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理理論是管理實踐的產物,是管理思想的積累和升華。管理思想則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斷積累、總結、探索的產物。在人類社會存在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管理思想始終以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存在。伴隨著技術革命的發(fā)展,20世紀初期管理思想開始系統(tǒng)化、理論化。管理理論經歷了20世紀20—30年代的古典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20—40年代的行為科學理論階段、20世紀40—80年代的現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現代管理理論的新發(fā)展階段。其中,現代管理理論學派眾多,觀點紛呈,處于不斷整合與發(fā)展過程之中。這些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人類的管理實踐,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提供了經驗與指導。第二章管理思想與理論的發(fā)展
管理理論概述第二章管理思想與理論的發(fā)展引例:
在北方,過春節(jié),吃年夜餃子,是每個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事。大年三十,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家庭子女多的,形成自然分工:老大和面,老二拌餡,老三捍皮,父母包餃子。由于分工明確,包餃子的效率非常高,很快就能全部包好。一家人吃著熱騰騰的餃子,一起等待新年的到來。
看似簡單的包餃子行為里,其實蘊含著深刻的管理思想,父母在不知不覺中充當著管理者角色。通過他們對資源(面、菜、孩子等)的合理配置,使包餃子行為得以順利進行。案例引申:
由此可見,管理思想早已經深深地根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管理理論就是這樣隨著人類活動的產生而產生,并隨著人類活動規(guī)模的擴大而不斷完善與發(fā)展。
本章按照管理理論發(fā)展的時間順序,先從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演進劃分講起,到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再到管理理論的叢林,最后介紹是當代管理理論的新探索。第二章管理思想與理論的發(fā)展導入案例P16:一舉三得
故事發(fā)生在宋真宗祥符年間,因為皇城失火,宏偉的昭應宮殿被燒毀殆盡,當時的大臣丁渭奉命全權負責宮殿的修復。這是一項規(guī)模浩大的工程,需要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其中特別是運輸問題。經過縝密的計劃,丁渭終于提出了一個巧妙的“一箭三雕”的方案:首先在宮殿前的街道挖鴻溝,把取出的泥土用來燒磚燒瓦;然后把京城附近的汴水引入溝渠中,形成一條運河,用船把各地的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運至宮前;最后溝渠撤水,把清墟的碎磚爛瓦和建筑垃圾就地回填,以此來修復了街道的原貌。這一切省去了運土制磚的時間,大大加強了運輸速度,一下子解決了就地取土、順利運輸、清理廢墟三個問題。顯然這是歷史上罕見的一次偉大的管理實踐。案例分析: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管理活動源遠流長,自古即有,但要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則是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
又例:素以世界奇跡著稱的埃及金字塔、中國的萬里長城,其宏偉的建設規(guī)模足以生動證明人類的管理和組織能力。
因此,回顧管理學的形成與發(fā)展,了解一些管理先驅對管理理論和實踐所作的貢獻,以及管理活動的演變和歷史,這對每個學習管理學的人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學習目標4理解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5掌握行為科學的產生與發(fā)展63掌握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2掌握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1了解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演進理解現代管理理論叢林7理解現代管理理論的發(fā)展第二章管理思想與理論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演進第二節(jié)古典管理理論第三節(jié)現代管理理論叢林及其新探索第二章管理思想與理論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管理思想與理論的演進一、管理理論發(fā)展階段劃分管理作為一種社會行為,具有自然屬性,隨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并隨人類社會活動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例:在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初期,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單靠人類個體用簡陋粗糙的石器、木器、骨器等難以同各種兇猛的野獸作斗爭,人們必須聯(lián)合起來,協(xié)同行動。那時,盡管人們頭腦中還沒有管理的概念,但其行為是為了達到共同目標而協(xié)同勞動的行為,具有一般管理的本質特征,因而也是管理。一、管理理論發(fā)展階段劃分
1、但這些管理思想只是對管理的零碎研究,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管理理論體系,只能說是管理理論的萌芽。2、伴隨著管理實踐活動的進行,人們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總結,對管理實踐有了初步的認識和見解,到19世紀末,人們逐步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管理思想。
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又對管理思想加以進一步的總結,提出管理中帶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將其作為一種假設并結合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管理實踐中進行驗證,繼而對驗證結果加以分析研究,從中提煉出屬于管理活動普遍原理的東西。對這些原理的抽象綜合,就形成了管理的基本理論。
4、這些理論又被人們運用到管理實踐中,指導管理活動的進行,同時又進一步對這些理論進行實踐驗證,這就是管理學的整個形成過程。也就是從實踐到思想再到理論,然后又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所以,管理學的形成:管理理論的萌芽——逐步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管理思想——形成了管理的基本理論——管理學
第一階段是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階段:開始于18世紀及更早,結束于19世紀末。 第二階段是古典管理理論的形成階段:開始于19世紀末,結束于20世紀30年代。 第三階段是行為科學理論的產生階段: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結束于20世紀60年代。 第四階段是現代管理理論的發(fā)展階段: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至今??v觀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以上是管理理論的形成階段
所以,歸納起來,管理理論的形成可以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早期管理活動或實踐階段(18世紀以前)第二階段 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階段(18世紀到19世紀末)第三階段 管理理論的形成階段(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即來到古典管理理論的形成階段第一階段早期管理活動或實踐階段
(18世紀前)人類的管理實踐從古老的原始社會就已經開始,自從有了人類社會,為了謀求生存,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管理實踐,出現了分工與合作,就有了管理,迄今已有六千年的歷史。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古代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的治理是管理實踐不朽的杰作。1、古代中國其中古代中國很早的夏商周三代就建立了官制,實行對國家的治理,到漢朝官制已十分發(fā)達,建立了世界上頗為完備的官制系統(tǒng)。例中央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總理)、軍事(國防部長)、監(jiān)察(監(jiān)察部部長)三大系統(tǒng)。此外,古代中國還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遺址,比如世界七大古建筑中中國的萬里長城就是人類管理的奇跡之一。萬里長城的管理體制就是金字塔式的多級管理系統(tǒng):沿線設9鎮(zhèn),鎮(zhèn)設總兵。(兵部——總兵——路——關——城堡——墩臺)萬里長城工程建設中體現的管理特點。長城建筑在地勢險峻的山巔,工程復雜而浩大,而當時施工僅憑肩挑手抬,其困難可想而知。長城的建設,第一是有嚴謹的工程計劃。對工程所需土石及人力、畜力、材料、聯(lián)絡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使工期不至于延誤。第二,嚴格的工程質量管理。主要是工程驗收制度,如規(guī)定在一定距離內用箭射墻,箭頭碰墻而落,工程才算合格。否則返工重建。第三,有效的分工制。長城建設在事先確立走向前提下,分區(qū)、分段、分片同時展開,保證工程進度的同步性,體現了有效的分工。2、古代埃及在古代西方,令世人有深刻體會的成功的管理實踐是今天仍然存在的文明古跡。像埃及的金字塔,歷經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依舊向人們展示出以陵墓和神殿為重點的雄偉建筑特色。(其中最為偉大的一座是高146.5米,基層邊長240米)。人們難以想象,在四千多年前,人們是怎樣開鑿、怎樣搬運這樣巨大的石塊的?直到今天,這都是個未解的謎。不要說這項工程里面包含著多少技術,便是其中的管理成就也足以令今天的人們咂舌。古代遺留下的宏偉建筑生動地反映出人類卓越的管理和組織能力。3、中世紀(公元6世紀-18世紀)
羅馬帝國消亡——文藝復興中世紀的西歐管理實踐有了新的發(fā)展。中世經的西歐是封建社會,11—12世紀,生產力發(fā)展速度開始加快。具體表現在:(1)手工業(yè)行會(11世紀初):由于城市的發(fā)展,城市手工業(yè)發(fā)展很快,手工業(yè)者為了保護其自身的利益,聯(lián)合起來對付封建勢力的侵犯,防止逃入城市的農奴的競爭,于是建立了他們的組織——行會;(2)商業(yè)行會(12世紀初):最初,城市的手工業(yè)者往往兼營商業(yè),后面是作坊,而前面是出售商品的店堂。隨著貿易的發(fā)展,出現了專業(yè)商人,商人為了保證市場獨占地位和其他權利,也結成聯(lián)盟,稱為商人公會。手工業(yè)工會和商會都有自己的組織傳統(tǒng)、管理手段,這反映出管理在經濟領域的深入發(fā)展。(3)工廠制度(FirmOrganization)到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在意大利、法國南部和尼德蘭的一些大城市出現。資本主義手工工廠陸續(xù)產生,手工工廠的勞動分工和協(xié)作推動管理實踐向較高水平邁進。例:15世紀威尼斯兵工廠的管理實踐便是一個管理水平提高的例證。那時,威尼斯兵工廠已采用了流水作業(yè),初步建立了成本會計制度,進行了管理分工,設立管事、指揮、領班和技術顧問,由他們全權管理工廠的生產事宜。這些事實證明管理實踐到中世紀時已有較高水平的發(fā)展。3、中世紀(公元6世紀-18世紀)
羅馬帝國消亡——文藝復興第二階段 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階段
(18世紀到19世紀末)在管理活動的基礎上,早期的管理思想已經開始萌芽。在18世紀到19世紀末,人們逐漸地觀察各種管理的實踐活動,對管理活動在社會中所起的作用產生了一定的認識。在軍事、經濟、政治、行政等某些領域或某些環(huán)節(jié),提出了某些見解。隨著工廠制度和商業(yè)的發(fā)展又成為推動管理向前發(fā)展的動力。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經濟與管理問題的研究。其中,對經濟管理思想進行系統(tǒng)論述的學者首推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繼斯密之后,英國劍橋大學數學教授查爾斯·巴貝奇在斯密提出的勞動分工理論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對專業(yè)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階段【研究類型】偏重于理論研究(管理的職能、原則)
代表人物:亞當·斯密偏重于管理技術、方法的研究
代表人物:查爾斯·巴貝奇1、亞當·斯密亞當·斯密用25年的時間完成了經濟學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于1776年發(fā)表。在些書中,他提出了很多重要觀點:(1)、指出勞動是國民財富的源泉。勞動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復完成單項操作,從而提高勞動熟練程度,因而提高勞動生產率;(2)、強調了勞動分工對于提高生產率的作用。勞動分工可以減少由于轉換工作而損失的時間;勞動分工可使勞動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種特定的對象上,有利于創(chuàng)造新工具和改進設備。(3)、提出了“經濟人”的觀點。發(fā)現經濟現象是基于人們的利己動機而產生的活動。2、查爾斯·巴貝奇:性情暴躁的天才查爾斯·巴貝奇的管理理論(1832年發(fā)表的《論機器和制造業(yè)的經濟》),進一步對專業(yè)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對專業(yè)化分工、機器與工具使用、批量生產、均衡生產、成本記錄等問題作了充分論述。其主要觀點如下:更深入、更細致地分析了勞動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問題。堅決主張分紅制度,較早提出了重視員工管理的人本思想。運籌學的方法對工序和成本進行了分析
此外,巴貝奇還發(fā)現了計算機的基本原理,發(fā)明了手搖臺式計算機,解決了繁重的計算工作。因此,有人稱巴貝奇是“計算機之父”。第三階段管理理論的形成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經過管理者們的不斷研究、觀察和實踐,甚至親自實踐,使對管理的科學認識不斷豐富和具體,從而對其進行概括和抽象,這才逐漸地形成管理理論,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才真正蓬勃地興起。
所以,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洲和美國都相繼有人提出比較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這個時期的管理理論被稱為古典管理理論:在美國有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在法國有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在德國有韋伯的行政管理理論。古典管理理論法約爾經濟人假設韋伯泰羅科學管理組織(大企業(yè))管理行政管理個體效率企業(yè)組織效率社會組織效率效率最大化、目標古典管理理論體系
“科學管理之父”“經營管理理論之父”“組織理論之父”二、早期的管理思想及理論簡介(一)、中國早期的管理思想中國傳統(tǒng)的管理思想,可以概括為如下要點:1、順道——指管理要順應客觀經濟規(guī)律。2、重人——“重人”是中國傳統(tǒng)管理的一大要素,我國歷來講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人是第一位的。3、人和——“和”就是調整人際關系,講團結,我國歷來把天時、地利、人和作為事業(yè)成功的三大要素。“人和”即團結、和諧。4、守信——取信于民。治國要守信,辦企業(yè)也要守信。5、對策——統(tǒng)籌謀劃?!斑\籌策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
“以備待時”。6、法治——韓非認為法治優(yōu)于人治。主張法應有公開性和平等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得守法。(一)、中國早期的管理思想
中國古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思想家,有著極為豐富的管理思想。其中,老子、孔子、商鞅、孟子、孫子、管子的管理思想最具有代表性。(一)老子的管理思想1.“道法自然”的政治管理思想。2.有欲、有私的人性理念。3.“無為而治”的管理理念。4.“無智型”的管理形式。(一)、中國早期的管理思想(二)孔子的管理思想
1.“為政以德”的治國思想。
2.舉賢才的用人之道。
3.和與中庸的管理哲學。
4.以信為本的生存法則。(三)商鞅的管理思想
1.“教民耕戰(zhàn)”的基本國策。
2.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
3.論功封爵的吏治準則。
4.綜合治理的管理手段。(一)、中國早期的管理思想(四)孟子的管理思想1.性善論的人性觀。2.施“仁政”的管理準則。3.義利統(tǒng)一的經營道德觀。4.修身是管理者從政的前提。5.“以德服人”的管理理念。6.“講求權變”的管理藝術。(五)孫子的管理思想1.“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2.預測與決策關系全局。3.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4.人的因素決定勝負。5.唯民是保的戰(zhàn)爭基點。(六)管子的管理思想
1.“天地為心”的心術論。
2.“自利”的人性觀。
3.民富與國富相同一論。
4.“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5.“與時變”的創(chuàng)新精神。
6.誠信者獲益的管理思想。
7.德能兼?zhèn)涞臉藴?。(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p>
14世紀至15世紀,歐洲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18世紀末期,英國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相繼發(fā)生了產業(yè)革命。1769年,機械師瓦特發(fā)明的蒸汽機得到廣泛的采用,手工業(yè)生產轉變?yōu)闄C器生產,工廠這一新的組織形式代替了以家庭為單位的手工作坊。
工廠制度的出現,要求機器大工業(yè)的管理必須采用新的科學的方法。許多理論家,特別是經濟學家,在其著作中越來越多地涉及到有關管理方面的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關于管理的職能(18世紀至19世紀時開始提出):如一個管理人員的職能是計劃、安排和實施各種不同的生產過程;重視人的作用等。2、關于管理人員所具備的素質:如一個好的企業(yè)家就具有遠見卓識和深謀遠慮,善于制訂計劃并能監(jiān)督和指揮他人實施計劃以實現目標。3、關于動作和工時的研究:如可以通過工人在一定時間內所完成的作業(yè)次數計算出平均產量。4、關于專業(yè)化和勞動分工:如認為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亞當·斯密認為分工的好處主要有以下幾點:(1)勞動分工可以使勞動者專門從事一種單純的操作,從而提高熟練程度,提高勞動效率。(2)勞動分工可以減少由于變換工作而損失的時間。(3)勞動分工可以使勞動簡化,使勞動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種特定的對象上,有利于發(fā)現比較方便的工作方法,有利于促進工具的改革和機器的發(fā)明。在斯密勞動分工理論基礎上,查爾斯·巴比奇對專業(yè)化問題也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他在1832年出版的《機器與制造業(yè)經濟學》一書中,著重論述了專業(yè)分工與機器、工具的使用,時間研究,批量生產,均衡生產,成本記錄等。他還提出了以專業(yè)技能作為工資和獎金基礎的觀點,主張實行有益的建議制度,并對有益的建議給予不同的獎勵。該書是管理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獻。
上述各種管理思想是雖不系統(tǒng)、不完善,也沒有形成專門的管理理論和學派,但對于促進生產的發(fā)展和科學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fā)展,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三、管理學的產生
僅有少數先驅者的呼吁還不足以使科學管理成為事實,必須有一個強大的社會運動,向人們廣泛宣傳,使之深入人心。
管理運動是人們對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經濟發(fā)展的重大影響過程。它為提高效率和生產率提供了一種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框架。大約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大體上有四五十年的時間,美國出現多次的“管理運動”。例:(一)當時美國規(guī)模最大公司——鐵路公司問題:由于開發(fā)西部的客觀需要,鐵路發(fā)展非常迅速,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問題很多,事故不斷,效率極低。利用“科學管理”解決方法:19世紀下半葉,《美國鐵路雜志》的編輯亨利·普爾,在分析了美國鐵路系統(tǒng)從初創(chuàng)到成熟這一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許多誤點和事故的原因后,指出鐵路必須進行有效管理。他提出應該通過明確的組織機構系統(tǒng)來進行管理,即設置一套組織分工系統(tǒng),匯報通訊系統(tǒng),并制定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以便使管理者能及時了解鐵路運行情況,采取各種措施來避免事故發(fā)生。他還提出在管理中要重視人的因素,要使組織協(xié)調,充滿團結精神等。所以,普爾作為一位先驅者為后來的“科學管理”、“行為科學”、“系統(tǒng)管理”等管理理論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二)、推動科學管理的三個事件(1)1911年東方鐵路公司提高票價的意見聽證會?!獙⒖茖W管理的理念傳達給了社會公眾。(公眾方的律師邀請?zhí)┝_等11位工程師作證:只要采用科學管理方法,鐵路公司每天可以節(jié)約100萬美元的運行費用,這意味著鐵路票價可以大幅度降低,而完全不必提高票價就可以盈利)(2)1920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成功改革。(陷于大量組織問題的困擾之中并瀕臨破產。當時任總經理的阿爾弗雷德·斯隆依據兩條原則:一是作業(yè)單位公權化,一是參謀部門集中化。對公司進行了改組,公司很快扭虧為盈,他因此蠃得了“偉大的組織者”稱號)(3)1924——1932年梅奧在美國芝加哥西屋電氣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試驗。這次歷時八年的試驗奠定了行為科學的基礎。(二)、推動科學管理的三個事件小結: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洲和美國都相繼有人提出比較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這個時期的管理理論被稱為古典管理理論:在美國有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在法國有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在德國有韋伯的行政管理理論。20年代以后出現了行為科學理論。二戰(zhàn)以來,管理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并形成了眾多的學派,被稱為“管理理論的叢林”(現代管理理論)。這三個事件成為管理科學誕生過程中的里程碑,是管理成為科學的歷史轉折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泰羅的科學原理、法約爾的管理過程理論和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應運而生。這些管理理論的問世標志著管理學的正式誕生。第二節(jié)古典管理理論
古典管理理論它形成于二十世紀初到該世紀中葉。主要內容包括科學管理理論、一般管理理論、行政組織體系理論、自覺協(xié)作活動系統(tǒng)、人際關系學說和行為科學理論。其中人際關系學說和行為科學理論是古典管理理論的發(fā)展
古典管理理論
【成因】
1.社會方面,資本主義社會中勞資矛盾激化,急需通過管理來緩解勞資對立,協(xié)調勞資關系;
2.經濟方面,市場競爭激烈,生產規(guī)模和市場迅速擴大,需要一套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和科學的管理方法與之相適應;
3.生產技術方面,生產技術進步,生產過程和經營活動變得復雜,需要進行科學的管理以提高生產效率和合理利用資源。一、科學管理理論
代表人物:科學管理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的弗雷德里克·泰羅(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年)。他的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由于泰羅在科學管理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成就,被稱之為“科學管理之父”。
第二節(jié)古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之父——泰羅泰羅(1856-1915)簡介:美國人,普通工人→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車床前的工人”。泰勒一生致力于科學管理主要著作:《計件工資制度》(1895年)、《車間管理》(1903年)、《科學管理原理》(1911年)。20世紀以來,科學管理在美國和歐洲大受歡迎。100多年來,科學管理思想仍然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由于他的杰出貢獻,他被尊為“科學管理之父”科學管理理論的指導思想(1)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勞動生產率,是泰羅創(chuàng)建“科學管理”理論的基本出發(fā)點,是確定各種科學管理原理、方法的基礎。(2)實現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學的管理代替?zhèn)鹘y(tǒng)的管理。泰羅認為,管理是一門科學,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在管理實踐中,建立各種明確的規(guī)定、條例、標準,使管理科學化、制度化,是提高工作效能、達到最高效率的關鍵。1、泰羅的研究研究的開端:泰羅的研究工作,始于擔任米德瓦爾鋼鐵廠的工長,在工廠生產的第一線系統(tǒng)的研究勞動組織與生產管理問題。他受雇于伯利恒鋼鐵公司期間——集中于“工時”、“動作”的研究。泰羅進行的試驗中最為典型的實驗:(1)搬運生鐵塊試驗(2)鐵鍬試驗
(1)搬運生鐵塊試驗該試驗是泰羅受雇于伯利恒鋼鐵公司期間進行的。由該公司75名工人負責把92磅重的生鐵塊搬運30米的距離裝到鐵路貨車上,他們每天平均搬運12.5噸,日工資1.15美元。泰羅相信通過科學地分析裝運生鐵工作能夠找出最佳的方法,使生產率提高到每天47——48噸之間。泰羅找了一名工人進行試驗,試驗各種搬運姿勢、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對搬運量的影響,多長的休息時間為好。經過把各種程序、方法和工具組合而進行長時間的科學試驗,泰羅成功地達到了他提出的理想裝運目標,使每個工人的日搬運量達到47噸至48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人的工資收入也有了提高,日工資達到了1.85美元。
(2)鐵鍬試驗此實驗的目的:以研究工具標準化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他發(fā)現工人不論鏟運什么都使用大小相同的鐵鍬,他認為這是不合理的,如果能找到每鍬鏟運量的最佳重量,那將使工人每天鏟運的數量達到最大。泰羅認為鐵鏟的大小應隨著材料的重量而變化。泰勒研究發(fā)現每個工人的平均負荷是21磅。領班們根據泰羅的試驗結果,由過去僅僅吩咐工人去干活,改為根據要鏟運的材料性質,決定工人使用何種尺寸的鐵鏟,這樣做的結果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每人每天的平均運量從16噸提高到50噸。1、泰羅的研究搬運生鐵塊試驗研究改進了操作方法,訓練了工人,結果使生鐵塊的搬運量提高3倍。鐵鍬試驗是系統(tǒng)地研究鏟上負載后,研究各種材料能夠達到標準負載的鍬的形狀、規(guī)格,以及各種原料裝鍬的最好方法的問題(工具標準化)。此外泰勒還對每一套動作的精確時間作了研究,從而得出:“一流工人”每天應該完成的工作量——工作定額原理——核心是提高效率。這一研究的結果是非常杰出的,堆料場的勞動力從400-600人減少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從16噸提高到59噸,每個工人的日工資從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
所以,泰羅的科學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效率。他認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對工人和雇主雙方都有好處。2、泰羅所創(chuàng)立的科學管理理論主要觀點(1)、管理科學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工作效率。泰羅認為,最高的工作效率是工廠主和工人共同達到富裕的基礎。(2)、達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代替舊的經驗管理。(3)、實施科學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要求管理人員和工人雙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來一個徹底變革,即從斗爭轉變?yōu)檫M行友好合作。(他認為提高勞動生產率對工人和雇主雙方都有好處
)3、根據以上觀點,泰羅提出了以下的科學管理制度(1)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工效。(2)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3)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4)制訂科學的工藝規(guī)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來以利推廣。(5)管理和勞動分離,把管理工作稱為計劃職能,工人的勞動稱為執(zhí)行職能。(即將計劃職能與執(zhí)行職能分開)(6)在管理上實行例外原則。(授權下級管理人員去處理例行的日常事務)
4.科學管理理論的局限性:
(1)認為人是純粹的“經濟人”,工人最關心的是自己的金錢收入;(2)偏重管理技術因素,忽視人的社會因素;(3)只注重工作現場作業(yè)效率的提高,未能從企業(yè)整體上考慮如何解決好經營管理問題。5、“科學管理”理論其他學者:(1)、卡爾·喬治,巴恩(數學方面很有造詣)(2)、吉爾布雷斯·夫婦(“動作研究之父”、“管理的第一夫人”)(3)、埃默森(“效率工程師”)對泰勒理論的評價:科學管理的創(chuàng)始人泰勒的實踐精神令人感動把科學的方法用到管理上把人當經濟人限于基層管理【案例】聯(lián)合郵包服務公司的科學管理
聯(lián)合郵包服務公司(UPS)雇傭了15萬員工,平均每天將900萬個包裹發(fā)送到美國各地和180個國家。為了實現他們的宗旨,“在郵運業(yè)中辦理最快捷的運送”,UPS的管理當局系統(tǒng)地培訓他們的員工,使他們以盡可能高的效率從事工作。讓我們以送貨司機的工作為例,介紹一下他們的管理風格。UPS的工業(yè)工程師們對每一位司機的行駛路線進行了時間研究,并對每種送貨、暫停和取貨活動都設立了標準。這些工程師們記錄了紅燈、通行、按門鈴、穿院子、上樓梯、中間休息喝咖啡時間,甚至上廁所時間,將這些數據輸入計算機中,從而給出每一位發(fā)動機每天中工作的詳細時間標準。54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標,司機們必須嚴格遵循工程師設定的程序。當他們接近發(fā)送站時,他們松開安全帶,按喇叭,關發(fā)動機,拉起緊急制動,把變速器推到1檔上,為送貨車完畢的啟動離開作好準備,這一系列動作嚴絲合縫。然后,司機從駕駛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夾著文件夾,左手拿著包裹,右手拿著車鑰匙。他們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他記在腦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的速度快步跑到顧客的門前,先敲一下門以免浪費時間找門鈴。送完貨后,他們回到卡車上的路途中完成登錄工作。55這種刻板的時間表是不是看起來有點繁瑣?也許是,它真能帶來高效率嗎?毫無疑問!生產率專家公認,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舉例來說吧,聯(lián)邦捷運公司平均每人每天不過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卻是1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看來對UPS的凈利潤產生發(fā)積極的影響。雖然這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但人們普遍認為它是一家獲利豐厚的公司??偨Y:聯(lián)合郵包服務公司(UPS)為獲得最佳效率所采用的程序并不是UPS創(chuàng)造的,他們實際上是科學管理的成果。56(一)享利·法約爾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論在法國的杰出代表。他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論對西方管理理論的發(fā)展有重大的影響。一般管理理論是從企業(yè)整體上研究管理職能和一般管理原則的。成為后來管理過程學派的理論基礎。1916年,法約爾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工業(yè)管理和一般管理》,該書成為一般管理理論的最早的全面論述。法約爾由此被譽為“經營管理理論之父”,與“科學管理之父”泰羅齊名。二、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
他的管理理論以大企業(yè)的整體作為研究對象,管理原則和方法帶有普遍意義,這就不同于以車間、工廠的生產管理為研究對象的泰羅科學管理理論。法約爾認為,他的管理理論除了應用于工商企業(yè)外,還適用于政府、教會、慈善團體、軍隊組織以及其他各種事業(yè)。2.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基本觀點:
(1)將企業(yè)的全部活動概括為六大類別活動(技術、商業(yè)、財務、會計、安全、管理),管理是其中的一類;(2)把管理的要素看成是管理的職能,即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與控制;(3)提出了管理工作的十四原則。
3.企業(yè)的六大類活動:
⑴技術活動(指生產、設計、制造等活動);⑵商業(yè)活動(指采購、銷售、交換);⑶財務活動(指資金的籌集和使用);⑷會計活動(記帳、算帳、成本統(tǒng)計);⑸安全活動(設備維修、人身安全保護);⑹管理活動(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和控制)在企業(yè)的經營活動中,法約爾認為管理處于核心地位。
4.管理的要素:
法約爾認為,管理是由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和控制五大要素構成,稱其為五大職能,并體現在領導和整個組織成員的管理活動之中
5.管理工作的十四原則:
法約爾十分重視管理原則的系統(tǒng)化,努力探求確立企業(yè)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管理原則。他根據自己長期的管理經驗,提煉出以下十四項管理原則:
⑴分工。各項管理和技術工作必須實行專業(yè)化分工。⑵權力與責任。職權與職責相對應。⑶紀律。遵守協(xié)議,以達到服從、專心、盡力。⑷統(tǒng)一指揮。雇員只接受一個上級的命令。⑸統(tǒng)一領導。一個項目應只有一個計劃,一個領導。⑹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即整體利益大于個體利益。⑺個人合理報酬。報酬公平、合理。5.管理工作的十四原則(續(xù)):
⑻集中化。權力集中或分散程度。
⑼等級鏈。從高到低應建立關系明確的職權等級系列。既是執(zhí)行權力的線路,也是信息傳遞的渠道。
⑽秩序。人或事各有其位。
⑾平等。上級對下屬一視同仁。⑿保持人員穩(wěn)定。保持人員穩(wěn)定,使其長期為企業(yè)服務。
⒀首創(chuàng)精神。鼓勵員工創(chuàng)新。⒁團結精神。職工之間和諧與團結。6.評價:
法約爾由于較長時間擔任企業(yè)中的上層領導職務,所以他是站在企業(yè)全局的高度來研究管理問題的。他的管理思想的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比較強。他對管理的五大要素的分析為管理科學提供了一套科學的理論框架,提出的管理原則具有普遍的意義,為以后的管理理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三、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
馬克斯·韋伯(1864~1920年),是德國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德國古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韋伯對管理理論的貢獻,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體系,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一書中。由于韋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的人,因此,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所謂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是指通過職務或職位而不是通過個人或世襲地位來管理,他所講的“理想的”并不是指最合乎需要的,而是指現代社會最有效和合理的組織形式。三、韋伯的行政組織理論
韋伯指出,認為任何組織都必須有某種形式的權力作為基礎,才能實現目標。只有權力,才能變混亂為秩序。韋伯認為,存在三種純粹形式的權力:理性-合法的權力、傳統(tǒng)的權力、超凡的權力。1.傳統(tǒng)的權力——傳統(tǒng)慣例或世襲得來;
2.超凡的權力——來源于別人的崇拜與追隨;
3.理性-合法的權力——理性、法律規(guī)定的權力。
第三種權利亦即職權(authority),最適合于現代組織。韋伯的理想行政組織體系具有以下特點:(1)明確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級系統(tǒng)。(3)人員的任用。組織中人員的使用,完全根據職務上的要求,通過正式考試或教育訓練來實現。(4)職業(yè)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規(guī)定的升遷制度,是一種職業(yè)管理人員。(5)遵守規(guī)則和紀律。(6)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完全以理性準則為指導,不受個人情感的影響。
韋伯認為,理性的行政組織體系最符合理性原則,是達到目標、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精確性、穩(wěn)定性、紀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優(yōu)于其他組織。韋伯的這一理論,對泰羅、法約爾的理論是一種補充,對后來的管理學家們,特別是組織理論學家有很大的影響,他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四、巴納德的自覺協(xié)作活動系統(tǒng)
1、切斯特·巴納德(ChesterZ.Barnard)是美國的高級經理人員和管理學家,他在組織理論研究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他認為,組織是一個由人們有意識地加以協(xié)調的各種活動的系統(tǒng),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經理人員。每個人在克服其生理、心理、物質和社會的限制時,必須自覺地進行協(xié)作。組織就是這種自覺協(xié)作活動的一個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能否長期存在、發(fā)展,則決定于系統(tǒng)的效率和效果。四、巴納德的自覺協(xié)作活動系統(tǒng)各個人的協(xié)作固然可以通過命令和指揮形式來實現,但只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個人才會承認這種命令的權威而接受命令:①個人理解這個命令。②個人認為這個命令同組織的目標是一致的。③個人認為這個命令同自己的個人利益是符合的。④個人有執(zhí)行這個命令的能力。四、巴納德的自覺協(xié)作活動系統(tǒng)2、他還把組織分為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指出正式組織作為一個協(xié)作系統(tǒng),無論級別的高低和規(guī)模的大小,都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即協(xié)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標、信息的聯(lián)系。同時巴納德還指出,在正式組織中還存在著一種產生于同工作有關的聯(lián)系并從而形成一定的看法、習慣和準則的無形的組織,即非正式組織。它的活動對正式組織有雙重作用,既有不利的影響,但又可能促使組織的效率得到提高。巴納德的這一理論為后來稱之為社會系統(tǒng)學派的理論奠定了基礎。
五、人際關系學說和行為行為科學理論
[產生背景]以科學管理理論和一般管理理論的廣泛流傳和實際應用,極大提高了效率。但由于多著重于生產過程、組織控制方面的研究,較多的強調科學性、精密性、紀律性,對人的因素注意較少,把工人當做機器的附屬品。激起了工人的強烈不滿。工人運動和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加劇,需要新的更有效的控制工人,以達到提高生產率和利潤的目的。開始從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等方面開始研究人的問題。行為科學應運而生。
有學者也將其稱為后古典管理理論的一個重要階段。五、人際關系學說和行為行為科學理論
行為科學研究基本劃分為兩個階段:(1)前期以人際關系學說(或人群關系學說)為主要內容,從20世紀30年代梅奧的霍桑試驗開始,到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討論會上第一次提出行為科學的概念止。
;(2)在1953年美國福特基金會召開的各大學科學家參加的會議上,正式定名為行為科學,是為行為科學研究時期。(一)人際關系學說
1.代表人物:
人際關系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EltonMayo,1880-1949年)等人在著名的霍桑試驗的基礎上總結建立起來的管理理論。梅奧(GeorgeEltonMayo,1880-1949),美籍澳大利亞人,人際關系理論創(chuàng)始人。主要著作《工業(yè)文明的人類問題》和《工業(yè)文明的社會問題》1924年----1932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和美國西方電氣公司合作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目的是尋找工作條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系。這項試驗由哈佛大學教授梅奧主持,地點是在西方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所以后人稱之為“霍桑實驗”。梅奧與霍桑工廠的試驗
霍桑試驗是從1924年到1932年歷經八年,在美國芝加哥城郊的西方電器公司所屬的霍桑工廠中進行的一系列試驗?;羯9S是一家擁有25000名工人的生產電話機和電器設備的工廠。它設備完善,福利優(yōu)越,具有良好的娛樂設施、醫(yī)療制度和養(yǎng)老金制度。但是工人仍有強烈的不滿情緒,生產效率也很不理想。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在1924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織了一個包括各方面的專家在內的研究小組對該廠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率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多種試驗。試驗是在梅奧的主持下進行的,試驗對人際關系學說和行為科學的創(chuàng)立有很大的作用。梅奧與霍桑工廠的試驗1、霍桑試驗分四個階段:(1)車間照明試驗:車間照明變化對生產效率影響的各種試驗;(2)電話繼電器裝配試驗:工作時間和其他條件對生產效率的影響和各種試驗;(3)訪談計劃試驗:了解職工工作態(tài)度的會見與交談試驗;(4)電話線圈裝配工試驗:影響職工積極性的群體試驗。2、霍桑試驗的主要內容:(1)車間照明試驗。
試驗目的是研究照明情況對生產效率的影響。試驗把12名女工分成“試驗組”和“控制組”,研究工作者對兩個組的工作情況做了仔細的觀察和精確的記錄。開始時,兩個組的照明度一樣。以后逐步把試驗組的照明度降低。但試驗組同控制組一樣,產量都是一直上升的。
由此得出結論:(一)車間照明只是影響員工生產效率的一項微不足道的因素;(二)由于牽涉的因素太多,難以控制,無法準確測出照明對產量的影響。(2)電話繼電器裝配試驗(工作時間和其他條件對生產效率的影響和各種試驗)。
試驗目的是了解各種工作條件的變動對小組生產效率的影響,以便能夠更有效地控制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他們先后選擇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每日工作長度、每周工作天數等因素對工作效率影響的試驗。發(fā)現無論每個因素變化,產量都是增加的。認為參加試驗的女工產量增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參加試驗的女工,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并形成一種參與試驗計劃的感覺,因而情緒高昂。試驗的結論:工作條件、休息時間以至于工資報酬等方面的改變,都不是影響勞動生產率的第一位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企業(yè)管理當局同工人之間,以及工人相互之間的社會關系。(3)訪談計劃試驗(了解職工工作態(tài)度的會見與交談試驗)。
試驗目的為了解職工對現有管理方式的意見,為改進管理方式提供依據。試驗人員對2萬名左右的職工進行了訪談,訪談開始了解和研究職工對公司領導、保險計劃、升級、工資報酬等方面的意見和態(tài)度。開始自由地談論起公司和管理人員的事情。但他們不是按照研究者事先擬好的提問表來回答問題,而是談些他們認為更重要的問題。談話以后,雖然工作條件還沒有改變,工資率也維持原狀,但心理卻覺得各種情況都改善了。訪談計劃試驗的結果:企業(yè)管理當局認識到必須對工廠管理人員進行訓練,使他們能更好地傾聽和了解工人的個人情緒和實際問題。試驗的結論:任何一位員工的工作成績,都要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4)電話線圈裝配工試驗。
為了研究非正式組織的行為、規(guī)范及其獎懲對工人生產率的影響而設計出來的一組試驗。試驗的過程是選了14名男工在一間單獨的觀察室中進行。其中繞線工和焊工分成3組,每個小組由3名繞線工和1名焊工組成。兩名檢驗工則分擔檢驗工作。工人的工資報酬是按小組刺激工資制計算的。通過試驗,研究人員首先注意到的是,工人們對“合理的日工作量”有明確的概念,而這個“合理的日工作量”低于企業(yè)管理當局擬定的產量標準。他們制定了非正式的產量定額,并運用團體壓力使每個工人遵守這個定額。(4)電話線圈裝配工試驗。發(fā)現以下現象:(1)、工人們之間似乎有一個“合理的日工作量”;(2)、“樹大招風”;(3)、在工人中形成的一些非正式團體。
生產小組的行為規(guī)范:不要干得太多否則就是“害人精”不要干得太少否則就是“懶惰鬼”不要告訴監(jiān)工同伴的事否則就是“告密者”不要試圖對別人保持距離或多管閑事不要過分喧嘩、自以為是或熱心領導原因:一怕定額提高,二怕失業(yè),三要保護同伴(4)電話線圈裝配工試驗。試驗的結論:第一,非正式組織不顧企業(yè)管理當局關于產量的規(guī)定而另外規(guī)定了自己的產量限額。第二,工人們使上報的產量顯得平衡均勻,以免露出生產得太快或太慢的跡象。第三,非正式組織制定了一套措施來使不遵守非正式組織定額的人就范。對電話線圈裝配工中社會關系分析的結果表明,在正式組織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3、霍桑試驗的結論:
關于霍桑試驗,許多管理學者發(fā)表了大量的著作。其中主要的是梅奧和羅特利斯伯格等人的。他們依據霍桑試驗的材料,得出以下三點主要的結論:第一,職工是“社會人”。第二,企業(yè)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第三,新的企業(yè)領導能力在于通過提高職工的“滿足度”來提高其“士氣”。三條可以說是人際關系學說的基本要點,也是行為科學在以后發(fā)展的理論基礎,并對以后的管理思想發(fā)展起著重大的影響。4.人際關系理論主要內容:
⑴工人是“社會人”。⑵企業(yè)中存在一種非正式組織。⑶企業(yè)應該采用新型的領導方法。滿足工人的社會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氣,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通過對職工“滿意度”的增加,來提高工人的“士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有重大的區(qū)別,在“正式組織”中以效率的邏輯為重要標準,而在“非正式組織”中則以情感的邏輯為重要標準?!胺钦浇M織”與“正式組織”相互依存,對生產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
5.評價:
人際關系論的最大貢獻是開創(chuàng)了對組織中人的因素的研究,為現代行為科學理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人際關系學說的出現,開辟了管理理論研究的新領域,糾正了古典管理理論忽視人的因素的不足。同時,人際關系學說也為以后行為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三)、有關行為科學的理論在管理思想的發(fā)展進程中,行為科學理論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行為科學創(chuàng)立的動因,要歸功于人,因為有關人的因素始終困擾著人們的思維,由此,對于人的研究就顯得越來越必要。梅奧等科學家通過霍桑試驗首先建立了人際關系學說,比較系統(tǒng)地闡述了人在組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發(fā)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問題。(三)、有關行為科學的理論
行為科學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以人際關系學說(或人群關系學說)為主要內容,從20世紀30年代梅奧的霍桑試驗開始,到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討論會上第一次提出行為科學的概念止。在1953年美國福特基金會召開的各大學科學家參加的會議上,正式定名為行為科學,是為行為科學研究時期。1、行為科學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1)廣義的行為科學是指包括類似運用自然科學的實驗和觀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中人的行為的多種科學。已經公認的行為科學的學科有心理學、社會學、社會人類學等等。(2)狹義的行為科學是指為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工作環(huán)境中個人和群體的行為的一門綜合性學科。進人60年代,為了避免同廣義的行為科學相混淆,出現了組織行為學這一名稱,專指管理學中的行為科學??煞殖扇齻€層次,即個體行為、團體行為和組織行為。
現在管理學中所講的行為科學專指狹義的行為科學。即指應用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成果,來研究管理過程中人的行為和人與人之間關系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2、行為科學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四方面:(1)關于人的需要和動機的理論;(2)關于管理中的“人性”的理論;(3)關于領導方式的理論;(4)關于企業(yè)中非正式組織以及人與人的關系的理論。第二節(jié)古典管理理論
小結:管理理論發(fā)展今天,我們需要感謝許多為管理科學的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學者和管理工作者。泰羅——科學管理之父,法約爾——經營管理之父,韋伯——組織理論之父,梅奧——人際關系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泰羅——科學管理之父泰羅進行的試驗中最為典型的實驗:(1)搬運生鐵塊試驗(2)鐵鍬試驗泰羅提出了以下的科學管理制度:(1)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工效(2)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3)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4)制訂科學的工藝規(guī)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來以利推廣。(5)管理和勞動分離,把管理工作稱為計劃職能,工人的勞動稱為執(zhí)行職能。(即將計劃職能與執(zhí)行職能分開)(6)在管理上實行例外原則。(授權下級管理人員去處理例行的日常事務)
法約爾——經營管理之父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基本觀點:(1)將企業(yè)的全部活動概括為六大類別活動(技術、商業(yè)、財務、會計、安全、管理),管理是其中的一類;(2)把管理的要素看成是管理的職能,即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與控制;(3)提出了管理工作的十四原則。
法約爾提出管理工作的十四原則:
法約爾十分重視管理原則的系統(tǒng)化,努力探求確立企業(yè)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管理原則。他根據自己長期的管理經驗,提煉出以下十四項管理原則:
⑴分工。各項管理和技術工作必須實行專業(yè)化分工。⑵權力與責任。職權與職責相對應。⑶紀律。遵守協(xié)議,以達到服從、專心、盡力。⑷統(tǒng)一指揮。雇員只接受一個上級的命令。⑸統(tǒng)一領導。一個項目應只有一個計劃,一個領導。⑹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即整體利益大于個體利益。⑺個人合理報酬。報酬公平、合理。法約爾提出管理工作的十四原則(續(xù)):
⑻集中化。權力集中或分散程度。
⑼等級鏈。從高到低應建立關系明確的職權等級系列。既是執(zhí)行權力的線路,也是信息傳遞的渠道。
⑽秩序。人或事各有其位。
⑾平等。上級對下屬一視同仁。⑿保持人員穩(wěn)定。保持人員穩(wěn)定,使其長期為企業(yè)服務。
⒀首創(chuàng)精神。鼓勵員工創(chuàng)新。⒁團結精神。職工之間和諧與團結。韋伯——組織理論之父韋伯指出,認為任何組織都必須有某種形式的權力作為基礎,才能實現目標。只有權力,才能變混亂為秩序。韋伯認為,存在三種純粹形式的權力:理性-合法的權力、傳統(tǒng)的權力、超凡的權力。1.傳統(tǒng)的權力——傳統(tǒng)慣例或世襲得來;
2.超凡的權力——來源于別人的崇拜與追隨;
3.理性-合法的權力——理性、法律規(guī)定的權力。
第三種權利亦即職權(authority),最適合于現代組織。韋伯的理想行政組織體系具有以下特點:(1)明確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級系統(tǒng)。(3)人員的任用。組織中人員的使用,完全根據職務上的要求,通過正式考試或教育訓練來實現。(4)職業(yè)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規(guī)定的升遷制度,是一種職業(yè)管理人員。(5)遵守規(guī)則和紀律。(6)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完全以理性準則為指導,不受個人情感的影響。
韋伯認為,理性的行政組織體系最符合理性原則,是達到目標、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最有效的形式。在精確性、穩(wěn)定性、紀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優(yōu)于其他組織。韋伯的這一理論,對泰羅、法約爾的理論是一種補充,對后來的管理學家們,特別是組織理論學家有很大的影響,他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梅奧——人際關系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工人運動和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加劇,需要新的更有效的控制工人,以達到提高生產率和利潤的目的。開始從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等方面開始研究人的問題。行為科學應運而生。有學者也將其稱為后古典管理理論的一個重要階段。行為科學研究基本劃分為兩個階段:(1)前期以人際關系學說(或人群關系學說)為主要內容,從20世紀30年代梅奧的霍桑試驗開始,到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討論會上第一次提出行為科學的概念止。
;(2)在1953年美國福特基金會召開的各大學科學家參加的會議上,正式定名為行為科學,是為行為科學研究時期。(一)人際關系學說人際關系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喬治.埃爾頓.梅奧(GeorgeEltonMayo,1880-1949年)等人在著名的霍桑試驗的基礎上總結建立起來的管理理論?;羯T囼灧炙膫€階段:(1)車間照明變化對生產效率影響的各種試驗;(2)工作時間和其他條件對生產效率的影響和各種試驗;(3)了解職工工作態(tài)度的會見與交談試驗;(4)影響職工積極性的群體試驗。人際關系學說的主要內容有:在霍桑試驗的基礎上,梅奧創(chuàng)立了人際關系學說,主要內容是:(1).員工是“社會人”。(2).滿足員工的社會欲望,提高員工的土氣,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3).企業(yè)存在著“非正式組織”。這三條可以說是人際關系學說的基本要點,也是行為科學在以后發(fā)展的理論基礎,并對以后的管理思想發(fā)展起著重大的影響。(二)行為科學的理論人際關系學說的出現,開辟了管理理論研究的新領域,糾正了古典管理理論忽視人的因素的不足。同時,人際關系學說也為以后行為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在1953年美國福特基金會召開的各大學科學家參加的會議上,正式定名為行為科學,是為行為科學研究時期?,F在管理學中所講的行為科學專指狹義的行為科學。即指應用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的成果,來研究管理過程中人的行為和人與人之間關系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行為科學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四方面:(1)關于人的需要和動機的理論;(2)關于管理中的“人性”的理論;(3)關于領導方式的理論;(4)關于企業(yè)中非正式組織以及人與人的關系的理論。
第三節(jié)現代管理理論叢林及其新探索
二戰(zhàn)后,隨著西方社會的戰(zhàn)后復興,管理教育和管理研究都有了蓬勃的發(fā)展。管理理論學派林立、百家爭鳴,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階段。由于人們的學科背景、經歷、研究方法等不同,人們常常使用著不同的語言來討論同一問題,從而導致了溝通上的困難。這種現象在1961年被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教授認為,管理學至少形成了他六大學派(管理過程學派、經驗主義學派、系統(tǒng)管理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第三節(jié)現代管理理論叢林及其新探索1980年,哈羅德·孔茨在《再論管理理論的叢林》一文中指出,管理理論發(fā)展到當時至少已經有11個學派。他認為,現代管理理論學派林立,形成了“管理理論的叢林”現象。在茂密的管理理論的叢林中,這11個學派是:管理過程學派、經驗主義學派、社會合作系統(tǒng)學派、人際關系學派、群體行為學派、社會技術系統(tǒng)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溝通(信息)中心學派、系統(tǒng)管理學派、權變理論學派。
現代管理理論學派眾多,風格各異,總的趨勢是相互滲透和融合。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系統(tǒng)管理學派和權變理論學派兩大學派,是兩種有代表性的新的探索?,F代管理理論叢林(哈羅德·孔茨語)(一)社會合作系統(tǒng)學派1、這個學派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各類組織。它的特點是將組織看作是一種社會系統(tǒng),是一種人的相互關系的協(xié)作體系,它是社會大系統(tǒng)中的一部分,受到社會環(huán)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2、該學派代表人物和創(chuàng)始人:美國高級經理人員和管理學家切斯特·巴納德。他長期從事組織管理工作,被稱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一)社會合作系統(tǒng)學派3、切斯特·巴納德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組織,指出了組織的本質:組織是“有意識地加以協(xié)調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的活動或力的系統(tǒng)”。他關于組織的主要觀點是:(1)組織就是一個社會合作系統(tǒng)。(2)系統(tǒng)的存在取決于三個要素:統(tǒng)一的目標;協(xié)作的意愿;信息的聯(lián)系。(3)組織的管理者是系統(tǒng)有效運行的關鍵。管理者要承擔三項職能,即:建立和維持一個信息聯(lián)系和溝通系統(tǒng);確定組織的目標;使組織成員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工作。(二)經驗或案例學派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彼得·德魯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該學派主張通過分析管理者的實際管理經驗或案例(各種成功的或失敗的)來研究管理學問題。他們認為,成功的組織管理者的經驗和一些成功的大企業(yè)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鑒的。因此,他們重點分析許多組織管理人員的經驗,然后加以概括和總結,找出他們成功經驗中具有共性的東西,然后使其系統(tǒng)化、理論化,并據此為管理人員提供在類似情況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達到組織的目標。(三)社會技術系統(tǒng)學派社會技術系統(tǒng)學派是在社會系統(tǒng)學派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而形成的。該學派創(chuàng)始人是英國的特里斯特及同事。他們根據對煤礦中“長壁采煤法”研究的結果認為,要解決管理問題,只分析社會協(xié)作系統(tǒng)是不夠的,還必須分析研究技術系統(tǒng)對社會的影響,以及對個人的心理影響。因此,他們認為,必須把企業(yè)中的社會系統(tǒng)同技術系統(tǒng)結合起來考慮,而管理者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要確保這兩個系統(tǒng)相互協(xié)調。(四)人際關系行為學派代表人物:早期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亞的美國人埃爾頓·梅奧,美國的羅特利斯伯格。后來,則有美國的亞伯拉罕·馬斯洛、弗雷德里克·赫茲伯格和道格拉斯·麥格雷戈等。這個學派的學者大多數都受過心理學方面的訓練,他們注重個人,注重人的行為的動因,把行為的動因看成為一種社會心理學現象。他們以心理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就激勵和領導方式問題的研究提出了對管理人員頗有啟發(fā)的見解。強調組織中處理好人的關系是管理者應該而且能夠理解和掌握的一種技巧。
(五)群體行為學派1、代表人物:最早的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動是梅奧和霍桑試驗;20世紀50年代,美國管理學家克里斯美國管理學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Argyris)提出所謂"不成熟-成熟交替循環(huán)的模式“2、這個學派同人際關系行為學派密切相關,以致常常被混同。但它關心的主要是一定群體中的人的行為,而不是一般的人際關系和個人行為;它以社會學、人類文化學、社會心理學為基礎,而不是以個人心理學習基礎。這個學派著重研究各種群體的行為方式,從小群體的文化和行為方式到大群體的行為特點,均在研究之列。有人把這個學派的研究內容稱為"組織行為"研究
(六)決策理論學派代表人物有美國的赫伯特·西蒙。(“管理就是決策”)。其理論要點:1、決策貫穿管理的全過程,決策是管理的核心。西蒙指出組織中經理人員的重要職能就是作決策。他認為,任何作業(yè)開始之前都要先做決策,制定計劃就是決策,組織、領導和控制也都離不開決策。2、系統(tǒng)闡述了決策原理。西蒙提出決策過程包括4個階段:搜集情況階段;擬定計劃階段;選定計劃階段;評價計劃階段。這四個階段中的每一個階段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決策過程。
(六)決策理論學派3、決策一般基于“滿意原則”而非“最優(yōu)原則”(決策者很難作做“完全理性”的決策);4、他把決策分為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程序化決策是對反復出現的簡單的管理問題,事先制訂有一套例行程序,人們依照執(zhí)行。非程序化決策是對一次性出現或其性質或結構尚不確定的比較復雜的問題,無例行程序可循,需要決策者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5、決策過程與組織的集權和分權有關系。事關整個組織發(fā)展的決策必須集權,組織內其他性質的決策可以采取分權的形式。(七)溝通(信息)中心學派代表人物有:美國的李維特,克勞德·善農,以及沃倫·韋弗。這一學派與決策理論學派關系密切,其基本觀點:1、把管理人員看成為一個信息中心,并圍繞這一概念來形成管理理論。管理人員的的作用就是接收、儲存與發(fā)出信息;每一位管理人員的崗位猶如一臺電話交換臺。2、強調計算機技術在管理活動和決策中的作用,強調計算機科學同管理思想和行為的結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環(huán)境的復雜多變,管理面臨的問題也日益復雜,盡管現代管理理論學派眾多,但卻難以適應現代管理實踐的需要,因此不得不不尋找新的出路,以圖建立一套全面、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在管理理論逐漸相互滲透和融合,走向統(tǒng)一的過程中,先后出現了兩種有代表性的新的探索:系統(tǒng)管理理論和權變管理理論。二、管理理論發(fā)展的新探索(一)系統(tǒng)管理理論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羅森茨韋格等人。系統(tǒng)管理學派把組織看成是一個系統(tǒng),系統(tǒng)由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統(tǒng)構成。從系統(tǒng)的觀點來考察和管理企業(yè),有助于提高企業(yè)管理的效率,使各個部門的相互關系網絡更清楚,更好地實現企業(yè)的目標。系統(tǒng)管理理論要點主要有:
1、企業(yè)是由人、物資、機器和其他資源在一定的目標下組成的一體化系統(tǒng),它的成長和發(fā)展同時受到這些組成要素的影響,在這些要素的相互關系中,人是主體,其他要素則是被動的。2、企業(yè)是一個由許多子系統(tǒng)組成的、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tǒng)。企業(yè)是社會這個大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它受到周圍環(huán)境(顧客、競爭者、供貨者、政府等)的影響,也同時影響環(huán)境。它只有在與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中才能達到動態(tài)平衡。3、運用系統(tǒng)觀點來考察管理的基本職能,可以提高組織的整體效率,使管理人員不至于只重視某些與自己有關的特殊職能而忽視了大目標,也不至于忽視自己在組織中的地位與作用。(二)權變理論權變管理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形成的一種較新(本世紀70年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咸寧職業(yè)技術學院《自然地理學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土地統(tǒng)計與R語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貿職業(yè)學院《中級日語聽說》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環(huán)境微生物實驗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廠房安全檢查與整改合同模板3篇
- 2024我國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商合作協(xié)議依法簽訂3篇
- 2024物品寄售及電商合作運營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果園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環(huán)保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4年高級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技術轉讓合同
- 高速公路初步設計匯報課件
- 航空油料計量統(tǒng)計員(初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大全-上(單選題匯總)
- 申根簽證申請表模板
- 企業(yè)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及附錄2023年8月
- 2022年浙江省事業(yè)編制招聘考試《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知識》真題試卷【1000題】
- 認養(yǎng)一頭牛IPO上市招股書
- GB/T 3767-2016聲學聲壓法測定噪聲源聲功率級和聲能量級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場的工程法
- GB/T 23574-2009金屬切削機床油霧濃度的測量方法
- 動物生理學-全套課件(上)
- 河北省衡水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DB32-T 2665-2014機動車維修費用結算規(guī)范-(高清現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