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中毒解救及護理課件2_第1頁
常用中藥中毒解救及護理課件2_第2頁
常用中藥中毒解救及護理課件2_第3頁
常用中藥中毒解救及護理課件2_第4頁
常用中藥中毒解救及護理課件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用中藥中毒解救及護理主講 : 坤坤8/20/20221教學大綱一、毒藥的概念二、常見有毒中藥的分類三、中草藥中毒的途徑四、中草藥中毒的常見原因 五、中草藥中毒的預防措施六、中草藥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七、中草藥中毒的解救及護理8/20/20222一、毒的涵義 在本草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有毒無毒是指藥物對人體有無毒性而言。周禮謂:“聚毒藥以共醫(yī)事”,這里的毒藥為中藥的總稱。 明代張景岳認為:“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者,因氣味之偏也”。 8/20/20223一、毒的涵義兩重含義:所有可能傷害機體的物質或能力;與藥通義,表示治療能力的強弱。 8/20/20224中藥毒性的含義:毒性即為偏性(藥性)以偏

2、糾偏是中藥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用之得當即可發(fā)揮治療作用用之不當則可毒害機體 8/20/20225有毒中藥的分級2019版中國藥典把中藥的毒性分為大毒、有毒、小毒,就是根據(jù)狹義的中藥毒性而限定的。神農本草把中藥分為上中下三品,就是根據(jù)中藥有毒,無毒來分類的??梢姡瑢χ兴幎靖弊饔玫恼J識并非現(xiàn)代才有,古代醫(yī)家早有所識。 8/20/20226素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20/20227有毒中藥的分級 急性毒性確定毒性 LD50(g/kg)515162050大毒有 毒小 毒無毒8/20/20228中醫(yī)

3、:藥物的偏性藥性的大小藥效的強弱西醫(yī):藥物對機體的實質性損害中西醫(yī)對毒藥的不同見解8/20/20229馬兜鈴酸“腎衰”小柴胡湯“肺炎”魚腥草注射劑“過敏性休克”中藥不良反應事件附:題外話8/20/202210“馬兜鈴”的震撼1993年比利時學者首先發(fā)現(xiàn)2例女性服中草藥減肥治療后,出現(xiàn)進行性腎間質纖維化,經調查發(fā)現(xiàn)該減肥藥中加入了防己,患者服用后血肌酐于3個月內升高一倍,腎活檢顯示廣泛間質纖維化。經藥物成分分析發(fā)現(xiàn),減肥膠囊中含有馬兜鈴酸。至2019年在比利時有100人患馬兜鈴酸腎病。 8/20/202211“馬兜鈴”的震撼比利時學者報告了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致急進性腎功能衰竭,并稱這種腎臟

4、損害為“中草藥腎病(Chinese Herb Nephropathy, CHN)”。此后,有關馬兜鈴酸引起腎臟損害的問題,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并陸續(xù)發(fā)表有關研究報告。 8/20/202212“馬兜鈴”的震撼國內學者認為,不宜籠統(tǒng)地將馬兜鈴類植物引起的腎臟損害稱作“中草藥腎病”。馬兜鈴酸(aristolochicacid,AA)是引起CHN的一類藥物的主要毒性成分之一,故稱為“馬兜鈴酸腎病”(AAN)較為合適,目前國外學者也應用了這一病名。 8/20/202213“馬兜鈴”的連鎖反應 中藥馬兜鈴是馬兜鈴科多年生植物馬兜鈴的成熟果實。 苦、微辛,寒,歸肺、大腸經。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量不宜

5、過大,以免引起嘔吐。8/20/202214中藥馬兜鈴8/20/202215“馬兜鈴”的連鎖反應AA是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中所含的共同成分,含有或可能含有馬兜鈴酸的常用中藥品種為馬兜鈴、天仙藤、青木香、廣防己、關木通、尋骨風、朱砂蓮、細辛等。 8/20/202216“馬兜鈴”的連鎖反應含馬兜鈴酸的常見中成藥有:龍膽瀉肝丸、耳聾丸、八正丸、純陽正氣丸、大黃清胃丸、當歸四逆丸、導赤散、甘露消毒丹、排石顆粒、跌打丸、婦科分清丸、冠心蘇合丸、蘇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濟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等。 8/20/202217“馬兜鈴”的連鎖反應2019年6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宣布禁售70多種含馬兜鈴酸的中成

6、藥。香港衛(wèi)生署發(fā)言人宣布:將從2019年6月1日起,停止進口和銷售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及其制劑。 歐盟、澳洲等國也禁止含馬兜鈴的中藥材及中成藥進口。8/20/202218“馬兜鈴”的連鎖反應我國發(fā)生了龍膽瀉肝丸的“馬兜鈴酸事件” 原因是用關木通替代木通 2019年2月28日國家藥品監(jiān)管局發(fā)出關于加強對龍膽瀉肝丸監(jiān)督管理的通知 8/20/202219“小柴胡湯”事件8/20/202220“小柴胡湯”事件小柴胡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組方:柴胡、人參、黃芩、大棗、半 夏、生姜、甘草,共七味藥功效:疏暢氣機、調和胃腸、和解表里 主治: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 苦滿,苔白,脈弦8/20/202221“小柴

7、胡湯”事件常用于感冒、慢性肝炎、肝硬化、急 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胃炎、胃潰瘍等國內外研究證明,小柴胡湯對肝癌、肺癌、結腸癌等腫瘤,預防其惡性轉化具有一定作用 8/20/202222“小柴胡湯”曾風靡日本 20 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順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湯顆粒制劑。1976年,日本近畿大學東洋醫(yī)學研究所主任有地滋教授通過年研究,在和漢藥研討會上發(fā)表了“津村小柴胡湯顆粒對慢性肝炎有治療效果”的報告,在日本引起不同凡響。8/20/202223“小柴胡湯”曾風靡日本 此后有21家漢方廠家加入生產開發(fā)小柴胡湯行列,對小柴胡湯進行多方面的研究,呈現(xiàn)了空前的小柴胡湯熱。20

8、 世紀70-90年代小柴胡湯在日本是使用最多的藥物,廣泛地應用于治療慢性肝炎。估計每年服用小柴胡湯者有100萬人,消費金額約90億130億日元。 8/20/202224“小柴胡湯”事件1989年12月日本胸部疾患學會雜志首次報道了小柴胡湯引起藥物性肺炎例,之后其他報刊也陸續(xù)刊登了小柴胡湯引起肝功損傷之類的報道,對間質性肺炎尤為重視。至2019年底,因服小柴胡湯造成間質性肺炎已升為188例,死亡22例。 8/20/202225“小柴胡湯”事件2019年3月,日本厚生省在“緊急安全情報”中發(fā)出了“關于小柴胡湯嚴重的副作用間質性肺炎的警告”。 日本厚生省2000年1月14日發(fā)出“醫(yī)藥品醫(yī)療用具等安全

9、性情報”通令:全面禁止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使用小柴胡湯。 8/20/202226“小柴胡湯”事件的反思藥方無錯 辨證有誤。 濫用小柴胡湯是造成悲劇的主因。 中醫(yī)治病強調辨證論治。不根據(jù)癥狀反應使用小柴胡湯,又長期服用一個方藥,脫離了中醫(yī)辨證論治理論。 8/20/202227“小柴胡湯”事件的反思中藥必須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應用。 日本的“小柴胡湯副作用死亡事件”實質,是違反了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原則,違反了中醫(yī)治病必辨方證的原則。 8/20/202228“魚腥草注射液”風波8/20/202229目前上市的含魚腥草的注射劑 魚腥草注射液 新魚腥草素鈉氯化鈉注射液 新魚腥草素鈉注射液 注射用新魚腥草素鈉

10、復方蒲公英注射液 炎毒清注射液 魚金注射液 目前在我國有100多家生產企業(yè)生產這類產品 臨床使用主要是抗感染治療8/20/202230魚腥草注射液不良反應 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在臨床應用中出現(xiàn)了過敏性休克、全身過敏反應、胸悶、心急、呼吸困難和重癥藥疹等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報告。 8/20/202231魚腥草注射液不良反應 從目前收到的病例報告和文獻資料分析 表明,含魚腥草的注射劑與其所引起的過敏性不良反應,存在較明確的關聯(lián)性。 過敏性休克的病例報告來源和涉及企業(yè)、批號無明顯集中現(xiàn)象,說明過敏反應可能是該類品種的共性問題。 8/20/2022322019年6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

11、管局發(fā)出的關于暫停使用和審批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的通告2019年9月:國家藥監(jiān)局發(fā)出關于肌注用魚腥草注射液等注射劑恢復使用申報資料和程序的通知(急件)(國食藥監(jiān)辦2019461號)8/20/202233二、有毒中藥的分類按藥物所含的化學成分分類按臨床癥狀分類按毒性大小分類8/20/202234生物堿類川烏、草烏、附子、馬錢子、曼陀羅毒苷類萬年青、苦杏仁、天南星、蟾蜍等毒蛋白類巴豆、蒼耳子、蜈蚣、蝎毒等金屬元素類水銀、砒霜、雄黃、硫黃、砒石等按化學成分分類8/20/202235神經系統(tǒng)反應感覺、運動、思維功能障礙或喪失呼吸系統(tǒng)反應支氣管痙攣、哮喘、呼吸困難消化系統(tǒng)反應口干、流涎、惡心、嘔吐、

12、腹痛、腹瀉、便血、煩躁乏力泌尿系統(tǒng)反應血尿、少尿免疫系統(tǒng)反應過敏性休克、鼻炎、哮喘、皮膚病精神系統(tǒng)反應精神錯亂、狂躁、興奮、幻覺幻聽按臨床癥狀分類8/20/202236大毒砒霜、砒石、生附子、生川烏、生草烏、斑蝥、生馬錢子、生巴豆、生半夏、生天南星、生甘遂、曼陀羅小毒細辛、白花蛇、白果、貫從、膽子、山慈菇、澤漆按毒性大小分類8/20/202237香港規(guī)管的31種毒劇藥砒石砒霜輕粉 朱砂洋金花鬧羊花生巴豆紅娘蟲紅粉青娘蟲白降丹水銀班蝥雌黃生草烏雪上一支蒿生附子生川烏生狼毒生甘遂鬼臼山豆根雄黃生藤黃生半夏生千金子生天仙子生天南星 生白附子 生馬錢子 蟾酥8/20/202238三、中藥中毒的途徑1、

13、口服 (絕大部分的中藥中毒途徑)2、呼吸道 3、經皮膚 4、經靜脈注射5、肌肉注射8/20/202239四、中藥中毒的常見原因 1.炮制不當2.服藥劑量過大3.服藥時間過長4.制劑不妥8/20/2022405.煎煮時間不足6.配伍失誤7.外用失控8.誤食誤用9.個體差異及過敏體質8/20/202241四、中藥中毒的常見原因1.炮制不當 對有毒藥物的炮制已有明確規(guī)定,如川烏、草烏、附子、半夏、天南星等; 使用前必須經過嚴格炮制,在降低藥物毒性或消除藥物副作用的前提下方能入藥;否則將會引起中毒。8/20/2022422.服藥劑量過大 超量服藥是引起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一次大量服用烏頭、附子、雪

14、上一枝篙、馬錢子等,即可引起中毒;8/20/202243即使毒性并不大的一些常用藥物,如果超大量服用,也可能引起中毒。如服用關木通60100g,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服用蒼耳子100g可引起急性肝壞死和全身廣泛出血。8/20/2022443.服藥時間過長 超療程長期服用,容易導致蓄積中毒。如長期服用朱砂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腎臟損傷,出現(xiàn)癡呆及血尿、蛋白尿等。8/20/202245如長期連續(xù)服用人參,也有可能出現(xiàn)頭痛、頭暈、失眠或清晨腹瀉等中毒情況。8/20/2022464.制劑不妥 藥物因制劑不同,其藥效,毒性也不同。如酒能使川烏、草烏、附子、等毒性增加,服用此類藥物酒則易中毒。8/20/20

15、22475.煎煮時間不足 某些有毒中藥煎煮時間太短,即會引起中毒。如烏頭、附子、商陸等先煎久煮可使毒性下降。因此“久煎”至少多長時間?30min以上8/20/2022486.配伍失誤、藥證不符 臨床處方中違背了“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或配伍不當,或藥不對證,都會引起中毒。藥證?還是藥癥?8/20/2022497.外用失控 外用中藥大面積、廣泛長期使用,可經皮膚黏膜吸收引起中毒。常見藥物有斑蝥、蟾皮、蟾酥、砒霜、輕粉、巴豆、生南星、芫花等。8/20/2022508.誤食誤用 民間常因自采、自購、自用而誤食;醫(yī)藥界常因錯收、錯買、錯發(fā)而誤用。如木通誤用關木通,商陸誤為人參,天仙子誤作菟絲子

16、用等。 關木通 木通8/20/202251人 參 商陸 8/20/202252兔絲子 天仙子8/20/2022539.個體差異及過敏體質 (1)性別 一般女性對藥物的敏感性較男性大,故用藥劑量宜減小,特別是女性月經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對許多藥物的反應與一般情況不同。8/20/202254(2)年齡 兒童對藥物較成人敏感,特別是某些毒麻中藥,小劑量便可能引起中毒。老年人因體質較差,對藥物的吸收、代謝能力降低,特別對作用于心血管系統(tǒng)的藥物、瀉下藥、催吐藥等較敏感。8/20/202255(3)個體差異 不同個體對同一藥物的相同劑量可產生不同的反應,屬正常的“生物學差異”現(xiàn)象。8/20/202256(

17、4)病理狀態(tài) 病理狀態(tài)可影響機體的各種功能,因而也影響藥物的作用。在病理狀態(tài)下,人的體質下降,免疫能力較差,對物質的吸收、代謝功能降低,使用藥物時容易產生不良反應。8/20/202257五、中藥中毒的預防措施1、功效相近的中藥配伍使用 2、恰當?shù)膭┝?3、適宜的炮制品 4、 運用佐制配伍5、正確的煎藥方法 6、正確服藥時間方法7、首選道地藥材 8、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辨證用藥8/20/202258五、中藥中毒的預防措施1、功效相近的中藥配伍使用多味功能相近的藥配伍既可減少毒副作用,又可增強療效。在臨床上常以多味相似功效之藥物來配伍,這樣在功效上會產生協(xié)同效應,而在毒副作用上,因每味藥的毒副作用“

18、方向”不一致,就避免了在同“方向”上的累加,從而減輕了全方的毒副作用。8/20/202259如荊芥和防風、羌活和防風之相須使用;黃芩、黃連、黃柏聯(lián)用能把三焦兼顧,可瀉三焦熱毒; 8/20/2022602、恰當?shù)膭┝浚?)一般來講,用藥劑量和引起毒副反應的程序有直接關系?,F(xiàn)代藥理學已明確提出了“常用量”、“極量”、“最小中毒量”的界限。我們一般是在常用量范圍內應用中藥,在作君藥時可用到量的最大值,也就兼顧到各藥的特點。8/20/202261如: 柴胡在小劑量時(4g)可升舉清陽,中劑量時(克)可疏理肝氣,大劑量(克)可散表透邪。8/20/202262(2)對有毒性中藥更應嚴格控制用量,從小劑量開

19、始,根據(jù)病情需要逐漸增加,中病即止。如:內服的大戟、芫花、巴豆、牽牛子,關木通、馬錢子等;外用的雄黃、砒石、輕粉、鉛丹等。8/20/202263(3)對于毒副作用較小的中藥不可隨意長期或大量服用。如甘草,用量過大或久服后,可出現(xiàn)脘腹痞滿或水腫;人參在長期或大量服用后,可出現(xiàn)口鼻了血、煩躁不安等;長期服壯骨關節(jié)丸可產生肝毒性;8/20/202264長期用天王補心丹、安宮牛黃丸可引起慢性汞中毒;長期用番瀉葉可導致低鈉血癥,還能產生依賴性,用量過大的,可發(fā)生惡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8/20/202265可見中藥毒副作用是相對的,即使藥性平和的中藥,在大劑量或長期使用時也會產生毒副作用。8/20/2

20、022663、適宜的炮制品中藥經過適當?shù)呐谥瓶梢栽鰪娔骋蛔饔?,消除或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如:常山酒炒后,其涌吐作用減弱;8/20/202267醋炒延胡索鎮(zhèn)痛作用加強,但對肝臟的潛在毒性也隨之增加,在用時應注意調整其劑量;半夏的毒副作用主要對眼、咽喉、胃腸黏膜有強烈的刺激性,若用生姜、白礬等輔料炮制后,可降低或消除其毒副作用;8/20/2022684、 運用佐制配伍中藥配伍組成中特設佐制藥,其佐制藥在方中所起作用是針對方中藥物在發(fā)揮治療作用時又出現(xiàn)某些偏性、峻性及毒副作用而設的,通過佐制藥配伍,從而增強和提高中藥治病求本的的科學和可靠性。如:8/20/2022694、 運用佐制配伍大黃甘遂湯中伍

21、以阿膠,用之非在補血,而在佐制大黃、甘遂之峻烈性,使峻藥攻逐而不傷陰血;十棗湯中的甘遂、大戟、芫花皆是有毒之品,容易傷正,故佐以大棗益氣護胃,來制約諸藥峻烈之性;8/20/202270溫脾湯中附子配伍甘草后,可使烏頭堿的煎出量大大減少;關木通配伍甘草可減輕或抑制前者的腎毒性。8/20/2022715、正確的煎藥方法煎藥方法亦是控制毒副作用的一種重要方法。如細辛雖有“不過錢”之說,但臨床應用有時超過克,甚至可高達克亦有無礙者,因久煎后其毒性成分揮發(fā)油就會揮發(fā)掉。但山豆根煎煮過長,則副作用增強。8/20/2022726、正確服藥時間方法 正確服藥時間及方法既可提高療效,又能減少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

22、。不同病證和藥物又有不同用藥時間和用法。如:攻下藥宜清晨空腹用,安神藥宜睡前服等。8/20/202273用汗藥、瀉下藥時,因藥力較強,服藥應適可而止,否則可損傷正氣。對嘔吐的病人服藥宜小量,或在服前少飲姜汁,來減輕對胃刺激性,以免藥入即吐,還需頻服來保證療效。8/20/2022747、首選道地藥材 所謂道地藥材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yōu)良、產量宏豐、炮制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是因氣候水土自然對藥材的生產、氣味的形成、療效的高低、毒副作用的大小都有密切的關系。如:橘生淮南之為橘,橘生淮北之為枳。8/20/202275如:甘肅的當歸,江蘇的薄荷,寧夏的枸杞,山西的黨參,青海的大黃

23、,內蒙的黃芪,東北的人參、細辛、五味子,廣東的陳皮、砂仁,河南的地黃、牛膝、山藥、菊花,四川的黃連、川芎、川貝母、烏頭,山東的阿膠,云南的三七,浙江的浙貝母,等等 。8/20/2022768、在中醫(yī)理論的指導下辨證用藥藥是中醫(yī)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中藥在臨床實踐中,處于理、法、方、藥鏈的終端。辨證論治是中醫(yī)學的精華,醫(yī)生應該遵循辨證論治的邏輯方法,在證候病機性質判斷可靠、理法處方吻合病機、用藥準確的情況下,是可以控制好中藥的毒副作用的。8/20/202277六、中藥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中藥中毒表現(xiàn)在兩方面: 毒性反應和過敏反應。 8/20/202278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1.消化系統(tǒng)2.神經系

24、統(tǒng) 3.循環(huán)系統(tǒng) 4.呼吸系統(tǒng) 5.泌尿系統(tǒng) 6.造血系統(tǒng)8/20/2022791、消化系統(tǒng) 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甚至嘔血、便血等胃腸道病變;對肝臟的損害表現(xiàn)為肝功能異常、血清轉氨酶升高、肝腫大、黃疸等肝臟病變。8/20/2022802、神經系統(tǒng) 表現(xiàn)為口唇麻木或全身麻木、眩暈、頭痛、失眠或嗜睡,嚴重時出現(xiàn)意識模糊、語言不清或障礙,甚至抽搐、驚厥、昏迷、呼吸抑制等;有的致幻或導致精神失常,行為障礙等。可導致神經系統(tǒng)的損害或精神疾病。 8/20/2022813、循環(huán)系統(tǒng) 主要表現(xiàn)有心悸、胸悶、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心率加快或減慢、心率不齊、血壓下降或升高、傳導阻滯及心電圖異常等

25、,可導致心血管系統(tǒng)病變。8/20/2022824、呼吸系統(tǒng) 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咳嗽、血痰、呼吸困難、紫紺,甚至發(fā)生急性肺水腫、呼吸衰竭或麻痹。8/20/2022835、泌尿系統(tǒng) 表現(xiàn)為尿量減少、尿頻或尿閉,甚至出現(xiàn)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腰痛、腎區(qū)扣擊痛、浮腫等腎功能損害,嚴重時出現(xiàn)氮質血癥、酸中毒、電解質平衡紊亂,以致尿毒癥而導致死亡。8/20/2022846、造血系統(tǒng) 表現(xiàn)為顆粒性細胞缺乏癥、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出血時間延長或再生障礙性貧血。8/20/202285七、中藥中毒的解救及護理(一)中藥中毒的解救(二)中藥中毒的護理8/20/202286(一)中藥中毒的解救原則、盡快清除未

26、吸收的毒物、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支持療法8/20/202287、盡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1)催吐法:口服小時內,病情輕而 且清醒者,可用壓舌板、手指或羽毛等刺激咽喉部,引起嘔吐,反復幾次。必要時可皮下注射阿撲嗎啡0.06mg/kg以催吐8/20/202288禁忌:對吞服腐蝕性毒物、驚厥處于高度抑制狀態(tài)、體質虛弱、孕婦產后及老年者禁用。8/20/202289(2)洗胃法:口服藥物小時內常用的洗胃液有1:1500020000的高錳酸鉀、溫開水、蘇打水等,可根據(jù)藥毒的性質選用洗胃液。如毒蕈、馬錢子等生物堿中毒可選用蘇打水;罌粟殼中毒可用3%過氧化氫溶液。8/20/202290洗胃護理時注意:1

27、)胃管插入后,首先要抽空胃內容物,再反復進行沖洗,每次注入洗胃液不宜超過400ml,防止注入大量液體,使胃內容物流入腸道而加重毒物的吸收。2)對腐蝕性強的中毒中藥,可適當服用豆?jié){、牛奶、雞蛋清、面糊等,以起到粘附藥毒,減少刺激,阻止吸收,保護胃黏膜的作用。8/20/2022913)要詳細記錄出入量及引流物的色、性質、氣味等。 4)對昏迷的病人應盡量避免洗胃。8/20/202292(3)導瀉法:用于清除腸道毒素 加速毒物從腸道排出,避免腸內吸收,可口服通下藥。如50%硫4050ml,或玄明粉1530g溫水沖服。8/20/202293如果中毒時間已超過6小時或服通下藥2小時后,可采取溫水或肥皂水灌

28、腸,排出腸腔藥毒。應用通下藥原則上不用油類制劑,防止加速脂溶性毒性成分的吸收8/20/202294(4)脫離毒源 對由呼吸道或皮膚吸收中毒者,應盡早離開污染環(huán)境,脫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膚,以免繼續(xù)吸收。8/20/202295增加腎臟排泄:利尿劑、改變尿液的酸堿度方法:透析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稀釋法:靜脈輸液解毒法:中和毒性、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8/20/202296若病人煩躁不安、驚厥,可給鎮(zhèn)靜劑若病人出現(xiàn)痰阻,可行吸痰法若病人呼吸困難,可采取坐位或吸氧若病人呼吸衰竭,可用呼吸興奮劑若病人心律不齊,可用強心劑若病人血壓降低,可用升壓藥、支持療法8/20/202297(二)中藥中毒的護

29、理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2、飲食護理3、情志護理4、健康指導8/20/202298、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臨床上應密切觀察中毒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神志、面色 、瞳孔、嘔吐、尿量、腹瀉、膚溫、二便以及并發(fā)癥等情況,詢問用藥史,留標本化驗,并認真做好詳細記錄,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8/20/202299、飲食護理(1)、飲食宜清淡,中、輕度中毒者,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重度中毒者初期以靜脈供給營養(yǎng),后期給流質,昏迷者鼻飼飲食。(2)、中毒癥狀消失后,適當補充蛋白質,宜少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8/20/2022100(3)情志護理(1)、意識清醒者,安定患者情緒,避免不良刺激。(2

30、)、有輕生意念者,專人守護,防止意外。8/20/2022101(4)健康指導(1)、做好預防中藥中毒的宣教工作,在醫(yī)師和藥師的指導下用藥,不盲目使用劇毒藥及民間偏方。(2)、服中藥后如有舌麻、心慌等癥狀應立即停藥并盡快就診。8/20/2022102(3)、按照說明服藥,如有不明白之處一定要問明醫(yī)師方可使用。(4)、向患者及家屬交代某些中草藥的性能及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若有異常立即停藥。8/20/2022103八、常用有毒的中藥中毒表現(xiàn)與解救方法 8/20/2022104(1)癥狀:口舌四肢發(fā)麻,運動不便,痛覺減退,語言障礙;繼則腹痛,惡心嘔吐,心跳緩慢;嚴重者血壓下降,呼吸抑制,可以因心源性腦

31、缺血綜合征而突然死亡1.烏頭與附子8/20/2022105(2)處理用肉桂水催吐綠豆120g,生甘草60g,煎服苦參30g,可以糾正心律不齊8/20/2022106(1)癥狀:腹痛,吐瀉,頭暈乏力,抽搐昏迷,血壓下降。(2)處理杏樹皮60g,水煎服2.杏仁8/20/20221073.白果(1)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恐懼,抽搐,昏迷;嚴重者呼吸衰竭8/20/2022108(2)處理內服蛋清大劑量生甘草、綠豆湯內服白果殼30g,煎湯內服白果殼8/20/20221094.半夏與天南星(1)癥狀:舌喉發(fā)癢而灼熱,咽頰充血,流涎,張口困難,嚴重者可出現(xiàn)頭昏心悸,呼吸停止。8/20/2022110(2)處理內服濃茶、蛋白等生姜30g,防風60g,生甘草15g,煎湯,含漱、內服各半8/20/2022111(1)癥狀: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繼則煩躁不安,尿少,出血,甚則昏迷、呼吸循環(huán)衰竭等。(2)處理板藍根120g,水煎服生甘草、綠豆湯內服5.蒼耳子8/20/2022112(1)癥狀:惡心嘔吐,腹瀉,血壓下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