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東至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東至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東至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東至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東至2023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在大腸桿菌的培養(yǎng)與分離實驗中,下列相關操作正確的是()A.在LB固體培養(yǎng)基配制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需要利用無菌水進行配制B.實驗中所需的棉花應使用脫脂棉,因為脫脂棉不易吸水,可以防止雜菌污染C.滅菌后,通常將實驗用具放入40~50℃烘箱中烘干,以除去滅菌時的水分D.倒平板應在無菌超凈臺進行,將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后先置于水平桌面上,再晃動2.下列有關物質進出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A.小腸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都需要載體B.性激素進入靶細胞的過程需要載體和能量C.植物根細胞吸收Ca2+的速率與土壤溶液中Ca2+濃度成正比D.神經遞質釋放需消耗ATP、屬于主動運輸3.ATP是細胞內的能量“通貨”,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A.ATP是細胞內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質B.ATP可以在人成熟紅細胞中的線粒體內膜上合成的C.ATP的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容易斷裂和重建D.ATP去掉二個磷酸基團是D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4.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說法正確的是()A.亞硝酸鹽對550nm波長的光有最大吸收率,可用光電比色法定量測量其含量B.將酶用一定的方法固定化后通常能提高酶的催化效率C.誘導原生質體細胞壁再生時必須降低甘露醇溶液濃度D.用劃線分離法對細菌進行計數時每個平板的單菌落數量應控制在20個以內5.某研究小組對長白山區(qū)的東北兔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研究,結果見下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組成幼年組亞成年組成年組Ⅰ成年組Ⅱ小計雄性/只102710553雌性/只82010744合計/只1847201297組成百分比%18.5648.4520.6312.23100性別比(♀:♂)1:1.251:1.351:11:0.711:1.20A.在調查時的環(huán)境條件下,東北兔的種群數量將趨于減少B.完成本調查的關鍵在于年齡及性別的準確判定C.東北兔幼年組、亞成年組的雄性比例較高,成年后則相反D.東北兔的種群密度可通過標志重捕法來進行估算6.下列關于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的敘述,錯誤的是()A.染色體數目變異可發(fā)生于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B.染色體結構變異往往會引起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C.堿基對的替換可能會使基因中的氫鍵數目減少D.基因突變可以發(fā)生在乳酸菌、噬菌體和人體中7.下列關于細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中,需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防止培養(yǎng)過程中的雜菌污染B.人工種子制備中,需向人工薄膜內添加植物激素,以促進愈傷組織發(fā)育C.胚胎移植中,需向受體注射免疫抑制劑,以避免受體對植入胚胎產生排斥反應D.胚胎干細胞可在飼養(yǎng)層細胞上進行培養(yǎng),從而維持其分裂而不分化的狀態(tài)8.(10分)公司對即將上市的家蠅殺蟲劑產品做預期調查,下表是對某市不同地區(qū)家蠅種群的敏感性和抗(殺蟲劑)性基因型頻率調查的結果。已知家蠅的敏感性和抗性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神經細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個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時出現抗藥性。家蠅種群來源敏感型純合子(%)抗性雜合子(%)甲地區(qū)7820乙地區(qū)6432丙地區(qū)8415根據以上信息,不能得出A.甲地區(qū)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比丙地區(qū)高B.由于自然選擇作用,丙地區(qū)敏感性基因的基因頻率較高C.家蠅抗藥性出現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堿基對的替換D.乙地區(qū)抗性基因突變率最高,使用該產品預期效果不如其他兩地二、非選擇題9.(10分)生態(tài)專家把某一廢棄池塘改造成新型池塘,并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和能量流動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所示。該新型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香蓮、蘆蒿、多種藻類、水草,還有多種魚類、蟲類,塘邊建有豬舍和蘑菇房?;卮鹣铝袉栴}:(1)在該池塘上發(fā)生的群落演替類型屬于____;調查池塘中草魚的種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及生活在水體中的其他生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結構。(2)改造后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組分增多,食物網變復雜,提高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寫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營養(yǎng)級最多的一條食物鏈_____。(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來源是____。消費者的新陳代謝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把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____的功能,圖中的分解者有__________10.(14分)酸雨已經成為全球面臨的重要環(huán)境問題。某研究小組通過實驗來研究酸雨對茶樹光合作用的影響,用硫酸和硝酸混合配制成pH分別為7.3、2.3.4.3的模擬酸雨,用自來水(pH5.6)作為對照,對茶樹全株噴淋66天后,獲得部分數據如下。請據表回答下列問題:pH值葉綠素a(mg/g)葉綠素b(mg/g)類胡蘿卜素(mg/g)pH5.67.79±6.636.94±6.676.33±6.67pH4.37.27±6.666.93±6.676.33±6.62PH2.37.74±6.696.86±6.696.49±6.64pH7.37.47±6.686.52±6.676.47±6.67(7)茶樹葉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呈__________色,其作用包括捕獲__________光中的能量。(7)pH=7.3的環(huán)境中,茶樹葉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從表中數據可知,由于__________明顯減少,導致光反應產生的__________減少;另一方面,pH過低導致細胞中__________降低,從而使光合速率顯著降低。(2)研究發(fā)現,茶樹在pH=4.3環(huán)境中的凈光合速率大于對照組,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11.(14分)水稻葉片寬窄受細胞數目和細胞寬度的影響,為探究水稻窄葉突變體的遺傳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實驗。(1)科研人員利用化學誘變劑處理野生型寬葉水稻,可誘發(fā)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基因突變,獲得水稻窄葉突變體。(2)測定窄葉突變體和野生型寬葉水稻的葉片細胞數目和單個細胞寬度,結果如圖所示。該結果說明窄葉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3)將窄葉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雜交,F1均為野生型,F1自交,測定F2水稻的_______________,統(tǒng)計得到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據此推測該性狀受___________對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窄葉性狀是____________性狀。(4)研究發(fā)現,窄葉突變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蒲腥藛T推測2號染色體上已知的三個突變基因可能與窄葉性狀出現有關。這三個突變基因中堿基發(fā)生的變化如下表所示。突變基因ⅠⅡⅢ堿基變化C→CGC→TCTT→C蛋白質與野生型分子結構無差異與野生型有一個氨基酸不同長度比野生型明顯變短由上表推測,基因Ⅰ的突變沒有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序列,該基因突變________________(填“會”或“不會”)導致窄葉性狀?;颌笸蛔兪沟鞍踪|長度明顯變短,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變導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隨機選擇若干株F2窄葉突變體進行測序,發(fā)現基因Ⅱ的36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的堿基35次為T,基因Ⅲ的21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均為堿基TT缺失。綜合上述實驗結果判斷,窄葉突變體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了突變。(6)F2群體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仍符合3:1的性狀分離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12.2019年6月17日,新華社發(fā)布《屠呦呦團隊放“大招”:“青蒿素抗藥性”等硏究獲新突破》,屠呦呦團隊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癥”方面取得新進展。某課題組為得到青蒿素產量高的新品系,讓青蒿素合成過程的某一關鍵酶基因fps在野生青蒿素中過量表達,其過程圖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酶1和酶2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時,使反應體系中的模板DNA解鏈為單鏈的條件是加熱至90~95℃,目的是為了破壞DNA分子中的_________鍵。(2)在構建重組質粒的過程中,需將目的基因插入到質粒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在目的基因前需要添加特定__________________。重組質粒上有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質粒轉入農桿菌后,需要利用含有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對農桿菌進行初步篩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據過程圖分析,農桿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斷該課題組的研究目的是否達到,必須檢測轉基因青蒿素植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

大腸桿菌培養(yǎng)過程中應保持無菌,所有操作都應注意無菌操作?!驹斀狻緼、LB培養(yǎng)基配置完成后需要滅菌,因此在配置過程中無需用無菌水,A錯誤;B、脫脂棉易吸水,容易引起雜菌污染,實驗中所需棉花不應使用脫脂棉,B錯誤;C、滅菌后,通常將實驗用具放入60-80℃烘干箱中烘干,C錯誤;D、倒平板應在無菌超凈臺進行,倒完平板應先置于水平桌面上,再晃動,D正確。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了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yǎng)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培養(yǎng)基的成分以及制備方法,識記無菌技術的主要內容,同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實驗技能。2、A【解析】

1、小分子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和特點:名稱運輸方向載體能量實例自由擴散高濃度→低濃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協(xié)助擴散高濃度→低濃度需要不需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主動運輸低濃度→高濃度需要需要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大分子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為胞吞、胞吐?!驹斀狻緼、小腸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均為主動運輸,都需要載體和能量,A正確;B、性激素進入靶細胞的方式為自由擴散,不需要載體和能量,B錯誤;C、植物根細胞吸收Ca2+的方式為主動運輸,吸收速率取決于根細胞細胞膜上運載離子的載體數量多少及能量多少,C錯誤;D、神經遞質釋放方式為胞吐,需消耗ATP,D錯誤。故選A。【點睛】要求考生識記小分子物質的幾種跨膜運輸方式,掌握各種運輸方式的影響因素;識記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過程及特點,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3、C【解析】

ATP的結構簡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團。ATP和ADP的轉化過程中,能量來源不同:ATP水解釋放的能量,來自高能磷酸鍵的化學能,并用于生命活動;合成ATP的能量來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場所不同:ATP水解在細胞的各處。ATP合成在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基質。【詳解】A、ATP是細胞內主要的直接能源物質,A錯誤;B、人成熟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只進行無氧呼吸,B錯誤;C、ATP的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容易斷裂和重建,C正確;D、ATP去掉二個磷酸基團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D錯誤。故選C。4、C【解析】

固定化酶是指用物理學或化學的方法將酶與固相載體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復合物。在催化反應中,它以固相狀態(tài)作用于底物,反應完成后,容易與水溶性反應物和產物分離,可被反復使用?!芭莶说碾缰坪蛠喯跛猁}的測定”活動中,可通過配制標準顯色液用光電比色法進行亞硝酸鹽含量?!驹斀狻緼、是亞硝酸鹽與相應試劑反應后形成的玫瑰紅色染料在550nm波長處有最大的吸收速率,A錯誤;B、固定化酶不能提高酶的催化效率,應該提高的是酶的利用率,B錯誤;C、甘露醇溶液濃度過高,會破壞原生質體的形態(tài),C正確;D、平板劃線法不能用于菌落的計數,D錯誤。故選C。5、A【解析】

分析表格數據可知,幼年組和亞成年組雄性比例偏高,而成年組Ⅰ雌雄比例為1∶1,成年組Ⅱ雌性比例偏高,這有利于種群的繁殖?!驹斀狻緼、根據表格中不同齡組所占的比例可知,老齡組所占比例為1-18.56%-48.45%-20.63%-12.23%=0.13%,即種群的幼年個體數量多,老年個體數量少,年齡組成為增長型,故在調查時的環(huán)境條件下,東北兔的種群數量將增加,A錯誤;B、表格中統(tǒng)計了性別比例和年齡組成,故完成本調查的關鍵在于年齡及性別的準確判定,B正確;C、由表格數據可知,東北兔幼年組、亞成年組的雄性比例較高,成年后則相反,C正確;D、調查活動能力強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常用標志重捕法,所以調查東北兔的種群密度可用標志重捕法來進行估算,D正確。故選A?!军c睛】本題考查種群數量和種群特征的相關知識,分析圖表中相關數據,獲取相關信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6、B【解析】

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這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2)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包括兩種類型,①自由組合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交叉互換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換而發(fā)生重組。(3)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重復、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體數目變異?!驹斀狻緼、基因體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均可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A正確;B、染色體結構變異包括重復、缺失、易位、倒位,一般不會引起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B錯誤;C、不同的堿基對氫鍵的數量可能不同,因此堿基對的替換可能會使基因中的氫鍵數目減少,C正確;D、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乳酸菌、噬菌體和人體細胞都可以發(fā)生基因突變,D正確。故選B。7、D【解析】

1、動物培養(yǎng)條件:(1)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①消毒、滅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清除代謝廢物;(2)營養(yǎng)物質: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3)適宜的溫度和PH;(4)氣體環(huán)境:95%空氣(細胞代謝必需的)和5%的CO2(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2、胚胎干細胞的特點:具有胚胎細胞的特性,在形態(tài)上表現為體積小,細胞核大,核仁明顯;在功能上,具有發(fā)育的全能性,可分化為成年動物體內任何一種組織細胞。另外,在體外培養(yǎng)的條件下,可以增殖而不發(fā)生分化,可進行冷凍保存,也可進行遺傳改造?!驹斀狻緼、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中,需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清除代謝廢物,A錯誤;B、人工種子是以胚狀體、不定芽、頂芽和腋芽等為材料,經過人工薄膜包裝得到的種子,在適宜條件下能夠萌發(fā)長成幼苗,不需要添加植物激素,B錯誤;C、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基本上不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不需要向受體注射免疫抑制劑,C錯誤;D、胚胎干細胞在飼養(yǎng)層細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養(yǎng)液中,能夠維持不分化的狀態(tài),D正確。故選D?!军c睛】本題考查了細胞工程、胚胎工程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條件,識記胚胎干細胞的特點,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礎,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8、D【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抗性果蠅是雜合子,因此抗殺蟲劑是顯性性狀,不抗殺蟲劑是隱性性狀,設抗性基因是A,其等位基因為a,根據題意可知,甲地區(qū)aa=78%,Aa=20%,AA=2%,因此,甲地區(qū)的A基因頻率=2%+20%×1/2=12%,a基因頻率=1-12%=88%;乙地區(qū)aa=64%,Aa=32%,AA=4%,因此,乙地區(qū)A基因頻率=4%+32%×1/2=20%,a基因頻率=1-20%=80%;丙地區(qū)aa=84%,Aa=12%,AA=1%,因此,丙地區(qū)A基因頻率=1%+15%×1/2=8.5%,a基因頻率=1-8.5%=91.5%?!驹斀狻考椎貐^(qū)抗性基因頻率=2%+20%×1/2=12%,丙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1%+15%×1/2=8.5%,因此,甲地區(qū)家蠅種群中抗性基因頻率比丙地區(qū)高,A正確;乙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4%+32%×1/2=20%,因此,丙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最低,則敏感性基因頻率最高,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正確;亮氨酸替換為苯丙氨酸,氨基酸數目沒改變,氨基酸的改變應該是由堿基對替換引起的,C正確;乙地區(qū)抗性基因頻率最高,但不代表突變率最高,D錯誤;因此,本題答案選D。【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根據表格中數據推測出抗性純合子的基因型概率,再根據題意作答。二、非選擇題9、次生演替標志重捕法垂直抵抗力穩(wěn)定性(或自我調節(jié)能力)水草→蟲類→鯉魚(或鯽魚)→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物質循環(huán)蘑菇、細菌【解析】

1、群落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陰暗、濕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種群密度也有差別.例如,在森林中,在喬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樹冠遮住的地方,光線較暗,適于苔蘚植物生存,而屬管轄的間隙或其他光照較充足的地方,則有較多的灌木和草叢。群落的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例如,在森林里,高大的喬木占據森林的上層,往下一次是灌木層和草本植物層。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區(qū)別: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在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可以看出,兩者的區(qū)別主要表現為起始條件不同?!驹斀狻浚?)在該池塘上發(fā)生的群落演替類型屬于次生演替;調查池塘中草魚的種群密度,草魚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常采用的方法是標志重捕法;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2)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物種豐富度成正相關,改造后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組分增多,食物網變復雜,提高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或自我調節(jié)能力),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營養(yǎng)級最多的一條食物鏈是水草→蟲類→鯉魚(或鯽魚)→人,共四個營養(yǎng)級。(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來源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消費者的新陳代謝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把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物質循環(huán)功能。圖中蘑菇、細菌屬于分解者?!军c睛】本題考查了生態(tài)農業(yè)中的能量流動的相關知識,分析清楚圖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同時理解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意義。10、藍綠色藍紫光和紅光光合色素(或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卜素)[H]、ATP酶的活性模擬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元素含量,促進了光合作用【解析】

光合色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傳遞和轉化光能,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色素的含量將影響光反應的速率,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活性受外界溫度和PH等條件的影響?!驹斀狻浚?)根據表格中數據可知,不同PH值下,茶樹葉中含量最多的色素為葉綠素a,葉綠素a呈藍綠色,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7)pH=7.3的環(huán)境中,茶樹葉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從表中數據可知,pH=7.3的環(huán)境中光合色素明顯減少,吸收的光能減少,導致光反應產生的[H]、ATP減少,使C2的還原速率減慢;另一方面,pH過低導致細胞中酶的活性降低,從而使光合速率顯著降低。(2)在pH=4.3時,可能是模擬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等元素含量,使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且接近光合作用相關的酶的最適pH值,因此凈光合速率大于對照組?!军c睛】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圖表獲取信息的能力。11、增添、缺失、替換細胞數目減少而不是單個細胞寬度變窄(單株)葉片寬窄一對隱性密碼子對應(或“編碼”)不會翻譯提前終止Ⅱ、Ⅲ(同時)基因Ⅱ、Ⅲ之間未發(fā)生交叉互換(或“基因Ⅱ、Ⅲ中的一個突變對性狀無影響”)【解析】

1.基因突變是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如果發(fā)生在基因的非編碼區(qū),則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不會發(fā)生改變,如果發(fā)生在編碼區(qū),則可能因此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改變,堿基對替換往往只有一個密碼子發(fā)生改變,翻譯形成的蛋白質中的一個氨基酸發(fā)生變化,堿基對增添或缺失往往會引起從突變點之后的多個密碼子發(fā)生變化,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的多個氨基酸發(fā)生改變。2.分析題圖可知,與突變體相比,野生型細胞個數明顯多于突變型,而野生型和突變體的每個細胞的寬度相同,因此突變體窄葉是由于細胞數目減少,而不是每個細胞的寬度變窄?!驹斀狻浚?)由基因突變的概念可知,導致基因突變的原因是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2)由柱形圖分析可知,窄葉性狀出現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細胞數目減少造成的,每個細胞的寬度沒有變窄。(3)窄葉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雜交,F1均為野生型,F1自交,測定F2水稻的(單株)葉片寬窄,結果為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接近3:1,說明突變型窄葉是隱性性狀,且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4)由表格信息可知,基因Ⅰ的突變是堿基對增添造成的,突變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分子沒有改變,最可能的原因是突變發(fā)生在非編碼區(qū);由于蛋白質沒有發(fā)生變化,該基因突變不會導致窄葉性狀;基因Ⅲ突變使蛋白質長度明顯變短,說明基因突變使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提前,導致翻譯提前終止。(5)選擇若干株F2窄葉突變體進行測序,發(fā)現基因Ⅱ的36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的堿基35次為T,說明存在突變基因Ⅱ,基因Ⅲ的21次測序結果中該位點均為堿基TT缺失,說明該突變體同時存在突變基因Ⅲ。(6)F2群體野生型122株,窄葉突變體39株,仍符合3: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雖然同時存在突變基因Ⅱ、Ⅲ,但是基因Ⅱ、Ⅲ之間未發(fā)生交叉互換或其中一個突變對性狀無影響?!军c睛】本題考查基因突變和基因分離定律以及蛋白質的合成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基因突變的概念,能夠結合題意和基因突變的概念理解基因突變對蛋白質合成的影響,根據基因分離定律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