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測量放線方案_第1頁
1#樓測量放線方案_第2頁
1#樓測量放線方案_第3頁
1#樓測量放線方案_第4頁
1#樓測量放線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晉建·中環(huán)花園高層住宅樓1#樓

測量放線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

1、晉建·中環(huán)花園高層住宅樓1#樓建筑、結構施工圖紙

2、建設單位提供的現場及樓座坐標控制點及標高控制點

3、?工程測量標準?GB50026-2007

二、工程概況

晉建·中環(huán)花園高層住宅樓1#樓位于勝利西街81號,北中環(huán)街以北,20米規(guī)劃路以西,太原自來水公司以南,太原噴灌設備廠以東。地下二層,地上二十六層,地下二層為防空地下室,地下一層為設備管道層,一層為商業(yè)網點,二層以上為住宅,建筑面積為18128.81m2,建筑總高度為76.40m,地下二層〔人防層〕層高為3.0m,地下一層〔設備管道層〕層高為2.2m,一層層高3.3m,二層以上住宅層高均為3.0m,室內外高差0.60m,±0.000相對標高均為100.950。

本工程結構形式為承臺梁+防水板,地基處理采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后壓漿〕,結構形式為全現澆剪力墻結構。

本工程測量、放線工作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網的建立,即建筑物的定位測量;基槽及樓層測量放線;水準測量,即樓層標高控制測量;主樓的豎向投測等。

三、測量準備工作

1、施工測量前,應將儀器〔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鉛垂儀、塔尺、50m鋼尺等〕送有資質鑒定認證的單位進行鑒定,鑒定合格前方可用于測量放線工作。

2、充分熟悉施工圖紙,認真計算控制點坐標,了解±0.000標高與絕對標高之間的關系。

3、提前聯系建設單位或規(guī)劃單位引測坐標控制點和絕對標高控制點。

4、提前做好施工用測量儀器準備工作,擬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測量儀器

如下表所示:

序號

儀器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鑒定情況

備注

1

全站儀

NTS-325s

鑒定合格

2

電子經緯儀

ET-02

鑒定合格

3

水準儀

NL32A

鑒定合格

4

鋼尺

50m

鑒定合格

5

鉛錘儀

DSZ2

鑒定合格

5、施工測量應做到三固定,即定人、定儀器、定路線,本工程施工測量放線由李春茂負責施測。

四、施工測量

〔一〕建筑物定位測量及控制網的建立

1、測量依據

〔1〕?工程測量標準?〔GB50026—2007〕;

〔2〕晉建·中環(huán)花園高層住宅樓1#樓建筑、結構施工圖紙;

〔3〕建設單位提供的JJK01、JJK02坐標控制點及水準點高程,坐標控制點JJK01的坐標為:X=67043.157,Y=13791.408;坐標控制點JJK02的坐標為:X=67044.865,Y=13718.783,水準點高程絕對標高為100.000m;

〔4〕本工程±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100.950m。

2、建筑物定位測量

〔1〕測量步驟:用NTS-325s全站儀架于JJK01坐標控制點上,后視JJK02坐標控制點,依據總平面圖中主樓外墻坐標值,1軸/A軸處大角坐標:X=67071.569,Y=13680.215;35軸/A軸處大角坐標:X=67071.412,Y=13791.408進行主樓定位,并做好木樁,依據主樓定位控制樁,按照設計圖紙標注尺寸和基坑支護設計方案進行相應的定位測量放線工作。

〔2〕主樓定位測量布置如以下圖所示:

3、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建立

〔1〕本工程地下結構施工平面控制網的建立,東西方向設置二條控制線,該控制線為距A軸和J軸均為內偏1000mm處,南北方向也設置三條控制線,分別為距1軸、19軸、31軸1000mm處。

〔2〕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控制線基準點設在基坑頂距基坑邊坡1000㎜處,共設置10個控制基準點,控制基準點采用NTS-325S全站儀施測,并設置控制樁。

〔3〕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如以下圖所示:

4、建筑物平面控制點做法

〔1〕平面控制點距基坑開挖邊坡應≥1.0m;

〔2〕平面控制點做法如以下圖所示:

〔二〕±0.000以下建筑物樓層測量放線

±0.000以下建筑物樓層測量放線采用電子經緯儀、50m鋼尺、5m盒尺進行施測。

1、將ET-02電子經緯儀架立于6#控制點上,前視5#控制點,向基坑內投測5#—6#控制線,在防水保護層或樓地面上用墨線彈出該控制線,根底墊層施工前在工程樁上用油漆做標記。同樣方法,分別將經緯儀架立于8#、10#、2#、4#控制點前視7#、9#、1#、3#控制點,投測1#—2#、3#—4#、7#—8#、9#—10#控制線,并在防水保護層或樓地面上用墨線彈出該控制線。

2、控制線在根底防水保護層和樓地面上彈設好后,應對控制線進行復核,將經緯儀架在1#—2#控制線與7#—8#控制線交叉點上,前視7#—8#控制線線與3#—4#控制線交叉點,然后旋轉經緯儀,前視1#—2#控制線,檢查1#—2#與7#—8#控制線之間的夾角是否為90°,按同樣方法檢查3#—4#與7#—8#控制線、1#—2#與9#—10#控制線、3#—4#與9#—10#控制線、5#—6#與7#—8#控制線、5#—6#與9#-10#控制線之間的夾角是否為90°。每條控制線與控制線之間的夾角復核后,再用50m鋼尺復核東西向控制線之間的距離和南北向控制線之間的距離是否與圖紙標注尺寸穩(wěn)合。

3、控制點復核如有誤差,應認真檢查各測量步驟,找出誤差原因,對控制點進行調整,保證測量誤差在標準許可范圍內。

4、樓層控制線復核無誤后,依據圖紙標注尺寸,以控制線為基準線,用50m鋼卷尺依次排列出其它軸線控制線,并彈黑線。剪力墻模板安裝采用距剪力墻軸線500mm控制線進行控制。

〔三〕±0.000以上建筑物樓層測量放線

本工程±0.000以上建筑物測量放線采用激光鉛錘儀、電子經緯儀、50m鋼卷尺、5m盒尺進行施測。

1、建筑物豎向投測

本工程建筑豎向投測采用激光鉛垂儀,豎向投測到上一層樓板上后,用經緯儀、鋼尺彈設各控制線,并依據所彈控制線用50m鋼尺彈設各剪力墻500㎜控制線。

〔1〕豎向投測測量:在首層每個流水段較適宜的位置作好平面控制點,平面控制點用6㎜厚鋼板制作,規(guī)格為200㎜×200㎜,并用ф10鋼筋錨固于樓板內,鋼板上用經緯儀測設控制點,并用鋼鋸鋸出“十〞字控制點。

〔2〕在澆筑上層樓面時,必須在相應位置預留200㎜×200㎜與首層層面相對應的小方孔,保證能使激光鉛垂儀的光來垂直向上穿過預留孔。

〔3〕投測時,在首層控制點上架設激光鉛垂儀,設置儀器對中整平后啟動電源,使激光鉛垂儀發(fā)射出可見的紅色光束,投射到上層預留孔的接收靶上,查看紅色光斑離靶心最小之點,此點即為第二層上的第一個控制點。其余控制點用同樣方法作向上傳遞??刂泣c投測完成后用經緯儀測設控制線,并用鋼尺或盒尺彈設其余控制線。

〔4〕本工程平面控制點分別在一層、九層、十八層設置,控制點位置見以下圖所示:

2、樓層測量放線

樓層各流水段采用激光鉛垂儀將控制點投測到所需測量放線樓層后,將經緯儀架立于各控制點上,彈設各控制線,其測量步驟及本卷須知同±0.000以下樓層測量放線。

〔四〕建筑物標高測量

標高控制采用水準儀與鋼尺測設,標高控制點〔或線〕設置在電梯井墻壁上,或建筑物外墻上,該控制點或線分別設置在一層、九層、十八層,標高控制點處標高為距結構樓板面1.0m,并用紅油漆刷上“〞標志,其余樓層標高控制點〔或線〕分別由一層、九層、十八層標高基準控制線為依據,用50m鋼卷尺向上一層施測,引測至各樓層墻或暗柱鋼筋上,樓層標高控制點為距結構樓板面0.5m,樓層標高控制分別由引測上來的標高控制點,用水準儀投測到每層每段的各個部位剪力墻暗柱鋼筋上,并用紅油漆做好標記。

五、測量本卷須知

1、施工測量應嚴格遵守國家法令、政策和標準要求,將測量誤差在標準允許范圍內調整到最小。

2、施工測量前,所有測量用儀器應由具備資質的單位鑒定合格前方可使用,并且須在規(guī)定的使用日期前使用,超過有效日期時應重新進行鑒定,在測量期間如發(fā)現儀器有異?,F象,應重新進行校正。

3、工程部建立一切定位、放線工作的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合格前方可申請監(jiān)理單位進行驗收。

4、施工期間留設的控制樁,控制點等應認真進行保護,以免破壞,每次測量前應進行復核,閉合。

5、樓層鋼筋上標高控制點做法采用紅油漆標注,嚴禁采用膠帶纏裹,以防膠帶脫落,造成標高施測錯誤。

6、每層剪力墻模板撤除后,應在剪力墻上彈設結構1000mm控制線,作為頂板模板支設標高確定依據。上層樓板混凝土澆筑前,應在剪力墻暗柱鋼筋上彈設結構500mm控制點,頂板模板支設時,應復核下層剪力墻上結構1000mm控制線與上層剪力墻暗柱上500mm標高控制點是否閉合,假設不閉合應找出原因,重新施測,以減小測量誤差。

7、每層樓層用鉛垂儀向上一層投測完控制點后,應先對各控制點之間的距離和角度進行復核,復核無誤后,方可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分線施測,假設不閉合應查找原因,重新投測,直到無誤前方可進行分線施測。

8、每層標高用50m鋼尺量測,均應從基線進行施測,嚴禁從下一層控制線向上一層控制線量測,以減小誤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