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請根據下面內容進展復習,其中與第九章的轉基因技術及第十章的標記技術有關的內容不用看,填空也可以不看??荚囶}型包括:1、判斷題〔10題〕;2、選擇題〔10題〕;3、名詞解釋〔5個〕;4、問答題〔5題〕;5、論述題〔2題〕;6、計算題〔1題〕。復習題及答案一、名詞解釋1水產動物育種:是指應用各種遺傳學方法,改造水產動物(aquaticanimals)的遺傳構造,育出適合人類需要的品種的過程。2過渡品種:介于原始品種和育成品種之間的中間類型它是由原始品種經過*種程度的人工改良而產生。3品系:品系是指來源于一個親本對(或共同祖先)、具有一定特點、能夠穩(wěn)定遺傳、擁有一定數量的群體。4品種:品種是人類根據自身需要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生產資料,一般是指經多代人工選擇育成,具有遺傳穩(wěn)定、優(yōu)良經濟性狀及具有有別于原種或同種內其他群體的表型性狀的水生動物群體。5地方品系:在品種的開展過程中,隨著動物群體的不斷擴大,分布區(qū)域也會逐步擴大,由于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飼養(yǎng)管理水平和方式的區(qū)別,品種內會出現差異。具有這樣差異的類群可以稱為地方品系。6近親交配系〔自交系〕:由連續(xù)的同胞交配及回交形成的系統(tǒng)稱為近交系,是為雜種優(yōu)勢利用或實驗動物的培育而生產的純系。7單系:由一個系祖與多個個體交配開展而來的群體。一般是為了利用該系祖*一優(yōu)良的性狀,其后代稱為單系,其中每個個體均有此系祖的遺傳基因。8群系:一個品系的系祖是一個群體。一般是先建立一個根底群體,群體內個體具有所需要的*一或多個性狀,然后群體繁育得到的后代即為群系。9種群:是指同一物種在*一特定時間內占據*一特定空間的一群個體所組成的群集。這些個體通過交配以及具有一定的親緣關系而發(fā)生聯系,并享有共同的基因庫。10育成品種:由人類根據自己的需要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生產資料,一般是由同一祖先經過嚴格的人工選擇培育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產性能的群體。11自然品種:是指未經任何人工選擇或育種活動,經過簡單的馴化過程或不經過馴化直接為人類的養(yǎng)殖活動所利用的自然種。12原種:指來自模式種水域或其它天然水域并用于增養(yǎng)殖生產的野生水生動物種,以及用于選育種的原始親本。13良種:指生長快、肉質好、抗逆性強、性狀穩(wěn)定和適應一定地區(qū)自然條件并用于增養(yǎng)殖〔栽培〕生產的水生動、植物種。它必須具備以下性狀:〔1〕優(yōu)良經濟性狀遺傳穩(wěn)定在95%以上;〔2〕其它表型性狀遺傳穩(wěn)定在95%以上。14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對物種進展處理,使其發(fā)生突變而產生新品種的育種技術。誘變可以增加變異率,打破舊連鎖及進展染色體片斷的位移,提高育種效率。15種質(germplasm):指決定遺傳性狀,并將遺傳信息傳遞給后代的遺傳物質。16種質資源:又稱為遺傳資源,對人類具有實際或潛在用途或價值的遺傳材料。17物種:從生物學特征角度來看,物種是個體間可以自由交配和生殖繁衍的一組自然種群,通過*種隔離機制,使得它們在遺傳上同其他類似的一組種群相互隔離著。從種質資源的角度來看,物種就是擁有自然閉鎖機制的相對獨立的基因庫。18genepool:基因庫。是指一個物種所含有的總的遺傳信息?;驇斓臄盗亢唾|量是種質資源研究不可缺少的內容。19geneticdiversity:遺傳多樣性,也稱基因多樣性。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指種內或種間表現在分子、細胞、個體三個水平的遺傳變異度;狹義的遺傳多樣性指種內不同群體和個體間的遺傳變異程度。20雜合度:是遺傳變異的一個量度,是指基因座上是雜合的個體的平均頻率,或稱為群體的平均雜合性。21蛋白質多態(tài)性:指一種蛋白質存在多種不同的變型,這些變型的產生是由于同一基因位點內的突變,產生復等位基因,導致合成不同類型的蛋白質。22遺傳漂變:對于所有有限大小的種群來說,由于小樣本抽樣的基因數量有限而導致種群的等位基因頻率在世代間發(fā)生變化的現象。23選擇育種:又稱系統(tǒng)育種,是根據育種目標,在現有品種或育種材料中選出經濟性狀優(yōu)良的個體用于培育新品種的方法。通過不斷地對變異的群體進展有目的的選擇,以到達主要經濟性狀的提高和穩(wěn)定。24基因遷移:也稱為基因移居,是指具有*一基因頻率群體的一局部,因*種原因移至基因頻率不同的另一群體,并雜交定居,從而改變了群體的基因頻率,這種影響也稱遷移壓力。遷移壓力的增強可使*些基因從一個群體有效地散布到另一群體中。大規(guī)模的遷移會形成強烈的遷移壓力引起群體遺傳構造的改變。25純系學說:丹麥植物學家〔〕在1903年提出來的,是純系育種方法的理論根底之一。其主要內容包括在純系的混合物中選擇有效以及同一純系內繼續(xù)選擇無效。26質量性狀:是指品種的一系列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呈連續(xù)變異的性狀。一般認為其表現型由染色體上的一對或少數幾對等位基因控制,呈顯、隱性關系,易于觀察區(qū)別,且不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因而選擇相比照擬容易。27數量性狀:是指那些占多數、呈連續(xù)變異、個體間表現的差異只能用數量來區(qū)別的客觀指標,如體長、體重、生長量和生產量等一系列的變異性狀。數量性狀受多個微效基因控制,其遺傳情況比較復雜,而且其表型受環(huán)境影響較大。28測交:F1代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用來測定F1是雜合子還是純合子。29伴性遺傳:當基因位于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上的時候,它的遺傳就與性別密切聯系起來,這種與性別相聯系的遺傳現象叫做伴性遺傳,也叫性連鎖遺傳。30同型配子:生殖母細胞中的兩個性染色體如果一樣,經減數分裂所產生的配子也一樣,這類配子稱為同型配子。產生同型配子的性別稱為同配性別。31異型配子:生殖母細胞中兩個性染色體不同則產生兩種不同的配子稱異型配子。32加性效應值:就是影響數量性狀的多個微效基因的基因型值的累加,也稱性狀的育種值,是性狀表型值的主要成分。33留種率:即選擇壓力,是指選作育種對象的個體數(n)占選擇前群體總個體數(N)的百分比值,即P(%)=n/N×100。34一因多效:指的是染色體上一個或一對基因影響生物多種性狀的表型。由一因多效造成的遺傳相關能夠穩(wěn)定遺傳。35連鎖不平衡:在*一群體中,不同座位上*兩個等位基因出現在同一條染色體上(稱連鎖〕的頻率與預期的隨機頻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的現象,稱連鎖不平衡。36家系選擇:從混有不同類型的原始群里選出優(yōu)良個體留種,建立假設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內逐代淘汰劣質個體,家系間逐步淘汰劣質家系,選留超越原始群體及對照品種、符合原定選擇指標的優(yōu)良家系,進而參加品系產量測定,稱為家系選擇。37個體選擇:以個體為單位,以每一個體的表型值大小為準繩,將入選個體混養(yǎng)在一起,任其交配繁殖子1代,再從后代中選擇表現型好的個體閉鎖繁育子2代,如此反復進展,直至形成新品種,又稱為集體選擇或群體選擇。38育種值:決定子代平均基因型值的是它們親本的基因,因此對一個個體的遺傳評價,必須從它的子代的平均數值加以判斷,并把子代距母本群體平均數的平均離差(離差也叫差量,是單項數值與平均值之間的差,平均離差即各離差的均值)的兩倍值稱為育種值。39育成雜交:所謂育成雜交,就是指將分屬不同品種〔品系或自然種〕、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隨機組合,形成各種不同的基因型,再通過定向選擇育成集雙親優(yōu)良性狀于一體的新品種的育種方法。其遺傳機理是基因重組和互作。40簡單育成雜交:簡單育成雜交又稱增殖雜交,是根據當地、當時的自然條件、生產需要以及原地方品種品質等條件的限制,從客觀上來確定育種目標,應用相應的兩個或多個品種,使它們各參加雜交一次,并結合定向選育,將不同品種的優(yōu)點綜合到新品種中的一種雜交育種方法??煞殖啥贩N簡單育成雜交和多品種簡單育成雜交。41級進育成雜交:又稱吸收雜交、改造雜交、漸滲雜交,是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生產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種品質等所客觀確定的育種目標,將一個品種的基因逐漸引進到另一個品種的基因庫中的過程。42引入育成雜交:又稱導入雜交、改良雜交,是為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或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生產需要以及原有地方品種品質等所客觀確定的育種目標,通過引入品種對原有地方品種的*些缺點加以改良而使用的雜交方式。43一般配合力:是指*一親本品種與其他假設干品種雜交后,雜種后代在*個性狀上的平均表現。一般配合力高的性狀反映了親本品種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加性效應大,不僅其雜種第一代的表型數值與雙親平均值有密切關系,而且隨著世代的增加,基因型的純合,增效基因的逐代累加,有可能選出穩(wěn)定的超親重組型。44特殊配合力:指*特定組合的實際產量,與根據其雙親的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論值的偏差。它受基因的顯性效應和非等位基因互作效應控制。45回交育種:回交育種是指兩品種(品系)雜交后,通過用雜種與親本之一連續(xù)多代重復雜交,把親本的*些特定性狀導人另一親本的育種方法。46雜種優(yōu)勢:所謂雜種優(yōu)勢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遺傳類型的個體雜交所產生的雜種第一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長速度和生產性能等方面優(yōu)于兩個親本種群平均值的現象。47經濟雜交:由于雜種在第二代會表現出基因型的別離進而失去優(yōu)勢的生活力和生產性能,同時失去表現型的一致性,因此雜種優(yōu)勢只能利用一代。這種只利用第一代雜交種的優(yōu)勢來進展養(yǎng)殖生產的雜交稱為經濟雜交,又稱雜種優(yōu)勢的利用。48輪回經濟雜交:是將參加雜交的各原始親本品種輪流地〔或穿插地〕與各代雜種進展回交,以在各代都獲得經濟雜種,并保存一局部作種用,以再與另一原始親本品種回交的一種周而復始的經濟雜交方式,以保證后代的雜種優(yōu)勢。49雜交不孕:是指不可交配性,即由于親緣關系遠,使兩個物種的生殖細胞產生配子隔離而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發(fā)育,因而不能獲得有生活力的后代。50雜種不育:是指親緣關系較遠的物種彼此雜交能夠獲得雜種,但因其生理功能不協(xié)調,生殖系統(tǒng)遭受干擾,使雜種不能繁殖后代或繁殖力很低的現象。51染色體組:生物在有性繁殖過程中,或者是生物體世代交替中,能維持配子正常功能的、最低數目的一套染色體稱為染色體組或基因組。52同源染色體:在二倍體生物的體細胞中,來自父本和母本的兩個染色體組,稱為同源染色體。53同源多倍體:從來源上分析,如果加倍的染色體來自于同一物種或在原有染色體組的根底上加倍而成,則稱為同源多倍體。54雌核發(fā)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細胞核發(fā)育成個體的一種有性生殖方式。55人工雌核發(fā)育:是指用遺傳失活的精子激活卵子的發(fā)育,精子不參與合子核的形成,卵子僅靠雌核發(fā)育成胚胎的現象。56Hertwig效應:采用物理射線處理精子時,通常伴隨著照射劑量的增高,受精后胚胎的成活率降低;當照射超過*一劑量時,成活率反而上升,這種現象稱作Hertwig效應57中心粒:是中心體的主要構造,位于核附近由9組三聯體微管圍成的成對圓筒狀構造,即一個中心體含有一對中心粒,且互相垂直形成"L"形排列。58雄核發(fā)育:是指通過用放射線照射等方法完全破壞卵核,僅把卵子作為營養(yǎng)源,依靠精子由來的精核發(fā)育成胚胎的現象。59性別控制:是通過人工處理改變水產動物遺傳性別所主導的發(fā)育方向,使個體或群體的性別按照人類設計的方向開展,進而成為單一性別或群體處于不育狀態(tài)的群體的方法。是利用水產動物不同性別之間生產性能的差異來提高生產效果的一種方法。60個體發(fā)育:指多細胞生物體從受精卵開場,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過程。61系統(tǒng)發(fā)育:也稱系統(tǒng)開展,是指*一個類群起源后的開展演變的歷史。生物的個體發(fā)是對其系統(tǒng)發(fā)育的反映。62馴化:人類按照自身的意志,將野生動、植物培育成家養(yǎng)動物或栽培植物的過程稱為馴化。馴化的實質是生物的遺傳、選擇〔包括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變異與隔離諸要素之間的矛盾運動,使生物自身不斷地發(fā)生變化,不斷產生新的適應類型。63極端馴化:又稱激進式馴化或直接馴化,是指直接將欲馴化的生物置于需適應的極端環(huán)境中進展馴化的方式。64漸進式馴化:又稱為過渡性馴化,是指被馴化對象通過階梯式的條件訓練逐步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的過程。漸進式馴化的過程是連續(xù)而溫和的,每個階梯的環(huán)境變化壓力都以其多數個體能夠容忍為度。65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從其原生地,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傳播到另一個環(huán)境定居、繁殖和擴散,最終明顯影響或改變遷居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事件。66選擇差:指已選擇個體性狀的平均值與選擇前整個群體該性狀平均值間的差數。67選擇強度:是標準化的選擇差,在數值上等于選擇差(S)除以被選擇群體的表型值標準差(δ,即I=s/δ)。68選擇壓力:是指選作育種對象的個體數(n)占選擇前群體總個體數(N)的百分比值,即P(%)=n/N×100,又稱留種率。69選擇反響:是一種衡量選擇效果的指標,指受選擇性狀經一世代的選擇后,性狀平均值的變化情況,在數值上等于選擇親本所繁殖的子代表型平均值(Yf)減去選擇前群體的表型平均值(Y),即R=Yf-Y。70世代間隔:是指子代出生時其父母的平均年齡。71指數選擇法:指綜合各性狀,依其重要性和各性狀的優(yōu)勢,用記分或評點方式,或對各種性能的判據加權后相加得出一個綜合性的判據〔指數〕,以此為標準,把到達綜合評點或指數的個體留種。72表型相關:就是兩個數量性狀表型變量間的相關。73雜交育種:通過不同品種間雜交創(chuàng)造新變異,并對雜種后代培育、選擇以育成新品種的方法。74環(huán)境相關:由于兩個性狀受個體所處一樣環(huán)境造成的相關,稱之為環(huán)境相關75轉基因品種:通過基因轉移技術將*些對目標動物有利的基因整合進動物的基因組已經成為可能。76細胞工程:以細胞培養(yǎng)和細胞操作為根底,在細胞水平上(包括染色體和細胞器水平),按照人們的愿望,應用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理論和技術,有方案地控制、改造細胞,使細胞的*些遺傳特性發(fā)生改變的技術體系。77細胞融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一樣或不同的細胞合并形成一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工程中的核心技術,可以發(fā)生在體內或離體條件下。細胞融合過程可以發(fā)生在體內(自然條件下),如受精過程。78多克隆抗體(polyclonalantibody):指由不同B細胞克隆產生的針對抗原物質中多種抗原決定簇的多種抗體混合物。如:免疫血清〔含多種特異性抗體〕。79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antibody,McAb):由單一克隆B細胞雜交瘤產生的,只識別抗原分子*一特定抗原決定簇的特異性抗體。80單克隆抗體技術:用骨髓瘤細胞與經特定抗源免疫刺激的B淋巴細胞融合得到雜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既能象骨髓瘤細胞那樣在體外無限增殖,又具有B淋巴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的能力。因此,單克隆抗體技術又稱為雜交瘤技術。81細胞核移植:應用顯微操作技術,將一種動物的體細胞的細胞核移入到同種或異種動物的去核〔或核已滅活〕卵母細胞內,并使其分裂、分化、發(fā)育成胚胎甚至成體的技術。82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變生物遺傳特性的技術,也即是指按人們的需要,用類似工程設計的方法,將不同來源的基因(DNA分子)在體外構建成雜種DNA分子,然后導入受體細胞,并在受體細胞內復制、轉錄和表達的操作。83轉基因:是指在DNA操作過程中整合到動、植物受體細胞染色體上的外源基因。84轉基因技術:是指在DNA操作過程中用到的:重組子構建技術、重組分子導入動植物體內的轉化技術、轉基因在受體細胞染色體上的穩(wěn)定整合及可靠表達技術。85遺傳標記〔Geneticmarkers〕:可以明確反映遺傳多態(tài)性的生物特征。兩個根本特征:遺傳性,可識別性。86遺傳多態(tài)性:在經典遺傳學中,是指等位基因的變〔差〕異;在現代遺傳學中,是指基因組中任何座位上的相對差異或者是DNA序列的差異。87同工酶:一個以上基因座位編碼的酶的不同形式,具有功能一樣而構造和理化性質不同的一類酶。88等位酶:同一基因座上的不同等位基因編碼的同工酶。89分子遺傳學標記:以DNA多態(tài)性為根底的遺傳標記,即能反映個體或種群間差異特征的DNA片段。90顯性標記(dominantmarkers):指F1的多態(tài)性片段與其親本之一完全一樣。如RAPD、AFLP、ISSR等。91共顯性標記(co-dominantmarkers):指雙親的兩個以上分子量不同的多態(tài)性片段均在F1中表現。如RFLP、SSR、SCAR等。92遺傳多樣性:廣義上,指生物所攜帶遺傳信息的總和,即各種生物擁有的多種多樣的遺傳信息,包括生物種內或種間表現在分子、細胞、個體三個水平的遺傳變異度;狹義上,指種內不同群體之間或一個群體內不同個體的遺傳變異,不僅指遺傳變異程度的上下,而且包括遺傳變異的分布格局,即群體的遺傳構造。在一個群體中,存在著兩個或多個有著相當高頻率〔大于1%〕的等位基因。93遺傳連鎖圖譜:以染色體重組交換為根底,以遺傳標記為路標,以兩位點間的重組值作為遺傳標記間的距離來建立的圖譜。94基因定位:就是尋找與目的的基因嚴密連鎖的遺傳標記并確定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高密度遺傳連鎖圖的建立使目的基因的定位更為方便。95分子遺傳學標記輔助選擇〔MAS〕:是近年來新開展起來的一種育種技術,通過與目標性狀嚴密邊鎖的DNA分子標記對目標性狀進展了間接選擇的現代育種技術。96群體品種:指品種的繁育群體大,以隨機方式進展繁殖后代的品種,群體內多個個體的遺傳根底具有雜合性。97雜交種:指經嚴格篩選后配制的雜交優(yōu)勢組合的F1群體?;蚋叨入s合,群體表現出較強的生產性能優(yōu)勢。雜交種不能穩(wěn)定遺傳,F2代發(fā)生別離,生產性能嚴重下降。98純系品種:指生產上利用的遺傳根底根本一樣、基因根本純合的品種。水產養(yǎng)殖上的純系品種有兩大類:雌核發(fā)育、高度近交。99品種混雜:指品種內具有了一些本品種不應該具有的基因或遺傳物質,使品種表現出非本品種固有的性狀和性能,同時,也降低了品種的生產性能。100近親系數:是指一個個體在*個基因座位上從上代得到兩個遺傳上等同的等位基因——即由一個祖先攜帶的一個等位基因的兩份拷貝的機率。同一座位的兩個基因如果分別來自無親緣關系的兩個祖先,盡管這兩個基因的構造一樣,但不是遺傳上等同的,只有同一祖先的特定基因的兩個拷貝,才稱為遺傳上等同。因此,純合體不一定是遺傳上等同的。101有效群體:一個群體內所有參與下一世代形成過程的雌雄個體的總合。有效群體越小,近交系數越大。二、判斷題水產動物研究的對象非常龐大,育種學研究幾乎還是空白?!病獭吃S多水產養(yǎng)殖的無脊椎動物的多產性比任何陸生脊椎動物都大得多?!病獭硾]有種質,物種不可能傳代和進化,個體也不可能發(fā)育和生長?!病獭硰纳飳W特征角度來看,物種就是擁有自然閉鎖機制的相對獨立的基因庫?!病痢硨ξ锓N多樣性的表述中,生態(tài)學強調物種多樣性的自然選擇、適應進化的生物學屬性?!病痢唱M義的遺傳多樣性指種內或種間表現在分子、細胞、個體三個水平的遺傳變異度?!病痢橙绻N對象本身對于引入水域的生物是一種敵害生物,則應持慎重的態(tài)度,以免破壞原有的生態(tài)平衡。〔√〕食人魚是脂鯉目脂鯉科鋸脂鯉屬魚類的統(tǒng)稱,是南美洲食肉的海水魚?!病痢称贩N的引進只要對本地區(qū)有利就可以,不需要進展全面的生態(tài)學評估?!病痢持袊鞘澜玢y魚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區(qū)?!病獭臣茵B(yǎng)馴化是指引進種需要幾代乃至假設干代才能完成馴化過程?!病痢持苯玉Z化是指直接將欲馴化的生物置于需適應的極端環(huán)境中進展馴化的方式?!病獭尺x擇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其創(chuàng)造性作用?!病獭?O世紀50年代,我國經數年的連續(xù)六代選育,得到性狀穩(wěn)定的荷包紅鯉后代,經濟性狀顯著提高,成為我國育成的第一個鯉優(yōu)良品種。〔√〕同一基因型不因環(huán)境條件改變而產生不同表型。〔×〕表型一樣不一定代表基因型一樣?!病獭尺z傳力越高,對微環(huán)境抵抗力就越強,選擇準確度就越高。〔√〕一般認為,具有0.4以上的遺傳力值的性狀就有選擇效果。〔×〕所謂表型相關就是兩個數量性狀表型變量間的相關?!病獭吃谟N和生產實踐上,嚴格地說,只要有一對基因不同的兩個個體進展交配,便是雜交?!病痢澈唵斡呻s交可分成二品種簡單育成雜交和多品種簡單育成雜交。(√)遺傳學上將有親緣關系個體間的交配稱為回交。(×)國際遺傳育種學界最流行的一句話是:"誰掌握種質,誰就掌握未來〞!(√)親本群的選育主要包括選優(yōu)、提純、復狀三個方面。(×)四元雜交是由2個品種的4個品系組成的雜交,即(甲1*甲2)*(乙1*乙2)。(×)一個品種與一個自交系雜交,或用一個品種與一個單交種雜交,都稱為頂交。(√)雜種不育是指不可交配性,即由于親緣關系遠,使兩個物種的生殖細胞產生配子隔離而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發(fā)育,因而不能獲得有生活力的后代。(×)雜種的表現型一般可表現為:偏母型、偏父型、中間型和完全偏母型四種類型。(√)魚類的卵子排出以前處于第一次減數分裂的中期。(×)自然界中,營天然雌核發(fā)育的動物種類很少,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銀鯽。(√)大多數生物都是二倍體?!病?雌核發(fā)育和雄核發(fā)育均可用來快速建立純系?!病痢吃诖坪税l(fā)育中,精子進入卵內只起刺激卵子發(fā)育的作用。〔√〕與正常二倍體相比,雌核發(fā)育二倍體的成活率并沒用明顯降低。〔×〕雄性羅非魚比雌性羅非魚的生長速度快,雌性鯉比雄性鯉的生長速度快?!病獭吃忌臣毎谖催M入生殖嵴之前,既可分化為精原細胞,又可分化為卵原細胞,〔√〕具有向精原細胞分化的原始生殖細胞生殖質的顆粒構造多于線狀構造?!病痢乘a動物的性別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由其生理構成所表現出的性別,稱為遺傳性別?!病痢炒菩弁w可分為雌性先熟雌雄同體和雄性先熟雌雄同體兩種類型。〔×〕大多數水產動物的性別從外形上是很難分辨的,只有通過解剖和觀察性腺才能確定。但也有一些種類在外部特征上有雌雄差異,這就是所謂的外部性別?!病獭乘a動物性染色體的主要決定類型分為**-*Y型、**-*O型、ZW-ZZ型和ZO-ZZ型?!病獭臣毎豴450芳化酶是由雌激素合成雄激素的主要酶,而性激素在魚類性分化中是必需的?!病痢乘a動物是變溫的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棘皮動物〕或魚類,其遺傳變異程度低于家畜等恒溫的脊椎動物。〔×〕尼羅羅非魚♀×鯽魚♂得出的后代具有生活力,而且具有雜種優(yōu)勢〔√〕品系假設具備優(yōu)良性狀,即可經過鑒定,成為品種,進展推廣使用。〔√〕一個品系的性狀必須獨特,但不一定符合生產需求?!病獭惩ㄟ^引種和馴化可以直接將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優(yōu)良的品種引進加以利用?!病獭称废导僭O具備優(yōu)良性狀,即可經過鑒定,成為品種,進展推廣使用?!病獭臣兿惦s交能夠具有最大的雜種優(yōu)勢。〔√〕太平洋牡蠣、蝦夷扇貝、海灣扇貝、SPF凡納濱對蝦、大菱鲆、漠斑牙鲆均屬于我國獲準推廣養(yǎng)殖的引進種。〔√〕外地種質資源來自外地或由外國引入,來源廣,特性豐富,適應性強?!病痢澄锓N多樣性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物種的形成與不斷分化。〔√〕一個基因或一個表型特征假設在群體內有多于一種的形式,它就是多態(tài)的基因或多態(tài)的表型。〔√〕假設堿基對由于隨機變化產生同義密碼子,將會導致翻譯不同氨基酸,由此也因為氨基酸的改變影響了蛋白質的正常功能。〔×〕水產動物數量性狀的變異系數往往比陸生動物的要小。〔×〕如果用于繁育的個體少了,一些等位基因就可能因遺傳漂變而漏失?!病獭尺x擇是育種工作中一個最根本和有效的手段,通過選擇能產生新基因,增加水產動物*一種群內具有育種價值的基因頻率,降低育種所不需要的基因頻率?!病痢尺x擇的實質就是改變群體的基因頻率?!病獭骋话悴捎脝涡园l(fā)育技術方法來快速建立純系?!病獭吃诖坪税l(fā)育后代中,由于高度的純合性,可能會表現出明顯的近親交配衰退現象?!病獭尺x擇差越大,說明供選擇性狀的變異程度就越小?!病痢尺z傳進展與世代間隔成正比?!病痢尺x擇育種方法中,群體選擇的選擇效應〔Rc〕在理論上等于所采用的各種選擇方法效應的總和?!病痢齿喕赜H本與雜種每回交一次,其基因頻率在原有根底上增加1/2?!病獭畴s交種含有的基因組合是自然群體中所不存在的?!病獭惩ㄟ^人工授精可以打破兩個群體間的生殖隔離?!病獭吃谒a動物中,多倍表達象比較普遍?!病獭忱湫菘颂幚淼臏囟纫蚍N類而異,原則是略低于致死溫度?!病痢臭~類的卵子排出以前處于第二次減數分裂的中期?!病獭撑c正常二倍體相比,雌核發(fā)育二倍體的成活率明顯升高?!病痢尘哂邢蚵言毎只脑忌臣毎迟|的顆粒構造多于線狀構造?!病獭秤行┮M種則僅僅是擴大其分布區(qū),環(huán)境沒有太大變化,即為移植?!病獭沉_非魚的系統(tǒng)發(fā)育與海水有關,所以適應鹽度的范圍很廣?!病獭初?、鯽等魚類分布廣數量大,一般都有較大的適應能力?!病獭乘莺有贼~類生活在江河,但溯至海洋中繁殖?!病痢?6.幾乎所有細胞都有仙臺病毒〔HVJ〕受體,HVJ可誘導各種動物細胞?!病獭?7.來源于魚類自身的啟動子和增強子可使外源基因具較高水平的表達或表達組織特異性、時期特異性。〔√〕78.注入魚類受精卵的外源DNA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經歷復制擴增、到原腸期后逐漸降解或喪失,大多數外源DNA能整合到受體細胞的基因組?!病痢?9.轉基因技術中外源基因的整合效率受到外源DNA拷貝數〔劑量〕、片斷長度〔構型〕、注射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而與受體魚種類無關?!病痢?0.嵌合體整合的外源基因在世代傳遞過程中,局部拷貝喪失,不完全按孟德爾方式遺傳?!病獭?1.轉基因魚所帶的外源基因可通過遺傳傳遞給子代,但子代個體間外源基因的拷貝數差異很大?!病獭?2.外源DNA整合到染色體上構型多表現為串狀多拷貝頭尾相連的構型整合到染色體的一個位點上?!病獭?3.擴增片斷長度多態(tài)性〔AFLP〕是共顯性分子標記,可區(qū)分純合子和雜合子。〔×〕84.隨機擴增多態(tài)性〔RAPD〕是共顯性分子標記,可區(qū)分純合子和雜合子。〔×〕85.簡單序列重復〔SSR〕是共顯性分子標記,可區(qū)分純合子和雜合子?!病獭?6.從狹義上講,遺傳多樣性是指在一個群體中,存在著兩個或多個有著相當高頻率〔大于1%〕的等位基因?!病獭?7.對于自然品種或野生原種及其他各種類型的水產養(yǎng)殖群體,多數為群體品種?!病獭?8.群體品種的生長性能是靠其遺傳上的同質性來到達的?!病痢?9.多數農作物品種和大型養(yǎng)殖動物的育成品種為純系品種?!病獭?0.多代近交獲得的高度純合的群體多數基因位點的基因處于純合狀態(tài),這些純合的基因無有害基因或很少有害基因時,遺傳的異質性低,同質性高,生產性能好?!病獭?1.經過多代選擇的育成品種〔純系品種〕,其優(yōu)質的生產性能是以高度雜合的遺傳根底為根底的?!病痢?2.水產動物的育成品種,其優(yōu)良的生長性能是靠相對的純合和一定的雜合來維持的?!病獭?3.目前生產上用的多為三倍體,由于人工培育的三倍體根本是不育的,所以沒有產生后代污染其他品種的可能性。〔√〕94.對于自然品種或野生原種及其他各種類型的養(yǎng)殖群體,多數為群體品種,這樣的品種的生長性能是靠其遺傳上的異質性來到達的?!病獭?5.人工養(yǎng)殖的水產動物品種遺傳特點表現為:群體數量大,隨機交配,雜合度低?!病痢?6.一般認為外源DNA常在剛剛完成復制或正在進展復制的染色體區(qū)整合?!病獭橙?、選擇題水產生物的變異程度較高,其貝類的雜合度約為C。A、0.05B、0.10以下不是品系必須具備的條件是D。A、有固定的形態(tài)特征;B、具有較高的經濟性狀;C、具有穩(wěn)定的遺傳性能;D、具備巨大的數量。高技術品種不包括B。A、多倍體品種B、雄核發(fā)育品種C、轉基因品種D、雌核發(fā)育品種雜交育種不包含A。A、自由交配B、種內雜交C、種間雜交D、地理雜交現在普遍建議每代最小的有效繁育群體大小為A。A、50-500B、100-200C、10-50D、1000-3000A是水產育種工作中最根本的方法。A、選擇育種B、雜交育種C、誘變育種D、轉基因育種引種的類型包括A。A、移植與馴化B、移植與直接利用C、直接利用與間接利用D、馴化與間接利用以下不不屬于掠食性魚類的為D。A、狗魚B、烏鱧C、鱖D、鯽魚非生物因子對引種的影響不包括B。A、溫度B、濕度C、鹽度D、營養(yǎng)從外地或國外引進優(yōu)良品種或物種使之在本地區(qū)繁衍后代并形成一定生物量的工作稱為B。A、馴化B、引種C、馴養(yǎng)D、移植引種材料類型不含有D。A、受精卵B、苗種C、成體D、卵子馴化的分類不包括B。A、養(yǎng)殖馴化B、累代馴化C、引種馴化D、移植馴化馴化的方式分為A。A、自發(fā)馴化與定向馴化B、極端馴化與漸進式馴化C、自發(fā)馴化與極端馴化D、定向馴化與漸進式馴化與影響馴化速度無關的因素是C。A、遺傳根底B、環(huán)境變異C、自然選擇D、選擇作用在育種工作中,變異、遺傳、選擇三者的關系是:變異是選擇的B。A、保證B、根底C、手段D、對立面設一個基因座上有兩個具有顯隱性遺傳關系的等位基因A和a,其中A為理想的基因,再設初始群體均為雜合個體,淘汰aa基因型后,子一代基因頻率p=B。A、25%B、66.7%C、33.3%D、50%數量性狀的選擇效果受性狀的三個方面因素影響,其中不包括C。A、變異程度B、性狀的遺傳力C、選擇效果D、人工選擇情況已選擇個體性狀的平均值與選擇前整個群體該性狀平均值間的差數稱為D。A、選擇強度B、選擇壓力C、選擇反響D、選擇差依據育種目標的不同,雜交育種可分為育成雜交和C。A、近緣雜交B、無性雜交C、經濟雜交D、遠緣雜交雜種為什么會有優(yōu)勢"關于雜種優(yōu)勢產生的理論說法不一,現在有許多種解釋,其中主要的有以下3個學說,其中不包含B。A、顯性學說B、隱性學說C、超顯性學說D、遺傳平衡學說四、雌核發(fā)育二倍體的鑒別一般不包括A。A、極體計數法B、流式細胞儀檢測法C、熒光顯微分析法D、染色體分析法在三系配套技術中,遺傳型雄魚用雌激素誘導性轉化后的雌性化雄魚稱為C。A、雄性純合系B、原系C、轉化系D、雌性純和系對水產動物的遺傳改良有實際或潛在利用價值的遺傳材料稱為D。A、品種B、品系C、育種材料D、種質資源雜合體Aa連續(xù)自交3代后,群體中的雜合體頻率為B。A、1/4B、1/8C、1/16D、7/8當需要改變原有品種的主要生產力方向時,應采用B。A、育成雜交B、級進雜交C、引入雜交D、經濟雜交為了改正地方品種的*種缺陷,改良地方品種的*個生產性能,同時還要保存地方品種的其他優(yōu)良特性,應采用C。A、育成雜交B、級進雜交C、引入雜交D、經濟雜交采用級進育成雜交,級進到第四代時,引入的改良品種遺傳性達A。A、93.75%B、87.5%C、6.25%D、12.5%兩性繁殖魚類排出的卵子處于B。A、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B、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C、第一極體排出時D、第二極體排出時人工誘導魚類雌核發(fā)育過程中,A需要進展遺傳失活處理。A、精子B、卵子C、精子和卵子D、受精卵人工誘導魚類雄核發(fā)育過程中,B需要進展遺傳失活處理。A、精子B、卵子C、精子和卵子D、受精卵C育種技術可以打破種間生殖隔離。A、選擇B、雌核發(fā)育C、雜交D、轉基因選擇的實質就是改變群體的基因頻率,但起主導作用的是D。A、突變B、遺傳漂變C、基因遷移D、人工選擇讓F1代與隱性純合子雜交,這就叫A。A、測交B、回交C、自交D、雜交表型方差分析的數學模型P=G+E+IGE中,G代表B。A、表現型值B、基因型值C、環(huán)境作用D、互作偏差效應值在遺傳根底不同的種群、品系、品種之間,制造有益的基因組合,從中選育出符合育種目標的群體(或個體),這種育種方法為A。A、雜交育種B、選擇育種C、引種馴化D、生物技術由一個系祖通過近親繁殖開展的群體通常稱為C。A、品系B、家系C、單系D、近交系以下哪項不屬于高技術品種C。A、多倍體品種B、雌核發(fā)育品種C、育成品種D、轉基因品種用電泳法觀測了虹鱒的25個基因座,其中10個基因座上未發(fā)現變異,其余15個基因座上檢出了變異,則多態(tài)性程度為B。A、40%B、60%C、67%D、20%觀測到虹鱒4個群體的30個基因座的多態(tài)程度分別為0.50、0.60、0.53和0.47的話,則可這4個群體在這30個基因座的平均多態(tài)性為D。A、0.520B、0.50C現在普遍建議每代最小的有效繁育群體大小為50-500。對于那些僅繁育一代或兩至三代的繁育體系,為了使每代遺傳異質性的減少率小于1%,其親魚群體的有效數量應不少于A尾。A、50B、500C、100D、150以下哪項不是自然選擇的三大因素D。A、變異B、遺傳C、自然對變異的選擇D、生存競爭設一個基因座上有兩個具有顯隱性遺傳關系的等位基因A和a,其中A為理想的基因,再設初始群體均為雜合個體,親代自交。假設在子一代中淘汰所有的aa個體,其后在群體中A基因頻率為B。A、0.5B、0.667C一般認為,具有A以上的遺傳力值的性狀就有選擇效果。A、0.2B、0.3C*養(yǎng)殖場在對魚的體重進展選擇時,從池塘捕獲的群體平均重500g,而被選擇的個體平均重725g,被選擇的個體經過相互交配后,所繁殖的后代在同等條件下飼養(yǎng)同樣長的時間,子代平均體重為。因此,選擇反響為B。A、B、C、D、225g雜種后代與親本之一再行雜交稱為C。A、雜交B、測交C、回交D、自交理論上回交C次后,其后代的經濟性狀將與輪回親本極為相似。A、2B、3C、4D、5一代雜種*一性狀值超過兩親本平均值的百分率,稱為D。A、雜種優(yōu)勢指數B、超親優(yōu)勢率C、雜種效果D、雜種優(yōu)勢率魚類的卵子排出以前其分裂相處于B。A、第一次減數分裂中期B、第二次減數分裂中期C、第一次減數分裂前期D、第二次減數分裂前期抑制受精卵第一極體釋放時染色體的別離方式不會產生以下哪種類型染色體B。如果一些水域缺少吃浮游生物和腐屑的魚類,在引進魚類時除了A外均可以則可以引進。A、團頭魴B、鰱魚C、鳙魚D、鯽魚有些水域缺少食水草魚類,可引進A。A、草魚B、鰱魚C、鳙魚D、鯽魚有些水域缺少食底棲動物魚類,可引進D。A、草魚B、鰱魚C、鯉魚D、鯽魚影響馴化速度的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項B。A、遺傳根底B、物種分布C、環(huán)境變異D、選擇作用具有*方面突出的優(yōu)點,專門用于*一配套雜交生產的品系稱為C。A、地方品系B、專門化品系C、配套系D、雜交系一切對人類具有實際或潛在利用價值的遺傳材料稱為D。A、品種B、品系C、育種材料D、種質資源目前引種的主要利用方法是A。A、以新品種直接參與生產B、經遺傳改良后參與生產C、作為育種材料D、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A是育種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A、選擇B、誘變C、雜交D、轉基因D屬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種技術。A、雜交育種B、多倍體育種C、細胞核移植D、轉基因技術B育種技術可以產生新基因。A、選擇B、誘變C、雜交D、多倍體D育種技術育種時間最短。A、選擇B、雜交C、多倍體D、細胞核移植B育種技術可用于快速建立純系。A、選擇B、雌核發(fā)育C、雜交D、多倍體C育種技術可抑制遠緣雜交不孕及其雜種不育。A、選擇B、雌核發(fā)育C、雜交D、多倍體在回交育種中,每回交一次,輪回親本遺傳組成增加A。A、1/2B、1/4C、1/8D、1〔A×B〕♀×〔C×D〕♂所獲得的后代稱為D。A、單交種B、雙雜交種C、三交種D、四交種在[〔A×B〕♀×C♂]♀×D♂的雜交過程中,C為中心親本。A、AB、BC、CD、為了獲取最大的雜種優(yōu)勢用于商品生產,應采用A。A、育成雜交B、級進雜交C、引入雜交D、經濟雜交當僅需改變本地品種的*缺點時,應采用C。A、育成雜交B、級進雜交C、引入雜交D、經濟雜交以下C可以人工誘導魚類多倍體。A、烷化劑B、堿基類似物C、聚二乙醇D、γ射線以下C通常用來誘導細胞融合。A、烷化劑B、堿基類似物C、聚二乙醇D、γ射線70以下A對本地自然條件有高度適應性。A、本地品種B、外地品種C、育成品種D、引入種71有豐富的野生種質資源,不同于家養(yǎng)動物和作物,為育種提供大量原材料所指的是D。A、本地種質資源B、外地種質資源C、人工創(chuàng)造的種質資源D、自然種質資源72生長快、肉質好、抗逆性強、性狀穩(wěn)定和適應一定地區(qū)自然條件并用于增養(yǎng)殖〔栽培〕生產的水生動、植物種為B。A、原種B、良種C、雜交種D、育成品種73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生產需要和原有地方品種的品質等客觀條件而確定的改造*一地方品種或品系而進展的育種活動稱為D。A、簡單育成雜交B、級近育成雜交C、引入育成雜交D、綜合育成雜交74親緣選配是根據交配雙方A進展。A、親緣關系B、體型C、品質D、外貌75同質選配指以C為根底的選配?;蛐拖嗨菩訠、基因型不同C、表型相似性D、表型不同76以下細胞融合的方法中,B只能逐一處理細胞,不能像其他方法一樣同時處理大量細胞。A、電融合B、激光融合C、化學融合D、病毒融合77轉基因技術中外源基因表達產物檢測不適宜的方法有D。A、特異性mRNA的檢測B、報告基因的酶法檢測C、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D、Southern印跡法78轉基因技術中外源基因整合的檢測適宜的方法有B。A、特異性mRNA的檢測B、采用Southern技術,以外源DNA作為探針,進展雜交檢測C、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D、Northern雜交79轉基因技術中以下外源基因的導入方法中,對魚類暫不適應的方法是B。A、組織注射法B、病毒(噬菌體)顆粒轉導法,C、精子介導法,D、顯微注射法80以下分子標記中被稱為第三代分子標記的是D。A、AFLPB、SSR,C、RAPD,D、SNP81以下分子標記中被稱為第二代分子標記的是A。A、AFLPB、SSR,C、RFLP,D、SNP82以下分子標記中被稱為第一代分子標記的是C。A、AFLPB、SSR,C、RFLP,D、SNP83以下分子標記中不是共顯性分子的是A。A、AFLPB、SSR,C、RFLP,D、ISSR84以下分子標記中,C實驗重復性較差,結果可靠性較低,顯性遺傳;不能鑒別雜合子和純合子。A、AFLPB、SSR,C、RAPD,D、ISSR85經典的遺傳育種研究方法無法區(qū)分一個重要性狀的區(qū)分是由哪一個具體的基因控制的,C為數量性狀的定位提供了便捷之路。A、形態(tài)標記B、生化遺傳學標記,C、DNA分子標記,D、細胞遺傳學標記86人工養(yǎng)殖的水產動物品種,多為B,很少有育成品種。A、純系品種B、自然品種,C、雜交種,D、純系品種和自然品種87蝦類轉基因研究中,以A作為目的基因是目前研究的熱點,A、生長激素基因B、增強抗逆性基因,C、報告基因,D、抗病基因四、填空題1種質資源的類型包括自然種質資源和人工創(chuàng)造的種質資源。2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指種內或種間表現在分子、細胞、個體三個水平的遺傳變異度;狹義的遺傳多樣性指種內不同群體和個體間的遺傳變異程度。3對于一個理想大小的種群來說,每代遺傳異質性的減少〔△H〕與有效繁育群體大小〔Ne〕存在的關系為:△H=1/〔2Ne〕。4在育種工作中,變異、遺傳、選擇三者的關系是:變異是選擇的根底,遺傳是選擇的保證,選擇是使變異能有效遺傳下來的根本手段。5選擇的實質就是改變群體的基因頻率。6基因橫跨種群障礙而慢慢擴散,造成一個大群體的基因頻率逐漸改變,此過程稱為基因流。7水產動物純系的建立一般采用單性發(fā)育技術方法來快速建立純系。8*一性狀從親代傳遞給后代的相對能力稱為遺傳力。9水產動物的育種性狀分為質量性狀和數量性狀兩大類。10基因型值(G)可以剖分為加性效應值、顯性效應值、上位效應值。11一般認為,具有以上的遺傳力值的性狀就有選擇效果。12數量性狀的選擇效果受性狀的變異程度、性狀的遺傳力和人工選擇情況三方面因素影響。13假定YP代表被選擇個體供選性狀的平均表型值,Y為選擇前整個群體該性狀的平均表型值,則選擇差(S)為:S=YP-Y。14假定每1000尾魚中選出1尾育種,則選擇壓力P=0.1%。15理論上回交4次后,其后代的經濟性狀將與輪回親本極為相似。16雜種后代的表現型是基因型、環(huán)境及基因與環(huán)境互作效應的綜合反響。17假設Mh為雜種性狀的平均值,Mf為母本性狀的平均值,Mm為父本性狀的平均值,HI是以百分數表示雜種與雙親相似的程度,假設HI為負值表示偏向于母本,正值表示偏向于父本。18目前主要使用的預測雜交效果方法有遺傳差距法、配合力法。19親本群的選育主要包括選優(yōu)、提純兩個方面。20遠緣雜交不相容性的主要原因有核型差異、基因位點及基因表達的差異、核質不相容。21雜種的表現型一般可表現為偏母型,偏父型,中間型,完全偏母型。22促使遠緣雜交可孕和抑制遠緣雜種不育的方法有正確選擇遠緣雜交親本并進展合理的配組,混精受精,誘發(fā)多倍體和單性發(fā)育。23人工誘導多倍體產生的物理學方法有溫度休克法、靜水壓處理、電脈沖休克。24人工誘導多倍體產生的生物學方法有遠緣雜交、核移植及細胞融合、四倍體與二倍體交配生產三倍體。25抑制第一極體釋放后,在第二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別離方式有聯合二極別離、隨機三極別離、非混合三極別離、獨立二極別離。26DNA含量測定方法有DNA含量測定方法、顯微熒光測定法。27多倍體鑒定有染色體計數法、細胞核體積測量、極體計數法。28異質精子穿人卵內后,精核不參與發(fā)育,但是近側中心粒向卵子提供了精子星體,從而提供了雌核發(fā)育所必需的雙星光,使個體發(fā)育得以進展。29動物細胞的中心粒與星體,、紡錘體,、染色體等組成了有絲分裂器。30與其他脊椎動物—樣,生殖嵴基質細胞與原始生殖細胞的相互作用,對魚類性腺的分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31在引入新品種時,要考慮引入種的遺傳保守性和可塑性,即這種生物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適應能力。32水產動物育種學是研究選育和繁殖水產動物優(yōu)良品種的理論與方法的科學。33雜種優(yōu)勢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遺傳類型的個體雜交所產生的雜種第一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長速度和生產性能等方面優(yōu)于兩個親本種群平均值的現象。34根據遺傳根底的不同,養(yǎng)殖的對象可以分為品種與雜交種,品種又可分為育成品種、自然品種、原種及現代高技術培育品種。35非生物因子對引種的影響主要有溫度、鹽度、離子濃度、溶解氧、營養(yǎng)及產卵基質和水文條件。36生物因子與引種的關系主要有餌料根底、病原生物、競爭者、敵害生物。37引種材料有3類:受精卵、苗種、成體〔親體〕。38動物引人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后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有兩個途徑:第一是直接適應;第二是定向改變遺傳根底。這兩個途徑是互相關聯的,通常二者同時起作用。39影響馴化速度的因素有遺傳根底、環(huán)境變異、選擇作用。40生物入侵是指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從其原生地,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傳播到另一個環(huán)境定居、繁殖和擴散,最終明顯影響或改變遷居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事件。41生物入侵的途徑主要有人類的盲目引進、人類的無意攜帶。42質量性狀受主效基因控制,數量性狀許多受微效多基因控制。43魚類遺傳力的大小可分三個等級:以上屬高遺傳力,之間屬中遺傳力,以下屬低遺傳力。44用以說明人工選擇情況與效果的參數有:選擇差、選擇強度、選擇壓力、選擇反響、世代間隔。45將個體選擇和家系選擇結合起來所進展的選擇育種稱為復合選擇。46雜交不孕是指不可交配性,即由于親緣關系遠,使兩個物種的生殖細胞產生配子隔離而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發(fā)育,因而不能獲得有生活力的后代。47雜合體Aa連續(xù)自交3代后,群體中的雜合體頻率為1/8。48由一個系祖通過近親繁殖開展的群體通常稱為單系。49雌核發(fā)育二倍體的誘導中,物理方法包括溫度休克法和靜水壓力法。50中心粒是中心體的主要構造,位于核附近由9組三聯體微管圍成的成對圓筒狀構造。51動物的性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其生理構成所表現出的性別,稱為生理性別;另一方面則為動物決定性別的遺傳根底,稱為遺傳性別。52個體發(fā)育指多細胞生物體從受精卵開場,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過程。53系統(tǒng)發(fā)育是指*一個類群起源后的開展演變的歷史。生物的個體發(fā)育是對其系統(tǒng)發(fā)育的反映。54簡單育成雜交可分成二品種簡單育成雜交和多品種簡單育成雜交。55一個品種與一個自交系雜交,或用一個品種與一個單交種雜交,都稱為頂交。56水產動物性染色體的主要決定類型分為**-*Y型、**-*O型、ZW-ZZ型和ZO-ZZ型。57雜交育種依據雜交親本親緣關系遠近有近緣雜交和遠緣雜交。58個體選配有親緣選配和品質選配兩種方式。59中國早期的水產育種研究主要集中在淡水種類。60引種是指從外地或國外引進優(yōu)良品種或物種使之在本地區(qū)繁衍后代并形成一定生物量的工作。61選擇包括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62中國已通過審定〔認定〕的海水養(yǎng)殖新品種22個。63中國的育種技術是以傳統(tǒng)的選擇育種技術為根底,開展至現在的復合育種技術。64同一基因型因環(huán)境條件差異可產生不同表型。65質量性狀是指品種的一系列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呈連續(xù)變異的性狀。66一般認為,具有以上的遺傳力值的性狀就有選擇效果。67從混有不同類型的原始群里選出優(yōu)良個體留種,建立假設干家系并繁殖后代,家系內逐代淘汰劣質個體,家系間逐步淘汰劣質家系,選留超越原始群體及對照品種、符合原定選擇指標的優(yōu)良家系,進而參加品系產量測定,這叫家系選擇。68雜交育種依據育種目標的不同,可分為育成雜交和經濟雜交。69配合力分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70回交是指雜種后代與親本之一再行雜交。71理論上回交4次后,其后代的經濟性狀將與輪回親本極為相似。72在一定范圍內,雙親的差異越大,往往雜種優(yōu)勢越強。73雙雜交是由2個品種的4個品系組成的,即(甲1*甲2)*(乙1*乙2)。74造成雜交不孕和雜種不育的原因是由于物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75一般配合力是指*一親本品種與其他假設干品種雜交后,雜種后代在*個性狀上的平均現。合、無效整合和毒性整合。76遺傳標記的概念經歷了從宏觀到微觀、從外部到內部、從蛋白質到DNA的開展過程。77細胞遺傳學標記主要是指染色體核型〔染色體的數目、大小、隨體、著絲粒位置、核仁組織區(qū)等〕、帶型和數量的變異。78常用的人工標記:人工形態(tài)標記、化學物質標記、標簽標記、電子標記。79大多數水產動物的重要經濟性狀是受數量性狀位點〔QTL〕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80遺傳標記〔Geneticmarkers〕可以明確反映遺傳多態(tài)性的生物特征,其兩個根本特征是遺傳性和可識別性。81根據水產動物的繁殖方式,遺傳根底、育成特點將水產動物的品種分成三個類型:群體品種,雜交種和純系品種。82對于純系品種而言,保持同質性是防止其生長性能退化的重要內容,如果育成品種中已產生了退化現象,提純與復壯是恢復生長性能的根本手段。83轉基因魚研究中常用的啟動子有:來自高等動物病毒基因的啟動子、來自高等動物的啟動子和增強子和來自魚類基因的啟動子。84要有效地表達目的基因,必須構建和轉移完整的功能域,使被轉移的基因表達構造包含一切必要的調控元件,如:控制區(qū)、遠端增強子等。85魚類轉基因研究中,繼生長激素基因后,抗凍蛋白基因成為魚類轉基因研究的新熱點。五、問答題1簡述水產動物的范疇?〔答全給總分值,少于等于3項給1分,多余3項的依次加1分〕答案:1、脊椎動物門的魚類。2、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的無尾類蛙類和有尾類蠑螈類;爬行綱的龜鱉、鱷類;鳥綱的水禽類;哺乳綱的水生動物,如豚等。3、軟體動物門的貝類。4、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的蝦蟹類。5、棘皮動物門海參綱的海參;海膽綱的海膽等。6、腔腸動物門的海蜇、水螅、水母和珊瑚等。7、多孔動物門的海綿等。2簡述水產動物育種的優(yōu)勢?〔答全給總分值,少于等于2項給1分,多余兩項的依次加一分〕答案:1、育種潛力大;2、遺傳變異量大;3、選擇強度大,優(yōu)秀性狀易推廣;4、雌雄同體及性轉促進了完全近交系的產生;5、體外受精、體外發(fā)育;6、種間雜交后代往往有生活力或可育。3簡述水產動物的育種目標?〔答全給總分值,少于等于3項給1分,多余3項的依次加1分〕答案:1、生長率:生長率永遠是重要的經濟性狀,所以也是重要的育種目標。2、繁殖力:對于懷卵量相對較低的種類,通過提高個體的懷卵量以提高其繁殖力。如鱘通過提高懷卵量生產高附加值的黑魚子醬。3、成熟年齡:晚熟類型,將本來應用于性腺生長的能量用于營養(yǎng)生長,提高產品質量。4、抗病能力:根據育種對象的病害特點,抓住主要矛盾,對危害普遍、嚴重影響生產力的病害進展抗性育種。5、抗逆能力:耐寒、耐熱、耐低氧、耐污染等方面的能力。6、體色體形:水生欣賞動物的體色和體形永遠是養(yǎng)殖者追求的重要性狀;體色與體形往往與*些遺傳因子相關聯,在育種過程中作為遺傳標記識別特定的品種。7、產品品質:分為感官品質、營養(yǎng)品質、加工品質和貯運品質等。4試述水產育種學的根本任務?〔每項2.5分,只答復要點沒給說明的,每項給1分〕答案:1、選育出適宜的優(yōu)良品種:在研究和掌握水產動物性狀遺傳變異規(guī)律的根底上,根據育種目標和原有品種,采用適當的育種途徑和方法,選育出適宜于該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產條件,高產、優(yōu)質、抗逆和適應性廣的優(yōu)良品種。2、保持品種的穩(wěn)定遺傳:品種育成以后,采用科學的繁育方法防止近親交配及遺傳性能的衰退,保持品種的穩(wěn)定遺傳。5試述水產動物育種方法?〔每項1分,只答方法無簡介的0.5分每項〕答案:1、選擇育種:利用生物的自然突變,選留有益,淘汰有害。2、雜交育種:在遺傳根底不同的種群、品系、品種之間,制造有益的基因組合,從中選育出符合育種目標的群體(或個體)。3、引種馴化:是水產動物育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通過引種和馴化可以直接將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優(yōu)良的品種引進加以利用。4、生物技術: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誘導、細胞核移植、轉基因技術以及分子標記。5、性別控制:進展性別的遺傳學或生理學控制是現代水產動物育種學的重要內容之一。6簡述作為品種必須具備的條件?〔答全總分值,每少1項減1分〕答案:1、有固定的形態(tài)特征;2、具有較高的經濟性狀;3、具有穩(wěn)定的遺傳性能;4、具備一定的數量。7試述目前水產動物育種方面采取的主要育種技術?〔答全給總分值,少于等于3項給1分,多余3項的依次加1分〕答案:1、選擇育種技術;2、雜交育種技術;3、細胞工程育種技術;4、魚類單性生殖和性別控制技術;5、基因工程育種技術;6、遺傳連鎖圖譜及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7、誘變育種技術。8結合目前國內外水產動物育種的情況,試述水產動物育種方面的開展趨勢?〔答全給總分值,答不全的每項給2分,有新觀點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答案:靈活運用多學科知識和多種現代科學技術,即高新技術與常規(guī)選擇育種相互配合的綜合育種技術,這種結合將是今后海水養(yǎng)殖新品種培育技術進一步開展的必然趨勢。1、高新技術與傳統(tǒng)技術結合嚴密,育種效率不斷提高;2、更加注重多性狀的復合選育,良種的性狀不斷改善;3、種質創(chuàng)新走上準確育種軌道,育種技術實現跨越式開展,研究由傳統(tǒng)雜交選育技術向細胞工程育種和分子育種方向開展,走上準確育種軌道。9論述種質資源的重要性?〔答全給總分值,答不全的每項給2分〕答案:1、育種的物質根底:水產動物種質資源是生物資源的重要組成局部,是水產動物育種必不可少的物質根底。2、培育新品種的搖籃:一旦發(fā)現有特色的種質資源,便可據此提出新的育種目標,培育出新的品種。3、現代的育種成就有賴于對種質資源的認識和利用:從根本上來說,掌握的種質資源越豐富,對它們的研究越深透,則利用它們選育成新品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10簡述水產種質資源的特殊性?〔答全給總分值,答案少于等于3項給1分,多余3項的每項加0.5分〕答案:1、國家所有權不明確;2、環(huán)境更具連續(xù)性;3、觀察、研究更難;4、親昵感較低;5、釋放事件較多,影響較大;6、野生群體的重要性更突出;7、生物多樣性的量更高;8、表型的變異性較大;9、雜交能力較強;10、人工控制繁殖應用較少;11、重視程度較低。11簡要表達多基因學說的主要內容?〔答全總分值,每少1項減1分〕答案:1、同一數量性狀由假設干對基因所控制;2、各個基因對于性狀的效應都很微小,而且大致相等;1941年英國數量遺傳學家K·馬瑟把這類控制數量性狀的基因稱為微效基因,相應地把效應顯著而數量較少的控制質量性狀的基因稱為主效基因;3、控制同一數量性狀的微效基因的作用一般是累加性的;4、控制數量性狀的等位基因間一般沒有明顯的顯隱性關系。12簡述家系選擇在選擇育種中的重要性?〔答全總分值,每少1項減1分〕答案:1、具有積累顯性基因、減少隱性基因的作用,可以防止近親繁殖所帶來的不良后果。2、可以別離出假設干性狀有差異的家系、小家系或自交系,每系內的個體由于有比較高而又一樣的純合百分率,性狀就相當穩(wěn)定,這個家系便稱為純系或純種。3、可進展不同家鄉(xiāng)間的雜交形成雜種優(yōu)勢。4、可加速選擇進展,從一個混雜的群體或雜交體中如不通過近親繁殖,單靠選擇,能遺傳的優(yōu)良性狀極不穩(wěn)定,改良的效果也就極慢。13進展家系選擇時需要注意哪些要求?〔答全給總分值,答不全的按0.5分每項給分〕答案:1、產卵前要在同樣良好的條件下飼養(yǎng)各家系親本,最好在同一時間內交配產卵或人工授精;2、受精卵在同類型孵化器、一樣孵化條件下孵化;3、各生長階段的飼養(yǎng)要保證有充足的餌料,但餌料、施肥量要按養(yǎng)殖生產的正常指標使用;4、飼養(yǎng)在不同池塘或水池〔網箱〕中的品種檢測前不許混雜;5、對子代質量鑒定要在母本遺傳效應消失之后;6、對優(yōu)良家系的評定和選擇應在到達商品規(guī)格后進展;7、各家系進展同塘混養(yǎng)時,盡量做到放養(yǎng)數量一樣、規(guī)格一樣、做好標記、放養(yǎng)密度同生產實際、有幾次重復;8、各家系單養(yǎng)時,要有足夠數量的魚池、網箱或分隔的小池,以保證每個家系有3-4次重復,因為池塘的變量一般都超過家系的變量;9、建立系譜檔案,尤其育種簿,其中記明原始材料來源、原名、原來性狀、開場年份、各代選擇成績。14.提高選擇效應的途徑有哪些?〔答全總分值,每少1項減1分〕答案:1、提高選擇壓力(P)或選擇強度(i〕;2、增加基因的加性遺傳方差;3、減少非遺傳的變異性;4、縮短世代間隔。15假設在*區(qū)域想引入新品種,在引種的同時需要注意考慮哪些條件?〔答全總分值,每少1項減1分〕答案:1、自然資源或生態(tài)系統(tǒng)未被充分利用;2、生物群落或生態(tài)關系需要改善;3、水產資源恢復;4、有適合于本地區(qū)的優(yōu)良品種。16雜種優(yōu)勢有哪些特點?〔答全給總分值,答不全按1.5分每項給分〕答案:1、雜種優(yōu)勢不是*一兩個性狀表現突出,而是許多性狀綜合地表現突出。因此,但凡表現雜種優(yōu)勢的組合,其生長勢、抗逆性、產量和適應性等方面通常都有優(yōu)勢。2、雜種優(yōu)勢的大小,大多取決于雙親性狀間的相對差異和互補程度。在一定范圍內,雙親的差異越大,往往雜種優(yōu)勢越強;反之,雜種優(yōu)勢越弱。3、親本基因型的純合程度不同,雜種優(yōu)勢強弱也不同。雙親的純合程度越高,F1的雜種優(yōu)勢越強,反之則弱。因此,自交系間雜交種的雜種優(yōu)勢比品種間的雜種優(yōu)勢強。4、雜種優(yōu)勢在雜種第一代表現最為明顯,F1自交或雜交產生的F2的優(yōu)勢就顯著降低,而且雜種優(yōu)勢越強的組合,其優(yōu)勢下降程度越大。因此,在生產上只用雜種第—代。17簡述有哪些方法進展雌核發(fā)育二倍體的誘導?〔答全給總分值,答不全按1分每項給分〕答案:1、物理方法:〔1〕溫度休克法;〔2〕靜水壓力法。2、化學方法:〔1〕細胞松弛素B(CB);〔2〕6—DMAP。3、生物方法魚類中利用遠緣雜交獲得雌核發(fā)育二倍體的報道較多。18簡述雄核發(fā)育在生產實踐中的作用?〔每項1分〕答案:1、瀕危物種保護;2、全雄生產;3、克??;4、有害隱性基因的排除;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伊春市上甘嶺區(qū)2025屆四下數學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上海思博職業(yè)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景德鎮(zhèn)陶瓷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基礎日語(IV)》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工商職業(yè)學院《生物醫(yī)學產品標準及生產法規(guī)》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東海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學生物教育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石油化工學院《中外文化概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婺源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二次質檢語文試題含解析
-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服務外包職業(yè)學院《DeutschIntensiv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qū)部分校2024-2025學年中考模擬最后十套:語文試題(三)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教職工消防知識培訓
- 2024年中國塑料酸奶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上海駕駛員客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庫及答案
- DB11 854-2012 占道作業(yè)交通安全設施設置技術要求
- 解讀2024年《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全文課件
- 合同模板保密協(xié)議
- 2024-2030年中國地鐵通信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2024年碳排放管理員(高級工)職業(yè)鑒定考試題庫及答案
- 客戶體驗在金融業(yè)中的重要性
- DL∕T 5210.4-2018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程 第4部分:熱工儀表及控制裝置
- B江水利樞紐工程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