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常見傳染病及食物中毒防治知識培訓
三二一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學校常見食物中毒防控知識案例分析一學校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流行特點〔一〕、極易發(fā)生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個班40-60個左右的學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學習,相互之間密切接觸;如果衛(wèi)生設施不好,衛(wèi)生制度不健全,衛(wèi)生習慣不好,這就具備了傳染病在學校里發(fā)生與流行的條件。當前我縣局部學校條件有限,寢室居住學生多、密度大,甚至一張上下鋪睡4名學生,極易造成傳染病在學校出現(xiàn)爆發(fā)流行。流行特點〔二〕、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學校是社會一個特殊的組成人群。年齡構成從兒童、少年到青年。學生每天從四面八方,一家一戶聚集到學校里來,又從學校分散到千家萬戶里去,傳染源從社會的每個角落進入學校,又從每個學校分散到每個家庭和社會上各個角落,所以說學校是傳染病的集散場所。流行特點〔三〕學校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爆發(fā)和流行
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是傳染病流行的根本條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強度大小那么取決于傳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傳播途徑實現(xiàn)機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強弱。學校易感者密度高,傳染源又容易進入學校;傳染機制極易實現(xiàn)。所以學校極易造成傳染病的爆發(fā)和流行。流行特點〔四〕、季節(jié)性
學校傳染病的流行與社會上傳染病流行一樣,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變化。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多發(fā);夏秋季那么以腸道傳染病為主。除此以外,學校傳染病的發(fā)生還與學校寒暑假及開學有密切關系。流行特點〔五〕、年齡特點
學校里的在校學生,其年齡可以從6歲到20歲左右。學校傳染病的發(fā)生與流行,可因年齡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學由于學生根底免疫水平低,而易發(fā)生呼吸道傳染病流行。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腸道傳染病均可以爆發(fā),流行。傳染病常見病癥呼吸道傳染病發(fā)熱、寒顫出疹頭痛、頭暈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腸道傳染病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fā)熱常見傳播途徑1.空氣、飛沫、塵埃-以呼吸道為進入門戶的傳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2.水、食物、蒼蠅-以腸道為進入門戶的傳染病,如菌痢、傷寒等3.手、用具、玩具-又稱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如手足口病4.蟲媒傳播-蚊子、跳蚤等,如乙腦等5.血液/體液/血制品-見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蟲卵、芽孢等污染時,成為傳播途徑常見傳染病種類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猩紅熱水痘手足口病學校常見傳染病介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傳染性較強,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冬春季易流行。流行病學:
傳染源:流感患者及隱性感染病毒攜帶者為主要傳染源。
傳播途徑:呼吸道經(jīng)空氣飛沫傳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對變異后的病毒無效。臨床表現(xiàn):
呼吸道病癥輕微而全身中毒病癥較重。潛伏期1—3天,病癥通常較普通感冒重,主要為突然起病的高熱、寒戰(zhàn)、頭痛、肌痛、全身不適,干咳。少數(shù)病例可有腹瀉水樣便。年幼及老年患者,病情可更重,出現(xiàn)高熱不退、全身衰竭,劇烈咳嗽,血痰,呼吸急促,紫紺等。
預防:預防流感的根本措施是接種 疫苗。老年、兒童、免疫受 抑制者是流感疫苗最適合的接種對象。在流感流行季節(jié),應盡可能隔離患者,加強環(huán)境消毒,減少公眾集會。對易感人群及尚未發(fā)病者預防服藥。教室、寢室等學生密集場所在冬春季經(jīng)常進展空氣消毒可降低流行可能。在氣溫較高時可加強通風換氣,降低病毒濃度,也可有效防止流行。
空氣消毒方法:可用蒼術、艾葉、大青葉、訶子、連翹、荊芥等中草藥。如教室面積為55㎡,可用蒼術、艾葉、大青葉各50g,采用煮蒸法或煙熏法進展消毒,其中煮蒸法效果最正確。紫外燈照射消毒。臭氧消毒。過氧乙酸熏蒸消毒。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 疾病,為小兒常見急性傳染病,全年 均可發(fā)生,以冬春季節(jié)多見。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為唯一傳染源,病毒存在于 病變皮膚粘膜組織,皰疹液及血液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體外,出疹前1天至皰疹完全結痂均有傳染性?!不妓粚W生應在結痂脫落后才返校上課〕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水痘皰疹液和空氣飛沫傳播,亦可通過污染的用具傳播。〔患病學生較集中時可采取該班級停課〕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水痘主要在兒童,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發(fā)生水痘。
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12—21天,平均14天,臨床分為前驅期和出疹期,發(fā)病較急,前驅期可有低熱或中度發(fā)熱,頭痛,全身不適,乏力,食欲減退,咽痛,咳嗽等,持續(xù)1—2天進入皮疹期。皮疹初為紅斑疹,數(shù)小時后變?yōu)樯罴t色的丘疹,再經(jīng)數(shù)小時后開展為皰疹。皰疹直徑3—5mm,壁薄易破,周圍有紅暈,瘙癢。1—2天后皰疹從中間開場結痂,數(shù)日后脫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現(xiàn),軀干最多,其次為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水痘為自限性疾病,約10天左右自愈,兒童患者全身病癥較輕,成人及嬰兒病情較重。重癥水痘可發(fā)生水痘肺炎,水痘腦炎,水痘肝炎,間質香心肌炎及腎炎。預防:接種水痘疫苗,免疫效果可持續(xù)10年以上,可有效防止水痘的發(fā)生和流行。一般水痘患者應在家隔離治療至水痘全部結痂或出疹后7天。注意通風換氣,防止與急性期病人接觸,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進展消毒,托兒機構教室和寢室用紫外線照射消毒。肌內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接觸后12小時內使用有效。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fā)
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流行病學:傳染源:早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均
為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流行情況:全年均可發(fā)病,以冬春季為主,感染后一般可獲較持久的免疫力。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14—25天,平均18天,局部病例有發(fā)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前驅病癥。發(fā)病1—2天后出現(xiàn)顴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腫大,體溫上升至40攝氏度。一側腮腺腫大后2—4天累及對側,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開展,疼痛明顯。腮腺腫大2—3天達頂峰,持續(xù)4—5天后逐漸消退。預防:接種麻腮風三聯(lián)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預防該病?;颊邞凑蘸粑纻魅静「綦x:自發(fā)病日起在家〔醫(yī)院〕隔離9天,不得上幼兒園或學校,以免傳染病他人。加強環(huán)境消毒,病人的日常用品、玩具、鼻咽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要進展消毒。減少公眾集會。易感人群可服用抗病毒沖劑進展預防。麻疹繼人類消滅天花之后,消滅脊髓灰質炎即將成為現(xiàn)實,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麻疹列為下一個擬被消除的傳染病。WHO美洲區(qū)已于2000年消除了麻疹,歐洲區(qū)、東地中海區(qū)和我國所在的西太區(qū)也分別提出2007年、2021年和2021年消除麻疹的目標〔發(fā)病率<1/百萬〕。2005年我國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區(qū)所有國家承諾2021年消除麻疹。2021年我縣麻疹發(fā)病率已超過1/百萬,未到達消除麻疹目標預計2021年我國將進展消除麻疹目標驗收。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fā)病季節(jié)以冬春季節(jié)為多。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是唯一傳染源,自發(fā)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內,眼結膜分泌物、鼻、口咽、氣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傳染性。傳播途徑: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終身〕。臨床病癥:潛伏期約7天,最長潛伏期為21天。典型的臨床病癥是:起病急,主要表現(xiàn)有發(fā)熱,上呼吸道炎,眼結膜充血、畏光、流淚、眼瞼浮腫等病癥發(fā)熱后3—4天出疹,先見于耳后、發(fā)際,漸及額、面、頸,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2—5日出齊。皮疹初為紅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面,壓之退色。疹間皮膚正常。出疹后3—5天,發(fā)熱開場減退,皮疹按出疹先后消退,留淺褐色色素斑,伴糠麩樣脫屑,持續(xù)約1—2周。無并發(fā)癥者病程10—14天。預防:患者隔離至出疹后5天,伴呼吸病癥的延長到10天,對接觸麻疹的易感兒隔離檢疫3周。流行期間防止易感兒到公共場所,無并發(fā)癥的患兒應在家中隔離。環(huán)境和空氣消毒按呼吸道傳染病。所有8月齡兒童應接種麻風二聯(lián)疫苗,18—24月齡兒童應接種麻腮風三聯(lián)疫苗。做好入學、入托查驗預防接種證,確保學齡前兒童至少2劑次含麻類疫苗的接種,對控制麻疹在學校流行有重要意義。年幼體弱的易感兒接觸麻疹后,5天內注射人血丙種球蛋白。我縣于2021年起連續(xù)4年在全縣范圍對8月齡—14歲兒童開展麻疹疫苗的查漏補種或強化免疫工作。風疹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以發(fā)熱、全身性皮疹,淋巴結腫大為特點。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為傳染源,在患者鼻咽局部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出診前后傳染性最強。傳播途徑:經(jīng)空氣飛沫傳播。人群易感性:幼齡兒童多見,在易感人群較集中、環(huán)境擁擠的場所,可出現(xiàn)爆發(fā)流行。病后有較持久地免疫力。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12—19天,常以低熱、全身不適及皮疹起病??砂檠释?、輕咳和流涕。淺表淋巴結多有腫大伴輕度觸痛。皮疹于發(fā)熱后很快出現(xiàn),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見于面部及軀干部位。預防:同其它呼吸道傳染病一樣,做到患者隔離治療,易感人群注射麻腮風三聯(lián)或風疹疫苗,無條件可口服抗病毒沖劑。環(huán)境進展紫外線或消毒劑消毒。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又叫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由EV70型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流行病學:傳染源:病人為傳染源。傳播途徑:游泳池水被病毒污染后傳染性強,可經(jīng)手、眼科器械、毛巾、昆蟲等傳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一般24小時,最長6天,起病急,迅速出現(xiàn)眼瞼水腫,結膜充血,眼痛,流淚,2-3天后結膜下出血,兒童病程短,一般2—3天,成人可長達1—2周。預防:確診患著應隔離治療,制止去公共浴池及游泳池,患者用過的毛巾、手帕等煮沸消毒。接觸患者后應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加強眼科器械消毒,防止醫(yī)源性傳播,學校應倡導學生個人衛(wèi)生習慣,要用肥皂勤洗手,勤洗澡,不共用毛巾和臉盆。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目前我縣多為EV71或CoxA16病毒感染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起病急,主要病癥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shù)病例可出現(xiàn)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huán)障礙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為腦干腦炎及神經(jīng)源性肺水腫流行病學傳染源:人是人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可經(jīng)糞—口傳播,也可經(jīng)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傳播,還可因接觸病人口鼻分泌物、皮膚或黏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傳播。潛伏期:2—10天,平均3—5天。傳染期:發(fā)病前數(shù)天開場排毒,急性期病人糞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通常發(fā)病后1周內傳染性最強。流行病學病后免疫力:感染后可獲得對同型別病原的特異性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間少有穿插免疫。因此兒童可屢次患病。季節(jié)性和周期性:全年均可發(fā)病,一般5—7月為發(fā)病頂峰。因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控制難度大,易出現(xiàn)爆發(fā)和短時間內較大范圍流行。人群分布: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fā)病率最高。幼兒園在流行季節(jié)極易發(fā)生聚集性病例和爆發(fā)流行。學校、托幼機構預防措施做好晨檢、午檢,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病人發(fā)病后在家至少隔離一周。每例病人返校時要做嚴格排查。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wèi)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展清洗消毒。定期對活動室、寢室、教室、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外表進展擦拭消毒。托幼機構應每天對廁所進展清掃、消毒,工作人員應戴手套,工作完畢后應立即洗手。學校、托幼機構預防措施做好安康知識宣傳: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教育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知道正確的洗手方法,做好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在流行期間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和參加大型集會、活動,以減少被感染的時機。利用告家長書、宣傳單、宣傳畫、宣傳掛圖、宣傳欄等形式,向家長廣泛宣傳防治知識。家長防治知識的知曉對防控手足口病起到重要作用。托幼機構出現(xiàn)爆發(fā)疫情時停課措施出現(xiàn)重癥或死亡病例,或1周內同一班級出現(xiàn)2例及以上病例,建議病例所在班級停課10天1周內累計出現(xiàn)10例及以上或3個班級分別出現(xiàn)2例病例時,經(jīng)風險評估后,可建議托幼機構停課10天。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流腦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源主要是安康攜帶者。嬰幼兒發(fā)病最高、其次為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冬春季節(jié)高發(fā)。潛伏期為2-10天,平均4天左右。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急性發(fā)熱、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頸強直、畏光、皮膚瘀斑等。接種流腦疫苗可有效控制發(fā)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以腦實質炎癥為主要病變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急性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急性起病,發(fā)熱、頭痛、噴射狀嘔吐,重癥病人可出現(xiàn)全身抽搐,嚴重病例出現(xiàn)呼吸衰竭。流行季節(jié):我縣多發(fā)生于7、8、9三個月,主要與蚊蟲繁殖、氣溫和雨量等因素有關。預防措施:接種乙腦疫苗可有效控制該病的發(fā)生和流行。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者培訓采取措施控制傳染源不少傳染病在開場發(fā)病以前就已經(jīng)具有了傳染性,當發(fā)病初期表現(xiàn)出傳染病病癥的時候,傳染性最強。因此,對傳染病人要盡可能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紓魅静〉膭游镆彩莻魅驹矗惨皶r地處理。這是預防傳染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切斷傳播途徑切斷傳播途徑,主要是講究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展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安康人的時機。
保護易感者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并且進展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對易感者本人來說,應該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中小學校發(fā)生傳染病疫情爆發(fā)后需嚴格開展晨檢,發(fā)現(xiàn)可疑或疑似病例離校隔離治療。減少集聚性活動,加強房間通風和消毒;開展安康教育,用安康教育課、告知書以及板報、墻報等形式宣傳了解傳染病的危害與防制知識,同時堅持正面宣傳,防止發(fā)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緒。發(fā)現(xiàn)病例報告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疾控中心、上級教育部門等登記密切接觸者做好醫(yī)學觀察對物體外表、食具、空氣等進展消毒經(jīng)過一個潛伏期,無新發(fā)病例可解除醫(yī)學觀察做好衛(wèi)生宣教工作病人治愈后解除管理符合返校條件者返校返校時保健教師要進展排查病例報告及管理流程病人隔離就診總結事件發(fā)生原因,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fā)生學校常見食物中毒防控知識食物中毒的定義:攝入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或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品攝入后出現(xiàn)的非傳染性〔不屬于傳染病〕的急性、亞急性疾病。食物中毒的特點: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發(fā)病。停頓食用該種食品后,發(fā)病很快停頓。2、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臨床病癥根本相似?!渤1憩F(xiàn)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病癥,其它病癥可能有發(fā)熱、頭暈等〕。3、潛伏期〔食入食物至出現(xiàn)病癥〕一般較短,發(fā)病較急,病程因致病因素的各類和中毒者的個體差異而長短不一,但一般較短。4、一般人與人之間無直接傳染。食物中毒的危害:
發(fā)生食物中毒后,輕者出現(xiàn)腹痛、腹瀉、發(fā)燒、頭痛甚至昏迷等中毒病癥,嚴重者還會因此而致殘致死。特別是由于一些非法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的違法行為和個別不法分子在食品中投毒的犯罪行為,常會造成致人傷殘和死亡的嚴重后果。食物中毒的分類:
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動植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其中細菌性食物中毒較為常見,近年來,隨著假冒偽劣食品的出現(xiàn),和人為投毒事件的發(fā)生,以及食品被農(nóng)藥等有毒物質污染的情況有所增多,化學性食物中毒也逐漸增多。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主要有:
1、被致病菌或致病菌產(chǎn)生的毒素污染的食品。2、外觀與食品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質〔如毒蘑菇〕。3、本身含有有毒物質,而加工、烹調不當未能將去除的食品〔如河豚魚、四季豆、豆?jié){等〕。4、由于貯存不當,在貯存過程中產(chǎn)生中毒物質的食品〔如發(fā)芽馬鈴薯、霉變糧食等〕。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通常在外觀上與正常食物沒有明顯區(qū)別,一般憑肉眼觀察是不易判斷和鑒別的。預防食物中毒
十項原那么是:1、選擇經(jīng)過平安處理的食品。2、徹底加熱食品。3、立即吃掉做熟的食品。4、妥善貯存熟食品。5、徹底再加熱熟食品。預防食物中毒
十項原那么是:6、防止生食與熟食接觸。7、反復洗手。8、必須精心保持廚房所有外表的清潔。9、防止昆蟲、鼠類和其它動物接觸食品。10、使用符合衛(wèi)生要求飲用水??偟膩碇v:學校食堂應在食品采購、貯存、加工、銷售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操作,杜絕食物中毒發(fā)生。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就是吃了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雖然細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可以發(fā)生,但在夏秋季節(jié)發(fā)生較多,這是因為這個季節(jié)的濕度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研究說明,大局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其最適宜繁的濕度在攝氏37度左右,一般在攝氏20度以上即能迅速繁殖生長。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一個細菌經(jīng)過8小時的連續(xù)繁殖,大致可增長為1600萬個。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措施是:1、防止食品被細菌污染。在采購、生產(chǎn)、加工等過程中要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和被蒼蠅、蟑螂等污染。2、控制細菌繁殖。如剩余食品要在冷藏或冷凍條件下保存。3、殺滅病原菌。如充分加熱、煮透食品。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種類
常見的兩種:一是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二是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一、沙門氏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中毒是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之一,是因食人了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沙門氏菌主要污染禽畜肉類和蛋類食品。其污染來源有兩個:一是禽畜在被宰殺前已經(jīng)被感染,稱為生前感染;二是宰后被帶菌的糞便、容器或污水等污染,稱為宰后污染。沙門氏菌在攝氏20~37度條件下能迅速繁殖。在生病和病死家禽家畜體內能大量存在。沙門氏菌中毒特點及病癥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但主要發(fā)生在5~10月。一般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后12~24小時發(fā)病。初期病癥主要是惡心、頭暈、腹痛、出冷汗、全身無力等,而后出現(xiàn)腹瀉〔大便為黃色或黃綠色水樣便〕、腹脹、發(fā)燒〔體溫可達攝氏38度以上〕,中毒嚴重者有昏迷、抽搐等病癥,如果搶救不及時會導致死亡。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的預防1、不購置不食用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禽畜肉。食用極易發(fā)生沙門氏菌中毒。〔調查發(fā)現(xiàn),通常畜禽類動物的腸內有沙門氏菌存在,當動物抵抗力降低時,可引起全身感染,使其體內和內臟中大量帶菌。〕2、在攝氏5度以下的低溫環(huán)境保存食品,抑制沙門氏菌的繁殖?!苍诘蜏厍闆r下,沙門氏菌不能繁殖,因此,將禽畜肉蛋類食品存放中,可以抑制沙門氏菌的繁殖〕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的預防3、加熱煮透食品。沙門氏菌在攝氏100度時會被立即殺死,在攝氏70度時5分鐘即被殺死。在烹制肉蛋食品時,一定要燒熟煮透。烹煮的肉塊不宜過大,而且要使肉塊深部濕度達攝氏80度以上,煮沸12分鐘;禽蛋應煮沸8分鐘以上 4,貯存、加工食品做到生熟分開,以防止熟食品被含有沙門氏菌的生食品或食品工具、用具和容器污染。二、葡萄菌球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球菌主要是能產(chǎn)生腸毒素的葡萄球菌,其中最常見致病力最強的是金黃色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廣泛存在于土壤、空氣、水、糞便及污水中,在安康人的咽部、手部也帶此種細菌,所以加工食品必須保證煮熟煮透。葡萄菌球食物中毒被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如果在高溫下保存時間較長,〔如在攝氏25~30度的環(huán)境中放置5~10小時〕就能產(chǎn)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球菌腸毒素,吃了這種被污染的食物,就會發(fā)生中毒。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主要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類熟肉制品,其次為含有乳制品的冷凍食品,個別也有含淀粉食品。中毒特點及病癥
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多發(fā)生在夏秋季。一般潛伏期為2~4小時。2、主要病癥是嘔吐嚴重,可以吐出膽汗和血性胃液,并有頭痛、惡心、腹痛、腹瀉等表現(xiàn)。3、年齡越小,葡萄球菌腸毒素的敏感性越強,所以兒童發(fā)病較多,病狀也比成人嚴重。葡萄球菌中毒的
預防措施:
1、嚴防肉類制品、奶制品等被葡萄球菌污染。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人員應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防止在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中污染食品;2、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人員每年安康檢測一次,查出帶菌者要立即調離工作崗位。3、不食用已變質的肉類、奶類及其制品。不食用患有化膿性皮膚??;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觸過的食品,以及在較高溫度下放置時間長的熟肉、奶、蛋及其制品。葡萄球菌中毒的
預防措施:4、在低溫、通風良好條件下貯存食物。5、剩飯最好先加熱后在常溫下存放,并應置于陰涼通風處,其放置時間不就超過4小時,食用前還須再次徹底加熱。三、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中毒:是一般歸為化學性食物中毒類。中毒的原理是: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能在短時間內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推動輸送氧的功能,導致人體組織缺氧而發(fā)生中毒。一般認為,食入~克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食入1~3克即會致死。含亞硝酸鹽較多食物:1、存放過久和腐爛的蔬菜,以及煮熟后放置過久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都較高。2、腌制的咸菜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經(jīng)測試,腌制7~8天的腌菜,如果加鹽量少于12%,氣溫高于20攝氏度時,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最高。含亞硝酸鹽較多食物:3、一些腌臘鹵制肉食品,常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作為發(fā)色劑,使制出的肉制呂色澤好看,如果加得過多,易發(fā)生中毒。4、一些井水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常稱此類井水為“苦井水〞〕。如果用這種水煮飯和其它食物,又將煮制的食物中不衛(wèi)生的條件下存放過久,其中的硝酸鹽就會在一些細菌和作用下復原成亞硝酸鹽。5、亞硝酸鹽還可以在人體內形成。中毒特點及主要病癥:(1)亞硝酸鹽中毒發(fā)病急,潛伏期的長短與攝入量有所關。攝入量大和誤食純亞硝酸鹽引起的中毒,潛伏期短,10多分鐘即可發(fā)病;大量食用葉類蔬菜引起的亞硝酸鹽中毒,一般潛伏期為1~3小時,有的可長達20小時。中毒后,輕者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中毒特點及主要病癥:(2)乏力以口唇、耳廓、指〔趾〕甲發(fā)紫等病癥。中毒嚴重者,眼結膜〔白眼仁〕、面部及全身皮膚嚴重發(fā)紫、嗜睡或煩燥不安、呼吸困難、甚至出現(xiàn)昏迷、驚厥、大小便失禁等,特別嚴重的可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硝酸鹽中毒的
預防:(1)
1、妥善保管亞硝酸鹽,其包裝上應有醒目標志,絕不能與食鹽及其它調料放在一起,嚴防將其誤作食鹽而導致誤食中毒。2、制作腌臘鹵肉食品,應嚴格按國家規(guī)定的允許量使用,切勿多加。硝酸鹽中毒的
預防:(2)
3、保持蔬菜新鮮。經(jīng)測定,新鮮蔬菜幾乎不含亞硝酸鹽,儲存2天后,亞硝酸鹽含量為0.24毫克/千克;4天后為1.10毫克/千克;第六天開場腐爛后達6.70毫克/千克;第八天完全腐爛后,急增到146毫克/千克。因此,最好食用新鮮蔬菜,存放過久的不要食用,更不能食用腐爛變質的蔬菜。硝酸鹽中毒的
預防:(3)
4、腌制咸菜時,食鹽應加至合理濃度〔不低于12%〕,最好在腌制20天后再吃。切勿吃變質的咸菜。5、不在短時間內集中進食含亞肖酸鹽的蔬菜,如需食用大量葉類蔬菜時,應切碎后,先用沸水預煮3~5分鐘,棄湯后再食用。煮熟的蔬菜,不要在高溫下存入過久,并要注意盛裝的容器和環(huán)境衛(wèi)生,防止微生物污染。四、發(fā)芽的馬鈴薯中毒:(1)馬鈴薯又稱土豆等。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發(fā)芽的馬鈴薯中含有較多的龍葵堿,人食用后易發(fā)生中毒。龍葵堿難溶于水,對人的胃腸道粘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還有麻痹呼吸中樞和溶解紅血球的作用。經(jīng)測定,正常馬鈴薯內也含有少量的龍葵堿,但缺乏以使人中毒,但在發(fā)芽馬鈴薯的芽及芽眼局部,龍葵堿含量很高,食后常使人中毒。中毒特點及病癥:(2)
多數(shù)中毒者在進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咽喉部的抓癢感和燒灼感,以及上腹部燒灼感或疼痛病癥,而后出現(xiàn)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還會有頭痛、頭暈、煩燥不安、昏迷、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甚至可因心力衰竭、呼吸麻痹而死亡。一旦因食用發(fā)芽馬鈴薯而出現(xiàn)咽喉、上部燒灼感、應立即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喉部,以便吐出吃進的食物,盡量減少身體對龍葵堿的吸收,并要立即到醫(yī)院救治。怎樣預防發(fā)芽馬鈴薯中毒:
1、把馬鈴薯貯存在低溫、無陽光直射的地方,防止生芽。購置馬鈴薯時最好吃多少買多少,防止存放。2、龍葵堿遇酸容易分解,烹調時最好加點醋。3、堅決不吃生芽和皮變成黑綠色的馬鈴薯。五、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中的毒素,是一種紅細胞凝集素,對人體紅細胞具有凝集作用。這種毒素怕熱,如果烹調時把四季豆徹底加熱熟透,毒素就被破壞掉了,一般不會引起中毒,如果烹調方法不當,加熱缺乏未熟透,毒素未被破壞,食后就易中毒。四季豆中毒是我縣學校常見的食物中毒,夏秋季節(jié)發(fā)生較多。四季豆中毒的原因:1、學校食堂加工量大,翻炒不均,受熱不勻,這樣不易把四季豆燒熟煮透,這是學校容易發(fā)生四季豆中毒的主要原因。2、有個別人認為,把四季豆先在放開水里泡,然后再用油炒,誤認為經(jīng)兩次加熱就保險了,實際上每一次加熱都不徹底,結果還是沒有把毒素破壞掉。3、加工人員缺乏相關知識,只求烹調出的四季豆顏色好看,而沒有將四季豆加熱熟透。中毒特點及病癥:
四季豆中毒的病癥一般不太嚴重,多數(shù)在食用后30分鐘至5小時發(fā)病。起時感覺胃部不適,繼而惡心、嘔吐、腹痛,局部病人可有頭暈、頭痛、出汗、腹瀉。一般病癥的不需中自行消失,嚴重者應到醫(yī)院治療。四季豆中毒預防:1、徹底加熱,將四季豆煮熟燜透;烹調出的四季豆外觀上應沒有原有的生綠色,吃起來沒有豆腥味;2、在集體食堂加工四季豆時,每一鍋的量不應超過鍋容量的一半,用油炒過后,應參加適量的水;然后加上蓋燜10左右,并用鏟子經(jīng)常翻動,讓鍋中的四季豆受熱均勻;3、學校食堂盡量不吃四季豆。特別幼兒園和小學容易發(fā)生四季豆集體中毒事件。六、蠟樣芽孢桿菌中毒蠟樣芽孢桿菌分布廣泛,特別是在谷物制品中。通過泥土、灰塵、昆蟲、不干凈的食具和食品從業(yè)人員傳播。夏、秋季多發(fā)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剩米飯、剩稀飯、剩米粉、剩菜等蠟樣芽孢桿菌中毒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一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操作系統(tǒng)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VB考試目標明確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二級VB考試的知識要點及試題及答案講解
- 探討法學概論中的法律文化及試題與答案
- 風險管理中的不斷學習考題及答案
- 單片機工作經(jīng)歷總結(3篇)
- 法學概論的重要社會角色及試題與答案
- 學習傳染病的心得體會(8篇)
- 可持續(xù)信息技術試題及答案
- 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方案解析
- 2025中考英語作文押題預測及范文
- 項目交付經(jīng)理述職報告
- 融媒體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電氣工程基礎課件》
- 辦公室內部規(guī)章制度及執(zhí)行細則
- 甲醛基礎知識
- 蔬菜生產(chǎn)實習總結
- 機車檢修管理
- 消防工程包清工合同范本年
- 衛(wèi)生院三基三嚴培訓計劃
- 中央空調改造項目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