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機械制圖(少學時)學習任務8平面立體的投影作圖(含尺寸標注)電子教案_第1頁
(中職)機械制圖(少學時)學習任務8平面立體的投影作圖(含尺寸標注)電子教案_第2頁
(中職)機械制圖(少學時)學習任務8平面立體的投影作圖(含尺寸標注)電子教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17PAGE 3第 頁教學目標掌握正三棱錐投影作圖的基本方法;掌握正三棱錐尺寸標注的基本方法;學會使用素線法完成棱錐表面求點。教學重點掌握三棱錐投影作圖和表面求點。教學難點運用素線法完成棱錐表面求點。教學手段三維軟件演示;教學板書;電子課件。教學學時2學時教 學 內 容 與 教 學 過 程 設 計注 釋學習任務八 平面立體的投影作圖(含尺寸標注)【學習目標】掌握正三棱錐投影作圖的基本方法;掌握正三棱錐尺寸標注的基本方法;學會使用素線法完成棱錐表面求點?!救蝿詹贾谩?繪制如圖8-1所示正三棱錐的三面投影(含尺寸標注)和左棱面SAB上點K的三面投影。圖8-1 三棱錐任務分析立體依表面性質

2、不同而分為平面立體和曲面立體,表面全是平面的叫 平面立體 ,全是曲面或既有曲面又有平面的叫 曲面立體 。 畫平面立體的投影圖,可歸結為畫出它的棱線和所有頂點的投影。例如畫正三棱錐S-ABC時,可先畫底面ABC和頂點S的投影,然后把S和A、B、C的同面投影兩兩相連(注意可見輪廓線的投影畫粗實線,不可見輪廓線的投影畫細虛線),就可得到三棱錐的投影圖,如圖8-2所示。由圖8-2可知,ABC為 水平 面,水平投影abc反映 真實 性的線框,左、右棱面SAB,SBC為一般位置平面,三個投影為 收縮 性的三角形線框。后棱面SAC含有一條側垂線AC,是側垂面。其側面投影為有 積聚 性的直線段sa(c),其余

3、兩投影為 收縮 性線框。當平面立體表面上一個平面的三投影中,若只有一個投影為線框,另外兩投影為平行于相應投影軸的直線段時,這個面就是投影面的平行面。如果有兩個投影反映為線框,一個投影為積聚性的直線段,它就是投影的垂直面。三個投影都呈現線框,那就是一般位置平面。為方便記憶,提出:“一個線框表一面?!奔匆粋€線框對應著某一個平面的投影。所畫物體的大小,是由圖上注出的尺寸確定的。立體尺寸的數目是一定的。多了不是重復就是矛盾,少了立體形狀的大小不能確定,故標注尺寸的基本要求是:正確、完整、清晰。標注平面立體的尺寸,實際上是注出確定各個表面形狀大小的定形尺寸及其相互位置的定位尺寸,而歸根到底是確定各頂點的

4、坐標尺寸。以圓的內接正多邊形為底的正棱錐,可只注外接圓的直徑和它的高。棱錐表面求點,首先確定點所在的平面,再分析該平面的投影特性。若該平面為一般位置平面時,可采用輔助直線法(素線法)求出點的投影。最后判別投影的可見性,如不可見,加()。 圖8-2 三棱錐的三面投影【任務實施】分析了正三棱錐組成的底面、頂點、尺寸標注和一般位置面的點K,我們就可以來繪制三棱錐三個投影,完成尺寸標注和K點的三個投影。第一步,繪制坐標系和底面ABC的三投影,如圖8-3a所示。第二步,繪制頂點S的三投影,如圖8-3b所示。第三步,畫左棱面SAB的三投影,如圖8-3c所示。第四步,畫右棱面SBC的三投影,如圖8-3d所示

5、。第五步,畫后棱面SAC的三投影。第六步,三棱錐尺寸標注,如圖8-3e所示。第七步,已知k,過k作直線線SM的投影 sm,按投影規(guī)律找到k和k”,如圖8-3f所示。 (a)繪制坐標系和底面ABC的三投影 (b)繪制頂點S的三投影 (c)畫左棱面SAB的三投影 (d)畫右棱面SBC的三投影(e)三棱錐尺寸標注 (f)三棱錐K點的三面投影圖8-3 繪制三棱錐的三面投影1. 1. 正三棱錐的投影作圖平面立體的投影作圖(含尺寸標注) 平面立體的投影作圖(含尺寸標注)2. 2. 正三棱錐尺寸標注3.3. 棱錐表面求點【每課寄語】自秦漢起,我國已出現圖樣的史料記載,并能根據圖樣建筑宮室。宋代李誡(仲明)所

6、著營造法式一書,總結了我國兩千年來的建筑技術成就。全書36卷,其中6卷是圖樣(包括平面圖、軸測圖、透視圖)。這是一部聞名于世的建筑圖樣巨著,圖上運用了投影法表達了復雜的建筑結構?!就卣咕毩暋客瓿蓪W習任務八的拓展練習。確定學習目標。明確任務。分析本任務所需具備的知識點。下劃線部分是教材中需學生填寫的內容,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用PPT進行三棱錐三面投影的演示,讓學生看懂三棱錐的三面投影。運用點線面的投影方法分別完成三棱錐的四個面的三面投影,最終完成正三棱錐的三面投影。(注意可見輪廓線的投影畫粗實線,不可見輪廓線的投影畫細虛線)強調基本體標注尺寸的基本要求是:正確、完整、清晰。以圓的內接正多邊形為底的正棱錐,可只注外接圓的直徑和它的高。棱錐表面求點,首先確定點所在的平面,再分析該平面的投影特性。若該平面為一般位置平面時,可采用輔助直線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