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課件_第1頁
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課件_第2頁
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課件_第3頁
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課件_第4頁
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外科管常見引流管護理引流定義:依靠吸引力或重力從體腔或傷口引出液體的行為、過程和辦法目的:將人體組織間隙或體腔中積聚的液體引導至體外護理宗旨:保證引流的有效性,防止術后感染,促進傷口愈合引流定義:依靠吸引力或重力從體腔或傷口引出液體的行為、過程和鉆孔引流腦室內(外)硬膜下(外)胃管腸管胸腔閉式心包縱膈腹腔、T管引流脾窩、盆腔引流尿管VSD引流切口、皮下引流鉆孔引流胃管胸腔閉式腹腔、T管引流尿VSD切口、皮下引流名稱頭部:鉆孔引流、腦室內(外)、硬膜下(外)頸部:皮下、切口胸部:胸腔閉式、心包、縱

2、膈腹部:腹腔引流管、脾窩引流、T管引流、盆腔引流四肢:切口引流,皮下引流、VSD引流其它:胃管、尿管名稱頭部:鉆孔引流、腦室內(外)、硬膜下(外)護理原則標識醒目、清晰妥善固定通暢引流感染預防記錄觀察護理原則標識醒目、清晰原則-標識醒目、清晰1.來院病人,一旦置管,統(tǒng)一標識,正確粘貼。2.依管道種類,選合適標識:(1)棕色深靜脈置管標識。 (2)深綠色胃管標識。 (3)黃色引流管標識(尿管、造瘺管、腹腔引流管等)。(4)紅色(胸腔閉式引流管、腦室引流管)。(5)藍色其他管路標識。3.置管粘貼,位置外端。注意箭頭,邊緣對齊。4.貼者簽全名,字跡應防擦。換管換標識,脫落及補上。5.置管長度,應填備

3、注;特殊事宜,備 注及時原則:不傷病人。原則-標識醒目、清晰1.來院病人,一旦置管,統(tǒng)一標識,正確粘原則-妥善固定記錄(長)刻度;留足長度??p合情況觀察敷料固定包扎原則-妥善固定記錄(長)刻度;留足長度。原則-通暢引流位置放置:避免折疊、彎曲:勤擠壓:離心手術后經常擠壓排液管,一般情況下,每30min擠壓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塊堵塞,始終保持引流管通暢,做到準確、及時的反映病情,為能順利搶救提供了可靠依據(jù)。瓶更換:手雷瓶原則-通暢引流位置放置:原則-感染預防手衛(wèi)生無菌操作病房內空氣物品床鋪的消毒隔離工作置管部位的敷料應保持清潔干燥定時更換引流袋和引流管瓶(袋)莫高于管,病人搬動管要夾圖片原則-感

4、染預防手衛(wèi)生圖片原則-記錄觀察引流管:長度;切口愈合情況引流液:量、色、性狀,異常報告換藥:時間瓶更換,管拔出原則-記錄觀察觀察要點共性:病情、意識,合作度 是否通暢,顏色性質量 敷料有無滲出T管:腹部體征:腹痛有無;黃染消退情況及大便顏色;管周皮膚有無膽汁侵蝕胸腔閉式:能見水柱波動(4-6cm),觀察有無皮下氣腫。心包縱膈:能見水柱波動(4-6cm)腦室硬膜外硬膜下:瞳孔頭痛嘔吐;管內液面有無波動觀察要點共性:病情、意識,合作度護理要點共性: 袋(瓶)低于切口平面 妥善固定 保持通暢 定時擠捏 病情允許,床需抬高腹腔引流:量驟變,狀改變,腹脹發(fā)熱,體征異常,報告醫(yī)生。T管:拔前遵囑閉管1-2

5、天,夾管期、拔管后觀察:發(fā)熱、腹痛、黃染VSD引流:遵醫(yī)囑調節(jié)負壓,維持有效壓力胸腔閉式:1.瓶低于切口平面60-100cm;量100mlh色鮮紅,有血凝,及通知。2.瓶打破,頭滑脫;要夾閉,或反折。3.管滑脫,緊捏皮,立通知,醫(yī)處理。護理要點共性:護理要點心包縱膈: 術當日,勤擠壓,防堵塞。(30-60min);接負壓,力莫高(1.5-2.0KPa);術當日,量很多,色鮮紅,需醫(yī)知。(2-3h)腦室引流:入口處應該高于外耳道10-15cm硬膜下引流:根據(jù)顱內壓情況至于床面或遵醫(yī)囑調整硬膜外引流:根據(jù)顱內壓情況至于床面或遵醫(yī)囑調整護理要點心包縱膈:引流管護理的注意事項 必須熟知各種引流管的作用

6、和通向,切勿接錯 固定妥當,以免脫落或滑入體腔內 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 避免壓迫或扭曲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必要時采用負壓吸引 維持引流裝置的無菌狀態(tài),防止污染,引流管皮膚出口處必須按無菌技術換藥,每天更換引流袋 掌握各類引流管的拔管指征、拔管時間及拔管方法:根據(jù)醫(yī)囑和病情好轉及時拔管,引流液逐漸減少或內容清澈無滲漏20-50ml/24h時,可遵醫(yī)囑由醫(yī)師拔出引流管。引流管護理的注意事項 必須熟知各種引流管的作用和通向,切小結在引流護理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引流的通暢,妥善固定,詳細記錄引流的顏色、性質和量地變化,以利于對患者病情的判斷,使患者變化的病情得到及時的治療,從而達到醫(yī)生(護士)、患者(家屬)、社會(政府)滿意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