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13 頁 共 NUMPAGES13 頁2023年最新的楊絳百歲感言19篇楊絳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 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 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
2、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
3、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幸福的人生活里不是沒有不堪和瑣碎,不是沒有疲憊和失望,而是不管生活給了多大的泥沼,也要讓生命拔腿出來,也要在心中修籬種菊,怡養(yǎng)內在的優(yōu)雅和高貴。幸福是一種自我剝離的能力,以及自我生成的能力。生活中,沒有多少幸福是現(xiàn)成的,有幸福的人,只是會幸福罷了。 大冰他們最幸福 能在名利圈里把自己揣摩透了,不拘著不端著,不眼紅不嗜貪,這才是真學問。 主題是“向老子問道”,主講人是國學大師傅佩榮老先生。那一場講座可以說,讓我一生受益,我時不時會找出
4、筆記來反復細看和感悟。其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是關于“道家的啟發(fā)智慧”,說到老子的修養(yǎng)方法有兩個字“虛”和“靜”?!疤摗辈皇翘摕o,而是單純、沒有雜念;“靜”有三步,為安靜、平靜、寧靜,三靜的順序不能顛倒。傅老先生說到,與人相處要用儒家,與自己相處則要用道家。儒家思想是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倡導做人要真誠、負責任,真誠即不計較,盡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不計較別人,有社會使命感。道家的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人活著就要悟道,用“虛”和“靜”感悟自己的道,平常心即是道。道家與儒家的差異:不再以人為一切價值的核心,讓萬物自己展現(xiàn)價值,顯示豐富的美感。 楊絳百歲感言(2) 讀楊絳一百歲感言有感 世界是自己的 讀
5、楊絳一百歲感言有感 喻長志 馬鞍山師范高等??茖W校 7月17日,是楊絳先生的105歲生日。楊絳是著名作家錢鐘書先生的夫人,稱她為先生,是因為她老人家不僅僅是錢老的夫人,而且是著名的翻譯家、戲劇家、學者,更是人生智者,她是一位安靜、優(yōu)雅、博學的女性,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扣動著從知識界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她是一個從容優(yōu)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一個世紀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楊絳先生出生于1911年7月17日,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王朝清朝的最后一年宣統(tǒng)三年出生的。她在100歲時發(fā)表了自己的一百歲感言,并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向世人道出了她的人生感受,讓我們讀來受益匪淺。 ”我今
6、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埽蔷駥τ谖镔|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
7、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當我讀到”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時,如醍醐灌頂,驚嘆楊絳先生這位百歲老人,大徹大悟,以自己所走過的人生之路,總結提煉出人生真諦。楊絳一輩子與清華有緣,她與清華同齡。年少時一心想上清華,結果當年清華不向南方招文科生,只得上家鄉(xiāng)的東吳大學,后來向父親軟磨硬泡,硬是到清華外文系借讀,圓了清華夢,又促成了中國文壇上一對傳世姻緣佳話,與錢鐘書結為伉儷。夫婦兩人攜帶周歲的女兒,遠渡重洋,赴英倫牛津大學留學。本可以繼續(xù)讀博士,但是夫婦二人在烽火抗戰(zhàn)中回到祖國,不做亡國奴,表現(xiàn)出文人的愛國情懷。1949年新中國成立,夫婦倆堅定地留在大陸,用楊絳自己的話說:我們是
8、倔強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國人。她從大家閨秀、留學生、教授,回國后成為家庭主婦、”灶下婢”、中小學代課教師,無怨無悔。上世紀50年代末下鄉(xiāng)時,她居然學會了掌握平衡難度很大的推獨輪車,裝載著比人還高的秫秸稈上坡下坡。文革中,夫婦倆受到沖擊,被批斗,住大雜院,為羞辱楊絳,造反派讓她打掃廁所,可她卻能安然處之,把廁所打掃得干干凈凈。當自己的愛女錢瑗、愛人錢老接連去世,92歲高齡的她在悲痛之中,把自己的思念寫成著名的回憶錄我們仨,寄托思念。之后又出版了走在人生邊上散文集,編撰錢鐘書筆記二十卷出版。近十年來,她把錢老和自己的稿費捐獻給清華大學,成立”好讀書獎學金”,共有基金一千多萬元,恩澤學子。 我們都知道
9、錢鐘書有著名的小說圍城,但是楊絳其實出名比錢老還早,她的成就也非常突出。特別是她47歲自學西班牙語,翻譯出塞萬提斯的作品堂吉訶德,而且在第一次翻譯到七章半(總共八章)接近尾聲的時候,自己感覺不滿意后,推倒重來。堂吉訶德中文版后來作為國禮,由鄧小平贈送給西班牙國王。1988年,她出版了自己的長篇小說頂峰之作洗澡,時年77歲。問及她藝術上得來成就的”秘訣”時,她說:”藝術就是克服困難”,而珍惜光陰和自強不息就是她克服困難的重要法寶。 對于一位度過105歲生日的老人,估計她所走過的橋,比我們走過的路還要多。對人生、生死、榮辱、苦樂,有著自己的切身體驗,這不是她的”研究成果”,而是她實實在在一步一步走
10、出來的,體驗出來的。她認為人要有”念想”,就是要有信念。人活一輩子,總是為理想信念活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想,談不上高低、貴賤,文人雅士有自己的家國情懷,凡夫俗子有自己最通俗、最實際的想法,有念想,就有希望,就支持著自己走得更遠。一個人不可能什么都滿意,我們常常祝愿萬事如意,其實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不滿意怎么辦?楊絳說:”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知足者常樂,人生不滿意是常有的事,要學會忍耐,學會忍受,學會接納,精神上的享受大于物質上的享受。 楊絳百歲感言(3) 楊絳:一百歲感言 本文是關于經典美文的,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
11、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楊絳:一百歲感言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
12、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yōu)橄硎?,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
13、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您! 楊絳百歲感言(4) 百歲感言是楊絳先生對自己漫長而又燦爛的人生的感會體悟, 近日,讀楊絳的一百歲感言,頗有感觸。楊絳在文章中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蔽闹械膬蓚€“到最后”,是她內心世界的剖析和解讀,也是她對人生過往的歸納和總結,句句都觸及到生命的本質。 也許你認為,她的觀點里面有些宿命的成分;也許你覺得,這只是她的一管之見,沒有什么代表性。可
14、是,作為一位百歲老人,作為一位富有才情的知識女性,她的這種領悟,至少是肺腑之言,至少是洞察世事的人生體驗,如果說夠不上你所認為的什么人生真諦,那它至少是真話實話,她不會參假。 楊絳曾著有我們仨一書,書里記載和講述了其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故事。人們知道錢鐘書,卻未必知道楊絳。楊絳賢淑聰慧,甘為嫁衣。錢鐘書是個書癡,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到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步,是夫人楊絳一直扶持他,陪伴他,照料他,她始終融入并擁抱著錢鐘書這個“圍城”,沒有也不愿意走出來。 人不到一定階段,是不會盤點過去的;人不到一定年齡,也是不會沉下心來思考人生的。因為,人是帶著夢想來的,是帶著新奇來的,從年少到年老,總想瀟
15、灑走那么一回。人是一種過活,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理解,只有吃過了饅頭,才知道饅頭的味道,哪怕是摸著石頭過河,哪怕是頭撞在了南墻上。酸甜苦痛總要個人去感知,喜怒哀樂總得自己去體驗,別人代替不了,也代替不得。 既然自己的人生自己走,別人的體驗當然也就代替不了自己的體驗,我們不可能沿襲和套用別人的老路。但是,別人的人生經驗可以借鑒,他人的精神成果可以分享。當我們面對同樣一個世界,同樣需要尋求生命本真的時候,那些先哲們,許多大家們,其實已經給我們留下了答案,他們的人生感悟,是歷練成真的思想精華,是賴以傳承的文化瑰寶。 滾滾紅塵,世事變遷,浮躁的往往是人心;誘惑世界,物欲橫流,糾結的往往是心態(tài)。人啊,
16、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或喜悅或憂傷,或逍遙或沉重,或盲目或輕浮地過活,何時能夠沉淀內心,不隨波逐流,不為雜念所困,不為繁碎所累,認認真真地做回自己,聆聽和感受一下寧靜的內心,明白自己的來去和歸路 世事維艱,靜觀人間滄海桑田;千古昭昭,閑看天上云卷云舒。雖然我們達不到也不必追求這種超然的境界,但我們深知,每個生命總有了結的時候,每個人生總有走完的那天,人生的經歷不同,其生命的精彩程度和價值份量也不相同, 楊絳終身與書為伴,平生喜愛看書與寫作,孤單的晚年更是如此。她看似形影孤單,精神卻非常豐富和充實,內心強大而坦然。她的心里裝著一個特立的世界,她本身也是一個特立的世界。她凝結人生精華,所散發(fā)出的
17、,始終是知識的力量和品格的芬芳。她與世無爭,心靜如水,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把一切快樂的享受都歸于精神。這便是她的人生哲學。 我們是否也能夠煉出自己的香精,榨出生命的香味來 7月17日是楊絳先生102歲生日,我在網上讀到了她兩年前寫的百歲感言一文。讀后深受感動和教育,便將此文粘貼到我的微信上,供大家學習享受。對于楊絳先生,我了解得并不太多,只知道作為錢鐘書的夫人,她和錢先生一樣,都屬于狷介之士孤僻高傲,潔身自好。據(jù)說, 下臺后,在家閑著無事,寫了兩首詩,請錢先生幫忙修改,錢先生回信:既不幫忙,也不幫閑。由此可見,他們狷介到了什么程度。她們一家三口,都以讀書、研究為志業(yè)。1997年,他們唯一的女兒
18、、北師大外語系教授錢媛去世,1998年,錢鐘書先生去世,留下楊絳先生一個人“打掃戰(zhàn)場”。 十多年來,她不僅出版了錢鐘書先生遺留的幾麻袋讀書筆記、日記,還替女兒完成了記述他們一家三口的我們仨,還寫了大量的回憶紀念性的文章、散文等。她對人生的看法通達透徹,給人以警醒和啟發(fā)。我雖然達不到她那樣的境界和水平,但卻無限向往。也許是我的人生閱歷不到,也許是我的知識積累不夠,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淡定與從容,我還遠遠難以達到。雖然已有所領悟,但期盼外界的認可,還是我難以擺脫一個魔咒。有時想,為什么自己如此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認可,其實是自己真正的價值感還未確立的表現(xiàn);為什么還會經常生氣發(fā)火,是因為內在的評價標準還未確
19、立的標志。而這一切,皆源于自己的知識積累、品行修養(yǎng)都嚴重欠缺。“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碧煜聸]有的午餐,不努力而期盼成功,希望獲得內心的寧靜,看來是“南柯一夢”?!澳阋慌c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說得多好啊!如果沒有實力,即使你與世無求,別人說不定也會欺負到你的頭上,所以生存的第一前提必須是具備生存的實力。這個世界的第一法則還是“弱肉強食”,道德還必須依附在利益之上。錢鐘書、楊絳夫婦之所以能夠這么高傲,還是因為他們具有超強的實力所致。為了我們靈魂的高貴和內心的平和,我們必須提高自身的實力! 本文: 內容僅供參考 楊絳百歲感言(1
20、9) 楊絳一百歲感言讀后 張明亮 最近在網上發(fā)現(xiàn)楊絳先生有一百歲感言一文,讀著愛不釋手,乃以“夾注”的形式,簡略的寫點讀后感。 一百歲感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作者:楊絳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準備回家。 【案】兩小節(jié)有三個“回家”。1947年觀察第二卷第一期載有錢鐘書一篇短文說“回家”。錢鐘書在該文說:“中國古代思想家,尤其是道家和禪宗,每逢思辨得到結論,心靈
21、的追求達到目的,就把回家作為比喻”;又說:“這個比喻在西洋神秘主義里也是個基本概念。新柏拉圖派大師潑洛克勒斯(Proclus)把探討真理的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家居,外出,回家;諾梵立斯(Novalis)說過:“哲學其實是思家病,一種要歸居本宅的沖動”;解釋說:“回是歷程,家是對象。歷程是回復以求安息;對象是在一個不陌生的,識舊的,原有的地方從容安息。我想,我們追思而有結果,解疑而生信仰,那些時的心理狀況常是這樣”。中外思想家其實“都主張返求諸己,發(fā)明本心”。(參看錢鐘書散文第541-5頁,浙江文藝出版社。又管錐編第447-8頁。) 此外,冰心我的家在哪里?也是我喜歡的一篇散文,我也寫過一篇議論該
22、文的小文章。 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 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案】確實,人生夠苦。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主旨之一便是“煩”。錢鐘書認為“悲劇”的品格高于“喜劇”(參看詩可以怨)。張愛玲的名言: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天才夢) 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案】西班牙諺云:“干什么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電商運營管理勞動合同模板3篇
- 2025年度個人住房公積金借款合同規(guī)范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電子信息設備采購合同2篇
- 2025版智慧苗圃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采購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泥工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多功能面包磚定制服務合同書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電梯安裝工程安全生產檔案管理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電商品牌形象設計與推廣代運營合同4篇
- 2025年度大型農業(yè)機械租賃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新型建筑材料租賃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無人駕駛車輛測試合同免責協(xié)議書
- 2025年湖北華中科技大學招聘實驗技術人員52名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助詞「と」的用法課件
- 毛渣采購合同范例
- 無子女離婚協(xié)議書范文百度網盤
- 2023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
- 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遞等式計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廣東高考政治真題考點分布匯 總-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 燃氣管道年度檢驗報告
- GB/T 44052-2024液壓傳動過濾器性能特性的標識
- 國際市場營銷環(huán)境案例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