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_第1頁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_第2頁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_第3頁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_第4頁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1 “噸的認識”是第五冊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的對象是第一學段的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然而“噸”這個非常大的質(zhì)量單位,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何將“噸”這個抽象的概念,以具體、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如何讓學生體驗“1噸”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好的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使數(shù)學貼近學生生活,變得有趣、生動,容易感受。本節(jié)課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過程中,先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貨車、電

2、梯的載重量”、“多少物體的重量約1噸”、“哪些物體的質(zhì)量要用噸作單位”、“估計一些大動物的質(zhì)量”等,使學生體驗到“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習“噸”的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但在教學的同時我也有許多困惑:三年級的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較差,讓學生推算多少個物體重約1噸比較難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體能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表現(xiàn);雖讓學生進行較充分的體驗,但畢竟是三年級的學生,“噸”離他們的生活實際太遠,有的學生對“千克”、“克”的質(zhì)量的表象還不清晰,對以“噸”為單位的物體質(zhì)量的估計就有些離譜。有一位學生說“一幢教學樓”“一棵樹”的

3、重約1噸。教學時要讓學生在估計時與“1噸”重的表象,如“2頭牛、40位同學”進行比較。還有,本節(jié)課如能設計在學生中找?guī)讉€25千克重的同學,讓同學嘗試背一背這些25千克的同學,看看誰能背的動,誰背的不止一個同學。這樣的親身參與活動,應該更能使孩子體會噸的重量??傊竟?jié)課,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學習和理解數(shù)學,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觀察、體驗、分析、推理、估計、想象,在探索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以具體的實物建立“1噸”的表象,讓學生確實感受到“1噸”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讓噸的單位換算融在“動物體重”的估計與轉(zhuǎn)換之中。能使學生在主動獲取新知的過程中,思維得

4、到鍛煉,情感得到體驗,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2 首先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是讓學生看圖然后問知道了什么,這樣的效果就是學生回答的一知半解的,現(xiàn)在想這樣的文字的解決問題,應該先讓學生讀題,只有讀懂了題的意思學生才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后面的表格上,我將重點弄錯了,認為這節(jié)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知道解決問題要有序,課后與大家討論才知道,解決問題就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知道問題解決的方法。還有在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如果開始就進行討論,這樣后進生就有偷懶的嫌疑,就不能達到每個人都參與到課堂之中

5、,久而久之,好學生越來越好,后進生越來越落后。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甚至還會有一些同學就會對數(shù)學失去學習的興趣。第二個班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注意這些問題,效果明顯要好一些。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3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1噸的概念。教學難點:建立1噸的概念,并能進行質(zhì)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課前了解自己的體重?!窘虒W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猜體重?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計量物體的質(zhì)量用什么做單位?(板書:千克?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1千克1000克)你估計老師的體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2、創(chuàng)設情景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nèi)ニ袌龉?/p>

6、一逛???,這里到處可見一箱箱的水果,真熱鬧??!讓我們拿一個大蘋果看看能有多重吧!出示:一個蘋果重200(克)那一箱蘋果呢?出示:一箱蘋果重10(千克)出示:一卡車蘋果重3( )一卡車蘋果的重量是3克,還是3千克?都不恰當,是吧?因此,人們就又規(guī)定了一個新的,比克和千克都大的重量單位噸。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噸”。噸也是一個質(zhì)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么關系呢?二、講授新知,解決問題1、1噸有多重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讓學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約100千克)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

7、千克?(約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聯(lián)系班中40個體重約是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悟1噸的重量。2、哪些東西大約有1噸(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2)一頭牛約重500千克,幾頭牛約重1噸?(3)你能說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嗎?請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說。(4)你認為什么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小結: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zhì)量時,常用噸作單位。(5)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貨車的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橋的載重量等)(6)完成32頁的做一做,集體訂正。3、單位換算剛才我們認識了噸,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學過了哪些質(zhì)量單位?請大家把這

8、些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理一理。反饋后,提問:“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千克和克呢?”通過剛才的整理,哪個單位最重?最輕的是?4噸_千克3000千克_噸學生嘗試完成,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課件演示)4噸4000千克,因為1噸1000千克,4噸就是4個1000千克,就是4000千克。?3000千克3噸,因為1000千克就是1噸,3000千克有3個1000千克,也就是3個1噸,就是3噸。完成32頁做一做,集體訂正。三、鞏固練習,學以致用1、估一估,連一連大象 鯨 山羊50噸 60千克 4噸2、在一輛載重是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為什么?3、填上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1)卡

9、車載重4( )。(2)小明體重35( )。(3)一塊橡皮的質(zhì)量是8( )。(4)碼頭停泊的貨輪能載貨10( )。4、13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介紹方法四、課外延伸,加深理解1、日記一則。大家好!我叫小馬虎。星期日旱晨我從2分米的床上起來,洗刷完畢,就去吃旱飯。我吃了一個50噸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后開始做作業(yè)。我做的幾道題是這樣的:5噸(5000)千克4020千克(4)噸(200)千克3噸400千克3400(克)下午我去逛公園,看見公園里有一只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時30分我睡覺了。2、你知道嗎?講曹沖稱象的故事,學生談談感受(五)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

10、4 在學習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前,學生已經(jīng)對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認識。知道了1千克=1000克。較輕物體的質(zhì)量常用可作單位,而一般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這樣一來學生就知道了測量較重的物體或者是大型物體時常用噸作單位。但是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沒有直觀的認識。也不可能像認識克和千克那樣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一個2分硬幣或者是兩袋鹽的重量來建立感性的認識。所以,對于噸這個質(zhì)量單位要想建立噸的觀念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本節(jié)課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我是先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貨車、電梯的載重量、多少物體的重量約1噸、哪些物體的質(zhì)量要用噸作單位、估計一些大動物的質(zhì)量等,使學生體驗到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

11、學習噸的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為了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首先課堂上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的質(zhì)量就是1噸,讓學生感受1噸到底有多重。再利用班上孩子們的體重,從數(shù)量上體會。 我找了班上體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一個同學,這樣學生可以想象大約四十個學生的體重就是1噸。然后告訴孩子們,我的體重是50千克。20個老師的體重就是1噸,同時課本上也提供了兩頭牛的體重也大約是1噸。讓學生在對比的數(shù)字中感受1噸之大。但在教學時發(fā)現(xiàn)三年級的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較差,讓學生推算多少個物體重約1噸比較難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體能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表現(xiàn);雖讓

12、學生進行較充分的體驗,但畢竟是三年級的學生,噸離他們的。生活實際太遠,有的學生對千克、克的質(zhì)量的表象還不清晰,對以噸為單位的物體質(zhì)量的估計就有些離譜。有一位學生說一幢教學樓一棵樹的重約1噸。教學時要讓學生在估計時與1噸重的表象,如2頭牛、40位同學進行比較。由于噸是用來計量較大的物體質(zhì)量,所以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很少出錯。但實際上學生對于這個單位的掌握還不是很好。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噸的認識教學反思5 噸的認識重在于幫助學生建立噸的觀念。力圖體現(xiàn)“猜測、驗證、操作、感受”等以學生“體驗”為主的總體思路。根據(jù)課堂實況具體反思如下: 一、以“動態(tài)生成”為魂,發(fā)現(xiàn)知識的生長點。1、猜測中生成的懸念:一開課,讓

13、孩子們猜測老師的體重,不管合理不合理,勇于大擔猜測的,老師預以表揚正在猜測的熱烈氛圍中,教師告訴大家一個秘密,20個這樣的老師的體重合在一起有1噸多重,使孩子們引起對噸的懸念2、探究中生成的概念:通過搬運礦泉水的實踐活動,探究得知,20千克一桶礦泉水,搬50次,正好是1噸。50桶20千克的礦泉水是1噸,探究體驗的過程中,逐步建立了噸的概念。3、感受中生成的新知:在抱一抱你的朋友估計體重的游戲中,再次感受到了,假如把全班同學平均每人的體重看作是25千克,40個這樣的好朋友合抱在一起才會有1噸。而在班級內(nèi)有52個小朋友,此時此刻想說些什么?有小朋友從安全的角度分析,這么多同學去乘同一輛公共汽車會超

14、重,產(chǎn)生不安全的隱患,滲透了人文精神;又有些小朋友說到:60_25=1500千克,1500千克就有1噸500千克了,超過1噸了,依次得出了“噸”與“千克”化聚的方法,這樣感受中生成了新知,使課堂內(nèi)容更加豐富。整堂課在知識呈現(xiàn)的方式中,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相互激烈地碰撞,真正地在動態(tài)生成中產(chǎn)生知識的生長點。二、以“體驗學習”為主,變革學生學習方式。1、體驗于建立表象時:通過掂2分硬幣,體驗1克的感受,再次提1千克的物品,靜靜地體驗1千克的物品提在手中,停留片刻,有沉的感覺,通過掂、提的親身經(jīng)歷,對1克、1千克有了進一步的體驗。接著試抱老師,抱不動,估計老師的體重,想象20個老師合抱在一起約有1噸,1噸有多重:1噸重的物品還能用手來掂、提嗎?通過掂、提、抱等體驗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