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國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備考對策_第1頁
2012全國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備考對策_第2頁
2012全國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備考對策_第3頁
2012全國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備考對策_第4頁
2012全國課標卷文言文閱讀備考對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課標卷文言文閱讀

備考對策一、全國課標卷簡說2004年,山東、寧夏、廣東、海南、上海5個省區(qū)啟動中學新課程改革,其中上海屬于教化部批準的獨立課程改革試驗區(qū),2004年啟動中學二期課程改革試驗。2007年以上地區(qū)首次實行新課改后的高考。高考語文,上海、山東、廣東自主命題,寧夏、海南由教化部考試中心統(tǒng)一命題,當時簡稱為“寧海卷”或“寧瓊卷”。2010年,黑龍江、吉林、陜西也進入新課改后的高考,也運用這一試卷,所以改稱為“全國課標卷”或“課標全國卷”。2011年,河南、新疆、山西也運用全國課標卷,2012年河北、云南、內(nèi)蒙古也將會運用全國課標卷。12年將有11個省區(qū)運用全國課標卷,不知道會不會出兩套。全國高考語文課標卷依據(jù)《語文考試大綱(課程標準試驗版)》命題,既保持了復原高考30幾年以來全國高考語文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吸取了近幾年中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新精神新成果。做到了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全國高考語文課標卷由兩卷構成,第Ⅰ卷閱讀題(70分,占全卷的47%),包括“古代詩文閱讀”(36分,占全卷24%)和“現(xiàn)代文本閱讀”(34分,占全卷23%)兩個板塊;“古代詩文閱讀”板塊包括“文言文閱讀”(4題19分)、“古代詩歌閱讀”(2題11分)和“名篇名句默寫”(1題6分)三個分題;“現(xiàn)代文本閱讀”板塊包括“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本)閱讀”(3題9分)、“文學類文本閱讀/好用類文本閱讀”(4題25分,選考)三個分題。第Ⅱ卷表達題(80分,占全卷的53%),包括“語言文字運用”(20分,占全卷13%)和“寫作”(60分,占全卷40%)兩個板塊。二、全國課標卷文言文試題詳說文言文試題屬于保持傳統(tǒng)的部分。形式上與之前的全國大綱卷沒什么大的不同之處,都是4題19分。以下主要就5年來的全國課標卷文言文試題一一做些分析。我所舉的高考實例,只是作為分析高考的例證,不重在講高考題本身。因為大家對此應是比較熟悉的了,何況還有大量的資料。作為一線老師,我只是想從實踐的層面,談談我對高考設題和學生答題的一些感受。(一)、第一道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真題展示(07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早孤,從外祖顏真卿學孤:幼年喪父。B.始城州,周十三里城:構筑城墻。C.法廢人慢,當濟以威濟:渡過難關。D.與若期一月還之期:約定時間。

【參考答案】C“濟”應理解為“幫助”“彌補”(08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山濤領選,啟武帝啟:稟告。B.如卿所言,乃堪為丞堪:能夠。C.尚書左仆射裴頒亦深器之器:看重。D.時人許以遠致許:答應。

【參考答案】D“許”應理解為“贊揚”“期許”(09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為震威城兵馬監(jiān)押,攝知城事 攝:代理。B.昭率老幼嬰城,敵攻之力 嬰:環(huán)繞。C.于是夜縋兵出,薄其營 ?。簻p弱。D.城上鼓噪乘之,殺獲甚眾 乘:追逐?!緟⒖即鸢浮緾“薄”應理解為“迫近”(10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杖劍謁太祖于臨濠杖:拿著B.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太祖翼:疼惜C.徇鎮(zhèn)江、丹陽、丹徒、金壇徇:掠取D.賊非吾主敵,盍趣降趣:歸順

【參考答案】D“趣”(cù)應理解為副詞用法“趕快”(11年)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遼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發(fā)輒中迎:面對C、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斂:躲藏D、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徹:穿透【參考答案】C“斂”應理解為“收兵”命題特點通過以上試題,我們發(fā)覺:文言實詞的考查,都是找說明不正確的一項。這從本質(zhì)上符合“能閱讀淺易古代詩文”的實力要求。這種三對一錯的實詞考題設置,對文本的整體閱讀供應了不小的幫助,三個正確的實詞說明當然對弄懂原文有好處了。這意味著,就算你推斷不出錯誤項,把這些信息全部還原到原文中,你也有將近百分之八十的正確率,對你做其他題供應了很多有效信息。文言文閱讀的最終小題“概括分析”的命題原則也是如此,對大家似乎更有幫助。文言實詞的考查,加點詞都為單音節(jié),說明多為兩個字。僅07年是四個字。文言實詞的考查,以動詞為確定重點。即便是10年考的那個副詞“趣”(cù),本身也有不少動詞的義項。文言實詞考查,單年選C雙年選D。有人說,這純屬巧合。有人說,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我說,您瞧著呢?文言實詞的考查,涉及到“活用”,未涉及通假?!盎钣谩敝约右?,是因為我們平常所說的“活用”的詞,有好多事實上是某個詞的另一個義項而已。關于這一點,07年的試題分析說得最透徹:B項中的“城”字,在古代出名詞、動詞兩種用法。用如名詞時起先是指城墻,后來又可指城市。用如動詞時,主要指構筑城墻。閱讀材料中的“城州”,意思正是構筑州治的城墻,因而B項的說明是正確的。D項中的“期”字,也出名詞、動詞兩種用法。用如名詞時指規(guī)定的時間、期限。用如動詞時,表示約定時間。從“期”字在閱讀材料中的語法位置來看,正是充任謂語的動詞用法,因而這里的說明也是正確的。

文言實詞的考查,錯誤項的設置主要有“以偏代正”和“無中生有”兩種。“以偏代正”即從詞的多個義項中找一個其他義項作迷惑。(07、08、09年)“無中生有”即用該詞不具有的意思來作迷惑,且與語境似合似不合,較難把握。(10、11年)文言實詞的考查,大大超出了120個實詞的范圍。5年所考20個實詞,只有4個屬于《語文教學大綱》要求駕馭的120個文言實詞,而且還都集中在07到09這三年,而且只有08年一次在屬于120個文言實詞的詞語上設錯。這也不驚異,早些年也如此。因為這120個文言實詞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不是《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犊荚嚧缶V》只規(guī)定了18個虛詞。附《語文教學大綱》要求駕馭的120個文言實詞愛、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誠、除、辭、次、從、殆、當、道、得、度、非、復、負、蓋、故、固、顧、歸、國、過、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間、見、解、就、舉、絕、堪、克、類、憐、彌、莫、內(nèi)、期、奇、遷、請、窮、去、勸、卻、如、若、善、少、涉、勝、識、使、是、適、書、孰、屬、數(shù)、率、說、私、素、湯、涕、徒、亡、王、望、惡、微、悉、相、謝、信、興、行、幸、修、徐、許、陽、要、宜、遺、貽、易、陰、右、再、造、知、致、質(zhì)、治、諸、賊、族、卒、走、左、坐。備考對策1、不斷積累。《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文總的要求是“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其中關于實詞的具體要求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洞缶V說明》指出,這條要求中值得留意的地方有兩點:一是“常見文言實詞”,這是考查范圍;二是“在文中的含義”,“在文中”這一限制成分是所給條件。所謂“在文中的含義”,事實上就是指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由于文言實詞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因而要確定某個實詞在特定的語境中原委表示哪一個義項,這也就是一種實力。特殊留意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及其與現(xiàn)代漢語的差異現(xiàn)象。具體講,就是要駕馭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復詞、同形異義等現(xiàn)象。所謂“常見實詞”,淺易文言文運用的詞匯主要是常用詞與次常用詞,這是從詞在運用中出現(xiàn)頻率的角度來講的。而從詞義上看,這里所說的常見實詞又應當是古今詞義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分的那一部分。凡中學教學中不止一次出現(xiàn)過的古今詞義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分的實詞都應當算作考查內(nèi)容的常見實詞;當然,也還應當包括一些中學生尚未干脆接觸到的而傳世名篇中卻常常出現(xiàn)的實詞。大家從以上5年試題中可以看到不少我們課本里講過的實詞,如“啟:稟告”“堪:能夠”(《孔雀東南飛》)“嬰:環(huán)繞”“?。簻p弱”(“薄”為錯項,《陳情表》)等等。文言文中有相當一部分學問是固定不變的,高考試卷中考查到的絕大多數(shù)內(nèi)容是考生在原來的課堂學習過的。文言部分的高考除了考查臨場實力的發(fā)揮以外,更重在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積累??荚噧?nèi)容不管是在課內(nèi)還是在課外,功夫確定要下在課內(nèi),這個問題最為重要。文言文課內(nèi)學習是第一位的,是基礎,課內(nèi)學得好、學得精,腦中裝了幾十篇文章,學問便可轉(zhuǎn)化為實力,就會舉一反三,閱讀文言文的水平也就會提高得很快;相反,平常不好好學習課文,學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做題,考試時全憑揣測,那么,十個有八個是不會成功的。因此,高三文言文復習必需梳理教材。教材是學習文言學問最熟知的語境,是幫助學生駕馭重點實詞、詞類活用、句式等學問點的活標本。梳理教材的方法,可以借鑒正中的做法。老師工作的核心是常見文言實詞,因為它們是構成閱讀實力的核心因素。正中去年的做法是:①將1996年至2010年15年高考的文言文進行了梳理,整理出高考考過的重要實詞500多個,這個數(shù)量已經(jīng)大大超出了大綱所規(guī)定的120個。②以這500多個實詞為范圍,在復習中為學生供應文言詞語助讀資料。即每篇課文都選擇其中的重要實詞,將其常用義項列出,且配有例句。2、學會推斷。面對一道試題,假如一眼就看出了問題,可以立時推斷該項錯誤。假如看不出來,則應當接受下列方法:①代入法。這種方法簡潔便捷,既可單用,也可和其他方法協(xié)作運用。把題中選項所給的詞義代入原句,講得通短暫過關,講不能就解除掉,由易到難,逐步確定。②聯(lián)想法。對于某些詞語,可以回憶它在哪些已學過的課文或成語中出現(xiàn)過,是什么意思,哪種含義與這個語言環(huán)境切近,由此推求它在此處的含義。如09年的“于是夜縋兵出,薄其營”。③結(jié)構法。句子的結(jié)構是固定的,組合是有規(guī)律的,詞在句中所處的語法位置,為我們推斷詞義供應了依據(jù)。如主語、賓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大多由副詞充當?shù)?。進而可以推求該詞詞義。如08年的“時人許以遠致”。④語境法。在學習和考試中,我們可以結(jié)合上下文來判定實詞的含義,上下文這個語境是相對穩(wěn)定的,語境可以幫助我們由已知信息揣測、推求未知信息。如09年的“于是夜縋兵出,薄其營”,也可由后文“果驚亂”這個敘述敵軍反應的句子,推斷薄說明為“減弱”是錯誤的,因為“減弱”表示的是一種結(jié)果。(二)、其次道題考查篩選文中信息的實力。真題展示(07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韋丹“助民安居”的一組是①民貧自鬻者,贖歸之②教種茶、麥,仁化大行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④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⑤免半賦,徐取其償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zhuǎn).②④⑤

【參考答案】D(08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說明嵇紹敢于直言諫勸的一組是①時人許以致遠,紹以為必不成器②以不阿比兇族,封弋陽子③自頃禮官協(xié)情,謚不依本④宜省起造之煩,深思謙損之理⑤當軌物作則,垂之于后⑥若釋公聽從私宴,所不敢辭也。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zhuǎn).③④⑤

【參考答案】D(09年)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朱昭堅決主見抗敵的一組是①今日子圣政一新矣 ②取傳禪詔赦宣讀之③汝輩背義偷生,不異犬彘 ④妻子不行為賊污⑤大丈夫一生之事畢矣 ⑥昭躍馬從缺城出A.①②④ B.①③⑥C.②⑤⑥ D.③④⑤【參考答案】D(10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藝高人膽大的一組是①拔劍躍馬沖陣而進②黑將軍勇甚,不行當其鋒③斬首千百計,身不中一矢④賊縛云,云奮身大呼⑤起奪守者刀,殺五六人⑥罵賊不少變,至死聲猶壯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zhuǎn).④⑤⑥

【參考答案】B(11年)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一組是①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②或著崖石皆沒鏃③至洞胸出背,疊貫后騎④愿以運費增價就糴之⑤得善田二萬六千頃⑥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fā)破的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zhuǎn).③⑤⑥【參考答案】D命題特點通過以上試題,我們發(fā)覺:篩選信息的考查,5年來都為“63”式,未出現(xiàn)“82”式?!?3”式即從文段中選出六句,三三組成四組,每個句子出現(xiàn)兩次,要求選出全都能夠表現(xiàn)人物某種品質(zhì)或特征的一組,屬于傳統(tǒng)的擬制方法?!?2“式即從文段中選出八句,兩兩組成四組,句子不重復出現(xiàn),要求分別對應人物兩種品質(zhì)或特征,屬于對常用形式稍稍作了變更。后者難度較大。篩選信息的考查,錯誤項的設置以“答非所問”為主,“對象錯位”較少?!按鸱撬鶈枴奔催x項中的句子與要表達的內(nèi)容不一碼事,如要求找出說明“直言諫勸”的句子,所給的句子卻是說明“不依附權貴”的?!皩ο箦e位”即句子表述的對象不是題干中所說的對象,而是別人做的事或說的話。這種設錯方式幾乎沒有。篩選信息的考查,正確答案多為D項。僅10年選B項。緣由可能是選文大都要介紹傳主生平,進入主要內(nèi)容較慢,選項中的句①句②特殊是句①未能涉及。10年不同,因為它是直奔主要內(nèi)容。備考對策解除法。一道信息篩選題,至少有一個較為明顯的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看出來后,可以解除兩個選項,再對剩余兩個選項中的不同的句子進行比較,較簡潔得到答案。這道題學生得分普遍較高。(三)、第三道題是對閱讀材料相關文意的綜合考查,著重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概括和分析。真題展示(07年)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韋丹為人率直,敢于發(fā)表不同看法。舊例規(guī)定,凡出訪外國,朝廷賜下州縣官員名額,賣出后充作資費;韋丹認為費用應由朝廷支付,不行賣官求錢。B.韋丹認為法令廢弛就會導致人們對它的輕視,因而主見嚴懲謀反的劉辟;對所治三州,認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費國家錢財,不若劃歸河東管轄。C.韋丹對貪污現(xiàn)象細致核查,責之甚嚴。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抄沒其家,查得實據(jù),下令一月之內(nèi)如數(shù)補還,保住國家財產(chǎn)不受損失。D.韋丹去世之后,裴誼建議為他設立祠堂,刻石集功,當朝宰相也認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視察使上報韋丹的功績并刻碑表彰。

【參考答案】C據(jù)原文,侵吞糧食者井非倉廩主管(08年)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嵇紹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歲而孤,與母親居住在家。山海選拔官員時間武帝說到嵇紹的才能,嵇紹被任為秘書丞,升遷至汝陰太守,并表現(xiàn)出他的知人之前。B.侍中賈謐以外戚而受寵信,居于高位,眾人趨附。賈謐想與嵇紹交往。嵇紹拒而不答。廣陵公陳準死后,太常上奏謚號,嵇紹反對說,謚號不合實情,應予改謚。C.齊王冏輔政,大興土木,以廣宅第,嵇紹不以為然,冏雖心中不悅,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齊王冏宴會時又要嵇紹操琴為歡,嵇紹卻據(jù)理拒絕,使齊王冏大感羞慚。D.朝廷北征時大敗于蕩陰,百官及侍衛(wèi)全都潰散,只有嵇紹奮命捍衛(wèi),最終被害于皇帝之側(cè)。事務平定后,有人欲為皇帝洗衣,皇帝說,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參考答案】C依據(jù)原文,是說“冏雖謙順以報之,而卒不能用”,意思是齊王未接受嵇紹的建議(09年)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朱昭靠著功績官至秉義郎,他聽從時俗,不刻意地表現(xiàn)自己。在震威期間,夏人乘虛入侵,他招募千余威猛精銳士卒,夜縋出城,乘勢殺敵,獲得成功。B.夏人部隊晝夜進攻,其首領悟兒思齊邀請朱昭議事,數(shù)落宋朝失信,企圖招降宋軍。朱昭反對說,宋朝國君內(nèi)部禪讓,新君政令一新;堅決拒絕倒戈。C.在眾多城池倒戈后,朱昭舊友也示意他倒戈。朱昭怒斥后,張弓要射死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戰(zhàn),獲勝可再圖功業(yè),失敗陳尸境內(nèi)也心安理得。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與敵人串通,透露了朱昭準備突圍的消息。敵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墜入溝塹,他怒目提劍,無人敢前,最終中箭而死。【參考答案】D“敵人害死守兵”不精確,據(jù)原文應是“以利啖守兵”,意思是以利收買了守兵(10年)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花云威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賞識。至正十三年他拜見太祖,曾在遇險時自告奮勇使太祖免于難;此后又多次帶兵打仗,建立顯赫戰(zhàn)功,得到太祖提拔。B.花云與賊寇奮力抗爭,至死不屈?;ㄔ岂v守太平常,陳友諒率水師攻破城池,元帥朱文遜戰(zhàn)死,他被俘;花云臨危不懼,在被殺的當口,仍高聲痛罵賊寇。C.花云的妻子決心為丈夫殉節(jié)。花云妻子看到戰(zhàn)況緊急,知道丈夫生命緊急,表示自己決不獨活,將三歲的兒子托付給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沒水而死。D.花云的兒子花煒歷盡艱辛后平安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兒抱起花煒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兒將他托養(yǎng)在漁家,后來又帶他渡江,一年后才來到太祖身邊。

【參考答案】B敘述朱文遜死于城池被攻破之后,與原文意思不符(11年)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何灌有軍事才能,射技震驚契丹。經(jīng)略使韓縝極為賞識他,認為終將取代自己;在守邊時,何灌大顯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師都驚恐起拜。B.何灌深諳西北邊事,受到徽宗贊許。他任河東將時奮勇?lián)敉送鈹?,?jīng)舉薦得到徽宗召問,他用笏板指畫以助講解,形象生動,徵宗很快明白了邊戰(zhàn)形勢。C.何灌擅長治理政務,舉措得到皇上認可。為完成運糧任務,他建議將水運改為陸運;在招募射士時,又提出修渠引水,興造良田,使剩余勞力樂于應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敵,不幸陣亡。金兵南下,梁方平棄城逃遁,何灌阻擋潰退未成;金兵長驅(qū)直下,靠近京城,何灌領命背城抗敵三日,受傷戰(zhàn)死?!緟⒖即鸢浮緾據(jù)原文,沒有建議陸運,建議的是增價就地買糧。命題特點通過以上試題,我們發(fā)覺:概括分析的考查,都是找不正確的一項。緣由與實詞題相同,有助于對文本的整體理解。概括分析的考查,設題小有變更。10年之前,題干叫“分析和概括”,這兩年叫“概括和分析”,四個選項的敘述也隨之變更。這個變更很直觀,對我們選題有幫助,它可以讓我們很快的推斷某套古文題是不是近兩年的新題。(限全國課標卷地區(qū))概括分析的考查,錯誤項的設置主要有“自相沖突”和“曲解詞意”兩種?!白韵鄾_突”包括“人事不清,張冠李戴”(07年)“時事顛倒,前后雜糅”(10年)“無中生有,以假擾真”(11年)等,可依據(jù)原文相關語段推斷其為錯誤,答題區(qū)間較大。“曲解詞意”即有意曲解文段中某個詞語或某個句子的意思,與文段其他部分沒有什么聯(lián)系,答題區(qū)間較小。(08-09年)概括分析的考查,正確答案多不選A項。緣由可能是不想一起先就把考生弄糊涂,也可能只是我們一廂情愿的揣測。備考對策比照推斷法。把每一個選項都在原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兩相細細比照,看看原委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異同。相同,則該項是正確的;不同,則該項是錯誤的。假如文中有些詞語或句子不好理解,運用推斷實詞詞義的方法去解決。(四)、第四道題是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實力和翻譯實力。理解是文言文翻譯的基礎,而對文意的理解又取決于對文中實詞與虛詞的理解。評分參考對譯出全句大意與譯出關鍵詞語分別提出了要求,并各自賜予了確定的分值?!按笠狻敝邪▽嵲~與虛詞,特殊是對虛詞理解的要求;“關鍵詞語”則側(cè)重在對實詞的理解上。真題展示(07年)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城現(xiàn)代漢語。(1)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2)驗卒所告,皆不實,丹治狀愈明?!緟⒖即鸢浮?1)逃亡沒有回來的,官府替他們蓋房;貧困不能蓋房的,賜予他們錢財。(2)查驗差役告發(fā)的事,都不符合實際,韋丹成功治理的情狀更加顯明。【試題解析】第(1)題中的關鍵詞語有“復”、“官為”的“為”、“畀”(bì)三處。第(2)題中的關鍵詞語有“驗”、“告”、“治狀”三處。(08年)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謚號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2)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征紹。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緟⒖即鸢浮?1)謚號是用來流傳后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2)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舉,征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驹囶}解析】第(1)題中的關鍵詞語有“所以”、“大名”兩處。第(2)題的關鍵詞語有“尋而”、“蒙業(yè)”、“承詔”三處。(09年)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凡被圍四日,城多圮壞,昭以智補御,皆合法,然不行復支。(2)昭勒眾于通衢接戰(zhàn),自暮達旦,尸填街不行行。【參考答案】(1)總共被圍四天,城墻大多毀壞,朱昭靠著才智修補城墻抵抗敵兵,全都中規(guī)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撐下去。(2)朱昭率領眾人在大街要道上與敵軍交戰(zhàn),從傍晚直到天明,尸體塞滿街面,無法通行?!驹囶}分析】第(1)小題中的關鍵詞語有“凡、圮壞、法”三處。第(2)小題中的關鍵詞語也有三處:“勒、通衢、填”。(10年)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賊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漲,緣舟尾攀堞而上。(2)遇僨軍奪舟棄江中,浮斷木入葦洲,采蓮實哺兒,七日不死。【參考答案】(1)賊寇進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著漲水,沿著船尾攀爬城墻的垛口上去。(2)遇上敗軍搶走船只把他們丟棄在江中,靠著斷木漂移進入蘆葦洲中,采摘蓮子喂養(yǎng)小兒,七天都未死去?!驹囶}分析】第(1)小題的關鍵詞語有“乘”“緣”“攀”三個?!拜^難的詞語例如“堞”,未列入關鍵詞語,這正體現(xiàn)了降低難度的意思。第(2)小題中的關鍵詞語有“浮”“蓮實”兩個,難度也不大。(11年)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整弓復中之,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2)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參考答案】(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觀看的人贊美,皇上親自賜酒犒勞他。(2)何灌來到,懇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叮囑他把守西部邊角?!驹囶}分析】暫未拿到權威版本。命題特點通過以上試題和試題分析,我們發(fā)覺:翻譯的考查,關鍵詞語范圍較廣。動詞最多,名詞、形容詞、有確定意義的虛詞也都在考核之內(nèi)。有不少雙音節(jié)關鍵詞。翻譯的考查,近兩年關鍵詞語難度不大。較難的詞語不列入關鍵詞語,這正體現(xiàn)了降低難度的意思。翻譯的考查,譯出大意即可以給一半的分數(shù)。這里也含有適當降低難度的意味;換言之,即使不能做到字字落實而能譯出大意,也會得到確定的分數(shù)(5分或4分)。河北省明確規(guī)定,因給分點的詞翻譯錯誤造成的句義不順暢,不影響整體句子大意,不重復扣分。備考對策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信、達、雅?!靶拧奔淳_,不歪曲,不遺漏?!斑_”即通順,沒語病,符合現(xiàn)代漢語習慣?!把拧奔次墓P美麗,遣詞造句生動傳神。對于中學生而言,“信、達”是最重要的,從功利的角度來講,為了“信、達”,有時甚至可以舍棄“雅”。因為有時候“雅”了之后,關鍵詞語就可能丟分。大家看看11年的翻譯答案,多么生硬,毫無“雅”意,生怕連“達”都算不上!文言文翻譯的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