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解析版)-三年(2020-2022)高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新高考專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1.gif)
![專題0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解析版)-三年(2020-2022)高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新高考專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2.gif)
![專題0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解析版)-三年(2020-2022)高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新高考專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3.gif)
![專題0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解析版)-三年(2020-2022)高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新高考專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4.gif)
![專題01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解析版)-三年(2020-2022)高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新高考專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a6ff455922b3ce672248d11f5842f6f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2020-2022)高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新高考專用)專題0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時期政治形態(tài)【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題)論及周王朝的統(tǒng)治模式,有學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長子一脈的首領,代表整個家族祭祀上天;諸侯國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們與周王嫡長子一脈的親疏關系。下列項中,對這一“統(tǒng)治模式”解讀正確的是①神權與王權結合②中央對地方實行垂直管理③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④標志著中國開始邁入早期國家起源的歷史階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周王是家族中嫡長子一脈的首領,代表整個家族祭祀上天;諸侯國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們與周王嫡長子一脈的親疏關系”及所學知識可得,這體現西周將分風之語宗法制相結合的一種現象,神權與王權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①③符合題意,B項正確;秦朝的郡縣制實現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②不符合題意,中國早期國家不是在西周開始的,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項。2.(2022·浙江·高考真題)談及個人的政治抱負和所心儀的時代,孔子說:“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毕铝许椫校c孔子“從周”相關的是(
)A.“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B.“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tǒng)”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答案】A【詳解】“從周”是指孔子推崇的主張周代的禮制,維護有序的等級秩序,“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是周代的分封制,維護了等級秩序,A項正確;“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tǒng)”是戰(zhàn)國以后的郡縣制,排除B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西漢董仲舒的儒學獨尊主張,排除C項;“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涉及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排除D項。故選A項。3.(2022·湖南·高考真題)儒家起于魯,傳布于齊、晉、衛(wèi);墨家始于宋,傳布于魯、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齊、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晉,盛行于秦。這(
)A.促進了政治統(tǒng)一 B.維系了“學在官府”的局面C.沖擊了貴族政治 D.導致了各諸侯國之間的矛盾【答案】C【詳解】材料反映了思想的傳播,思想的傳播伴隨著人才的流動,依據所學可知,諸侯國君出于爭霸需要,大量吸收人才,“士”階層隨之崛起,從而沖擊了當地舊有貴族(依靠血緣獲得官位)對政治的壟斷,C項正確;百家的思想各異,并不能促進國家政治統(tǒng)一,排除A;春秋時期,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排除B項;D項顛倒因果,諸侯國的矛盾導致各家的盛行。故選C項。【2021年】4.(2021·浙江·高考真題)翻檢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領稱“王”,周王發(fā)表誥命時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稱“天子”,被視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臨人間。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神權與王權的結合 B.嫡庶子孫為天下大宗C.“天下為公” D.“郡”“國”并行【答案】A【詳解】周王發(fā)表誥命時用“王曰”,周王又稱“天子”,受天之命以君臨人間。這反映出西周神權與王權相結合的特點,故A正確;西周嫡長子孫為天下大宗,故B錯誤;“天下為公”指的是禪讓制,故C錯誤;“郡”“國”并行是在漢初,故D錯誤。5.(2021·廣東·高考真題)今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陜西長安張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處出土了一批具有長江中下游風格的西周青銅器。這說明西周時期A.中原文化向周邊傳播 B.各諸侯國維護周禮C.宗法制度分崩離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D【詳解】根據材料河南、陜西出土長江中下游風格的西周青銅器,結合史實河南、陜西屬于黃河流域,屬于北方,北方發(fā)現南方風格的青銅器,可知南北文化相互交流,故D正確;材料的內容是中原受到南方的影響,故A錯誤;材料與各諸侯國維護周禮無關,故B錯誤;材料與宗法制度無關,故C錯誤。6.(2021·浙江·高考真題)周王將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貴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溝封之”,封國成為王朝的屏障。對此制度解讀正確的是A.周王實現了權力的高度集中 B.諸侯在封國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C.血緣關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據 D.維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統(tǒng)治【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分封制下,諸侯在封國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并擁有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權力,B正確;西周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A排除;分封制的對象主要分為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因此C錯誤;周朝存在時間是前1046年—前256年,D排除。故選B。7.(2021·湖北·高考真題)“爵”通常被認為是飲酒器,也是飲酒禮上尊卑關系的象征,進而被用來代表品位序列。大約從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漸趨成熟。這反映了A.冶煉技術的提高 B.鑄造工藝的完善C.等級制度的發(fā)展 D.宗法體系的崩潰【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飲酒器“爵”是飲酒禮上尊卑關系的象征,被用來代表品位序列,是統(tǒng)治階級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等級制度的一種體現。從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漸趨成熟,反映了等級制度的發(fā)展,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冶煉技術,排除A項;材料與鑄造工藝無關,排除B項;宗法體系強調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材料無法反映“宗法體系的崩潰”,排除D項。故選C項。【2020年】8.(2020·北京·高考真題)戰(zhàn)國時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銅冰鑒缶,鑒用來盛冰,缶用來盛食物?!吨芏Y》記載,肉食珍饈與酒水都要用冰鑒保存,祭祀時也要使用冰鑒。冰鑒缶的使用A.體現了戰(zhàn)國時期嚴格的宗法制度 B.說明青銅鑄造工藝開始成熟C.展示出貴族的日常禮儀規(guī)范 D.標志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答案】C【詳解】材料“《周禮》記載,肉食珍饈與酒水都要用冰鑒保存,祭祀時也要使用冰鑒”體現的是當時貴族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緣關系,排除A項;B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軍功爵制度的出現標志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排除D項;故選C項。9.(2020·海南·高考真題)西周初,為了在各地部署監(jiān)察力量,由王族帶領歸順的外族進駐各地,與土著長期混居。此舉A.加強了對新拓版圖的控制 B.改變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實現了從諸侯爭霸到皇權的統(tǒng)一 D.延續(xù)了選舉部落賢人為王的傳統(tǒng)【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由王族帶領歸順的外族進駐各地,與土著長期混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初年,通過對王族的分封制,加強對地方的統(tǒng)治,也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A正確;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影響深遠,B排除;皇權的統(tǒng)一是在秦朝,C排除;D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A。10.(2020·浙江·高考真題)《詩經·大雅》祭祀樂歌有謂:“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耐踮欤ㄉ┙?,在帝左右。……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詩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風格。下列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神權與王權結合
②“傳賢”演化為“傳子”③以舊邦維護政治聯系
④按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由材料信息“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得出神權與王權結合,故①正確;由“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得出按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故④正確;夏朝“傳賢”就已經演化為“傳子”,故②錯誤;材料信息體現不出以舊邦維護政治聯系,故③錯誤。所以本題答案為A,BCD錯誤。二、秦漢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建立【2022年】無【2021年】1.(2021·山東·高考真題)漢高祖時期,王國職官設置與朝廷基本一致。如表為此后西漢統(tǒng)治者對王國職官的調整概況,這些調整的出發(fā)點是時期調整概況漢景帝時期改丞相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漢武帝時期郎中令減秩為千石;改太仆(秩兩千石)為仆(秩千石)漢成帝時期裁撤內史;令相治民,與郡太守無異A.精簡地方行政機構 B.節(jié)約中央財政開支C.維護國家政治統(tǒng)一 D.廢除郡國并行體制【答案】C【詳解】漢代裁撤王國機構,降低王國官員的品軼,這是打擊諸侯國的舉措,目的在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政治統(tǒng)一,C正確;地方機構還有郡縣,但是西漢主要針對的是王國機構,因此A不是出發(fā)點,排除;王國官員的俸祿由王國支出而非中央,排除B;D不符合史實,排除。2.(2021·河北·高考真題)下圖為中國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間政令信息承轉運行關系示意圖,對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尚書是中央最高行政機構 B.分權造成了冗官現象C.決策權與執(zhí)行權出現分離 D.王國問題得到了解決【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漢代中外朝制度”,根據圖示內容可以看出,皇帝的詔令最終是由外朝的“三公”及其僚屬去執(zhí)行的,參與朝見和朝會的公卿百官以及中朝“尚書”協(xié)助皇帝進行決策,說明當時決策權和執(zhí)行權出現分離的情況,C項正確;圖示內容不能說明尚書是最高的行政機構,更不能說明造成了冗官現象,排除AB項;根據“郡國”可知當時王國還存在,無法判定其是否解決,排除D項。故選C項。3.(2021·湖北·高考真題)東漢永建二年(127年)漢順帝征召知名隱士樊英,但樊英稱病推辭。于是,皇帝下詔“切責郡縣”,地方官府遂用公車將樊英送至東城。該責問方式體現了A.君權削弱 B.中央集權 C.吏治腐敗 D.豪強崛起【答案】B【詳解】據題意可知,東漢漢順帝由于名士樊英沒有順從朝廷的征召而責問地方郡縣,地方官府則用公車將樊英送至東城,由此體現了漢代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是中央集權強化的表現,B項正確;該責問方式體現的是中央集權的強化,而非君權削弱、吏治腐敗和豪強崛起,排除ACD項。故選B項。4.(2021·遼寧·高考真題)東漢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視家譜、別錄、私傳的修撰,“贊賢圣之后,班族類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傳》《李膺家錄》等。這一做法的實質是A.加強道德修養(yǎng) 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別大宗小宗 D.維護經濟特權【答案】B【詳解】東漢后期,世家大族崛起,注重家譜、別錄、私傳的修撰,強調門第,其本質是為了追求政治上的壟斷,維護自己的政治利益,B項正確;修家譜并未涉及道德修養(yǎng),排除A項;辨別大小宗不是實質,排除C項;家譜、別錄、私傳的修撰與經濟特權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020年】5.(2020·浙江·高考真題)史載:“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明簡易,隨時宜也。其后頗有所改?!逼渲小邦H有所改”的是(
)。①設丞相②設內朝③設御史大夫④設司隸校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詳解】題干考查漢代與秦朝制度差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削弱相權,實行內外朝制度,設置內朝,有別于秦朝。漢武帝時期,為加強中央集權,首創(chuàng)司隸校尉一職,以監(jiān)督京師(中央)和周邊地方,②④是漢代有別于秦朝的內容,D正確;漢承秦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在中樞設置丞相和御史大夫,①③是秦漢相似之處,不符合題意,排除A、B、C。6.(2020·海南·高考真題)如圖是從漢至明的服飾示意圖,所體現的階層特征表明了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歷程 B.禮制對中國服飾的深遠影響C.男耕女織小農經濟的歷史變遷 D.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答案】B【詳解】材料中所涉及的“上、中、下”所體現出的等級可以看出,不同等級的服飾是不一樣的,這與傳統(tǒng)禮制強調等級秩序有關,故B項正確;ACD項與主旨沒有關系,排除。三、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分裂與融合【2022年】無【2021年】1.(2021·河北·高考真題)三國時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議政。針對刺史制度問題,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條,以清靜為名,威風著稱,今可勿令領兵,以專民事?!庇纱丝梢姡c西漢相比,當時魏國A.地方監(jiān)察制度逐漸完善 B.刺史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C.刺史的職權發(fā)生了異變 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答案】C【詳解】根據“今可勿令領兵,以專民事”可知三國時期的刺史出現了領兵和專職民事的情況,這與刺史最初的監(jiān)察職責不符,說明刺史的職權發(fā)生了異變,C項正確;材料僅反映了刺史制度,不能說明地方監(jiān)察制度的逐漸完善,排除A項;“加強中央集權”的說法不能體現,排除B項;刺史制度并不一定能夠保障吏治清明,排除D項。故選C項?!?020年】無四、隋唐宋政治的發(fā)展演變【2022年】1.(2022·山東·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多維視角下的隋代政區(qū)改革高祖(文帝)受終,惟新朝政,開皇三年,遂廢諸郡。油(到)于九載,麻定江表,尋以戶口溢多,析置州縣。煬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諸州,尋即改州為郡。乃置司隸刺史,分部。——《隋書》卷29《地理志》——周振鶴《中國歷代行政區(qū)劃的變遷》材料二
研究行政區(qū)劃至少與3三個學科有基本關系,一是歷史學,二是地理學,三是政治學。行政區(qū)劃不但是一種現實存在,而且是一種歷史現象。行政區(qū)劃本身是歷史的產物,而且在歷史過程中不斷發(fā)生變化,沒有哪一個政區(qū)不是前代的沿襲或變革。行政區(qū)劃又是一種地理區(qū)域,是一種人為的空間概念,它的存在與變遷都與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關系。行政區(qū)劃既是劃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當然要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相關;而行政區(qū)劃之中又必須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實際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環(huán)境。行政區(qū)劃又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發(fā)生行政關系的產物,行政區(qū)劃的變遷往往是政治過程造成的,也就是說,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區(qū)劃變遷的主要原因?!灾苷聱Q《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結合隋代政區(qū)改革的史實分析說明材料二的觀點?!敬鸢浮坑^點一:歷史學:行政區(qū)劃不但是一種現實存在,而且是一種歷史現象。行政區(qū)劃本身是歷史的產物,而且在歷史過程中不斷發(fā)生變化,沒有哪一個政區(qū)不是前代的沿襲或變革。說明:隋初沿襲前代的州、郡、縣三級制。為縮減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觀點二:地理學:行政區(qū)劃又是一種地理區(qū)域,是一種人為的空間概念,它的存在與變遷都與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關系。說明:在地方,隋初沿襲前代的州、郡、縣三級制,但當時南北各地均置僑州???、縣,“或地無百里,數縣并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因為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隋文帝統(tǒng)治時期,根據戶口的多少劃分州縣;隋煬帝在位時期改州為郡,置司隸刺史,分部。觀點三:政治學:行政區(qū)劃又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發(fā)生行政關系的產物,行政區(qū)劃的變遷往往是政治過程造成的。說明: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州郡縣三級制;隋文帝為縮減行政支出,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隋煬帝時實行郡縣制,其目的都是加強中央集權?!驹斀狻坑^點一:據材料“行政區(qū)劃不但是一種現實存在,而且是一種歷史現象”可知,歷史學上行政區(qū)劃不但是一種現實存在,而且是一種歷史現象。行政區(qū)劃本身是歷史的產物,而且在歷史過程中不斷發(fā)生變化,沒有哪一個政區(qū)不是前代的沿襲或變革。說明:據材料“惟新朝政,開皇三年,遂廢諸郡”可知,隋初沿襲前代的州、郡、縣三級制。據材料“油(到)于九載,麻定江表,尋以戶口溢多,析置州縣”并結合所學可知,為縮減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觀點二:據材料“行政區(qū)劃又是一種地理區(qū)域,是一種人為的空間概念,它的存在與變遷都與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關系”可知,在地里學的角度看,行政區(qū)劃又是一種地理區(qū)域,是一種人為的空間概念,它的存在與變遷都與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關系。說明:據材料“惟新朝政,開皇三年,遂廢諸郡”并結合所學可知,在地方,隋初沿襲前代的州、郡、縣三級制,但當時南北各地均置僑州。據材料“油(到)于九載,麻定江表,尋以戶口溢多,析置州縣”并結合所學可知,為節(jié)省行政開支,隋文帝統(tǒng)治時期,根據戶口的多少劃分州縣;據材料“煬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諸州,尋即改州為郡?!笨芍鍩墼谖粫r期改州為郡。觀點三:據材料“行政區(qū)劃又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發(fā)生行政關系的產物,行政區(qū)劃的變遷往往是政治過程造成的”可知,行政區(qū)劃又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發(fā)生行政關系的產物,行政區(qū)劃的變遷往往是政治過程造成的。說明:據材料“惟新朝政,開皇三年,遂廢諸郡”可知,: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據材料“油(到)于九載,麻定江表,尋以戶口溢多,析置州縣”并結合所學可知;隋文帝為縮減行政支出,改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據材料“煬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諸州,尋即改州為郡?!辈⒔Y合所學可知,隋煬帝時實行郡縣制,其目的都是加強中央集權?!?021年】2.(2021·江蘇·高考真題)唐代李逢吉作科舉主考官時,一次性錄取的幾十位進士,均為出身貧寒的士子。他的政敵李德裕亦“頗為寒素開路”,以致被貶謫時,“八百孤寒齊下淚”。由此可知唐代科舉A.加強了君主集權 B.促進了階級流動C.消除了門第觀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答案】B【詳解】唐代科舉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進入政壇,這說明唐代的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B項正確;材料內容與君主集權無關,排除A項;C項表述絕對,排除C項;李德裕作為士族,同樣為寒素開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項。故選B項。3.(2021·北京·高考真題)下圖為唐代告身(官員接受官職的憑證)書寫格式示意圖。該圖說明唐代告身①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官員共同草擬②在皇帝畫可同意后交門下省審議③最終由尚書省的官員簽署并頒下④可體現三省相互牽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D【詳解】根據示意圖中簽名機構可知,這里涉及的是三省六部制的運作機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書省負責起草,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三省相互牽制又分工配合,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4.(2021·湖南·高考真題)據研究,唐代白居易詩中所記中央官吏俸錢與史籍所載無不相合,所記地方官吏俸錢與史籍所載額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載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據此可知,當時A.地方勢力膨脹 B.中央官吏受到嚴密控制C.中央財政緊張 D.地方官吏貪腐比較隱秘【答案】A【詳解】唐代白居易詩中所載地方官吏的薪俸比史籍所載額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載于法令的合法收入。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種情況和唐代中期后,地方節(jié)度使掌握財政權有關,即地方勢力膨脹,故A正確;材料信息不能說明中央官吏受到嚴密控制,故B錯誤;材料沒有說明官員薪俸的降低,故C項和材料無關;高出部分是合法收入,不能說明地方官吏貪腐,故D錯誤?!?020年】5.(2020·浙江·高考真題)唐朝自太宗時起,有了以他官為宰相的記載。一些官員以“參議朝政”“參知政事”等名號預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則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號參與決策。唐代的宰相是一個集體,宰相議政辦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設立反映了A.相權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趨向貴族化C.“外朝”參議要政 D.政治決策走向透明開放【答案】A【詳解】“唐代的宰相是一個集體,宰相議政辦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政事堂的設立是加強皇權、分散相權的反映,故A正確;材料和官僚政治趨向貴族化無關,故B錯誤;“內朝”“外朝”是在西漢,故C錯誤;古代的政治決策不可能走向透明開放,故D錯誤。6.(2020·山東·高考真題)如表為唐代翰林學士的起源和演進概況。它反映了唐代時期概況高祖、太宗時期設立文學館,弘文館等學士,備君主顧問高宗、武后時期學士開始參與決策事務玄宗時期開開元初,設翰林待詔,后改為翰林學士,建立學士院,專掌最機密的詔令起草,正式參與朝政決策A.翰林學士逐漸控制了決策權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漸趨成熟 D.朝廷內部權力的再分配【答案】D【詳解】根據表格內容可知,唐代翰林學士由備君主顧問到開始參與決策再到專掌詔令起草,正式參與決策,說明翰林學士逐漸獲得了決策國家事務的權力,成為決策集團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內部決策權力進行了重新分配,故選D;翰林學士是逐漸參與決策權力,決策權始終還是歸皇帝所有,排除A;僅根據翰林學士地位的變化無法證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三省六部制出現于南北朝時期,在唐前期就已經趨向成熟,排除C。故選D。7.(2020·天津·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為加強邊防,唐在沿邊重鎮(zhèn)設立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最初只掌兵權,后來總攬軍、政、財、監(jiān)之權,權重勢雄,獨霸一方。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相望于內地”,“屯重兵,多以賦入自贍”,“喜則連衡(橫)而叛上,怒則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諸州,度支經費外,凡金帛以助軍實,悉送都下,無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員監(jiān)察地方等多項措施,“由是利歸公上而外權削矣”。宋太宗時,節(jié)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從此“無復領支郡者”。元朝變革地方行政制度,設立行省。行省官員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鎮(zhèn)守地方;凡行政號令和公文申稟,“不敢專決大政,咨中書(?。┒笮小薄!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返龋?)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述唐、宋、元時期中央政權對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從唐朝至元朝中央與地方權力關系的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答案】(1)唐朝:設置節(jié)度使,加強邊防力量;賦予節(jié)度使較大權力。節(jié)度使最終形成尾大不掉,違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權。宋朝:宋初實行改革,削奪節(jié)度使權力,弱化地方軍力;監(jiān)督地方行政,文臣執(zhí)掌地方,加強對地方財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訓,多措并舉,削弱地方權力,維護了中央集權;但也形成強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設置行省,執(zhí)掌地方經濟、軍事大權;行省權力受中央節(jié)制。開創(chuàng)了行省制度;對地方權力管理寬嚴并舉:鞏固了中央集權和國家統(tǒng)一。(2)中央和地方之間權力之爭長期存在,相互影響;雙方權力此消彼長,在動態(tài)平衡中變化發(fā)展。通過變革與創(chuàng)新,中央對地方權力的分配趨于合理;中央集權不斷加強。【詳解】(1)唐朝:根據“唐在沿邊重鎮(zhèn)設立節(jié)度使”得出設置節(jié)度使,加強邊防力量;根據“節(jié)度使最初只掌兵權,后來總攪軍、政、財、監(jiān)之權,權重勢雄,獨霸一方”得出賦予節(jié)度使較大權力,最后出現問題,削弱中央集權。宋代:根據“革除前朝之弊,上中命諸州”得出實行改革、削弱節(jié)度使權力,弱化地方軍力;根據“并采取派遣官員監(jiān)察地方等多項措施”得出監(jiān)督地方行政;根據“度支經費外,凡金帛以助軍實,悉送都下,無得占留”得出加強對地方財政掌控。元朝:根據“元朝變革地方行政制度,設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根據“不敢專決大政,咨中書(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員受制于中央。(2)根據材料并結合前一問的內容,可從中央與地方矛盾長期存在,此消彼長,不斷變化的角度概括。同時再從改革與創(chuàng)新、加強中央集權的角度概括趨勢。五、元明清的專制與統(tǒng)一【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題)歷代職官制度的演進,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職官信息,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理藩院尚書、軍機大臣、水師提督②丞相、御史大夫、郡守③大學士、內閣首輔、錦衣衛(wèi)指揮使④監(jiān)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答案】B【詳解】清朝設置軍機處,明朝設置內閣,元朝設置宣政院,秦朝實行郡縣制和三公九卿制,中央有丞相和御史大夫,地方有郡守,因此①是清朝,②是秦朝,③是明朝,④是元朝,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2021年】2.(2021·浙江·高考真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并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yǎng)四海。天下之士斐然鄉(xiāng)風。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歿,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引自司馬遷《史記》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貒?,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服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諭內閣:“中國之一統(tǒng)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統(tǒng)始于元氏,而極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薄翱登⑹馈睍r期,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鞏固,對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國作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摘編自《清實錄》、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材料三當人們唱起“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時,不管是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還是其他許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國內的居民還是海外的華僑,都同樣難以抑制地熱血沸騰,聚結成一個整體去抵抗外來的侵略者。在極端深重的民族危機面前,誰能夠領導人民抵抗外來的侵略,把祖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誰就能夠取得人民發(fā)自內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則,就會被人民所拋棄。這是理解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鑰匙。中國人民正是在實際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引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虛心而仰上”的原因。從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角度,闡述“秦并海內”和“大一統(tǒng)”政體建立的意義。(2)閱讀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實現“邊境自固”的核心觀點。結合所學,從“幅員”角度概括康雍乾時期統(tǒng)治者的突出貢獻。(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請選擇闡述:①指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從而使中華民族“聚結成一個整體”的標志,列舉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來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簡述抗日戰(zhàn)爭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作用。②材料三中的“鑰匙”指的是什么?從這一視角概括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經驗。扼要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對國內外民族解放運動的意義?!敬鸢浮浚?)原因:戰(zhàn)國時代頻繁的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秦的統(tǒng)一順應了民心。意義: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國家統(tǒng)一的新紀元,奠定了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統(tǒng)”政體為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觀點:修德安民。貢獻:為穩(wěn)定和鞏固國家疆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國成為亞州東部最大的國家,近代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階段基本奠定。(3)選擇闡述①: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在“反掃蕩”過程中發(fā)展壯大起來。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動力。選擇闡述②:民心。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經過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道路,是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奴役中華民族的歷史,有力地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驹斀狻浚?)原因:根據“諸侯力政,強侵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并結合所學可知主要是因為戰(zhàn)國時代頻繁的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秦的統(tǒng)一順應了民心。其意義在于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國家統(tǒng)一的新紀元,奠定了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統(tǒng)”政體為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觀點:根據“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服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可知核心觀點在于修德安民。貢獻:根據“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拓、鞏固,對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可知康雍乾時期的貢獻主要是為穩(wěn)定和鞏固國家疆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國成為亞州東部最大的國家,近代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階段基本奠定。(3)如果選擇闡述①,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來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主要是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在“反掃蕩”過程中發(fā)展壯大起來。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動力。如果選擇闡述②,根據“誰能夠領導人民抵抗外來的侵略,把祖國從危難中拯救出來,誰就能夠取得人民發(fā)自內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則,就會被人民所拋棄”可知“鑰匙”指的是民心。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經過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道路,是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奴役中華民族的歷史,有力地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3.(2021·福建·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開皇之治”大事簡表(部分)“康乾盛世”大事簡表(部分)開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開皇三年,罷天下諸郡,定州縣二級制。開皇五年,詔令全國檢括戶口。開皇七年,于揚州開山陽瀆,以通漕運。開皇九年,平陳,免陳朝舊境十年賦稅。開皇十二年,遣使均田。—據《隋書》等康熙十五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滴醵?,巡視黃河。雍正二年,行攤丁入畝,整頓保甲制。雍正十年,設軍機處。乾隆元年,設特科取士。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四庫全書》?!獡肚迨犯濉返染C合材料中的歷史信息,自擬論題,結合中國古代史的其他相關史實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闡述充分,論據準確,邏輯清晰)【答案】論題:中國古代盛世之下統(tǒng)治者的制度革新。
闡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光纖光柵式溫度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非可視對講門鈴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退菌特可濕性粉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羊毛球拋光輪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電鍍粘合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汽車斷油氣缸裝置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日用玻璃制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投幣按摩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大規(guī)格圓塊孔石墨換熱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卡通保溫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于漪教育教學思想概要
- 早餐店員工管理制度
- 2022-2023學年北京市通州區(qū)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 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2023版
- 構造復雜煤層開采課件
- 新高考2024屆高三物理二輪復習策略講座
- 設計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 分條機作業(yè)指導書
- 中考英語必背單詞匯總手冊(打印版)
- 全世界各國的新年風俗
- 公開招標文件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