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創(chuàng)作60年:他如何改變武俠文學地位_第1頁
金庸創(chuàng)作60年:他如何改變武俠文學地位_第2頁
金庸創(chuàng)作60年:他如何改變武俠文學地位_第3頁
金庸創(chuàng)作60年:他如何改變武俠文學地位_第4頁
金庸創(chuàng)作60年:他如何改變武俠文學地位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語:2015年2月8日是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開筆60周年紀念。1955年,金庸開始連載他的第一部武俠長篇《書劍恩仇錄》,從此開啟了新派武俠時代。著名金學研究專家陳墨撰文宏論金庸武俠魅力,獨家授權鳳凰文化,以饗讀者。陳墨先生認為,金庸在第一部武俠作品中創(chuàng)新了一套“百花錯拳”,這種文藝的武功不僅成為日后金庸小說武功設計的典范模式,也是金庸創(chuàng)作本身的最好概括。金庸改變了武俠小說在文學史中的地位,其獨特的藝術總結起來可為:成人的童話,革新的類型,變化的模式,文藝的武功,個性的俠義,迷離的情感,寓言的傳奇,仿真的虛構,風雅的通俗,反省的鄉(xiāng)愁,現(xiàn)代的傳統(tǒng)。新派武俠是一套文藝的武功1955年2月8日,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開始在香港《新晚報》上連載,至今已屆60年,值得紀念?!稌鴦Χ鞒痄洝放c梁羽生此前發(fā)表的《龍虎斗京華》(1954年1月20日至8月1日在《新晚報》連載)及《草莽龍蛇傳》共同標志著香港武俠小說新時代的開始,梁、金小說被稱為“新派武俠”。20世紀50年代的香港,正處于社會和文化變遷中。其原因,一是隨著香港本土新生世代的成長,其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二是從抗日戰(zhàn)爭開始至新中國建立之初,因避戰(zhàn)亂,大量人口涌入香港,改變了香港的人口結構;三是隨著兩岸隔絕,香港成了兩岸政權都十分重視的橋頭堡及競爭地。大量財富涌入香港,也在逐漸改變香港的經(jīng)濟結構,進而改變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在梁羽生和金庸小說發(fā)表之前,香港報紙也連載武俠小說,不過影響有限,且漸趨末路。原因包括:舊武俠大多是粵語方言,發(fā)表在粵語報紙上;它們的寫作主題大多是地方武林恩怨、私家情仇;其主人公如黃飛鴻--那時候黃飛鴻遠沒有后來那么出名--等,也多是廣東好漢;舊小說的寫作方法也相對老套,缺少變化,與新世代的審美娛樂需求逐漸脫節(ji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粵語電影不斷推出,吸引了大量武俠愛好者。梁羽生、金庸的新派武俠一出現(xiàn)就大受歡迎,進而引領新潮數(shù)十年,是因其新思想、新語言、新技法和新趣味,迎合了香港社會的審美娛樂需求。新思想,是指梁羽生和金庸小說都持明確的人民史觀,向人民、反官府,高揚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旗幟,視野更為開闊,題旨更為深廣。新語言,一是指用國語普通話寫作,讓粵語和非粵語讀者都能接受,讀者面更廣;一是指新派武俠小說都自覺吸收了漢語現(xiàn)代文學的詞匯和語法,讓人耳目一新。新技法,是指新派武俠小說吸收了中西文學的藝術經(jīng)驗和敘事技巧,如心理描寫、審美抒情等等。新趣味,是指新派武俠繼承了古典章回小說形式,間有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加上大量典章文物、歷史名人和大陸風光,能慰藉香港新老居民北望神州的文化鄉(xiāng)愁?!稌鴦Χ鞒痄洝肥墙鹩瓜壬牡谝徊课鋫b小說。在金庸小說中算不上是最好的,也非金庸迷普遍喜歡的,但它有金庸的創(chuàng)新印記,例如:“百花錯拳”?!鞍倩ㄥe拳”出現(xiàn)在《書劍恩仇錄》的第3回,小說的主人公、新任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與鐵膽莊莊主周仲英因為誤會,打了起來。開始時,陳家洛使用的是常規(guī)武術套路,例如少林拳、八卦游身掌、太極拳、武當長拳、三十六路大擒拿手、分筋錯骨手、岳家散手等等,陳家洛使用這些功夫都無法戰(zhàn)勝功力深厚的武林前輩周仲英,不得不施展獨門絕技--百花錯拳。書中寫道:……只見陳家洛擒拿手中夾著鷹爪功,左手查拳,右手綿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時已是太極拳,諸家雜陳,亂七八糟,旁觀者人人眼花繚亂。這時他拳勢手法已全然難以看清,至于是何門何派招數(shù),更是分辨不出了?!@拳法不但無所不包,其妙處尤在于一個“錯”字,每一招均和各派祖?zhèn)髡谑址ㄏ嗨贫鴮嵎?,一出手對方以為定是某招,舉手迎敵之際,才知打來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其精微要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八字。陳家洛使用“百花錯拳”,終于勝了周仲英一招。這套拳法,是第一次寫武俠小說的金庸先生所獨創(chuàng)--他把這套拳法的著作權授予了陳家洛的師父“天池怪俠”袁士霄,袁士霄又教授給陳家洛--其妙處,絕不僅僅是新穎別致,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文化創(chuàng)造的原理:其一,根據(jù)小說的敘述,這套武功是袁士霄遍訪武術名家之后,融通百家,別走蹊徑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這符合中國古人所說的“法乎上者,僅得其中;法乎中者,僅得其下;法乎眾者,得乎其上”的寶貴經(jīng)驗。用現(xiàn)在的話說,袁士霄是學習了多種傳統(tǒng)學科,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邊緣新學科,拓展了武學和武術的邊界。其二,“百花錯拳”的技術操作性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好在它只是訴諸讀者的想象;可以肯定的是,這套拳法的精髓,即似是而非、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肯定符合武打原理,它也是古今戰(zhàn)爭之學的重要原則?!鞍倩ㄥe拳”是一種“理論模型”,是“原理性知識”,而非“操作性知識”。古人常說文如其人,金庸小說中的武功也如其人:長期浸淫于某種打斗模式,往往也會影響到創(chuàng)造者或使用者的行為模式乃至認知模式。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說,認知模式、行為模式影響到打斗模式的創(chuàng)造和使用?!鞍倩ㄥe拳”的創(chuàng)造者袁士霄、繼承者陳家洛的人生為此提供了例證:袁士霄與師妹關明梅的相戀,但因袁士霄性格和心理古怪,一錯再錯,如百花錯拳一般,傷害了深愛的對象、對象的丈夫陳正德,以及袁士霄本人。陳家洛的人生,似也被“百花錯拳”所控制。與霍青桐、喀絲麗姐妹的相遇和相愛,也是一再出錯,先是讓霍青桐傷心欲絕,更不可原諒的錯誤是,他竟然答應去勸說香香公主獻身于乾隆,終于讓香香公主不得不自殺身亡!在政治路線和政治謀略上,陳家洛實際上也犯下了一系列的錯。這套武功,堪稱“文化的武功”或“藝術的武功”,是金庸小說武功設計的典范模式。金庸小說中有很多類似案例。如《書劍恩仇錄》的最后,出現(xiàn)了取自《莊子》寓言故事的“庖丁解牛掌”;《神雕俠侶》中楊過自創(chuàng),取自文人江淹《別賦》的武功“黯然銷魂掌”,都可以進行具體的學理分析。關于“百花錯拳”,小說中還有一段關鍵性的介紹:……須知既是武學高手,見聞必博,所學必精,于諸派武技胸中早有定見,不免“百花”易敵,“錯”字難當……這一段話不難理解,大凡學武的人,總是按照武功套路去學習和理解的,也是按照武功套路去對付敵方;若是遇到不按既有的套路出手的人,不免就會出現(xiàn)“錯”字難當?shù)木置?。武學高手如此,文學高手也這樣,低手就更難免如此。金庸怎樣改變了武俠的文學地位在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中,武俠小說沒有地位,民國武俠小說名家如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宮白羽、王度廬等,向來無人提及。金庸小說是武俠小說,但又確實與眾不同,可謂獨一無二。金庸小說為何有此驚人的魔力?以“百花錯拳”為索引,或可用下面這些詞組來概括:成人的童話,革新的類型,變化的模式,文藝的武功,個性的俠義,迷離的情感,寓言的傳奇,仿真的虛構,風雅的通俗,反省的鄉(xiāng)愁,現(xiàn)代的傳統(tǒng)。成人的童話,是數(shù)學大師華羅庚先生總結的,我以為,這句話是武俠小說,尤其是對金庸小說魔力的最好的概括?!俺扇说耐挕边@個概念,最先是魯迅先生在童話《小約翰》譯本引言中提出的,根據(jù)魯迅先生的意思,是指成人而不失赤子之心者的讀物。成人的童話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中國文化而言尤其如此。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向來羨慕兒童的“少年老成”,其結果,則往往制造許多“成年的兒童”即心智不成熟的大人。成人的童話,有助于人格心靈的健康成長。很多人不喜歡武俠小說,這很正常。但其中有一部分人沒有讀過武俠小說,尤其沒有讀過金庸,只根據(jù)自己對武俠小說的一般印象或想當然來批評,這就不大符合實事求是的精神了。北大嚴家炎教授在《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中說,金庸小說“是精英文學對通俗文學改造的全能冠軍”,這是對金庸小說的“革新的類型”的最重要的概說。金庸小說不僅有革新的類型,更有變化的模式。也就是說,金庸小說不僅與傳統(tǒng)的武俠小說不一樣,他本人的小說也在追求變化,每一部作品都與前一部不一樣?!稌鴦Χ鞒痄洝肥且环N敘述模式,《碧血劍》就創(chuàng)新了:這部作品的主人公竟然是沒有出場的兩個人物:袁承志的父親袁崇煥和夏青青的父親金蛇郎君。緊接著的《雪山飛狐》有更大的變化,它用羅生門式的講故事的方式,在一日的講述之中呈現(xiàn)百年的歷史,最后,胡斐對苗人鳳的那一刀還不知是否砍下。金庸小說的革新的類型和變化的模式,是全面的。如果說,武俠小說是由武功、俠義、情感和傳奇幾種重要的因素組合而成,金庸小說對這幾個因素都有重大革新。前面已經(jīng)說了,金庸小說的武功是“文化的武功”,不必再說。俠義方面,金庸小說是“個性的俠義”,這話有兩重含義,一是金庸小說注重人物的個性刻畫,這是一目了然的:陳家洛是一種性格,袁承志是另一種,胡斐又是一種;“射雕三部曲”中的三位主人公郭靖、楊過、張無忌的個性完全不同。其二,金庸小說的價值觀,也是在不斷向現(xiàn)代化方向拓展和深化的。金庸小說的俠義精神的基礎,與其他武俠小說并沒有什么不同,即行俠仗義、鋤強扶弱、除暴安良;金庸小說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其俠義精神在不斷變化拓展,既有基于集體主義、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俠義,也有個人主義、國際主義、和平主義的俠義。說“國際主義”總有人覺得驚奇,有實事為證:《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段譽、虛竹這三個主人公,都不是尋常的民族主義者,也不能用愛國主義概念來解釋他們的行為和心理,這三個人都是人道主義者,在當時,他們的行為具有寶貴的“國際主義”精神,蕭峰之死,既不是為了宋國、也不是為了遼國,而是為了民族的和平。金庸小說的俠義,并不都是基于集體主義的。從郭靖的“為國為民、犧牲自我”到楊過的“至情至性,實現(xiàn)自我”,就是基于集體主義的俠義與基于個人主義的俠義的鮮明對照,《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顯然也是楊過這一類的,只是個性有所不同。再說“迷離的情感”。金庸小說的情愛描寫,得到了言情作家三毛的稱贊,這可不是偶然的。金庸小說的情愛描寫,不僅豐富多變,而且充滿了變數(shù),甚至充滿了對人類情感的未知領域的探索:《飛狐外傳》中馬春花一生癡愛的不是丈夫徐錚,也不是商寶震,而是??蛋?;《天龍八部》中的虛竹和銀川公主相愛,竟然不知道對方的模樣;誰能說得清;《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對岳靈珊和任盈盈這兩個姑娘的愛,究竟哪個更深,我們也不能判斷;楊過對小龍女的追求,是否能完全抹殺他對郭芙的情不自禁。男歡女愛,既包含身體的欲望,也包含社會的風尚,更包含精神的戀情,其中的每一個維度,都充滿了變數(shù),從而有太多的未知。金庸小說的“迷離的情感”,寫出了人性和人生的復雜度?!胺抡娴奶摌嫛卑瑢v史的仿真,典型做法是將江湖傳奇和江山歷史融為一體,將虛構的傳奇人物與真實的歷史人物集聚一堂。梁羽生先生的小說也是如此,但金庸小說的仿真,不僅包含對歷史的仿真,還包含對社會的仿真和對人性的仿真,進而他還將歷史、社會和人性的仿真,創(chuàng)造成“寓言的傳奇”,這是其他武俠小說所未有的。典型的例證,是《笑傲江湖》,這部小說沒有具體的歷史背景,但我們從中可以讀出三千年中國歷史的寓言真相,政治權力的爭斗,基于人性,又改變甚至扭曲人性。金庸小說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