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正的文士時代規(guī)范生動又別開生面的宋代文學1宋代文學基本上是沿著中唐以來的方向發(fā)展起來的。文:古文運動,宋代作家更加緊密地把道統(tǒng)與文統(tǒng)結合起來,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為具有很強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實用的文體。詩:注重反映社會現(xiàn)實,題材、風格傾向于通俗化,這兩種趨勢也得到繼續(xù)發(fā)展,最終形成了與唐詩大異其趣的宋詩。詞:宋代達到了巔峰。通俗文藝:戲弄、說話迅速的發(fā)展;話本和諸宮調、雜劇、南戲等戲劇樣式的通俗敘事文學逐漸形成。2一、文化的高度繁榮崇文抑武的國策理學思想與“文以載道說”的盛行印刷業(yè)、教育發(fā)達與學者型作家大量涌現(xiàn)詩文政治功能與議論成分的加強 3(一)崇文抑武的國策抑武崇文有力地加強了君權的同時,
2、也使士大夫的社會責任感和參政熱情空前高漲。4(二)“文以載道”理學思想在宋代主要是士大夫階層主體意識的理論表現(xiàn)。自覺的衛(wèi)道意識,并積極地著書以弘揚己說,摒斥異己。 新學與舊學 舊學內部:蜀學與洛學;朱熹與葉適、陳亮。 5韓愈 :“文以貫道”宋代: “文以載道” “作文害道” 理學家:周敦頤率先提出了“文所以載道” ,朱熹痛駁“文以貫道”之說,對“文以載道”說作了更深入的理論闡述。 “文以載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壇上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 6理學家之“道”:儒家一貫“道統(tǒng)”,格物致知之道,傾向于內修政治家之“道”:治國安邦,傾向于實用文學家之“道”:宇宙人生之道、日常百用之道、人情世故之道7(三)印刷業(yè)、
3、教育的發(fā)達官、私人藏書,私人藏書家官學、私學,四大書院宋代士人的總體學術水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大量學者型作家涌現(xiàn)。8(四)重現(xiàn)實、重議論的文學特點崇文抑武的國策,“文以載道說”的盛行,學者型作家大量涌現(xiàn),最終嚴重影響到宋代文學的面貌:重現(xiàn)實:柳永煮鹽歌;周邦彥天賜白 等重議論:議論滲透到各種體裁。宋人之喜愛議論堪稱前無古人。9奏議文:宋人的作品總數(shù)遠遠超過唐人,而且單篇奏議的篇幅也大大地擴展了。唐人奏議中最稱宏博,也只有五千馀字,而宋代洋洋萬方言的奏議層出不窮。是那些傳統(tǒng)上不宜說理的題材,宋人也照樣能大發(fā)宏論。例如亭臺記、詩歌等10二、憂患意識與愛國主題的弘揚 憂患意識對文學家的影響民族矛盾
4、激化的歷史背景愛國主題的弘揚 11(一)宋代文人的憂患意識所謂憂患意識:儒家一直強調的個體對社會應有強烈的責任感,并由此生發(fā)出對社會興亡的前瞻和憂患的意識。 孟子離婁下曾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12自覺:宋代士大夫的國家主人公意識十分強烈, “先天下之憂而憂”外患:宋代的國勢不如漢、唐那么強盛。從北宋開國到南宋滅亡,宋王朝始終處于強敵的威脅之下。內憂:宋代雖然經(jīng)濟相當發(fā)達,但由于對內的冗官冗費和對外的巨額歲幣,農民負擔沉重,財政時有困難。13(二)對文學產生的直接影響1、寫現(xiàn)實:宋代作家很少用文學來歌功頌德。2、寫情志:宋代作家在表達個人抱負時,也相當拘
5、謹、收斂。 李、杜 的豪情壯志與王安石的自述“材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保☉涀蛟娛局T外弟143、文風:嚴謹、平實、細密、深沉,很難以發(fā)現(xiàn)唐人那種天馬行空、氣沖斗牛的昂揚氣概。宋代詩文的現(xiàn)實意義很強,但缺乏唐代詩文中的那種瀟灑浪漫氣息。這一方面與宋代思想控制嚴格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宋人深沉的憂患不無關系。 154、主題:高揚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題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學傳統(tǒng)。每逢國家危急存亡之秋,這類主題便會放射出異彩,從屈原到杜甫的文學史實已經(jīng)昭示了這種規(guī)律。宋代的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三百年間外患不斷。漢、唐都亡于國內的農民起義和軍閥混戰(zhàn),而北宋和南宋卻亡于外族入侵。這樣,宋代的作家就勢必對愛國
6、主題給予格外的重視。 16愛國主義主題維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與尊嚴,是宋代文學最值得關注的歷史性貢獻。陸游;宗澤;李剛;辛棄疾;陳亮;賀鑄;文天祥;岳飛17三、宋代作家性格特征和審美情趣 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有機融合社會責任感與個性自由的整合新型的文人生活態(tài)度審美情趣的轉變 18(一)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有機融合禪宗與凈土宗在宋代重新流行。宋代的儒、道、釋三種思想都從注重外部事功向注重內心修養(yǎng)轉變,因而更容易在思想的層面上有機地融合起來。到北宋中葉,三教合一已成為一種時代思潮。19(二)新型的文人生活態(tài)度三教合一的思潮使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性格迥異于前代文人社會責任感與個性自由的整合。首先,士大夫對傳統(tǒng)的處
7、世方式進行了整合,承擔社會責任與追求個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擠的兩極。宋代士人在積極參政的同時,仍能保持比較寧靜的心態(tài),他們已把自我人格修養(yǎng)的完善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標,一切事功僅是人格修養(yǎng)的外部表現(xiàn)而已。20所以:宋代的士大夫嚴守道德但卻不缺乏個性自由。他們可以向內心去尋求個體生命的意義,去追求經(jīng)過道德自律的自由。宋人有很強的傳統(tǒng)觀念和集體意識,結盟結黨的做法得到普遍的認同。宋人認為個人的努力和貢獻是整個傳統(tǒng)或整個階層中的一部分,應當受到理性和道德的制約。21其次,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態(tài)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人的個體意識不像唐人那樣張揚、發(fā)舒,他們的人生態(tài)度傾向于理智、平和、穩(wěn)健和淡泊,事業(yè)
8、順利時并不“仰天大笑出門去”;命運坎坷時也很少悲嘆“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 。 22王安石拜相之日即惦念著“霜筠雪竹鐘山寺”,相業(yè)正隆時又寫詩追憶“江湖秋夢櫓聲中”蘇軾暮年貶往荒遠的海南,也不戚戚于個人憂患,食芋飲水,吟詩作文,創(chuàng)造出了他文學業(yè)績中最后的輝煌。與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靜、理性和腳踏實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動,而臻于成熟之境,而以平淡美為藝術極境。這些特征都植根于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和生活態(tài)度。 23(三)審美情趣的轉變:以俗為雅宋代人生哲學的新發(fā)展:關鍵在于“心”的修為。24禪:禪宗越發(fā)將禪的意味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隨緣任運的人生哲學。晚唐的臨濟宗認為:“道流
9、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之事?!保ㄅR濟慧照禪師語錄)宋代的禪宗更以內心的頓悟和超越為宗旨,輕視甚至否定行善、誦經(jīng)等外部功德。25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安皇秋L動,不是幡動,是尊駕的心動?!?6儒:宋儒弘揚了韓愈把儒家思想與日用人倫相結合的傳統(tǒng),更加重視內心道德的修養(yǎng)。所以,宋代的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塵、與俗俯仰的生活態(tài)度。在他們看來,生活中的雅俗之辨應該注重大節(jié)而不是小節(jié),應該體現(xiàn)在內心而不是外表,因而信佛不必禁斷酒肉,隱居也無需遠離紅塵。27隨之而來的是,宋人的審美態(tài)度也世俗化了:審美活動中的雅俗之辨,關鍵在于主體是否具有高雅的品質和情趣,而不在于審美客體是高雅還是凡
10、俗之物。蘇軾說:“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瑋麗者也?!保ǔ慌_記)黃庭堅說:“若以法眼觀,無俗不真?!保}意可詩后)便是這種新的審美情趣的體現(xiàn)。 佛印與蘇軾的故事。28審美情趣的轉變,促成了宋代文學從嚴于雅俗之辨轉向以俗為雅?!耙运诪檠拧?,才能具有更為廣闊的審美視野,實現(xiàn)由“俗”向“雅”的升華,或者說完成“雅”對“俗”的超越。宋代詩人采取“以俗為雅”的態(tài)度,擴大了詩歌的題材范圍,增強了詩歌的表現(xiàn)手段,也使詩歌更加貼近日常生活。29四、城市的繁榮與詞的興盛 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與城市的繁榮士大夫的優(yōu)裕生活與詞的興盛社會的廣泛需求對詞人創(chuàng)作熱情的刺激 30(一)城市的繁榮北宋的都城
11、汴京、南宋的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達十萬以上的大城市。宋代還逐漸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區(qū))和“市”(商業(yè)區(qū))的界限,不禁夜市,為商業(yè)和娛樂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環(huán)境。宋王朝優(yōu)待士大夫,官員的俸祿及貼補收入比較優(yōu)厚,宮廷和官僚階層的生活奢華,一般市民也崇尚奢靡的風氣。31繁華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類以娛樂為目的的文藝形式,說話、雜劇、影劇、傀儡戲、諸宮調等藝術迅速興起和發(fā)展,而詞則成為宋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學樣式。 從晚唐五代以來,詞的主要功用是在宴樂場合供給伶工歌女歌唱。入宋以后,新的社會環(huán)境更加有利于詞的發(fā)展。 (二)詞的溫床32首先,宋王朝的財政措施是“恩逮于百官者
12、唯恐其不足,財取于萬民者不留其有馀”(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二五)。大量的財富被集中起來供皇室和官僚階層享用。宋代的官員大多是有高度文化修養(yǎng)的士大夫,他們的享樂方式通常是輕歌曼舞,淺斟低唱??軠省㈥淌?。33一曲輕歌一丈綾,美人猶自意嫌輕。 不知織女寒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34地位高的士大夫大多蓄家伎。姜夔與范成大地位低的官員也有官伎提供歌舞娛樂。歐陽修、張先、蘇軾等詞人為官伎作詞的事,詞話中屢有記載。 35其次,宋代文人的人生態(tài)度也有利于詞的興盛。宋代文人大多實現(xiàn)了社會責任感和個性自由的整
13、合。他們用詩文來表現(xiàn)有關政治、社會的嚴肅內容,詞則用來抒寫純屬個人私生活的幽約情愫。歐陽修的艷詞36第三、詞是宋代尤其是北宋社會文化消費的熱點。由于都市的繁榮,“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序),民間的娛樂場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詞,士大夫的詞作便通過各種途徑流傳于民間。更有一些詞人直接為歌女寫詞。37第四、隨著詞體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變化,宋詞并不是一味滿足尊前筵下、舞榭歌臺的需要。如蘇軾的詞作,自抒逸懷浩氣;辛棄疾的篇章,傾吐英雄豪情,便不再與歌兒舞女有關。但就其整體而言,宋詞的興盛是與宋代都市的繁榮和文化娛樂業(yè)的發(fā)展密切相關的。 38五、宋代文學獨特成就與歷史地位
14、宋代古文對唐代古文的繼承與發(fā)展:宋詩對唐詩的因革:宋詞在詞史上的巔峰地位遼金詩文成就 39(一)宋文:對唐文繼承與發(fā)展文體的多樣化古文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整合風格的變化古文的普及40沿唐文而來,超唐文而去。韓、柳在古文的章法、句法等技巧和敘事、議論等功能方面,都為宋代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韓、柳對駢文頗為排斥,這使習慣于駢文的作家和讀者都感到不滿,所以古文并沒有取代駢文的地位。而且韓愈的古文已有艱澀古奧的傾向,韓愈以后的古文作家因襲了這個缺點。到了晚唐、五代,駢文又重新占據(jù)了優(yōu)勢。41宋代作家清醒地看到了唐代古文的得失,歐陽修等人既采取古文作為主要的文體,又反對追求古奧而造成的險怪艱澀,從而
15、為宋代古文的發(fā)展開辟了正確的道路。宋代散文作家的陣容比唐代更為壯大。“唐宋八大家”,六人出于宋代;北宋的王禹偁、范仲淹、晁補之、李格非等,南宋的胡銓、陸游、呂祖謙、陳亮等,也都堪稱散文名家。421、文體的多樣化古文并不絕對摒棄駢文,宋文注意吸收駢文在辭采、聲調等方面的長處,以構筑古文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借鑒古文手法,對駢文進行改造,創(chuàng)造出參用散體單行的四六和文賦。這樣,古文和駢文經(jīng)過取長補短而各自獲得了新的活力。出現(xiàn)了獨具一格的筆記文。這種文體長短不拘,輕松活潑,是古文文體解放的重要標志 432、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整合宋代散文議論、敘事、抒情三種主要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融為一體,使散文實用價值和審
16、美價值更好地結合起來。 44宋代的政論文和學術論文特別發(fā)達,從王安石、曾鞏到胡銓、呂祖謙,散文的議論功能臻于完善。以歐、蘇為代表的作家則更加注意三種功能的融合,加強了散文的抒情性質與文學意味。歐陽修的史論在議論中滲入強烈的感情色彩,蘇軾的亭臺記把敘事與議論結合得天衣無縫。秋聲賦、赤壁賦等散文名篇更堪稱典范。在這些作品中,散文的各種功能已水乳交融,且具有詩的意境,成為名副其實的美文。453、風格的變化就個體而言,宋代散文的風格豐富多采,幾位大家各具鮮明的藝術個性。就整體傾向而言,宋文的風格是趨于平易暢達、簡潔明快,從而在韓文之雄肆、柳文之峻切之外開辟出新的藝術境界。就美學價值而言,宋文與唐文并無
17、高下之分。宋文的風格變化,主要是朝著更加自然、更加貼近生活的方向發(fā)展。464、古文的普及文從字順、如行云流水的散文、更切于實用,也更易為作者和讀者所接受。從宋代開始,古文成為用途最廣的散文文體,以古文為主、駢文為輔的文體格局得以確立,歷元、明、清諸代而沒有變化。47(二)宋詩:對唐詩的因革題材向日常生活傾斜以平淡為美的美學追求唐詩之外又一美學范式的創(chuàng)建48宗唐與宗宋異則異矣,卻一脈相承。宗唐宗宋,成為后代詩壇宗派門戶的標志從中唐開始,唐詩就有向日后的宋詩演變的趨勢。而宋詩的許多特征,都可在杜甫、韓愈的詩中找到濫觴。從整個詩歌史來看,宋詩正是唐詩發(fā)展的必然結果。49唐詩的壓力仰望唐詩,猶如一座巨
18、大的山峰,宋代詩人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無窮的寶藏作為學習的典范。但這座山峰同時也給宋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他們必須另辟蹊徑,才能走出唐詩的陰影。宋人對唐詩的最初態(tài)度,是學習和模仿。從宋初到北宋中葉,人們先后選擇白居易、賈島、李商隱、韓愈、李白、杜甫作為典范,反映出對唐詩的崇拜心理。待到宋人樹立起開創(chuàng)一代新詩風的信心之后,他們就試圖擺脫唐詩的藩籬。然而極盛之后,難以為繼。宋詩的創(chuàng)新具有很大的難度。 50詩歌在題材和語言上趨于通俗化,描寫平凡、瑣細的日常生活,并采用俗字俚語,這種趨勢是從杜甫開始的,中唐韓愈、白居易、孟郊、賈島及晚唐皮日休、羅隱等人又有所發(fā)展,而宋代詩人則沿其流而揚其波。 1、題材向日常
19、生活傾斜51宋詩在題材方面較成功的開拓,是向日常生活傾斜。瑣事細物,都成了宋人筆下的詩料。比如蘇軾曾詠水車、秧馬等農具,黃庭堅多詠茶之詩。有些生活內容唐人也已寫過,但宋詩的選材角度趨向世俗化,比如宋人的送別詩多寫私人的交情和自身的感受,宋人的山水詩則多詠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詩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蓋世英雄或絕俗高士。這種特征使宋詩具有平易近人的優(yōu)點,但缺乏唐詩那種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壯采。 52詩歌中發(fā)議論,也是從杜甫、韓愈開始,在晚唐杜牧、李商隱的詩中已屢見不鮮,入宋以后則發(fā)展成為詩壇的普遍風氣。 2、以議論為詩533、以平淡為美的美學追求宋詩的任何創(chuàng)新都是以
20、唐詩為參照對象的。宋人慘淡經(jīng)營的目的,便是在唐詩美學境界之外另辟新境。比如梅堯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蘇軾的暢達,黃庭堅的瘦硬,陳師道的樸拙,楊萬里的活潑,都可視為對唐詩風格的陌生化的結果。54但平淡為美是宋代詩壇整體性的風格追求。蘇軾和黃庭堅一向被看作宋詩特征的典型代表,蘇軾崇陶,著眼于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黃庭堅尊杜,著眼于晚期杜詩的“平淡而山高水深” 。宋詩的“平淡”:指一種超越了雕潤絢爛的老成風格,一種爐火純青的美學境界。55唐詩的美學風范,是以清水出芙蓉的語言表達情韻的風華,而宋詩則是以平整縝密的語言將深刻的人生哲理化為平淡之美,顯然是對唐詩的深刻變革。4、唐宋詩美學范式的比較56“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辟。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薄疤圃姸嘁载S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7相對而言,宋詩中的情感內蘊經(jīng)過理性的節(jié)制,比較溫和、內斂,不如唐詩那樣熱烈、外揚;宋詩的藝術外貌平淡瘦勁,不如唐詩那樣色澤豐美;宋詩的長處,不在于情韻而在于思理。它是宋人對生活的深沉思考的文學表現(xiàn)。唐宋詩在美學風格上,既各樹一幟,又互相補充。它們是古典詩歌美學的兩大范式,對后代詩歌具有深遠的影響。58(三)宋詞:詞的巔峰宋詞在詞史上的巔峰地位正名: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業(yè)廣告居間服務合同書2024年限定一
- 二零二四年新能源發(fā)電設備供應與安裝合同3篇
- 2025管樁工程勞務分包安全生產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研究與開發(fā)合同:新藥研發(fā)3篇
- 2025年度船舶股權轉讓及船舶維修保養(yǎng)技術支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信息化項目實施合同
- 二零二四年知識產權許可合同主要內容
- IL-17A抑制劑治療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及維持期用法探索的真實世界研究
- 鹽酸馬尼地平的質量研究
- 《太平廣記》比較句研究
- 湖北省十堰市城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綜合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4企業(yè)答謝晚宴會務合同3篇
- 風電工程需要編寫的專項施工方案及危大工程目錄
- 商業(yè)計劃書(BP)財務計劃風險控制資本退出與附錄的撰寫秘籍
- 全國職工拔河比賽執(zhí)行方案
- 冶金廠、軋鋼廠工藝流程圖
- 七年級下冊《Reading 1 A brave young man》優(yōu)質課教案牛津譯林版-七年級英語教案
- 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公布
- 《木蘭詩》第1第2課時示范公開課教學PPT課件【統(tǒng)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
- GB/T 11144-2007潤滑液極壓性能測定法梯姆肯法
- 國家開發(fā)銀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