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下)第五單元“信息傳播”教材教法分析
單元教材分析
今天,只要有重大的事情發(fā)生,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人就會很快知曉,這就是信息的魅力。信息的傳播要求我們熟悉各種新聞體裁。在本單元,我們將讀到報道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的兩則消息、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試驗的錄音新聞、去南極考察和為“神州”五號航天員壯行的兩篇通訊。讀了這些新聞,你將會傾聽到時代的足音,你會感受到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變遷。這些新聞作品,能激發(fā)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能增強我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第五單元教學總目標
1.了解中國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2.了解消息、通訊的特點和基本常識。3.能體會新聞語言的簡潔,準確,生動的特點。4、學習網(wǎng)上搜索、閱讀資料。5.能通過“荷”專題的學習,了解“荷”文化的內涵,提高審美能力和情趣。
《三個太陽》2課時《錄音新聞》1課時《“神州”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1課時《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1課時《誦讀欣賞·七子之歌》1課時《荷》專題4課時單元課時安排(共10課時)
《三個太陽》學習目標1、感受南極人的膽識和氣概,體會崇高的南極精神。2、整體感知文章,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文中的相關內容。4、體會通訊的選材和構思。3、品味準確、凝練、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三個太陽》是以寫人為主的文藝通訊。
通訊
通訊是報刊宣傳的基本題材之一,具有內容真實詳細具體、形式自由靈活、表達方式多樣、語言生動形象等特點。通訊的類型有: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文藝通訊等。最常見的是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本篇通訊寫作的相關背景:
1984年11月20日,我國首次派出科學考察隊赴南極考察,并且在南極建立了長城站,南極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終于有了中國人的足印。1986年12月,我國派出第三次南極考察隊,令人矚目的是在考察隊員中有一位女畫家。去南極考察本來就有些神秘,女畫家赴南極,神秘中又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這篇報告文學就是以表現(xiàn)一位向往南極的女畫家和我國南極考察隊員的生活為內容,以歌頌“南極精神”為主題的通訊。
賞南極風光
課前布置2組同學搜集和整理關于南極風光和中國南極科考隊的圖片或視頻,上課以ppt的形式進行展示。
快速閱讀課文,請在文中劃出描寫女畫家眼中的南極景色的語句,并試舉其中一例做簡要賞析。
品南極景色例1
“早晨,風浪小了些。海面上漂浮著的冰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瑩瑩藍光,猶如一座座水上宮殿?!辟p析: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早晨風小時海面冰山的壯觀?!皩m殿”一詞寫出冰山的規(guī)模和華麗。
“成群結隊的企鵝步履蹣跚地朝你走來,用真摯的眼神望著你;而調皮的雪燕,從空中俯沖而來,在你帽子上輕輕一啄,又飛走了……”賞析: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南極企鵝和雪燕的活潑可愛,它們好像在歡迎女畫家的到來,也表達了女畫家初到南極時的新奇和喜悅。
例2
“海上巨浪翻滾,空中雪粒橫飛,整個喬治島混沌一片。暴虐的狂風像是一頭妖怪,咬牙切齒,要把長城站、喬治島撕碎、吞噬?!辟p析:運用比喻寫出了南極狂風暴虐的情行,為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作鋪墊。
例3
“……她像雕塑一般佇立在山頂。四周一層層雪浪好似大海奔騰不停的波濤,一座座山丘猶如晶瑩剔透的龍宮寶殿,一條條雪墻像是翩躚起舞的銀龍。”賞析: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南極冰山雪海的瑰奇壯觀的景象,這一奇景與雕塑般佇立的女畫家融為一體,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絕妙景致。
例4
本文的景物描寫最突出的特點是借助景物來烘托人物的心理感受。如第一部分對海浪的描述,第二部分對星空的描寫,第三部分對南極冰海的描繪等,從不同角度渲染了女畫家的內心活動,展現(xiàn)了她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應細細品味。小結:
瀏覽全文,找出并概括有關女畫家的主要經(jīng)歷事情。
品南極景
話南極人物討論明確:
①歷盡周折,申請成功。②投放漂流瓶。③踏上南極,參加建設。④生日之夜,感慨良多。⑤艱苦創(chuàng)作“三個太陽”壁畫。
通過對女畫家在南極主要經(jīng)歷的概括,我們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討論明確:
她是一個熱愛南極、熱愛生活、情感細膩,吃苦耐勞、頑強執(zhí)著、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強的人。
朗讀第二部分8—11段和第四部分11、12段,請你說說文中女畫家“竭力尋找和理解的那種“南極精神”以及“南極的真諦”的具體內涵是什么?試填寫下表。(見導學案“思考討論三”)
頌南極精神
南極人
個性(2-3個關鍵詞)
共性(“南極精神”)
考察隊隊長
測繪工程師英文翻譯地球物理研究生
駁船手、長城站郵局“局長”
女畫家的父親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作風凌厲、沉默寡言、情感豐富心靈手巧、有智慧、好鉆研、不怕苦累
責任心強、以苦為樂、
愛崗敬業(yè)情感細膩
有責任感、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
熱愛南極,獻身南極事業(yè);為祖國、為事業(yè)而團結拼搏的奉獻精神;具有艱苦卓絕,不怕犧牲的團隊精神。
文章為什么沒有更加具體地描寫這些人物呢?討論明確:①本文是寫女畫家的南極之行,是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南極精神的。②每個南極人身上都有著太多的動人故事,一篇文章無法完成。
文中寫了女畫家的父親,對表現(xiàn)主題有何作用?討論明確:
文中寫女畫家父親的有關內容,是一個很巧妙的安排,豐富了南極精神的內涵,告訴讀者,我國一代代的科學家都做著美麗的南極夢,也使女畫家的行為更加合理可信。
南極天氣是寒冷的但女畫家的內心是狂熱的。對于女畫家而言,這次南極之行,她更大的收獲是感受到在這片特殊的土地上科考隊員們所體現(xiàn)出來的南極精神,所以她以此為動力勤奮作畫。大家讓畫家給長城站留下一幅壁畫,女畫家是怎樣構思這幅壁畫的呢?她又賦予這幅壁畫什么樣的含義,發(fā)揮你的想象,說說這三個太陽各代表什么?(見導學案“思考討論四”)
拓展延伸
(1)請你投下一個漂流瓶,把你此刻想對南極人說的話放在漂流瓶里。說說你現(xiàn)在想對南極人說些什么?(2)你覺得我們進行南極考察有什么意義?
(3)現(xiàn)在南極的現(xiàn)狀并不容樂觀,你覺得我們應采取怎樣的措施保護南極?
全文小結:
本文的四個小標題,領起緊密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的四個部分的文字,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全文以時間為序,結合運用了回憶,展現(xiàn)了中國女畫家經(jīng)過執(zhí)著努力來到南極,戰(zhàn)勝生理和自然條件所帶來的困難,為中國南極長城站建設出力并為之作畫立傳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南極考察隊員為祖國、為事業(yè)艱苦卓絕的奮斗情景,贊頌了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民族氣概和非凡膽略。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新聞學習目標:1、體會參試人員為祖國做貢獻的戰(zhàn)斗精神。2、通過模擬播音,了解錄音新聞文字報道和現(xiàn)場錄音相結合的特點。3、理解本文安排順序的合理性。4、體會景物描寫與比喻修辭的作用。背景介紹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在航天事業(yè)上取得了長足發(fā)展,以“長征”系列火箭為主的火箭發(fā)射,震撼了全中國人的心。限于當時國內生活條件的制約,電視還未能在家家戶戶普及,所以錄音報道這一火箭發(fā)射的盛況,顯得極為重要。為了讓更多的人清晰、形象地了解這一過程,電臺作了較大規(guī)模的實況錄音報道,在報道中,現(xiàn)場的聲音、解說員的解說、現(xiàn)場觀眾的歡呼聚為一體,營造了強烈的現(xiàn)場氛圍,讓聽眾如同身臨其境。模擬播音
課前讓學生分小組模擬播音,每組同學分好角色,主要有播音員、記者(劉長樂,麻振鐸)、指揮所負責人王惠愨、混播員(表演括號內的內容)。課堂上可請每個小組各模擬1—2個段落進行播音比賽。要求:運用恰當?shù)母星椤⒄Z速、語調,注意找準感覺。師生共同點評整體感知【思考討論一】
這則新聞是采用什么樣的順序來報道事件的發(fā)生過程的?請你簡要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并說說采用這樣的寫作順序有何好處。運載火箭發(fā)射情況運載火箭落水情況發(fā)射前的準備發(fā)射時的情景測量船的測量情況直升機的測量情況時間順序采訪發(fā)射區(qū)指揮所負責人【思考討論二】
朗讀課文第2段,并從中標注出描寫寫發(fā)射區(qū)景色的詞語,體味其作用。
討論明確:“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既寫出了發(fā)射海域的美麗,襯托了人們的心情,也從側面說明發(fā)射時間和地點的精心選擇。深入探究【思考討論三】
朗讀課文第7段,思考下列問題:
①本段三句話是按什么順序組織的?
②本段中的比喻句分別寫出了什么景象?效果好不好?深入探究比喻句:1、人們看到火箭尾部噴出的橘紅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劇烈地翻騰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2、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討論明確:①本段三句話是按時間和空間順序組織的:
火箭剛出海面升高了,騰空而去越飛越高,直至消失。
②本段中的比喻分別生動貼切地寫出了火箭在海水中發(fā)射以后以及出水飛向藍天的情景?!舅伎加懻撍摹?/p>
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并說明其好處嗎?
討論明確:例如“各位聽眾,你們好,現(xiàn)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fā)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我們看到不少同志激動地流出熱淚,互相握手,互相擁抱著”等是口語化的表達。但這樣的表達又不是純粹的口語化,而是和書面語的結合運用。如“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shù)據(jù)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便是書面語。兩者的結合自然,既便于聽眾接受,又能把相關的內容說得準確明白?!舅伎加懻撐濉?/p>
下面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白巖松和朱軍、董卿對《白云之帆》這一震撼全場的精彩節(jié)目的現(xiàn)場報道解說詞,請你認真傾聽,說說兩組解說詞在語言風格及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拓展延伸
《白云之帆》
白巖松廣州亞運會現(xiàn)場報道解說詞(節(jié)選)
“……為什么現(xiàn)場觀眾看到第一段表演的時候就迅速地興奮起來,而在電視機前似乎沒有呢?那是因為在現(xiàn)場更能直觀地感受到,這是演員在一個90度垂直于地面的大屏幕上來進行表演,他們沒有任何依附。等于說您站在墻上表演,它可能嗎?但是現(xiàn)在在這個演出段落的時候,它成為現(xiàn)實。在平常的日子里,我們任何一個人完成一次幾十米落差的蹦極的話,會難受好多天。但是,正在給我們表演的演員,要在這一個屏幕上進行多次的幾十米距離的蹦極,而且是來回的。這是電腦操控的嗎?不是,在8個大屏幕上表演的演員一共有180名,頂上的屏幕上是22個,底下的屏幕是23個,在他們每個人身上都綁著鋼絲,每個人要靠底下7個人為他服務,要拉鋼絲,5個人是拉,另外2個人是備份,完全是人工的方式調控著他們的節(jié)奏和造型的擺放……”
朱軍、董卿廣州亞運會現(xiàn)場報道解說詞“……接下來,我們將看到一組富有創(chuàng)意的表演,180名運動健兒在地面上1320名操作者的配合下,展開動人心魄的立體式表演,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體現(xiàn)了廣州“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他們將在奇特的空間中完成俯沖、跨越、奔跑、攀爬等多種行為,其中容納了沖浪、游泳、跑步、登山、跨欄等諸多體育元素,精彩地詮釋了人類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形象地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fā)展。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是體育精神的真諦。國運盛則體育興,亞運腳步對于中國的第二次眷顧可以充分說明:廣州,對體育精神的熱誠,已讓亞洲感動!中國,對體育精神的詮釋,已被世界認同?!卑讕r松的語言表達偏口語化,通俗質樸,形象生動,親切自然,既激發(fā)了觀眾觀看的興趣,也拉近了觀眾與現(xiàn)場的距離。
朱軍、董卿的解說則典雅,莊重,富于濃厚的抒情意味,與亞運會這一世矚目盛會的隆重、宏大、熱情的氛圍是相協(xié)調的,具有強烈的視聽美感。
討論明確:
課后作業(yè)1、查閱我國高科技領域的重大事件的資料,收集一則,進行模擬播音,在課余時間播給同學聽,并請對方評論。2、結合運用口語和書面語,模擬現(xiàn)場報道——星期一早晨本校升國旗儀式的場面?!吧裰邸蔽逄栵w船航天員出征記
本文通過對“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出征場面的描寫,表現(xiàn)了我國宇航員的優(yōu)秀素質,揭示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偉大意義,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本文作者抓住楊利偉出征這一個場面,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報道,角度獨特,內容新穎,表現(xiàn)手段和表達方式也更為豐富多樣,在眾多的報道中顯示出明顯的獨特之處。它突出事件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突出主要人物,主要寫楊利偉受命的過程;寫人物也是從細微處著眼,寫他從容穩(wěn)健的步伐,寫他微笑的神情,寫他對國旗神情的注目,雖然只有千字左右的篇幅,但使人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材分析1、了解我國宇航員的優(yōu)秀素質,理解宇航員出征的深刻意義。2、能概括航天員出征前幾幅場景的內容,體會莊重而熱烈的出征場景。
3、學習本文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學習目標課前準備
學生借助書刊或網(wǎng)絡搜集和整理有關航空航天的資料,了解一些相關的基本知識。①世界航天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②中國“神舟”五號發(fā)射成功及發(fā)射前后的有關報道和文章。③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的有關報道資料。走進演播室
播放“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出征的視頻,請同學朗讀課文(為視頻配音),并嘗試用播音員的語速、語調來做一次模擬播音,評一評誰最具有播音員的素質。導語激趣考考你的航天知識?1.“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fā)射后,中國將成為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
個成員。在中國之前,世界上已經(jīng)具備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有
。俄羅斯(前蘇聯(lián))、美國3航天知識競答2.1961年,蘇聯(lián)宇航員
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位地球人。加加林航天知識競答3、1986年1月28日,美國________號航天飛機在第10次飛行時,發(fā)生爆炸,7名航天員當場遇難。
2003年2月1日,美國__________號航天飛機在從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疤魬?zhàn)者”“哥倫比亞”4.“千年夢圓今朝,
一箭飛沖九霄?!?/p>
在這副中國傳統(tǒng)對聯(lián)中的“今朝”是具體指
?!耙患笔侵?/p>
。2003年10月15日9時“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航天知識競答
5.1969年7月16日,美國發(fā)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航天員_______
將
腳踏到月球上,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并說出了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這對一個人來說,只不過是小小的一步,可是對人類來講,卻是巨大的一步?!?/p>
阿姆斯特朗左航天知識競答6.2008年度“感動中國”頒獎給了傲拓天疆的“神七”航天員
、
、
其中
實現(xiàn)中國首次太空出艙,成為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翟志剛航天知識競答遠古神話2000年前風箏三國火箭東方紅一號“神舟”五號“神舟”七號···中國人的飛天夢賞析場面
文題中“出征”本義是“出外打仗”,能否換成“出發(fā)”呢?討論明確:
將載人航天探險試驗比作“出征”,形象貼切,為全文創(chuàng)設出莊嚴的、熱情、有氣勢的氛圍,突出“神五”飛船發(fā)射的重要意義。
這次偉大的出征是由幾個場面構成的?你認為哪個場面最感人、最激動人心,請你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討論明確:文中主要寫了四個出征的場面:為楊利偉送行;楊利偉走出“問天閣”;楊利偉受命;楊利偉踏上征程。
賞析:一組排比句,表現(xiàn)了人們對英雄出征的高度重視,表現(xiàn)了人們因中國人的飛天夢即將實現(xiàn)的激動、高興,表現(xiàn)了人們對英雄出征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美好祝愿?!霸?jīng)和航天員朝夕相處的教練、專家們來了,舉著鮮艷花束的少先隊員、捧著樂器的軍樂隊員來,穿著鮮艷民族服裝的少女來了。”
人們送行的場面——莊重而熱烈
賞析:這一組排比句,一層進一層地揭示了楊利偉這個軍禮所象征的歷史意義?!半S著楊利偉標準的軍禮,中國第一代航天員的奪人風采,瞬間便定格在記者們的鏡頭里,定格在共和國的航天史冊上,定格在人類征服太空的篇章中?!?/p>
賞析:“幾多信任、幾多期待”突出了“出發(fā)”這兩個字的內涵是多么豐富,表達的信任和期待是多么強烈。“‘出發(fā)’!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總指揮李繼耐莊重地下達命令,剛勁有力的話語中蘊含著幾多信任、幾多期待?!?/p>
走近人物
主人公楊利偉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的夢想,他象征著中華民族走向太空的成功。作為中華飛天的第一人,作為中國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身上具備了哪些“英雄”的素質,你能從文中的細微之處找到他的“奪人風采”嗎?“這是一次英雄的出征”
“從容而穩(wěn)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現(xiàn)了楊利偉的沉著老練和極為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更表現(xiàn)了他承擔這樣一個光榮任務的自豪和對圓滿完成任務的自信。
申請出征的“報告”,干凈利落,斬釘截鐵,剛勁有力,不可阻擋。
“標準的軍禮”,不僅表現(xiàn)了楊利偉優(yōu)秀的軍人素質,也表達了中國宇航員征服太空的無聲誓言和永不動搖的決心。
“激動地”“握手擁抱”和“不停地”“揮手致意”中,有為自己、為戰(zhàn)友、為民族共同夢想就要實現(xiàn)的無比高興,有對人民和戰(zhàn)友的信任的感激,有絕不辜負戰(zhàn)友和人民重托的決心。
對五星紅旗的“深情”“注視”,是一個戰(zhàn)士在出征前對祖國行注目禮,他用自己的目光傳達著決不讓祖國失望,一定圓滿完成任務凱旋的誓言。
果斷的“轉身”動作,表現(xiàn)了他堅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氣概,他用這個動作在向太空宣告:我來了!中國人來了!
教師總結:
雖然課文中沒有多少直接贊揚楊利偉的話,但從細微處看,他從容穩(wěn)健的步伐,他微笑的神情,他對國旗深情的注目都顯出了他的精神氣質。這種從細微處著手寫人物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結合課文談談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宇航員應該具備哪些“英雄”素質?堅強的意志豐富的經(jīng)驗強健的體魄愛國的情懷從容的心理果敢的作風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人們稱頌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去實踐真正的生活,哪怕為此付出生命也值得。
——里根
觀賞視頻,描寫凱旋場面。寫作練習一仔細觀察視頻中楊利偉出艙后的場面,假設你是現(xiàn)場記者,該如何報道這個場面?
問天閣前的廣場上,已經(jīng)站滿了送行的人們?!ǖ谒男」?jié))
內蒙古的大沙漠中已經(jīng)沾滿了迎接的人們……
假如你是一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當楊利偉出征凱旋而來,如果你幸運的可以有短暫的采訪時間,你最想對楊利偉說些什么?寫作練習二
記者采訪的基本要求1、內容要切合特定的場合。2、措辭要切合自己是身份。3、語言要求形象、生動、精彩,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4、篇幅應簡短。
描寫一次升國旗的場面要求:1、要寫出升旗場面的莊重、嚴肅。
2、注意點面結合,于細微處刻畫升旗手的形象。
3、注意借鑒本文語言特色寫作練習三感悟思考
本單元學習了《三個太陽》《錄音新聞》《“神舟”五號航天員出征記》三篇課文,從南極考察隊隊員、中國廣大的科技工作者、航天員的身上,你對“民族精神”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的脊梁,是一個國家歷史的變遷、國與國的競爭中永不落敗、永不消亡的支撐和動力。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興的精神,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國家,沒有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強國之林。在幾千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tǒng)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感悟民族精神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是中國的脊梁。
——魯迅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毛澤東學習目標1.了解新聞的結構與特點。2.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新聞準確、簡潔的語言。3、感受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氣勢和一往無前、壓倒敵人的大無畏精神。4、學會寫新聞的標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注意語速、語調、重音,要讀出一種排山倒海、所向披靡激情和氣勢。請同學們用三種方式把課文的內容表達出來:A.用一句話說出新聞的內容:B.用一段話說出新聞的內容:C.用幾段話說出新聞的內容:
標題:用一個句子介紹這則新聞的內容導語:用一段話介紹新聞的內容主體:用一大段話具體地介紹新聞的內容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課文第1、2句話:簡述渡江戰(zhàn)役突破敵陣詳述三路大軍渡江經(jīng)過(層次,抓住標志性詞語)
用一句話單獨介紹新聞內容的就是新聞的標題,一般要求語言凝煉,醒目有力。用一段話在開頭介紹新聞的內容就是新聞的導語,一般是對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用幾段話說出這則新聞的內容的就是新聞的主體,具體展開事實,詳細記述新聞的內容。
前面黑體字表明這則新聞報道的單位、時間,屬于新聞的“電頭”。表明所報道的材料的真實性、報道的及時性。教師講析:新聞的結構,包括標題、導語
、主體、背景、結語,是一個“倒金字塔”。標題、導語和主體,是一則新聞通常所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教師講析:再讀課文分析結構渡江區(qū)域時間地點戰(zhàn)況中路軍20日夜安慶—蕪湖已渡過30萬人西路軍21日17時九江—安慶35萬大軍已渡過2/3東路軍21日17時南京—江陰已大部渡過,余部23日可以渡完
請在文中找出關于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的核心句子,試著填寫下表。
本篇報道的主體是寫三路大軍渡江戰(zhàn)斗的經(jīng)過,為什么按中、西、東的順序來安排?
討論明確:“20日夜起”“21日下午五時起”和“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等表時間的詞,顯示了主體的三個層次是按時間順序緊密銜接。主體按時間順序,也按事件本身的特點安排結構順序。中路軍、西路軍所遇敵人的抵抗,均甚微弱,東路軍所遇抵抗卻較為頑強,所以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先寫,東路后寫。請同學們說說下列詞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原文
修改后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
我已殲滅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控制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并占領江陰要塞、切斷長江。
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我軍前鋒,業(yè)已封鎖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原文
修改后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500余千米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占領揚中、鎮(zhèn)江、江陰等縣的廣大地區(qū)我軍前鋒,業(yè)已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我軍前鋒,已經(jīng)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在文中,有一個詞語反復出現(xiàn),在許多時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但是它的表現(xiàn)力很強,是哪一個詞語?去掉這個詞語可不可以?
朗讀課文品味語言①21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②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③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④至發(fā)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23日可以同學們,我們一起來齊讀一首詩歌,它是毛澤東同志在新中國解放前夕,聽到中國共產(chǎn)黨所率領的人民解放軍勝利占領國民黨政府的老巢南京時,揮毫寫下的一首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毛澤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拓展延伸:如何給新聞擬一個恰當?shù)臉祟}。新聞標題的定義:是在新聞正文內容前面,對新聞內容加以概括或評價的簡短文字,其字號大于正文,作用是劃分、組織、揭示、評價新聞內容、吸引讀者閱讀。教師講解新聞標題的類型:主標:是標題的骨干和核心,高度概括消息的核心內容。副標:一般用來補充、注釋、說明、印證主標,標明新聞的主要內容或事件結果。引標:放于主標前,一般用來交代背景,說明形勢,烘托氣氛,引出主標。新聞標題的要求:準確、簡明、醒目和新穎教師講解1、新聞標題的詞語選擇:精心選擇動詞
教師講解
新聞要告訴人們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事物)、發(fā)生了什么事。而傳遞“發(fā)生了什么事”這一信息的重任主要是由動詞來擔當?shù)?。因?我們應該精心選用恰當?shù)膭釉~來實現(xiàn)“發(fā)生了什么事”這一新聞內核的準確表述。
如:“音舞詩畫《天安門》將亮相國家體育館”“借電影節(jié)東風,中國影人揚帆海外”“什剎海水草瘋長搖櫓難”“‘80后’送奶工道歉留言傳遞感動”“垃圾山變身藥用植物園”“奧朗德入主愛麗舍宮”
2、新聞標題的句式選擇(1)主謂句式(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或“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教師講解
(2)動詞短語構成的句式
如:“市青聯(lián)舉辦‘青春歌會’”“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瑞士‘火箭俠’飛越里約熱內盧”“‘80后’送奶工道歉留言傳遞感動”
如:“送別最后的‘飛虎’”
“不許褻瀆忠魂”3、新聞標題的修辭選擇
教師講解比喻:“北京中軸線兩大‘綠肺’初具規(guī)模”。對比:“三天小長假火了黃金冷了白銀”比擬:“一窩‘油老鼠’落網(wǎng)”對偶:“罰款若能落實,禁煙必有效果”“奧朗德贏得大選,普京重掌俄羅斯”借代:“‘北約’、‘華約’初試將放榜”反問:“‘南郭先生’咋成了外教?”拓展練習:給下面兩則新聞擬寫各擬寫一個恰當?shù)臉祟}。要求:①用主謂句式或動詞短語句式。②不超過14個字。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報訊搭乘地鐵、公交集合然后坐S2線,再騎10公里自行車趕到100公里外的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種下零碳林。昨天,在市環(huán)保局、延慶縣、北京電視臺共同主辦的“踐行北京精神,播撒綠色希望”植樹活動中,300多名環(huán)保志愿者和市民用零碳出行的方式在“少開一天車生態(tài)林”中植下200余棵柳樹。昨天早上7時58分,從北京各個角落趕到北京北站的環(huán)保志愿者們坐上S2線直奔延慶,組織此次活動的北京環(huán)保宣傳中心張寶森主任介紹,參加植樹活動的除車友會、民間環(huán)保組織、大學生代表外,還有50名自愿報名參加的市民。過去,大家都是乘坐大客車去植樹,昨天所有人都是坐S2線去的,在到達延慶站后,所有人都騎行10公里趕到野鴨湖濕地中的“少開一天車生態(tài)林”植樹,從過去的低碳實現(xiàn)了“零碳植樹”。。300多環(huán)保志愿者“零碳”植樹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報訊昨天,位于朝陽區(qū)南磨房的世紀東方城小區(qū)部分業(yè)主參加了物業(yè)組織的植樹活動,28個家庭以孩子的名義認養(yǎng)了樹苗,并親手把這些樹苗栽在了自家小區(qū)的院子里。昨天下午,負責世紀東方城二期部分樓座物業(yè)管理的金羅馬物業(yè)公司張經(jīng)理告訴記者,種樹的倡議是一些業(yè)主提出來的,他們說愿意以家庭為單位認養(yǎng)樹苗,家里有孩子的還可以讓小朋友也參與栽樹、捆綁支架和澆水的活動,這對孩子們將是非常好的勞動鍛煉。公司覺得這個主意非常好,就于3月底貼出公告,很快就有20多家報了名。“我們準備的樹苗主要是碧桃、丁香和石榴,報名的家庭可以80元的成本價認養(yǎng)一棵,并栽在我們規(guī)劃好的小區(qū)院內休閑步行街兩側?!睆埥?jīng)理說,沒想到昨天活動進行當中,又有一些家庭要求參加,原先備好的樹苗都不夠用了,只好請綠化隊的師傅臨時跑到市綠化公司苗圃基地又選了一些苗拉了回來。
帶孩子認養(yǎng)樹苗,為自家小區(qū)綠化
誦讀欣賞:《七子之歌》
聞一多學習目標1、通過反復的誦讀,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主要內容。2
、體會浸漬在字里行間的作者的深深的愛國情懷。 課前預習
由于作者寫作時的背景與現(xiàn)在學生生活有很大的距離,因此課前應要求為學生從書刊和網(wǎng)絡上查閱有關“七子離母”的相關歷史背景資料。情境導入
播放年僅七歲半的澳門小姑娘容韻琳以夾帶著濃重澳門鄉(xiāng)音的普通話領唱的《七子之歌?澳門》。走進作者《七子之歌》的曲子是作曲家李海鷹一遍遍地吟誦著歌詞,流著淚在一夜之間完成的。使作曲者如此動容的歌詞,它的作者是——聞一多走進作者
聞一多,我國現(xiàn)代杰出的愛國詩人、學者。湖北浠水人。自幼便樹立了堅定的愛國思想。他曾在給父母的信中說:“當知二十世紀少年當有二十世紀之思想,即愛國思想也。”
1922年7月,他赴美留學。因不堪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毅然于1925年5月回國。而“五卅慘案”就在他歸國后數(shù)日發(fā)生。走進作者
英、日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聞一多先生感慨萬千地寫下了一系列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即是其中之一部。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的大會上,他怒斥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罪行,發(fā)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講演》,當天下午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獻出寶貴的生命。背景資料
請同學們介紹課前搜集的關于“七子離母”的相關歷史資料。背景介紹——“七子離母”
歷史不會忘記1842年那個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員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在荷槍實彈的英國士兵環(huán)視下簽署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guī)定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列強瓜分中國的序幕從此拉開。1860年,中英簽署《北京條約》,英國割占九龍半島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香港的姐妹”九龍半島其余部分劃為“新界”,租給英國99年。
背景介紹——“七子離母”
1887年,中葡簽署《友好通商條約》,在明代中葉以“晾曬貨物”為名獲準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從此強據(jù)了“蓮花寶地”澳門。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東海的一串珍珠”寶島臺灣割讓日本,與她同時被割讓的還有渤海灣畔的“孿生兄弟”旅順和大連。
1898年,中英簽署訂租威海衛(wèi)專條,“防海的健將”威海衛(wèi)租借英國25年。
1899年,中法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神州后門上的一把鐵鎖”廣州灣被租讓給法國。
背景介紹——“七子離母”
到1900年,帝國主義列強已在中國土地上強行開辟商埠上百處,在10多個城市劃定租界20余處。“中華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淫威下四散飄零。有一首詩代表了當時愛國志士們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逼咦颖M淚下,詩人獨悲歌。聞一多目睹“國疆崩喪,積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養(yǎng)于祖國,受虐于異類”,“因擇其中與中華關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p>
背景介紹——“七子離母”
到1900年,帝國主義列強已在中國土地上強行開辟商埠上百處,在10多個城市劃定租界20余處?!爸腥A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國主義列強的淫威下四散飄零。有一首詩代表了當時愛國志士們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逼咦颖M淚下,詩人獨悲歌。聞一多目睹“國疆崩喪,積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養(yǎng)于祖國,受虐于異類”,“因擇其中與中華關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p>
背景介紹——“七子離母”
10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富強、民族獨立挺身而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上下求索,譜寫了一首首恢弘壯麗的歷史詩篇。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追求統(tǒng)一的意志匯成不可阻擋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國收回威海衛(wèi);1945年,中國人民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臺灣的最后一任總督安藤利吉在臺北中山堂向中國政府遞交投降書,臺灣從此重歸中國版圖。與此同時,廣州灣、旅順和大連也相繼回到祖國的懷抱。1982年9月,鄧小平在會見撒切爾夫人時明確表示,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
整體感知
齊讀《七子之歌》之前的小序,并請同學們用紅筆標注出表明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語句。
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斗云爾。
體會情感
同學自己放聲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愛國情懷。思考這七首詩有什么共同點?
每一首詩都是用第一人稱的擬人化手法寫成的每一首詩最后的結束句都是“母親!我要回來,母親!”不僅表現(xiàn)了被侵占的土地上的人們對于祖國的殷殷深情和盼望回歸的信念”,還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在帝國主義的侵略下決不屈服的精神。
體會情感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情感。
《澳門》:著重寫一顆眷戀祖國的心?!断愀邸罚褐貙懯艿降牧枞?,表明回歸的愿望?!杜_灣》:著重寫英雄的傳統(tǒng)。《威海衛(wèi)》:著重寫悲壯的歷史和險要的地勢?!稄V州灣》:突出地理位置的重要?!毒琵垺罚和怀霰?,期盼回歸?!堵庙槨⒋筮B》:突出列強的暴虐。
課后作業(yè)1.背誦《七子之歌》中你喜歡的詩,并在筆記本上寫出誦讀腳本。2.寫出你讀《七子之歌》的感想?!逗伞穼n}教材分析:
專題《荷》的內容包括賞荷、詠荷、讀荷、議荷、寫荷五部分,涉及的文體包括詩歌、散文、說明文等,容量大,范圍廣、領域寬,集中體現(xiàn)了語文實踐性活動、探究性學習和跨學科學習的課程特點。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認知能力已經(jīng)具備,特別是形象思維比較感性,而自身的欣賞、想象、感悟、創(chuàng)新能力等都比較薄弱。因此在教《荷》專題過程中,先由具體的形象入手,進而再聯(lián)系荷的文化和精神層面,由一般的欣賞到高一層次的領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知。
教學設想(4課時)
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走近荷(課前)從報刊、網(wǎng)絡搜集有關“荷”的圖片和資料,初步了解“荷”的生物習性、實用價值及其別稱;親自去圓明園或頤和園、北海等公園拍攝一組“荷”的照片,為每幅照片配上解說詞;搜集與“荷”有關的詩詞名句。
認識荷(1課時)以賞荷為主,要求學生展示交流搜集的有關荷花的圖文資料,談談對自然界中荷花的初步印象。
感悟荷(2課時)
賞析詠荷的詩文,初步了解文學領域中的荷文化現(xiàn)象。比較閱讀《愛蓮說》、《芙蕖》等文章,探究“荷”文化的豐富內涵。
贊美荷(1課時)在前兩節(jié)課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抒寫自己心目中的荷花。學習目標1、了解荷的有關知識,積累有關詠荷的詩詞及妙詞佳句.
2、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鍛煉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圍繞某一專題進行探究的能力。3、通過體會文人墨客寄情于荷托物言志的手法,啟發(fā)學生感悟荷的內在精神品格,了解荷的文化內涵,培養(yǎng)學生審美的能力。
4、通過“議荷”“寫荷”,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訓練思辨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走近荷認識荷感悟荷贊美荷1、學生展示搜集或拍攝到的“荷”的圖片及視頻。2、學生介紹“荷”的生物習性、實用價值及其別稱。3、學生展示搜集到的與“荷”有關的詩詞名句。4、師生交流對自然界“荷”的初步認識。走近荷
荷花,又名蓮花、芙蕖、菡萏、玉環(huán)等。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jié),葉盾圓形?;ㄆ?至9月,單生于花梗頂端,花瓣多數(shù),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chǎn)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qū),我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荷花花大葉麗,清香遠溢,出污泥而不染,深為人們所喜愛,是園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綠化植物。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jié)、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藥,可治多種疾病。認識荷感悟荷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愛花賞花的習俗,在幾千年悠久的歷史中形成了燦爛的荷文化,中國人賞花不拘泥對自然景觀的欣賞流連,而是非常注重花人品化的內在美所體現(xiàn)的人文精神。所以,寫荷的文學作品往往是寄情于荷,托物言志?,F(xiàn)在我們舉例談談文人墨客是如何從荷這一具體事物聯(lián)想到人的美好品質,從而寄情于荷托物言志的。
誦讀荷
賞析荷品議荷誦讀“荷”1、大聲反復誦讀五首“詠荷”詩,要讀出感情,把握節(jié)奏和詩韻。2、學生可選擇其中一首最喜歡的,從用詞的角度進行賞析。3、討論詩人在這五首詩中分別賦予了“荷”怎樣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內涵。誦讀“荷”《采蓮曲》——寫人花難辨,花人同美,詩中采蓮女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情調歡愉;《蓮葉》——寫鴛鴦戲水,荷葉遮雨,婉轉表達出“浣紗人”內心微妙的變化;《贈荷花》——寫綠葉與紅花相映,天真自在,美好事物卻難逃“翠減紅衰”厄運,似乎暗示著詩人心中某種難言的隱痛;《白蓮》——寫那不作修飾、凌波獨立的白蓮,悄悄開放,默默凋落,品格高潔,而幽恨無窮,儼然一個隱君子的形象?!渡彙贰粚懞苫ê扇~,專寫蓮子,充滿回歸自然的鄉(xiāng)野氣息,令人神往。賞析“荷”愛蓮說周敦頤說
“說”是文言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敘來論述道理。
《愛蓮說》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周敦頤(1017-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企業(yè)網(wǎng)絡安全防護體系建設
- 電商品牌建設策略及品牌案例解讀
- 科技助力現(xiàn)代物流業(yè)發(fā)展
- 電力設備故障危機管理與快速恢復策略
- 尾款訂購合同范本
- 科技創(chuàng)新如何塑造未來的商業(yè)模式
- 書香校園社團活動展望計劃
- 醫(yī)療資源短缺情況下的急救應對計劃
- 自然觀察小班孩子的環(huán)境教育計劃
- 兒女養(yǎng)老合同范本
-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課程)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附答案(共9套)
- QC成果:預制扭王字塊體表面缺陷控制知識分享
- 光伏強制性條文執(zhí)行計劃(共25頁)
- 2021新《安全生產(chǎn)法》全面解讀課件(PPT 84頁)
- 企業(yè)、事業(yè)專職消防隊訓練內容及操作規(guī)程
- T∕CCCMHPIE 1.2-2016 植物提取物 檳榔多糖多酚
- 局域網(wǎng)規(guī)劃設計_畢業(yè)論文
- 脛骨平臺骨折(課堂PPT)
- 歐洲文化入門王精品PPT課件
- 中考復習復分解反應類型方程式書寫訓練題(無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