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西南師大三年級上冊一克、千克、噸西師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shè)計(克)_第1頁
小學數(shù)學西南師大三年級上冊一克、千克、噸西師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shè)計(克)_第2頁
小學數(shù)學西南師大三年級上冊一克、千克、噸西師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shè)計(克)_第3頁
小學數(shù)學西南師大三年級上冊一克、千克、噸西師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shè)計(克)_第4頁
小學數(shù)學西南師大三年級上冊一克、千克、噸西師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shè)計(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西師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shè)計克、千克、噸的認識一、教學目標:1在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1千克物體的質(zhì)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2通過實踐、觀察和推算,認識1噸物體的質(zhì)量,初步建立噸的概念;3知道噸、千克、克的實際意義及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根據(jù)具體物體選擇恰當?shù)馁|(zhì)量單位;4培養(yǎng)學生操作實踐和實際應(yīng)用的能力。二、教學重點:1在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1千克物體的質(zhì)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2通過實踐、觀察和推算,認識1噸物體的質(zhì)量,初步建立噸的概念。三、教學難點:認識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質(zhì)量的觀念四、課前準備:天平、臺稱、2分硬幣、2袋分別重500克的鹽

2、、一些實物如蘋果、幾?;ㄉ?、扣子、雞蛋等。五、教學課時:3課時第1課時 克、千克的認識【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2頁內(nèi)容,第4頁課堂活動第1題及練習一第1題?!窘虒W目標】1.在現(xiàn)實情境中認識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實際意義。2.在稱一稱、掂一掂等實踐操作體驗活動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據(jù)現(xiàn)實情境恰當選擇克或千克計量物品的輕重。3.在現(xiàn)實情境和具體操作中理解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克與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窘虒W重點】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窘虒W難點】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實際需要合理選擇恰當單位進行計量物品輕重的意識?!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臺盤秤

3、,天平秤,電子稱,1角硬幣,糖等物品學生準備:一袋500克的鹽,梨,1角硬幣,大米,黃豆等物品?!窘虒W過程】一、情境引入課件呈現(xiàn)超市購物稱重量的對話情境,同學們,畫面中的對話說了什么?(學生交流)教師由對話中用到的克、千克、噸切入引入課題:克、千克的認識。二、新知探索1.認識工具稱。呈現(xiàn)引入情境畫面中的一種物品,要知道這個物品有多重,怎么辦的呢?(用秤稱)同學們說得對,要想準確知道物品有多重,我們要用到計量物品質(zhì)量的工具秤。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常見的幾種秤,你們認識這些不同的稱嗎?誰來介紹一下,結(jié)合實物稱或圖片做簡要介紹。2.認識克。(1)稱一稱。我們認識了各種稱,你們想用稱稱一稱物品的重量嗎?下

4、面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從老師給你們準備的糖中,分別稱出1克、2克、3克、4克糖,看哪個小組操作有序,動作快,按要求稱出糖后,觀察糖的多少。學生操作稱鹽,教師巡視指導。活動小結(jié):大家觀察了稱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覺很輕。(2)掂一掂。 我們身邊有很多物品都很輕,比如這枚硬幣(呈現(xiàn)1角硬幣),介紹一角硬幣重1克,大家放在手掌心內(nèi)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把小組的硬幣放在一起,掂一掂,感受一下有多重。(3)說一說。通過剛才的掂一掂、稱一稱,你們對1克或幾克有什么感覺?(輕或很輕的感覺)活動小結(jié):計量較輕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單位,克用g表示

5、。(板書:克g)(4)議一議。生活中計量那些物品的輕重可以用克作單位?學生可能會說到牙齒、粉筆頭、樹葉等物品,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對估計誤差太大的予以糾正。學生交流后,課件出示用克作單位的實物圖片介紹。教師:你見到的哪些物品包裝上用到了“克”?(5)填一填學生獨立教材第2頁“填一填”,完成后匯報。教師:你是怎樣確定讀數(shù)和讀數(shù)單位的?小結(jié):秤上的標注是g,讀數(shù)就以克作單位,指針指著多少就是多少克。3.認識千克。(1)稱一稱。一袋鹽重多少?兩袋鹽呢?學生觀察后知道1袋鹽重500克,兩袋鹽是500克+500克=1000克請大家把2袋鹽放在盤秤上稱一稱,告訴老師兩袋鹽多重,你是怎樣知道的? 學生觀察后

6、發(fā)現(xiàn)指針指著1,兩袋鹽重1千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得出:1千克和1000克都同樣表示兩袋鹽的輕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樣重,1千克等于1000克。教師板書:1000克=1千克(2)掂一掂 。 現(xiàn)在請大家把重1kg的鹽放在手里掂一掂,說說你的感受。學生操作并交流感受。先掂一掂1kg的鹽,再掂一掂1枚一角的硬幣,有什么感受?并在小組討論:在什么情況下要用千克作單位?小結(jié):計量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單位,千克用kg表示。教師板書:千克kg(3)估一估教師:你能估一估多少個梨重1千克嗎?先引導學生用手先掂一掂一個梨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樣的感受,然后估計幾個梨

7、重1千克,組內(nèi)先交流,然后讓學生用盤秤驗證估算結(jié)果(4個梨重約1千克)。你能估一估多少個雞蛋重1千克嗎?教師用盤秤稱出1千克雞蛋驗證學生的估算結(jié)果(18個雞蛋約重1千克)。(4)稱一稱 小組合作用盤秤稱出1千克大豆。讓學生先將大豆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后再稱出1千克大豆。 教師巡視,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讓學生再掂一掂。 小組合作用盤稱稱出2千克大米。教師巡視,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 教師巡視:讓學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組再分別稱出8個蘋果和3個蘿卜有多重。(5)填一填。5000g=( )kg3kg=( )g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指名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幫助學生分析填寫錯誤的原因。

8、三、練習應(yīng)用1.完成第4頁課堂活動第1題:稱一稱教師:比一比看誰抓得準?學生分組完成后相互交流。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一第1題。投影儀展示學生完成情況。師生共同評析3拓展練習:1000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鐵塊誰重?為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因為1000克1千克,所以1000克的棉花與1千克的鐵塊一樣重。同樣重的物品大小也不一定相同。四、反思總結(jié)教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克和千克都是計量物品質(zhì)量的單位,計量很輕的物品有多重用克做單位,計量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千克作單位,以及1千克=1000克。 板書設(shè)計:克 千克的認識質(zhì)量單位: 克 千克克g 千克kg1000克=1千

9、克課后反思:第2課時 噸的認識【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頁例3、例4,第4頁課堂活動第2題,練習一第4題、第6題。【教學目標】1.通過實踐體驗、觀察和推算活動認識噸,初步建立噸的單位概念,感受噸的實際意義。2.在推算中理解掌握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并能進行噸與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窘虒W重難點】建立噸的單位概念。【教學重難點】西師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shè)計篇二:西師大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東南西北教案東、南、西、北王仕炳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3頁例1,34頁及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八第12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4個方向,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2.經(jīng)歷辨別方向的過程,初步體驗方向的相對性

10、,發(fā)展學生的方位感和空間觀念。3.明確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課題1、老師今年假期準備去旅游,于是咨詢了旅行社,旅行社的工作人員給我寄來了一張中國地圖和四張圖片,同學們想看嗎?多媒體出示地圖和照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大草原,海南的風景圖、西藏自治區(qū)的布達拉宮、上海市的東方明珠電視塔,(教師在出示圖片時介紹圖上內(nèi)容)讓學生有一種想旅游的沖動。2、如果老師從我們的家鄉(xiāng)四川省出發(fā)到內(nèi)蒙古去看大草原,你們認為應(yīng)該想那個方向走?學生回答,教師適時點撥,閃爍箭頭和北字,讓學生知道應(yīng)該往北走。教師:如果去海南看海南風光,去西藏看布達拉宮,去上海市看東方明

11、珠電視塔分別應(yīng)向南、西、東走。3、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四個方向,板書課題:東、南、西、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學在地圖上辨認東、南、西、北(1)、在地圖上怎樣辨認東南西北呢?剛才在地圖上知道了北方、南方、西方、東方,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從這里可以看出,地圖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書:南、北)想一想,地圖的左邊、右邊是什么方向呢?(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走西右東繪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箭頭和北字)(2)介紹十字形方向標。(3)出示平面圖?以崗亭為中心,在地圖中用箭頭標出東、南、西、北。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訂正標法,上北下南走西右東。?崗亭

12、的東面是轉(zhuǎn)盤,西面是( ),南面是( ),北面是(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點撥,集體訂正。?還可以怎樣說?同桌互相說一說。2理解運用(1)教師:請孩子們看大屏幕圖,這張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法繪制的嗎?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這個叫做方向標,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你還能聯(lián)想到其他幾個方向嗎?(學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請大家完成練。3、游戲(出示游戲規(guī)則)(1)介紹游戲規(guī)則:五人一組,中間一人,其余四人分別站在他的前、后、左、右。 ?站在中間的同學說一說其余4名同學分別在什么方向。?站在四周的同學分別說一說自己對面在自己的哪個方向。(2)教師和其中一小組演示。(3)各小組完成游戲,教

13、師適時指導。4、完成練習八第一題(1)出示平面圖(2)學生分清各個方向(3)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三、課堂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四、聯(lián)系生活,拓展提高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八第2題。板書:東 南西北西南上北下南 左西 右東 北西師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設(shè)計篇三:西師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西師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教案克、千克、噸的認識(一)教學目標1.通過調(diào)查與交流,使學生了解常用的質(zhì)量單位及計量工具。2.在估一估、稱一稱、掂一掂的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3.培養(yǎng)學生對物品質(zhì)量的估計能力,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教學重點建立“克”的概念。教學準備1學生進行課前調(diào)查,了解一些

14、物品的質(zhì)量及秤。2準備天平、電子秤、2分硬幣、1克鹽及一些較輕的物品。教學過程一、組織交流,了解單位與工具1了解質(zhì)量單位課前,老師請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誰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與大家交流?學生交流。老師把學生說的物品的質(zhì)量寫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噸?教師指出: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噸都是計量物品輕重的單位。其中的公斤、斤、兩是中國傳統(tǒng)的計量單位,一直沿用至今???、千克、噸是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是咱們將要研究的內(nèi)容。2認識工具在調(diào)查活動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工具可以稱出物品有多重?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教科書第1頁圖上的

15、各種秤,并作必要的補充與說明。二、動手操作,認識克1教師出示一小勺鹽(重1克),估一估它的質(zhì)量請學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來稱?經(jīng)過討論,學生確定要用天平來稱。2介紹天平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強調(diào)指針左右擺動得一樣就平衡了)。3稱鹽教師示范用天平稱出這一小勺鹽的質(zhì)量是1克。用手掂一掂1克的鹽,說一說感受。4你知道2分的硬幣有多重嗎?誰來估一估學生用天平稱出2分的硬幣重1克。用手掂一掂,說一說感受。5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拿出學生能想到的一些輕的物品。6討論:你認為什么情況下使用克作單位三、課堂活動1分組活動:稱學習用品先估一估,再稱一稱,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寫記錄單。2獨立

16、作業(yè),看圖,填一填(教科書第2頁)指導學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四、全課小結(jié)(略)五、課后延伸克、千克、噸的認識(二)教學目標1.在估一估、稱一稱、掂一掂的實踐活動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2掌握克與千克的進率,能進行簡單換算。3培養(yǎng)學生對物品質(zhì)量的估計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操作能力。教學重點建立“千克”的概念。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同學們,你們測量了自己的體重嗎?誰愿意說給大家聽?當一個學生說出體重之后,問一問,誰比他重?還有誰更重?咱們班上誰最重?教師隨機作記錄: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我們班最重的同學都沒有老師重?看了老師的體重,你有什么感覺?為了便于

17、比較,也為了記錄簡便,老師用來表示體重的單位應(yīng)該與你們的一樣,都用千克作單位。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千克。(板書:認識千克)二、探索新知(一)認識1千克(1)出示一袋500克的碘鹽,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請學生讀出包裝上的數(shù)據(jù)。再出示一袋同樣的碘鹽,問學生:兩袋這樣的碘鹽重多少?告訴學生1 000克就是1千克。教師板書:1 000克1千克千克用kg表示。1 kg1 000 g(2)將這兩袋鹽放在臺秤上,請學生看指針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3)學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幣,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說出自己的感受。(4)討論:你認為通常在什么情況

18、下用千克作單位?結(jié)論:計量較重的物品有多重時,通常用千克作單位。(二)操作活動,稱物品每組拿出自己準備的秤。(1)稱出1千克鹽、3千克大米、2千克水果糖。(也可以用作業(yè)本、數(shù)學書等代替)用手掂一掂。(2)稱8個蘋果、3個蘿卜,掂一掂,估計一下這些物品有多重,再稱一稱。學生交流:你用什么工具稱?怎樣稱的?(三)克與千克的換算(1)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單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樣想的?啟發(fā)學生說出:1千克是1 000克,3千克就是3 000克。3 kg=3 000 g(板書)這3個蘿卜重2 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單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樣想的?比較這兩個式子:3 kg=3 000 g2 000

19、g2 kg,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3)老師的體重是50 000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嗎?50 000克就是50千克,全班最重的是48千克,老師比全班的同學都重。三、課堂活動(1)對口令。(2)填一填。(3)分組活動,稱一稱。選擇一件你想稱的物品(例如書包、椅子、桌子、學生?),估計一下有多重。全班交流四、全課小結(jié)(略)五、課后延伸小豬重30千克,小貓重5千克,大公雞重3千克,母雞重2千克,兩只小雞分別重500克。它們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規(guī)定不能超過33千克,小木船規(guī)定不能超過千克。它們怎樣坐船?克、千克、噸的認識(三)教學目標1在實踐、觀察與推算的活動中,認識1噸物品有多重,建立噸的概念。2掌握

20、千克與噸的進率,能進行簡單換算。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實際應(yīng)用的能力。教學重點建立噸的概念。教學準備1請學生課前去調(diào)查貨車的載重量。2教師準備體重秤、1桶水、等。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同學們,課前老師請大家去觀察和了解貨車的載重量,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與大家交流?學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貨車車身上寫著準載2噸、4噸?教師發(fā)現(xiàn)了一輛長安小貨車,車身上寫著準載1 000千克,另一輛小貨車車身上寫著準載1噸,哪輛車的準載量大?引發(fā)學生的爭議,進而引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噸。(板書:認識噸)二、建立概念1認識1噸(1)請一個體重大約是25千克的學生站上體重秤。告訴大家,三年級的小學生大約重25千

21、克。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說一說對25千克的感受。(2)請4個學生上臺,算一算,他們的體重一共約是多少千克?想象一下,把這4個學生都壓在你身上,感覺怎樣?100千克重不重?(3)請40個學生起立,算一算,他們的體重一共約是多少千克?想象一下,把這40個學生全都疊在你身上,會怎樣?1 000千克重不重?(4)1 000千克就是1噸。1噸重不重?板書:1噸1 000千克。2算一算,加深對1噸的認識(1)出示重20千克的一桶水,放在體重秤上。請學生用手拎一拎,說一說感受。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1噸?(3)出示重50千克的1袋米。請學生用手提一提(先請一個學生提,再請兩個學生一起提,然后請三個學生

22、一起提),說一說感受。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噸?3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噸啟發(fā)學生舉例:如大象約重4噸,大黃牛約重1噸,家中上月用水約5噸?教師舉例:城市家庭每月的排放污水量,城市家庭全年生活垃圾量,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量?從而進行環(huán)保教育。 與克、千克相比較,你認為什么情況下使用噸作單位?結(jié)論:計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三、認識進率1噸1 000千克。(1)出示兩輛車的圖片,其中一輛車身上寫著2 000 kg,另一輛車身上寫著4噸。填一填:2 000 kg=()噸4噸=()kg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啟發(fā)學生說出1 000千克是1噸,2 000千克就是2噸;1噸是1 000千

23、克,4噸是4 000千克。噸與千克的進率是1 000。把用千克作單位的數(shù)換算成用噸作單位的數(shù),要去掉3個0;把用噸作單位的數(shù)換算成用千克作單位的數(shù),要加上3個0。(2)判斷。(3)解決問題。 看圖,這幅圖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答。 教師:在解決這個問題時,你遇到了什么情況?怎樣思考的?學生2:都變成用千克作單位的數(shù),5噸5 000 kg,5 000-2 000=3 000(kg)??偨Y(jié):可以統(tǒng)一成用噸作單位,也可以統(tǒng)一成用千克作單位。四、全課小結(jié)(略)五、課堂練習六、課后延伸(可用計算器)一個雞蛋大約重50克,如果1個人1天吃1個雞蛋,多長時間能吃掉1噸雞蛋

24、?克、千克、噸的認識(四)教學目標1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加深對質(zhì)量單位的理解。2應(yīng)用克與千克、千克與噸的進率進行單位間的換算。3應(yīng)用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4體會數(shù)學的應(yīng)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yīng)用能力。教學重點單位間的換算。教學準備 圖教學過程一、選擇單位(1)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質(zhì)量單位?板書:克千克噸gkg(2)舉例說明,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哪個單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較輕較重很重(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適的單位。1個梨重180()。爸爸的體重是67()。1頭河馬大約重1()。1本連環(huán)畫約重216()。一輛大貨車運白菜3()。小馬虎寫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早晨,天剛亮,我就起床了。我拿起5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臉。媽媽早就準備好了一杯250克的牛奶、一個55千克的雞蛋和一個200噸的蘋果。不一會兒,早飯吃完了,我親熱地跟可愛的小狗告別,這只小狗足足有20克重。我背起3噸重的書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