚雜交,F1金魚共67只,其中雄性金魚21只,雌性個體雄性個體21,說明金魚的這一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親本的基因型為XAXa、XAY。F1中,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XAXa、XAXA,產生卵細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AXa31,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XAY,產生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AY11,因此F1金魚自由交配
39、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XAXAXAXaXAYXaY3131,其中XaY胚胎致死,所以成活個體中XAXAXAXaXAY313;Xa的基因頻率1(32123) 。二、多項選擇題9.(2022江蘇淮安第一中學模擬)如圖表示一個親代種群由于地理隔離(河流和山脈)形成了兩個新的種群,進而進化為兩個新物種的過程。下列有關進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一個物種只有一個種群,即種群是生物進化 的單位B.種群1和種群2由于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出現了 不同的突變和基因重組C.自然選擇使種群1和種群2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D.種群1、2出現生殖隔離說明兩者基因庫中基因都不同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
40、891011121314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一個物種可以有多個種群,A錯誤;種群1和種群2出現的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是隨機的、不定向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與其生活的環(huán)境沒有直接關系,B錯誤;種群1、2出現生殖隔離說明兩者基因庫差異較大,但可能存在某些相同的基因,D錯誤。10.某研究小組為研究自然選擇的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直毛長翅果蠅(AABB)與分叉毛殘翅果蠅(aabb)雜交,A、a與B、b基因是自由組合的,雜交后代作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個體間自由交配。裝有食物的培養(yǎng)瓶懸掛在箱蓋上,使殘翅個體難以進入。連續(xù)培養(yǎng)7代,檢測每一代a、b的基因頻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第2
41、代成年果蠅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B.種群數量越大,a基因頻率的波動幅度會越小C.連續(xù)培養(yǎng)7代的過程中,該果蠅種群沒有發(fā)生進化D.培養(yǎng)至某一代中無殘翅個體時,b基因頻率為0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已知A、a和B、b基因是自由組合的,那么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遵循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親本雜交的子一代表型均為直毛長翅,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題中說雜交后代作為第0代,那么應是第1代性狀分離比為9331,且殘翅個體會被淘汰,所占比例會下降,第二代也不滿足9331的性狀分離比,A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由題意可知
42、,只會將殘翅個體淘汰,對A、a基因無影響,該等位基因比例始終為11,種群數量越大,得到的結果與理論比例越接近,基因頻率的波動幅度越小,B正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改變,連續(xù)培養(yǎng)7代的過程中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故發(fā)生了進化,C錯誤;培養(yǎng)至某一代中無殘翅個體時,仍有可能存在基因型為Bb的個體,b基因頻率不為0,D錯誤。11.科研人員在一片生長旺盛的植物種群中發(fā)現了與野生植物有明顯差異的變異植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這些變異植株發(fā)生的變異均能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到B.變異是不定向的,進化是定向的,進化速度決定了變異速度C.變異不一定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也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D.變異植株
43、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或染色體變異,都屬于分子水 平的變異123456789101112131412.東非維多利亞湖中生活著500多種麗魚,這些麗魚全都是在過去十幾萬年的時間中由一個單獨的原始物種進化形成。研究表明,維多利亞湖水域廣闊,湖中不存在任何地理障礙,不同種類的麗魚可以自由交配,在同一水域中的數百種麗魚快速形成的關鍵因素之一可能是性選擇不同體表顏色的雄魚選擇具有特殊顏色的雌魚交配,以致形成了不同群體獨特的攝食習性和奇特的頜部結構及色彩艷麗和花紋獨特的體表,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以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維多利亞湖中大量麗魚新物種的形成說明隔離不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B.性選擇導致麗魚頜
44、部結構和體表特征發(fā)生了不定向的變異C.維多利亞湖中的麗魚種群不斷發(fā)生著進化D.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不能科學地解釋麗魚新物種快速形成的現象,說明自然選 擇學說存在局限1234567891011121314維多利亞湖中不同麗魚屬于不同的物種,它們之間一定存在生殖隔離,因此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A錯誤;變異是不定向的,性選擇決定了麗魚頜部結構和體表特征形成的方向,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三、非選擇題13.大麗王蝴蝶的翅色有黃翅黑斑和橙黃翅黑斑兩種。研究得知,黃翅黑斑(A)對橙黃翅黑斑(a)為顯性,親代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30%、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60%、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10%。若它們的種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個體間都能自由交配并產生后代。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親代自由交配產生的子代的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_。若要使蝴蝶后代的基因頻率維持在這一理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大學《熱流體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現代服務業(yè)發(fā)展趨勢考試試題及答案
- 汕頭大學《數字影像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級職稱醫(yī)學考試試題及答案
-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2025年初三化學試題第一周周末練習含解析
- 2025年運動與健康科學專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網絡安全技術職業(yè)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試卷及答案
-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中學2025年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期中)生物試題含解析
- 外貿電氣知識培訓課件
- 中央2025年陸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專業(yè)技能類文職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四月調研考試化學試題及答案(武漢四調)
- 土木工程CAD-終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 MOOC 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管理-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K3酶標儀使用手冊
- 博騰變頻器說明書
- 瀝青混凝土拌合站吊裝計算書
- 黃巖區(qū)區(qū)級以下河道管理范圍
- 3 春夜喜雨課件(共16張PPT)
- 風電場道路及平臺施工組織方案
- 最新幼兒園小朋友認識醫(yī)生和護士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