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福建省南平市赤門中學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福建省南平市赤門中學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福建省南平市赤門中學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福建省南平市赤門中學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福建省南平市赤門中學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2福建省南平市赤門中學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對下面文字中畫線的句子的含意,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看見的人報告說,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蓋起來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沒有人去理會他。待到祥林嫂出來淘米,剛剛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兩個男人來,像是山里人,一個抱住她,一個幫著,拖進船去了。祥林嫂還哭喊了幾聲,此后便再沒有什么聲息,大約給用什么堵住了罷。接著就走上兩個女人來,一個不認識,一個就是衛(wèi)婆子。窺探艙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翱蓯?!然而……。”四叔說。A.山里人如此野蠻無理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劫人,著實令人可惡;但是山里人缺少教化,無理也是可以原諒的。B.祥林嫂被婆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劫回,累及魯府的名聲,令人可惡;但事已至此,無可挽回,也只好由它去了。C.衛(wèi)老婆子是祥林嫂的薦主,又伙同其婆家劫走她,著實令人可惡;然而這是祥林嫂婆家的主意,并非衛(wèi)老婆子的本意,因而也可以寬恕。D.祥林嫂的婆婆竟敢串通衛(wèi)老婆子,光天化日公開搶劫魯府的傭人,實在有損魯家的尊嚴和聲譽,著實可惡;可她們的作為又是族權(quán)范圍之內(nèi)的事,難以斥責。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魯四老爺考慮的應該是自家的名聲,其他選項從山里人的教養(yǎng)、衛(wèi)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方面分析都不正確。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對聯(lián)的起源,就其兩兩相對的藝術(shù)哲理來說,源于我國古代《周易》所闡述的天地賦予萬物的陰陽對立與陰陽互交這一對立統(tǒng)一的哲學原理。就其兩兩相對的表現(xiàn)形式來說,則源于我國遠古的民謠和古代詩文的對偶句,是由對偶句嬗變而來的。古代民謠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鑿井而飲?!薄对娊?jīng)》上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在屈原作品中,對偶句更是不乏其例。以上各類對偶句,都含有對聯(lián)對句的因素,但嚴格說來,都只能算作對聯(lián)的影子,還不能說這就是對聯(lián)的開端。對聯(lián)的正式開端究竟始于何時?以往一般都遵從清代著名聯(lián)家梁章鉅在他的《楹聯(lián)叢話》中所言:“楹帖(楹聯(lián))始于桃符。”據(jù)蜀《禱杌》所載:“蜀未歸宋之前一年,歲除日,(孟)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于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绷菏纤?即據(jù)于此。于是,我國對聯(lián)界即普遍認為“聯(lián)萌五代”。但近代以來,我國許多對聯(lián)學者經(jīng)多方考證,發(fā)現(xiàn)對聯(lián)實萌于普唐而興于五代。因此,“聯(lián)萌于五代”之說是不對的,至于說“聯(lián)興于五代”則符合事實。據(jù)(晉書》記載,張華曾建議初次見面的陸云、荀隱素互作通報,陸以“云間陸士龍”,荀以“日下荀鳴鶴”互報姓名。這被許多人認為是我國古代的第一聯(lián)。而我們能見到的保存至今的唐代規(guī)范聯(lián)作則更多。如夏民安《聯(lián)人心聲》中有唐太宗在藏晉祠貞觀寶翰門前題的“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莫高窟發(fā)現(xiàn)的“三陽始布,四序初開”等,還有日本人寫的《史館茗話》一書記載的唐人聯(lián)“閉戶惟聞朝暮鼓,登樓遙望往來船”。到了宋元階段,對聯(lián)進一步發(fā)展,不僅數(shù)目大量增加,而且類別除春聯(lián)外,又有了題贈聯(lián)、書院聯(lián)、名勝聯(lián)、喜慶聯(lián)、哀挽聯(lián),諧音聯(lián)、燈聯(lián)等等。就其語言運用和表現(xiàn)形式而言,不但堅持了從律詩借鑒來的藝術(shù)特點,而且有所實破,吸收詞曲語言變化特點,以長短句創(chuàng)作對聯(lián),形式更加變化多姿。同時,出現(xiàn)了不少聯(lián)作名家,如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朱熹、陸游、文天祥等等。明初,由于洪武皇帝除夕傳旨,無論公卿士庶,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lián),對聯(lián)創(chuàng)作進入繁榮階段。清朝以后,由于各種因素的推動,對聯(lián)創(chuàng)傳更是盛極一時。明清時代,由于對聯(lián)融合了詩詞曲賦的各種句式以及駢散并用與文白齊行,使得對聯(lián)語體多樣化,連同對聯(lián)篇幅的增長,使其不僅可以寫景、抒情,而且可以敘事、議論;不僅可以用來諧謔,而且可以諷刺。這一時期,不僅運用范圍大為擴展,涌現(xiàn)出大批如解縉、紀昀般的聯(lián)壇高手,甚至出現(xiàn)了理論研究與專論著作。(選自戴本恒《對聯(lián)藝術(shù)探微》,有刪改)1.下到關(guān)于對聯(lián)起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

)A.對聯(lián)起于哪個朝代,有很多說法。對聯(lián)界根據(jù)梁章鉅《楹聯(lián)從話》的相關(guān)記載普遍認為對聯(lián)起于五代,但作者并不贊同這一說法。B.我國古代很多詩文里有對偶句,對聯(lián)兩兩相對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起源于我國遠古的民謠和古代詩文的對偶句。C.作者認為,古代民謠、《詩經(jīng)》以及屈原作品中的對偶句,盡管也有對聯(lián)的一些因素,但還不能算是對聯(lián)的開端。D.我國古代《周易》所闡述的天地賦予萬物的陰陽對立與陰陽互交這一對立統(tǒng)一的哲學思想是對聯(lián)兩兩相對的藝術(shù)哲理的來源。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五代時,蜀地的孟昶在除夕日讓學士辛寅遜題寫桃符,因為對辛寅遜的題詞不滿意而自己題寫為:“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盉.據(jù)《晉書》記載,張華建議初次見面的陸云、荀隱素以對聯(lián)的形式互作通報,陸以“云間陸士龍”為上聯(lián),荀以“日下荀鳴鶴”為下聯(lián)互報姓名。C.中國許多對聯(lián)學者近代以來經(jīng)多方考證,發(fā)現(xiàn)對聯(lián)實萌于晉唐而興于五代,否定了“聯(lián)萌于五代”之說,得出“聯(lián)興于五代”的結(jié)論。D.唐代出現(xiàn)了許多規(guī)范的對聯(lián)作品,如:“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三陽始布,四序初開”“閉戶惟聞朝暮鼓,登樓遙望往來船”等等。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元時期,對聯(lián)進一步發(fā)展,不僅數(shù)目大量增加,而且類別除春聯(lián)外,又有題贈聯(lián)、書院聯(lián)等;同時,還出現(xiàn)了王安石、蘇軾等不少聯(lián)作名家。B.宋元時期,對聯(lián)形式變化多姿。因為對聯(lián)不但保持了從律詩借鑒來的藝術(shù)特點,而且有所突破,吸收詞曲語言變化特點,以長短句創(chuàng)作對聯(lián)。C.明清時代,由于對聯(lián)融合了詩詞曲賦的各種句式以及駢散并用與文白齊行,使對聯(lián)語體多樣化,使對聯(lián)的篇幅增長,使對聯(lián)的運用范圍大為擴展。D.明代洪武皇帝下令無論公卿士庶,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使對聯(lián)創(chuàng)作進入繁榮階段。由于各種因素的推動,清代以后的對聯(lián)創(chuàng)作更是是盛極一時。參考答案:1.A

2.B

3.C【1題詳解】A項“對聯(lián)起于哪個朝代,有很多說法”于文無據(jù)??键c: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題詳解】B項原文這樣表述:“張華曾建議初次見面的陸云、荀隱素互作通報”,陸以“云間陸士龍”、荀以“日下荀鳴鶴”互報姓名。所以說張華建議二人互作通報,并未要求以對聯(lián)的形式,二人的通報在當時也并非是上聯(lián)和下聯(lián),屬曲解文意??键c: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題詳解】C項“由于對聯(lián)融合了詩詞曲賦的各種句式以及駢散并用與文白齊行,使對聯(lián)語體多樣化,使對聯(lián)的篇幅增長,使對聯(lián)的運用范圍大為擴展”有誤,屬強加因果關(guān)系??键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欣賞詩歌,由于它極精練,我們不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詞包孕著的豐富的含義,而且要努力去尋求它的詩句之外包含的不盡的韻味。這在中國舊詩詞的欣賞中是極為普遍的現(xiàn)象。例如采菊東籬,心境悠然與南山相合,情寄東籬之外。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彼姆睆偷纳屎鸵繇?,烘托出江天子夜的秋景。末尾一句,以傳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鐘聲,給人留下了言語難以表達的離愁別緒。有趣的是,這種由具體的詩句引發(fā)的情思,其具體性可以因欣賞者的不同際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穩(wěn)定性,又有隨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鐘聲造成的余韻,大體上總與羈旅客子的愁思有關(guān)。至于它在欣賞者心中所喚起的具體的思念,則是難以確定的:有人因而感慨半生飄零,一事無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嬌妻;有人也許為友情的離棄而痛苦;也許為了貧病,也許為了惜逝……但那浮動在落月漁火的微茫中的一縷輕愁,則是相同的。詩歌欣賞可以認為是讀者在詩人所啟示的范圍內(nèi)重新創(chuàng)造的藝術(shù)世界。這個世界最大的特點就是讀者往往走進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內(nèi)心的主觀世界融進詩的客觀世界中去。人們讀李后主的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能夠領(lǐng)會作者對于繁華失落的哀傷。他們對這首詞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懷往昔的范圍之內(nèi),添加進去若干屬于自己的東西,使得“問君能有幾多愁”的“愁”不再成為亡國之君的哀怨,而變成了屬于每個人自己的帳惘、失落情懷的寄托。由于詩歌形象的基本規(guī)律是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它極精約,極概括,因而留給欣賞者的聯(lián)想空間就極寬闊。因為以極簡約表現(xiàn)極豐富,讀詩難免有時要“猜”。這種猜,在別的文體可能說明意義的含混;而在詩,離開了猜想的空間卻可能意味著貧乏。當然,猜想應當與真正的晦澀加以區(qū)別。猜想不是因費解引起,而是由于詩本身有太多的郁積,從而需要欣賞者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思考來加以補充和闡發(fā)。當然,這里所謂的“猜”,其實就是欣賞過程中對詩和詩人的綜合性思考。6.下列說法中,不屬于“詩句之外包含的不盡的韻味”的一項是(

)A.陶淵明的《飲酒》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東籬”所引發(fā)的無限情思。B.張繼的《楓橋夜泊》通過繁復的色彩和音響,描繪了江天子夜的秋景。

C.李煜《虞美人》詞喚起的讀者追懷往昔的惆帳情懷。

D.讀者在詩句的啟迪下所進行的再創(chuàng)造。7.對“猜”一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確切具體的一項是(

)A.欣賞者在詩歌的詞句之外的廣闊空間里沒有限制地自由聯(lián)想。B.詩歌欣賞過程中對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動機、過程和方法進行的綜合性思考。

C.欣賞者憑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詩歌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和闡釋。

D.對費解的詩中晦澀的表達進行大膽的推想和猜測。8.對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的特點是極為精練,盡量用少的字詞包含豐富的言外之意。B.欣賞詩歌的目的,不在于領(lǐng)略詩人所抒寫的感情,而在于通過詩人的啟迪引起情感上的共鳴。C.欣賞詩歌,不僅要了解詩人的情感活動,而且還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溫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情感經(jīng)歷。D.在欣賞時,加入自己的聯(lián)想與感受,要受詩歌詞句的限定,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參考答案:6.B(該項表述的是詩句本身所表達的內(nèi)容。)7.C(從原文對“猜”的表述“猜想不是因費解引起,而是由于詩本身有太多的郁積,從而需要欣賞者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思考來加以補充和闡發(fā)”可以得出答案。)8.B(“不在于領(lǐng)略詩人所抒寫的感情”錯,應當是既領(lǐng)略詩人所抒發(fā)的感情,也引起共鳴。)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文,完成各題。李夫人傳(節(jié)選)①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嘆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于甘泉宮。及衛(wèi)思后廢后四年,武帝崩,大將軍霍光緣上雅意①,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②初,李夫人病篤,上自臨候之,夫人蒙被謝曰:“妾久寢病,形貌毀壞,不可以見帝。愿以王及兄弟為托?!鄙显唬骸胺蛉瞬∩酰鶎⒉黄?,一見我囑托王及兄弟,豈不快哉?”夫人曰:“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不敢以燕媠②見帝?!鄙显唬骸胺蛉说谝灰娢?,將加賜千金,而予兄弟尊官?!狈蛉嗽唬骸白鸸僭诘?,不在一見?!鄙蠌脱杂匾娭蛉怂燹D(zhuǎn)向欷歔而不復言。于是上不說而起。夫人姊妹讓之曰:“貴人獨不可一見上囑托兄弟邪?何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上所以攣攣③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錄其兄弟哉!”及夫人卒,上以后禮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封海西侯,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③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④坐而步。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諸音家弦歌之。[注釋]①雅意:夙愿。②燕媠:懈怠,裝束凌亂,不嚴肅。③攣攣:眷念。④幄:帷帳。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李夫人少而蚤卒(2)夫人蒙被謝曰(3)夫人姊妹讓之曰(4)又不得就視18.選出下列句中畫線詞語解釋不是古今異義的一項(

)。A.上憐閔焉,圖畫其形于甘泉宮。B.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C.上復言欲必見之,夫人遂轉(zhuǎn)向欷歔而不復言。D.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1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20.根據(jù)文意,用自己的語言簡介李夫人的生平。21.根據(jù)第②段,概括李夫人的主要性格特點。參考答案:17.(1)蚤——同“早”(2)謝——辭謝,推辭,拒絕(3)讓——責備,責怪,責問(4)就——靠近,接近

18.C

19.他(方士)于是就在晚上點起燈燭,架設了帷帳,陳列了酒肉,又叫皇上住在另一個大帳內(nèi),武帝就遠遠看見有一位美麗的女子長得像李夫人的相貌,她回到帷帳坐下,一會兒又舒緩地散步[慢慢步行]。

20.李夫人,李延年之妹,美麗善舞。因平陽公主的推薦在帝前獻舞而得寵幸,生有一男。年少而亡,臨終時不肯見皇帝最后一面,從而使得皇帝始終惦記著她,厚待她的兄弟。

21.善于審事度理,能夠深謀遠慮,處事果斷堅決【17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在文中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考生平時注意積累、識記,再結(jié)合原文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1)“李夫人少而蚤卒”意思是,李夫人年少就早早死了。“蚤”,通假字,通“早”,早早之意。(2)“夫人蒙被謝曰”意思是,李夫人用被子蒙住臉辭謝道?!爸x”,辭謝。(3)“夫人姊妹讓之曰”意思是,李夫人的姐妹責備她說?!白尅?,責備。(4)“又不得就視”意思是,又不能靠近看。“就”,靠近?!?8題詳解】本題考查常見古今異義詞的含義。古漢語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義用法不同的詞,這就是古今異義詞。要了解古今異義詞的詞義擴大、縮小和詞義的轉(zhuǎn)移等知識,平時對課本出現(xiàn)的知識點應多梳理積累。做題時需要逐項加以分析、排查。A“圖畫”古義是動詞,繪畫之意;今義是名詞畫作。B“配食”古義指靈位配享武帝宗廟,今義是搭配食物。C“欷歔”,古今相同,都是嘆息、抽泣之意。D“顏色”古義指容貌,今義指色彩。故選C?!?9題詳解】此題考查準確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語句要結(jié)合語境,將所翻譯的句子放到語境中理解其大概的意思。翻譯之前先確定句子中的重要的得分點,比如特殊句式、重點詞語、詞語的特殊用法等;然后再逐字落實;最后要對所翻譯的句子加以潤色,如調(diào)、刪、補、換等。翻譯的原則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本段中的重點詞語有:張,點起;設,架設;陳,陳列;他帳,另一個大帳;還,回到;步,舒緩地散步?!?0題詳解】本題考查對人物進行簡要介紹的能力。人物生平簡介一般包括如下幾點:基本情況、性格愛好、主要事跡等。本題要求“簡介李夫人的生平”,需要考生結(jié)合文本,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即可。從“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可知,李夫人為李延年的妹妹。從“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可知,她美麗善舞,因平陽公主推薦得到皇帝的寵幸,生有一個男孩。從“妾久寢病,形貌毀壞,不可以見帝。愿以王及兄弟為托”“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于甘泉宮”“及夫人卒,上以后禮葬焉。其后,上以夫人兄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封海西侯,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可知李夫人年少而亡,臨死不肯見皇帝,讓皇帝思念不已,厚待她的兄弟?!?1題詳解】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要抓住人物性格特點,對人物進行客觀的評價。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結(jié)合文中所使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從語言、動作及神態(tài)等描寫中把握人物,主要應依據(jù)故事情節(jié)展開來分析。根據(jù)原文“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錄其兄弟哉”,意思是“凡是靠姿色來服侍人的人,姿色衰敗寵愛就減退,寵愛減退恩情就斷絕。皇上之所以對我戀戀不舍,完全是因為我平時美貌的緣故。如果今天發(fā)現(xiàn)我的容貌已破敗,以往的姿色不復存在,必然就要厭惡拋棄我,他怎么還會再肯追憶思念我,憐憫任用我的兄弟呢?”可知李夫人善于分析利弊,審情度勢;“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意思是“我之所以不想見皇帝,實在是想更加牢靠地把兄弟托付給皇上”可知李夫人為兄弟考慮長遠;“上復言欲必見之,夫人遂轉(zhuǎn)向欷歔而不復言。于是上不說而起”,意思是“皇帝再一次表達了想見一面的愿望,李夫人就把身體轉(zhuǎn)過去嘆息抽泣不再回答。于是皇帝心里很不高興,起身回宮了”可知李夫人處事果斷。【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漢武帝宮內(nèi)的李夫人,進宮前本是歌舞藝人。當初,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具有音樂天賦,擅長歌唱舞蹈,武帝很喜歡他。每當李延年創(chuàng)作了新的歌詞,譜寫了新的樂曲,凡聽到的人無不為之感動。李延年在武帝前翩翩起舞,同時唱道:“北方有位美麗的姑娘,舉世無雙、婷婷玉立,回頭一望城墻倒,再看一眼國家亡。并非人們不知城倒國亡是災禍,為的是美人斷難再出現(xiàn)。”皇帝聽了嘆息不已,說:“唱得好!世間真有這樣的美人嗎?”平陽主趁機說這位美人就是李延年的妹妹,皇帝于是下令召見,一看果然美妙艷麗,舞姿超群。從此得到皇帝的寵幸,生下一個兒子,就是昌邑哀王劉髆。李夫人年紀輕輕就夭折了,皇帝好一陣憐惜哀痛,就叫人畫了李夫人的畫像掛在甘泉宮內(nèi)。衛(wèi)思后被廢黜后的第四年,武帝去世了,大將軍霍光根據(jù)武帝的夙愿,將李夫人的靈位配享武帝宗廟,并隨漢武帝的尊號稱她為孝武皇后。當初,李夫人病危時,皇帝親自光臨夫人臥室問候,李夫人用被子蒙住臉辭謝道:“妾久病臥床,體形容貌已經(jīng)破壞,不能以這種樣子參見皇帝。我只想把昌邑王和我的兄弟拜托給皇上,請皇上照顧?!被实壅f:“夫人病重,幾乎不再能恢復,你當著我的面托付昌邑王和兄弟,難道不是更直接痛快嗎?”夫人說:“婦女的面貌如果不加修飾裝扮,是不能見君王和父輩的。妾不敢以這種懈怠輕慢的樣子見皇帝?!被实壅f:“你還是見我一面吧,我將增加千金的賞賜,同時給你的兄弟尊顯的官職?!狈蛉苏f:“給不給尊顯的官職全在于皇帝的態(tài)度,并不在于見還是不見?!被实墼僖淮伪磉_了想見一面的愿望,李夫人就把身體轉(zhuǎn)過去嘆息抽泣不再回答。于是皇帝心里很不高興,起身回宮了。李夫人的姐妹們責怪她道:“貴人為什么就是不肯當面向皇上拜托兄弟的事呢?為什么這么恨皇上呢?”夫人說:“我之所以不想見皇帝,實在是想更加牢靠地把兄弟托付給皇上。我以自己容貌的美麗,才得以擺脫卑賤獲得皇上的寵愛。凡是靠姿色來服侍人的人,姿色衰敗寵愛就減退,寵愛減退恩情就斷絕。皇上之所以對我戀戀不舍,完全是因為我平時美貌的緣故。如果今天發(fā)現(xiàn)我的容貌已破敗,以往的姿色不復存在,必然就要厭惡拋棄我,他怎么還會再肯追憶思念我,憐憫任用我的兄弟呢?”等李夫人去世后,皇帝以皇后的規(guī)格安葬她。然后,皇帝又任命李夫人的兄長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封爵海西侯,任命李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皇帝思念李夫人不能停止,有一個齊國的方士少翁說能招來李夫人的魂魄。于是在晚上點燈燭,設置帷帳,擺設酒肉,請武帝坐在另外的帳中觀望,遠遠地望見一個美麗的女子,非常像李夫人,時而回到帷帳端坐,時而緩緩散步。又不能靠近觀看,皇帝越發(fā)思念悲傷,為她作了一首詩:“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讓樂府中的樂工彈奏演唱。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1.對下面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不可以已

已:停止B.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輮:彎曲C.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絕:橫渡D.鍥而不舍

鍥:刻2.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荀子》為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荀況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B.“騏驥”是千里馬的別稱,千里馬的別稱還有“赤兔”、“的盧”。C.“君子”廣見于先秦典籍,被孔子賦子了道德的含義,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D.跬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出兩腳為“步”。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折,不正確的一項是A.荀子所講的“學”,不僅指學習各種文化知識,還包括提高思想品德修養(yǎng)。B.文章啟發(fā)我們,說理并不排除生動性,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比喻論證。C.荀子認為,人的先天條件是“學”的決定性因素,但同樣也需要后天努力。D.《勸學》一文句式整齊,讀時瑯瑯上口,在對偶中適當改進散句,使文氣流暢面不呆滯。4.下列關(guān)于《荀子·勸學》選文中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B.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C.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D.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5.把中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參考答案:1.B

2.B

3.C

4.C

5.(1)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2)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實詞類題目答題的方法有“結(jié)構(gòu)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解答此題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依據(jù)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之,應該很容易判斷出來。B項,“輮”,結(jié)合“木直”“為輪”分析,應該譯為使彎曲,通“煣”。故選B?!?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nèi)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B項,“赤兔”“的盧”,是古代名馬的名字,不是千里馬。故選B?!?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C項,“人的先天條件是‘學’的決定性因素”表述錯誤,文中強調(diào)的是積累、堅持和專一。故選C?!?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jié)構(gòu)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鞍咨场弊鳛楹竺婢渥又髡Z,不應該斷開,排除A項、B項?!皳瘛钡馁e語是“鄉(xiāng)”,結(jié)合句意分析,排除D項。句意:蓬蒿生長在麻叢中,不用扶持就能長直,門包的沙子放在黑泥中,就和黑泥一樣黑。這并非它的本質(zhì)不好,而是它所接觸的東西造成的。因此君子居住一定要選擇鄉(xiāng)土,交游一定要接近賢人,這是用來防止邪僻而接近正道的方法。故選C?!?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受繩”,用墨線量過;“金”,刀劍;“礪”,磨刀石;“知明”,智慧明達。(2)“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一”,專一。點睛: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語境中理解句子。無論何種句子,都不能脫離語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②要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這些文言現(xiàn)象,對這些文言現(xiàn)象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翻譯好文言文語句的前提。③對句子中難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籠統(tǒng)翻譯的辦法去逃避,而應該前后推導,認真理解。④要善于調(diào)動已學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對一詞多義、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于我們把握文言詞語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和含義。本題中的重點詞語在課文中出現(xiàn)過,平時多加注意積累。參考譯文:君子說:學習不可以停止的。譬如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里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塊是冷水凝結(jié)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但是(用火萃?。┦顾鼜澢绍囕?,(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到)如圓規(guī)畫的一般的標準了,即使又曬干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jīng)墨線比量過就變得筆直,金屬制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理并且行為沒有過錯了。我曾經(jīng)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卻)比不上片刻學到的知識(收獲大);我曾經(jīng)踮起腳向遠處望,(卻)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登到高處招手,手臂并沒有加長,可是遠處的人卻能看見;順著風喊,聲音并沒有加大,可是聽的人卻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君子的資質(zhì)秉性跟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里產(chǎn)生了;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到達,)它的成績來源于走個不停。(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高祖為布衣時,何數(shù)以史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沛公至威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見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guān)中。關(guān)中事計戶口轉(zhuǎn)漕給軍,漢王數(shù)失軍通去,何常興關(guān)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專屬任何關(guān)中事。漢三年,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上數(shù)使使勞苦丞相。鮑生謂丞相曰:“王暴衣露蓋,數(shù)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從其計,漢王大說。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酂候,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zhí)銳,多者百余戰(zhàn),少者數(shù)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薄爸C狗乎?”曰:“知之?!备叩墼环颢C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

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shù)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比撼冀阅已浴L饭?蕭相國何于秦時為刀筆史,錄錄未有奇節(jié)。及漢興,依日月之末光,何謹守管?;搓?、黥布等皆以誅滅,而何之勛爛焉。(節(jié)選自《史記·蕭相國世家》)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B.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C.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D.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fā)蹤指示/功人也/9.對下列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廟號:帝王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號。稱廟號,是對已死皇帝的敬稱。B.布衣: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穿麻布衣服,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稱平民百姓為布衣。C.變徵:古時音樂分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音。變微是微音的變調(diào),聲調(diào)激憤。D.食邑:指的是中國古代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勞動者;食邑又稱封地。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蕭何通曉法令,和劉邦交情深蕭何是沛縣豐邑人,高祖劉邦還是老百姓的時候,蕭何多次憑借手中的職權(quán)保護他:劉邦當了亭長,蕭何也常常幫助他B.蕭何有遠見,做事有謀略。項羽帶領(lǐng)諸侯火燒秦朝宮殷,劉邦之所以能詳細了解天下的軍事要沖、各地人口、貧富強弱以及百姓疾苦情況,得力于蕭何完整得到秦朝的圖書檔案C.蕭何功勞很大,獲得劉邦充分信任。漢王三年,劉邦和項羽在京縣和索城間開戰(zhàn),相持不下,劉邦多次派人到關(guān)中慰勞蕭何,可以看出劉邦對蕭何的信任是超出其他人的。D.蕭何受到司馬遷高度稱贊。蕭何在秦朝不過是文書小官,漢朝建立以來,他依靠帝、后兩宮的支持,謹守自己職責。韓信、黥布等人都被殺,蕭何的功勛顯得更加燦爛。11.翻譯。(1)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2)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參考答案:8.D

9.C

10.C

11.(1)現(xiàn)在蕭何沒有立過汗馬功勞,只不過舞文弄墨,發(fā)發(fā)議論,從不上戰(zhàn)場,卻反而位居我們之上,這是什么道理?(2)之所以派遣部隊把守函谷關(guān),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事故?!?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句首發(fā)語詞、句末語氣詞,要確定謂語。一般情況下,句首發(fā)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jié)構(gòu)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等修辭;尤其要關(guān)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guān)鍵詞。這句話的意思是,高祖說:“打獵的時候,追趕撲殺野獸兔子的是獵狗,能夠發(fā)現(xiàn)蹤跡向獵狗指示野獸所在之處的是獵人?,F(xiàn)在你們諸位只能奔走追獲野獸,不過是有功的獵狗。至于蕭何,他能發(fā)現(xiàn)蹤跡,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獵人。“高帝曰”,意思是高帝說;“夫”發(fā)語詞,用在句首,發(fā)語詞,在“夫”前斷開,排除AB。“發(fā)蹤指示”是并列成分,意思是發(fā)現(xiàn)蹤跡,指示方向,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此類文化常識題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要求選出“對下列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C項,“變徵是徵音的變調(diào),聲調(diào)激憤”錯誤。變徵的聲調(diào)悲涼。故選C。【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題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guān)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guān)句子,然后將原文內(nèi)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fā)現(xiàn)問題。本題要求選出對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C項,“蕭何獲得劉邦充分信任,劉邦對蕭何的信任是超出其他人的”錯誤,根據(jù)原文“王暴衣露蓋,數(shù)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可知是劉邦對蕭何起了疑心。C錯誤。故選C?!?1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關(guān)鍵詞(1)未嘗:不曾;徒,只;顧,卻;反,反而。(2)所以,……的原因;出入,偏義復合詞,側(cè)重“入”,進入;非常,意外事故;……者,……也,判斷句式?!军c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guān)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蕭相國蕭何,是沛縣豐邑人。因為他通曉法律,沒有別人能比得上,是沛縣縣令手下的屬官。高祖還是平民時,蕭何屢次憑著縣吏的職權(quán)保護他。高祖當了亭長,蕭何常常幫助他。等到高祖起兵當了沛公,蕭何常常作為他的輔佐官,督察處理日常事務。沛公進入咸陽,將領(lǐng)們都爭先奔向儲藏金帛財物的倉庫去分東西,唯獨蕭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詔令以及各種圖書文獻收藏起來。沛公立為漢王,讓蕭何當丞相。項羽與諸侯的軍隊屠殺焚燒咸陽,然后離去。漢王能詳細地知道全國各處的險關(guān)要塞,戶口多少,兵力強弱,百姓們的疾苦的原因,都是因為蕭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獻檔案。漢二年(前205),漢王與各路諸侯攻打楚軍,蕭何守衛(wèi)關(guān)中。蕭何在關(guān)中管理戶籍人口,征集糧草運送給前方軍隊,漢王多次棄軍敗逃而去,蕭何常常征發(fā)關(guān)中士卒,補充軍隊的缺額。漢王因此專門委任蕭何處理關(guān)中政事。漢王三年,漢王與項羽兩支軍隊在京索之間對峙,漢王多次派遣使者到關(guān)中去慰勞丞相。鮑生對丞相說:“君王在外,風餐露宿,卻屢屢派人來慰勞您,這是懷疑您的心思。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孫兄弟中能夠作戰(zhàn)的都派到前線軍隊中去,這樣君王一定會更信任您。”于是蕭何聽從了他的計策,漢王非常高興。漢王五年,已經(jīng)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漢王要評定功勞,進行封賞。群臣爭功,過了一年多功勞大小沒有決定下來。高祖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封他為酂侯,給他的食邑很多。功臣們都說:“我們身披鎧甲,手執(zhí)兵器,多的打過一百多仗,少的也經(jīng)歷了幾十次戰(zhàn)斗,攻破敵人的城池,奪取敵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戰(zhàn)功?,F(xiàn)在蕭何不曾立過汗馬功勞,只不過靠舞文弄墨,發(fā)發(fā)議論,從不上戰(zhàn)場,卻反而位居我們之上,這是什么道理?”高祖說:“諸位懂得打獵嗎?”功臣們回答:“懂得?!庇謫枺骸澳銈冎阔C狗的作用嗎?”答道:“知道的.”高祖說:“打獵的時候,追趕撲殺野獸兔子的是獵狗,能夠發(fā)現(xiàn)蹤跡向獵狗指示野獸所在之處的是獵人?,F(xiàn)在你們諸位只能奔跑追獲野獸,是有功的獵狗。至于蕭何,他能發(fā)現(xiàn)蹤跡,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獵人。何況你們都只是自己追隨我,至多不過加上兩三個親屬,而蕭何全部宗族幾十個人都跟隨我,他的功勞是不能忘記的?!比撼悸犃?,都不敢再說什么。太史公說:蕭相國在秦朝的時候是一個文職小吏,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突出的表現(xiàn)。等到大漢興隆,他(追隨高祖,)依靠日月余光的照耀,(名顯天下。)蕭何謙虛遵守管控?;搓幒铐n信和黥布等人都被誅殺,蕭何的功勛顯得更燦爛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擬寫兩條建議。要求:語言簡明、準確,每一條在20字內(nèi)。(4分)近年,“幸福”成為大眾輿論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目前發(fā)布的《CCT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