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_第1頁
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_第2頁
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_第3頁
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_第4頁
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初三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及答案日期:20xx年X月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一)氣候變化影響水資源①水資源是指可以不斷更新、具有一定數(shù)量及可用質(zhì)量、能直接使用的淡水。②淡水資源都來自大氣降水。江、河、湖、水庫中的水來自大氣降水,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也依賴于大氣降水,甚至冰咱和永久雪蓋也源自千萬年前的大氣降水。因此,盡管某一地區(qū)的水資源與氣候、土壤、植被、地貌、地質(zhì)等多種自然因素有關(guān),但最終還是氣候起決定性的作用。③氣候變化將引起降水的地區(qū)、時間以及年際之間更加不平衡,將會使許多已經(jīng)受到水資源脅迫的國家更加困難。由于水溫升高,一般來說水質(zhì)也會下降。氣候變化對水短缺、水質(zhì)量以及洪災(zāi)和旱災(zāi)的頻度和強度的影響,都對水資源管理和洪水管理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管理較差的水系統(tǒng)在氣候變化帶來負面影響的時候,表現(xiàn)得最為脆弱。④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人均量的26%,居世界第109位,中國屬于人均水資源最少的13個貧水國家之一。中國的水資源分布也極不平衡。南方水多經(jīng)常鬧水災(zāi),北方水少經(jīng)常鬧旱災(zāi)。由于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洪水徑流量約占年徑流量的2/3,雖然現(xiàn)有的8萬座水庫有一定的蓄洪作用,但大部分洪水沒有被利用就奔向了大海。⑤我國水資源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我們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有關(guān)研究表明,全球性的氣候變暖將會使我國天然河流的年徑流量整體減少。特別是淮河及其以北地區(qū)的變化幅度較大,其中遼河流域變化幅度最大,黃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⑥氣候變化還會使我國各流域年平均蒸發(fā)量增大,其中黃河及內(nèi)陸河地區(qū)的蒸發(fā)量可以增加15%左右。因而,隨著徑流量減少,蒸發(fā)量增多,氣候變化將加大我國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⑦為應(yīng)對氣候變化對我國水資源的不利影響,重要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增強節(jié)水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保護好雪山、冰川、濕地、河流、湖泊、森林、草原,讓水資源在健康的生態(tài)中持久保存,永續(xù)利用。1、本文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2、第②段中“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內(nèi)容是什么?

3、請簡要概括我國水資源的特點。4、全球性氣候變暖將對我國的水資源有什么影響?5、第⑦段說明的內(nèi)容是什么?請加以簡要概括。

6、請就“保護水資源”擬兩條廣告語。(二)向地球要熱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熱庫。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地球中心——地核的溫度在3700℃~4500℃之間,這個溫度比白熾燈絲熱得多。如果人們真的能乘坐“地下火箭”去地核探險,必須穿上絕熱材料制作的防護衣,并且戴上深色墨鏡。那里可以說是一片火海了。地球內(nèi)部的熱量主要是地球內(nèi)放射性元素衰變時釋放出來的。這些放射性元素每年大約要發(fā)出27.3萬億億焦耳的熱。但是,地殼是熱的不良導體,阻礙著地熱外流,每年平均只有8.4萬億億焦耳的熱散發(fā)到宇宙空間,其余的內(nèi)能就儲存在巨大的地下熱庫里了。有人估計,僅陸地部分地面以下3km之內(nèi)的地殼,它的地熱能儲量,大約相當140萬億噸標準煤,是全世界煤炭遠景儲量的13倍以上。我國是最早研究和開發(fā)地熱資源的國家之一。遠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東周時代就有了開發(fā)地下熱水的記載,漢代的張衡也著有《溫泉賦》。我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溫泉有兩千多處,溫度大多在60℃以上,個別地方達到100℃~140℃呢!利用地熱發(fā)電,是開發(fā)地熱的好辦法。如果地熱田不斷地向外噴射蒸汽或者噴射蒸汽與熱水的混合物,那就可以把蒸汽引入氣輪機,直接推動氣輪機發(fā)電。在我國的西藏高原,有一個羊八井地熱區(qū),地熱電廠擔負著拉薩市一部分電力供應(yīng)。電廠用過的熱水冷卻后可以游泳。遠處是白色的雪山,近處是熱氣騰騰的溫泉浴池,看起來別有一番感受。直接把地下熱水取來供暖,也是開發(fā)地熱的一種好辦法。北京市區(qū)已經(jīng)開發(fā)了多處地熱井,直接用來冬季供暖。地熱是一種新能源,怎樣利用地熱,還是正在探索的一個重大課題。1、給下面加線的字注音①阻礙()②供應(yīng)()2、地熱是怎么產(chǎn)生的?3、文中介紹了哪些開發(fā)地熱的好辦法?4、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章第三段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6、文中提到漢代的張衡著有《溫泉賦》。對于張衡,你還知道他的哪些成就?請最少寫出一點。7、請從文中找出與例句加線詞語表達效果相同的一個句子,把相關(guān)詞語也用著重號標出,并說明它的表達效果。例句:我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溫泉有兩千多處,溫度大多在60℃以上。(三)松毛蟲的行進行列法國作家拉伯雷在他所著的《巨人傳》中,曾經(jīng)說到有群綿羊,竟盲目地跟著一只被扔到海里的頭羊走,結(jié)果一塊被海水卷起。如果說這群羊的盲目顯得很愚蠢、荒謬,那么松毛蟲“盲從”卻是因為它的生存需要。的確,松毛蟲出行時,第一條松毛蟲爬到哪里,其余的松毛蟲也排成整整齊齊的行列跟隨其后,從不間斷。他們的隊伍就像一條長長的細帶子。領(lǐng)頭的松毛蟲向東“走”,其余的也向東“走”,領(lǐng)頭的松毛蟲向西“走”,其余的也向西“走”,前后配合的十分協(xié)調(diào)。在路上,領(lǐng)頭的松毛蟲不斷吐出絲來,很細。其他隨行的松毛蟲也分別吐出絲來,將這條細絲線加厚加寬,使它成為一條狹窄的帶子,或者說是松毛蟲的“綢緞軌道”。松毛蟲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價鋪設(shè)“軌道”呢?原來,松毛蟲常常在夜間去吃松毛針。黑暗中它們從松樹枝上的窩里爬出去,從上到下啃噬分支上的松針。吃飽后回它們的窩時,它們便要在松樹的樹枝間上上下下左拐右拐,因此對它們來說回“家”的路溫長而曲折,而松毛蟲近視,在漆黑一團的夜晚行路更不便。同時,他們的嗅覺遲鈍,也不能為它們在夜間行路提供幫助。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們要回到窩里就只有靠它們先前在路上吐絲結(jié)成的細帶子了。只有借助這個細帶子爬行前進才不會迷路。要回窩里時,它們會就近找到一條絲線并沿著它行走,不久松毛蟲都集合到一條帶子上來排隊前進,就能順利地回到它們的窩里。即使是在白天,這細帶子也對松毛蟲有用。比如它們遠行時,就需要這小帶子引導。于是所有同行的松毛蟲都吐絲并固定在路上,這已成了它們的習慣。它們同行的數(shù)量越多,路程越遠,它們鋪設(shè)的帶子就越寬大,以便返回時容易找到。松毛蟲行進的路線有一定的規(guī)律,從來不在途中作180度的大轉(zhuǎn)彎。但也并非筆直,且路程長短不一。有時甚至不得不風餐露宿,這時它們便集合起來蜷縮成一團,互相靠在一起。第二天再重新探路,尋找到這導路的帶子,然后沿著它趕回窩里去。1、給下面加線的字注音。①啃噬()②蜷縮()2、文章第二段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3、松毛蟲鋪設(shè)的“軌道”有什么作用?4、請從生理角度說說松毛蟲為什么會“盲從”5、請你想一想松毛蟲為什么從來不在中途做180度的大轉(zhuǎn)彎?6、本文的語言有什么特點讀后給你什么樣的感受請說說松毛蟲的生活給了你什么樣的啟發(fā)(四)美麗的海洋世界①在科學不發(fā)達的古代,遼闊深suì的海洋使人們心中充滿了神往和迷茫。變幻莫測的海上風云,早就引起了人們無限的憧憬和遐想。但那時人們還沒有遨游海洋的能力,只能把美好的愿望編織到神話和傳說里,借以滿足人類的某種希冀和期待。于是就出現(xiàn)了①、②之類的神奇故事。②科學發(fā)展到今天,我們有更大的能力設(shè)計一個無限美好的海洋世界。人們在海面和海底之間建立了各種交通和工業(yè)運輸設(shè)施。從過去的水上運輸,現(xiàn)在已發(fā)現(xiàn)到鋪設(shè)海底電纜、管道,建設(shè)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等許多方面。③海底電纜具有無輻射、穩(wěn)定性好,優(yōu)質(zhì)傳播的特點。早在1855年,歐洲即在淺海區(qū)海底鋪設(shè)電纜。時至今日,世界海底電纜長度已達14.1萬海里。在大西洋底,海底電纜連接歐洲和北美;在北太平洋,中國和日本,日本和南朝鮮之間都鋪設(shè)有海底電纜。由加拿大到澳大利亞的海底電纜,貫通太平洋南北,為世界海底電纜之最。④海底管道主要用來輸送石油、石油制品、天然氣等。英國北海布侖油田到蘇格蘭的海底輸氣管道,全長451.8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海底管道。⑤為了實現(xiàn)各島之間的陸路運輸,有些國家著手營建跨海大橋。這方面成績最為卓著的是日本。⑥為了溝通海峽兩岸的交通,不少國家還修建了海底隧道。修建海底隧道的優(yōu)勢在于:不受氣候條件限制,車輛可全天候通行;不論地面局熱如何動蕩不安,都可保證車輛的暢通無阻;在許多方面比造橋有優(yōu)勢。目前,全世界已開鑿了200多條水下隧道,最長的日本津輕海峽的青函隧道。該隧道于195年開始勘察,1964年破土動工,1986年jùn工。隧道全長53.8千米,海底部分長23.4千米,隧道最深處距海底140米,隨海底走勢為弧形。過去過津輕海峽乘輪船需要4小時,現(xiàn)在乘通過海底隧道的快速列車僅需50分鐘。⑦海底隧道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例如大貝耳特海峽、多佛爾海峽等處,修建海底隧道已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針對各地區(qū)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復雜性,專家提出了獨特的建造方案。如浮動隧道,其基本原理是:在水下40米處鋪設(shè)三條直徑各為10.5米的鋼筋水泥管道,用特制的鋼架結(jié)構(gòu)將它們緊緊箍在一起。為了防止潮汐、海流等的影響而引起搖動,計劃用大量鐵錨和鐵鏈把它們固定在海底。⑧隨著先進的施工設(shè)備的出現(xiàn)和海底施工技術(shù)的提高,更多更先進的海底隧道必將出現(xiàn)在海峽之間,海底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新的活動場所。到那時,海底不再是一個黑暗、寂寞的世界,而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人類樂園。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①深suì()②jùn()工2、請為文章第①段空缺處填上恰當?shù)纳裨捁适?,寫在下面的橫線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說說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⑥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5、文中介紹的海底隧道在哪些方面比造橋有優(yōu)勢?6、沒有想像,就沒有創(chuàng)意。請你大膽想像,在未來我們還可以怎樣利用大海來為人類造福。請寫一篇60字左右的科幻小短文,描述未來美好的海洋世界。(五)喜馬拉雅之迷①科學家經(jīng)過測量,發(fā)現(xiàn)已高達8848米的喜馬拉雅山脈仍在少數(shù)民族升高,近萬年來,喜馬拉雅山脈升高了500米,即每年以5厘米的速度上升。人們不禁要問:喜馬拉雅山脈會突破萬米大關(guān)嗎?

②一些地質(zhì)學家認為:地球上的山脈是不會超過萬米大關(guān)的。他們曾經(jīng)用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做了解釋:如果我們用雪白細嫩的豆腐來“疊羅漢”,那么,不需要疊幾層,最低層的豆腐將由于承受不了其上面的壓力而最終“垮臺”。這個例子同樣適用于山脈的升高。因為山脈的升高也就像是在“疊羅漢”,因不過是用泥土、巖石在不斷地堆積而已。在山體不斷抬升之際,山體所承受的壓力也是相應(yīng)增大,一旦達到極限,偌大的山體就會像豆腐一樣散架崩塌。那么,地球上的山脈底座究竟能承受多大的負荷呢?

③經(jīng)過推算,科學家們認為這個極限我負荷是當山脈上升至10000米時的負荷。這一假說同樣證明了地球上至今沒有萬米高山的原因。④然而,喜馬拉雅山脈還在不斷上升,如果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變,那么不用25000年,它的高度將超過萬米,到那時,喜馬拉雅是散架崩塌,還是繼續(xù)高聳在地球上,可以說至今還是一個迷。1、文中加點詞“極限”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使用的說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3項)3、文中用豆腐“疊羅漢”作比,是為了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什么“地球上至今沒有萬米高山”5、根據(jù)本文的知識和你平時的積累,設(shè)想一下25000年以后,喜馬拉雅山會是什么樣?(六)人類未來的食品來源——昆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的。現(xiàn)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生物學學院內(nèi),一位女教授胡列塔?拉莫斯?埃洛蝕伊正領(lǐng)導著她的動物專業(yè)研究小組,研究著將昆蟲當食物的課題呢!其實,早在許多年以前,在那些因受地理條件限制,發(fā)現(xiàn)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困難的地區(qū),如非洲和亞洲的一些國家,人們已經(jīng)把昆蟲作為食物了,有的還作為糧食來吃哩!即使在一些發(fā)達的國家里,如美國等,專門商店或飯館、餐廳里也經(jīng)常出售用昆蟲做的罐頭或菜肴,較多見的是螞蟻、蛾蝶、蛾狀毛蟲,蜜蜂幼蟲、蠶蛹、龍舌蘭紅囊、蜜蜂等。至于在墨西哥,人們食昆蟲同樣是家常便飯的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有9個州的居民愛食昆蟲,所食的昆蟲種類多達57種,主要的有螞蟻、直翅目昆蟲、甲蟲、蟬,甚至蒼蠅、蚊子、臭蟲、黃蜂、白虱、蜻蜓、蝴蝶等。不過,女教授和她的助手們的研究成果表明,昆蟲身上確實含有人類維持生命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種營養(yǎng),甚至比一般動物所含的價值還高。以螞蟻一類昆蟲來說,每100克含蛋白質(zhì)為20.4克;而100克雞肉和魚肉所含蛋白質(zhì)分別是20.2克和18.9克,100克蛋類所含蛋白質(zhì)更少,僅6.4克。其他像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等,100克蟻類所含的量也要比100克魚、肉、家禽等所含的量高得多。因此,女教授認為,人類在缺乏其他糧食作物的情況下,只有昆蟲才可用作代用品。換句話說,人類如果有系統(tǒng)地加以利用,那么昆蟲定將成為未來的可信賴的食品。1、本文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順序采用了_______________順序。2、文中第4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請分析這兩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請結(jié)合文意,在第一段空白處填寫一個設(shè)問句。4、昆蟲為什么可以成為人類未來食品的主要來源?5、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講究“吃”,“蛇肉、猴腦、穿山甲……”一系列動物都成了某些人的“盤中餐”,請你對這些人提出一些忠告。6、本文主要談了昆蟲的食用價值,其實,有些動物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請你舉出一例。7、也許你沒有品嘗過“蟲菜”的風味,請你推想,當你端起一盤“油炸臭蟲”時,你有何感覺?綜合運用心理、動作等描寫方法進行描寫。(30字左右)(七)宇宙飛行衣(1)在談?wù)摽臻g飛行、宇航員及其活動所用的頗不新穎的詞匯中,也許沒有哪個詞比“衣”這一簡單的詞更容易使人誤解的了。宇航員登月之行裹著的極其復雜的覆蓋物很難稱之為衣。從科學的意義上講,說他穿的是隨身攜帶、且必須在其中生活的特殊環(huán)境是完全正確的。(2)宇航員一向生活在地球上,大氣對他身體各部分壓力每平方厘米近乎一公斤。在沒有大氣的空間,他的衣服必須起同樣的作用。(3)宇宙飛行衣必須保護宇航員不受太陽輻射的傷害,在無空氣的空間,其照射之烈在地球上是聞所未聞的。除了陽光中的紅外線以外,宇宙飛行衣還必須保護宇航員不受其他種類輻射的傷害,其中不僅有通常在地球上使皮膚“曬黑”的紫外線,還有構(gòu)成太陽風的粒子流。必須盡可能保護宇航員不受隕石的襲擊。大部分宇宙飛行衣有兩層防護——由特殊尼龍布制成的外層能阻擋大部分微隕石,穿透了外層的微隕石則由內(nèi)層尼龍阻擋。(4)宇宙飛和衣至少有十四層不同的材料:內(nèi)里是兩層特殊的尼龍纖維,阻止可能穿透外層的微隕石;其外是三層絕熱和抗寒的“超級絕緣”材料;再外是覆有閃亮金屬層的兩層尼龍纖維,用以反射輻射;復外是四層能抗極高溫的高絕緣材料;最后是三層加厚的尼龍纖維,用以阻止微隕石。要有宇航員的感覺,你得穿五件夾克、一件雨衣和兩件大衣!雖然如此,宇航員還必須能盡量自由地活動手足。你必須能彎腰,能起身,在月面跌倒了還得爬起來——這是千百萬電視觀眾都看到過的場面!1、本文說明的對象是___________,運用了__________說明順序。2、從第四段看,宇宙飛行衣的哪幾層材料和作用是基本相同的為什么這樣設(shè)計

3、從文中看,宇宙飛行衣有哪些作用?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說“要有宇航員的感覺,你得穿五件夾克、一件雨衣和兩件大衣”,這樣寫有什么好處?5、簡要說說第四段加點詞語“至少”的表達作用。(八)地球村畫像(1)如果世界是一個村莊,那將是什么樣子?當世界準備慶祝或者不理會聯(lián)合國日(10月5日)時,作者通過嚴格的統(tǒng)計分析,提出了他的奇特構(gòu)想——地球村。如果世界真的是一個村莊——一個擁有1000人口的社會——這個社會將上什么樣子呢?(2)地球村的1000人中,584名是亞洲人,124名是非洲人,95名是東、西歐人,84名是拉丁美洲人,55名是蘇聯(lián)人,52名是北美人,6名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3)地球村村民進行相互交流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有165人講漢語,86人講英語,86人講印地語或者烏爾都語(印度回教徒的語言),64人講西班牙語,58人講俄語,37人講阿拉伯語,而以上人數(shù)只占地球村總?cè)藬?shù)的一半,另外一半人講孟加拉語、葡萄牙語、印度尼西亞語、日語、德語、法語以及200種其他語言。(4)地球村1000村民的約1/3即315人是兒童,65歲以上的只有65人。兒童中有半數(shù)能免患可預防的傳染性疾病諸如脊髓灰質(zhì)炎等。(5)再過12個月,地球村中將有28個嬰兒誕生,他們中僅有3個一出生就成為200個最富有人家中的成員。嬰兒能活到65歲,而上面提到的具有得天獨厚條件的3名嬰兒將能多活10年,如果他們是女嬰,能多活13年。同一年,地球村落有10人死亡,其中3人死于饑餓,1人死于癌癥,2人有本年度出生的嬰兒。地球村1000人中有1人將被感HIV病毒,但也許不會發(fā)展成艾滋病。這樣到了第二年,地球村的人口將達到1018人。(6)地球村將把83%的肥料用于40%的農(nóng)田中,這些土地屬于最富有的270人。農(nóng)田溢出的過剩肥料將造成湖泊和井水污染。剩下的60%農(nóng)田,被施以17%的肥料,生產(chǎn)出28%的谷物,養(yǎng)活著73%的人口,這種農(nóng)田的平均產(chǎn)量只占富有人家產(chǎn)量的1/3。(7)地球村村民人均擁有6英畝土地,共計6000英畝。其中700英畝是農(nóng)田,1400英畝是牧場,1900英畝是森林,還有2000英畝是沙漠、苔原、道路和荒地。森林面積在大幅度減少,荒地面積在不斷擴大。(8)地球村的670位成年人中,有50%是文盲,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她們大部分生活在較貧困的地區(qū)。(9)地球村擁有的核武器能將自身毀滅很多次。這些武器被控制在100人手中,地球村的其余900人深感不安地關(guān)注著他們,想知道他們能否和平相處;即使他們能這樣做,他們也會因為精力不集中或手腳不靈便而造成核武器爆炸。1、這篇文章說明的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2、這篇文章給地球村畫像,主要運用的是_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3、第(3)自然段主要說明的是什么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4、你能從第(5)段的說明中對地球村得出什么樣的結(jié)論?5、第(6)、(7)段主要說明的是什么讀了這兩段文字,人類應(yīng)該怎樣珍愛自己的地球

6、第(9)自然段主要說明的是什么讀了這段文字,你認為地球村的村民應(yīng)怎樣維護和平

7、地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它只有一個。你覺得我們能為這傷痕累累的地球做些什么?中考說明文閱讀訓練答案參考答案:一1.本文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2.第②段中的“因此”的“此”是指“淡水資源都來自大氣降水”。3.文章第④段說明的是我國水資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人均占有量少;分布極不平衡;沒有被充分利用。4.全球性氣候變暖將對我國的水資源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使我國天然河流的年徑流量整體減少;使我國各流域年平均蒸發(fā)量增大;將加大我國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和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5.第⑦段說明原內(nèi)容是“如何應(yīng)對氣候變化對我國水資源的不利影響”。(意思對即可)6.這是一道開放性的試題,只要答案內(nèi)容與保護水資源有關(guān),語言簡潔、精辟、生動,均可得分。例如:請珍惜我們的生命之源;珍視生命,珍惜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從我做起。參考答案:二1.Aigōng2.地熱主要是地球內(nèi)放射性元素衰變時釋放出來的能量。3.一是利用地熱發(fā)電,二是直接把地下熱水取來供暖。4.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5.世界上的地熱資源非常豐富。(意思對即可)6.發(fā)明了地動儀和渾天儀等。7.如:地球內(nèi)部的熱量主要是地球內(nèi)放射性元素衰變時釋放出來的。又如:這些放射性元素每年大約要發(fā)出參考答案:三1.①niè②quán(有錯該題不得分)2.松毛蟲行出時排成行列跟隨頭條蟲并不斷吐絲。(意思對即可)3.從兩方面答:一、夜間吃食回來時不迷路;二、白天遠行時需要這帶子引導。(意思對即可)4.因為松毛蟲近視,而且嗅覺遲鈍,所以為了生存的需要它們會“盲從”。5.因為轉(zhuǎn)180度的彎后會出現(xiàn)兩個以上的路線,松毛蟲就會迷路。6.本文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語言生動活潑有趣,讀后感覺昆蟲和人類一樣可愛,富有有智慧。(意思對即可)本題是開放性試題,答案可靈活處理,與松毛蟲的生活習性相關(guān)的啟示即可,例如,能團結(jié)合作,發(fā)揮長處,彌補缺點。參考答案:四1.①邃②竣(有錯該題不得分)2.此題可有多個答案,符合題意要求即可,如:精衛(wèi)填海、八仙過海、哪吒鬧海、孫悟空大鬧龍宮等。答對一個得1分。3.⑴引出本文說明的內(nèi)容。⑵反襯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4.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舉例子。5.不受氣候條件限制,車輛可全天候通行;不論地面局勢如何動蕩不安,都可保證車輛的暢通無阻;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和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