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_第1頁
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_第2頁
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_第3頁
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_第4頁
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腦神經

cranialnerve神經系統(tǒng)

nervoussystem腦神經

cranialnerve神經系統(tǒng)

nervou112對腦神經的名稱、序數(shù)第Ⅰ對:嗅神經第Ⅱ對:視神經第Ⅲ對:動眼神經第Ⅳ對:滑車神經第Ⅴ對:三叉神經第Ⅵ對:展神經第Ⅶ對:面神經第Ⅷ對:前庭蝸神經第Ⅸ對:舌咽神經第Ⅹ對:迷走神經第Ⅺ對:副神經第Ⅻ對:舌下神經簡稱:Ⅰ嗅Ⅱ視Ⅲ動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聽Ⅸ舌咽迷走副神經全12對腦神經的名稱、序數(shù)第Ⅰ對:嗅神經212對腦神經的性質感覺性的Ⅰ、Ⅱ、Ⅷ運動性的Ⅲ、Ⅳ、Ⅵ、Ⅺ、Ⅻ混合性的Ⅴ、Ⅶ、Ⅸ、Ⅹ12對腦神經的性質感覺性的Ⅰ、Ⅱ、Ⅷ3﹙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Ⅻ﹚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4與延髓相連的腦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與延髓相連的腦神經舌咽神經5與腦橋相連的腦神經三叉神經展神經面神經前庭蝸神經與腦橋相連的腦神經三叉神經6與中腦相連的腦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唯一從腦干背面發(fā)出的神經)與中腦相連的腦神經動眼神經7顱底內面觀顱底內面觀8顱底外面觀顱底外面觀9

腦神經中的感覺纖維,其神經元胞體位于腦外感覺性腦神經節(jié),其中樞突入腦,周圍突組成腦神經中的感覺成分。三叉神經外側面觀腦神經中的感覺纖維,其神經元胞體位于腦外感覺性腦神經10腦神經中的內臟運動神經纖維,在到達所支配的器前,需在腦外的內臟神經節(jié)中交換神經元,其節(jié)后纖維支配效應器。三叉神經內側面觀腦神經中的內臟運動神經纖維,在到達所支配的器前,需在11嗅粘膜中嗅細胞——嗅絲(嗅神經)嗅球

穿篩孔Ⅰ嗅神經olfactoryn.篩孔穿篩孔Ⅰ嗅神經olfactoryn.篩孔12

視細胞雙極細胞節(jié)細胞軸突視神經視束外側膝狀體經視神經管入顱Ⅱ視神經opticn.視細胞雙極細胞節(jié)細胞軸突13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14Ⅷ前庭蝸神經vestibulocochlearn.(一)前庭神經vestibularn.——傳導平衡覺前庭神經核前庭神經經內耳門入顱橢圓囊斑球囊斑壺腹嵴

周圍突前庭神經節(jié)前庭蝸神經

蝸神經前庭神經(雙極神經元)經橋延溝外側入腦Ⅷ前庭蝸神經vestibulocochlearn.15(二)蝸神經cochlearn.——傳導聽覺蝸神經核蝸神經蝸神經節(jié)周圍突螺旋器

(雙極神經元)螺旋器經內耳門入顱經橋延溝外側入腦(二)蝸神經cochlearn.——傳導聽16

經海綿竇外側壁、眶上裂入眶

Ⅲ動眼神經oculomotorn.一般軀體運動性一般內臟運動性(副交感)運動性睫狀神經節(jié)瞳孔括約肌睫狀肌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提上瞼肌經腳間窩出腦動眼神經副核動眼神經核動眼神經經海綿竇外側壁、眶上裂入眶Ⅲ動眼神經oc17滑車神經核Ⅳ滑車神經

上斜肌經海綿竇外側壁、眶上裂入眶滑車神經

經下丘下方出腦滑車神經核Ⅳ滑車神經上斜肌經海綿竇外側壁、眶上裂入眶18展神經核——展神經Ⅵ展神經abducentn.

經海綿竇內側壁、眶上裂入眶外直肌展神經經橋延溝中部外側出腦展神經核——展神經Ⅵ展神經abducentn.19Ⅺ副神經副神經

疑核

副神經核

副神經經延髓后外側溝下部出腦經頸靜脈孔出顱咽喉肌胸鎖乳突肌斜方?、鄙窠浉鄙窠浺珊烁鄙窠浗浹铀韬笸鈧葴舷虏砍?0舌下神經Ⅻ舌下神經經舌下神經管出顱頦舌肌經延髓前外側溝中部出腦舌內肌舌下神經核舌下神經Ⅻ舌下神經經舌下神經管出顱頦舌肌經延髓21性質—混合性Ⅴ三叉神經trigeminaln.一般軀體感覺性→頭面部皮膚及粘膜特殊內臟運動性→咀嚼肌三叉神經感覺核中樞突三叉神經節(jié)下頜神經三叉神經運動核眼神經上頜神經經眶上裂入顱經圓孔入顱經卵圓孔入顱三叉神經經腦橋入腦咀嚼肌性質—混合性Ⅴ三叉神經trigeminaln.22分支:1.額神經2.淚腺神經3.鼻睫神經

第一支——眼神經一般軀體感覺性三叉神經節(jié)海綿竇、眶上裂

眼神經眶上神經→眼裂以上皮膚滑車上神經分支:第一支——眼神經一般軀體感覺性三叉神經節(jié)海綿竇23第二支——上頜神經一般軀體感覺性三叉神經節(jié)海綿竇、圓孔、翼腭窩、眶下裂上頜神經的分支:1.眶下神經2.顴神經3.上牙槽神經4.翼腭神經顴神經上牙槽神經翼腭神經及翼腭神經節(jié)上頜神經第二支——上頜神經一般軀體感覺性三叉神經節(jié)海綿竇、24第三支——下頜神經混合性下頜牙、舌前2/3、口裂以下皮膚(感覺)卵圓孔三叉神經節(jié)三叉神經運動纖維咀嚼肌、鼓膜張肌等(運動)第三支——下頜神經混合性下頜牙、舌前2/3、口裂以下皮25下頜神經的分支:1.耳顳神經———顳部皮膚,并將舌咽神經的副交感纖維導入腮腺。2.舌神經————舌前2/3粘膜、司一般軀體感覺并有面神經的鼓索加入。3.下牙槽神經——下頜牙齒,終支為頦神經——口裂以下皮膚。4.咀嚼肌神經——運動性,支配4塊咀嚼肌。5.頰神經——分布于頰部皮膚和黏膜頰神經下頜神經的分支:頰神經26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27Ⅶ面神經facialn.性質—混合性特殊內臟運動性一般內臟運動性(副交感)特殊內臟感覺性

面神經核上泌涎核孤束核舌前2/3味覺下頜下神經節(jié)膝神經節(jié)(副交感性)翼腭神經節(jié)面神經經橋延溝外側出入腦經內耳門入面神經管面肌下頜下腺舌下腺淚腺經莖乳孔出顱Ⅶ面神經facialn.性質—混合性特殊內臟運28面神經管內分支:走行:面神經出莖乳孔前6mm處發(fā)出——鼓索—1、鼓索Chordatympani味覺纖維(終于孤束核上半)副交感纖維(上泌涎核)性質——混合性舌前2/3味覺下頜下腺、舌下腺——加入舌神經下頜下神經節(jié)(副交感性)面神經管內分支:走行:面神經出莖乳孔前6mm處發(fā)出——29鼓索下頜下腺舌下腺鼓索下頜下腺舌下腺302、巖大神經(巖淺大神經)——副交感纖維3.、鐙骨肌神經→鐙骨肌淚腺等翼腭神經節(jié)(副交感性)面神經管內分支:2、巖大神經(巖淺大神經)——副交感纖維3.、鐙骨肌神經31顱外分支:面神經出莖乳孔后在腮腺實質內形成腮腺內叢。腮腺內叢:顳支顴支頰支下頜緣支頸支顱外分支:腮腺內叢:顳支32副交感根←鼓索副交感纖維交感根←面動脈的交感叢感覺根←來自舌神經下頜下神經節(jié)(副交感節(jié))下頜下神經節(jié)(副交感節(jié))33Ⅸ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n.混合性

疑核

下泌涎核

孤束核下半

孤束核上半三叉神經脊束核耳神經節(jié)中樞突下神經節(jié)周圍突下神經節(jié)中樞突周圍突上神經節(jié)中樞突周圍突(副交感性)莖突咽肌腮腺咽、舌后1/3頸A竇、頸A小球等舌后1/3味覺耳后皮膚特殊內臟運動性

一般內臟運動性(副交感)

一般內臟感覺性

特殊內臟感覺性

一般軀體感覺性舌咽神經Ⅸ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n.混341.舌支→舌后1/3粘膜,司一般內臟感覺和味覺2.咽支→咽粘膜3.鼓室支→巖小神經4.頸動脈竇支→頸動脈竇、頸動脈小球5.肌支→莖突咽肌分支:耳神經節(jié)腮腺(副交感性)1.舌支→舌后1/3粘膜,司一般內臟感覺和味覺分支35副交感根←巖小神經←下泌涎核交感根←腦膜中動脈交感叢運動根←下頜神經感覺根←耳顳神經耳神經節(jié)(副交感節(jié))耳神經節(jié)(副交感節(jié))36混合性Ⅹ迷走神經vagusn.特殊內臟運動性

一般內臟運動性(副交感)一般內臟感覺性一般軀體感覺性疑核迷走神經背核孤束核三叉神經脊束核咽喉肌周圍突器官旁或器官內副交感神經節(jié)下神經節(jié)上神經節(jié)中樞突周圍突迷走神經心肌、平滑肌、腺體頸、胸、腹部器官耳廓外耳道混合性Ⅹ迷走神經vagusn.特殊內臟運動性37橄欖后溝出延髓→頸靜脈孔出顱→上、下神經節(jié)→迷走神經干在頸動脈鞘內下行→達頸根部→迷走神經走行橄欖后溝出延髓→頸靜脈孔出顱→上、下神經節(jié)→迷走神經干在頸動38左迷走神經進入胸腔越過主動脈弓前方左肺根后方食管前面食管前叢→迷走神經前干左迷走神經走行左迷走神經進入胸腔越過主動脈弓前方39右迷走神經走行右迷走神經越過右鎖骨下動脈前方下行→右肺根后方→食管后面→食管后叢→迷走神經后干右迷走神經走行右迷走神經越過右鎖骨下動脈前方下行→右肺根后方40頸部分支—喉上神經→環(huán)甲肌、喉粘膜胸部分支—喉返神經→腹部分支—胃前支、胃后支、肝支腹腔支→肝等上腹部器官、腎、結腸左曲以上消化管主要分支:左:繞主動脈弓右:繞右鎖骨下動脈喉肌喉粘膜→頸部分支—喉上神經→環(huán)甲肌、喉粘膜主要分支:左:繞主41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42迷走神經前干“鴉爪”形分支腹腔節(jié)和叢肝支腹腔支胃壁支胃前支迷走神經前干迷走神經前干“鴉爪”形分支腹腔節(jié)和叢43迷走神經后干

“鴉爪”形分支腹腔節(jié)和叢迷走神經后干胃后支腹腔支胃壁支迷走神經后干

“鴉爪”形分支腹腔節(jié)和叢迷走神44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45腦神經出入腦的部位及與腦神經核的關系腦神經出入腦的部位及與腦神經核的關系46穿經海綿竇內側壁的結構:頸內動脈和展神經穿經海綿竇外側壁的結構動眼神經滑車神經眼神經上頜神經由前向后依次為:穿經海綿竇內側壁的結構:頸內動脈和展神經穿經海綿竇外側壁的結47穿經眶上裂的結構有:

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和眼神經穿經頸靜脈孔的結構有: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頸內靜脈穿經眶上裂的結構有:

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和眼神經穿4812對腦神經的性質及與腦相連的部位序號

名稱

性質

連腦部位

嗅神經

感覺性

端腦

視神經

感覺性

間腦

動眼神經

混合性

中腦

滑車神經

運動性

中腦

三叉神經

混合性

腦橋

展神經

運動性

腦橋

面神經

混合性

腦橋

前庭蝸神經

感覺性

腦橋

舌咽神經

混合性

延髓

迷走神經

混合性

延髓

副神經

運動性

延髓

舌下神經

運動性

延髓

12對腦神經的性質及與腦相連的部位序號名稱性質連腦部位49十二對腦神經出入顱部位及分布范圍序號

出入顱部位

分布

篩孔

鼻粘膜嗅區(qū)

視神經管

眼球視網膜

眶上裂

上下內直肌

下斜肌

上瞼提肌

瞳孔括約肌

睫狀肌

眶上裂

上斜肌

眶上裂

圓孔

卵圓孔

頭面部皮膚、口腔、鼻腔粘膜、咀嚼肌、舌體粘膜

眶上裂

外直肌

莖乳孔

內耳門

表情肌、淚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舌前2/3味蕾

內耳門

內耳感受器

頸靜脈孔

咽肌、腮腺、舌后1/3粘膜和味蕾

頸靜脈孔

咽、喉肌、耳、硬腦膜、胸腹臟器、咽喉粘膜等

頸靜脈孔

胸鎖乳突肌、斜方肌

舌下神經管

舌肌

十二對腦神經出入顱部位及分布范圍序號出入顱部位50請同學們預習:內臟神經系統(tǒng)請同學們預習:內臟神經系統(tǒng)51腦神經

cranialnerve神經系統(tǒng)

nervoussystem腦神經

cranialnerve神經系統(tǒng)

nervou5212對腦神經的名稱、序數(shù)第Ⅰ對:嗅神經第Ⅱ對:視神經第Ⅲ對:動眼神經第Ⅳ對:滑車神經第Ⅴ對:三叉神經第Ⅵ對:展神經第Ⅶ對:面神經第Ⅷ對:前庭蝸神經第Ⅸ對:舌咽神經第Ⅹ對:迷走神經第Ⅺ對:副神經第Ⅻ對:舌下神經簡稱:Ⅰ嗅Ⅱ視Ⅲ動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聽Ⅸ舌咽迷走副神經全12對腦神經的名稱、序數(shù)第Ⅰ對:嗅神經5312對腦神經的性質感覺性的Ⅰ、Ⅱ、Ⅷ運動性的Ⅲ、Ⅳ、Ⅵ、Ⅺ、Ⅻ混合性的Ⅴ、Ⅶ、Ⅸ、Ⅹ12對腦神經的性質感覺性的Ⅰ、Ⅱ、Ⅷ54﹙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Ⅻ﹚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55與延髓相連的腦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與延髓相連的腦神經舌咽神經56與腦橋相連的腦神經三叉神經展神經面神經前庭蝸神經與腦橋相連的腦神經三叉神經57與中腦相連的腦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唯一從腦干背面發(fā)出的神經)與中腦相連的腦神經動眼神經58顱底內面觀顱底內面觀59顱底外面觀顱底外面觀60

腦神經中的感覺纖維,其神經元胞體位于腦外感覺性腦神經節(jié),其中樞突入腦,周圍突組成腦神經中的感覺成分。三叉神經外側面觀腦神經中的感覺纖維,其神經元胞體位于腦外感覺性腦神經61腦神經中的內臟運動神經纖維,在到達所支配的器前,需在腦外的內臟神經節(jié)中交換神經元,其節(jié)后纖維支配效應器。三叉神經內側面觀腦神經中的內臟運動神經纖維,在到達所支配的器前,需在62嗅粘膜中嗅細胞——嗅絲(嗅神經)嗅球

穿篩孔Ⅰ嗅神經olfactoryn.篩孔穿篩孔Ⅰ嗅神經olfactoryn.篩孔63

視細胞雙極細胞節(jié)細胞軸突視神經視束外側膝狀體經視神經管入顱Ⅱ視神經opticn.視細胞雙極細胞節(jié)細胞軸突64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65Ⅷ前庭蝸神經vestibulocochlearn.(一)前庭神經vestibularn.——傳導平衡覺前庭神經核前庭神經經內耳門入顱橢圓囊斑球囊斑壺腹嵴

周圍突前庭神經節(jié)前庭蝸神經

蝸神經前庭神經(雙極神經元)經橋延溝外側入腦Ⅷ前庭蝸神經vestibulocochlearn.66(二)蝸神經cochlearn.——傳導聽覺蝸神經核蝸神經蝸神經節(jié)周圍突螺旋器

(雙極神經元)螺旋器經內耳門入顱經橋延溝外側入腦(二)蝸神經cochlearn.——傳導聽67

經海綿竇外側壁、眶上裂入眶

Ⅲ動眼神經oculomotorn.一般軀體運動性一般內臟運動性(副交感)運動性睫狀神經節(jié)瞳孔括約肌睫狀肌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下斜肌提上瞼肌經腳間窩出腦動眼神經副核動眼神經核動眼神經經海綿竇外側壁、眶上裂入眶Ⅲ動眼神經oc68滑車神經核Ⅳ滑車神經

上斜肌經海綿竇外側壁、眶上裂入眶滑車神經

經下丘下方出腦滑車神經核Ⅳ滑車神經上斜肌經海綿竇外側壁、眶上裂入眶69展神經核——展神經Ⅵ展神經abducentn.

經海綿竇內側壁、眶上裂入眶外直肌展神經經橋延溝中部外側出腦展神經核——展神經Ⅵ展神經abducentn.70Ⅺ副神經副神經

疑核

副神經核

副神經經延髓后外側溝下部出腦經頸靜脈孔出顱咽喉肌胸鎖乳突肌斜方?、鄙窠浉鄙窠浺珊烁鄙窠浗浹铀韬笸鈧葴舷虏砍?1舌下神經Ⅻ舌下神經經舌下神經管出顱頦舌肌經延髓前外側溝中部出腦舌內肌舌下神經核舌下神經Ⅻ舌下神經經舌下神經管出顱頦舌肌經延髓72性質—混合性Ⅴ三叉神經trigeminaln.一般軀體感覺性→頭面部皮膚及粘膜特殊內臟運動性→咀嚼肌三叉神經感覺核中樞突三叉神經節(jié)下頜神經三叉神經運動核眼神經上頜神經經眶上裂入顱經圓孔入顱經卵圓孔入顱三叉神經經腦橋入腦咀嚼肌性質—混合性Ⅴ三叉神經trigeminaln.73分支:1.額神經2.淚腺神經3.鼻睫神經

第一支——眼神經一般軀體感覺性三叉神經節(jié)海綿竇、眶上裂

眼神經眶上神經→眼裂以上皮膚滑車上神經分支:第一支——眼神經一般軀體感覺性三叉神經節(jié)海綿竇74第二支——上頜神經一般軀體感覺性三叉神經節(jié)海綿竇、圓孔、翼腭窩、眶下裂上頜神經的分支:1.眶下神經2.顴神經3.上牙槽神經4.翼腭神經顴神經上牙槽神經翼腭神經及翼腭神經節(jié)上頜神經第二支——上頜神經一般軀體感覺性三叉神經節(jié)海綿竇、75第三支——下頜神經混合性下頜牙、舌前2/3、口裂以下皮膚(感覺)卵圓孔三叉神經節(jié)三叉神經運動纖維咀嚼肌、鼓膜張肌等(運動)第三支——下頜神經混合性下頜牙、舌前2/3、口裂以下皮76下頜神經的分支:1.耳顳神經———顳部皮膚,并將舌咽神經的副交感纖維導入腮腺。2.舌神經————舌前2/3粘膜、司一般軀體感覺并有面神經的鼓索加入。3.下牙槽神經——下頜牙齒,終支為頦神經——口裂以下皮膚。4.咀嚼肌神經——運動性,支配4塊咀嚼肌。5.頰神經——分布于頰部皮膚和黏膜頰神經下頜神經的分支:頰神經77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78Ⅶ面神經facialn.性質—混合性特殊內臟運動性一般內臟運動性(副交感)特殊內臟感覺性

面神經核上泌涎核孤束核舌前2/3味覺下頜下神經節(jié)膝神經節(jié)(副交感性)翼腭神經節(jié)面神經經橋延溝外側出入腦經內耳門入面神經管面肌下頜下腺舌下腺淚腺經莖乳孔出顱Ⅶ面神經facialn.性質—混合性特殊內臟運79面神經管內分支:走行:面神經出莖乳孔前6mm處發(fā)出——鼓索—1、鼓索Chordatympani味覺纖維(終于孤束核上半)副交感纖維(上泌涎核)性質——混合性舌前2/3味覺下頜下腺、舌下腺——加入舌神經下頜下神經節(jié)(副交感性)面神經管內分支:走行:面神經出莖乳孔前6mm處發(fā)出——80鼓索下頜下腺舌下腺鼓索下頜下腺舌下腺812、巖大神經(巖淺大神經)——副交感纖維3.、鐙骨肌神經→鐙骨肌淚腺等翼腭神經節(jié)(副交感性)面神經管內分支:2、巖大神經(巖淺大神經)——副交感纖維3.、鐙骨肌神經82顱外分支:面神經出莖乳孔后在腮腺實質內形成腮腺內叢。腮腺內叢:顳支顴支頰支下頜緣支頸支顱外分支:腮腺內叢:顳支83副交感根←鼓索副交感纖維交感根←面動脈的交感叢感覺根←來自舌神經下頜下神經節(jié)(副交感節(jié))下頜下神經節(jié)(副交感節(jié))84Ⅸ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n.混合性

疑核

下泌涎核

孤束核下半

孤束核上半三叉神經脊束核耳神經節(jié)中樞突下神經節(jié)周圍突下神經節(jié)中樞突周圍突上神經節(jié)中樞突周圍突(副交感性)莖突咽肌腮腺咽、舌后1/3頸A竇、頸A小球等舌后1/3味覺耳后皮膚特殊內臟運動性

一般內臟運動性(副交感)

一般內臟感覺性

特殊內臟感覺性

一般軀體感覺性舌咽神經Ⅸ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n.混851.舌支→舌后1/3粘膜,司一般內臟感覺和味覺2.咽支→咽粘膜3.鼓室支→巖小神經4.頸動脈竇支→頸動脈竇、頸動脈小球5.肌支→莖突咽肌分支:耳神經節(jié)腮腺(副交感性)1.舌支→舌后1/3粘膜,司一般內臟感覺和味覺分支86副交感根←巖小神經←下泌涎核交感根←腦膜中動脈交感叢運動根←下頜神經感覺根←耳顳神經耳神經節(jié)(副交感節(jié))耳神經節(jié)(副交感節(jié))87混合性Ⅹ迷走神經vagusn.特殊內臟運動性

一般內臟運動性(副交感)一般內臟感覺性一般軀體感覺性疑核迷走神經背核孤束核三叉神經脊束核咽喉肌周圍突器官旁或器官內副交感神經節(jié)下神經節(jié)上神經節(jié)中樞突周圍突迷走神經心肌、平滑肌、腺體頸、胸、腹部器官耳廓外耳道混合性Ⅹ迷走神經vagusn.特殊內臟運動性88橄欖后溝出延髓→頸靜脈孔出顱→上、下神經節(jié)→迷走神經干在頸動脈鞘內下行→達頸根部→迷走神經走行橄欖后溝出延髓→頸靜脈孔出顱→上、下神經節(jié)→迷走神經干在頸動89左迷走神經進入胸腔越過主動脈弓前方左肺根后方食管前面食管前叢→迷走神經前干左迷走神經走行左迷走神經進入胸腔越過主動脈弓前方90右迷走神經走行右迷走神經越過右鎖骨下動脈前方下行→右肺根后方→食管后面→食管后叢→迷走神經后干右迷走神經走行右迷走神經越過右鎖骨下動脈前方下行→右肺根后方91頸部分支—喉上神經→環(huán)甲肌、喉粘膜胸部分支—喉返神經→腹部分支—胃前支、胃后支、肝支腹腔支→肝等上腹部器官、腎、結腸左曲以上消化管主要分支:左:繞主動脈弓右:繞右鎖骨下動脈喉肌喉粘膜→頸部分支—喉上神經→環(huán)甲肌、喉粘膜主要分支:左:繞主92腦神經-人體解剖學課件9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