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題_第1頁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題_第2頁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題_第3頁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題_第4頁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學期文言文閱讀理解考題班級: 姓名:.閱讀課文選段,回答問題。精衛(wèi)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 以理于東海。1將課文補充完整。2下列對“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女娃在東海游玩,溺水后身亡。B.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C.女娃去東海游玩,再也沒有回來。3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女娃的精神?!熬l(wèi)填海”屬于神話故事,我還能寫出來個神話故事的名字.閱讀下面的小古文,回答問題。人有亡斧者(節(jié)選)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人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 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者也。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他日復見 其

2、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皆無似竊斧者也。注釋:亡:丟失 意:猜想;懷疑他日:另一天“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中的“顏色”的意思是 ()。A.色彩,色澤 B.穿著打扮 C.神態(tài),表情“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的意思是()。A.不久,丟斧子的人在挖溝時找到了自己的斧子B.不久,丟斧子的人在鄰人家找到了自己的斧子C.不久,鄰人的兒子在丟斧子的人家里找到了斧子3這個人丟失斧子時和找到斧子后,鄰人之子的 ? 并沒有,只是這個丟斧子的人心理不一樣了。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多選)A.不要毫無根據(jù)地去猜疑別人B.不能輕易相信別人,要時刻保持警惕C.如果對別人有成見,就會影響自己對這個人的正確判斷.

3、閱讀理解。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 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叭~公好龍”中,“好”字的讀音是 ,在這里的意思是02你從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葉公好龍”?用“ ”在文中劃出相關的句子。3葉公看到真龍以后是表現(xiàn)如何?用自己的語言概括。4葉公真的喜歡龍嗎?你是從哪句話中知道的?.閱讀鐵杵成針,回答問題。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 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日:“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1李白小時候的讀書態(tài)度任何?(用短文原句回答)2他在路

4、過一條小溪的時候,遇見了誰?她在干什么?(用短文原句回答)3李白了解情況后,反應如何?做出了怎樣的舉動?(用短文原句回答)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5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得出的一個成語是: .閱讀與理解。已死的母熊獵人入山,以槍擊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視之,熊死,足抱巨石, 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戲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傷其子也。獵人感 動,遂終身不復獵。(注釋)選自護生畫集。以;用,使用。視:看。遂;就,于 是。復;語,又。1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1)獵人入山,以槍擊母熊。(2)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戲于水。2照樣子,在括號里填上省略的人物。例:(獵人)中(母熊)要

5、害()端坐不倒 (2) ()近視之(3) () 戲于水 (4) ()死而不倒3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母熊之所以抱著巨石死而不倒,是因為怕石頭落下傷了自己的孩子B.獵人終身不打獵,是因為他被母熊那偉大的母愛感動了。C.因為母熊的三個孩子正在石頭下的水中嬉戲,所以它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 獵人的子彈4給故事?lián)Q個題目,不恰當?shù)囊豁検?)。A.母愛的姿勢 B.端坐不倒的母熊 C.獵人入山5展開想象,寫寫母熊被擊中的瞬間,它的神態(tài)和心里想法分別是怎樣的.閱讀古文,完成練習。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 之木石,以理于東海。1解釋下面的詞語。故: 理:2翻譯句子。女

6、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3讀完這個神話故事后,精衛(wèi)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4課外你還讀過哪些有關神話故事的書籍呢?請列舉兩部。.文言文閱讀。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 動。人問之,答日:“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用自己的話寫出這個故事。2為什么說“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文言文閱讀。宋濂嗜學宋濂余幼時即嗜(sh i)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 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 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1古今異義?!白咚椭敝械摹白摺惫帕x為 ,今義為?!坝嘤讜r即嗜

7、學”中的“余”古義為 ,今義為 o“余幼時即嗜學”的意思是 o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內容的句子,用“”畫出來。4這個故事是怎樣描述宋濂小時候特別喜歡讀書的?.閱讀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題。(一)孟母戒子盂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 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日:“有所失,復得?!逼淠敢读哑淇棧源?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矣。注釋:誦:背誦。輟(chu6):停止。H (xum):忘記 1給下列畫線字選擇正確意思。其母方織() A.正在B .方向C.相當以此戒之 () A.命令B .告誡C.戒備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畫線的句子。3讀完以后,請說說故事講了什么道理 ?.閱讀

8、文言文,完成練習。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xiāng)人托以子偕往。鄉(xiāng)人子失意, 山綴榜末,先歸。鄉(xiāng)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 在孫山外?!保ㄗ⑨專└芭e:趕去科舉考試。失意:指未錄取。榜末:錄取名單的最 后。得失:成功與失敗。賢郎:這里指老鄉(xiāng)的兒子。外:后面,暗指未 被錄取。1下面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語言、動作很搞笑)B.鄉(xiāng)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C.鄉(xiāng)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回家)D.解名盡處是孫山(盡頭)2這次考試落榜的人是3從上文看,孫山是個()的人。A.滿腹經綸 B.能說會道C.自私自利 D.不通人情4這個故事可以用()這個成語概括

9、。A.任人唯賢 B.同舟共濟C.名落孫山 D.功成名就.小古文閱讀。勿貪多瓶中有果。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注釋)汝(r 口):你。矣(y i ) : 了。1下列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A.瓶中/有果。B.兒/伸手/入瓶,取之/滿握。C.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2 “取之滿握”中的“之”指的是()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頭3對“汝勿貪多,則拳可出矣”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你不要貪多,少拿幾個果子,手就可以出來了。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緊拳頭就可以出來了 4這篇小古文告訴我們什么道

10、理?.閱讀古文,完成練習。徐孺子賞月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日:“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日:“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選自世說新語言語)(注釋)若:如果。物:指人和事。傳說月亮里有嫦娥、玉兔和桂樹。譬如:好 比。瞳子:瞳孔。明:看見。1聯(lián)系上下文和注釋,給下列句子加點的字詞選擇正確的解釋。(1)嘗月下戲()A.品嘗看又B.曾經玩耍(2)人語之日()A.對說徐儒子B.說話的2在文中用“ :畫出體現(xiàn)徐孺子聰明的句子,并說說你的理由。.閱讀理解。鐵杵成針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 媼方磨鐵杵。問之,日:“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1解釋下

11、面的詞。棄: 是: 方:2文中加點的“之”指代 o3翻譯下面的句子。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4由文中的這個故事衍生出來的一句俗語是: 5說說這篇短文給你的啟示。.閱讀下又,完成題目。王冕僧寺夜讀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 已,默竊記。暮歸,忘其牛?;驙颗碡燉杼铩8概瓝橹?,已而復如初。母日:“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上,執(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王冕傳)1日:“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上,執(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 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王冕傳)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竊入學舍(3)

12、夜?jié)摮?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觯鹣?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 學遂為通儒。(2)父怒撻之(4)聞而異之(1)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2)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3讀了這段話,用過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評價一下王冕,說說我們應該向他 學習什么?.輕松閱讀快車。藏王的使者唐朝()時,藏()王松贊干布派大臣祿東贊到內地求婚。內地的文成公 主既漂亮,又能干。好多國家都派使臣來求婚。唐朝皇帝決定讓使臣們比比智 慧,哪個最聰明,就把公主許配到他那里去。第一次,皇帝讓使臣們分出一百匹馬中哪匹馬駒是哪匹母馬生的。別的使 臣都把毛色相同的馬駒和母馬分在一起。祿東贊卻把馬駒同母馬分開關起來。 隔了一夜,才把母馬一匹一匹地放到馬駒中去。馬駒見到自己的媽媽,急忙撲 上去吃奶,不一會兒全分出來了。第二次,皇帝叫人扛來一根兩頭削()得一樣的檀香木棍。問使臣們哪一 頭是根,哪一頭是梢。別的使臣都很為難()。祿東贊用純子拴住木棍的中 央,把它放在池塘里,說:“下沉的一頭是根,浮著的一頭是梢?!弊詈?,皇帝叫人拿來一塊玉石,要使臣們用線穿過玉石上的洞眼。洞眼很 小,里面的孔道是彎彎曲曲的。使臣們一個個用線去穿,都失敗了。祿東贊一 邊看,一邊動著腦筋。忽然,他看見地上有只螞蟻,想出了主意。他把絲線拴 在螞蟻身上,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