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國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題訓(xùn)練_第1頁
2021全國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題訓(xùn)練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30/302021全國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題訓(xùn)練全國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題訓(xùn)練

(絕對精品素材,對2019高考作文很有幫助,值得下載打印)

(一)

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超為假司馬,將兵別擊伊吾,戰(zhàn)于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固以為能,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后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未萌,況已著耶?”乃召伺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shù)日,今安在乎?”伺胡惶恐,俱服其狀。超乃閉伺胡,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與共飲。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今虜使到裁數(shù)日,而王廣禮敬即廢。如令鄯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為之奈何!”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dāng)今之計獨(dú)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眾曰:“當(dāng)與從事議之?!背唬骸凹獌礇Q于今日。從事文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名,非壯士也?!北娫唬骸吧啤!背跻?,遂將吏士往奔虜營。會天大風(fēng),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舍后。約曰:“見火然皆當(dāng)鳴鼓大呼?!庇嗳讼こ直髪A門而伏。超乃順風(fēng)縱火,前后鼓噪。虜眾皆亂,超手格殺三人,吏兵斬其使及從士三十余級,余眾百許人悉燒死。

[注]:班超,班固之弟,溝通西域,為發(fā)展與西域的政治文化聯(lián)系作出不朽功績。

1.對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寧覺廣意?。酰勘。何⒈?/p>

B.明者睹未萌.萌:開始發(fā)生,顯現(xiàn)

C.可殄滅

..也殄滅:消滅

D.見火然.皆當(dāng)鳴鼓大呼然:“燃”

2.下列“以”字與其他各項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以.超為假司馬

B.固以.為能

C.欲立大功以.求富貴

D.獨(dú)有因夜以.火攻虜使

3.下列加點(diǎn)詞語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

B.因.激怒之曰

會.天大雨,道不通獨(dú)有因.夜以火攻虜使

C.今虜使到裁.?dāng)?shù)日

D.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

唯大王裁.其罪匈奴使.來數(shù)日

4.下列各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鄯善國的國王廣接待班超的禮節(jié)很恭敬完備

B.卿曹與我俱在絕域——你們和我都身在絕境

C.從事文屬吏,聞此必恐而謀泄——從事是庸俗文官,知道了一定害怕而想辦法告

D.死無所名,非壯士也——死了卻不能揚(yáng)名,就不是壯士

5.下列句子中,不能都表現(xiàn)班超多謀善斷的一項是

A.明者睹未萌,況已著耶如令鄯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

B.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匈奴使來數(shù)日,今安在乎

C.戰(zhàn)于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酒酣,因激怒之

D.從事文屬吏,聞此必恐而謀泄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6.對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班超從鄯善禮節(jié)上的先敬后廢,察知有變,便機(jī)智誘供鄯善侍者,斷然采取相應(yīng)

措施。

B.鄯善佯結(jié)漢朝,暗通匈奴,終于被班超發(fā)現(xiàn),得到應(yīng)有的下場。

C.班超運(yùn)用激將法,發(fā)動官兵,出敵不意,火攻匈奴,一舉獲勝。

D.班超英勇善戰(zhàn),出使西域又多謀善斷,終于取得巨大勝利。

(二)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成祖常獨(dú)呼“新”,遂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中以諸生貢入太學(xué)。授大理寺評事,以善決獄稱。成祖即位,改監(jiān)察御史。敢言,多所彈劾,貴戚震懼,目為“冷面寒鐵”。京師中,致以其名怖小兒,輒皆奔匿。巡按福建,奏請都、衛(wèi)、所不得陵府、州、縣,衛(wèi)、官相見均禮,武人為之戢……

還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久,聞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錦衣衛(wèi)指揮紀(jì)綱使千戶緝事,擢賄作威福,新欲按治之。遁去,頃之,新赍文冊入京,遇千戶涿州。捕系州獄,脫走訴于綱,綱誣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錦衣私人,在道榜掠無完膚。既至,伏陛下前抗聲曰:“陛下詔按察司行事,與都按察同,臣奉詔擒奸惡,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臨刑,大呼曰:“生為直臣,死當(dāng)作直鬼!”竟殺之。他日,帝悔,問侍臣曰:“周新何許人?”對曰:“南海。”帝嘆曰:“嶺外乃有此人!枉殺之矣?!薄?/p>

妻有節(jié)操,新未遇時,縫紉自給;及貴,遇赴同宦妻內(nèi)宴,荊布如田家婦。諸婦慚,盡易其衣飾。新死無子,妻歸,甚貧。廣東巡撫楊信民曰:“周志新當(dāng)代第一人,可使其夫人終日餒耶?”時時貼給之。妻死,浙人仕廣東者皆會葬。

7.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未遇

..時,縫紉自給未遇:未得到君主的信任

B.衛(wèi)、官相見均.禮.均禮:都要行禮

C.以善決獄

..稱決獄:判決案件

D.擢賄

..作威福擢賄:奪取不義之財,收受賄賂

8.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目.為“冷面寒鐵”

B.至以其名怖.小孩

北驅(qū)余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C.嶺外乃.有此人

D.帝愈怒,令戮之.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枉殺之.矣

9.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敢言,多所彈劾

..,貴戚震懼

B.旗校皆錦衣私人

..

C.新未遇時,縫紉自給

..

D.周志新當(dāng)代

..第一人

10.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武人為之戢在道榜掠無完膚

A.帶兵的人因此有所收斂

在路上把周新隨身財物搶奪個干干凈凈

B.帶兵的人因此有所收斂

在路上把周新打得體無完膚

C.當(dāng)兵的人因此收藏了兵器

在路上把周新隨身財物搶奪個干干凈凈

D.當(dāng)兵的人因此收藏了兵器

在路上把周新打得體無完膚

11.下列各組句子,能直接表現(xiàn)周新“直臣”的一項是

A.授大理寺評事,以善決獄稱

B.敢言,多所彈劾,貴戚震懼,目為“冷面寒鐵”

C.錦衣衛(wèi)指揮紀(jì)綱使千戶緝事,擢賄作威福,新欲按治之

D.伏陛下抗聲曰……

12.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周新冤死與他過分耿直,沒有對陰險狠毒的紀(jì)綱及其手下作威作福的千戶作出應(yīng)

有的準(zhǔn)備和防范是分不開的。

B.明成祖一向倚重錦衣衛(wèi),并利用他們來打擊異己。

C.周新在朝廷上敢于直言,被視為“冷面寒鐵”,對違法者多有彈劾,貴戚震懼,

因此對他受誣無人挺身相助。

D.明成祖偏聽偏信,一時誤聽了錦衣衛(wèi)頭目的惡言中傷。

(三)

向雄字茂伯,河內(nèi)山陽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jīng)。及經(jīng)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咸為之悲。后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毅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獄。司隸鐘會于獄中辟雄為都官從事,會死無人殯殮,雄迎喪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責(zé)之曰:“往者王經(jīng)之死,卿哭王經(jīng)于東市,我不問也。今鐘會躬為叛逆,又輒收葬,若復(fù)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當(dāng)時豈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誅既加,于法已備。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違生背死以立于時!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為將來仁賢之資,不亦惜乎!”帝甚悅,與談宴而遣之。

累遷黃門侍郎。時吳奮、劉毅俱為侍中,同在門下,雄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令復(fù)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詣毅,再拜曰:“向被詔命,君臣義絕,如何?”于是即去。帝聞而大怒,問雄曰:“我令卿復(fù)君臣之好,何以故絕?”雄曰:“古之君子入人以禮,退人以禮;今之進(jìn)人若加諸膝,退人若墜諸川。劉河內(nèi)于臣不為戎首,亦已幸甚,安復(fù)為君臣之好!”帝從之。

泰始中,累遷秦州刺史,假赤幢、曲蓋、鼓吹,賜錢二十萬。咸寧初,入為御史中丞,遷侍中,又出為征虜將軍。太康初,為河南尹,賜爵關(guān)內(nèi)侯。齊王攸將歸藩,雄諫曰:“陛下子弟雖多,然有名望者少。齊王臥在京邑,所益實(shí)深,不可不思。”帝不納。雄固諫忤詣,起而徑出,遂以憤卒。

13.對下列句子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雄迎.喪而葬之迎:迎喪,接喪

B.今鐘會躬.為叛逆躬:自己,自身

C.假.赤幢、曲蓋、鼓吹假:給予

D.齊王攸.將歸藩攸:所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今王誅既.加,于法已備

B.法立于.上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jì)何必使雄違生背死以立于.時

C.與談宴而.遣之

D.古之君子進(jìn)人以.禮

帝聞而.大怒遂以.憤卒

以下15--16題中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15.①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獄②若復(fù)相容,其如王法何

A.①又因少許怨言把他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

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到哪里了

B.①又因小小的譴責(zé)把他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

②我如果再寬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

C.①又因少許怨言把他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

②我如果再寬容你,又把王法放在哪里

D.①又因小小的譴責(zé)把他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

②你又同情他,把王法放在哪里

16.①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②退人若墜諸川

A.①從前先王將骨頭肉埋在地下,仁心傳布到枯骨上

②退掉一個人像落到水里一樣

B.①從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體,仁德潤澤枯骨

②摒退一個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淵.

C.①從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體,仁德潤澤朽骨

②退掉一個人像落到水里一樣

D.①從前先王將骨頭肉埋在地下,仁心傳布到枯骨上

②摒退一個人如同把他推入深淵

17.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xiàn)向雄重義的一組是

①雄感義收葬,教亦無缺②假赤幢、曲蓋、鼓吹③及經(jīng)之死也,雄哭之盡哀④會無人殯殮,雄迎喪而葬之⑤安復(fù)為君臣之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帝司馬昭在向雄為鐘會收殮安葬后責(zé)備他,向雄卻說“我為道義所感化而收葬

他,沒有過錯?!?/p>

B.武帝曾下令讓向雄與劉毅恢復(fù)君臣關(guān)系。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劉毅家里拜訪他,

說:“我們恢復(fù)君臣的友好關(guān)系,怎么樣?”

C.齊王打算回到封國時,向雄曾向天子進(jìn)諫說:“陛下雖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

人少。齊王守在京城獲益的確很多,不能不考慮?!?/p>

D.對于向雄的進(jìn)諫,天子并沒有采納。向雄極力進(jìn)諫,違背了圣旨,向雄徑自出宮,

后因憤懣而死。

(四)

羊續(xù),字興祖,太山平陽人也。其先七世兩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時司隸校尉;父儒,桓帝時太常。續(xù)以忠臣子孫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將軍竇武府。及武敗,坐黨事禁錮十余年,幽居守靜,及黨禁解,復(fù)辟太尉府,四遷為廬州太守。后揚(yáng)州黃巾賊攻舒,焚燒城郭,續(xù)發(fā)縣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陳,其小弱者,悉使負(fù)水灌火。會集數(shù)萬人,并勢力戰(zhàn),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風(fēng)賊戴風(fēng)等作亂,續(xù)復(fù)擊破之,斬首三千余級,生獲渠帥,其余黨輩原為平民,賦與佃器,使就農(nóng)業(yè)。

中平三年,江夏兵趙慈反叛,殺南陽太守秦頡,攻沒六縣。拜續(xù)為南陽太守,當(dāng)入郡界,乃羸服間行,侍童子一人,觀歷縣邑,采問風(fēng)謠,然后乃進(jìn)。其令長貪潔,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狀,郡內(nèi)驚竦,莫不震懾,乃發(fā)兵與荊州刺史王敏共擊慈,斬之,獲首五千余級,屬縣余賊并詣續(xù)降,續(xù)為上言,宥其枝附。賊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歡服。時權(quán)豪之家多尚奢麗,續(xù)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服羸敗。府丞嘗獻(xiàn)其生魚,續(xù)受而懸于庭;丞后又進(jìn)之,續(xù)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續(xù)妻后與子秘俱往郡舍,續(xù)閉門不內(nèi),妻自將秘行。其資藏唯有布衾、敝衤氐衤周,鹽、麥數(shù)斛而已。顧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資爾母乎?”使與母俱歸。

[注]衤氐衤周:汗襦,短衣。

19.對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皆持兵勒陳.陳:陳列

B.宥其枝附

..枝附:隨從的人

C.乃羸服間.行間:從小道

D.候民病利

..病利:興利除害

20.比較下列句子中:“為”、“與”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四遷為.廬江太守②續(xù)為.上言③賦與.佃器,使就農(nóng)業(yè)④乃發(fā)兵與.荊州刺史王

敏共擊慈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21.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續(xù)以忠臣子孫

..拜郎中B.及黨禁解,復(fù)辟

..太尉府

C.其余黨輩原為平民

..

..D.賦與佃器,使就農(nóng)業(yè)

22.對下列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①及武敗,坐黨事禁錮十余年②屬縣余賊并詣續(xù)降

A.①等到竇武因事被治罪,羊續(xù)牽連到黨錮之事,被禁錮不許為官十余年。

②屬于縣里的其他賊人都到羊續(xù)那里投降。

B.①等到竇武兵敗,羊續(xù)也因黨錮之事,被禁錮不許為官十余年。

②屬于縣里的其他賊人都到羊續(xù)那里投降。

C.①等到竇武因事被治罪,羊續(xù)牽連到黨錮之事,被禁錮不許為官十余年。

②所屬各縣的殘余賊人都到羊續(xù)那里請降。

D.①等到竇武兵敗,羊續(xù)也因黨錮之事,被禁錮不許為官十余年。

②所屬各縣的殘余賊人都到羊續(xù)那里請降。

23.根據(jù)文意,對“郡內(nèi)驚竦,莫不震懾”的原因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續(xù)復(fù)擊破之,斬首三千余級,生獲渠帥

B.羸服間行,侍童子一人,觀歷縣邑,采問風(fēng)謠,然后乃進(jìn)

C.其令長貪潔,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狀

D.乃發(fā)兵與荊州刺史王敏共擊慈,斬之,獲首五千余級

24.對本文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羊續(xù)是官宦世家,但他卻憑著自己的才能,當(dāng)了官,并且屢屢升遷。

B.羊續(xù)先作充分的準(zhǔn)備,使賊人受到震懾,再發(fā)兵攻賊,取得卓著的戰(zhàn)績。

C.羊續(xù)的妻子攜兒暗中來到官邸,羊續(xù)不讓他們進(jìn)去,說自己生活清苦,沒能供養(yǎng)

他們母子。

D.本文主要記敘了羊續(xù)平亂的功勞、為官的業(yè)績和為人的清廉。

(一)

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于楚。項籍使將兵,數(shù)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漢購將軍急,跡且至臣家,將軍能聽臣,臣敢獻(xiàn)計;即不能,愿先自剄。”季布許之。乃髡鉗季布,衣褐衣,臵廣柳車中,并與其家僮數(shù)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臵之

田,誡其子曰:“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朱家乃乘軺車之洛陽,見汝陰侯滕公家。滕公留朱家飲數(shù)日,因謂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數(shù)為項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敝旒以唬骸熬暭静己稳缛艘??”曰:“賢者也?!敝旒以唬骸俺几鳛槠渲饔?,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耶?今上始得天下,獨(dú)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汝陰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季布匿其所,乃許曰“諾?!贝g,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當(dāng)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朱家亦以此名聞當(dāng)世。季布召見,謝,上拜為郎中。

[注]廣柳車:供運(yùn)輸用的大牛車。

軺車:輕便的小馬車。

1.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氣.任俠氣:人的精神狀態(tài),勇氣、怒氣等

B.乃髡.鉗季布髡:古代剃去頭發(fā)的刑罰

C.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料想

D.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多:有余,認(rèn)為過分

2.比較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義和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之.a(chǎn)魯朱家所賣之.b②季布許之.c③乃買而置之.d田④獨(dú)以己之.e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f不廣也⑤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g急也⑥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h墓也

A.a/ef/bcd/gh

B.ae//bc/dh/fg

C.a/bdg/c/f/eh

D.a/bdg/c/ef/h

3.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用法與“序八州而朝同列”的“朝”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項籍使將兵,數(shù)窘.漢王

B.衣.布衣

C.見.汝陰侯滕公

D.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愿先自剄情愿在你之前先自殺

B.髡鉗季布給季布剃去頭發(fā),在他脖子上加上枷索

C.乃買而置之田就把他買下來放到田莊去耕作

D.果言如朱家指果然象朱家指示的那樣說了

5.朱家對滕公談話的內(nèi)容,敘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忌恨壯士,逼得他去幫助敵國,這就是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墓的緣故

B.臣下為主子效勞,這是他的職責(zé),季布為項羽困迫劉邦,不當(dāng)追究

C.正因為季布很賢能,這才引起皇上的忌恨

D.對季布追捕過急,實(shí)際上是逼他去幫助敵國

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季布善于用兵,而又能剛能柔,身受屈辱,隱忍以待。

B.朱家要救季布有兩種辦法:一是送他到匈奴或南越,這勢必要幫他們侵?jǐn)_中原;二

是請劉邦赦免他,則自己要冒滅族的危險。冒險用第二種辦法,說明朱家明大義。

C.高祖起初懸賞捉拿季布,是因為季布為項籍、項羽叔侄所用,并多次使他困迫。

D.汝陰侯滕公心知朱家好俠仗義,一定是把季布藏起來了,就答應(yīng)了他的要求。

(二)

則天朝,或輒羅告其主,以求官賞。潤州刺史竇孝諶妻龐氏,為其奴告夜醮,敕御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咒詛,草狀以聞,先于玉階涕泣不自勝,曰:“龐氏事狀,臣子所不忍言?!眲t天納之,遷季旭給事中。龐棄市,將就刑,龐男?,{訴冤于侍御史徐有功,有功覽狀曰:“正當(dāng)枉狀?!蓖Q以聞。三司對按,季旭益周密其狀。秋官及司刑兩曹既宣覆而自懼,眾迫有功。有功不獲申,遂處絞死。則天召見,迎謂之曰:“卿比按,失出何多也?”有功曰:“失出,臣下之小過;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宏大德,天下幸甚!”則天默然久之,曰:“去矣!”敕減死,放于嶺南。月余,復(fù)授侍御史。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則天固授之,有功曰:“臣聞鹿走于山林,而命懸于廚者何也?勢使然也。陛下以法官用臣,臣以從寬行法,必坐而死矣。”則天既深器重,竟授之,遷司刑少卿。時周興、來俊臣等羅告天下衣冠,遇族者數(shù)千百家。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勝紀(jì),時人方之于定國,中宗朝,追贈越州都督,優(yōu)賜其家,并授一品官。開元初,竇希瑊外戚榮貴,奏請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注]醮:祭祀。

失出:判案錯誤或罪重罰輕。與失入相對。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敕御史薛季旭推.之推:審理

B.秋官及司刑兩曹既宣.覆而自懼宣:宣布君王的詔諭

C.卿比.按,失出何多也比:等到

D.遷.司刑少卿遷:調(diào)動官職,一般是升官

8.對下列“以”字用法的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①或輒羅告其主,以.求官賞②季旭言其咒詛,草狀以.聞③有功覽狀曰:“正當(dāng)冤狀?!蓖Q以.聞④陛下以.法官用臣⑤臣以.從寬行法,必坐而死矣⑥奏請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遇族.者數(shù)千百家

B.龐棄市,將就.刑

誰得而族.滅也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

C.季旭言其咒詛,草狀.以聞

D.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

龐氏事狀.,臣子所不忍言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10.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①輒羅告其主②必坐而死矣

A.①常常編造罪名,告發(fā)主人

②一定會受此連累而死

B.①常常編造罪名,告發(fā)主人

②這樣會坐而待斃的

C.①常常到處告發(fā)他們的主人

②一定會受此連累而死

D.①常常到處告發(fā)他們的主人

②這樣會坐而待斃的

11.選出全部表示徐有功執(zhí)法公正寬仁的一組

①有功覽狀曰:“正當(dāng)冤狀?!蓖Q以聞②有功不獲申③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④臣聞鹿走于山林,而命懸于廚者何?勢使然也⑤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勝紀(jì)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2.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御史薛季旭在處理龐氏一案時,為了迎合武則天,故意制造冤情,致使龐氏被判

死刑。

B.在即將行刑時,龐氏的兒子竇?,{向徐有功訴冤,徐有功停止行刑,奏明朝廷。

但三司對案時,由于薛季旭把訴狀編造得更加周密,秋官和司刑兩曹又怕翻案后受連累,徐有功沒有申辯的機(jī)會,終于鑄成錯案。

C.徐有功未能挽救龐氏,并因此受了連累,后來由于他在武則天面前據(jù)理力爭,武

氏也對自己縱容小人羅織罪名,濫殺無辜的做法有所悔恨,徐有功方才免于一死,最后被流放到嶺南。

D.徐有功執(zhí)法公正寬仁,得到武則天的理解,侍御史一職免而復(fù)授。徐有功因深受

武則天器重,后又升任司刑少卿,在任期間,徐有功為許多人平反了冤假錯案,時人把他比做漢代執(zhí)法名臣于定國。

(三)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母以孝聞。母曾嘔吐,疑為中毒,因跪而嘗之。伯父魏岐州刺史玚,深所嗟尚,每稱曰:“此兒吾家之顏?zhàn)右??!蹦晔?,魏廣平王贊辟開府參軍事。后丁母憂,居喪骨立。

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口無殺害之言。至于親賓來萃,輒陳樽俎,對之危坐,終日不倦。李氏宗黨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會極飲,無不沉醉喧亂。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而先為設(shè)黍,謂群從曰:“孔子稱黍為五谷之長,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違乎?”少長肅然,不敢馳惰,退而相謂曰:“既見君子,方覺吾徒之不德也?!笔恐t聞而自責(zé)曰:“何乃為人所疏,頓至于此!”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州里有喪事不辦者,士謙輒奔走赴之,隨乏供濟(jì)?!浜蟪鏊跀?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值年谷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余粟,本圖振贍,豈求利哉!”于是悉召債家,為設(shè)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各令罷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饑,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千萬計。收埋骸骨,所見無遺。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nóng)民德之,撫其子孫曰:“此乃李參軍遺惠也?!被蛑^士謙曰:“子多陰德?!笔恐t曰:“所謂陰德者何?猶耳鳴,己獨(dú)聞之,人無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陰德之有!”

13.下列句子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謝:歉意

B.此乃李將軍遺.惠也遺:遺留

C.值年谷不登.登:莊稼成熟

D.每至春秋二社.社:古代祭拜土神的活動

14.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自以.少孤,未嘗飲酒食肉②嘗集士謙所.,盛饌盈前

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所.謂陰德者何

A.兩個“以”字相同,兩個“所”字也相同

B.兩個“以”字不同,兩個“所”字也不同

C.兩個“以”字相同,兩個“所”字不同

D.兩個“以”字不同,兩個“所”字相同

15.下列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母曾嘔吐,疑為中毒

..

B.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

..

C.明年

..大熟,債家爭來償謙

D.趙郡農(nóng)民

..德之,撫其子孫曰

1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①士謙輒奔走赴之,隨乏供濟(jì)②何乃為人所疏,頓至于此

A.①李士謙總是趕快奔赴那兒,按照喪事需要供給錢財

②為什么竟被人疏遠(yuǎn),真是笨到這個程度

B.①李士謙總是趕快奔赴那兒,按照喪事需要供給錢財

②為什么給人家講道理,竟然這么笨拙

C.①李士謙就到處求援,然后用來周濟(jì)他們

②為什么竟被人疏遠(yuǎn),真是笨到這個程度

D.①李士謙就到處求援,然后用來周濟(jì)他們

②為什么給人家講道理,竟然這么笨拙

17.下列不能表現(xiàn)李士謙“陰德”的一項是

A.悉召債家,為設(shè)酒食,對之燔契

B.家富于財,躬處節(jié)儉,每以振施為務(wù)

C.出粟數(shù)千石,以貸鄉(xiāng)人

D.親賓來萃,輒陳樽俎

18.下列敘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事母極孝,李玚稱李士謙是李家的顏回。

B.母親去世后,李士謙不輕易喝酒,除非親朋好友到他家作客才喝。

C.李士謙樂善好施,一次就無償送給鄉(xiāng)民粟數(shù)千石。

D.李士謙造福鄉(xiāng)里,不為留名,甚至連他的子女也不讓知道。

(四)

古弼,代人也。少忠謹(jǐn),善騎射。初為獵郎,以敏正稱。明元嘉其直而有用,賜名曰筆。后改名弼,言其有輔佐才也。

太武即位,以功拜立節(jié)將軍,賜爵靈壽侯。

上谷人上書,言苑囿過度,人無田業(yè),宜減太半,以賜貧者。弼入欲陳奏,遇帝與給事中劉樹棋,志不聽事。弼侍坐良久,不獲申聞。乃起,于帝前捽樹頭,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毆其背,曰:“朝廷不理,實(shí)爾之罪!”帝失容,放棋曰:“不聽奏事,過在朕。樹何罪?臵之!”弼具狀以聞。帝奇弼公直,皆可其奏,以與百姓。弼曰:“為臣逞志于君前者,非無罪也。”乃詣公車,免冠徒跣,自劾請罪。帝招之,謂曰:“卿其冠履。吾聞筑社,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與之福。然則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茍利社稷,益國便人者,雖復(fù)造次,卿則為之,無所顧也?!?/p>

[注]徒跣:赤腳。

蹇蹶:磕磕絆絆。

1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明元嘉其直而有用

..有用:有能力

B.言苑囿過度

..過度:指占地過多

C.帝失容

..,放棋失容:大驚失色

D.為臣逞志

..于君前者逞志:滿足心愿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為.臣逞志于君前者

B.初為獵郎,以.敏正稱

當(dāng)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太武即位,以.功拜立節(jié)將軍

C.弼入欲陳奏,遇帝與給事中劉樹棋

D.乃.詣公車,免冠徒跣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以手搏其耳②皆可其奏③初為獵郎④為臣逞志于君前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D.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2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改名弼,言其有輔佐才也后來改名為弼,說自己有輔佐君王的才能

B.弼侍坐良久,不獲申聞古弼在一邊坐了很久,沒有機(jī)會將這件事報告皇帝。

C.朝廷不理,實(shí)爾之罪--朝廷沒有治理好,實(shí)在是你的罪過。

D.卿其冠履--您戴好帽子,穿上鞋子。

23.下列全說明古弼“公直”的一組是

①弼入欲陳奏②捽樹頭,掣下床,以手搏其耳,以拳毆其背③弼具狀以聞④免冠徒跣,自劾請罪⑤雖復(fù)造次,卿則為之,無所顧也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①⑤

2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文段突出了古弼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不顧個人安危的品德。

B.古弼見到上谷人的上書,便急于將這種情況反映給皇帝,但并未取得一個妥善的

解決辦法。

C.皇帝與人下棋,正在興頭上,古弼不惜擾皇帝的雅興,也要將關(guān)系到人民利益的

事情辦好。

D.古弼奏事不留情面,但太武帝能體會到他的苦心,接受了合理的建議。

文言文段(三)

(一)

范正辭太平興國中,以饒州多滯訟,遷知州事。至則宿系皆決遣之,胥吏坐淹獄停職者六十三人。會詔令料州兵送京,有王興者,懷土憚行,以刃故傷其足,正辭斬之。興妻上訴,太宗召見正辭,庭辯其事。正辭曰:“東南諸郡,饒實(shí)繁盛,人心易動,興敢扇搖。茍失控馭,則臣無待罪之地矣?!鄙蠅哑涓覕?,特遷官,充江南轉(zhuǎn)運(yùn)副使。饒州民甘紹者,為群盜所掠,州捕系十四人,獄具將死。正辭案部至,引問之,因皆泣下。察其非實(shí),命徙他所訊鞫。既而民有告盜所在者,正辭潛召監(jiān)軍掩捕之。盜覺遁去,正辭即單騎出郭二十里追及之。賊控弦持槊來逼,正辭大呼,以鞭擊之,中賊雙目,仆之,余賊渡江散走。被傷者尚有余息,旁得所棄贓,按其奸狀伏法,十四人皆得釋。此吾鄉(xiāng)里事,而郡人多不聞之。

[注]料:統(tǒng)計,這里有挑選之意。

1.下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胥吏坐淹.獄停職者淹:滯留

B.獄具.將死具:具結(jié)

C.正辭案.部至案:案情

D.單騎出郭.二十里郭:城郊

2.對下列句子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①以刃故.傷其足②太宗召見正辭,庭辯其.事

公子往,數(shù)請之,朱亥故.不復(fù)謝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A.兩個“故”字相同,兩個“其”字也相同

B.兩個“故”字不同,兩個“其”字也不同

C.兩個“故”字相同,兩個“其”字不同

D.兩個“故”字不同,兩個“其”字相同

3.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①余賊渡江散走.②操軍方連船艦,可燒而走.也

B.①上壯.其敢斷②項王曰:“壯.士!能復(fù)飲乎?”

C.①特遷.官,充江南轉(zhuǎn)運(yùn)副使②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

D.①以鞭擊之,中賊雙目,仆.之②眾不能堪,而仆.之

4.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A.至則宿系皆決遣之到任后就連夜逮捕了那些放走犯人的胥吏

B.按其奸狀伏法審問確認(rèn)他的犯罪事實(shí),然后將他處死

C.正辭潛召監(jiān)軍掩捕之范正辭就秘密命令監(jiān)軍假裝去逮捕他們

D.被傷者尚有余息那些受傷的還有的在休息

5.范正辭對皇帝分析“人心易動”的原因,正確的一項是

A.東南富庶,人們懷戀鄉(xiāng)土,不愿服役

B.王興鬧事,煽動民心

C.東南富庶,人們?nèi)菀佐[事

D.東南富庶,王興又故意鬧事,煽動民心

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范正辭被特意選出做饒州知州,這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他善于斷案的才能。

B.范正辭斷案果敢,選兵進(jìn)京時殺一儆百,控制地方局勢,為皇帝家天下服務(wù),得

到皇帝的賞識而升了官。

C.范正辭明察冤獄,使因甘紹案被判死刑的14名無辜者全部獲釋。

D.范正辭辦案目光敏銳,善于用兵,臨敵勇毅果敢,武藝高強(qiáng)。

(二)

孫泰,山陽人也,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fēng)。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币套洌┤⑵滏?。或詰之,泰曰:“其人有廢疾,非泰不可適?!北娊苑┲x。嘗于都市遇鐵燈臺,市之,而命洗刷,卻銀也。泰亟往還之。中和中,將家于義興,臵一別墅,用緡錢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吳興郡,約回日當(dāng)詣所止。居兩月,泰回,停舟徒步,復(fù)以余資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時睹一老嫗,長慟數(shù)聲。泰驚悸,召詰之,嫗曰:“老婦嘗事翁姑于此,子孫不肖,為他人所有,故悲耳?!碧撊痪弥蚪H曰:“吾適得京書,已別除官,不

可住此,所居且命爾子掌之?!毖杂?,解維而逝,不復(fù)返矣。

[注]姨妹:姨母的女兒。二子:兩個女兒。中和:唐僖宗年號。

緡:穿錢的繩。紿:哄騙、欺騙。

7.對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眾皆伏.泰之義伏:“服”,佩服

B.俾.其他人徙俾:使

C.已別除.官除:任命、授職

D.解維

..而逝解維:想通了

8.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所居且.命爾子掌之

且.爾與其從避人之士,豈若從避世之士哉

B.子孫不肖,為.他人所有

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

C.市之,而.命洗刷

義不殺少而.殺眾

D.泰憮然久之.

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

9.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跟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嘗于都市

..

..遇鐵燈臺B.市之,而命洗刷

C.將家于義興,置一別墅

..,召詰之

..D.泰驚悸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操守頗有古賢之風(fēng)————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賢者的風(fēng)度

B.其人有廢疾,非泰不可適————那人有毛病,除了我沒人適合她了

C.約回日當(dāng)詣所止————約定回來后就到新買的別墅去

D.復(fù)以余資授之,俾其人他徙————又將其余的款項交給房主,讓那人搬遷到別

的地方

11.下面全能說明孫泰“操守頗有古賢之風(fēng)”的一項是

①姨卒,泰娶其姊②其人有廢疾,非泰不可適③而命洗刷,卻銀也,泰亟往還之④泰回,停舟徒步,復(fù)以余資授之⑤泰驚悸,召詰之⑥解維而逝,不復(fù)返矣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孫泰極重仁義。姨母生前曾將兩個女兒托付給他,并希望他日后與其次女結(jié)百年

之好;但孫泰卻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長女。這使得他受到眾人敬佩。

B.孫泰不貪非分之財。他曾購得一鐵燈臺,洗刷時發(fā)現(xiàn)是銀制品,他就立即趕回去,

將燈臺還給賣主。

C.孫泰非常仁慈。他花兩百貫購買一別墅,曾見一老婦大哭不止,問明情況后,便

說自己將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將別墅送給老婦人。

D.孫泰施恩不圖回報。他本來打算搬家到義興,但因老婦人之故,不僅家未搬成,

還為別墅倒貼了兩百貫;對老婦有恩卻不求報答——解了纜繩,一去不返。

(三)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景公患之。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愿君試之?!本肮兖?,與語兵事,大說之,以為將軍,將兵捍燕、晉之師。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quán)輕。愿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jiān)軍,乃可。”于是景公許之,使莊賈往。

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于軍門。”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jiān),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穰苴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穰苴曰:“何后期為.?”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故留?!别谠唬骸皩⑹苊眨瑒t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桴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邦內(nèi)騷動,士卒暴露于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于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對曰:“當(dāng)斬?!鼻f賈懼,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三軍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馳節(jié)赦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問軍正曰:“軍中不馳;今使者馳,云何?”正曰:“當(dāng)斬?!笔拐叽髴帧p谠唬骸熬?,不可殺之。”乃斬其仆、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徇三軍。遣使者還報,然后行。

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yī)藥,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zhàn)。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于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nèi)故境而引兵歸。

未至國,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勞師成禮,然后

反歸寢。既見穰苴,尊為大司馬。

13.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微.權(quán)輕微:卑賤。

B.期.而后至者云何期:時間。

C.援桴鼓之急,則忘其身.身:自己。

D.身自拊循.之循:慰問。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間B.夕時,莊賈乃.至

鄙陋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C.何謂相.送乎D.何后期為.

兒童相.見不相.識何辭為.

15.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詞類活用不相同的一項是

A.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B.穰苴則仆.表決漏

C.行軍勒兵,申明.約束D.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勞.師成禮

以下14—15題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16.①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②士卒暴露于境

A.①將領(lǐng)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卻忘記了家庭②我們的軍隊在邊境暴露了目標(biāo)

B.①即將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應(yīng)忘記家庭②我們的軍隊在邊境暴露了目標(biāo)

C.①將領(lǐng)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就應(yīng)忘記家庭②我們的士兵在邊境日曬夜露

D.①即將接受命令的那一天,卻忘記了家庭②我們的士兵在邊境日曬夜露17.①百姓之命皆懸于君②士卒次舍,井灶飲食

A.①老百姓的命運(yùn)都懸在您的手中②士兵依次安排住宿,掘井安灶,飲水吃飯B.①老百姓的生命都懸在您的手中②軍隊安扎營地,掘井安灶,飲水吃飯

C.①老百姓的命運(yùn)都懸在國君手中②軍隊安扎營地,掘井安灶,飲水吃飯

D.①老百姓的生命都懸在國君手中②士兵依次安排住宿,掘井安灶,飲水吃飯18.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莊賈身為監(jiān)軍,卻沒有準(zhǔn)時在約定的正午時間來到軍門,而是與親戚左右飲酒,一直到晚上才來到軍中。結(jié)果,被田穰苴一番嚴(yán)詞斥責(zé),軍法從事,斬了,三軍大驚。B.齊景公派使者赦免莊賈,使者的馬車馳入軍中,田穰苴又?jǐn)亓耸拐叩鸟{車人、馬車左側(cè)的立木和左邊的那匹馬。

C.田穰苴統(tǒng)率齊國軍隊迎擊入侵者,晉國軍隊不等交戰(zhàn),就撤退了;燕國軍隊也渡過

黃河,撤回北岸。齊國軍隊還跟蹤追擊,收復(fù)了原來失去的領(lǐng)土。

D.田穰苴帶領(lǐng)軍隊凱旋,還未到國內(nèi),就宣布解除武裝,取消原來約定的注意事項,宣誓之后進(jìn)入國都。齊景公與諸大夫到城外迎接。

(四)

徐渭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shù)奇,屢試輒蹶。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時,公督數(shù)邊兵,威鎮(zhèn)東南,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云。

會.得白鹿,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計,皆出其手。文長自負(fù)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視一世事無可當(dāng)意者,然竟不偶。

文長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dá)之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其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dú)出,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識,氣沉而法嚴(yán),不以.模擬損才,不以議論傷格,韓、曾之流亞也。文長既雅不與時調(diào)合,當(dāng)時所謂騷壇主盟者,文長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歐陽公所謂妖韶女老自有余態(tài)者也。間以其余旁溢為花鳥,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張?zhí)吩砹?,乃.得出。晚年,憤益深,佯狂益甚。顯者至門,或拒不納。時攜錢至酒肆,呼下隸與飲。或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錐其兩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節(jié)選自明袁宏道《徐文長傳》)

19.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國士之目.目:名稱。B.議者方.之劉真長方:比擬。

C.會.得白鹿會:恰巧。D.屬.文長作表屬:隸屬。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一切可驚可愕之.狀B.為.山陰諸生

羈人之.寒起故其為.詩

C.公以.是益奇之D.遂乃.放浪曲蘗

不以.模擬損才張?zhí)吩砹猓耍贸?/p>

21.從結(jié)構(gòu)的角度看,對下列兩組句子加點(diǎn)部分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如寡婦之夜哭

..

.....③膝語蛇行

②然匠心獨(dú)出

..

....④沙起雷行

A.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22.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中丞胡宗憲聽說他的名聲,聘請他當(dāng)幕客。

B.其體格時有卑者——那些詩歌的格調(diào)有時顯得低下

C.韓、曾之流亞也——是韓愈、曾鞏一類的人。

D.卒以疑殺其繼室下獄,論死——終于因為被懷疑殺死繼室而關(guān)進(jìn)監(jiān)獄,經(jīng)討論,判死刑。

23.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徐渭“才”“傲”的一組是

①然數(shù)奇,屢試屢蹶。②好奇計,談兵多中。

③視一世事無可當(dāng)意者。④放浪曲蘗,恣情山水。

⑤其名不出于越。⑥以疑殺其繼室下獄。

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⑥

2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徐文長是山陰縣生員,他在巡撫胡宗憲幕中,曾經(jīng)為胡寫奏章,嘉靖皇帝看了大為高興。此后,一切奏疏計劃,都出自徐文長之手。

B.徐文長在科舉上不得意,縱情于飲酒、山水,寫出高水平的詩文。他追求高雅,不和流行格調(diào)相合,對當(dāng)時的所謂文壇盟主很不客氣,因此他的名氣不能超出越地。C.徐文長還擅長書法,筆意奔放蒼勁,正如歐陽修所說的,美女雖老風(fēng)韻猶存。他還以余力作畫,超逸有致。

D.到了晚年,徐文長裝瘋賣傻更加厲害。有時帶錢到酒店,叫下層仆役一起喝酒。

還用斧頭砍自己的腦袋,用錐子刺自己的耳朵,結(jié)果都沒有死。

梁鴻字伯鸞,扶風(fēng)平陵人也。父讓,王莽時為城門校尉,封修遠(yuǎn)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鴻時尚幼,以遭亂世,因卷席而葬。后受業(yè)太學(xué),家貧而尚節(jié)介,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學(xué)畢,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它舍,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以為少。鴻曰:“無它財,愿以身居作。”主人許之,因為執(zhí)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恒人,乃共責(zé)讓主人,而稱鴻長者。

于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鴻不受而去,歸鄉(xiāng)里。

勢家慕其高節(jié),多欲女之,鴻并絕不娶。同縣孟氏有女,狀肥丑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兵櫬劧持?。女求作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之具。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鴻不答,妻乃跪床下請曰:“竊聞夫子高義,簡斥數(shù)婦,妾亦偃蹇數(shù)夫矣。今而見擇,敢不請罪。”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愿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蹦烁鼮樽调?,著布衣,操作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蹦朔缴嶂诩?。

[注]偃蹇:高傲。

擇:棄。

11.對下面詞語的解釋,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使奉.少昊奉:供奉

B.問所去失

..去失:損失

C.鄰家耆老見鴻非恒.人恒:有恒心的

D.乃共責(zé)讓

..主人責(zé)讓:批評指責(zé)

12.比較下列兩組句子加點(diǎn)的意思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而不為.章句②以.遭亂世,因卷席而葬

王莽時為.城門校尉以.觀夫子之志耳

A.兩個“為”字相同,兩個“以”字也相同

B.兩個“為”字不同,兩個“以”字也不同

C.兩個“為”字相同,兩個“以”字不同

D.兩個“為”字不同,兩個“以”字相同

13.下列加點(diǎn)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其主猶以為

..少

B.主人許之,因為

..執(zhí)勤

C.及嫁,始以裝飾

..入門

D.而稱鴻長者

..

14.下列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①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②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A.①廣泛閱讀各種書籍,沒有不通曉的,卻不著述,不給古代典籍作分析解釋

②那怎麼能讓他的妻子對他敬畏到這樣呢,這不是一般人所應(yīng)做的

B.①廣泛閱讀各種書籍,沒有不通曉的,卻不著述,不給古代典籍作分析解釋

②那個仆人能讓他妻子對他這樣尊敬,不是一般人哪

C.①廣泛瀏覽各種書籍,沒有他讀不通的,卻不僅僅作為文章來讀

②那個仆人能讓他妻子對他這樣尊敬,不是一般人哪

D.①廣泛瀏覽各種書籍,沒有他讀不通的,卻不僅僅作為文章來讀

②那怎么能讓他的妻子對他敬畏到這樣呢,這不是一般人所應(yīng)做的

15.下面不能全都表現(xiàn)梁鴻的節(jié)介的一組是

①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②因為執(zhí)勤,不懈朝夕③鴻不受而去,歸鄉(xiāng)里④多欲女之,鴻并絕不娶⑤居廡下,為人賃舂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16.對這段文字的理解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梁鴻家境貧寒,卻崇尚獨(dú)特的節(jié)操,得到世人的稱頌。

B.梁鴻不小心失火,就去找蒙受火災(zāi)損失的人家,賠償人家的損失。因為他的誠實(shí),

又與眾不同,他的主人知道應(yīng)該把豬還給他,可梁鴻并不接受。

C.梁鴻因為孟氏之女的相知和仰慕,娶了孟氏之女,希望可以到深山過隱居生活。

D.文中舉案齊眉表示恭敬,后來表示夫妻相敬。由恭敬的舉案齊眉,到相敬的舉案

齊眉,詞義的變化反映了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

王彥章,字賢明,鄆州壽張縣人也?!埖氯晁脑禄?,晉師陷鄆州,中外大恐。五月,以彥章代戴思遠(yuǎn)為北面招討使。拜命之日,促裝以赴滑臺。遂自楊村寨浮河而下,水陸俱進(jìn),斷晉人德勝之浮梁,攻南城,拔之,晉人遂棄北城,并軍保楊劉。彥章以舟師沿流而下,晉人盡棄北城,析屋木編筏,臵步軍于其上,與彥章各行一岸,每遇轉(zhuǎn)灘水匯,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或舟筏覆沒,比及楊劉,凡百余戰(zhàn)。彥章急攻楊劉,晝夜不息,晉人極力固守,垂陷者數(shù)四。六月,晉王親援其城,彥章之軍重壕復(fù)壘,晉人不能入。晉王乃于博州東岸筑壘,以應(yīng)鄆州。彥章聞之,馳軍而至,急攻其柵,自旦及午,其城將拔。會晉王以大兵來援,彥章乃退。七月,晉王至楊劉,彥章軍不利。遂罷彥章兵權(quán),詔令歸闕,以段凝為招討使。

先是,趙、張二族撓亂朝政,彥章深惡之,性復(fù)剛直,不能緘忍。及授招討之命,因謂所親曰:“待我立功之后,回軍之日,當(dāng)盡誅奸臣,以謝天下。”趙、張聞之,

私相謂曰:“我輩寧死于沙陀之手,不當(dāng)為彥章所殺?!币騾f(xié)力以傾之。時段凝以賄賂交結(jié),自求兵柄,素與彥章不協(xié),潛害其功,陰行逗撓,遂至王師不利,竟退彥章而用段凝,未及十旬,國以之亡矣。

[注]德勝:即德勝渡,當(dāng)時黃河上一處重要渡口。

楊劉:即楊劉鎮(zhèn),在今山東東阿東北古黃河南岸。

晉王:即李存勖,其父李克用被唐封為晉王,李存勖襲封。

11.下列詞語的解釋,不當(dāng)?shù)囊豁検?/p>

A.促裝

..以赴滑臺促裝:催促收拾行李

B.析.屋木編筏析:拆毀

C.垂.陷者數(shù)四垂:接近、快要

D.彥章之軍重.壕復(fù)壘重:讀chóng,重疊,一層層

12.比較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以彥章代戴思遠(yuǎn)為.北面招討使③詔令歸闕,以.段凝為招討使

②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④.舉所佩玉決玦以.示之者三

A.兩個“為”不同,兩個“以”相同

B.兩個“為”相同,兩個“以”不同

C.兩個“為”不同,兩個“以”也不同

D.兩個“為”相同,兩個“以”也相

13.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每遇轉(zhuǎn)灘水匯,即中流

..之

..交斗B.趙、張二族撓亂朝政,彥章深惡

C.因協(xié)力

..大恐

..以傾之D.晉師陷鄆州,中外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彥章聞之,馳軍而至,急攻其柵,自旦及午,其城將拔——王彥章聽說后,急奔晉

王大軍而來,猛攻晉軍營寨,從清晨到中午,快要把城攻下來

B.當(dāng)盡誅奸臣,以謝天下——將把奸臣全部殺掉,來告謝天下

C.時段凝以賄賂交結(jié),自求兵柄——當(dāng)時段凝用賄賂結(jié)交權(quán)要,為自己謀取兵權(quán)

D.素與彥章不協(xié),潛害其功,陰行逗撓,遂至王師不利——(段凝)一向與彥章關(guān)

系不和睦,暗地里妒忌他成功,私下逗留觀望,致使朝廷的軍隊不能獲勝

15.下面最能表現(xiàn)彥章善于作戰(zhàn)的一項是

A.水陸俱進(jìn),斷晉人德勝之浮梁

B.每遇轉(zhuǎn)灘水匯,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

C.彥章之軍重壕復(fù)壘,晉人不能入

D.馳軍而至,急攻其柵

16.下面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彥章受命于危難之中,憑著自己的作戰(zhàn)才能,挽狂瀾于既倒,一下子扭轉(zhuǎn)了頹勢。

B.彥章能征慣戰(zhàn)、驍勇忠烈,但遇上了晉王,終于不敵,也因此被罷了兵權(quán)。

C.彥章生性剛烈耿直,曾對親近的人表示要?dú)⒈M敗壞朝政的奸臣。

D.段凝謀取兵權(quán)成功,當(dāng)了招討使。可不到一百天,國家就滅亡了。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眾必害之?;羰媳鼨?quán)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睍希m報聞。其后霍氏誅滅,而告霍氏者皆封。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不者將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yīng)。俄而其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臵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xiāng)使聽客之言,不費(fèi)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今茂陵徐福數(shù)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向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fèi),臣亡逆亂誅滅之?dāng)?。往事既已,而福?dú)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發(fā)灼爛之右?!鄙夏速n福帛十匹,后以為郎。

[注]報聞:上書言事,上不采納。

11.對下面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不遜必侮.上侮:輕慢

B.陛下即.愛厚之即:如果

C.臣聞客有過.主人者過:路過

D.在人之右.右:上位,尊貴的地位

12.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曲突徙薪亡.恩澤②人為.徐生上書

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fèi)焦頭爛額為.上客

A.兩個“亡”字相同,兩個“為”字也相同

B.兩個“亡”字不同,兩個“為”字也不同

C.兩個“亡”字相同,兩個“為”字不同

D.兩個“亡”字不同,兩個“為”字相同

13.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霍氏奢侈

..

..B.宜以時抑制

C.往事

..郎

..既已D.后以為

14.“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一句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A.把煙囪改造成拐彎的,到遠(yuǎn)處去搬柴禾,否則恐怕會發(fā)生火災(zāi)

B.把煙囪改造成拐彎的,把柴禾搬到遠(yuǎn)處去,否則將會發(fā)生火災(zāi)

C.再另外造個拐彎的煙囪,把柴火搬到遠(yuǎn)處去,不然的話,將會發(fā)生火災(zāi)

D.再另外造一個拐彎的煙囪,到遠(yuǎn)處去搬柴禾,不然的話,恐怕會發(fā)生火災(zāi)

15.文中“徙薪曲突之策”指的是:

A.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

B.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yuǎn)其積薪

C.國亡裂土出爵之費(fèi),臣無逆亂誅滅之?dāng)?/p>

D.霍氏泰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

16.對上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徐福從霍氏奢侈,必行逆道,料到其必然自取滅亡,但又不希望見到霍氏敗亡,

就多次上書,希望皇上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B.皇上不采納徐福的意見,后來霍氏果然被誅滅?;羰贤龊螅旄2⑽吹玫郊为?,

等到有人上書后,他才得到了皇上的一點(diǎn)獎賞。

C.曲突徙薪的故事講了有一個主人不聽到訪客人的意見,沒有采取措施,防患于未

然,終至發(fā)生了火災(zāi),后來論功宴請,卻只請為救火而焦頭爛額的人,沒請?zhí)釋氋F意見的人。

D.有人向皇上建言,應(yīng)該獎賞徐福,尊重有先見之明的人。

項王亡將鐘離眜家在伊廬,素與信善。項王死后,亡歸信。漢王怨眜,聞其在楚,詔楚捕眜。信初之國,行縣邑,陳兵出入。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陳平計:“天子巡狩會諸侯,南方有云夢,發(fā)使告諸侯會陳,吾將游云夢?!睂?shí)欲襲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發(fā)兵,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人或說信曰:“斬眜謁上,上必喜,無患?!毙乓姳u計事。眜曰:“漢所以不擊取楚,以眜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漢,吾今日死,公亦隨手亡矣?!蹦肆R信曰:“公非長者!”卒自剄。信持其首,謁高祖于陳。上令武士縛信,載后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dāng)亨!”上曰:“人告

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陽,赦信罪,以為淮陰侯。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與絳、灌等列。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

[后車:隨皇帝出行的副車。]

11.下列詞語解釋不當(dāng)?shù)囊豁検?/p>

A.素與信善.善:友善、交好

B.高帝以.陳平計以:用

C.信由此日夜怨望

..怨望:抱怨、希望D.信知漢王畏惡

..其能畏惡:害怕、嫉妒

12.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乃罵曰:“公非長者

..!”B.漢王怨.眜

C.赦信罪,以為

..淮陰侯D.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漢

13.下列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沛公今有事,亡.去不義

B.信初之.國

項王死后,亡.歸信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

C.欲謁上,恐見禽.

D.高祖且.至楚

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且.北方之人,不習(xí)水戰(zhàn)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錯誤的一項是

A.行縣邑,陳兵出入:到各縣邑巡視時,進(jìn)出都帶著武裝衛(wèi)隊

B.所以不擊取楚,以眜在公所:(沛公)之所以不攻取楚地,就因為我在您這里

C.天下已定,我固當(dāng)亨:天下已經(jīng)安定太平,我當(dāng)然就應(yīng)該享受

D.生乃與噲等為伍:我這一輩子竟然與樊噲這般人為伍

15.下列各句不能反映韓信心理特點(diǎn)的一項是

A.信初之國,行縣邑,陳兵出入

B.信持其首,謁高祖于陳

C.居常怏怏,羞與絳、灌等列

D.生乃與噲等為伍

16.下列對本文意思的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韓信位尊權(quán)重,招致疑忌,險釀殺身之禍。

B.韓信賣友保身,解除了劉邦的疑忌,并被封為淮陰侯。

C.樊噲因韓信去拜會,深感榮幸,禮敬有加。

D.韓信才高氣傲,不屑與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等同列。

劉義隆將王玄謨寇滑臺,詔假慧龍楚兵將軍,與安頡等同討之。相持五十余日,諸將以賊盛莫敢先,慧龍設(shè)奇兵大破之。世祖賜以劍馬錢帛,受龍驤將軍,賜爵長社侯,拜滎陽太守,仍領(lǐng)長史。在任十年,農(nóng)戰(zhàn)并修,大著聲績。招攜邊遠(yuǎn),歸附者萬余家,號為善政。

其后,劉義隆將到彥之、檀道濟(jì)等頻頓淮潁,大相侵掠,慧龍力戰(zhàn),屢摧其鋒。彥之與友人蕭斌書曰:“魯軌頑鈍,馬楚粗狂,亡人之中唯王慧龍及韓延之可為深憚。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子訝之。”劉義隆縱反間,云慧龍自以功高而位不至,欲引寇入邊,因執(zhí)安南大將軍司馬楚之以叛。世祖聞曰:“此必不然,是齊人忌樂毅耳。”乃賜慧龍璽書曰:“義隆畏將軍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風(fēng)塵之言,想不足介意也?!眲⒘x隆計既不行,復(fù)遣刺客呂玄伯購慧龍首,二百戶男、絹一千匹。玄伯偽為反間來,求屏人有所論?;埤堃芍?,使人探其懷,有尺刀。玄伯叩頭請死。慧龍曰:“各為其主也。吾不忍害此人?!弊笥医匝粤x隆賊心未已,不殺玄伯,無以制將來?;埤堅唬骸八郎忻?,彼亦安能害我。且吾方以仁義為干鹵,又何憂乎刺客?!彼焐嶂?。時人服其寬恕。

[注]楚兵將軍:官名,掌軍事。

齊人忌樂毅:樂毅是戰(zhàn)國時燕國大將,帶兵攻齊不下,被齊人用反間計,終敗奔趙國。

干鹵:又作干櫓。小盾為干,大盾為鹵,泛指武器。

11.對下列句子詞語的解釋,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詔假.慧龍楚兵將軍假:古代官吏代理職務(wù)

B.劉義隆將到彥之、檀道濟(jì)等頻頓.淮潁頓:駐扎

C.慧龍力戰(zhàn),屢摧.其鋒摧:挫敗

D.劉義隆縱.反間縱:放縱

12.對下列“因”和“相”意義和用法的分析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因.執(zhí)安南大將軍司馬楚之以叛②義隆畏將軍如虎,欲相.中害

因.拔刀斫前奏案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齒相.師

A.兩個“因”字相同,兩個“相”字也相同

B.兩個“因”字不同,兩個“相”字也不同

C.兩個“因”字相同,兩個“相”字不同

D.兩個“因”字不同,兩個“相”字相同

13.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A.慧龍設(shè)奇兵

..大破之

B.招攜邊遠(yuǎn)

..,歸附者萬余家

C.劉義隆計既不行

..,復(fù)遣刺客呂玄伯購慧龍首

D.不殺玄伯,無以制將來

..

1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①亡人之中唯王慧龍及韓延之可為深憚②風(fēng)塵之言,想不足介意也

A.①戰(zhàn)死的人里面,只有王慧龍和韓延之值得特別敬畏

②流言蜚語,想不到你還是介意了

B.①戰(zhàn)死的人里面,只有王慧龍和韓延之值得特別敬畏

②流言蜚語,我想你不值得介意吧

C.①亡命之徒里面,只有王慧龍和韓延之應(yīng)該特別畏懼

②流言蜚語,想不到你還是介意了

D.①亡命之徒里面,只有王慧龍和韓延之應(yīng)該特別畏懼

②流言蜚語,我想你不值得介意吧

15.能表現(xiàn)“乃令老夫訝之”的原因的一項是

A.諸將以賊盛莫敢先,慧龍設(shè)奇兵大破之

B.在任十年,農(nóng)戰(zhàn)并修,大著聲績

C.慧龍力戰(zhàn),屢摧其鋒

D.“且吾方以仁義為干鹵,又何憂乎刺客”

16.下列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王慧龍領(lǐng)兵與劉義隆對抗,屢立戰(zhàn)功,名聲大震。

B.王慧龍作為一介儒生,他的勇氣卻足以讓敵人喪膽。

C.世祖與王慧龍君臣相得,互相信賴,因此敵人用反間計,派刺客,想除掉他,都

沒有成功。

D.王慧龍以德報怨,放了刺客一條生路,他的寬容,得到當(dāng)時人們的佩服。

一[答案]

11.C(恒:“?!保?2.B(為:動詞,寫;動詞,當(dāng)。以:介詞,因;連詞,來)13.C(裝飾:再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美觀。A以(之)為:把它看作;認(rèn)為。B因為(之):就給(他);連詞表原因。D長者:現(xiàn)代多了年紀(jì)、輩分高的意思)14.B(第一句要區(qū)別這幾個詞:覽:看,閱讀。瀏覽:大略的看。為,動詞。第二句要注意:彼傭、敬、非凡人)15.A(表現(xiàn)其婚姻態(tài)度)16.B(悉:全部。主人嫌不夠,

梁鴻以身代傭,在鄰居的責(zé)備下,主人把豬全部還給梁鴻)

附翻譯:

梁鴻的字叫伯鸞,是扶風(fēng)平陵縣人。父親讓,王莽時候做城門校尉,封為修遠(yuǎn)伯,讓他祭祀西方上帝少昊。后來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梁鴻那時年紀(jì)還小,因為遇上亂世,就用席子卷著把父親埋了。后來在太學(xué)讀書,家境貧寒卻崇尚獨(dú)特的節(jié)操,飽讀群書,沒有不通曉的,卻不著述,不給古代典籍作分析解釋。完成了學(xué)業(yè),就在上林苑放豬。曾經(jīng)不慎失火,蔓延到別的房屋,梁鴻就尋找到受災(zāi)的人家,問他損失了多少,把豬全部拿來做賠償。那家主人還認(rèn)為太少。梁鴻說:“我沒有別的財產(chǎn),愿意用自己的身體做工來抵?!蹦羌抑魅舜饝?yīng)了,梁鴻就給他們做雜務(wù),早早晚晚從不懈怠。那家鄰居的老人們看到梁鴻不是平常人,就都責(zé)怪那家主人,并稱贊梁鴻忠厚老實(shí)。從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鴻,覺得他很特別,把豬全部還給梁鴻。梁鴻不接受就離開,返回自己家鄉(xiāng)。

有勢力的人家羨慕梁鴻的高尚節(jié)操,很多要把女兒嫁給他,梁鴻都謝絕不娶。同縣姓孟人家有個女兒,形狀肥胖丑陋黝黑,力氣很大,能舉起石臼,不想匹配婚嫁,年齡都到三十歲了。父母問她什么原因,那女子說:“要得到梁伯鸞那樣賢能的?!绷壶櫬犃司拖露Y聘了她。女子請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紡織用的筐、搓繩子的工具。等到出嫁,才梳妝打扮進(jìn)了門。過門七天梁鴻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下請求說:“我私下聽說您有高尚的節(jié)義,挑選斥退了幾個女子,我選擇夫婿,也高傲地對待過幾個男子?,F(xiàn)在我被您舍棄,哪敢不向您請罪?!绷壶櫿f:“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隱居的人罷了?,F(xiàn)在居然穿著綺麗的絹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