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0神圣丸_痘疹仁端錄卷十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神圣丸_痘疹仁端錄卷十四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31.1. 組成: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31.2. 功效:脾胃虛寒,泄瀉嘔吐,遍身寒涼,痘色灰白。 131.3. 來源:《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13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 132. 相似度50%:茯苓參甘厚樸湯 132.1. 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干姜1錢,茯苓3錢,桂枝1錢,厚樸1錢。 132.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32.3. 加:甘草、桂枝、厚樸 132.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32.5. 功效:傷寒太陰腹?jié)M老。 132.6. 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133. 相似度50%:安蛔理中湯 133.1. 組成:人參1錢半,白術1錢半,干姜1錢半,茯苓1錢半,烏梅3個。 133.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33.3. 加:白術、烏梅 133.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33.5. 功效:蛔厥。 143.6. 來源:《醫(yī)學入門》卷四。 144. 相似度50%:回陽湯 144.1. 組成:大附子3錢,人參2錢,白術1錢,干姜1錢,廣木香1錢5分。 144.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44.3. 加:白術、廣木香 144.4. 減:茯苓、鹿茸、粉甘草 144.5. 功效:脫陽。 144.6. 來源:《玉案》卷二。 145. 相似度50%:和中散 145.1. 組成:厚樸(姜汁制炒)1錢半,人參1錢,白術1錢,茯苓1錢,干姜(炮)6分,甘草(炙)6分。 145.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45.3. 加:厚樸、白術、甘草 145.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45.5. 功效:小兒中焦停寒或夾宿食,痘瘡欲出來出而吐利者。 145.6. 來源:《準繩_幼科》卷四。 146. 相似度50%:附子理中湯 156.1. 組成:大附子(麥面包煨,去皮臍)、人參、白術、干姜(炒)、肉桂、陳皮、茯苓各等分,甘草(炙)減半。 156.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56.3. 加:白術、肉桂、陳皮、甘草 156.4. 減:鹿茸、粉甘草 156.5. 功效:陰寒身戰(zhàn)而重,語言聲輕,氣短,目睛口鼻出冷氣,水漿不入者。 156.6. 來源:《良朋匯集》卷二。 157. 相似度50%:附子理中湯 157.1. 組成:大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干姜(炮)、甘草(炙)、白術各等分。 157.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57.3. 加:甘草、白術 157.4. 減:茯苓、鹿茸、粉甘草 157.5. 功效:脾胃虛寒,腹痛食少,泄利嘔逆,口噤肢厥,以及寒厥痼冷,霍亂臟毒,陰斑瘴毒,喉腫瘡瘍,口舌生瘡,脈沉遲或沉細;并治陰盛格陽,發(fā)熱煩躁。 157.6. 來源:《三因》卷二。 158. 相似度50%:茯苓四逆湯 168.1. 組成:茯苓4兩,人參1兩,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甘草2兩(炙),干姜1兩半。 168.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68.3. 加:附子、甘草 168.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68.5. 功效: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168.6. 來源:《傷寒論》。 169. 相似度50%:茯苓四逆加石脂湯 169.1. 組成:人參3錢,甘草2錢,干姜3錢,茯苓3錢,附子3錢,石脂3錢(生研)。 169.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69.3. 加:甘草、附子、石脂 169.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69.5. 功效:寒疫太陰泄利者。 169.6. 來源:《醫(yī)學摘粹》。 1610. 相似度50%:加味理中湯 1610.1. 組成: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臍)、人參(去蘆)、白術(去蘆)、干姜(炒)、肉桂、陳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減半。 1710.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710.3. 加:白術、肉桂、陳皮、甘草 1710.4. 減:鹿茸、粉甘草 1710.5. 功效:寒甚痼冷。 1710.6. 來源:《回春》卷三。 1711. 相似度50%:茯苓理中湯 1711.1. 組成:茯苓2兩,甘草3兩(炙),干姜1兩(炮),人參3兩,木瓜3兩。 1711.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711.3. 加:甘草、木瓜 1711.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711.5. 功效:霍亂,臍上筑而悸。 1711.6. 來源:《外臺》卷六引《范汪方》。 1712. 相似度50%:姜附湯 1712.1. 組成:白術1兩,茯苓5錢,附子1錢,人參5錢,甘草1錢,干姜1錢。 1712.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712.3. 加:白術、附子、甘草 1812.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812.5. 功效:冬月傷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嘔。 1812.6. 來源:《辨證錄》卷一。 1813. 相似度50%:茯苓安心湯 1813.1. 組成:茯苓3兩,人參3兩,干姜3兩,桂心1兩,遠志皮3兩,甘草2兩(炙)。 1813.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813.3. 加:桂心、遠志皮、甘草 1813.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813.5. 功效:上焦虛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語聲不出。 1813.6. 來源:《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1814. 相似度50%:調(diào)中丸 1814.1. 組成:人參5兩,茯苓5兩,甘草5兩,白術5兩,干姜4兩。 1814.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814.3. 加:甘草、白術 1814.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814.5. 功效:腹冷氣,不能食,及少氣。 1914.6. 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廣濟方》。 1915. 相似度50%:柴胡桂枝干姜湯 1915.1. 組成:柴胡3錢,甘草2錢,人參1錢,茯苓3錢,桂枝3錢,干姜3錢。 1915.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915.3. 加:柴胡、甘草、桂枝 1915.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915.5. 功效:牡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 1915.6. 來源:《四圣心源》卷七。 1916. 相似度50%:參甘姜芩半夏湯 1916.1. 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茯苓3錢,干姜1錢,半夏2錢,生姜1錢。 1916.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1916.3. 加:甘草、半夏、生姜 1916.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1916.5. 功效:寒疫太陽嘔吐。太陰痘癥,嘔吐者。 1916.6. 來源:《四圣懸樞》卷三。 1917. 相似度50%:補中湯 1917.1. 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橘紅1兩,茯苓1兩。 2017.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017.3. 加:甘草、白術、橘紅 2017.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017.5. 功效:泄瀉。 2017.6. 來源:《易簡》。 2018. 相似度50%:半夏橘皮湯 2018.1. 組成:半夏2錢,橘皮1錢,茯苓1錢,人參1錢,甘草1錢(炙),干姜1錢。 2018.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018.3. 加:半夏、橘皮、甘草 2018.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018.5. 功效:伏陰病,嘔利止,厥回而噦,或咳逆者。 2018.6. 來源:《醫(yī)寄伏陰論》卷上。 2019. 相似度50%:白術散 2019.1. 組成:白術2錢,人參2錢,半夏曲2錢,茯苓1錢,干姜1錢,甘草1錢。 2019.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019.3. 加:白術、半夏曲、甘草 2119.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119.5. 功效:小兒嘔吐,脈遲細,有寒。 2119.6. 來源:《本事》卷十。 2120. 相似度50%:安蛔湯 2120.1. 組成:人參7分,白術1錢,茯苓1錢,干姜(炒黑)5分,烏梅2個,花椒(去目)3分。 2120.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120.3. 加:白術、烏梅、花椒 2120.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120.5. 功效:傷寒吐蛔。 2120.6. 來源:《回春》卷二。 2121. 相似度50%:茯苓四逆加半夏湯 2121.1. 組成:人參3錢,茯苓5錢,甘草2錢,干姜3錢,附子3錢,半夏3錢。 2121.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121.3. 加:甘草、附子、半夏 2121.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121.5. 功效:寒疫,少陰厥逆吐泄者。 2221.6. 來源:《醫(yī)學摘粹》。 2222. 相似度50%:苓桂理中湯 2222.1. 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肉桂、茯苓。 2222.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222.3. 加:甘草、白術、肉桂 2222.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222.5. 功效:火虛上乏,口糜,泄瀉。 2222.6. 來源:《金鑒》卷四十二。 2223. 相似度50%:增損理中丸 2223.1. 組成:人參2兩,白術2兩,甘草2兩(炙),干姜6分(炮),枳實4枚,茯苓2兩。 2223.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223.3. 加:白術、甘草、枳實 2223.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223.5. 功效:時行4-5日,大下后或不下,皆心中結(jié)滿,兩脅痞塞,胸中氣急,厥逆欲絕,心胸高起,手不得近。 2223.6. 來源:《外臺》卷三引《崔氏方》。 2324. 相似度50%:養(yǎng)中煎 2324.1. 組成:人參1-3錢,山藥(炒)2錢,白扁豆(炒)2-3錢,炙甘草1錢,茯苓2錢,干姜(炒黃)1-2錢。 2324.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324.3. 加:山藥、白扁豆、炙甘草 2324.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324.5. 功效:中氣虛寒,為嘔為泄者。 2324.6.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2325. 相似度50%:養(yǎng)脾湯 2325.1. 組成:茯苓1兩,白術2兩,丁香半兩,干姜1兩(炮),人參半兩,甘草半兩。 2325.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325.3. 加:白術、丁香、甘草 2325.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325.5. 功效:傷寒后,脾胃氣不和。 2325.6. 來源:《普濟方》卷一四六引《保生回車論》。 2326. 相似度50%:五君子煎 2326.1. 組成:人參2-3錢,白術2錢,茯苓2錢,炙甘草1錢,干姜(炒黃)1-2錢。 2426.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426.3. 加:白術、炙甘草 2426.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426.5. 功效: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 2426.6.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2427. 相似度50%:溫中散 2427.1. 組成:白術1兩,干姜1兩,甘草6錢,人參7錢,茯苓8錢。 2427.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427.3. 加:白術、甘草 2427.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427.5. 功效:感寒腹痛,吐瀉。 2427.6. 來源:《活人心統(tǒng)》卷一。 2428. 相似度50%:胃脹湯 2428.1. 組成:人參1兩,茯苓2兩,橘皮2兩,干姜2兩,甘草(炙)2兩。 2428.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428.3. 加:橘皮、甘草 2528.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528.5. 功效:胃氣不足,心氣少,上奔胸中憒悶,寒冷,腹中絞痛,吐痢宿汁。 2528.6. 來源:《千金翼》卷十五。 2529. 相似度50%:天魂湯 2529.1. 組成:甘草2錢,桂枝3錢,茯苓3錢,干姜3錢,人參3錢,附子3錢。 2529.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529.3. 加:甘草、桂枝、附子 2529.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529.5. 功效:血證后期脾腎陽虛。 2529.6. 來源:《四圣心源》卷四。 2530. 相似度50%:姜附四君子湯 2530.1. 組成:干姜、附子、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 2530.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530.3. 加:附子、白術、炙甘草 2530.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530.5. 功效:寒氣霍亂;半產(chǎn),身熱面赤,脈沉而細。 2530.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2631. 相似度50%:腎著湯 2631.1. 組成:人參、干姜、白術、甘草、茯苓各等分。 2631.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631.3. 加:白術、甘草 2631.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631.5. 功效:中濕,關節(jié)一身盡痛,小便自利,脈沉緩而微。 2631.6. 來源:《普濟方》卷一○八引《如宜方》。 2632. 相似度50%:五君煎 2632.1. 組成:人參2-3錢,白術2錢,茯苓2錢,炙甘草1錢,干姜(炒黃)1-2錢。 2632.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632.3. 加:白術、炙甘草 2632.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632.5. 功效: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 2632.6.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2633. 相似度50%:連理湯 2633.1. 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茯苓、連。 2633.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733.3. 加:甘草、白術、連 2733.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733.5. 功效:脾胃虛寒,內(nèi)蘊濕熱,瀉痢煩渴,吞酸腹脹,小便赤澀者 2733.6. 來源:《證治要訣類方》卷一。 2734. 相似度50%:理中丸 2734.1. 組成:人參1錢,干姜(炒)1錢,茯苓1錢,甘草(炙)1錢。 2734.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734.3. 加:甘草 2734.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734.5. 功效:轉(zhuǎn)筋霍亂,上吐下利,心腹疼痛,及干霍亂,并真陰癥,手足厥冷。 2734.6. 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五。 2735. 相似度50%:理中湯 2735.1. 組成:人參、白術、干姜(炮)、甘草(炙)、茯苓。 2735.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735.3. 加:白術、甘草 2735.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835.5. 功效:吐瀉手足厥冷。 2835.6. 來源:《誠書》卷八。 2836. 相似度50%:理中化痰丸 2836.1. 組成:人參、白術(炒)、干姜、甘草(炙)、茯苓、半夏(姜制)。 2836.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836.3. 加:白術、甘草、半夏 2836.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836.5. 功效:脾胃虛寒,痰涎內(nèi)停,嘔吐少食;或大便不實,飲食難化,咳唾痰涎。 2836.6. 來源:《明醫(yī)雜著》卷六。 2837. 相似度50%:理中茯苓湯 2837.1. 組成:白術3錢,干姜3錢,炙甘草3錢,人參3錢,茯苓3錢。 2837.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837.3. 加:白術、炙甘草 2837.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837.5. 功效:中焦寒濕。 2837.6. 來源:《東垣試效方》卷四。 2938. 相似度50%:理中安蛔湯 2938.1. 組成:人參中、白術中、干姜上、茯苓中、烏梅3個,花椒。 2938.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938.3. 加:白術、烏梅、花椒 2938.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938.5. 功效:蛔厥,手足冷而吐蛔。 2938.6. 來源:《傷寒全生集》卷四。 2939. 相似度50%:姜桂苓參湯 2939.1. 組成:甘草2錢,人參3錢,茯苓3錢,干姜3錢,桂枝3錢,丹皮3錢。 2939.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2939.3. 加:甘草、桂枝、丹皮 2939.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2939.5. 來源:《四圣心源》卷十。 2940. 相似度50%:姜桂參苓首烏湯 2940.1. 組成:人參3錢,首烏3錢,桂枝3錢,甘草2錢,茯苓3錢,干姜3錢。 2940.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3040.3. 加:首烏、桂枝、甘草 3040.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3040.5. 功效:目珠塌陷。 3040.6. 來源:《四圣心源》卷八。 3041. 相似度50%:四君加姜附湯 3041.1. 組成:白術1兩,茯苓5錢,附子1錢,人參5錢,甘草1錢,干姜1錢。 3041.2. 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 3041.3. 加:白術、附子、甘草 3041.4. 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 3041.5. 功效:冬月傷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嘔。 3041.6. 來源:《辨證錄》卷一。 30原方組成: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功效:脾胃虛寒,泄瀉嘔吐,遍身寒涼,痘色灰白。來源:《痘疹仁端錄》卷十四。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算,不計劑量。相似度50%:茯苓參甘厚樸湯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干姜1錢,茯苓3錢,桂枝1錢,厚樸1錢。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甘草、桂枝、厚樸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傷寒太陰腹?jié)M老。來源:《四圣懸樞》卷三。相似度50%:安蛔理中湯組成:人參1錢半,白術1錢半,干姜1錢半,茯苓1錢半,烏梅3個。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白術、烏梅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蛔厥。來源:《醫(yī)學入門》卷四。相似度50%:回陽湯組成:大附子3錢,人參2錢,白術1錢,干姜1錢,廣木香1錢5分。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白術、廣木香減:茯苓、鹿茸、粉甘草功效:脫陽。來源:《玉案》卷二。相似度50%:和中散組成:厚樸(姜汁制炒)1錢半,人參1錢,白術1錢,茯苓1錢,干姜(炮)6分,甘草(炙)6分。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厚樸、白術、甘草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小兒中焦停寒或夾宿食,痘瘡欲出來出而吐利者。來源:《準繩_幼科》卷四。相似度50%:附子理中湯組成:大附子(麥面包煨,去皮臍)、人參、白術、干姜(炒)、肉桂、陳皮、茯苓各等分,甘草(炙)減半。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白術、肉桂、陳皮、甘草減:鹿茸、粉甘草功效:陰寒身戰(zhàn)而重,語言聲輕,氣短,目睛口鼻出冷氣,水漿不入者。來源:《良朋匯集》卷二。相似度50%:附子理中湯組成:大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干姜(炮)、甘草(炙)、白術各等分。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甘草、白術減:茯苓、鹿茸、粉甘草功效:脾胃虛寒,腹痛食少,泄利嘔逆,口噤肢厥,以及寒厥痼冷,霍亂臟毒,陰斑瘴毒,喉腫瘡瘍,口舌生瘡,脈沉遲或沉細;并治陰盛格陽,發(fā)熱煩躁。來源:《三因》卷二。相似度50%:茯苓四逆湯組成:茯苓4兩,人參1兩,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甘草2兩(炙),干姜1兩半。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附子、甘草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來源:《傷寒論》。相似度50%:茯苓四逆加石脂湯組成:人參3錢,甘草2錢,干姜3錢,茯苓3錢,附子3錢,石脂3錢(生研)。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甘草、附子、石脂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寒疫太陰泄利者。來源:《醫(yī)學摘粹》。相似度50%:加味理中湯組成: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臍)、人參(去蘆)、白術(去蘆)、干姜(炒)、肉桂、陳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減半。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白術、肉桂、陳皮、甘草減:鹿茸、粉甘草功效:寒甚痼冷。來源:《回春》卷三。相似度50%:茯苓理中湯組成:茯苓2兩,甘草3兩(炙),干姜1兩(炮),人參3兩,木瓜3兩。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甘草、木瓜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霍亂,臍上筑而悸。來源:《外臺》卷六引《范汪方》。相似度50%:姜附湯組成:白術1兩,茯苓5錢,附子1錢,人參5錢,甘草1錢,干姜1錢。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白術、附子、甘草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冬月傷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嘔。來源:《辨證錄》卷一。相似度50%:茯苓安心湯組成:茯苓3兩,人參3兩,干姜3兩,桂心1兩,遠志皮3兩,甘草2兩(炙)。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桂心、遠志皮、甘草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上焦虛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語聲不出。來源:《外臺》卷六引《刪繁方》。相似度50%:調(diào)中丸組成:人參5兩,茯苓5兩,甘草5兩,白術5兩,干姜4兩。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甘草、白術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腹冷氣,不能食,及少氣。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廣濟方》。相似度50%:柴胡桂枝干姜湯組成:柴胡3錢,甘草2錢,人參1錢,茯苓3錢,桂枝3錢,干姜3錢。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柴胡、甘草、桂枝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牡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來源:《四圣心源》卷七。相似度50%:參甘姜芩半夏湯組成:人參1錢,甘草1錢,茯苓3錢,干姜1錢,半夏2錢,生姜1錢。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甘草、半夏、生姜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寒疫太陽嘔吐。太陰痘癥,嘔吐者。來源:《四圣懸樞》卷三。相似度50%:補中湯組成: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橘紅1兩,茯苓1兩。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甘草、白術、橘紅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泄瀉。來源:《易簡》。相似度50%:半夏橘皮湯組成:半夏2錢,橘皮1錢,茯苓1錢,人參1錢,甘草1錢(炙),干姜1錢。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半夏、橘皮、甘草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效:伏陰病,嘔利止,厥回而噦,或咳逆者。來源:《醫(yī)寄伏陰論》卷上。相似度50%:白術散組成:白術2錢,人參2錢,半夏曲2錢,茯苓1錢,干姜1錢,甘草1錢。原方對照:人參5錢,茯苓5錢,大附子5錢,鹿茸5錢,干姜5錢,粉甘草3錢。加:白術、半夏曲、甘草減:大附子、鹿茸、粉甘草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傳統(tǒng)養(yǎng)生之道課件》課件
- 江蘇省宿遷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調(diào)研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玻璃門承建合同協(xié)議
- 環(huán)保物品采購合同協(xié)議
- 用戶公寓出租合同協(xié)議
- 電子器件購銷合同協(xié)議
- 電器大賣場合同協(xié)議
- 監(jiān)測安全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
- 珠寶玉器購銷合同協(xié)議
- 918勿忘國恥銘記歷史課件-高一上學期主題班會
- 船舶英語考試練習題及答案1-2023-練習版
- 鋼結(jié)構(gòu)廠房裝飾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景泰藍擺件盒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公共關系學電子教案
- 王者榮耀考試試題及答案
- GB/T 5709-2025紡織品非織造布術語
- 杭州市市級機關事業(yè)單位招聘真題2024
- 高速公路消防知識
- Unit 3 Learning better Part B 【知識精研】人教PEP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 地下混凝土水池蓄水試驗方案2024040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