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心電圖課件_第1頁
第一講心電圖課件_第2頁
第一講心電圖課件_第3頁
第一講心電圖課件_第4頁
第一講心電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電圖

(ECG)1心電圖

(ECG)1第一節(jié)臨床心電學的基本知識心電圖是什么——心電圖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chǎn)生電活動變化的曲線。2第一節(jié)臨床心電學的基本知識心電圖是什么——2心電圖發(fā)展簡史人類第一份心電圖Waller(1856~1922),1887年應用Lippman毛細管靜電計在人體體表記錄了心電圖。上圖Waller與他的實驗狗Jimmy下圖1887年記錄的第一份人的心電圖3心電圖發(fā)展簡史人類第一份心電圖上圖Waller心電圖之父EinthovenWillemEinthoven(1860~1927),出生印度尼西亞,荷蘭Leiden大學生理學和組織學教授。發(fā)展了弦式電流計使心電圖記錄更為精確,創(chuàng)立的心電圖波形名稱(P、Q、R、S、T)和雙極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一直沿用至今,發(fā)表了多篇重要的心電圖論文。1924年獲得諾貝爾醫(yī)學獎。4心電圖之父EinthovenWillemEinthov一、心電圖產(chǎn)生原理

(一)心電活動的產(chǎn)生

1、單個心肌細胞的靜止膜電位A心肌細胞B細胞內(nèi)微電極C電位計D細胞外液電極E接地心肌細胞靜息狀態(tài),細胞內(nèi)電位比細胞外低80~90mV。+++++++++++++--------5一、心電圖產(chǎn)生原理

(一)心電活動的產(chǎn)生

A心肌細胞心肌細胞的靜止膜電位心肌細胞靜息狀態(tài)——即無電激動時:細胞膜外----帶正電荷(+)細胞膜內(nèi)----帶負電荷(–)內(nèi)、外相差80~90mV,也稱極化狀態(tài)。產(chǎn)生機理:(1)細胞膜內(nèi)外電解質(zhì)正負離子濃度分布不同。(2)細胞膜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不同。6心肌細胞的靜止膜電位心肌細胞靜息狀態(tài)——即無電激動時:62、單個心肌細胞的除極和復極除極——極化狀態(tài)下的心肌細胞受到刺激,陽離子進入細胞內(nèi),細胞內(nèi)電位上升,由負變正(+20~40mV),極化狀態(tài)逆轉。又稱除極狀態(tài)。

復極——由除極狀態(tài)逐漸復原到極化狀態(tài)。72、單個心肌細胞的除極和復極除極——極化狀態(tài)下的心肌細胞單個心肌細胞的除極和復極過程電偶(dipole):由一個正電荷點和一個負電荷點所組成的假想物。除極電偶——電源在前,電穴在后。-+

復極電偶——電穴在前,電源在后。+-

除極和復極——電流從電源(正電荷)流入電穴(負電荷),并沿一定方向迅速擴展,到整個心肌細胞??梢暈橐粚﹄娕家苿印?++++++++----+++++++-------++++--------------+++++++++----+++++++-------++++--------------

-------------++++---------++++++++----+++++++++++

-------------

++++---------++++++++----+++++++++++除極復極

-+

-++-+-極化狀態(tài)除極狀態(tài)極化狀態(tài)除極狀態(tài)刺激8單個心肌細胞的除極和復極過程電偶(dipole):由一個單個心肌細胞的除極和復極過程

(電偶移動)單個心肌細胞的除極過程——可看作是一對電偶,以電源在前,電穴在后的相對位置,順著除極擴展的方向,向前移動。(復極過程—電穴在前,電源在后。)9單個心肌細胞的除極和復極過程

(電偶移動)單個3、單個心肌細胞除極和復極時的波形

電源對向檢查電極波形向上電源背向檢查電極波形向下細胞中部雙向波復極與除極波形相反除極波復極波除極波復極波103、單個心肌細胞除極和復極時的波形除極波復極波4、心臟的等效電偶一整塊心?。ㄓ稍S多心肌細胞組成)的除極,可看作許多單位電偶,同向排列,同時向前移動。許多單位電偶相加,可以等效的看作一對較強的電偶。114、心臟的等效電偶一整塊心?。ㄓ稍S多心肌細胞組成)的心臟的等效電偶心臟由各部心肌組成,幾塊心肌同時除極,等于幾對電偶同時除極,不論強度和方向是否相同,也可綜合為一對電偶。12心臟的等效電偶心臟由各部心肌組成,幾塊心肌同時除極,等于(二)、人體表面的心臟電位

1、電偶在容積導體中產(chǎn)生電位

一對電偶在容積導體中產(chǎn)生的等電位線(虛線)和電流線(實線)分布示意圖容積導體中某一點電位的大小,決定于該點與電偶之間的距離和相對位置,以及電偶所具電力的強弱。容積導體中任取兩點,只要這兩點不是恰好處在同一條等電位線上,它們之間就必定存在電位差13(二)、人體表面的心臟電位

1、電偶在容積導體中產(chǎn)生電位

2、人體類似容積導體導電的特性人體組織是一個容積導體,心臟作為等效電偶居導體之中,人體各部(包括體表)均有電位分布。在心動周期中(包括除極、復極),心臟等效電偶的電力強度和方向不斷改變,身體各處的電位也跟著不斷變動。從身體上任取兩個固定點,用心電圖機連續(xù)記錄電位差的變化曲線,即ECG。142、人體類似容積導體導電的特性人體組織是一個容積導體,心臟作(三)、心電向量1、電場力的向量特性電偶產(chǎn)生的電場力具有力的物理特性,即:作用方向(向),力量大?。浚k娏Φ姆较?,從低電位(負極)指向高電位(正極)。大?。娢唬┮詍V表示。

—+15(三)、心電向量1、電場力的向量特性2、心電向量——心肌在除極、復極電學活動中所產(chǎn)生電力的向量(有方向和強度)。綜合心電向量——幾個代表局部心肌的心電向量疊加起來,綜合成一個向量,以代表整個心臟的向量。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時除極,各自產(chǎn)生除極向量左右心室向量疊加 整個心臟的綜合向量162、心電向量——心肌在除極、復極電學瞬間綜合心電向量:

心臟(房、室)除極和復極,組成一個心電周期,每一瞬間包含有不同部位心肌的心電活動,其綜合心電向量為瞬間綜合向量。一個心電周期中,瞬間綜合向量在不斷變動。體表心電向量強度的影響因素:

1)與心肌細胞數(shù)量(心肌厚度)成正比;2)與探查電極位置和心肌細胞之間的距離成反比;3)與探查電極的方位和心肌除極的方向所構成的角度有關,夾角愈大,強度愈小。17瞬間綜合心電向量:

心臟(房、室)除極和復極3、心肌除極波形探查電極方位與心肌除極方向對波形的影響:探查電極183、心肌除極波形探查電極方位與心肌除極方向對波形的影響:探查電極位置與除極波的關系不同的探查電極位置探查電極離心肌不同的距離19探查電極位置與除極波的關系不同的探查電極位置探查電極離心肌不二、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和命名

(一)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tǒng)BACHMANNBUNDLE20二、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和命名

(一)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tǒng)BA心臟特殊傳導系統(tǒng)示意圖21心臟特殊傳導系統(tǒng)示意圖21心傳導系(一)竇房結位置: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功能:心的正常起搏點(二)房室結位置:房間隔下部右側心內(nèi)膜下功能:將竇房結傳來的興奮發(fā)生短暫延擱再傳向心室(三)房室束(His束)1、右束支2、左束支3、Purkinje

纖維網(wǎng)房室束、束支和Purkinje纖維網(wǎng)的功能是將心房傳來的興奮迅速傳播到整個心室的心肌。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右束支左束支22心傳導系(一)竇房結位置: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處功能:心的正心電信號傳遞的三站第一站:竇房結第二站:房室結第三站:浦肯野纖維與心室肌細胞心房束支心室23心電信號傳遞的三站第一站:竇房結心房束支心室23(二)心臟的除極、復極順序竇房結(激動起源)心房房室結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纖維心室24(二)心臟的除極、復極順序竇房結(激動起源)24心房除極順序心房解剖方位:右心房居右前方,左心房居左后方除極順序:右房上部右房下部左房除極綜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源于竇房結)25心房除極順序心房解剖方位:右心房居右前方,心室除極順序正常心室除極——大致依次分為3階段1)室間隔中部:自左室面向右室面

(初段室間隔除極向量——右前偏上)

2)兩心室游離壁:從心內(nèi)膜向心外膜(中段兩心室游離壁除極綜合向量——左后下方)3)左室基底部與右室肺動脈園錐部:(末段綜合向量——后上方偏右)心室的復極順序26心室除極順序正常心室除極——大致依次分為3階段心室(三)心電圖波段的組成與統(tǒng)一命名臨床常用——3波:P波,QRS波,T波;2段:PR段,ST段;2間期:PR間期,QT間期27(三)心電圖波段的組成與統(tǒng)一命名臨床常用——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與命名心電圖波段相應心電活動P波心房除極PR段房室傳導時間QRS波群心室除極ST段與T波心室復極的緩慢期與快速期28心電圖各波段的組成與命名心電圖波段相應心電活動P波心房除極P2929QRS波群不同形態(tài)的統(tǒng)一命名首先出現(xiàn)的負向波為Q波(波小為q);只有負向波為QS波;正向波為R波(波小為r);繼R(r)后的負向波為S(s)波;其后還有正向波為R`(r`)、負向波為S`(s`)。30QRS波群不同形態(tài)的統(tǒng)一命名首先出現(xiàn)的負向波為Q波(波小為qR波:首先出現(xiàn)的位于參考水平線以上的正向波Q波:R波之前的負向波S波:R波之后的第一個負向波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S’波:

R’波之后的負向波QS波:QRS波只有負向波振幅小可稱為q、r、s、r’、s’QRS波群的命名原則31R波:首先出現(xiàn)的位于參考水平線以上的正向波QRS波群的命名原各種QRS綜合波圖形32各種QRS綜合波圖形32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圖33QRS波群的命名示意圖33三、心電圖導聯(lián)體系心電圖導聯(lián)——記錄人體心電圖的電路連接方法。常規(guī)12導聯(lián)體系——Einthoven創(chuàng)設,國際通用。包括:6個肢體導聯(lián)I,II,III,aVR,aVL,aVF。

6個胸導聯(lián)V1,V2,V3,V4,V5,V634三、心電圖導聯(lián)體系心電圖導聯(lián)——記錄人體心電圖的電路連導聯(lián)的定義:在人體不同部位放置電極,并通過導聯(lián)線與心電圖機電流計的正負極相連,這種記錄心電圖的電路連接方法稱為心電圖導聯(lián)。35導聯(lián)的定義:35*導聯(lián)線

心電圖機導聯(lián)線有5條,分別由線頭為紅、黃、綠、黑、白5種顏色的導聯(lián)線組成。紅色___右手黃色___左手綠色___左腳黑色___右腳白色___胸前(V1、V2、V3、V4、V5、V6)36*導聯(lián)線36目錄37目錄37常用12導聯(lián)體系

在長期臨床心電圖實踐中,形成了一個由Einthoven創(chuàng)設而目前廣泛采納的國際通用導聯(lián)體系,稱為常用12導聯(lián)體系。1.標準導聯(lián)(雙極肢導聯(lián))Ⅰ、Ⅱ、Ⅲ。2.加壓單極肢導聯(lián)avR、avL、avF。3.胸導聯(lián)V1、V2、V3、V4、V5、V6。38常用12導聯(lián)體系在長期臨床心電圖實踐中,形成了一個由E肢體導聯(lián):包括雙肢體導聯(lián)I、II、III及加壓肢體導聯(lián)aVR、aVL、aVF。各導聯(lián)的正、負極按統(tǒng)一規(guī)定(見下表)39肢體導聯(lián):包括雙肢體導聯(lián)I、II、III及加壓肢體導聯(lián)aVR胸導聯(lián)1.連接方法: 中心電端與心電圖機的負極相連,探查電極接于心電圖機的正極,探查電極安放在心前區(qū)不同的位置,即胸導聯(lián)。2.特點: (1)因距心臟近,因此電壓較高。 (2)決定心臟的鐘向轉位。目錄40胸導聯(lián)1.連接方法:目錄40加壓單極肢導聯(lián)1.連接方法:

avR導聯(lián):右上肢接正極,左上肢、左下肢接負極。

avL導聯(lián):左上肢接正極,右上肢、左下肢接負極。

avF導聯(lián):左下肢接正極,右上肢、左上肢接負極。2.特點:(1)探查局部心肌電位改變。 (2)avR導聯(lián)是心律診斷的關鍵導聯(lián)。目錄41加壓單極肢導聯(lián)1.連接方法:目錄41導聯(lián)IIIIII正極LFF負極RRL導聯(lián)軸在六軸系統(tǒng)的方位0°+60°+120°常規(guī)肢體導聯(lián)心電圖電極位置42導聯(lián)IIIIII正極LFF負極RRL導聯(lián)軸在六軸系統(tǒng)的方位0常規(guī)12導聯(lián)體系1、肢體導聯(lián):

電極放置:右臂(R),左臂(L),左腿(F)。

雙極肢體導聯(lián)——I,II,III(又稱標準導聯(lián))意義:反映所測的兩肢體間電位差的變化。

加壓單極肢體導聯(lián)——aVR,aVL,aVF意義:主要代表檢測部位的電位變化。

導聯(lián)軸——某導聯(lián)正負兩電極之間的假想連線,稱為該導聯(lián)的導聯(lián)軸。方向從負極指向正極。43常規(guī)12導聯(lián)體系1、肢體導聯(lián):43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矢狀面情況44肢體導聯(lián)系統(tǒng)—反映矢狀面情況44標準導聯(lián)連線方式連接正極負極

I左臂右臂II左腿右臂III左腿左臂

左臂,右臂——各反映左肩,右肩的電位。左腿,右腿——均反映身體下部的電位。標準導聯(lián)只反映兩電極之間的電位差變化。導聯(lián)軸(由負極指向正極)

45標準導聯(lián)連線方式連接正極加壓單極肢體導聯(lián)連線方式連接正極(探查電極)負極(無干電極,中心電端)aVR右臂左臂+左腿aVL左臂右臂+左腿aVF左腿右臂+左臂無干電極探查電極46加壓單極肢體導聯(lián)連線方式連接正極Einthoven三角Einthoven假設:肢體導聯(lián)電極連接位置是左臂,右臂及左腿,連接三點組成等邊三角形。心臟電偶位于其中心。IIIIII

標準導聯(lián)I,II,III的導聯(lián)軸平行移動,可相交于三角形中心,與加壓肢體導聯(lián)一并通過坐標圖的軸中心。47Einthoven三角Einthoven假設:肢體導聯(lián)肢體導聯(lián)額面六軸系統(tǒng)將6個肢體導聯(lián)的導聯(lián)軸,保持各自的方向,平行移動到中心,再將其尾端延長作為該導聯(lián)的負導聯(lián),組成額面6軸系統(tǒng)(Bailey六軸系統(tǒng))。6個導聯(lián)軸均勻分布,每兩個相鄰的導聯(lián)軸夾角30度。記錄前額面(上下,左右方位)的心電向量。上下左右48肢體導聯(lián)額面六軸系統(tǒng)將6個肢體導聯(lián)的導聯(lián)軸,保2、胸導聯(lián)胸導聯(lián)為單極導聯(lián)。連線方式——胸壁上某點連探查電極。3個肢體導聯(lián)電極各連一個5000?的電阻,再一起接為無干電極。

492、胸導聯(lián)胸導聯(lián)為單極導聯(lián)。49肢體導聯(lián)的導聯(lián)軸與六軸系統(tǒng)50肢體導聯(lián)的導聯(lián)軸與六軸系統(tǒng)50胸前導聯(lián)

--電路連接方式導聯(lián)位置V1胸骨右緣4肋間隙V2胸骨左緣4肋間隙V3V2與V4的中點V4左鎖骨中線與5肋間隙交點V5V4水平與腋前線交點V6V4水平與腋中線交點51胸前導聯(lián)

--電路連接方式導聯(lián)位置V1胸骨右緣4肋間隙V2胸胸前導聯(lián)—反映水平面情況52胸前導聯(lián)—反映水平面情況52胸導聯(lián)從水平面(前后、左右方位)上觀察心電向量后前右左53胸導聯(lián)從水平面(前后、左右方位)上觀察心電向量后前右左53常規(guī)12導聯(lián)反映的心電向量肢體導聯(lián)——大體上反映心臟的綜合心電向量。胸導聯(lián)——除一般反映心臟的綜合心電向量外,電極所面對的那處心肌的局部電位可產(chǎn)生一定影響。54常規(guī)12導聯(lián)反映的心電向量肢體導聯(lián)——54第二節(jié)心電圖的測量和正常數(shù)據(jù)

一、心電圖測量

定走紙速度:25mm/s定標準電壓:1mV=10mm1mm=0.1mV

1mm=0.04sec(40ms)55第二節(jié)心電圖的測量和正常數(shù)據(jù)

一、心電圖測量(一)測量心率心率(次/分)=60/R-R(或P-P)間距注:心律不齊時,應取數(shù)個R-R間距的平均值計算。(HR=60/0.8=75bpm)56(一)測量心率心率(次/分)=60/R-R(或(二)心率的計算方法。1.測定鄰近2個P-P間隔的時間(代表一個心動周期),然后代入以下公式:心率=60/P-P或R-R間期(s)例如R-R間隔平均為0.8s,心率便是75次/分。或自R-R間隔推算心率表查表。57(二)心率的計算方法。1.測定鄰近2個P-P間隔的時間(代表2.數(shù)30大格相當于6秒鐘距離中P或R波的數(shù)目,乘以10,便得出一分鐘心房或心室率,此法常用于計算心率不齊者的平均心率。582.數(shù)30大格相當于6秒鐘距離中P或R波的數(shù)目,乘以10,便(二)測量振幅確定測量參考水平:P波以起始前的水平線為準。QRS、J點、ST段、T、U波的高低,以QRS起始部(點)水平線為準。測量高、深度,以參考水平線上、下緣為準。59(二)測量振幅確定測量參考水平:測量高、深度,以參考水平線上(三)測量各波段時間1、各波時間:從波形起點內(nèi)緣到終點內(nèi)緣。2、單導聯(lián)心電圖儀記錄的測量:P、QRS波以最寬大的為準P-R間期測P寬大且有Q的導聯(lián)Q-T間期以最長的Q-T為準——在12導聯(lián)中選1個導聯(lián)測量3、12導聯(lián)同步心電圖儀記錄的測量:P、QRS波各波最早的起點到最晚的終點P-R間期最早的P波和最早的QRS波的起點Q-T間期最早的QRS波起點到最晚的T波終點——在12導聯(lián)中選不同的導聯(lián)測量60(三)測量各波段時間1、各波時間:從波形起(四)測量平均心電軸1、平均心電軸:指在前額面內(nèi)QRS波電軸的方向,是心室除極過程中全部瞬間向量的綜合。反映心室在除極過程這一總時間內(nèi)的平均電勢方向(主要)和強度。

電軸偏移的診斷:電軸正常、左偏、右偏。61(四)測量平均心電軸1、平均心電軸:指在前額面內(nèi)QR2、表示方式:以平均心電軸與I導聯(lián)正

側段的夾角來表示平均心電軸偏移方向。0+I+III平均心電軸622、表示方式:以平均心電軸與I導聯(lián)正

3、平均心電軸測量方法:(1)準確測量法(OA)(OB)633、平均心電軸測量方法:(1)準確測量法(OA)(OB)63平均心電軸測量方法(2)目測法:(3)查表法:測算I、III導聯(lián)QRS振幅的代數(shù)和值,直接查表。根據(jù)I、III導聯(lián)QRS的主波方向,簡要判斷。箭頭表示QRS主波方向64平均心電軸測量方法(2)目測法:根據(jù)I、III導4、平均心電軸臨床意義:心電軸偏移的影響因素:心臟解剖位置、質(zhì)量傳導系統(tǒng)功能、狀態(tài)年齡、體型

常見病變:電軸左偏——左心肥大,左前分支阻滯電軸右偏——右心肥大,左后分支阻滯

654、平均心電軸臨床意義:心電軸偏移的影響因素:65(五)測量心臟轉位測量方法:自心尖向心底(沿心臟長軸)觀察,心臟沿長軸出現(xiàn)的轉位。逆鐘向轉位順鐘向轉位RS正常見于V3或V4出現(xiàn)在V1或V2出現(xiàn)在V5或V666(五)測量心臟轉位測量方法:自心尖向心底(沿心臟長軸)觀察(四)心臟循長軸轉位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觀察順鐘向轉位:V3、V4波形出現(xiàn)在V5、V6導聯(lián)逆鐘向轉位:V3、V4波形出現(xiàn)在V1、V2導聯(lián)67(四)心臟循長軸轉位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觀察67心臟循長軸轉位68心臟循長軸轉位68心臟轉位的臨床意義反映心電位的變化:可見于正常人見于心室肥厚:逆鐘向轉位——左心室肥厚

順鐘向轉位——右心室肥厚69心臟轉位的臨床意義反映心電位的變化:可見于正常人69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一)分析對像:P,QRS,T,u波P-R間期,Q-T間期S-T段(二)分析內(nèi)容:形態(tài),時間,振幅(三)熟記正常值范圍:70二、正常心電圖波形特點和正常值(一)分析對像:P,QRS,正常心電圖的一般規(guī)律P波

形態(tài):I、II、aVF、V4~V6直立,aVR倒置;

時間:<0.11sec;振幅:肢導<0.25mv,胸導<0.2mv。

P-R間期

0.12~0.20sec。QRS波群寬度:<0.11sec。

形態(tài)、振幅:V1、V2rS型;V1R<1.0mV,R/S<1。V5、V6主波向上;V5R<2.5mV,R/S>1。

分布規(guī)律:V1到V5R波逐漸增大,S波逐漸減小。aVR<0.5mV,aVL<1.2mV,aVF<2.0mV。

低電壓:所有肢導聯(lián)峰峰距離均不能<0.5mV;所有胸導聯(lián)峰峰距離均不能<0.8mV。

Q波:振幅<同導聯(lián)R波的1/4;時間<0.04sec。V1、V2無q波,偶可QS波。

71正常心電圖的一般規(guī)律P波形態(tài):I、II、aVF正常心電圖的一般規(guī)律ST段任一導聯(lián)不能下移0.05mV;

上移:V1、V2不超過0.3mV,V3不超過0.5mV;V4、V5不超過0.1mV。T波形態(tài):T波和QRS主波方向一致;如TV1向上,則TV2~V6不應向下。

振幅:不應低于同導聯(lián)1/10;胸導聯(lián)可高達1.2~1.5mV。Q-T間期應以心率矯正(Q-Tc)=QT/R-R<0.44sec。u波與T波方向一致,V3較為明顯,U波明顯增高常見于血鉀過低,U波倒置可見于高血鉀和心肌缺血等。

72正常心電圖的一般規(guī)律ST段任一導聯(lián)不能下移0.05m

四、正常心電圖波形的分析P波在肢體導聯(lián)呈鈍園形,有時有輕度切跡成雙峰,雙峰間距<0.04s。P波的寬度<0.11s。P波在avR導聯(lián)倒置,在Ⅱ、avF、Ⅰ、V4-V6直立,這是竇性P波的標志,V1導聯(lián)的P波可呈雙向。P波振幅在肢體導聯(lián)不超過0.25mV,有胸導聯(lián)不超過0.2mV.73四、正常心電圖波形的分析P波在肢體導聯(lián)呈鈍園形,有時有輕度P波時限:<0.12秒振幅:<0.25mV(肢導聯(lián))<0.2mV(胸導聯(lián))方向:竇性心律Ⅰ、Ⅱ、avF,V4-V6導聯(lián)直立

avR導聯(lián)倒置其它導聯(lián)直立、倒置、或雙相74P波時限:<0.12秒74

P波的振幅和寬度超過正常范圍即為異常,表示心房肥大或房內(nèi)傳導阻滯。P波在avR導聯(lián)直立,Ⅱ、avF導聯(lián)倒,稱為逆行型P波,表示沖動起源于房室交界區(qū)。75P波的振幅和寬度超過正常范圍即為異常,表示心房肥大或房內(nèi)P-R間期P波開始至QRS波開始的一段時間,表示心房開始除極至心室開始除極的時間又稱房室傳導時間。PR正常值0.12~0.20秒代表了房室傳導時間年齡越大,心率越慢,P-R間期越長年齡越小,心率越快,P-R間期越短76P-R間期P波開始至QRS波開始的一段時間,表示心房開始除極QRS波群1時限:0.06~0.10秒,<0.12秒自QRS綜合波的開始至終末表示全部心室肌激動過程和復極過程最早期的時間。一般測量標準導聯(lián)中最寬的心室波,或在V3導聯(lián)中測量。77QRS波群1時限:0.06~0.10秒,<0.12秒自波形:根據(jù)主波方向和有無Q(q)波I、II、V4~V6導聯(lián)主波:向上avR、V1導聯(lián)主波:向下V1、V2導聯(lián)不應有Q(q)波,(可呈QS)avR、Ⅲ、avL導聯(lián)可有Q波或q波Ⅰ、Ⅱ、avF、V4~V6導聯(lián)不應有Q波(可有q波)V1至V6R波逐漸變大,S波逐漸變小,R/S由小變大Q波小于0.04秒,振幅<1/4同導聯(lián)R波78波形:根據(jù)主波方向和有無Q(q)波78QRS波群2電壓:至少一個肢導聯(lián)QRS波群電壓和≥0.5mV至少一個胸導聯(lián)QRS波群電壓和≥0.8mVRv5<2.5mv,RavL<1.2mV,RavF<2.0mVRI<1.5mV,Rv5+Sv1<3.5(女)Rv5+Sv1<4.0mV(男)Rv1<1.0mV,Rv1+Sv5<1.2mVRavR<0.5mVQ波<?R波(同導聯(lián))79QRS波群2電壓:79QRS波群3R峰時間(室壁激動時間):概念:

QRS起點到R波頂端垂直線的間距時限:≤0.04s(在V1、V2)≤0.05s(在V5、V6)

80QRS波群3R峰時間(室壁激動時間):80

QRS波群時間>0.12s,表示室內(nèi)傳導障礙。QRS波群振幅超過上述指標,考慮左或右心室肥厚;若肢體導聯(lián)的每個QRS波群(R+S或Q+R)電壓的絕對值都小于0.5mv或每個胸導聯(lián)QRS波群電壓的絕對值都不超過0.8mv,稱為低電壓,常見于心包積液,肺氣腫、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肥胖人。81QRS波群時間>0.12s,表示室內(nèi)傳導障礙。QRS波群3.Q波正常Q波振幅不超過同導聯(lián)R波的1/4,時間不超過0.04s。V1、V2導聯(lián)不應有q波,但可以呈QS型,V5、V6導聯(lián)經(jīng)??梢姷秸7秶膓波。avR導聯(lián)可呈QS或Qr型,如在其他導聯(lián)出現(xiàn)超過正常范圍的過深、過寬的Q波,稱為異常Q波,常見于心肌梗塞。823.Q波正常Q波振幅不超過同導聯(lián)R波的1/4,時間不超過0.ST段ST段一般位于等電線上,無明顯偏移偏移正常范圍:所有導聯(lián)ST段下移≤0.05mV所有肢導聯(lián)及V4-V6導聯(lián)ST抬高≤0.1mVV1-V2導聯(lián)ST段抬高≤0.3mVV3導聯(lián)ST段抬高≤0.5mV83ST段ST段一般位于等電線上,無明顯偏移83T波代表晚期心室復極時的電位改變,是S-T段后出現(xiàn)的一個低園形占時較長的波。1.形狀:T波可有多種不同形狀。一般情況是,直立T波低園而寬大,其近肢(T波起始點至波峰或波谷)的坡度較遠肢(T波遠峰或漢清至T波終末)為小,使波形不對稱。如兩肢對稱,是異常現(xiàn)象。84T波代表晚期心室復極時的電位改變,是S-T段后出現(xiàn)的一個低園

2.方向正常T波的方向多與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V5導聯(lián)直立,avR導聯(lián)倒置。Ⅲ、avL、avF、V1-3導聯(lián)可以直立,雙向或倒置,但若V1導聯(lián)直立,V3導聯(lián)就不應倒置。852.方向正常T波的方向多與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3.振幅胸前導聯(lián)中,T波較高,V2~V4導聯(lián)可高達1.5mv,但不應超過1.5mv,V1的T波不超過0.4mv,一般不超過0.6mv。在R波為主的導聯(lián)上,T波不應低于R波的1/10;Tv5>Tv1。863.振幅胸前導聯(lián)中,T波較高,V2~V4導聯(lián)可高達1.5mv

2.方向正常T波的方向多與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V5導聯(lián)直立,avR導聯(lián)倒置。Ⅲ、avL、avF、V1-3導聯(lián)可以直立,雙向或倒置,但若V1導聯(lián)直立,V3導聯(lián)就不應倒置。872.方向正常T波的方向多與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各種形態(tài)的T波88各種形態(tài)的T波88Q-T間期從QRS波群開始至T波終了,代表心室肌除極和復極全過程所需的時間,Q-T間期的長短與心率的快慢有密切關系,心率越快,Q-T間期越短,反之則越長。由于Q-T間期受心率的影響很大,所以常用校正的Q-T間期,即Q-Tc。Q-Tc就是R-R間期為100ms(心率60次/min)時的Q-T間期。Q-T間期延長伴T波異常可出現(xiàn)極為嚴重的心律失常。89Q-T間期從QRS波群開始至T波終了,代表心室肌除極和復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現(xiàn)的小波,其方向一般與T波一致,振幅很小,一般在胸導聯(lián)(尤其在V3)較清楚,可達0.2~0.3mv,其產(chǎn)生原理有人認為系浦氏纖維之復極波。U波明顯增高常見于血鉀過低,U波倒置可見于高血鉀和心肌缺血等。90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現(xiàn)的小波,其方向一般第三節(jié)心房、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心電圖上表現(xiàn)的特點:P波——振幅、寬度、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產(chǎn)生的機制:心房擴大導致—心房肌纖維增長變粗;房間傳導束牽拉損傷。

91第三節(jié)心房、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心電圖上表現(xiàn)的特點:9(一)右房肥大

(RA)P波高、尖

1、PII、III、aVF>0.25mV

(肺型P波,P-pulmonale)2、PV1

P(如直立)>0.15mV

P波時限無何變化,因右房除極時間雖沿長,但與正常時除極在后的左房時間重疊。92(一)右房肥大(RA)P波高、尖P波時限無何變化,RA肥大ECGPII、III、aVF>0.25mV(肺型P波,

)93RA肥大ECGPII、III、aVF>0.25m(二)左房肥大(LA)P波增寬、雙峰型1、PI、II、aVR、aVL>0.12s雙峰間距>0.04s(二尖瓣型P波)。2、PV1先正后負PtfV1<–0.04mm·s

PtfV1(P波終末電勢)=負P寬度(mm)

?負P深度(s)除極在后的左房發(fā)生時間延長94(二)左房肥大(LA)P波增寬、雙峰型PtfV1(PLA肥大ECGP波增寬、雙峰型P波終末電勢(PtfV1)<0.04mm·s95LA肥大ECGP波增寬、雙峰型P波終末電勢(PtfV1)(三)雙心房肥大P波增高、增寬

(兼有左、右心房大的特點)

P波>0.12sP波>0.25mVPV1高大、雙相96(三)雙心房肥大P波增高、增寬96二、心室肥大心室肥大的ECG表現(xiàn):電壓增高,QRS波時間延長,復極順序改變。

產(chǎn)生機理:心肌肥厚,心臟綜合向量發(fā)生改變。

診斷的局限性:左、右心室向量相反,可能互相抵消;其他原因也可引起類似的ECG改變。

97二、心室肥大心室肥大的ECG表現(xiàn):電壓增高,(一)左室肥大

心室除極向量中,左室占優(yōu)勢。

左胸導聯(lián)R波增大右胸導聯(lián)S波加深98(一)左室肥大心室除極向量中,左室肥大ECG表現(xiàn):1、QRS波群電壓增高:RV5或V6>2.5mV;RV5+SV1>4.0mV(男)>3,5mV(女)。RI>1.5mV;RaVL>1.2mV;RaVF>2.0mV;RI+SIII>2.5mV。

2、電軸左偏。3、QRS波群時間延長達0.1~0.11s。4、在R波為主的導聯(lián),ST>0.05mV,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電壓增高+ST-T改變,稱左室肥大伴勞損)。99左室肥大ECG表現(xiàn):1、QRS波群電壓增高:2、電軸左偏。左室肥大ECG診斷分析電壓增高是必要條件,但單純電壓高特異性差,年輕、體壯、胸壁薄也可電壓高。電軸左偏和QRS時限延長只起輔助、參考作用,不能獨立診斷。ST-T改變可見于許多情況,不能獨立診斷。符合條件越多,超過標準值越大,診斷可靠性越大。100左室肥大ECG診斷分析電壓增高是必要條件,但單純電壓高特異性(二)右室肥大正常時右室壁厚度僅為左室壁的1/3。右室肥厚達一定程度,才顯示綜合向量中右室優(yōu)勢(右前偏上)。左胸導聯(lián)R波加大右胸導聯(lián)S波加深101(二)右室肥大正常時右室壁厚度僅為左室壁的1/3。右室肥大的ECG表現(xiàn)1、電壓改變:R/S:V1>1,V5<1;重度肥厚V1qR型;RV1+SV5>1.05mV;aVR中正波/負波>1;RaVR>0.5mV。2、電軸右偏>90度;

3、V1、V2伴ST-T改變,右室肥大、勞損。慢性肺心病,V1~V6均為rS型(極度順鐘向轉位)。102右室肥大的ECG表現(xiàn)1、電壓改變:3、V1、V2伴ST-右室肥大ECG診斷分析ECG診斷右室肥厚,敏感性差,一但出現(xiàn)典型右室大ECG表現(xiàn),肥大已相當明顯了。QRS形態(tài)和電壓改變,以及電軸右偏,診斷價值大。各類改變出現(xiàn)項目越多,超出正常范圍越大,診斷準確性越高。103右室肥大ECG診斷分析ECG診斷右室肥厚,敏感性差,一但出現(xiàn)(三)雙室大三種可能ECG表現(xiàn):1、ECG大致正常。雙室電壓同時高,增加向量互相抵消。2、ECG單側心室肥大。一側心室肥大掩蓋另一側心室肥大。3、ECG雙側心室肥大。ECG左室大明確,但電軸右偏。104(三)雙室大三種可能ECG表現(xiàn):104雙室大ECG表現(xiàn)左胸導聯(lián)電壓高;電軸右偏,RV1高。105雙室大ECG表現(xiàn)左胸導聯(lián)電壓高;105第四節(jié)心肌缺血與ST-T改變心肌缺血的原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心電圖——缺血區(qū)相關導聯(lián)ST-T改變。原因:心室復極異常延遲。106第四節(jié)心肌缺血與ST-T改變心肌缺血的原因——10(一)心肌缺血的類型缺血持續(xù)的時間及程度:

缺血型ECG,損傷型ECG缺血部位:心肌層,及心室壁心內(nèi)膜下層,心外膜下層左室下壁,左室前壁心肌缺血ECG表現(xiàn):決定于缺血的程度,缺血持續(xù)的時間,缺血發(fā)生的部位。107(一)心肌缺血的類型缺血持續(xù)的時間及程度:107心肌缺血導致復極異常正常時心肌復極:心外膜心內(nèi)膜推進。缺血時心肌復極:缺血處心肌復極延遲。心內(nèi)膜下心肌缺血,該處心肌復極更加推后。心外膜下心肌復極向量失去抗衡,致使T波向量突出,形態(tài)高尖。心外膜下心肌缺血,該處心肌復極推后到心內(nèi)膜下心肌復極之后。心肌復極順序逆轉,出現(xiàn)與正常方向相反的倒置T波。復極方向T波向量探查電極108心肌缺血導致復極異常正常時心肌復極:心外膜2、損傷型ECG表現(xiàn)心內(nèi)膜下心肌損傷ST段壓低心外膜下心肌損傷ST段抬高發(fā)生原因:心肌損傷產(chǎn)生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向損傷心肌。1092、損傷型ECG表現(xiàn)心內(nèi)膜下心肌損傷109心肌缺血損傷型復極異常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向損傷心肌。探查電極心內(nèi)膜下心肌損傷,ST向量背向探查電極,ECG上ST下移。心外膜下心肌損傷,ST向量對向探查電極,ECG上ST上抬。110心肌缺血損傷型復極異常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向損傷心肌。探查電心肌缺血損傷型復極異常111心肌缺血損傷型復極異常111透壁性心肌缺血ECG表現(xiàn)類似于心外膜下心肌缺血的ECG表現(xiàn)。缺血型:T波倒置;損傷型:ST壓低。

原因:1)透壁性心肌缺血,缺血范圍心外膜大于心內(nèi)膜;2)探查電極離心外膜距離更近。112透壁性心肌缺血ECG表現(xiàn)類似于心外膜下心肌缺血的ECG表現(xiàn)。(二)心肌缺血性ECG改變的臨床意義缺血性ECG:T波,ST段,改變;單獨或聯(lián)合出現(xiàn)。典型心絞痛發(fā)作:常伴發(fā)作性ST,T。持續(xù)性ST-T改變:常為慢性冠脈供血不足。變異性心絞痛(冠脈痙攣):常為發(fā)作性ST段抬高,T波高聳(急性嚴重缺血表現(xiàn))。

113(二)心肌缺血性ECG改變的臨床意義缺血性ECG:T波,常見的缺血時ST-T變化圖形T波;低平,負正雙向,倒置。(冠狀T波——倒置深尖,雙肢對稱;缺血,梗塞)。ST段:壓低,水平型或下斜型。

114常見的缺血時ST-T變化圖形T波;低平,114(三)ST-T改變的鑒別診斷1、ST-T改變的其他原因:心肌病,心肌炎,心瓣膜病,心包炎,電解質(zhì)紊亂(低K+,K+),藥物(洋地黃,奎尼?。?,植物神經(jīng)功能失調(diào)。115(三)ST-T改變的鑒別診斷1、ST-T改變的其他原因:11ST-T改變的鑒別診斷2、繼發(fā)性ST-T改變:心室肥大,束支傳導阻滯,預激綜合癥?!猄T-T改變繼發(fā)于心室除極的改變。(原發(fā)性T波改變:原發(fā)于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復極改變。)3、T波電張調(diào)整性改變:人工心臟起搏器電刺激引起的T波改變。116ST-T改變的鑒別診斷2、繼發(fā)性ST-T改變:116繼發(fā)與原發(fā)性T波改變ECG圖形Jpoint117繼發(fā)與原發(fā)性T波改變ECG圖形Jpoint117第五節(jié)心肌梗塞

(一)基本圖形及機制急性心肌梗塞動物試驗——

方法:用血管夾鉗緊冠狀動脈,持續(xù)不同時間阻斷血流,觀察相關心肌的ECG改變。

118第五節(jié)心肌梗塞

(一)基本圖形及機制急性心急性心肌梗塞動物試驗觀察鉗緊幾分鐘內(nèi),T波倒置。松鉗后恢復直立。心肌無組織學改變。鉗緊時間延長,ST抬高,呈單向曲線。松鉗恢復。心肌仍無組織學改變。持續(xù)鉗緊,R波變成QS形,松鉗也不恢復。心肌有組織學壞死。119急性心肌梗塞動物試驗觀察鉗緊幾分鐘內(nèi),T波倒置。松鉗后恢復急性心肌梗塞三種基本類型ECG圖形1、缺血型:T波改變2、損傷型:ST改變3、壞死型:Q波,或QS波120急性心肌梗塞三種基本類型ECG圖形1、缺血型:1201、“缺血型”改變?nèi)毖钤绯霈F(xiàn)在心內(nèi)膜下,相關導聯(lián)上T波高尖。

缺血使心肌復極延長,ECG-QT間期延長。1211、“缺血型”改變?nèi)毖钤绯霈F(xiàn)在心內(nèi)膜下,相關導聯(lián)上T波高2、“損傷型”改變?nèi)毖獣r間延長,程度加重,相關導聯(lián)出現(xiàn)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多為透壁性)。1222、“損傷型”改變?nèi)毖獣r間延長,程度加重,相關導聯(lián)出現(xiàn)ST ST抬高機制的兩種解釋A、損傷電流學說:正常心肌充分極化損傷心肌極化不足損傷電流背向探查電極,等電位線(T-P)相對下移。除極完畢,全部負電位,無電位差,ST段相對抬高。B、除極受阻學說:正常心肌除極完畢呈負電位。損傷心肌除極受阻仍為正電位。電位差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向損傷心肌,ST段抬高。T-P段T-P段123 ST抬高機制的兩種解釋A、損傷電流學說:正常心肌充分極化3、“壞死型”改變?nèi)毖徊郊又?,心肌壞死,電活動喪失。壞死型ECG表現(xiàn),異常Q波(寬度>0.04s,深度>?R),或QS波。1243、“壞死型”改變?nèi)毖徊郊又?,心肌壞死,電活動喪失?壞死型Q波或QS波發(fā)生機制1、心肌梗死ECG為壞死心肌與健康心肌的綜合向量。2、心肌梗死主要發(fā)生于室間隔及心內(nèi)膜下心肌,使QRS起始0.03~0.04s除極向量背離壞死區(qū)。A、正常心肌除極順序B、心肌梗死除極順序起始0.04s,室間隔向量q波左右心室除極綜合向量R波梗死心肌電活動喪失,綜合向量背離壞死區(qū),產(chǎn)生QS波125壞死型Q波或QS波發(fā)生機制1、心肌梗死ECG為壞死急性心肌梗死ECG的形成126急性心肌梗死ECG的形成126急性心肌梗塞ECG的形成為直接置于心外膜的電肌極可分別記到缺血、損傷、壞死型圖形位于壞死區(qū)周圍的體表電極記錄到缺血和損傷圖形位于壞死區(qū)中心的體表電極同時記錄到缺血、損傷和壞死型特征的圖形127急性心肌梗塞ECG的形成為直接置于心外膜的電肌極可分別記到缺急性心肌梗塞ECG的形成直接在缺血、損傷、壞死各區(qū)心外膜表面置放電極,可記錄到三種特征性圖形。128急性心肌梗塞ECG的形成直接在缺血、損傷、壞死各區(qū)心外膜表面急性心肌梗塞心電圖的形成心前導聯(lián)靠近缺血及損傷區(qū),記錄到缺血和損傷2種圖形。心前導聯(lián)靠近缺血、損傷及壞死區(qū),記錄到3種圖形。129急性心肌梗塞心電圖的形成心前導聯(lián)靠近缺血及損傷區(qū),記錄到缺血急性心肌梗塞ECG的形成心肌梗死Q波和Qr波的形成與心電圖導聯(lián)電極的位置有關。130急性心肌梗塞ECG的形成心肌梗死Q波和Qr波的形成與心電圖(二)心肌梗塞的圖形演變及分期心肌梗塞ECG圖形演變對診斷具有重大意義。心肌梗塞ECG圖形分期包括:超急性期,急性期,亞急性期,陳舊期。臨床常見后三期。131(二)心肌梗塞的圖形演變及分期心肌梗塞ECG圖形演變對診斷具心肌梗塞典型演變過程1、早期(超急性期):

時間發(fā)病幾分鐘后,持續(xù)幾小時;ECG高大T波ST斜形抬高;2、急性期:

時間發(fā)病后幾小時或幾天,持續(xù)幾周;ECG異常Q波,或QS波;

ST弓背向上抬高,再逐漸下移;

T波倒置,逐漸加深,132心肌梗塞典型演變過程1、早期(超急性期):132心肌梗塞典型演變過程3、亞急性期(近期,新近期):

時間發(fā)病后幾周~幾月ECGST恢復到基線,異常Q波持續(xù)在,T波倒置到最深,逐漸變淺。4、陳舊期(愈合期):

時間心肌梗塞后3~6個月ECG常存留異常Q波(少數(shù)變小或消失),ST-T恢復正常,或T波持續(xù)倒置、低平。:133心肌梗塞典型演變過程3、亞急性期(近期,新近期):133心肌梗塞的圖形演變及分期發(fā)病

發(fā)病后幾分鐘,持續(xù)幾小時發(fā)病后幾小時或幾天,持續(xù)幾周發(fā)病后幾周~幾月3~6月后134心肌梗塞的圖形演變及分期發(fā)病發(fā)病后幾分鐘,(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診斷心肌梗塞部位多與冠狀動脈分支供血區(qū)域有關。主要根據(jù)ECG上壞死型圖形(異常Q波,或QS波診斷梗塞部位。135(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診斷心肌梗塞部位多與冠狀動脈分支供血區(qū)域臨床常見的心肌梗塞定位根據(jù)異常Q波或QS波出現(xiàn)的導聯(lián):

前間壁V1V2V3前壁V3V4(V5)側壁IaVLV5V6

下壁IIIIIaVF正后壁V7V8V9

(V1、V2:R增高,ST壓低,T高尖)(可組合,如:廣泛前壁,下側壁,下間壁----)136臨床常見的心肌梗塞定位根據(jù)異常Q波或QS波出現(xiàn)的導聯(lián):136心肌梗塞的心電圖定位診斷導聯(lián)前間壁前壁前側壁高側壁廣泛前壁下壁后壁V1++*V2++*V3+++V4++V5+++V6++V7+V8+V9+I+aVL+II+III+aVF++表示有異常Q波或QS波、ST抬高及T波倒置。*表示有R波增高、ST壓低及T波高尖。137心肌梗塞的心電圖定位診斷導聯(lián)前間壁急性前間壁心肌梗塞A超急期(發(fā)病幾小時后);B急性期(一天以后);C一周以后,接近亞急性期。138急性前間壁心肌梗塞A超急期(發(fā)病幾小時后);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電圖發(fā)病后12小時24小時以后5天以后139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電圖發(fā)病后12小時24小時以后5天以后13下壁、后壁心肌梗死ECG140下壁、后壁心肌梗死ECG140新近期廣泛前壁

、下壁心肌梗塞141新近期廣泛前壁

、下壁心肌梗塞141陳舊性前間壁心肌梗塞142陳舊性前間壁心肌梗塞142(四)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圖形改變和鑒別診斷1、非Q波型心肌梗死:曾稱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心內(nèi)膜下心肌梗死。

ECGST段抬高或壓低,T波倒置;ST-T呈規(guī)律性演變;無異常Q波。診斷需結合臨床。特點常為多支冠狀動脈病變,側支循環(huán)形成。住院病死率較低,但預后較差(再發(fā)梗塞、心絞痛、遠期病死率等較高。)

143(四)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圖形改變和鑒別診斷1、非Q波型心肌梗死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ECG:

許多導聯(lián)明顯的ST段壓低。如持續(xù)1~2天以上,高度懷疑心內(nèi)膜下心肌梗死。結合臨床及ECG動態(tài)演變考慮。(Chung,E.K.:ClinicalElectrocardiography.NewYork,Medcom,1972)144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ECG:(Chung2、心肌梗塞合并其他病變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心肌梗塞一年,導聯(lián)II、III、aVF、V3~V6可見異常Q波,V3~V6持續(xù)ST段抬高。

心肌梗塞后,ST段抬高持續(xù)半年不降,考慮合并室壁瘤,心臟超聲和心臟導管造影可確定診斷。1452、心肌梗塞合并其他病變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心肌梗塞一年,導?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滯,一般不影響二者的診斷。起始向量顯有梗塞特征,終末向量顯有右束支阻滯特征。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滯,V1~V6可見異常Q波。146?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阻滯,一般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147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滯147?心肌梗塞合并左束支傳導阻滯診斷較為困難,原因:左束支傳導阻滯影響QRS起始向量,故可掩蓋心肌梗塞的異常Q波。左束支傳導阻滯的繼發(fā)性ST-T改變,可抵消心肌梗塞的原發(fā)性ST-T改變。參考新近Sgarbossa提出一診斷指標:1、QRS主波向下的導聯(lián)ST段抬高>5mm;2、QRS主波向上的導聯(lián)ST段抬高>1mm;3、V1~V3導聯(lián)ST段壓低>1mm。148?心肌梗塞合并左束支傳導阻滯診斷較為困難,原因:148左束支傳導阻滯合并前壁心肌梗塞心電圖149左束支傳導阻滯合并前壁心肌梗塞心電圖1493、心肌梗塞的鑒別診斷單純ST段抬高的其他原因:

早期復極綜合征,急性心包炎,變異心絞痛。——無異常Q波,無ST-T動態(tài)演變。?異常Q波或QS波的其他原因:

右室肥大,心肌病,腦中風,心臟橫位(QIII)。

順鐘向轉位、左室肥大、左束支阻滯(QSV1、2)。

預激綜合征。

——或短暫出現(xiàn);均無ST-T動態(tài)演變規(guī)律。1503、心肌梗塞的鑒別診斷單純ST段抬高的其他原因:150伴“J”點上移的ST段抬高,見于V3~6。早期復極綜合征ECG早期復極(earlyrepolarization)一種正常變異。151伴“J”點上移的ST段抬高,見于V急性心包炎心電圖多數(shù)導聯(lián)ST段抬高,凸面向下,T波直立。無對應導聯(lián)的ST壓低。152急性心包炎心電圖多數(shù)導聯(lián)ST段抬高,凸面向下,T波直立。變異心絞痛ECG變異心絞通

(variantangianpectoris)又名Prinzmetal’sangian。

靜息時胸痛發(fā)作,ECGII、III、aVF、V5、V6導聯(lián)ST抬高;伴aVR、aVL、V1~3ST壓低。幾小時后,ECG完全正常。153變異心絞痛ECG變異心絞通靜息時胸痛發(fā)作,EC預激綜合征(B型)

假性前間壁心肌梗塞154預激綜合征(B型)

假性前間壁心肌梗塞154慢性肺心病心電圖V2~V6深的QS波,易誤為前間壁心肌梗塞155慢性肺心病心電圖V2~V6深的QS波,易誤為前間壁心小結:心肌梗塞ECG的特征性改變異常Q波(QS波)、ST抬高、T波倒置,三者同時出現(xiàn);

具有動態(tài)演變規(guī)律。156小結:心肌梗塞ECG的特征性改變156心電圖

(ECG)157心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