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河南省重點高中2022屆高三上學(xué)期階段性調(diào)研聯(lián)考語文試題--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
河南省重點高中2022屆高三上學(xué)期階段性調(diào)研聯(lián)考語文試題
試卷分數(shù):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題。
材料一:
宋祁《玉樓春》詞有句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崩顫O《笠翁余集》卷八《窺詞管見》第七則別抒己見,加以嘲笑:“此語殊難著解。爭斗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余實未之見也?![’字可用,則‘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蘇軾少作《夜行觀星》有一句“小星鬧若沸”,紀昀《紀評蘇詩》在句旁抹了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矣?!边@表示他不懂蘇軾那句,以為它像司空圖《司空表圣文集》卷四:“亦猶小星將墜,則芒焰驟作,且有聲曳其后?!彼稳嗽娢睦锍0选棒[”字來形容無“聲”的景色。宋祁的詞句和蘇軾的詩句都是“通感”或“感覺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經(jīng)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lǐng)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鋒芒。諸如此類在普通語言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譬如我們說“光亮”,也說“響亮”,把形容光輝的“亮”字轉(zhuǎn)移到聲響上去,正像拉丁語以及現(xiàn)代西語常說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視覺和聽覺在這一點上有“通財之誼”。培根曾說,音樂的聲調(diào)搖曳和光芒在水面浮動完全相同,“那不僅是比喻,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腳跡”。那可以算是哲學(xué)家對通感的巧妙的描寫。
(摘編自錢鍾書《通感》)
材料二:
《荷塘月色》富有詩情畫意。朱自清先生以詩人的靈敏的觸覺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騁懷地觀摩,而且嚴辨淄澠地品味,從而細致地描繪了令人“驚異”的“無邊的荷香月色”。
作者寫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寫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層次里復(fù)有層次,使整個畫面有立體感、滲透感;其中動靜、虛實、濃淡、疏密,是畫意的設(shè)置,也是詩情的安排?!逗商猎律愤\用的手法是多樣的。有鮮明的比喻,有明顯的對比,有強烈的襯托,有生動的擬人。但更令人贊賞的是,由于作者對描寫對象有極其深刻的體會,因此突破一般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一種奇特而新穎的手法,即古典詩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藝術(shù)手法,這種出神入化的藝術(shù)處理手段,在現(xiàn)代散文創(chuàng)作中是不多見的?!逗商猎律访鑼懙募?,來自作家對客觀物象觀察的細,體味的細。僅以對蟬聲這一細節(jié)的描寫就足以說明問題。由于有些讀者提出異議,以為月夜不應(yīng)有蟬鳴,因此朱自清請教了好些人,最后還是親自體察,“又有兩回親耳聽到月夜的蟬聲”,才打消了修改的念頭,因此他深深地體會到“觀察之難”,以為不能“由常有的經(jīng)驗作概括的推論”。整篇《荷塘月色》均體現(xiàn)了作者這種縝密審察的創(chuàng)作精神,他不但對荷塘作整體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審視,時而以荷塘為主景,月色為背景,時而以月色為主景,荷塘為背景,時而摹寫花葉,時而描繪岸柳,時而淡勾云彩,時而輕描樹影,層層鋪陳,步步開拓,細膩地展現(xiàn)了荷塘月色令人“驚異”之美。朱自清還認為“花和光固然有詩,花和光以外也還有詩”“山水田野里固然有詩……僅一些顏色,一些聲音……一些味覺,一些觸覺,也都可以有詩”。藝術(shù)家的任務(wù)就是要以敏銳的感覺去發(fā)現(xiàn)這些“詩”。從《荷塘月色》里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正是這樣努力去發(fā)掘蘊含在大自然里的這些“詩”,運用各種藝術(shù)手法極力摹寫了月夜荷塘的聲、光、色、味,從而創(chuàng)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除了描寫技巧有獨到之處外,語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語言的最大特點是自然新穎,如他自己所主張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歐化的口語”來繪神狀態(tài)、表情達意。優(yōu)美的藝術(shù)境界是要通過高質(zhì)量的語言來實現(xiàn)的,所以凡杰出作家無不重視語言的鍛煉?!逗商猎律返恼Z言藝術(shù)確實達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順口”“順耳”“順眼”的境地。
《荷塘月色》之無限動人,還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輕紗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當時微妙的心思。作者緣情寫景,以景襯情,使作品不僅具有繪畫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編自劉泰隆《荷香月色,詩情畫意》)
材料三:
1920年以后,朱自清的家境已經(jīng)非常慘淡,因為貧窮,家庭失和。1922年,朱自清帶妻兒回揚州,打算與父母和解,結(jié)果不僅沒有解決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上的痛苦。1927年暑假中,朱自清想回揚州,但是又怕難以和父親和解,猶豫不定,因而有“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之語。這證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時感到的自由,在性質(zhì)上是一種倫理的自由,是擺脫了作為丈夫、父親、兒子潛意識里的倫理負擔,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沒有直接關(guān)系的。這樣的解釋,如果不是更加切近朱自清的本意,至少也是揭示了比較深刻的心理和藝術(shù)的奧秘。朱自清自己也曾表示“只有參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決自己的惶惶然”,但是他“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日常生活的中和主義”,“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著我生活”,“還是別提超然為好”,“最終的選擇還是‘暫時逃避’”。當然這種逃避是不輕松的:“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葉扁舟在無邊的大海上,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說是一團火。似乎在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這些表明朱自清因為考慮到妻子孩子的責任問題,而不能絕對自由地作政治的抉擇。
(摘編自孫紹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倫理的自由》)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漁與紀昀兩位大家的認識有點少見多怪,說明古人對“通感”的認識還存有分歧。
B.“通財之誼”原指交情甚篤的朋友之間的錢財往來,文中指各個官能的領(lǐng)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現(xiàn)代散文創(chuàng)作中較少運用,《荷塘月色》中則運用得巧妙、奇特、新穎。
D.“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中的“這幾天”應(yīng)該有所指,孫紹振順著此思路得出新結(jié)論。
2.下列語句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中“通感”觀點的一項是(3分)
A.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D.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
3.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讀者憑常有的經(jīng)驗質(zhì)疑朱自清散文中關(guān)于“月夜蟬聲”的描寫,表明作家寫作時不能憑想象,要親自體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詩意,是因為朱自清以敏銳的感覺發(fā)現(xiàn)了荷塘月色中的“詩”。
C.朱自清提倡文學(xué)語言要“順口”“順耳”“順眼”,他的《荷塘月色》確實做到了。
D.對《荷塘月色》所表達的“自由”,不能僅從政治的角度理解,也可以從倫理的角度理解。
4.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觀點,這樣寫有哪些好處?(4分)
5.材料二是從哪幾個方面賞析《荷塘月色》的?請簡要概括。(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江南的冬景郁達夫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圍爐煮茗,或吃涮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shè)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躲在屋里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這中間,有的是蘿卜、雅兒梨等水果的閑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jié)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季節(jié),但對于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有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diào),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diào)。
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里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穿;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后,涼冷一點,至多也只換上一件夾衣,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并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江南的地質(zhì)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yǎng)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葉亦有時候會保持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柏樹,紅葉落后,還有雪白的柏子著在枝頭,一點一叢。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后,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歲時的肅殺,而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到。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瀕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后,河流邊三五人家會聚在一個小村子里,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nóng)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夠不夠悠閑?若再要點些景致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只烏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村”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巴韥硖煊?,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借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支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窗外的天氣晴朗得像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里坐不住??昭圆蝗鐚嵺`,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去湖上散散步罷!
(有刪改)
6.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四段中寫蘆花到冬至不敗、紅葉三個月不落、烏柏子著在枝頭、草色總帶點綠意,表現(xiàn)江南的地質(zhì)豐腴而潤澤,形成了江南獨特的冬景。
B.第五段中“人到了這一境界,自然會胸襟灑脫起來”是說自然迷人,使人曠達灑脫,不計榮辱得失。
C.作者在描寫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時,借助想象,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悠閑情調(diào)的水墨畫,表達自己“相見恨晚”的情感。
D.作者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將“酒”比作“姑娘”,“調(diào)戲”一詞又賦予“雪月梅”以人的思想情感與意識,寫出江南冬雪的美麗。
7.下列對這篇文章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這篇散文從不同角度描寫江南的冬天,作者覺得江南冬景抵得過北方夏夜,是很可愛的,對北方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賞的。
B.蘆花、紅葉、柏子、草匯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氣,到處可見充滿生機的綠意,有一種明朗的情調(diào)。
C.江南的冬天,天氣不冷,蘆花不敗,樹葉難凋,草色不枯,因而在江南既感不到歲末的肅殺,似乎也缺少一點悠閑的景致。
D.全文語調(diào)舒緩,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閑;語言清新淳樸,和江南的冬景相得益彰,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畫。
8.作者寫“江南雪景圖”并沒有直接描寫,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詩文,結(jié)合文本看作者是怎樣組合這些詩文的?引用這些詩文有什么好處?(4分)
9.文章描寫江南的冬景,都從北國的冬天寫起,還穿插了許多其他地方的景物。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安排材料?(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游東山記[明]楊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書。其子立恭,能詩。皆意度闊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獨與余相得也。
是歲三月朔,余三人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肴出游。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涉澗。澗水澄澈,深處可浮小舟。旁有盤石,可坐十數(shù)人。松柏竹樹之陰,森布蒙密。時風日和暢,草木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類。遂掃石而坐。
坐久,聞雞犬聲。余招立恭起東行數(shù)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shù)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歲,素發(fā)如雪,被兩肩,容色腴澤,類飲酒者。延余兩人坐。牖下有書數(shù)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于言。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备鲬阎?。
還坐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為盤,載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觴數(shù)行。立恭賦七言近體詩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余故人武昌左護衛(wèi)李千戶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盛饌,及一道士偕來,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圖》求詩。余賦五言古體一章,書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已。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眾皆大笑。李出琵琶彈數(shù)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隱溪歌費無隱《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其后。已而道士復(fù)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立恭援筆書數(shù)絕句,語益奇,遂復(fù)酌,余與立恭飲,少皆醉。
已而夕陽距西峰僅丈許,隱溪呼余還,曰:“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中道隱溪指道旁岡麓顧余曰:“是吾所營樂丘①處也?!庇种傅琅蕴一ㄕZ余曰:“明年看花時索我于此?!?/p>
既歸,立恭曰:“是游宜有記。”屬未暇也。
是冬,隱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與立恭豫約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幾,余歸廬陵,過立恭宿別,始命筆追記之。未畢,立恭取讀,慟哭;余亦泣下,遂罷,然念蔣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屢矣,而樂無加乎此,故勉而終記之。手錄一通,遺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記。
(選自《東里集》,有刪節(jié))
【注】①丘:墳?zāi)埂?/p>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余招立恭起東/行數(shù)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shù)家遂造焉/
B.余招立恭起/東行數(shù)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shù)家遂造焉/
C.余招立恭起東/行數(shù)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shù)家/遂造焉/
D.余招立恭起/東行數(shù)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shù)家/遂造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乙亥指的是乙亥年,這是中國傳統(tǒng)紀年農(nóng)歷的干支紀年法,60年一個循環(huán),如丙戊年。
B.朔指每月農(nóng)歷初一,“朔”也可引申為“開頭”。如“朔”可指清晨,這是一天的開頭。
C.傳觴是宴飲中傳遞酒杯勸酒。古人喝酒很有講究,也衍生了很多游戲,如“流觴曲水”。
D.寒食即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煙火,只吃冷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隱溪隱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謹慎,樂觀曠達,對生死也很淡然;雖然年事已高,還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飲酒,好讀書,擅長詩歌寫作,與作者有著很深的交往,對已逝的父親充滿懷念。
C.立恭提議出游后應(yīng)該有游記,可是作者因為事務(wù)繁忙,一直未能寫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動筆寫成。
D.文章主要記述了游東山的情況,表現(xiàn)了作者與隱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對老友逝去的感傷。
13.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
(2)已而道士復(fù)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
14.蔣立恭剛開始不愿意在道士的畫上題詩,為什么后來卻又寫下了詩句?請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題崔公池亭舊游溫庭筠
皎鏡方塘菡萏秋,此來重見采蓮舟。
誰能不逐當年樂,還恐添成異日愁。
紅艷影多風裊裊,碧空云斷水悠悠。
檐前依舊青山色,盡日無人獨上樓。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起句回憶昔日游覽崔公池所見之景:水清如鏡的池塘里,綻放著芳香紅艷的荷花,時節(jié)已是初秋了。
B.頷聯(lián)詩人避開對昔游之樂的具體描寫,而以抒情之筆寫今日之感慨,且飽含人生哲理,讀來別有韻味。
C.“紅艷影多風裊裊”中的“紅艷”指荷花,此句是說荷花繁盛,水中倒影與水上花枝一起在風中搖曳。
D.詩題曰“題崔公池亭舊游”,末句云“盡日無人獨上樓”,可見此次重來,既無主人崔公,亦無他人陪伴。
16.清代詩人屈復(fù)《唐詩成法》評此詩曰:“情景兼到,照應(yīng)有法?!闭埥Y(jié)合全詩,談?wù)勀愕睦斫?。?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賦》中,面對浩浩蕩蕩、奔騰不息的長江水,吹洞簫的客人由此發(fā)出人生短暫的感嘆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2)《赤壁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游人任憑一葉扁舟隨波漂蕩,在遼闊的江面上自由來去。
(3)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先后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清人張岱有名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边@話也適用于山水之樂。細讀古人山水游記,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頗為怪異的反而為旅行增加了不少樂趣。()除了臘前早雪雅致珍貴之故,雪水也是烹茶的絕妙水源。
收納山中白雪贈人,聽起來至少也不算。但是你聽過贈送云朵的嗎?清代《秋燈叢話》里有一個故事。黃山云海翻騰,尤以天都峰上,傳為天下第一。游客慕名而來,常常隨身攜帶一只精美的木盒,跑到峰上,打開盒子,收納云氣,緊固盒口。等到下山返鄉(xiāng),這個負離子滿滿的木盒便成為贈送親朋好友的地道“旅游紀念品”。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幕:親友們好奇而鄭重地掀開盒蓋,“云氣”瞬間“結(jié)成峰朵,直沖霄漢”,引來嘖嘖贊嘆。這奇觀恐怕十之八九是作者的想象,不過時人千里送云,想必本來也就在于一份情懷吧。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愛好費盡心機蔚為大觀裝飾
B.癖好枉費心思蔚為壯觀裝飾
C.癖好費盡心機蔚為壯觀裝潢
D.愛好枉費心思蔚為大觀裝潢
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宋代每歲臘前,見雪獨早,杭州五云山地勢高寒,僧人必將收集起來的潔凈白雪,呈給官家。
B.杭州五云山地勢高寒,宋代每歲臘前,見雪獨早,僧人必將潔凈的白雪收集起來,呈給官家。
C.杭州五云山地勢高寒,見雪獨早,宋代每歲臘前,僧人必將收集起來的潔凈白雪,呈給官家。
D.宋代每歲臘前,杭州五云山地勢高寒,見雪獨早,僧人必將潔凈的白雪收集起來,呈給官家。
20.夸張的特征是用夸大的詞語來形容事物,請說明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中有怎樣的夸張。(4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的情懷也同樣重要。比如說時代與時代之間,文學(xué)風格的巨大差異在于情懷而不只在于才華,這一點前人早有注意。宋人戴復(fù)古詩云:“飄零憂國杜陵老,感遇傷時陳子昂。近日不聞秋鶴唳,亂蟬無數(shù)噪斜陽?!痹谶@里,戴復(fù)古把自己所處的南宋時代與唐代對比,。杜甫、陳子昂之所以成為“秋鶴”,不僅在于他們的才華,更在于他們憂國傷時的情懷。而戴復(fù)古所處的南宋時期,雖然有才華的人很多,,于是便只能成為斜陽中的“亂蟬”了。
22.下面這首詩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個電影鏡頭,前兩個鏡頭的腳本已寫出,請續(xù)寫后兩個。要求:①按照詩意來設(shè)計場景和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②想象合理;③每個鏡頭腳本不超過40個字。(4分)
釆蓮子唐·皇甫松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場景)湖邊,采蓮船上。
(人物)釆蓮女,少年,女伴。
鏡頭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麗的姑娘駕著采蓮船從荷花叢中劃出,左顧右盼。
鏡頭二:忽見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怦然心動,癡癡地看著他,竟忘記了搖槳,任憑船兒漂蕩。
鏡頭三:鏡頭四: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作家史鐵生曾寫道:“生病的經(jīng)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的日子多么清爽??人粤?,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jīng)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zāi)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p>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A
2.C
3.A
4.①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觀點,使文章的論證更具說服力和權(quán)威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聚丙烯帶鋼酸洗線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農(nóng)副產(chǎn)品包裝箱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乙硫基氮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磁化溫熱兩用開水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矩鞍環(huán)填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動不停機換網(wǎng)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寬邊歐式門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臥式攪拌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全自動玻璃切割生產(chǎn)線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丁腈橡膠混煉膠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數(shù)控機床技術(shù)先進性
- 2024時事政治考試題庫(基礎(chǔ)題)
- 2023版《思想道德與法治》(緒論-第一章)緒論 擔當復(fù)興大任 成就時代新人;第一章 領(lǐng)悟人生真諦 把握人生方向 第3講 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生
- 第6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教學(xué)課件)-【中職專用】《世界歷史》同步課堂(同課異構(gòu))(高教版2023?基礎(chǔ)模塊)
- 2024年金華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不一樣的物體作業(yè)設(shè)計方案-2023-2024學(xué)年科學(xué)大象版》
- 小學(xué)校本課程教材《趣味數(shù)學(xué)》
- 干細胞療法推廣方案
- (2024年)電工安全培訓(xùn)(新編)課件
- mil-std-1916抽樣標準(中文版)
- 能源經(jīng)濟學(xué)導(dǎo)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