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復(fù)習高考語文 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一輪復(fù)習高考語文 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一輪復(fù)習高考語文 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一輪復(fù)習高考語文 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_第4頁
一輪復(fù)習高考語文 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輪復(fù)習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試題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御書帶經(jīng)堂記

(清)朱書

古書契未立,天地民物之常理,燦然上下間。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禹、湯、

文、武,備之于身,以成理萬物,無經(jīng)之名,而莫非經(jīng)也。至孔子不得位,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而后世奉之為六經(jīng)。蓋措之于身則其事精,而天下法之以為治;筆之於書則其義詳,而萬世繇之以為學。其道一而已矣。新城王公為御史大夫時,御書"帶經(jīng)堂"額大字頒賜,朝士榮之。公侈君賜,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書)記之。“帶經(jīng)"之說,昉于漢,御史大夫倪寬少貧,常帶經(jīng)而鋤。公生華胄,弱冠掇高科①,歷顯仕四十余年矣,知遇之隆,近古未有。與夫顦顇②賤貧之士,雜身都養(yǎng)賃作③間,勤不廢經(jīng)者,相去甚遠。寬雖能使酷吏如張湯知鄉(xiāng)學,雄才大略如漢武與語經(jīng)學而悅,其得力于經(jīng),有大過人者。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qū)W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下振興經(jīng)教以祛邪慝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然則公之干經(jīng),固將與天下法之由之。于乎!經(jīng)之荒亦已久矣。以寬生平力學,不過采儒術(shù)、文封禪、邀明堂,一觴而止。經(jīng)之用,顧若是與?孔子之圣,攝相三月,斷焉不能使魯為東周,僅與其徒退而講遺經(jīng)于洙泗之濱,傳之其人而已。于寬又何責焉?方寬之為御史大夫也,委曲遷就,以從人主之好,位盛貴極。儻回思耰鋤之余,豈不曰吾今者御史大夫之尊,殆不若鄉(xiāng)者都養(yǎng)賃作,得以優(yōu)游一卷之書之為樂哉!公以天下萬世所系賴之身,受六經(jīng)之托,著書滿家,望風求教于門下者,不可數(shù)計。名斯堂也,其將禮耕義種,與天下治人情之田乎?抑良農(nóng)能稼而不能穡,藏之名山,待其人乎?朱子之詩曰:"面似凍梨頭似雪,后生誰與屬遺經(jīng)?"公其念經(jīng)之久荒,而與吾徒鋤治之,則當何如也?書固荷鋤之田夫也,幸得從公游,故記公堂而卒以鋤田之說進?!咀ⅰ竣偬岣呖疲】婆e功名。②,即“憔悴",③都養(yǎng),為眾人做飯燒菜:賃作,受雇為人勞作。(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全孔子不得位得位:得志B.勤不廢經(jīng)者廢:停止C.寬雖能使酷吏如張湯知鄉(xiāng)學鄉(xiāng):向往D.而與吾徒鋤治之徒:弟子(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無經(jīng)之名,血莫非經(jīng)也人非生血知之者B.其得力干經(jīng)月出干東山之上C.殆不若向者都養(yǎng)賃作奉使往來,無留北者D.藏之名山,待其人乎向使三國各愛其地(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文章開頭寫伏羲、神農(nóng)等遠古圣王先賢深諳經(jīng)文經(jīng)書和孔子對六經(jīng)的貢獻,以此強調(diào)經(jīng)學對修身養(yǎng)性、治學行事都十分重要。文章對“帶經(jīng)"之說追根溯源,盛贊倪寬"帶經(jīng)而鋤"的精神,認為倪寬之所以深受朝廷恩寵,官場顯赫,是因力他對經(jīng)書的重視。針對學荒廢的現(xiàn)象,作者以孔子為魯相尚不能“使魯為東周"為例,為倪寬辯護,指出經(jīng)學荒廢非倪寬之過,評價有合理之處。文章結(jié)尾作者揣摩新城王公為“所居之堂”命名的日的,交代自己寫作本記的緣由,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王公的敬仰欽佩。(4)用“/”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qū)W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下振興經(jīng)教以祛邪慝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朝士榮之,公侈君賜,既揭于所居之堂,而命書記之。方寬之為御史大夫也,委曲遷就,以從人主之好,位盛貴極?!敬鸢浮浚?)D(2)B(3)A(4)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qū)W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下振興經(jīng)教//以祛邪慝/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5)①朝廷官員們都以此事為榮,王公為顯耀君王的恩賜,將(帶經(jīng)堂)三個字標注在所居住的大廳之上,讓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載這件事。②倪寬在擔任御史大夫的時候,屈身折節(jié),曲意逢迎,依從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權(quán)重?!窘馕觥俊痉治觥浚?)D項解釋錯誤,“而與吾徒鋤治之”意思是:就和我們這些人一起來整治。徒,指一類人,一輩人。故選D。(2)A項,而:①連詞,表轉(zhuǎn)折;②連詞,表順承。B項,于:①②都作介詞,從。D項,者:①助詞,用在時間詞后面,表示停頓,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②助詞,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C項,其:①代詞,那、那些;②代詞,自己的。故選B。(3)A項,“文章開頭寫伏羲、神農(nóng)等遠古圣王先賢深諳經(jīng)文經(jīng)書和孔子對六經(jīng)的貢獻”分析錯誤,原文中說伏羲、神農(nóng)時并無經(jīng)文經(jīng)書。故選A。(4)畫線句子的大意是:倪寬的文章恩澤天下人,因他而懂得重視學習的人到處都是。輔助君王教化民眾,不只是喜歡他的言論,而確實是想要讓天下振興經(jīng)學教育,祛除邪惡。既然如此,那么倪公對于經(jīng)書,本來就是要讓天下之人效法它遵循它。“因”后面的內(nèi)容是指出“公文章衣被天下”的原因的,因此,“因”前要斷開。“皆是也”的“也”是句末語氣詞,表示判斷,“也”后需要斷開?!啊弧笔且粋€選擇關(guān)系的復(fù)句,“不”之前,“而”之前,都需要斷開?!耙造钚绊北硎尽罢衽d經(jīng)教”目的,前后需要斷開?!安淮嬗谛那笠娭T行事”這里說的兩句話,“不存于心”與“求見諸行事”中間需要斷開。根據(jù)以上分析,斷句即可。(5)本題需要注意以下關(guān)鍵詞的翻譯:①榮,以……為榮;侈,夸大,顯耀;記,記述。②方,當??????的時候;委曲,屈身折節(jié);好,喜好。故答案為:⑴D;(2)B;⑶A;⑷公文章衣被天下/因公而知向?qū)W者皆是也/佐佑文治/不但悅所語/而欲使天下振興經(jīng)教//以祛邪慝/又未嘗不存于心/求見諸行事。⑸①朝廷官員們都以此事為榮,王公為顯耀君王的恩賜,將(帶經(jīng)堂)三個字標注在所居住的大廳之上,讓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載這件事。②倪寬在擔任御史大夫的時候,屈身折節(jié),曲意逢迎,依從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權(quán)重。【點評】(1)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能力。文言實詞的理解,重在平時積累,但也不能死記硬背,記憶時要結(jié)合句意,注意歸納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對課文注釋中有明確注明的字詞要加強記憶。答題的方法有“結(jié)構(gòu)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答案的正確與否。(2)此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理解與辨析能力。這類題,要求學生平時注重識記,積累,掌握文言18個虛詞的常規(guī)用法;當然也可以借助語境或利用教材所學作遷移聯(lián)想等來推斷詞義。(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nèi)容,特別是側(cè)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guān)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nèi)容。(4)此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能力。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guān)鍵。內(nèi)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聯(lián)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難細分辨。緊緊抓住“曰”“云”“言”,對話最易被發(fā)現(xiàn)。常用虛詞是標志。(5)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翻譯題是區(qū)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guī)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xiàn)?!緦嵲~虛詞詞類活用句式篩選翻譯】(1)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推斷文言實詞可以運用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于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這些實詞全部出自已學過的內(nèi)容,在平時加強記憶即可。(2)此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基本能力。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文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要根據(jù)語境判斷在選項中的含義。(3)本題考查理解辨析此類活用的能力。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偟膩碚f,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數(shù)詞的使動用法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在現(xiàn)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題,可結(jié)合著常見的文言文句式(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斷。(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nèi)容,特別是側(cè)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guān)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nèi)容。(6)此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翻譯題是區(qū)分度較大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直譯,注意重點字,還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綱規(guī)定的“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譯中一定要有所體現(xiàn)。【附參考譯文】古時文字尚未出現(xiàn),天地萬物之常理便顯豁于世間。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依據(jù)它來修養(yǎng)自己,治理萬物,雖無經(jīng)書之名,但無一不是經(jīng)書??鬃硬坏弥緯r,曾著述《詩》《書》,編定《禮》《樂》,編纂《春秋》,后世尊奉它們?yōu)榱?jīng)。世人放在自己身邊就能行事精通,天下人取法它用來治理天下;記載在書籍里,義理詳備,后世追隨它用來治理學問。新城王公做御史大夫時,皇帝親筆書寫“帶經(jīng)堂”匾額三個大字賞賜他,朝廷之士都深感榮耀,王公為顯耀君王的恩賜,將三個字標注在所居住的大廳之上,讓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載這件事?!皫Ы?jīng)”一說,始于漢代。御史大夫倪寬年少貧窮,常帶著經(jīng)書耕種勞作。倪寬本是貴族之后,弱冠之年便摘取科舉功名,官途顯赫達四十余年,備受朝廷恩寵,是近年來所未有的。這與憔悴貧賤之人,在為眾人燒菜做飯勞作之間,勤奮而不停止讀經(jīng)之人,相差很大。倪寬既能讓像張湯那樣的酷吏向往學習,也能讓像漢武帝那樣有雄才大略者與他談?wù)摻?jīng)學而感到愉悅,這與他得益于經(jīng)書,必定過人之處(大有關(guān)系)。倪寬的文章恩澤天下人,因他而懂得重視學習的人到處都是。輔助君王教化民眾,不只是喜歡他的言論,而確實是想要讓天下振興經(jīng)學教育,祛除邪惡。既然如此,那么倪公對于經(jīng)書,本來就是要讓天下之人效法它遵循它。哎!重視經(jīng)書的風尚荒廢也已經(jīng)很久了。憑借倪寬平生的學問,也只不過是采用儒術(shù),文飾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迎合君王,贏得君王一杯賞賜的酒罷了。經(jīng)書的用途,難道就像這樣嗎?孔子圣明,代理魯國國相之職三個月,也斷然不能使魯國成為東周,只好與他的弟子退隱而在洙水泗水給他們講授古代傳下來的經(jīng)書,并將它們傳那些人罷了。那對倪寬又怎可指責呢?倪寬在擔任御史大夫的時候,屈身折節(jié),依從君王的喜好而位高權(quán)重。只是在回想自己耕種勞作之余,倪寬難道不曾說過我現(xiàn)在御史大夫的尊貴,大概不如從前為他人燒飯煮菜勞作而能夠悠閑自得地讀一卷經(jīng)書的快樂嗎?新城王公以自己天下世人所仰賴的身軀,擔負傳承六經(jīng)的重托,著書滿屋,到他門下仰望其風采向他求教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給他的大廳取名帶經(jīng)堂,大概是想以禮耕種,以義種植,和天下一起整修人之常情吧?還是像那農(nóng)夫能耕種莊稼而不能收獲莊稼,就把它藏在名山,等待那合適的人吧?朱熹曾寫過“面似凍梨頭似雪,后生誰與屬遺經(jīng)?”的詩句,王公大概考慮讀經(jīng)書的風氣久已被荒廢,就和我們這些人一起來整治,那又怎么樣呢?我本來就是一個扛鋤頭的農(nóng)夫,很幸運能夠和王公交往,所以為王公大廳作了這篇記,最后把自己治經(jīng)如耕地的見解進獻給他。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溫純,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屢遷兵科都給事中。倭陷廣東廣海衛(wèi),大殺掠而去??偙鴦c以戰(zhàn)卻聞,純劾燾欺罔。時方召燾督京營,遂置不問。黔國公沐朝弼有罪,詔許其子襲爵。純言事未竟,不當遽襲。中官陳洪請封其父母,純執(zhí)不可。言官李已、石星獲譴,疏救之。俺答請貢市,高拱定議許之。純以為弛邊備,非中國利。出為湖廣參政,引疾歸。召為左都御史。礦稅使四出,有司逮系累累,純極論其害,請盡釋之,不報。已,諸閹益橫,所至剽奪,污人婦女。四方無賴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納之,遠近駭震。純言:"利歸群小,害貽國家。乞盡捕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稅監(jiān)之害民者。"亦不報。中外爭請罷礦稅,帝悉置不省。純等憂懼不知所出,乃倡諸大臣伏闕泣請。帝震怒,問誰倡者,對曰:"都御史臣純?!钡蹫殪V威,遣人慰諭曰:“疏且下?!蹦送恕R讯洳恍?。廣東李鳳等以礦稅激民變,純又抗言:“稅使竊弄陛下威福以十計,參隨憑藉稅使聲勢以百計。生靈困于水旱,既囂然喪其樂生之心,安能復(fù)勝此千萬虎狼耶!”御史于永清按陜西貪,懼純舉奏,與都給事中姚文蔚比而傾純。純不勝憤,上疏盡發(fā)永清交構(gòu)狀,語侵首輔沈一貫。一貫等疏辨。帝為下永清、文蔚二疏,而純劾疏留不下。純益憤三疏論之因力丐罷乃謫水清純遂與一貫忤純求去章二十上杜門者九閱月。帝雅重純,諭留之。純不得已,強起視事。純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當。肅百僚,振風紀,時稱名臣。卒,贈少保。天啟初,追謚恭毅。(選自《明史?溫純傳》,有刪改)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純益憤/三疏論之/因力丐罷/乃謫永清/純遂與一貫忤/純求去/章二十上/杜門者九閱月純益憤/三疏論之/因力丐罷乃/謫永清/純遂與一貫忤/純求去章/二十上/杜門者九閱月純益憤三/疏論之/因力丐罷/乃謫永清/純遂與一貫/忤純求去/章二十上/杜門者九閱月純益憤/三疏論之因力/丐罷乃謫永清/純遂與一貫/忤純求去/章二十上/杜門者九閱月下列對文中加下劃線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倭,文中指倭寇。指14至16世紀騷擾劫掠朝鮮和我國沿海的日本海盜。公,文中指爵位。我國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贈,文中指贈官,指給活著的或死去的官吏或其父祖封官爵。中國,文中指中原,包括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省的部分地區(qū)。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溫純?yōu)楣賱傉?。他考中進士步入仕途,曾彈劾劉燾謊報軍情,指出不應(yīng)當倉促封沐朝弼之子上奏疏解救諫官李巳、石星。溫純反對危害百姓和逐利的行為。他請求釋放有關(guān)官員濫抓的人;皇帝接受謀利之法,他反對這事卻沒有得到皇帝支持。溫純盡職奉公。他處理政務(wù)很得當,有名聲;于永清與姚文蔚勾結(jié)排擠他,他上疏揭發(fā)于永清與姚文蔚的亭,并得罪了沈一貫。溫純憂慮國事。因礦稅的事,他提議大臣到宮殿哭泣請求,惹怒皇帝,皇帝知道他是倡議者后而息怒,答應(yīng)了他們的請求。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乞盡捕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稅監(jiān)之害民者。帝雅重純,諭留之。純不得已,強起視事?!敬鸢浮?1)A(2)C(3)D(4)①請全部逮捕這些壞人,交給我等依法處置,盡快撤銷危害百姓的稅監(jiān)。②皇帝一向看重溫純,下令挽留他。溫純不得已,勉強上班處理事務(wù)。【解析】【分析】(1)本題中,“純益憤/三疏論之/因力丐罷/乃謫永清/純遂與一貫忤/純求去/章二十上/杜門者九閱月”,這段話是說“溫純更加憤慨,三次上疏議論這件事,同時堅持請求罷免他們,朝廷于是貶謫于永清。溫純就跟沈一貫相抵觸。溫純請求去職,奏章上了二十次,不出門上班九個月”,圈出句子中名詞和代詞,如“純”“之”“永清”“一貫”等,然后根據(jù)語法、句式以及句意進行排除。B項,“乃”意思是“于是”,是副詞,修飾謂語,表示動作之間的順承關(guān)系,不能放在句末,一般放在下一句的開頭,這就排除B項;C項,“三"即“三次”,修飾"疏”,指的是上疏的次數(shù),二者不能斷開,排除C項;D項,"論"意思是"議論”,賓語是"之”,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賓語后斷開,排除D項。故選A。(2)C項,“贈,……指給活著的……封官爵”錯誤,“贈”是賜死者以官爵或榮譽稱號。故選C。(3)D項,"皇帝……答應(yīng)了他們的請求”錯誤,文中說的是"帝為霽威,道人慰諭曰:‘疏且下。'乃退。已而卒不行”,意思是“皇帝因為他而息怒,派人安慰他說:‘奏疏將批下來。'溫純于是回去。事情過后最終沒有實行”,由“已而卒不行"可知,并沒有答應(yīng)。故選Do(4)第一句中,“盡捕”,全部逮捕;“付”,交付,交給;“行法”,依法處置;“亟”,急忙,趕快;“稅監(jiān)之害民者”,定語后置,正常語序"害民之稅監(jiān)",危害百姓的稅監(jiān)。第二句中,"雅”,一向;"重”,看重;"諭”,下令;"強”,勉強;"視事”,處理政事。故答案為:(1)A;QC;⑶D;⑷①請全部逮捕這些壞人,交給我等依法處置,盡快撤銷危害百姓的稅監(jiān)。②皇帝一向看重溫純,下令挽留他。溫純不得已,勉強上班處理事務(wù)?!军c評】(1)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是翻譯的另一種形式,如果不能翻譯則采用文字標志斷句和語法斷句。一般來說名詞代詞常作主語或者賓語,因此出現(xiàn)名詞或代詞就在此前或后斷句,還有就是出現(xiàn)的一些虛詞,表示語氣常句尾,可在此后斷句,如果是發(fā)語詞,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斷句。(2)此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識是一個高中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常識。復(fù)習中要注意突出重點,不糾纏于細枝末節(jié),注意構(gòu)建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luò)和體系,建立知識樹,同時加強積累,注重歸納,分類記憶。(3)此題考查綜合分析的能力。綜合分析題,需要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chǔ)上,對選項逐一排查,設(shè)誤常常有時間與發(fā)生的事與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學生在這些方面要注意;在選項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現(xiàn)象。(4)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做翻譯題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遵循“信、達、雅”的三字原則,運用"留、刪、替、補、調(diào)"的五字方法進行翻譯?!緟⒖甲g文】溫純,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考中進士。多次升職擔任兵科都給事中。倭寇攻陷廣東廣海衛(wèi),大規(guī)模屠殺搶劫而去??偙鴦c(卻)上報擊退敵人,溫純彈劾劉燾欺騙蒙蔽。當時正征調(diào)劉燾督察京城軍隊,于是擱置不追問。黔國公沐朝弼有罪,皇帝下令準許他的兒子繼承爵位。溫純進言事情沒有了結(jié),不應(yīng)當倉促繼承爵位。宦官陳洪請求封他的父母,溫純堅持不同意。諫官李已、石星受到指責,溫純上疏解救他們。俺答請求設(shè)立貢市,高拱裁定意見同意這件事。溫純認為這事會使邊防松弛,對中原不利。出京城擔任湖廣參政,托病回家。征召擔任左都御史。礦稅使派往各地,有關(guān)官員逮捕了很多人,溫純極力論述這件事的害處,請求全部釋放,沒有得到回復(fù)。后來,宦官們更加強橫,所到之處就搶劫,奸污婦女。各地品行不良的人紛紛起來進言謀利之法,皇帝都商興地采納了,遠近之人都驚駭震動。溫純說:“好處歸這些小人,壞處留給國家。請全部逮捕這些壞人,交給我等依法處置,盡快撤銷危害百姓的稅監(jiān)?!币矝]有得到批復(fù)。朝廷內(nèi)外爭著請求免去礦稅,皇帝全部擱置不察看。溫純等人擔憂害怕,不知怎樣才好,于是首先提出各位大臣跪伏宮殿前哭泣請求。皇帝震驚發(fā)怒,追問是誰發(fā)起的,回答說:“都御史臣溫純。”皇帝因為他而息怒,派人安慰他說:奏疏將批下來?!睖丶冇谑腔厝ァJ虑檫^后最終沒有實行。廣東李鳳等人因礦稅激發(fā)百姓生事,溫純又直言:“稅使私下玩弄陛下刑賞權(quán)力以十人計算,跟隨者依靠稅使聲勢的以百人計算。百姓被水災(zāi)、旱災(zāi)困擾,已經(jīng)發(fā)愁到喪失生活下去的意愿,哪能又承受這些如狼似虎的礦稅使呢!”御史于永清擔任陜西按察使時貪污,害怕溫純檢舉上奏,跟都給事中姚文蔚勾結(jié)而傾軋溫純。溫純非常憤慨,上疏徹底揭發(fā)于永清相互勾結(jié)的情況,言語侵犯到首輔沈一貫。沈一貫等人上疏辯解?;实蹫榇伺掠谟狼濉⒁ξ奈祪扇说淖嗍?,而溫純彈劾的奏疏留住不批下。溫純更加憤慨,三次上疏議論這件事,同時堅持請求罷免他們,朝廷于是貶謫于永清。溫純就跟沈一貫相抵觸。溫純請求去職,奏章上了二十次,不出門上班九個月?;实垡幌蚩粗販丶?,下令挽留他。溫純不得已,勉強上班處理事務(wù)。溫純廉潔奉公。五次主持南北考察,整頓清理全部得當。端正百官,振興風紀,當時稱為名臣。去世,贈官少保。天啟初年,追贈謚號恭毅。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李熹字季和,上黨銅靼人也。熹少有高行,博學研精,與北海管寧以賢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復(fù)辟熹為太傅屬,固辭疾,郡縣扶輿上道。時熹母疾篤,乃竊逾泫氏城而徒還,遂遭母喪,論者嘉其志節(jié)。景帝輔政,命熹為大將軍從事中郎,熹到,引見,謂熹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應(yīng),夸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對曰:先君以禮見待熹得以禮講退明公以法見繩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轉(zhuǎn)司馬,尋拜右長史,遷御史中丞。當官正色,不憚強御,百僚震肅焉。薦樂安孫璞,亦以道德顯,時人稱為知人。尋遷大司馬,以公事免。司馬侑為寧北將軍,鎮(zhèn)鄴,以熹為軍司。頃之,除涼州刺史,加揚威將軍、假節(jié),領(lǐng)護羌校尉,綏御華夷,甚有聲績。羌虜犯塞,熹因其隙會,不及啟聞,輒以便宜出軍深入,遂大克獲,以功重免譴,時人比之漢朝馮、甘焉。拜冀州刺史,累遷司隸校尉。及魏帝告禪于晉,熹以本官行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侍恿ⅲ造錇樘犹?。自魏明帝以后,久曠東宮,制度廢闕,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諸官并未置,二傅并攝眾事。熹在位累年,訓道盡規(guī)。以年老遜位。初,喜為仆射時,涼州虜寇邊,熹唱義遣軍討之。朝士謂出兵不易,虜未足為患,竟不從之。后虜果大縱選,涼州覆沒,朝廷深悔焉。熹自歷仕,家無儲積,親舊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嘗私以王官。及卒,追贈太保,謚日成。(節(jié)選自《晉書?李熹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先君以禮見待熹/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先君以禮見待熹/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先君以禮見待/熹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先君以禮見待/熹得以禮進/退明公/以法見繩/熹畏法而至/帝甚重之(2)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賢良”,漢代選拔官吏的一種科目,由地方長官自下而上地推薦人才給上級或中央,由其試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職?!岸U”,帝王的祭地禮,也指以帝位讓人。相傳堯帝是首推禪事之人。在文中指魏帝讓位于晉?!靶小?,唐宋官制中,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文中指李熹暫時代理司徒的職務(wù)?!疤犹怠?,古代“二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后來逐漸成為虛銜。結(jié)合文意可知,李熹任此職時也屬虛銜。(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李熹少有品行,以名節(jié)自持。幾次被三府征召任職,他都不就任。后來又以母親病重為由拒絕出仕,世人都稱贊他的志氣節(jié)操。李熹居官正直,薦人唯賢。他被景帝授官后,不畏權(quán)貴,朝臣都為他所震懾。他舉薦有德行的孫璞,也為世人所稱贊。李熹治車有方,頗有政績。他在涼州安定華夏,抵御蠻夷,力克羌虜,展現(xiàn)了他的車事才能。李熹清廉節(jié)儉,不以權(quán)謀私。他任職期間,家無積蓄,甚至親友共分衣食,儉樸至極。(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熹因其隙會,不及啟聞,輒以便宜出軍深入,遂大克獲。涼州虜寇邊,意唱義遣軍討之。朝士謂出兵不易,虜未足為患,竟不從之?!敬鸢浮浚?)C(2)D(3)A(4)①李熹趁著這個機會,來不及奏報,就見機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勝。②涼州的敵人侵犯邊境,李熹倡導(dǎo)大義派兵討伐他們。朝廷官員認為出兵不易,敵人不足以造成禍患,最終不聽李熹的提議。【解析】【分析】(1)本題畫線句子大部分內(nèi)容是李熹的話,其中,“見待”是“對待我”的意思,"熹"是人名,指李熹,是李熹自稱,因此“見待"后應(yīng)斷開,排除A、B兩項。再比較C、D兩項,“進退”指進仕或退身,中間不應(yīng)斷開;“明公”是對對方的尊稱,在句中做主語,故D項斷句錯誤,答案為C項。(2)D項,“李熹任此職時也屬虛銜”不正確。從當時的局勢及后文“二傅并攝眾事”可知,李意被起用為太子太傅時,制度、官員廢缺已久,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一起管理政事,可見得到重用,太子太傅并非虛銜。故選D項。(3)A項,“以母親病重為由拒絕出仕”錯,由原文“宣帝復(fù)辟熹為太傅屬,固辭疾,郡縣扶輿上道"可知,李熹是以自己有病為借口推辭宣帝的征召。故選A項。(4)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guān)鍵詞句有:①“因”,介詞,趁著;"其”,代詞,這個;"隙會”,機會;“啟聞”,奏報;“輒”,就;“便宜”,便利;“遂”,于是;“克”,勝利。②“寇”,侵犯;"唱”通"倡”,倡導(dǎo);"之”,代詞,他們;"謂”,認為;"為”,造成;"竟”,最終;最后一個“之”,代詞,代李熹的建議。故答案為:(1)C;QD;⑶A;⑷①李熹趁著這個機會,來不及奏報,就見機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勝。②涼州的敵人侵犯邊境,李熹倡導(dǎo)大義派兵討伐他們。朝廷官員認為出兵不易,敵人不足以造成禍患,最終不聽李熹的提議。【點評】(1)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語段斷句,需要在通讀文意的基礎(chǔ)上,對不能斷開的字詞要研究前后語句的含義及聯(lián)系,看看斷在哪里語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聯(lián)系往往都有標志可尋,只要抓住了這些標志,就可以輕松斷句,同時,需要掌握語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2)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答題時,應(yīng)根據(jù)平時課內(nèi)對文化常識的知識積累與不斷復(fù)習,結(jié)合著具體語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斷。(3)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和鑒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chǔ)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guān)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4)此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chǔ)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guān)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靖絽⒖甲g文】李熹字季和,上黨銅靼人。李熹年輕時有高尚的德行,他廣博地學習,精深地研究,與北海管寧因賢良被征召,不去。他幾次被征入三府,不去就任。宣帝又征召李熹為太傅屬,他以有病為借口,堅決推辭,郡縣扶他登車上路。當時李熹母親病重,李熹于是偷偷翻越泫氏城墻徒步回家,于是趕上母親的喪事,議論此事的人贊美他的志氣節(jié)操。景帝輔政時,任命李熹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李熹到任,被引見,景帝對李熹說:“過去先公征用你而你不答應(yīng),如今我任命你你就來了,為什么呢?”李熹回答說:“先君以禮對待我,我得以依照禮決定進仕或退身。明公用法律來約束我,我害怕法律就來了?!本暗酆芷髦厮?。他轉(zhuǎn)任司馬,不久官拜右長吏,升任御史中丞。他居官正直,不畏強權(quán),百官因懾于其威猛之政而風氣肅然。他舉薦的樂安人孫璞,也因為有道德而顯揚,當時的人稱贊他能識別人才。不久他遷任大司馬,因公事被免官。司馬侑為寧北將軍,鎮(zhèn)守鄴地,以李熹為軍司。不久,李熹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加任揚威將軍、假節(jié),兼任護羌校尉,安定華夏,抵御蠻夷,很有聲望業(yè)績。羌人進犯邊塞,李熹趁著這個機會,來不及奏報,就見機行事出兵深入,于是取得大勝,因為功勞大免遭責罰,當時的人把他比作漢朝的馮奉世、甘延壽。他被授予冀州刺史,逐漸升遷至司隸校尉。等到魏帝向晉禪讓時,李熹以司隸校尉的官職代理司徒的職務(wù)。泰始初年,他被封為祁侯。立皇太子后,任命李熹為太子太傅。自魏明帝以后,太子之位長久空置,制度荒廢缺損,官員不完備,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等官職都沒設(shè)置,太傅、少傅共同代理眾事。李熹在位多年,教訓道義盡心謀劃。因年老退位。當初,李熹任仆射時,涼州的敵人入侵邊境,李熹倡導(dǎo)大義派兵討伐他們。朝廷官員認為出兵不易,敵人不足以造成禍患,最終不聽李熹的提議。后來敵人果然極端放肆,涼州覆沒,朝廷很后悔。李熹自從做官,家中沒有積蓄,親朋好友甚至共享衣食,未曾利用朝廷官員身份謀私。等到他死后,被追贈為太保,謚號成。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少有才名。南陽何颙見彧而異之,曰:“王佐才也?!敝衅搅辏e孝廉。董卓之亂,棄官歸鄉(xiāng)里。比至冀州,袁紹待彧以上賓之禮。彧每懷匡佐之義,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乃去紹從操。操與語大悅,曰:"吾子房也。”興平元年,操東擊陶謙,使彧守甄城。會張邈、陳宮以兗州反操,而潛迎呂布。邈使人譎彧曰:“呂將軍來助曹使君擊陶謙,宜亟供軍實?!睆阌凶?,即勒兵設(shè)備,故邈計不行。陶謙死,操欲遂取徐州,還定呂布。彧諫曰:“昔高祖保關(guān)中,光武據(jù)河內(nèi),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將軍本以兗州首事,故能平定山東,此實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討,使虜不得西顧.乘其間而收熟麥■約食蓄谷,以資一舉,則呂布不足破也?!辈儆谑谴笫帐禧?,復(fù)與布戰(zhàn),兗州遂平。建安元年,獻帝自河東還洛陽,操議欲奉迎車駕,徙都于許。眾多以山東未定,未可卒制。彧乃勸操曰:"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遑遠赴雖御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義以致英俊。"操從之。操保官渡,雖勝而軍糧方盡,書與彧議,彧報曰:“公以十分居一之眾,畫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講,已半年矣。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辈倌藞员诔种?。遂以奇兵破紹。十七年,董昭等欲共進操爵國公,九錫備物,密以訪彧。彧曰:"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振漢朝,雖勛庸崇著,猶秉忠貞之節(jié)。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寢。操心不能平。會南征孫權(quán),表請彧勞軍于譙,帝從之。至濡須,彧病留壽春,操饋之食,發(fā)視,乃空器也,于是飲藥而卒。帝哀惜之,祖日為之廢樂。謚曰敬侯。明年,操遂稱魏公云。(節(jié)選自《后漢書?荀彧傳》)(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遑/遠赴/雖御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遑遠赴/雖御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遑/遠赴/雖御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遑遠赴/雖御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2)下列對文中加下劃線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舉孝廉,是漢朝的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是察舉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即“至孝至廉”之人,“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兗州,我國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東、河北、河南等部分地區(qū)?!渡袝?禹貢》稱:大禹治水,劃天下之地為冀、兗、青、徐、雍等九州。九錫,即“九賜”,指天子賜給有殊勛的諸侯、大臣九種器用之物,代表最高禮遇。古代一些權(quán)臣常接受“九錫”,后來該詞成了篡逆的代稱。祖日,其中“祖”是餞行的一種隆重儀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設(shè)宴為人送行。《荊軻刺秦王》中“既祖”的“祖”與本文中的“祖”意思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荀彧少有才名,深得眾人賞識。南陽何颙稱他有“王佐之才”;袁紹對他敬重有加;投奔曹操后,曹操稱他是張良一樣的策士謀臣。荀彧勇決果毅,善于把握局勢。他識破張邈的陰謀,整軍防備,避免了變亂發(fā)生;官渡之戰(zhàn),他提出合理建議,使曹操出奇兵打敗袁紹。荀彧工于謀略,頗有遠見卓識。他建議曹操先穩(wěn)固自己的根本;又向曹操獻計,把皇帝迎到許都,為“挾天子令諸侯”打下了基礎(chǔ)。荀彧清高正直,事主保持忠節(jié)。他以大義阻諫曹操進爵國公,為自己埋下災(zāi)禍;他在病中收到曹操送的“空器”,于是飲藥而死。(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乘其間而收熟麥,約食蓄谷,以資一舉,則呂布不足破也。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不可失也?!敬鸢浮浚?)D(2)D(3)C(4)①(我們應(yīng)該)乘機收割成熟的麥子,節(jié)食蓄糧,以助軍事行動,那么呂布不難擊敗。②敵人的底細已經(jīng)清楚,敵人的氣勢也已經(jīng)枯竭,局面必將有所變化,這正是使用奇謀的良機,不可錯失良機啊!【解析】【分析】(1)本題中,“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子蒙塵/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遑遠赴/雖御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意思是“晉文公曾接納周襄王而使得諸侯們?nèi)缬半S形,漢高祖為義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盡歸。自從天子遭難,將軍首舉義兵,只是因為山東紛擾混亂,沒有顧得上接駕,雖然在外平定禍亂,但心里卻無時不在掛念著王室”?!拔魰x文公納周襄王”和“漢高祖為義帝縞素"句式一致,之前之后斷開,排除BC;"徒以山東擾亂"是原因,"未遑遠赴"是結(jié)果,之間斷開,排除AC。故選Do(2)D項,“《荊軻刺秦王》中‘既祖'的‘祖'與本文中的‘祖'意思相同”錯誤,“祖日”,為死者設(shè)祭奠之日,“祖”,祭祀;“既祖”,古人出門舉行的祭祀路神,“祖”,餞行的一種隆重儀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設(shè)宴為人送行。故選Do(3)C項,“又向曹操獻計,把皇帝迎到許都,為‘挾天子令諸侯'打下了基礎(chǔ)”錯誤,根據(jù)第三段“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義以致英俊”,可知,荀彧“趁此時奉迎主上以順應(yīng)萬民心愿,執(zhí)最大的公正來使天下信服,扶持大義來網(wǎng)羅英才”,而不是“為‘挾天子令諸侯'打下了基礎(chǔ)”。故選Co本題①中,"乘”,乘機;"蓄”,積蓄;"破”,擊敗。②中,"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奇”,指出人意外、變幻莫測的策略、計謀;“堅壁”,堅固壁壘;“持”,對抗。故答案為:(1)D:⑵D;⑶C;⑷①(我們應(yīng)該)乘機收割成熟的麥子,節(jié)食蓄糧,以助軍事行動,那么呂布不難擊敗。②敵人的底細已經(jīng)清楚,敵人的氣勢也已經(jīng)枯竭,局面必將有所變化,這正是使用奇謀的良機,不可錯失良機啊!【點評】(1)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語段斷句,需要在通讀文意的基礎(chǔ)上,對不能斷開的字詞要研究前后語句的含義及聯(lián)系,看看斷在哪里語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聯(lián)系往往都有標志可尋,只要抓住了這些標志,就可以輕松斷句,同時,需要掌握語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答題時,應(yīng)根據(jù)平時課內(nèi)對文化常識的知識積累與不斷復(fù)習,結(jié)合著具體語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斷。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和鑒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chǔ)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guān)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此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chǔ)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guān)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參考譯文】荀彧(yJ)宇文若,潁川穎陰人,青少年就憑才識出名。南陽人何颙見到荀彧認為他奇異不凡,說:“這是帝王的輔佐之才啊。”中平六年,被推舉為孝廉。董卓作亂時,棄官回到家鄉(xiāng)。等荀彧到了冀州,袁紹用貴賓的禮遇對待荀彧。荀彧每每有匡正之心。估計袁紹最終不能成就大事,就離開袁紹投奔曹操。曹操和他交談后大喜,說:“你是我的張良啊?!迸d平元年,曹操東擊陶謙,派荀彧守甄城。趕上張邈、陳宮據(jù)兗州反曹操,而暗地迎接呂布。張邈派人欺騙荀彧說:“呂將軍來幫助曹使君打陶謙,應(yīng)趕緊供應(yīng)他軍需物資。”荀彧知道張邈有變,就整頓軍隊做好防備,因此張邈的計謀不能得逞。陶謙死,曹操想馬上攻取徐州,回兵后平定呂布。荀彧勸諫說:“以前高祖占據(jù)關(guān)中,光武帝占據(jù)河內(nèi),都是先鞏固根本,以控制天下。將軍本以兗州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東,這實在是天下的要地啊!應(yīng)立即分兵討伐,使敵寇不能西顧,乘機收割成熟的麥子,節(jié)食蓄糧,以助軍事行動,則呂布不難擊敗。”曹操于是大力搶收成熟的麥子,又和呂布交戰(zhàn),兗州于是被平定。建安元年,獻帝從河東回到洛陽,曹操打算迎接車駕,遷都到許昌。眾人大多認為不可倉促行事。荀彧于是鼓動曹操說:“晉文公曾接納周襄王而使得諸侯們?nèi)缬半S形,漢高祖為義帝戴孝而使得天下人心盡歸。自從天子遭難,將軍首舉義兵,只是因為山東紛擾混亂,沒有顧得上接駕,雖然在外平定禍亂,但心里卻無時不在掛念著王室。趁此時奉迎主上以順應(yīng)萬民心愿,執(zhí)最大的公正來使天下信服,扶持大義來網(wǎng)羅英才?!辈懿俾爮牧怂囊庖?。曹操守官渡,雖然得勝但軍糧就要吃完,寫信與荀彧商議,荀彧回信說:“情形敗露,聲勢衰竭,一定會有轉(zhuǎn)機,這是使用非常之計的時候,不可錯失良機。”曹操于是堅守壁壘和袁紹相持。終于用奇兵打敗袁紹。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聯(lián)名推戴曹操晉封國公,賜予九錫儀仗器物,秘密地征詢荀彧的意見。荀彧說:“曹公本是發(fā)動義兵,以振興漢朝,雖然功勛卓著,還保持忠貞之節(jié)。君子愛人要合于道德,不應(yīng)該這樣?!笔虑榫瓦@么擱置下來。曹操心里難以平靜。等到南征孫權(quán),曹操上表請荀彧到譙郡勞軍,皇帝答應(yīng)了他。到了濡須,荀彧因病留在壽春,曹操贈送他食物,打開一看,卻是空盒,于是荀彧服毒而死。皇帝為他難過痛惜,祭祀之日因此而不奏樂。謚為敬侯。第二年,曹操終于晉封魏公。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鄭成功,初名森,福建南安人。父芝龍,以捕海盜劉香、李魁奇,攻紅毛功,累擢總兵。順治三年,貝勒博洛師自浙江下福建,芝龍撤仙霞關(guān)守兵不為備:博洛師次泉州,書招芝龍;芝龍率所部降,成功諫不聽。九年,上命芝龍書諭成功及鴻逵降,許赦罪授官,成功陽諾;詔金礪等率師還浙江。俄而,上命鄭親王世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率師討成功。十二年,左都御吏龔鼎孳請誅芝龍,國器亦發(fā)芝龍與成功私書,乃奪芝龍爵,下獄。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謂不降且族誅成功終不應(yīng)。十八年,成功自江南敗還,知進取不易,且勢日蹙,乃規(guī)取臺灣。臺灣,福建海中島,荷蘭紅毛人居之。荷蘭筑城二:曰赤嵌,曰王城;其海口曰鹿耳門。荷蘭人恃鹿耳門水淺不可渡,不為備。成功師至,水驟長丈余,舟大小銜尾徑進。紅毛人棄赤嵌,走保王城。成功使謂之曰:“土地我故有,當還我;珍寶恣爾載歸?!眹唛喸拢t毛存者僅百數(shù)十;城下,皆遣歸國。成功乃號臺灣為東都。以陳永華為謀主,制法律、定職官、興學校。臺灣周千里,土地饒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萊、興屯聚。是歲圣祖即位,戮芝龍及諸子世恩、世蔭、世默。成功既得臺灣,其將陳豹駐南澳,而令子錦居守思明??滴踉?,成功聽周全斌讒,遣擊豹;豹舉軍入廣州降。惡錦與乳媼通,生子,遣泰就殺錦及其母董;會有訛言成功將盡殺諸將留廈門者,值全斌自南澳還,執(zhí)而囚之,擁錦,用芝龍初封稱平國公,舉兵拒命。成功方病,聞之,狂怒嚙指。五月朔,尚據(jù)胡床受諸將謁;數(shù)日遽卒,年三十九。(節(jié)選自《清史?鄭成功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謂不降且族誅/成功終不應(yīng)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謂不降/且族誅/成功終不應(yīng)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謂不降且族誅/成功終不應(yīng)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謂不降且族誅/成功終不應(yīng)(2)下列對文中加下劃線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貝勒,全稱“多羅貝勒”。貴族稱號,相當于王或諸侯,地位次于親王、郡王。清建國后,成為宗室封爵名。左都御吏,屬于我國古代中央的監(jiān)察官,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代的御史。明清中央監(jiān)察機構(gòu)稱為都察院,首長稱為左、右都御史。爵,清朝依然施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清朝爵位分為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朔,表時間,指農(nóng)歷每月三十。也可表方位,指北方。如杜甫《詠懷古跡)中“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中“朔漠”就指北方的沙漠地區(qū)。(3)下列對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鄭成功面對強敵,決不投降。不管是他的父親鄭芝龍,還是鄭親王的兒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對他勸降,最終都沒有投降。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可謂天時地利。他率軍到達時,鹿耳門水位突然上漲,他直接進入海島,于是荷蘭人退守到王城。只可惜順治誅殺了他的親人。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后,勵精圖治。鄭成功攻下當時被荷蘭人占領(lǐng)的臺灣后。采取了制定法律、設(shè)立職官、興辦學校等一系列措施。鄭成功怒病交加,英年早夭。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后,誤聽周全斌讒言,導(dǎo)致陳豹抗命。加之身患疾病,三十九歲竟英年早逝。(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十八年,成功自江南敗還,知進取不易,且勢日蹙,乃規(guī)取臺灣。會有訛言成功將盡殺諸將留廈門者,值全斌自南澳還,執(zhí)而囚之,擁錦?!敬鸢浮浚?)C(2)D(3)B(4)①順治十八年,鄭成功自江南戰(zhàn)敗而歸,深知進入內(nèi)地發(fā)展不容易,并且當時形勢日漸困窘。于是謀劃奪取臺灣。②恰逢有傳言說鄭成功要殺光留駐在廈門的各位將領(lǐng),剛好周全斌從南澳返回廈門,眾將就把他抓住并囚禁起來,擁立鄭錦?!窘馕觥俊痉治觥浚?)首先把語句放入文本,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濟度次泉州/檄招降/不納/易為書/成功依違答之/上又令芝龍自獄中以書招成功/謂不降且族誅/成功終不應(yīng)”,這句話的含義是“濟度駐扎在泉州,發(fā)公文招降鄭成功,鄭成功不接受;濟度改用書信招降,鄭成功語氣模糊地回復(fù)了他。順治又讓鄭芝龍在獄中寫信招降他,還威脅鄭成功說如果不投降就誅其九族,鄭成功始終沒有答應(yīng)”,圈出句子中的名詞和代詞,如“濟度”“泉州”“成功”“之”“上”“芝龍”等,然后依據(jù)語法關(guān)系進行排除,如“次”,動詞,意思是“駐扎”,“泉州”是地名,即“駐扎在泉州”,句意完整,故應(yīng)在“泉州”后斷開,排除AB兩項;“不納”的主語是“鄭成功”,而“易為書”的主語是“濟度”,故兩句應(yīng)斷開,且“依違答之”的主語是"成功”,即"鄭成功”,"書”如放在"成功”前,句意講不通,故排除D項,故選Co(2)D項,“朔,表時間,指農(nóng)歷每月三十”錯誤,“朔”指農(nóng)歷初一,“晦”指農(nóng)歷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故選Do(3)B項,“只可惜順治誅殺了他的親人”錯誤,從文中來看,倒數(shù)第二段最后說“是歲圣祖即位,戮芝龍及諸子世恩、世蔭、世默。成功既得臺灣,其將陳豹駐南澳,而令子錦居守思明”,由此可知,殺他親人的不是順治皇帝。“圣祖即位”,“圣祖”是康熙。故選B。(4)第一句中,“十八年”是指“順治十八年”;“且”,并且;“日”,名詞做狀語,一天天,一天比一天;“蹙”,困窘;“乃”,于是;“規(guī)取”,規(guī)劃奪取。第二句中,“會”,恰逢;“訛言”,傳言;“諸將留廈門者”,定語后置句,應(yīng)為“留廈門諸將”;“值”,剛好,恰逢;“還”,回來,返回;“執(zhí)”,捉拿;“擁錦”,擁立鄭錦。故答案為:(1)C;QD;⑶B;⑷①順治十八年,鄭成功自江南戰(zhàn)敗而歸,深知進入內(nèi)地發(fā)展不容易,并且當時形勢日漸困窘。于是謀劃奪取臺灣。②恰逢有傳言說鄭成功要殺光留駐在廈門的各位將領(lǐng),剛好周全斌從南澳返回廈門,眾將就把他抓住并囚禁起來,擁立鄭錦?!军c評】(1)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yīng)把握準語意,根據(jù)語法結(jié)構(gòu)、邏輯規(guī)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yīng)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2)此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貴在平時的積累,經(jīng)常翻閱經(jīng)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請教和查證。也可以分類整理,便于查詢和記憶。(3)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和鑒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chǔ)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和關(guān)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4)此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翻譯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將所要翻譯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貫后連,把握大意;其次確定考查重點,命題者在命題時從文段中選擇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識點,如詞類活用、特殊句式、重點實虛詞等,要通過審題抓住命題意圖,確定考查點;然后連綴詞義成句,直譯求“字字落實”(留、刪、換),意譯求“文從字順”(調(diào)、補、變);最后認真審讀檢查,書寫規(guī)范清楚。在確定文言句子中的語法現(xiàn)象全部落實到位后,做到書寫規(guī)范清晰?!緟⒖甲g文】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他的父親鄭芝龍,因剿滅海盜劉香、李魁奇、攻打荷蘭軍有功,多次升職直至總兵。順治三年,清朝貝勒博洛的軍隊從浙江南下福建,鄭芝龍撤出了駐守仙霞關(guān)的軍隊,沒有防備清軍(因而失利),博洛的軍隊駐扎在泉州,寫信招降鄭芝龍,鄭芝龍率領(lǐng)自己的軍隊投降清朝。鄭成功規(guī)勸他不要投降,他也不聽。順治九年,皇帝讓鄭芝龍寫信勸鄭成功投降,許諾赦免他的罪行并且會授予官職。鄭成功假裝答應(yīng);順治就下詔命令金礪等人返回浙江。不久,皇帝命鄭親王的兒子濟度為定遠大將軍,率軍征討鄭成功。順治十二年,左都御史龔鼎孳請求順治誅殺鄭芝龍,佟國器也揭發(fā)鄭芝龍與鄭成功私通書信,順治因此削去了鄭芝龍的爵位,把他關(guān)進監(jiān)獄。濟度駐扎在泉州,發(fā)公文招降鄭成功,鄭成功不接受;濟度改用書信招降,鄭成功語氣模糊地回復(fù)了他。順治又讓鄭芝龍在獄中寫信招降他,還威脅鄭成功說如果不投降就誅其九族,鄭成功始終沒有答應(yīng)。順治十八年,鄭成功自江南戰(zhàn)敗而歸,深知進入內(nèi)地發(fā)展不容易,并且當時形勢日漸困窘。于是謀劃奪取臺灣。臺灣是隸屬于福建省的海中島。被荷蘭紅毛人所占領(lǐng)。荷蘭人在臺灣修建了兩座城,一個是赤嵌,一個是王城。它的港口叫作鹿耳門。荷蘭人仗著鹿耳門港口的水淺不能夠渡船,因此不在此地設(shè)防。鄭成功率軍而至,鹿耳門水位突然上漲了好幾丈,大小戰(zhàn)船首尾相接,直接進入海島。(于是)荷蘭人棄赤嵌城而走,退守在王城。鄭成功派使者對荷蘭人說:“這里的土地(臺灣)本來是我國所有,你們理應(yīng)把它歸還我們;(如果能夠答應(yīng)歸還的話)城中的珍寶任憑你們載運回國?!眹ソ?jīng)歷了七個多月,荷蘭人只剩下了一百多名,城終于被攻下。(荷蘭人)都被遣送回國。鄭成功于是把臺灣命名為東都。他讓陳永華負責出謀劃策,制定法律、設(shè)立職官、興辦學校。臺灣四周方圓千里,土地富饒肥沃,鄭成功招來了漳州、泉州、惠州、潮州四地的百姓,開荒種地,屯田聚糧。這一年,圣祖康熙皇帝即位,殺了鄭芝龍和他的兒子鄭世恩、鄭世蔭、鄭世默。鄭成功占領(lǐng)臺灣后,他的部將陳豹駐守南澳,鄭成功命令自己的兒子鄭錦駐守思明州??滴踉?,鄭成功輕信周全斌的讒言,派兵突襲陳豹;于是陳豹率領(lǐng)自己的全部人馬進入廣州投降清政府。鄭成功厭惡兒子鄭錦與乳母私通,生了個兒子,就派遣兒子鄭泰去殺鄭錦和他的乳母。恰逢有傳言說鄭成功要殺光留駐在廈門的各位將領(lǐng),剛好周全斌從南澳返回廈門,眾將就把他抓住并囚禁起來,擁立鄭錦,沿用鄭芝龍當年平國公的封號,起兵抗拒鄭成功。此時,鄭成功身患疾病,聽到這個消息,大怒,痛心得咬指頭。五月初一,鄭成功還依靠在胡床上接受各位將領(lǐng)的朝拜,幾天后,突然去世,享年三十九歲。6.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論語》記錄了孔子與弟子間的許多對話,如《先進》篇:子路問:“聞斯①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惫魅A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