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jīng)濟學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課件_第1頁
西方經(jīng)濟學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課件_第2頁
西方經(jīng)濟學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課件_第3頁
西方經(jīng)濟學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課件_第4頁
西方經(jīng)濟學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第三章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第三章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第一節(jié)基數(shù)效用論第二節(jié)序數(shù)效用論第三節(jié)收入和價格的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第四節(jié)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第五節(jié)消費者偏好的決定因素第三章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第一節(jié)基數(shù)效用論第一節(jié)基數(shù)效用論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數(shù)效用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三、消費者均衡四、消費者剩余第一節(jié)基數(shù)效用論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數(shù)效用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數(shù)效用物品所具有的這種滿足人類欲望的能力,西方經(jīng)濟學稱之為效用(Utility)。

基數(shù)效用(CardinalUtility)論是西方經(jīng)濟學最早也是最粗糙的效用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可以用基數(shù)即1,2,3,4···衡量商品的效用,就如同衡量物體的重量、體積、長度一樣。測量效用大小的單位叫做效用單位。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數(shù)效用物品所具有的這種滿足人總效用(TotalUtility,用TU表示)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nèi)消費一定量某商品而得到的效用總和。如果消費量為Q,效用量為U,總效用函數(shù)就是:

U=f(Q)消費兩種商品,總效用函數(shù)記做:

U=f(Q1,Q2)

消費多種商品,總效用函數(shù)是

U=f(Q1,Q2,…,Qn)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總效用(TotalUtility,用TU表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邊際效用(MarginalUtility,記做MU)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nèi)追加一單位某商品的消費所能增加的總效用,它是理解消費者行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公式為:MU=ΔTU/ΔQ,即總效用增量與商品增量之比。某商品的邊際效用隨著其數(shù)量的增加而不斷減少的現(xiàn)象,被稱為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123456712345673010O10864220OTUTU-2QQTUMU圖3-1某商品的效用曲線

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12345表3-1某商品的邊際效用與需求價格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表3-1某商品的邊際效用與需求價格二、總效用、邊際圖3-2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123456O54321PQD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圖3-2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123三、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是指消費者通過購買各種商品和勞務實現(xiàn)最大效用時,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減少任何商品購買數(shù)量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

只有當消費者購買的各種商品和勞務的邊際效用與它們各自的價格之比都相等時,才能達到消費者均衡狀況。消費者均衡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表述:MU1/P1=MU2/P2=MU3/P3=…=MUn/Pn=

三、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是指消費者通過購買各種四、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根據(jù)其邊際效用大小而愿意支付的價格總額與其實際支付的價格總額之間就會出現(xiàn)差額,此種差額被稱為消費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用CS表示)。

表3-2消費者剩余四、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根據(jù)其邊際效用大小而愿意支四、消費者剩余圖3-3消費者剩余

PAOQeDQCSEPeS四、消費者剩余圖3-3消費者剩余PAOQeDQC第二節(jié)序數(shù)效用論一、無差異曲線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三、消費者的預算線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第二節(jié)序數(shù)效用論一、無差異曲線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雖然消費者不能說出自己對某種商品的效用量究竟是多少,但他可以說出自己對不同商品的偏好的順序。例如,他可以說出對A商品的偏好甚于B,對B的偏好甚于C,或者對A和B的偏好是相同的,等等。因此,可以用序數(shù)詞第一、第二、第三······來對消費者的偏好進行比較和排列。這種理論叫序數(shù)效用理論(OrdinalUtility)。第二節(jié)序數(shù)效用論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雖然消費者不能說出自己對某種一、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IndifferenceCurve,記做IC)是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獲得滿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組合點的軌跡。

表3-3無差異表一、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Indifferen一、無差異曲線圖3-4無差異曲線

123456O54321YXIC6一、無差異曲線圖3-4無差異曲線12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點:

第一,無差異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斜率為負。無差異曲線表明,兩種不同數(shù)量的商品組合帶來的效用是相等的,為維持相同的效用,增加X就必須減少Y,X、Y兩種商品是替代品,但替代的程度不完全。第二,在坐標平面上存在一組無差異曲線群(IndifferenceMap),見圖3-5。在無差異曲線圖中,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代表的滿足程度越高,因為無差異曲線的位置越高,意味著消費者擁有的X和Y兩種商品的數(shù)量越多。一、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點:第一,無差異一、無差異曲線圖3-5無差異曲線OYXIC3IC2IC1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點:

一、無差異曲線圖3-5無差異曲線OYXIC3IC一、無差異曲線第三,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第四,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這說明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是遞減的。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是兩種物品的邊際替代率。該曲線凸向原點,是由于邊際替代率遞減使然。

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點:

一、無差異曲線第三,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簡記為MRS)是某消費者在保持同等程度的滿足時,增加一種商品(例如X)的數(shù)量與必須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shù)量(例如Y)之間的比率。用MRSXY表示商品X對商品Y的邊際替代率,則公式為:

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替代率(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根據(jù)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效用的定義,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之比等于它們的邊際效用之比,上式也可以寫成:

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根據(jù)邊際替代表3-4邊際替代率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表示: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數(shù)量的連續(xù)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是遞減的。

表3-4邊際替代率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三、消費者的預算線消費者的預算線(BudgetLine),又叫消費可能線(ConsumptionPossibilityLine),是指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的不同數(shù)量的各種組合。

圖3-6預算線

510152025O54321YXBA·C·D三、消費者的預算線消費者的預算線(Budget三、消費者的預算線假定某消費者的貨幣收入為M,全部用來購買兩種商品X和Y;X的價格為PX,購買量為QX;Y的價格是PY,購買量是QY。這個消費者的預算線可以用下列方程式來表示:

M=PXQX+PYQY

預算線的斜率為負,它等于商品X的價格與商品Y的價格之比的負值。即:-OA/OB=M/PY÷M/PX=PX/PY因此,消費預算線又叫價格線。三、消費者的預算線假定某消費者的貨幣收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圖3-7消費者均衡OYXIC3IC2IC1AY0X0BENM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圖3-7消費者均衡OY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在消費者均衡點E點上,預算線的斜率正好等于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兩種商品的價格比率,即:

MRSXY=ΔY/ΔX=PX

/PY

如果把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解釋為它們的邊際效用之比,那么,序數(shù)效用論的消費者均衡就與基數(shù)效用論的消費者均衡完全一致,其公式為:ΔY/ΔX=MUX

/MUY=PX

/PY

或ΔY/ΔX=MUX

/PX=MUY

/PY

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在消費者均第三節(jié)收入和價格的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一、預算線的移動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三、價格消費曲線和需求曲線第三節(jié)收入和價格的變化對一、預算線的移動1.價格不變,收入增加

圖3-8價格不變,收入變動引起預算線平行移動OYXB2B1A0B0A2A1一、預算線的移動1.價格不變,收入增加圖3-8價格不變,收入變一、預算線的移動

2.收入不變,兩種商品的價格比率發(fā)生變化圖3-9PY不變,PX變動使預算線以A為軸心向左或向右旋轉(zhuǎn)OYX一、預算線的移動2.收入不變,兩種商品的價格比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圖3-10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

OYXOMIC0E0A2M0QX2QX1QX0QX2QX1QX0M1M2A0A1E1E2IC1IC2ICB0B1B2abcQX(a)收入消費曲線(b)恩格爾

曲線收入消費曲線(Income-consumptionCurve)

是在消費者偏好和商品價格不變情況下,收入變化所引起的消費者均衡點變化的軌跡。

恩格爾曲線(EngelCurve)是以19世紀德國著名統(tǒng)計學家恩格爾的名字命名的曲線。凡是反映收入變化與某種商品消費量變化之間關系的曲線都被稱為恩格爾曲線。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圖3-10收入消費曲恩格爾曲線有以下三種情況: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OQXMOQXMOQXM(a))<收入彈性<1(b)收入彈性>1(c)收入彈性為負圖3-11恩格爾曲線的三種情況

恩格爾曲線有以下三種情況: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三、價格消費曲線和需求曲線圖3-12價格消費曲線和需求曲線假定消費者偏好和收入不變,而兩種商品的相對價格發(fā)生變化,從而引起消費者均衡點移動,連接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的軌跡,便形成價格消費曲線(PriceConsumptionCurve)。

把X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的一一對應的點繪制在X商品的價格—數(shù)量坐標圖上,便可以得到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OYXOPIC0E0AP2QX2QX1QX0QX2QX1QX0P1P0E1E2IC1IC2PCQX(a)價格消費曲線(b)需求

曲線三、價格消費曲線和需求曲線圖3-12價格消費第四節(jié)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一、區(qū)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謎第四節(jié)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一、區(qū)分一、區(qū)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在其他情況不變,特別是替代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意味著該商品替代品變得相對昂貴,消費者被吸引減少替代品的購買轉(zhuǎn)而增加該商品的消費,從而使該商品需求量增加。這種由替代品價格相對變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叫做替代效應(SubstitutionEffect)。

在其他情況不變,特別是消費者貨幣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意味著消費者實際收入增加,從而可以增加該商品的消費。這種效應叫做收入效應(IncomeEffect)。

價格效應=替代效應

收入效應

一、區(qū)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在其他情況不一、區(qū)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圖3-13正常商品的收入和替代效應OYXC1C2ADBU1U2F2F1ESRT一、區(qū)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圖3-13正常商品的收入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謎

在理論上,收入效應可以大到使某種商品的需求曲線向上傾斜,我們將這種商品稱作“吉芬商品”(GiffenGood)。吉芬是19世紀英國的經(jīng)濟學家,他對愛爾蘭的土豆銷售情況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當土豆的價格上升時,它的需求量增加;價格下跌時,它的需求量減少。這種反常的情況曾使許多經(jīng)濟學家迷惑不解,所以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吉芬之謎”,

凡是呈現(xiàn)這種反常變化的商品均被稱做吉芬商品。

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謎在理論上,收入效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謎圖3-14吉芬商品的收入和替代效應OYXC1C2ADBU1U2F2F1ESRT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謎圖3-14吉芬商品的收入和替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謎圖3-15劣等商品的收入和替代效應OYXC1C2ADBU1U2F2F1ESRT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謎圖3-15劣等商品的收入和替第五節(jié)消費者偏好的決定因素

一、炫耀性消費

二、消費主義

三、攀比效應和虛榮效應

第五節(jié)消費者偏好的決定因素一、炫耀性消費一、炫耀性消費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Consumption)是指消費主要是為了炫耀財富,而不是為了正常的消費需求的滿足。炫耀性消費是資本主義有閑階級消費的主要特征,也是上流社會身份的象征和增加個人地位的手段●●●有閑階級的炫耀性消費,對社會的其他階層發(fā)生影響,于是人人都不放過在消費方面表現(xiàn)的機會這種擺闊氣、講排場的炫耀性消費,產(chǎn)生了所謂的“凡勃倫效應”,即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線一、炫耀性消費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二、消費主義消費主義是指把消費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和最高價值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具體表現(xiàn)為:物質(zhì)財富的占有欲極度膨脹,毫無節(jié)制地消耗物質(zhì)財富和自然資源,人為地制造各種虛假需求,出現(xiàn)異化消費和炫耀性消費等等。消費主義來自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基本教義,是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消費主義的泛濫造就了異化的消費者消費主義反過來又成為資產(chǎn)階級控制社會的一個新的、有效的手段二、消費主義消費主義是指把消費作為人生追求的最三、攀比效應和虛榮效應攀比效應,又稱示范效應,是指一種趕時髦的欲望,即人們想擁有一件許多消費者都已擁有了的物品。虛榮效應,它是指擁有只有少數(shù)人才能享用或獨一無二的商品的欲望。三、攀比效應和虛榮效應攀比效應,又稱示范效應,三、攀比效應和虛榮效應圖3-16攀比效應

O數(shù)量(千/月)3020需求D404020804860100D20D80D60D100價格(美元/單位)三、攀比效應和虛榮效應圖3-16攀比效應O數(shù)量三、攀比效應和虛榮效應圖3-17虛榮效應

O數(shù)量3000015000D4421468D2D8D6需求價格三、攀比效應和虛榮效應圖3-17虛榮效應O數(shù)量第三章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第三章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第三章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第一節(jié)基數(shù)效用論第二節(jié)序數(shù)效用論第三節(jié)收入和價格的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第四節(jié)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第五節(jié)消費者偏好的決定因素第三章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第一節(jié)基數(shù)效用論第一節(jié)基數(shù)效用論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數(shù)效用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三、消費者均衡四、消費者剩余第一節(jié)基數(shù)效用論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數(shù)效用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數(shù)效用物品所具有的這種滿足人類欲望的能力,西方經(jīng)濟學稱之為效用(Utility)。

基數(shù)效用(CardinalUtility)論是西方經(jīng)濟學最早也是最粗糙的效用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可以用基數(shù)即1,2,3,4···衡量商品的效用,就如同衡量物體的重量、體積、長度一樣。測量效用大小的單位叫做效用單位。一、效用的概念和基數(shù)效用物品所具有的這種滿足人總效用(TotalUtility,用TU表示)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nèi)消費一定量某商品而得到的效用總和。如果消費量為Q,效用量為U,總效用函數(shù)就是:

U=f(Q)消費兩種商品,總效用函數(shù)記做:

U=f(Q1,Q2)

消費多種商品,總效用函數(shù)是

U=f(Q1,Q2,…,Qn)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總效用(TotalUtility,用TU表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邊際效用(MarginalUtility,記做MU)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nèi)追加一單位某商品的消費所能增加的總效用,它是理解消費者行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公式為:MU=ΔTU/ΔQ,即總效用增量與商品增量之比。某商品的邊際效用隨著其數(shù)量的增加而不斷減少的現(xiàn)象,被稱為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123456712345673010O10864220OTUTU-2QQTUMU圖3-1某商品的效用曲線

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12345表3-1某商品的邊際效用與需求價格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表3-1某商品的邊際效用與需求價格二、總效用、邊際圖3-2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123456O54321PQD二、總效用、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圖3-2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123三、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是指消費者通過購買各種商品和勞務實現(xiàn)最大效用時,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減少任何商品購買數(shù)量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

只有當消費者購買的各種商品和勞務的邊際效用與它們各自的價格之比都相等時,才能達到消費者均衡狀況。消費者均衡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表述:MU1/P1=MU2/P2=MU3/P3=…=MUn/Pn=

三、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是指消費者通過購買各種四、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根據(jù)其邊際效用大小而愿意支付的價格總額與其實際支付的價格總額之間就會出現(xiàn)差額,此種差額被稱為消費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用CS表示)。

表3-2消費者剩余四、消費者剩余消費者根據(jù)其邊際效用大小而愿意支四、消費者剩余圖3-3消費者剩余

PAOQeDQCSEPeS四、消費者剩余圖3-3消費者剩余PAOQeDQC第二節(jié)序數(shù)效用論一、無差異曲線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三、消費者的預算線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第二節(jié)序數(shù)效用論一、無差異曲線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雖然消費者不能說出自己對某種商品的效用量究竟是多少,但他可以說出自己對不同商品的偏好的順序。例如,他可以說出對A商品的偏好甚于B,對B的偏好甚于C,或者對A和B的偏好是相同的,等等。因此,可以用序數(shù)詞第一、第二、第三······來對消費者的偏好進行比較和排列。這種理論叫序數(shù)效用理論(OrdinalUtility)。第二節(jié)序數(shù)效用論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雖然消費者不能說出自己對某種一、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IndifferenceCurve,記做IC)是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獲得滿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組合點的軌跡。

表3-3無差異表一、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Indifferen一、無差異曲線圖3-4無差異曲線

123456O54321YXIC6一、無差異曲線圖3-4無差異曲線12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點:

第一,無差異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斜率為負。無差異曲線表明,兩種不同數(shù)量的商品組合帶來的效用是相等的,為維持相同的效用,增加X就必須減少Y,X、Y兩種商品是替代品,但替代的程度不完全。第二,在坐標平面上存在一組無差異曲線群(IndifferenceMap),見圖3-5。在無差異曲線圖中,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代表的滿足程度越高,因為無差異曲線的位置越高,意味著消費者擁有的X和Y兩種商品的數(shù)量越多。一、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點:第一,無差異一、無差異曲線圖3-5無差異曲線OYXIC3IC2IC1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點:

一、無差異曲線圖3-5無差異曲線OYXIC3IC一、無差異曲線第三,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第四,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這說明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是遞減的。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是兩種物品的邊際替代率。該曲線凸向原點,是由于邊際替代率遞減使然。

無差異曲線的主要特點:

一、無差異曲線第三,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簡記為MRS)是某消費者在保持同等程度的滿足時,增加一種商品(例如X)的數(shù)量與必須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shù)量(例如Y)之間的比率。用MRSXY表示商品X對商品Y的邊際替代率,則公式為:

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替代率(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根據(jù)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效用的定義,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之比等于它們的邊際效用之比,上式也可以寫成:

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根據(jù)邊際替代表3-4邊際替代率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表示: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數(shù)量的連續(xù)增加,消費者為得到每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是遞減的。

表3-4邊際替代率二、邊際替代率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三、消費者的預算線消費者的預算線(BudgetLine),又叫消費可能線(ConsumptionPossibilityLine),是指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兩種商品的不同數(shù)量的各種組合。

圖3-6預算線

510152025O54321YXBA·C·D三、消費者的預算線消費者的預算線(Budget三、消費者的預算線假定某消費者的貨幣收入為M,全部用來購買兩種商品X和Y;X的價格為PX,購買量為QX;Y的價格是PY,購買量是QY。這個消費者的預算線可以用下列方程式來表示:

M=PXQX+PYQY

預算線的斜率為負,它等于商品X的價格與商品Y的價格之比的負值。即:-OA/OB=M/PY÷M/PX=PX/PY因此,消費預算線又叫價格線。三、消費者的預算線假定某消費者的貨幣收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圖3-7消費者均衡OYXIC3IC2IC1AY0X0BENM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圖3-7消費者均衡OY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在消費者均衡點E點上,預算線的斜率正好等于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消費者均衡的條件是: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兩種商品的價格比率,即:

MRSXY=ΔY/ΔX=PX

/PY

如果把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解釋為它們的邊際效用之比,那么,序數(shù)效用論的消費者均衡就與基數(shù)效用論的消費者均衡完全一致,其公式為:ΔY/ΔX=MUX

/MUY=PX

/PY

或ΔY/ΔX=MUX

/PX=MUY

/PY

四、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在消費者均第三節(jié)收入和價格的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一、預算線的移動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三、價格消費曲線和需求曲線第三節(jié)收入和價格的變化對一、預算線的移動1.價格不變,收入增加

圖3-8價格不變,收入變動引起預算線平行移動OYXB2B1A0B0A2A1一、預算線的移動1.價格不變,收入增加圖3-8價格不變,收入變一、預算線的移動

2.收入不變,兩種商品的價格比率發(fā)生變化圖3-9PY不變,PX變動使預算線以A為軸心向左或向右旋轉(zhuǎn)OYX一、預算線的移動2.收入不變,兩種商品的價格比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圖3-10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

OYXOMIC0E0A2M0QX2QX1QX0QX2QX1QX0M1M2A0A1E1E2IC1IC2ICB0B1B2abcQX(a)收入消費曲線(b)恩格爾

曲線收入消費曲線(Income-consumptionCurve)

是在消費者偏好和商品價格不變情況下,收入變化所引起的消費者均衡點變化的軌跡。

恩格爾曲線(EngelCurve)是以19世紀德國著名統(tǒng)計學家恩格爾的名字命名的曲線。凡是反映收入變化與某種商品消費量變化之間關系的曲線都被稱為恩格爾曲線。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圖3-10收入消費曲恩格爾曲線有以下三種情況: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格爾曲線OQXMOQXMOQXM(a))<收入彈性<1(b)收入彈性>1(c)收入彈性為負圖3-11恩格爾曲線的三種情況

恩格爾曲線有以下三種情況:二、收入消費曲線和恩三、價格消費曲線和需求曲線圖3-12價格消費曲線和需求曲線假定消費者偏好和收入不變,而兩種商品的相對價格發(fā)生變化,從而引起消費者均衡點移動,連接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的軌跡,便形成價格消費曲線(PriceConsumptionCurve)。

把X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的一一對應的點繪制在X商品的價格—數(shù)量坐標圖上,便可以得到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OYXOPIC0E0AP2QX2QX1QX0QX2QX1QX0P1P0E1E2IC1IC2PCQX(a)價格消費曲線(b)需求

曲線三、價格消費曲線和需求曲線圖3-12價格消費第四節(jié)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一、區(qū)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二、吉芬商品和吉芬之謎第四節(jié)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一、區(qū)分一、區(qū)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在其他情況不變,特別是替代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意味著該商品替代品變得相對昂貴,消費者被吸引減少替代品的購買轉(zhuǎn)而增加該商品的消費,從而使該商品需求量增加。這種由替代品價格相對變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叫做替代效應(SubstitutionEffect)。

在其他情況不變,特別是消費者貨幣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意味著消費者實際收入增加,從而可以增加該商品的消費。這種效應叫做收入效應(IncomeEffect)。

價格效應=替代效應

收入效應

一、區(qū)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在其他情況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