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1
題型及趨勢:
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形式來看,此考點一般不單獨命題考查,而是與仿寫、擴寫、句式變換、詩歌鑒賞、現(xiàn)代文閱讀等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查??疾橹饕憩F(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能準確判斷修辭的類型二是能正確理解修辭的作用三是能靈活地運用修辭手法
題型及趨勢:2怎么考?1、指出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2、分析運用修辭手法作用(效果)3、通過仿寫、擴寫、變換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詩歌鑒賞、現(xiàn)代文閱讀中考查5、通過作文考查怎么考?1、指出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2、分析運用修辭手法作用3考點解析:
2012年考綱對修辭部分的要求是: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能力層級為D級。所謂“常見”,指的是教材上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得較多的各種辭格,即:
比喻、比擬、借代、夸張、
對偶、排比、設問、反問??键c解析:4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2、結構: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一、比喻1、概念:5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處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
①同類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親。
②表示猜度。例如: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燦漫的少年時光。
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二)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64、比喻的種類:(1)明喻?!凹紫褚摇保倔w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聯(lián)結。(2)暗喻?!凹资且摇保倔w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3)借喻?!凹状摇保怀霈F(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4)博喻。連用三個以上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
葉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系,就是箭和靶的關系。放下包袱,開動機器。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4、比喻的種類:(1)明喻。“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7①具體、形象、生動
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了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核桃。②淺顯易懂
小石頭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戰(zhàn)勝大的。③表達感情
地下“烏龜”(坦克)亂爬,頭上“烏鴉”(飛機)成陣。5、比喻的作用①具體、形象、生動5、比喻的作用8①要貼切;②注意創(chuàng)新;③通俗形象。
一般地說,總是用形象的事物來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體的事物來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來比喻深奧的道理。6、比喻運用原則①要貼切;6、比喻運用原則9比喻要貼切①在崎嶇的道路上向前猛沖,腳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輕快。
(沒有相似點)②人民群眾的工作干勁像決了堤的洪水,一瀉千里,豪情奔放,勢不可擋。
(喻體不當)③大水一來,可真比老虎還厲害,莊稼、房子一掃而光,今天,我們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厲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比喻要貼切10其一,本體和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且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構成比喻。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像螞蟻一樣擠在一起”從情感上看感覺別扭。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沒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寬了許多。”只是說明情況,并非比喻。運用比喻應注意三個問題:其一,本體和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且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11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寫一個句子。例句:遺忘是心的縫隙,漏掉了多少珍貴的昨天?審題:要認真分析括號里面的要求,按照先“比喻”后“疑問”的格式去組織,比喻句與疑問句之間應有內在聯(lián)系,不能一味從形式上靠攏而忽略了內容上的關連。可以正面入手,也可以反面著眼。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寫一個句子。12記憶是心的倉庫,儲藏了多少珍貴的往事?眼睛是心的窗戶,映出了多少美麗的風景?虛偽是心的迷霧,抹殺了多少真摯的友情?自卑是心的屏障,隔離了多少成功的機會?記憶是心的倉庫,儲藏了多少珍貴的往事?131、特點
擬人和擬物的總稱。
特點: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作用: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二、比擬1、特點擬人和擬物的總稱。二、比擬例①: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把運用于“人”的動詞、形容詞直接描寫物。例②:我不愿說,你只是一塊礦石,因為你有理想,因為你要飛翔,為了創(chuàng)造祖國有聲有色的明天,你恨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雙翅膀——用人稱代詞來指代物。例③:井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廠、礦山,多少高樓大廈,多少城市和農(nóng)村都在殷切等待著你們——把物當人來呼喚。例④:蓮農(nóng)們精心培植,把綿綿情意栽種在每一口蓮塘里。(把慣用于描寫蓮耦的“栽”用來描寫“綿綿情意”)例①: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152、比喻和比擬的不同點
1、比擬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摸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作本體,重點在“喻”。
2、比擬中,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渾然一體,本體必須出現(xiàn),“擬體”一般不出現(xiàn);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現(xiàn)或不現(xiàn),而喻體必須出現(xiàn)。
3、比擬是把人直接當物寫,或把物直接當人寫,把寫人的詞語直接描寫物,把慣用于寫物的詞語用來直接寫人。比喻則不同。把甲物說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者干脆用乙物來代替甲物。圣馬克堂是廣場的主人。圣馬克堂熱情地迎接著八方游客。2、比喻和比擬的不同點圣馬克堂是廣場的主人。163、作用:形象生動,喚起聯(lián)想描繪形象,表意豐富3、作用:形象生動,喚起聯(lián)想
請另選一物仿寫。要求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符合該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例句:雨傘,你注定一生以烏云為伴,時時為別人遮風擋雨,卻濕透你自己.
簡析:要正確解答此題,必須注意以下要點:1.運用擬人手法。2.形式上應為三句話。3.大致意思應是處理自我與他人的關系方面。4.如果不是贊揚某物,要注意是否合乎事理。請另選一物仿寫。要求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符合該物的特征18黑板,你注定一生與粉塵為伴,時時為別人傳授知識,卻磨損了你自己。蠟燭,你注定一生與黑暗為伴,時時為人們發(fā)光發(fā)熱,卻耗盡了你自己。黑板,你注定一生與粉塵為伴,時時為別人傳授知識,卻磨191、特點和作用:特點: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作用: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三、借代1、特點和作用:特點: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2、種類: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幾年來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時候所讀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用“子曰詩云”代四書五經(jīng)之類)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用“一針一線”代群眾的財物)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用“諸葛亮”代具有聰明才智的人)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用“魯迅”代魯迅的作品)2、種類: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幾年來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莶糠执w。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用“眉”代人的頭)⑥個別代一般。例如:當皇帝或蔣介石出來的時候,街道上便打掃干凈,灑上清水;可是他們的大轎或汽車不經(jīng)過的地方,便永遠沒有見過掃帚和水桶。(用“掃帚”“水桶”代清掃街道的工具)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
(用“銀的”“銅的”代銀幣和銅錢)⑧地名代本體。例如:艾奇遜在這里強奸了美國的民意,這是華爾街的“民意”,不是美國的民意。(用“華爾街”代美國部分人)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用“3、作用①形象生動、重點突出如:那一對西裝革履從前面慢悠悠地走過來。②簡潔、精煉如:公園里的長凳上坐著兩個人,一個“馬褂”,一個“西裝”。③靈活,不死板,給人以幽默感如: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借代要得當這特別要注意語言環(huán)境,否則,可能產(chǎn)生歧義或讓人摸不著頭腦,如:張伯伯家里有兩個五角星(解放軍)——容易產(chǎn)生誤解。3、作用23在古代詩文里,借代辭格也是用得比較廣泛的一種修辭方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諸葛亮《出師表》)在古代詩文里,借代辭格也是用得比較廣泛的一種修辭方式。24借喻與借代的不同點
借喻與借代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體都不出現(xiàn),所以二者容易混淆。
1、構成借代的基礎是借體和本體的相關性,而構成借喻的基礎是喻體和本體的相似性。我們去找那個歪嘴巴算帳。(“歪嘴巴”是那個人長相上的特征,與所代的人有關聯(lián),是借代。)我們去找那個寄生蟲算帳。(“寄生蟲”與本體并無關聯(lián),只是某人不勞而食與“寄生蟲”相似,是借喻。)借喻與借代的不同點252、借代的借體與本體之間的關系比較固定,如“紅領巾”只代指少先隊員;而借喻的喻體和本體之間的關系是靈活的,如“太陽”可以比喻共產(chǎn)黨、新中國、青年等等。3、借喻可以換成明喻,借代則不能。如可以說“共產(chǎn)黨像太陽”,不能說“少先隊員像紅領巾”。2、借代的借體與本體之間的關系比較固定,如“紅領巾”只代指少26請分辨以下句子用了借喻
還是
借代練習請分辨以下句子用了練習271、一朵浮云把銀盤遮蓋了。2、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借喻
本體是月亮,喻體是銀盤。
借代借用事物:黃口代替事物:雛燕(雛鳥的嘴呈黃色。)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借代借用事物:烽火代替事物:戰(zhàn)爭1、一朵浮云把銀盤遮蓋了。借喻本體是月亮,喻體是銀盤。281、特點和作用:
特點:
夸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作用: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給人啟示。
四、夸張1、特點和作用:
特點:四、夸張2、種類①擴大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夸張形式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②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夸張形式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③超前夸張:在時間上把后出現(xiàn)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2、種類3、夸張的作用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lián)想,創(chuàng)造氣氛。3、夸張的作用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314、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生活的根據(jù)。例: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來速度像宇宙飛船,肯定能拿冠軍。第二,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
例:苦干一個月,勝過兩個月。這句夸張因表述不明確,很難說是夸張還是事實。第三,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4、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321、特點和作用:
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
作用:便于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五、對偶1、特點和作用:
對偶就是“對對子”2、種類①依內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例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種類②依形式可分為工對、寬對。工對:字數(shù)、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寬對: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③依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既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句子對偶。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②依形式可分為工對、寬對。③依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句子對偶。春暉又紅萬朵花老梅到時自然紅芳草春來依舊綠玉壘浮云變古今春回大地千峰秀冬雪欲白千里草錦江春色來天地芳樹無人花自落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配對(注意順序)春山一路鳥空啼日暖神州萬木榮春暉又紅萬朵花老梅到時自然紅錦江春色來天地36對偶與對比的區(qū)別:1、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對比的特點是“對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對偶)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對比)2、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對比主要是從內容上說的,它要求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并舉出來意義相反或相對,而對形式?jīng)]有嚴格要求。對偶與對比的區(qū)別:373、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方法的兼類。3、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381、特點和作用:
特點: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xiàn)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作用:
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六、排比1、特點和作用:六、排比2、種類(1)成分排比: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中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2、種類(3)單句排比例如: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肢下踩。
(4)復句排比例如:如果我們能夠研制出一種類似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系統(tǒng),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遠程激光制導武器的發(fā)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系統(tǒng)”,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fā)百中。(3)單句排比
將下列句子改寫為一個句式整齊、語意連貫的排比句,可調整個別詞語,不得改變句子原意。
我喜歡自然風光,還喜歡生活中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更讓我喜愛,也喜歡大自然的音響,富于魅力的風光攝影更使我著迷,當然,那美妙動聽的音樂尤其讓我陶醉。
將下列句子改寫為一個句式整齊、語意連貫的排比句,
答案舉例:我喜歡自然風光,富于魅力的風光攝影更使我著迷;我喜歡生活中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更讓我喜愛;我喜歡大自然的音響,美妙動聽的音樂更讓我陶醉。答案舉例:請以“和諧”為內容寫三句話。要求每句話都使用比喻,三句話構成排比。(2006年全國卷二)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比喻和排比的運用。解答此題,比喻的本體應是一樣的,但喻體的選擇要不同并盡可能新鮮;三句話要構成排比,突出其氣勢;同時,要把握句式特點,注意內容連貫。請以“和諧”為內容寫三句話。要求每句話都使用比喻,三44參考答案:
和諧是音樂家演奏的動人旋律;和諧是油畫家創(chuàng)作的美麗畫卷;和諧是設計師描繪的宏偉藍圖。參考答案:45七、設問1、概念: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2、設問的基本特點:無疑而問。3、設問的作用:設問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例如:社會生產(chǎn)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chǎn)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技術的力量。七、設問1、概念:46八、反問(反詰)
1、概念: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1)就說蔣筑英吧。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跑他入黨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認滿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2)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問的作用:
語氣強烈,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能激發(fā)讀者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八、反問(反詰)1、概念: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47設問與反問的區(qū)別
共同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同點
形式:設問自問自答,反問寓答于問作用:設問是為了加強讀者印象,啟發(fā)讀者思考;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使語意更加鮮明。
1、是誰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2、誰說孩子來到人間只是索???孩子帶給這個世界的幸福難道不比他們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嗎?
設問與反問的區(qū)別共同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同點48九、反復1、概念: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組,這種修辭方法叫反復。2、作用: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jié)奏感九、反復1、概念:493、反復的種類:(1)接連反復:
例1:等待著,等待著,載著你遺體的靈車,碾過我的心。例2: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2)間隔反復:
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占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阻斷鐵路,追炸客車;捕禁官吏,他們不驚詫。中國國民黨統(tǒng)治下連年內戰(zhàn),空前水災,買兒救窮,砍頭示眾,密密殺戮,嚴刑逼供,他們不驚詫。在學生情愿中有一點紛擾,他們就驚詫了!3、反復的種類:504、反復與排比的區(qū)別反復是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或突出某種情感而重復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所要表達的側重點在于重復的詞語或句子上;排比則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使用,側重點不在相同的詞語上。4、反復與排比的區(qū)別反復是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或突出某種情感而重51十、雙關1、概念: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性和同音的條件,有意識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2、作用: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十、雙關1、概念:523、種類:(1)諧音雙關
例1: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晴”表面上是說晴雨的“晴”,暗中卻又是在說情感的“情”,一語相關。)例2: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楊實際上是指楊開慧,柳實際上是指柳直荀)(2)語義雙關:例:《紅樓夢》中“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內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3、種類:53十一、頂真1、概念: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jié)傳下接,首尾蟬聯(lián),符號表示就是“ABC,CDE”,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lián)珠。例1: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例2:小調皮,做習題。習題難,畫小雁;小雁飛,畫烏龜;烏龜爬,畫小馬;小馬跑,畫小貓,小貓叫,嚇一跳?!弧㈨斦?、概念:542、頂真的作用:
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有機聯(lián)系2、頂真的作用:55十一、回文
把相同的詞匯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chǎn)生首尾回環(huán)的情趣,叫做回文,也叫回環(huán)。例1:他爬起來跌倒,跌倒爬起來,繼續(xù)掙扎著前進。例2: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例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搏,博者不知?!献邮弧⒒匚陌严嗤脑~匯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56十二、互文1、概念:
互文,也稱互文見義,是指在有意思相對或相關的文句里,前后兩句詞語互相呼應,互相交錯,意義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使文句更加整齊和諧、更加精煉的一種修辭手法。例1:主人下馬客在船(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馬,上了船)例2: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例3:煙籠寒水月籠沙(霧氣和月光籠罩著寒水和沙灘。)十二、互文1、概念:572、互文的作用:
運用互文,可以使語言簡練,避免重復,表意含蓄,句式整齊,音律和諧。2、互文的作用:58十三、通感1、概念:
通感,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例2:你笑得很甜。(“甜”是用來形容味道的,這里卻用形容味覺的詞來形容視覺,就是通感。)十三、通感1、概念:592、通感的作用:
通感技巧的運用,能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2、通感的作用:60十三、通感1、概念:
通感,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例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例2:你笑得很甜。(“甜”是用來形容味道的,這里卻用形容味覺的詞來形容視覺,就是通感。)十三、通感1、概念:61十四、襯托1、概念: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2、作用:
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十四、襯托1、概念:623、種類:
(1)正襯:用類似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高的”襯托“更高的”,用“好的”襯托“更好的”。
例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襯托出跟汪倫的友情更深。)
(2)反襯:用相反或相異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矮的”襯托“高的”,用“壞的”襯托“好的”。例2:他的年紀小,器量可大。(以年紀小襯托器量大。)3、種類:63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64
題型及趨勢:
從近幾年的高考命題形式來看,此考點一般不單獨命題考查,而是與仿寫、擴寫、句式變換、詩歌鑒賞、現(xiàn)代文閱讀等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查??疾橹饕憩F(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能準確判斷修辭的類型二是能正確理解修辭的作用三是能靈活地運用修辭手法
題型及趨勢:65怎么考?1、指出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2、分析運用修辭手法作用(效果)3、通過仿寫、擴寫、變換句式等形式考查4、在詩歌鑒賞、現(xiàn)代文閱讀中考查5、通過作文考查怎么考?1、指出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2、分析運用修辭手法作用66考點解析:
2012年考綱對修辭部分的要求是: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能力層級為D級。所謂“常見”,指的是教材上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得較多的各種辭格,即:
比喻、比擬、借代、夸張、
對偶、排比、設問、反問??键c解析:67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2、結構: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一、比喻1、概念:68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一個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處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
①同類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親。
②表示猜度。例如: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當看到這條紅領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燦漫的少年時光。
④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社會主義的中國,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人物,像雷鋒、焦裕祿等。(二)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3、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一)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694、比喻的種類:(1)明喻?!凹紫褚摇?,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聯(lián)結。(2)暗喻?!凹资且摇?,本體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用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lián)結,有時暗喻不用喻詞。(3)借喻?!凹状摇?,不出現(xiàn)本體,直接敘述喻體。(4)博喻。連用三個以上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
葉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關系,就是箭和靶的關系。放下包袱,開動機器。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4、比喻的種類:(1)明喻?!凹紫褚摇保倔w喻體都出現(xiàn),中間70①具體、形象、生動
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了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核桃。②淺顯易懂
小石頭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戰(zhàn)勝大的。③表達感情
地下“烏龜”(坦克)亂爬,頭上“烏鴉”(飛機)成陣。5、比喻的作用①具體、形象、生動5、比喻的作用71①要貼切;②注意創(chuàng)新;③通俗形象。
一般地說,總是用形象的事物來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體的事物來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來比喻深奧的道理。6、比喻運用原則①要貼切;6、比喻運用原則72比喻要貼切①在崎嶇的道路上向前猛沖,腳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輕快。
(沒有相似點)②人民群眾的工作干勁像決了堤的洪水,一瀉千里,豪情奔放,勢不可擋。
(喻體不當)③大水一來,可真比老虎還厲害,莊稼、房子一掃而光,今天,我們已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厲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比喻要貼切73其一,本體和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且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構成比喻。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廣場上人山人海,人們像螞蟻一樣擠在一起”從情感上看感覺別扭。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如“街上仿佛沒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寬了許多?!敝皇钦f明情況,并非比喻。運用比喻應注意三個問題:其一,本體和喻體必須是兩種不同的事物,且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74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寫一個句子。例句:遺忘是心的縫隙,漏掉了多少珍貴的昨天?審題:要認真分析括號里面的要求,按照先“比喻”后“疑問”的格式去組織,比喻句與疑問句之間應有內在聯(lián)系,不能一味從形式上靠攏而忽略了內容上的關連??梢哉嫒胧郑部梢苑疵嬷?。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寫一個句子。75記憶是心的倉庫,儲藏了多少珍貴的往事?眼睛是心的窗戶,映出了多少美麗的風景?虛偽是心的迷霧,抹殺了多少真摯的友情?自卑是心的屏障,隔離了多少成功的機會?記憶是心的倉庫,儲藏了多少珍貴的往事?761、特點
擬人和擬物的總稱。
特點: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作用:使所寫“人”或“物”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二、比擬1、特點擬人和擬物的總稱。二、比擬例①: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堰\用于“人”的動詞、形容詞直接描寫物。例②:我不愿說,你只是一塊礦石,因為你有理想,因為你要飛翔,為了創(chuàng)造祖國有聲有色的明天,你恨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雙翅膀——用人稱代詞來指代物。例③:井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廠、礦山,多少高樓大廈,多少城市和農(nóng)村都在殷切等待著你們——把物當人來呼喚。例④:蓮農(nóng)們精心培植,把綿綿情意栽種在每一口蓮塘里。(把慣用于描寫蓮耦的“栽”用來描寫“綿綿情意”)例①: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782、比喻和比擬的不同點
1、比擬是仿照“擬體”(被模擬的事物)的特征摸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作本體,重點在“喻”。
2、比擬中,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渾然一體,本體必須出現(xiàn),“擬體”一般不出現(xiàn);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現(xiàn)或不現(xiàn),而喻體必須出現(xiàn)。
3、比擬是把人直接當物寫,或把物直接當人寫,把寫人的詞語直接描寫物,把慣用于寫物的詞語用來直接寫人。比喻則不同。把甲物說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者干脆用乙物來代替甲物。圣馬克堂是廣場的主人。圣馬克堂熱情地迎接著八方游客。2、比喻和比擬的不同點圣馬克堂是廣場的主人。793、作用:形象生動,喚起聯(lián)想描繪形象,表意豐富3、作用:形象生動,喚起聯(lián)想
請另選一物仿寫。要求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符合該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例句:雨傘,你注定一生以烏云為伴,時時為別人遮風擋雨,卻濕透你自己.
簡析:要正確解答此題,必須注意以下要點:1.運用擬人手法。2.形式上應為三句話。3.大致意思應是處理自我與他人的關系方面。4.如果不是贊揚某物,要注意是否合乎事理。請另選一物仿寫。要求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符合該物的特征81黑板,你注定一生與粉塵為伴,時時為別人傳授知識,卻磨損了你自己。蠟燭,你注定一生與黑暗為伴,時時為人們發(fā)光發(fā)熱,卻耗盡了你自己。黑板,你注定一生與粉塵為伴,時時為別人傳授知識,卻磨821、特點和作用:特點: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作用: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三、借代1、特點和作用:特點: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2、種類: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幾年來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時候所讀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用“子曰詩云”代四書五經(jīng)之類)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用“一針一線”代群眾的財物)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用“諸葛亮”代具有聰明才智的人)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用“魯迅”代魯迅的作品)2、種類: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幾年來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用“眉”代人的頭)⑥個別代一般。例如:當皇帝或蔣介石出來的時候,街道上便打掃干凈,灑上清水;可是他們的大轎或汽車不經(jīng)過的地方,便永遠沒有見過掃帚和水桶。(用“掃帚”“水桶”代清掃街道的工具)⑦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臺,從腰間伸出手來,滿把是銀的和銅的。
(用“銀的”“銅的”代銀幣和銅錢)⑧地名代本體。例如:艾奇遜在這里強奸了美國的民意,這是華爾街的“民意”,不是美國的民意。(用“華爾街”代美國部分人)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用“3、作用①形象生動、重點突出如:那一對西裝革履從前面慢悠悠地走過來。②簡潔、精煉如:公園里的長凳上坐著兩個人,一個“馬褂”,一個“西裝”。③靈活,不死板,給人以幽默感如:從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鋤頭柄了。借代要得當這特別要注意語言環(huán)境,否則,可能產(chǎn)生歧義或讓人摸不著頭腦,如:張伯伯家里有兩個五角星(解放軍)——容易產(chǎn)生誤解。3、作用86在古代詩文里,借代辭格也是用得比較廣泛的一種修辭方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諸葛亮《出師表》)在古代詩文里,借代辭格也是用得比較廣泛的一種修辭方式。87借喻與借代的不同點
借喻與借代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體都不出現(xiàn),所以二者容易混淆。
1、構成借代的基礎是借體和本體的相關性,而構成借喻的基礎是喻體和本體的相似性。我們去找那個歪嘴巴算帳。(“歪嘴巴”是那個人長相上的特征,與所代的人有關聯(lián),是借代。)我們去找那個寄生蟲算帳。(“寄生蟲”與本體并無關聯(lián),只是某人不勞而食與“寄生蟲”相似,是借喻。)借喻與借代的不同點882、借代的借體與本體之間的關系比較固定,如“紅領巾”只代指少先隊員;而借喻的喻體和本體之間的關系是靈活的,如“太陽”可以比喻共產(chǎn)黨、新中國、青年等等。3、借喻可以換成明喻,借代則不能。如可以說“共產(chǎn)黨像太陽”,不能說“少先隊員像紅領巾”。2、借代的借體與本體之間的關系比較固定,如“紅領巾”只代指少89請分辨以下句子用了借喻
還是
借代練習請分辨以下句子用了練習901、一朵浮云把銀盤遮蓋了。2、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借喻
本體是月亮,喻體是銀盤。
借代借用事物:黃口代替事物:雛燕(雛鳥的嘴呈黃色。)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借代借用事物:烽火代替事物:戰(zhàn)爭1、一朵浮云把銀盤遮蓋了。借喻本體是月亮,喻體是銀盤。911、特點和作用:
特點:
夸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作用: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給人啟示。
四、夸張1、特點和作用:
特點:四、夸張2、種類①擴大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的夸張形式例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②縮小夸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的夸張形式例如: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③超前夸張:在時間上把后出現(xiàn)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張形式例如: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面饃饃的香味來了。2、種類3、夸張的作用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lián)想,創(chuàng)造氣氛。3、夸張的作用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944、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生活的根據(jù)。例:腳下地球當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他跑起來速度像宇宙飛船,肯定能拿冠軍。第二,夸張不能和事實距離過近,否則會分不清是在說事實還是在夸張。
例:苦干一個月,勝過兩個月。這句夸張因表述不明確,很難說是夸張還是事實。第三,夸張要注意文體特征,如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張以免歪曲事實。4、運用夸張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夸張不是浮夸,而是故951、特點和作用:
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shù)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系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
作用:便于吟誦,有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五、對偶1、特點和作用:
對偶就是“對對子”2、種類①依內容分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襯。例如: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對。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串對:又稱“流水對”。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例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2、種類②依形式可分為工對、寬對。工對:字數(shù)、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寬對: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說形式要求稍寬松一點。③依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山水本無知,蝶雁亦無情;但它們對待人類最公平,一視同仁,既不因達官顯貴而呈歡賣笑,也不因山野漁樵而吝麗嗇彩。
句子對偶。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②依形式可分為工對、寬對。③依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句子對偶。春暉又紅萬朵花老梅到時自然紅芳草春來依舊綠玉壘浮云變古今春回大地千峰秀冬雪欲白千里草錦江春色來天地芳樹無人花自落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配對(注意順序)春山一路鳥空啼日暖神州萬木榮春暉又紅萬朵花老梅到時自然紅錦江春色來天地99對偶與對比的區(qū)別:1、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對比的特點是“對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對偶)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對比)2、對偶主要是從結構形式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對比主要是從內容上說的,它要求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并舉出來意義相反或相對,而對形式?jīng)]有嚴格要求。對偶與對比的區(qū)別:1003、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方法的兼類。3、對偶里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1011、特點和作用:
特點: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xiàn)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作用:
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六、排比1、特點和作用:六、排比2、種類(1)成分排比: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中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2、種類(3)單句排比例如: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臺。如今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肢下踩。
(4)復句排比例如:如果我們能夠研制出一種類似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系統(tǒng),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遠程激光制導武器的發(fā)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系統(tǒng)”,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fā)百中。(3)單句排比
將下列句子改寫為一個句式整齊、語意連貫的排比句,可調整個別詞語,不得改變句子原意。
我喜歡自然風光,還喜歡生活中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更讓我喜愛,也喜歡大自然的音響,富于魅力的風光攝影更使我著迷,當然,那美妙動聽的音樂尤其讓我陶醉。
將下列句子改寫為一個句式整齊、語意連貫的排比句,
答案舉例:我喜歡自然風光,富于魅力的風光攝影更使我著迷;我喜歡生活中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小說更讓我喜愛;我喜歡大自然的音響,美妙動聽的音樂更讓我陶醉。答案舉例:請以“和諧”為內容寫三句話。要求每句話都使用比喻,三句話構成排比。(2006年全國卷二)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比喻和排比的運用。解答此題,比喻的本體應是一樣的,但喻體的選擇要不同并盡可能新鮮;三句話要構成排比,突出其氣勢;同時,要把握句式特點,注意內容連貫。請以“和諧”為內容寫三句話。要求每句話都使用比喻,三107參考答案:
和諧是音樂家演奏的動人旋律;和諧是油畫家創(chuàng)作的美麗畫卷;和諧是設計師描繪的宏偉藍圖。參考答案:108七、設問1、概念:設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2、設問的基本特點:無疑而問。3、設問的作用:設問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例如:社會生產(chǎn)力有這樣巨大的發(fā)展,勞動生產(chǎn)率有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技術的力量。七、設問1、概念:109八、反問(反詰)
1、概念: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1)就說蔣筑英吧。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這樣長久的考驗,跑他入黨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認滿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2)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問的作用:
語氣強烈,具有無可辯駁的力量;能激發(fā)讀者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八、反問(反詰)1、概念: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110設問與反問的區(qū)別
共同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同點
形式:設問自問自答,反問寓答于問作用:設問是為了加強讀者印象,啟發(fā)讀者思考;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使語意更加鮮明。
1、是誰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2、誰說孩子來到人間只是索取?孩子帶給這個世界的幸福難道不比他們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嗎?
設問與反問的區(qū)別共同點都是無疑而問,明知故問。不同點111九、反復1、概念: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組,這種修辭方法叫反復。2、作用: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jié)奏感九、反復1、概念:1123、反復的種類:(1)接連反復:
例1:等待著,等待著,載著你遺體的靈車,碾過我的心。例2: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2)間隔反復:
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占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阻斷鐵路,追炸客車;捕禁官吏,他們不驚詫。中國國民黨統(tǒng)治下連年內戰(zhàn),空前水災,買兒救窮,砍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冬日團建活動方案
- 巾幗系列活動方案
- 屈臣氏公司活動策劃方案
- 工地讀書活動方案
- 小學英語小講座活動方案
- 工廠迎新活動方案
- 師生書寫活動方案
- 居然之家過七夕活動方案
- 小學采摘活動方案
- 小朋友們輪滑活動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純氧化鎂行業(yè)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婦女保健服務技術規(guī)范與診療常規(guī)
- 高級記者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國家開放大學《高級財務會計》期末機考題庫
- R1快開門式壓力容器操作上崗證考試題及答案
- 貴州畢節(jié)中考試題及答案
- 道路人行天橋加裝電梯導則(試行)
- 中國廢舊輪胎橡膠粉項目投資計劃書
- 道路養(yǎng)管協(xié)議書
- 2025年河北省專技人員公需課《人工智能時代的機遇與挑戰(zhàn)-預訓練大模型與生成式AI》答案
- 2025-2030母嬰用品產(chǎn)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yè)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