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余地三弓紅雨足中國園林博物館余蔭山房深柳堂庭園仿建實錄作者:鮑崇毅王志銘呂兆球等來源:廣東園林2013年第5期鮑崇毅 王志銘呂兆球 吳桂昌(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627)BAO Chong-yi,WANG Zhi-ming,LV Zhao-qiu,WU Gui-chang *(Palm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LTD.,Guangzhou 510627,China)摘要:中國園林博物館位于北京市豐臺區(qū),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園林文化,經(jīng)過專家 多次論證,將蘇州、揚州和廣州的古典園林作為藍本仿建于博物館,供游客參觀。棕櫚園林股 份有限公司負責仿建廣州的余
2、蔭山房,粹選其深柳堂-廊橋-臨池別館所組成的西庭進行仿建, 文章對此進行總結(jié)。關鍵詞:園博館;余蔭山房;仿建工程;嶺南園林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41 (2013) 05-0000-00收稿日期:2013-05-28修回日期:2013-07-01Abstract: Located in the Fengtai District of Beijing, The Museum of Chinese Gardens is a showcas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cultu
3、re and design that use examples of classical gardens from Suzhou, Yangzhou and Guangzhou. Within The Museum of Chinese Gardens, Palm Landscape Co. Ltd. created an example of the classical Lingnan Garden style by building a replica of the west court of the Yuyin Garden in Guangzhou, including the cov
4、ered bridge, Shenliu Hall and LinChiBieGuan of the garden. This is a summary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Key words: Museum of Chinese Garden; Yuyin Garden; Historical reproduction;Lingnan gardens;1籌建概述園博館,是國內(nèi)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位于北京市豐臺區(qū)永定河以西,鷹 山森林公園東南側(cè),是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全面展示中國 園林悠久的歷
5、史、燦爛的文化、多元的功能以及輝煌的成就。建設單位安排的二號室內(nèi)展園為嶺南名園仿建項目(以下簡稱“仿建工程”),占地約 540 m2,由業(yè)主和專家組選擇確定以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余蔭山房的核心景觀一一深柳堂及浣 紅跨綠庭園為仿建的藍本,按1:1比例作部分復制,供長期展出。公司于2010年8月成立了以棕櫚園林廣東工程營運中心及棕櫚景觀設計院為主組建的項目 管理部,并邀請了廣州市園林局原副局長吳勁章為專家組組長。在項目籌建的前3個月中,專家組和項目部共召開了近10次會議,分別就余蔭山房的設計 與文化特色、美學價值、材料特質(zhì)、工藝特征、施工方法、歷史演化、現(xiàn)狀保存以及北京仿建 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光照、溫
6、度、濕度)、施工條件等進行研究,最終對仿建項目的空間組織、 材料選用、施工工藝及施工周期等形成了共識。此后,項目部還聯(lián)同相關專家利用會議、現(xiàn)場 等分別就家具和字畫的鑒定、石景和盆景的設置、施工班組的選擇,以及材料的市場供應等問 題開展近30次專題研究;項目部的設計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在訓練有素的各專業(yè)名家的帶領 下,在籌建及實施過程中,以高度的責任心及飽滿的創(chuàng)作熱情,不斷積累經(jīng)驗,從而為本項目 的良好實施創(chuàng)造了條件和基礎。2嶺南文化簡介2.1嶺南園林文化的精髓和韻味嶺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廣東是嶺南園林的主要發(fā)源 地,集中了大量精華之作。其中,歷史最悠久、成就最突
7、出的園林形式便是庭園。嶺南庭園的 特色是在建筑圍合的空間里經(jīng)營山石花木,通過劃分、組合等手法來取得藝術效果。而嶺南園 林建筑更是在嶺南文化浸潤下形成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建筑流派,是華夏建筑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1。廣東地區(qū)多臺風,氣候潮濕,無論是南粵古國的園林還是近代的名人宅院,嶺南私家園林 建筑通常以輕盈、通透為主要特色;在建筑形態(tài)、使用材質(zhì)上帶有濃郁的珠三角水鄉(xiāng)特征。因 廣東處于沿海地區(qū),比較早接觸西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式風格的影響,因此廣東園林 在藝術內(nèi)涵上區(qū)別于北方皇家園林和江南園林而獨具特色,如余蔭山房的滿洲窗、鐵藝花架、 對鐵藝的使用,及幾何形狀的方形水池就是明顯的例證。嶺南風格和“
8、洋味”相結(jié)合,使余蔭 山房古色古香卻又帶著一點洋氣,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據(jù)考證,余蔭山房在建國后尤其是文革中遭受到一定的破壞,家具、字畫、古玩、盆景等 都是散失后添補的,假山也是被拆除后重建的。然而,在一批有識人士的熱心保護下,余蔭山 房的主體建筑、廊橋、木雕、貝雕、磚雕、灰塑、石雕等都完好地保留下來,而這些正是嶺南 園林的絢麗瑰寶。余蔭山房更是在2001年成為國務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返璞歸真的園主創(chuàng)意余蔭山房是清末舉人鄔彬(18241897年)利用族人獎勵的宗祠余地而建的私家庭園,始 建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鄔彬為紀念和永澤先祖福蔭,取 “余蔭”
9、二字作為園名;又因園址位于偏僻崗地之下,用“山房”這一樸素名稱以示謙遜。園 門題“余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云深”,為嶺南園林第一聯(lián),表明不求園廣,但求福蔭。 該園以“縮龍成寸”“書香文雅”的獨特風格著稱于世(圖1)。3庭園空間測繪及再設計3.1庭園測繪由于本項目的仿建場地是540 m2的室內(nèi)空間(最初提供設計的數(shù)據(jù)為580 m2),而余蔭 山房深柳堂及浣紅跨綠橋等核心庭園區(qū)域約為1000 m2。仿建項目的首要工作是進行庭園空間 設計再造。首先選擇了 “紅雨”景區(qū),以保持其核心庭園相關元素的原汁原味。因為場地面積 不足,對庭園作了一定的取舍,還根據(jù)項目場地條件,對主要出入口及其景觀安排作了重新
10、設 計(圖2)。同時,還在仿建的庭園中并入原址其他位置的一些景觀元素,保證了游覽線路的 流暢,整體效果大氣又不失原韻。由于余蔭山房是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仿建項目既要原汁原味,不能違背原作而無中生有, 也不能因為要了解原作而對原建筑或木雕等作任何拆卸。經(jīng)過權(quán)衡,邀請了亞熱帶建筑科學國 家重點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東方建筑文化研究所,利用激光及紅外線掃描技術進行測 繪。由于古建筑的細部裝飾豐富,而室內(nèi)光線不足,所以測繪人員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根據(jù) 編號進行反復測量和校對,終于獲得了寶貴的較為完整的第一手資料。3.2庭園再設計設計仿建的傳統(tǒng)園林,尤其是設計仿建南北跨度達2 000 km的傳統(tǒng)園林
11、項目,難度比重新 設計還大,而其成功與否,與是否具備設計和測繪的專業(yè)能力和實干精神有十分重要的關聯(lián)。測繪資料還不是設計資料,限于目前技術條件,測繪數(shù)據(jù)中普遍存在誤差,同時還有許多 細節(jié)和隱蔽位置無法測繪,各種傳統(tǒng)工藝和傳統(tǒng)構(gòu)件的連接結(jié)構(gòu)更是難以測繪。設計人員一次 次深入現(xiàn)場手工實測,更多的是會同有經(jīng)驗的師傅和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一起,憑經(jīng)驗和專業(yè)背 景,結(jié)合文獻資料進行確定,經(jīng)過近一年的努力,經(jīng)過設計團隊、專家組及項目甲方的共同斟 酌研究,終于在2011年春天完成了大部分整體設計,提交作為預算和報價的依據(jù)。設計仿建的傳統(tǒng)園林,尤其是設計仿建南北跨度達2 000 km的傳統(tǒng)園林項目,難度比重新 設計
12、還大,而其成功與否,與是否具備設計和測繪的專業(yè)能力和實干精神有十分重要的關聯(lián)。完成測繪和設計后,仿建余蔭山房的空間設計如下:主出入口在本園東南面,進入后過 “迎賓石”石景,為仿建余蔭山房“紅雨”景區(qū),方形水庭是庭園空間的重點,體現(xiàn)了嶺南園 林環(huán)水建園的造園主旨。水庭之北為深柳堂,原為余蔭山房園主會客場所,也是本園的主體建 筑;水庭之南為臨池別館前檐廊;水庭之西為“童子拜觀音”石景,以青磚圍墻為背景,叢竹 婆娑。深柳堂的東北為展園備用出入口,以游廊連接“浣紅跨綠”廊橋,附設盆景園,展示嶺 南盆景藝術;深柳堂的西北仿建青云巷,青云巷與鋼構(gòu)玻璃幕墻間植以喬木分隔視野,青云巷 尾設展園副出入口。本園用
13、地雖然有限,但通過園內(nèi)堂館橋廊、水庭石景、古木花藤營造了幽 深雅致的氣氛,形成了 “綠楊墻外多余蔭,紅樹村邊自隱居”的獨特造園風格。4庭園空間再造之分部實施從2012年7月初正式進場施工,項目現(xiàn)已基本完工目前已經(jīng)完成施工。項目涉及到典型的 嶺南傳統(tǒng)古典工藝及材料20余項,包括木構(gòu)建筑的榫卯結(jié)構(gòu)、木雕(含屏風、掛落、花罩)、 灰塑、磚雕、石雕、蠔殼片(用生蠔殼打磨,壓平作為窗的透光嵌件)、陶瓷琉璃花窗、傳統(tǒng) 陶土磚瓦及白土階磚、彩色滿洲玻璃花窗、鐵藝工藝,以及水景、英石疊石造景、盆景、花木、 家具、字畫等。4.1主體建筑一一深柳堂深柳堂是園中主體建筑,是本園的裝飾藝術及文物的精華所在,其造型典雅
14、優(yōu)美。,堂前 兩壁滿洲窗古色古香,廳上兩幅花鳥通花花罩栩栩如生,側(cè)廂三十二幅桃木扇格畫櫥、碧紗櫥 的幾扇紫檀屏風,皆為著名的木雕珍品,珍藏著當時名人詩畫書法。堂中木刻精品琳瑯滿目, 名士墨寶閃耀清華。深柳堂采用典型的嶺南傳統(tǒng)古建磚木結(jié)構(gòu),其主要的結(jié)構(gòu)木梁受力于磚墻 上,層層交錯搭接木枋及檁條支撐屋頂瓦面。為能達到原貌的高度,運用優(yōu)良硬木-菠蘿格作為其骨架結(jié)構(gòu),均采用榫卯連接。嶺南傳統(tǒng) 古建筑的木結(jié)構(gòu)榫卯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建筑上注重結(jié)構(gòu)受力穩(wěn)定,因為采用燕尾榫卯結(jié)構(gòu)在 檁條的兩個方向上都可以開卯口,可以兼顧同一點不同方向的受力。在深柳堂木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里,強調(diào)的是整體受力,檁條(非靠墻檁條及組合檁條)
15、卯口所開位 置不在于金字頂或橫梁中心位置,除了考慮借用木材的延展力外,主要考慮連續(xù)的榫卯合攏在 一起時會組成一個高強度的完美整體,由于榫卯富有韌性,不至于發(fā)生斷裂。屋面施工并沒有受到區(qū)域文化的沖擊,傳承了嶺南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區(qū)別于北方及江南園 林屋頂厚重的保溫層,嶺南傳統(tǒng)建筑屋頂蓋瓦直接置于木椽上,因而從地面是可以直接望到瓦 底的;同時,屋面灰塑“鴻福將至”圖及“博古脊獸”形神兼?zhèn)?,將嶺南傳統(tǒng)工藝展現(xiàn)得淋漓 盡致(圖3)。職 怵12常皓由世狂璉范信3仿莊上眼辛而田4.2橋廊及臨池別館橋廊即浣紅跨綠橋,被譽為嶺南園林最具特色的建筑造型。該廊橋把余蔭山房分隔成東西 兩部分,西部“紅雨”,東部“綠云
16、”,故名“浣紅跨綠”。相比原貌,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 更注重利用現(xiàn)代科技的輔助,比如對石拱橋圓弧的定位,則力求仿建的圓拱石橋孤度更加自然 柔和,更勝于原址。同時,由于場地寬度少了 90 cm,我們經(jīng)反復研究,后在廊橋南端的轉(zhuǎn)折 處縮減了尺寸,保持了廊橋的對稱和完美(圖4)。9 喳特切儲雄舊悟亦舌:5裝飾工藝5.1木雕木雕是本園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珍品,在整個項目中占有極重的比例。木雕作為廣東的民間 藝術,既能把廳堂裝飾得富麗堂皇,又能使之淳樸大方。深柳堂正中的“松鶴延年”及“松鼠 葡萄”兩幅大型掛落(花罩)的雕塑形體秀麗、姿態(tài)活潑、自然逼真,皆為木雕珍品。堂內(nèi)除 木雕掛落,還有雙面書法木雕(圖5),
17、內(nèi)刻多個名家手跡,清乾隆時期大學士劉墉的書法手跡: “韓持國在洛中作詩云,閉門讀易程夫子,宴坐焚香范使君”最引人注目,四周雕刻各種花鳥 圖案,刀法細膩,巧奪天工,具有濃郁的嶺南氣息。為使木雕與原貌不差分毫,保留余蔭山房的原汁原味,項目組特地去了中國木雕之鄉(xiāng)一一 浙江東陽考察傳統(tǒng)木雕施工工藝,并邀請了有20年廣東紅木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廠長擔綱。由于歷史的 原因,關于余蔭山房的歷史資料并不多,為使木雕與原貌不差分毫,保留余蔭山房的原汁原味, 因此,木雕工藝師傅必須根據(jù)測繪及設計圖紙,在現(xiàn)場核實每一個木雕花飾形狀及構(gòu)件的尺寸 并作畫,同時用專業(yè)相機對木雕拍照,以1:1的比例打印出來對照施工,以保持原真性。經(jīng)
18、過 兩輪細雕,并核對實物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仿建木雕上名人書法出現(xiàn)了筆鋒不夠灑脫、無力的問題, 這主要是測繪和拍照受光線和焦距影響而失真所致。于是我們將全部木雕屏風從浙江東陽運至 廣州番禺余蔭山房現(xiàn)場,還邀請了廣東省著名書法家現(xiàn)場指導鑒證,逐筆逐字核對文字的筆鋒 及細節(jié)。對于“松鶴延年”及“松鼠葡萄”兩幅掛落的制作更是煞費苦心,在工藝師精心雕刻并送 到現(xiàn)場反復校對后,將木雕工藝品送到東陽附近的磐安縣,聘請德高望重的工藝大師對作品作 最后的加工潤飾,使作品形神兼?zhèn)洹⒚罟P生花。對最后金色松鼠與金鶴等的金箔貼金工藝,師傅們更是保持了專業(yè)認真的態(tài)度,使木雕作 品趨于完美。結(jié)合堂前兩壁古色古香的滿洲窗和蠔殼片
19、裝飾,整個廳堂呈現(xiàn)出熠熠生輝的境界。5.2彩色玻璃裝飾彩色玻璃在廣東常被稱為滿洲窗,是嶺南園林建筑裝飾的特點之一,兼具地域性與時代性, 至今仍具魅力。將顏色不一的玻璃鑲在門窗、隔斷格、橫披上點綴成固定的窗,與室內(nèi)外裝飾 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得室內(nèi)光線強度減弱,產(chǎn)生一種寧神悅目、幽靜安逸之感。另外,通過彩 色玻璃眺望周圍景物,可感受色彩景色多變,步移景異,優(yōu)美別致,頗具世外桃源之景。深柳 堂內(nèi)的滿洲窗在細密的六角形窗格中鑲嵌進口藍白兩色玻璃,中央裝飾紅底白色花卉圖案,設 計精美;陽光穿透,使室內(nèi)光線強度減弱并產(chǎn)生一種冷峻的奇妙效果。5.3蠔殼片裝飾如果說彩色玻璃是泊來之物,那么蠔殼片則是廣味十足的
20、“土玻璃”。必須用個頭大、質(zhì) 量好的蠔殼打磨成均勻的薄片,才能做成蠔殼窗。它具有一定透光性以及裝飾性、私密性的特 點,是嶺南園林建筑裝飾的一個亮點,反映了嶺南園林海洋文化的特征?,F(xiàn)在再去尋找如此巨 大的蠔殼的難度很大,即使找到,打磨過后,也達不到現(xiàn)在要求的平面尺寸,因為蠔殼中心部 分是類似半球型的,打磨過后的成型平面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們曾在珠江三角洲廣泛尋找, 但幾個月一無所獲。后來,我們放寬了尋找的市場范圍,把目光投向了江南一帶,終于在江浙 一帶找到了適合的蠔殼片掛件,后用于深柳堂走廊及橋廊、臨池別館走廊的橫披上,在現(xiàn)有燈 光科技的輔助下,透光性甚至超過原址,令人叫絕。5.4灰塑灰塑,廣東
21、民間俗稱灰批,是嶺南園林傳統(tǒng)建筑特有的裝飾藝術,一般設于建筑墻壁上和 屋脊上,在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寺廟和豪門大宅用得最多?;宜芄に嚲殻Ⅲw感 強、色彩豐富;題材廣泛,通俗易懂,多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人物、花鳥、蟲魚、瑞獸、山水及 書法等。簡而言之,灰是材料,塑是其靈魂。區(qū)別于北方皇家園林彩繪及江南園林彩繪,灰塑通過 通花雕塑、彩繪壁畫、多繪浮雕等花樣繁多的手法,以立體彩繪的形式來表達意境。其人物、 動物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山水色彩鮮艷,交相輝映。裝飾在山墻、側(cè)檐、正脊、漏窗、門窗、 花臺、排水管等位置,烘托出庭園生氣勃勃、古色古香的氣氛,將嶺南園林的靈秀展現(xiàn)得淋漓 盡致。在深柳堂西側(cè)狹
22、窄的青云巷墻壁上,有一灰塑是一幅山水圖案,立體感很強,使狹窄的 通道有了生氣,給人開闊之感(圖6)。此外,深柳堂屋面山墻上的“鴻福將至”灰塑,更是意 韻豐富,視覺效果氣氛熱烈?;宜懿牧线x用生石灰、牛皮紙筋、礦物質(zhì)顏料、鋼釘、鋼線。為加強石灰的粘結(jié)性,民間 藝人一般會在攪拌料中加入粘稠的紅糖水(加入紅糖水的施工工藝與方法被廣東的民間藝人視 為行業(yè)不可外傳之密)?;宜艿氖┕すに嚧笾掠腥缦聨讉€步驟:配置材料;構(gòu)思灰塑造型;固 定灰塑骨架;造型打底;批灰;上彩等。由于種種原因,擅長灰塑的工匠已經(jīng)不多,參與仿建項目的灰塑師傅算是活寶了,他們將 仿建工程的灰塑做成了絕活。5.5磚雕裝飾嶺南傳統(tǒng)園林中,磚雕
23、的使用比較普遍,許多祠堂及寺廟均有,常應用于墀頭、照壁、石 匾裝飾等位置。嶺南磚雕取材廣泛,一般采用人物、花鳥,瑞獸、吉祥符號或其他圖案(如菠 蘿、荔枝等水果形狀也時常見到),甚少用蟲魚及山水。出于尊重余蔭山房歷史文化的考慮及 受到場地及空間的限制,我們在仿建工程中安排了一幅門額磚雕,設計于次入口游廊的盡處, 并根據(jù)現(xiàn)場的條件適當縮小了尺寸,交接紋理及圖案均作了調(diào)整,使其自然銜接與過渡,保持 原汁原味,由于雕刻工藝精湛,體現(xiàn)了嶺南古典園林藝術的神韻。制作中,工藝師們對每一塊 磚雕先做粗胚雕刻,之后再拿到現(xiàn)場作比較核對,由畫師現(xiàn)場作畫并在粗胚上記號,經(jīng)多次修 改才最終運到北京組裝。6理水及賞石6
24、.1嶺南園林理水庭院水景是嶺南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所有嶺南庭園造園中都少不了水景。受中原遺 風及嶺南傳統(tǒng)的影響,嶺南造園自古以來就喜用規(guī)則的幾何曲線形水池。如西漢的南越王宮署 御花園的水池遺跡、南漢藥州的水池舊跡和現(xiàn)存嶺南庭園的方形水池。一般不用自然式形狀水面。嶺南庭園喜用水池分隔和組織空間,既可以避免視域受阻,增大庭園空間效果;而且,因水 不能涉,游人欲達彼岸就須繞池而行,這就拓展了游人的活動行為,從而達到引人入勝、步移景 異的目的。仿建項目取余蔭山房西部方形水池(圖7)而建,建筑物沿水池環(huán)列,從而形成一種向心內(nèi) 聚的格局,采用這種形式可以使有限的空間變得擴大舒暢且幽靜親切,這對于造園規(guī)
25、模較小的 嶺南庭園,尤為合適。水中疊山是造園的重要理水手法,著名的有廣州西關水石景“風云際 會”。參考嶺南園林的傳統(tǒng)做法,在方形水池東側(cè),在新增花池的迎賓石背面疊砌英石假山一 座,流水從上流下,形成一動一靜的對比,活躍水庭氣氛,池岸東西兩側(cè)一方一曲,畫面活潑。6.2嶺南園林賞石嶺南庭園中,各種石景的處理藝術也獨樹一幟。如南漢宮苑“藥洲”和清代佛山十二石齋 (今名梁園)都以石景享盛名。眾多的景石材料中屬數(shù)英石在嶺南園林為最常用。英石主產(chǎn)于 廣東英德,皺折較繁密,棱角明銳,顏色有灰黑、微青間白和淺綠等數(shù)種,歷代文人雅士都給 予高度評價。嶺南歷史名園中的主山,多數(shù)是取用英石堆疊而成的。余蔭山房中以英
26、石巧構(gòu)勝景的例子甚多。仿建工程之水庭之西,仿“童子拜觀音”堆疊英 石石景,主峰為面相慈祥的觀音菩薩,其下巧妙堆疊石景,酷似跪拜的童子。在主入口處多出 一個原作沒有的較大花壇,這是我們設計師根據(jù)用地現(xiàn)狀條件與設計立意,結(jié)合嶺南傳統(tǒng)園林 多種造景元素,創(chuàng)新性地設計了一組有別于余蔭山房原貌的“迎賓石”景觀,以歡迎來客。在 這組英石山的施工過程中,我們項目組考慮了對景的效果,即從外側(cè)門洞往嶺南園觀景的時候, 浣紅跨綠橋與石山形成和諧的組景關系及比例關系。同時,也考慮到游人站在浣紅跨綠橋上體 驗英石跌水的感受,使跌水音響效果猶如泉水跌落山澗,嘩嘩聲,叮咚響。根據(jù)石山的造型, 我們項目組特地在廣東地區(qū)找了
27、兩棵非常適合空間組景的羅漢松,造型飄逸靈秀,層層疊疊, 錯落有致,與石山相互呼應,相互映襯;英石山中還增加了大小二十幾個霧化噴頭,云霧繚繞, 朦朧幽深,使浣紅跨綠橋與英石山連成一個整體,體現(xiàn)了嶺南園林圍而不閉的空間效果(圖 8)。IB,H * 4.B -7家具及字畫由于經(jīng)歷過特殊的歷史時期,余蔭山房的家具及字畫均是散失后添補的。為了復原歷史面 貌及尊重傳統(tǒng)文化,我們邀請了省內(nèi)著名的家具考古拍賣專家、廣州家具界最著名的廠主及相 關工藝師傅,經(jīng)現(xiàn)場多次考證,確定了仿建的深柳堂的家具及字畫的制作方向。首先,在嶺南 傳統(tǒng)的庭院大堂中,主人非常講究八椅四幾的組合擺設,但深柳堂中有六張?zhí)靡问且环N樣式, 另
28、外兩張卻不同,這不符合嶺南地區(qū)的傳統(tǒng)習慣,應改為八椅同款;其二,羅漢床腳與配幾腳 的雕刻形式不一樣,應改為同款的雕刻形式。另外,對兩側(cè)偏房現(xiàn)存造型差的家具也作了認真 的調(diào)整,增加了飾柜,取消了沒有工藝特色的鏡子。另外,我們發(fā)現(xiàn),堂內(nèi)畫作也多是后補的 現(xiàn)代新品,為了與空間意境相協(xié)調(diào),我們作了適當?shù)膬?yōu)化調(diào)整,強化了四季花鳥、四季山水的 畫意,使畫作更顯嶺南園山水花鳥畫特色。8花木配置嶺南園林在花木的運用上也體現(xiàn)了嶺南的地方風格。嶺南地區(qū)屬于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 園林中往往選用亞熱帶植物,以常綠闊葉樹占優(yōu)勢為主,群落外貌終年常綠;季相變化不明顯, 花期往往以春秋兩季為主,種類繁多。嶺南庭園為具有一
29、定文化修養(yǎng)、政治地位的文人雅士所 建,園中所選造景植物多少反映了園主的思想感情。余蔭山房深柳堂前,兩株老榔榆(Ulmus parvifolia.)盆栽百多年來飽經(jīng)風霜,依然蒼勁挺 拔。樹干斜倚欄桿,俯瞰荷池,宛如雙龍吸水,氣勢如虹。在文化寓意上,因錦雞羽毛光彩艷 麗,喜棲息榔榆,植榔榆招引錦雞,顯示鄔家女眷的榮耀,且“榆”與“余”諧音,故榆樹作 為余蔭山房的標志性樹木。深柳堂前花架下盤繞著一棵與余蔭山房同齡的炮仗花(Pyrostegia ignea),形如蟠龍繞柱,春節(jié)前后紅花怒放,綠葉金花鋪滿花檐,懸纓下垂,狀如紅雨一片, 氣象萬千,點出園門上聯(lián)“余地三弓紅雨足”中的“紅雨”命題,顯得喜氣洋洋、滿園生輝, 反映園主人重風韻意境的思想(圖13)。原余蔭山房花木繁盛,共計有54科400余種。在北京仿建項目的綠化設計中,除著力還原 點景的榆樹及炮仗花外,在展園入口栽植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既取“丹桂迎旭日”的 景致,也取余蔭山房園主“一門三舉人,父子同登科”的美譽,以示“月中折桂”之意。庭中 栽植玉蘭(Magnolia denudate),玉蘭自古以來便是富貴高潔的象征,皇家園林多有應用,有身 份地位的私家園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專利技術價格保密合同書
- 2025年度休閑漁業(yè)發(fā)展魚塘承包經(jīng)營合同
- 2025年度護膚品專業(yè)渠道代理商招募合同
- 2025年度業(yè)主起訴解除物業(yè)服務合同法律依據(jù)與實踐應用
- 2025年度商業(yè)街場地租賃合同解除書
- 2025年度大型活動安全預案人身免責及應急處理合同
- 2025年度山地滑雪場租賃管理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廣東環(huán)境保護工程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度智能公寓簡易版租賃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訓機構(gòu)中途入股投資及分紅合作協(xié)議
- (2024)湖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信息經(jīng)濟學 課件(1至6章)
- 《優(yōu)衣庫公司基層員工培訓現(xiàn)狀及問題研究(9400字)》
- 反恐防暴器械與戰(zhàn)術應用講解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海邁工程量清單計價軟件使用說明書-20220226100603
- 圖解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領域數(shù)據(jù)安全管理辦法》
- 快消品配送管理方案
- 2024落實意識形態(tài)責任清單及風險點臺賬
- 高校排球教案全集-專項課
- 教師師德師風培訓專題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