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戰(zhàn)爭邊緣的世界 省賽獲獎-完整版課件_第1頁
處于戰(zhàn)爭邊緣的世界 省賽獲獎-完整版課件_第2頁
處于戰(zhàn)爭邊緣的世界 省賽獲獎-完整版課件_第3頁
處于戰(zhàn)爭邊緣的世界 省賽獲獎-完整版課件_第4頁
處于戰(zhàn)爭邊緣的世界 省賽獲獎-完整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冷戰(zhàn)”三部曲杜魯門主義

1947馬歇爾計劃

1948北約集團

1949全球擴張全面冷戰(zhàn)宣言書$穩(wěn)定歐洲資本主義遏制蘇聯與“華約”對峙造成世界不安寧勢均力敵,不敢輕易動武政治經濟

軍事《北大西洋公約》,以美國為首的軍事政治集團,美國冷戰(zhàn)政策的主要支柱。軍事上經濟上建立北約1949馬歇爾計劃1948美國冷戰(zhàn)措施影響:復興西歐經濟,美國從政治、經濟上控制西歐蘇聯的應戰(zhàn)經濟上軍事上影響:反擊美國冷戰(zhàn)政策,加強對東歐的控制《華沙條約》,以蘇聯為首的軍事政治集團,標志冷戰(zhàn)對峙局面最終形成?!敖浕?949建立華約1955第16課處于戰(zhàn)爭邊緣的世界束結戰(zhàn)二50年代后期社會主義陣營對峙蘇聯美國爭霸開始資本主義陣營共同探究材料一:1946年,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公開聲稱:“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它更強了。……這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得擔任起領導的擔子并承擔責任?!辈牧隙缓蒸敃苑虼鹈绹浾咴挘骸拔覀兌际鞘澜缟献顝姶蟮膰?,如果我們?yōu)楹推铰摵掀饋恚敲淳筒粫袘?zhàn)爭,那時,如果有某個瘋子想挑起戰(zhàn)爭,我們只要用手指嚇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靜下來.”

1,以上兩則材料表明美國與蘇聯將實行什么樣的政策?霸權主義政策2,與斯大林時期相比,蘇聯對外戰(zhàn)略有何不同?斯大林時期面對美國的霸權政策采取對抗形式,而赫魯曉夫想通過合作的形式實現與美國爭霸3、這一階段赫魯曉夫提出的新戰(zhàn)略,為何主動與西方合作來實現爭霸的目的,而不采取其它諸如武力方法?其實質是什么?美蘇實力差距盡管縮小,但優(yōu)勢還在美國方面。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一、劍拔弩張的美蘇爭霸1、美蘇爭霸的原因美蘇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tài)矛盾加劇赫魯曉夫對外擴張戰(zhàn)略與美國霸權政策相沖突蘇聯實力的增強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重要原因:歷史原因:沙俄的大國沙文主義傳統(tǒng)2、美蘇爭霸的表現----20世紀50、60年代(1)外交上“和解”

——

“戴維營會談”1959年9月,赫魯曉夫應邀訪美。與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舉行了戴維營會談,會談雖未取得實質性成果,但兩國最高領導人戰(zhàn)后的首次會晤產生了“戴維營精神”式的美蘇緩和。

美國實際上承認了美蘇同為超級大國的事實。蘇聯戰(zhàn)略:與美平起平坐,爭霸世界美國戰(zhàn)略:兩手政策,“和解”與對抗。緩和:1959.9赫魯曉夫首次訪美——戴維營會談①背景:第二次柏林危機的爆發(fā)②內容:在柏林問題上恢復談判,在國際爭端不訴諸武力

促使美蘇關系暫時緩和,是蘇聯推行蘇美合作外交戰(zhàn)略的重大行動③影響:

美國實際上承認蘇美同是超級大國的事實第二次柏林危機:圍繞西柏林地位問題蘇美之間發(fā)生的第二次沖突事件。1949年9-10月,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成立。西方國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斷地對民主德國和東歐國家進行滲透。聯邦德國想用原子武器武裝西柏林軍隊,民主德國宣稱要統(tǒng)一柏林,蘇美雙方態(tài)度強硬。1958年末,赫魯曉夫提出要把西柏林變成非軍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國在6個月內撤軍。艾森豪威爾毫不退讓,增強駐德美軍的作戰(zhàn)能力,特別是導彈能力。形勢一度緊張,出現新的“柏林危機”。直接原因:①第二次柏林危機美英法蘇聯要求限期締結對德和約,結束西方國家對西柏林的占領拒絕蘇聯要求,不惜使用武力(2)軍事上對抗——經過: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機爆發(fā);

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機達到高潮。結果:修建了隔絕東西柏林的柏林墻。柏林圍牆西柏林人遠遠地向他們在東柏林的親人招手登臺眺望親人居住的地方被隔開的東西柏林1945年到1961年間,每年約有數十萬民主德國公民通過柏林逃往聯邦德國1961年8月13日凌晨2時,一道道耀眼的探照燈刺破夜空,宣告了柏林市28年東西分隔的開始較量的焦點在柏林爭奪重點在歐洲眺望柏林墻外的親人爭霸的優(yōu)勢在美國②激烈的核軍備競賽軍事實力是美蘇爭霸的砝碼核武器具有巨大殺傷力,成為美蘇軍備競賽的重中之重原因:1945年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有核國家1949年蘇聯核試驗成功,打破美國核壟斷1952年和1953年美蘇相繼研制成功氫彈1957年,蘇聯發(fā)射了第一枚洲際導彈,美國本土處于射程范圍之內表現:20C60年代,美、蘇圍繞核武器數量展開競爭70年代初,美、蘇戰(zhàn)略核力量大體形成均勢。核軍備競賽的影響A、美、蘇兩國的爭霸多次發(fā)生危機,把人類推向戰(zhàn)爭的邊緣。B、美、蘇盡管爭奪激烈,危機不斷,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兩國之間并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整裝待發(fā)的導彈美蘇戰(zhàn)略核力量情況對比

時間洲際導彈(枚)潛射導彈(枚)戰(zhàn)略轟炸機(架)蘇美蘇美蘇美1963100424100224190630197013001054240656150550197210501054160656105445

根據上表分析,60年代開始,蘇聯在核軍備競賽上有何變化?到70年代初,美蘇戰(zhàn)略核力量的對比如何?60年代開始,蘇聯大規(guī)模生產核武器到70年代初,美蘇戰(zhàn)略核力量大體形成均勢,確保相互摧毀

核戰(zhàn)爭的危害首先,核武器直接攻擊的地區(qū),方圓幾公里內的人員死亡

其次,造成長時間大范圍核污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規(guī)模核戰(zhàn)爭會致使地面上的大量塵埃上升到大氣層中,遮蔽陽光,引起“核冬天”,時間可能長達幾個月到幾年,地球上95%的植物因缺乏陽光而死亡,生物鏈中斷,人類也大量死亡,幸運的話,還會有少數人存活下來,在一片廢墟中重建文明,如果情況嚴重,人類會就此滅亡。背景:過程

1962年,蘇聯在古巴修建導彈發(fā)射場。美國采取強硬態(tài)度,要求蘇聯從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導彈,同時,集結部隊準備進攻古巴。結果

蘇聯從古巴撤出導彈。美國也作出不進攻古巴等保證。③古巴導彈危機(1962年)A、1959.1卡斯特羅建立了古巴革命政權B、蘇聯軍事援助古巴并建立導彈基地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U-2飛機拍攝到的蘇聯向古巴運送導彈的船只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U-2飛機拍攝到的古巴境內的一處導彈發(fā)射陣地古巴導彈危機反映出蘇聯在全球與美爭霸,優(yōu)勢在美方。赫魯曉夫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蘇什么態(tài)勢?優(yōu)勢在哪一方?

反映美蘇爭霸的態(tài)勢,優(yōu)勢在美方歸納:20世紀50—60年代美蘇爭霸的特點1.緩和與緊張并存2.美國處于優(yōu)勢①美國進攻,蘇聯防守②美國兩手政策,蘇聯主動要求平起平坐3.核軍備競賽為重中之重,形成“恐怖和平”

4、核均勢使世界保持相對和平小結:蘇聯調整對外政策美蘇爭霸歐洲戴維營會談核軍備競賽古巴導彈危機第二次柏林危機世界動蕩不安重點緊張緩和20世紀50—60年代的美蘇爭霸如何正確認識20世紀50、60年代的美蘇爭霸?原因(1)根本原因是雙方都想稱霸世界,直接原因則是擴大本集團的勢力范圍(2)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經濟競爭,軍備競賽,控制盟國和戰(zhàn)略要地等方面的矛盾因素重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