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口功能鍛煉預防鼻咽癌放療后張口困難_第1頁
張口功能鍛煉預防鼻咽癌放療后張口困難_第2頁
張口功能鍛煉預防鼻咽癌放療后張口困難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口功能鍛煉預防鼻咽癌放療后張口困難【摘要】目的觀察早期張口功能鍛煉減輕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后張口困難的效果。方法對102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療全過程實施系統(tǒng)的張口功能鍛煉,配合度達75%以上者做為實驗組,其余為對照組。結(jié)果實驗組中張口困難發(fā)生32例,1級16例,11級10例,111級5例,W級1例,發(fā)生率53.33%;對照組中張口困難發(fā)生37例,1級10例,11級8例,111級11例,W級8例,發(fā)生率88.09%,實驗組與對照組張口困難發(fā)生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在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的同時,進行有效地張口功能鍛煉有助于減輕鼻咽癌患者放療所致的張口困難的發(fā)生率并減輕其程度,有助于防治放射性張口困難提高生存質(zhì)量。【關鍵詞】放療張口困難張口功能鍛煉鼻咽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療效果良好,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但張口困難等放療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1]和治療依從性。放療后早期康復訓練能有效防治放射性張口困難[2]。為探索簡單有效的預防措施,作者對102例行調(diào)強放療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給予早期張口功能鍛煉,分析其對張口困難的防治效果。1資料與方法患者入選標準(1)經(jīng)組織病理學證實的初治鼻咽癌患者;(2)鼻咽腫瘤未侵及顳下窩和顳頜關節(jié)區(qū);(3)頜面部無手術外傷史,無顳頜關節(jié)病史;(4)放療前無張口困難;(5)門齒尚存,能夠準確測量門齒距。臨床資料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102例,男84例,女18例,年齡29-77歲,中位年齡54歲。所有病例均由CT或MRI提供影像學資料為依據(jù),并經(jīng)模擬機定位。放療采用AmericanValian23EX醫(yī)用直線加速器X線照射,面頸聯(lián)合野、耳前野及耳后野多野照射,照射總量為50-70GY,平均治療42-56d。所有患者完成全程放療。方法病人入院至放療前即開始向患者介紹張口功能鍛煉對預防張口困難的重要意義,并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張口功能鍛煉的示范,包括做最大幅度的張口、上下牙齒互相咬合及撞擊、鼓腮、舌前伸、后縮、卷動、頸部肌肉運動及顳頜關節(jié)按摩等,并囑咐患者放療結(jié)束出院后繼續(xù)堅持康復訓練。在放療期間進彳丁口腔功能鍛煉5~10min/次,4~5次/d,睡前和晨起后須堅持張口鍛煉10min。在放療初期,可用25cm~49cm微濕的毛巾橫折雙次,再卷成直徑為6cm的毛巾卷,放入嘴中咬住,3-4次/d,20-30min/次,幫助患者維持張口狀態(tài)。微濕的毛巾既可以保持口腔黏膜的濕潤,也可以吸收因長時間張口而引起的分泌較多的唾液。隨著放療的繼續(xù),可根據(jù)開口情況選擇不同大小圓柱形或方形軟木塞,如暖瓶木塞(直徑3.5?4.5cm),置于上、下門齒之間支撐鍛煉,20?25min/次,4?5次/d,張口強度以能忍受為度。1.4觀察指標能堅持75%的時間完成訓練的患者納入實驗組,其余的納入對照組。放療結(jié)束后測量所有患者的門齒距,觀察張口變化情況。根據(jù)LENTSOMA分級標準進行評定:1級,張口受限,門齒距2.0-3.0cm;II級,進干食困難,門齒距1.1-2.0cm;III級,進軟食困難,門齒距0.5-1.0cm;W級,門齒距<0.5cm,需鼻飼。2結(jié)果實驗組放療結(jié)束后張口困難的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1)表1兩組放療后張口困難發(fā)生率情況比較組別例數(shù)IIIIII總發(fā)生率(%)實驗組6016105153.33對照組4210811888.093討論張口困難是鼻咽癌根治性放療后的晚期嚴重放射反應之一。隨著放療技術的發(fā)展,提高了鼻咽癌的局控率和加強了對正常組織的保護,但是放射性損傷仍不能避免。本研究中實驗組配合健康指導按規(guī)定認真完成張口鍛煉,張口困難的發(fā)生率及嚴重程度均低于對照組。但對照組的患者由于不夠重視,未能堅持訓練,效果不夠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健康指導,爭取更多的患者按計劃完成鍛煉。此研究說明張口鍛煉可以減少張口困難的發(fā)生和程度,堅持張口鍛煉有助于維持門齒距和防止咀嚼吞咽肌群萎縮,減輕張口困難的發(fā)生特別是嚴重張口困難(W級)的發(fā)生,有效維持患者正常進食功能。放療所致的張口困難一旦發(fā)生難以逆轉(zhuǎn),因此,要加強鼻咽癌放療患者張口功能鍛煉達到降低放射性張口困難的發(fā)生率,提高生存質(zhì)量的目的。要求護理人員開展深入、個體化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對放射治療后遺癥的危害性有充分的認識,通過有效的培訓使患者及其家屬了解張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確的方法。同時,囑咐患者出院后仍應繼續(xù)堅持張口功能鍛煉至放療后1-2年,更有效地預防放射性張口困難的發(fā)生。參考文獻唐勁天,蔡偉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