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之魚我所欲也_第1頁
《孟子二章》之魚我所欲也_第2頁
《孟子二章》之魚我所欲也_第3頁
《孟子二章》之魚我所欲也_第4頁
《孟子二章》之魚我所欲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魚我所欲也》(《孟子》)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②一簞(dān)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yǘ)?鄉(xiāng)(xià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熟讀課文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兼:同時而:表并列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甚:超過于:比故:所以為:wéi,做

生命本是我喜愛的,(可我)所喜愛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肯干茍且偷生的事。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惡:wù,厭惡患:禍患辟:同“”避”,躲避

死亡本是我所厭惡的,(可我)厭惡的東西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也不躲避。

如使:如果莫:沒有(什么)者:…的辦法

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如果為(wéi

):做

如果人們所厭惡的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開禍患的壞事情,哪一樣不可以做呢?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靠某種辦法就可以茍全生命,有的人卻不肯用。靠某辦法就可以躲避禍患,有的人卻不肯去干。這樣看來,他們所喜歡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yán)重的事(那就是“不義”)。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是:指某種辦法是故:這樣看來非獨:不單,不僅是:這樣的喪:喪失

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思想,每個人都有這種思想,不過賢人能夠(保守這種品德)使它不喪失罷了。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簞:古代盛飯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羹:帶湯汁的肉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夠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呼喝爾:助詞(相當(dāng)于“著”)與:給行道之人:指過路的饑民蹴:踐踏不屑:不愿意接受

可是輕蔑地、呵叱著給別人吃,連過路的饑民也不會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連乞丐也不肯接受。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豐厚的俸祿則:連詞,表假設(shè)辯:同“辨”,辨別加:益處

豐厚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豐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為了窮乏:窮困貧苦得:同“德”,感激恩德與(yǘ):同“歟”,“嗎”或“呢”(表疑問反詰)

是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為了我所認(rèn)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嗎?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同“向”,原先(從前)已:止

原先為了義寧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現(xiàn)在卻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寧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現(xiàn)在卻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原先為了義寧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現(xiàn)在卻為了所認(rèn)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嗎?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如果這樣做了,)這就是所謂的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此之謂失其本心。本心:本來的思想,即“義”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并不躲避。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假如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話,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種手段不能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話,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zāi)禍的壞事情,哪種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zāi)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yán)重的東西(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其實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夠做到不喪失罷了。一簞(dān)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夠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墒禽p蔑地、呵叱著給別人吃,連過路的饑民也不會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連乞丐也不肯接受。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yǘ)?鄉(xiāng)(xià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豐厚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豐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是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為了我所認(rèn)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嗎?原先為了義寧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現(xiàn)在卻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寧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現(xiàn)在卻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原先為了義寧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現(xiàn)在卻為了所認(rèn)識的窮困貧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是所謂的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遏~我所欲也》(《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wù),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wéi)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②一簞(dān)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yǘ)?鄉(xiāng)(xià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提出中心論點魚,—————————生,—————————比喻論證論證中心論點正面論述:生—有甚于生—不為茍得死—有甚于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