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西南位育中學(西校區(qū))高三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上海西南位育中學(西校區(qū))高三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上海西南位育中學(西校區(qū))高三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上海西南位育中學(西校區(qū))高三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上海西南位育中學(西校區(qū))高三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上海西南位育中學(西校區(qū))高三語文月考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為詩辯護雪菜

詩是神圣之物;它既是知識的核。又是知識的邊緣,它包容一切科學,一切科學都能溯源于詩。它是一切思想體系的根源同時又是它們的花朵;一切都由它而生。受著它的滋潤綴飾;如果它遭受到害蟲的摧殘,它便生長不出花果,結(jié)不出種子,荒涼的世界因此而失去美麗,生命之樹也不能蔥郁常青。詩是上蒼賦予完美事物的外表光澤,就像薔薇一般,它平淡無奇的枝葉紋理,因為有了鮮艷的色彩和淡淡的幽香而變得分外美麗。但是,假如詩不能高揚于一切飛鳥所不敢翱翔的永恒境界,從那神圣的領域攜下光明與火焰,那么它所歌唱的道義、愛情、忠誠、友誼又有什么意義?我們生存繁衍的美麗世界的景色又有何誘惑?我們在人生此岸又能得到什么慰藉?我們對人生彼岸又怎能有所憧憬?

我們常??吹剑行┎豢勺矫乃枷牒颓楦袝蝗灰u來,有時睹物生情,有時見人生思,有時則自生哀樂,這些思緒飄然而來,又飄然而去,給我們留下難以形容的崇高和愉悅:即使這些思緒帶給我們的只是憂郁與惆悵,也仍然有一絲快感相隨。每當詩的精最降臨,一道神圣的光亮便照射于我們的思想深處。有時詩的步履輕若拂過海面的微風,浪靜風止之后,它亦消遁而去,只在滿是皺紋的沙灘上留下些許印痕。這種心境,惟有感覺細敏、想象豐富的人才可以領悟,由之產(chǎn)生的思想將摒棄所有卑劣的欲望。

詩能使世間一切都變?yōu)槊利?。原本美麗的事物會因之錦上添花,丑陋的事物可以為美所點化。它將欣喜與恐懼、快樂與憂傷、永恒與變幻融為一體;它沖破一切勢不兩立的對峙,用它輕柔的駕馭,使一切對立結(jié)伴而行。世間的一切都因詩的到來而變形。在它的輝煌下,同顯一種神奇,成為它靈氣的化身。那是一種神氣的煉金術(shù),能夠?qū)⒅律谒赖亩疽海骺梢詴筹嫷母事?;它撕毀世界腐朽陳的日的表象,展露出無遮無掩、寧靜沉睡的美,而這種美恰是人世間一切事物的內(nèi)在精神。詩在我們的人生中為我們創(chuàng)造著另一種人生。它使我們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與那個世界相較,現(xiàn)實的世界顯得混雜紛亂。詩使我們得以重新矚目我們生息其間的平凡曲宇宙,使我們的靈魂之眼穿透彌漫的塵霧.得以窺見人生的神奇美妙。為詩所驅(qū)使,我們便能去領悟我們的所見所遇,去思想我們的所感所識。當生命中那些瑣碎的印象不斷重現(xiàn),使我們對宇宙的觀感變得支離破碎之時,詩便為我們重新創(chuàng)造一個宇宙。5.對“詩是神圣之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在知識范疇和一切思想體系中地位重要,它肩負引導人生的神圣使命。

B.詩將丑惡的東西變?yōu)閷徝缹ο?;詩撕毀世界腐朽陳舊的對象,展示人生美的本質(zhì)。

C.詩引導人們?nèi)ヮI悟、思考、重新審視平凡世界,窺見人生的神奇薨妙。

D.詩能照耀人們的心靈深處,為人們驅(qū)逐心中的欲望。6.根據(jù)文章論述,不屬于詩的特質(zhì)的一項是

A.詩記錄著真、善、美的靈魂的快樂瞬間。

B.詩是知識和思想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是完美事物的形象。

C.詩使人們回避現(xiàn)實世界的紛亂,而去重新創(chuàng)造一個宇宙。

D.詩使人們愉悅,使人崇高。7.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詩集真善美于一身,能夠化腐朽為神奇。

B.詩能調(diào)和矛盾與對立,能夠化“毒液”為“甘露”。

C.詩使人們在人生此岸得到慰藉,對人生彼岸有所憧憬。

D.詩使人生之黃得到典型、完美的體現(xiàn),它使美麗世界產(chǎn)生誘惑力。參考答案:5.D

6.C

7.B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

宗白華詩哲泰戈爾曾說過:“世界上還有什么事情,比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更值得寶貴的?中國文化使人民喜愛現(xiàn)實世界,愛護備至,卻又不致現(xiàn)實得不近情理!他們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而是表現(xiàn)方法的秘密。這是極其偉大的一種天賦?!彼倪@幾句話里,包含著極精神的觀察與意見,值得我們細加思考。先談“中國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東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觀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臘及西洋近代哲人傾向于拿邏輯的推理、數(shù)學的演繹、物理學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間質(zhì)力推移的規(guī)律,一方面滿足理智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導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發(fā)明機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獲得的是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中國古代哲人卻是拿著“默而識之”的觀照態(tài)度,去體驗宇宙間生生不已的節(jié)奏。即泰戈爾所謂旋律的秘密?!墩撜Z》上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時的運行,生育萬物,對我們展示著天地創(chuàng)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長流動,具有節(jié)奏與和諧。老子也從他高超嚴冷的眼里觀照著世界的旋律,他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活潑的莊子也說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他把他的精神生命體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頌著天地的節(jié)奏:“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養(yǎng)而成。”中國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這獲得的至寶,滲透進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使我們生活在禮與樂里,創(chuàng)造著社會的秩序與和諧。我們又把這旋律裝飾到我們?nèi)沼闷髅笊希剐蜗轮鲉⑹局紊现溃瓷男桑?。中國古代藝術(shù)特色表現(xiàn)在日用器皿的各種圖案花紋里,而中國最光榮的繪畫藝術(shù),也還是從商周銅器圖案、漢代磚瓦花紋里脫胎出來的呢!再談“中國人喜愛現(xiàn)實世界,愛護備至,卻又不致現(xiàn)實得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時代,我們制作了玉質(zhì)的日用器皿,后來把它們作為我們政治上、社會上及精神人格上美麗的象征物。在青銅器時代我們竭盡當時的藝術(shù)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飪的鼎、飲酒的角等等,制精制美,使它們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們賦予最現(xiàn)實的器具以崇高的意義,優(yōu)美的形式,使它們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們賦予最現(xiàn)實的器具以崇高的意義、優(yōu)美的形式,使它們不僅僅是我們役使的工具,而且可以同我們對語,同我們情思往還。但我們也曾得到過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鹚幫改厢樳@兩項發(fā)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們控制世界的權(quán)力——陸上霸權(quán)與海上霸權(quán),中國自己倒成了這霸權(quán)的犧牲品。我們發(fā)明火藥,卻用它來制造奇巧美麗的煙火,使人們在新年里享受平民式的歡樂。我們發(fā)明指南針,并不曾向海上獲取霸權(quán),卻讓風水先生勘定我們廟堂、居宅及墳墓的萬位與走向,使我們生活中頂重要的“住”,能夠選擇優(yōu)美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中華民族很早發(fā)現(xiàn)了宇宙旋律及生命節(jié)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樂的心境愛護現(xiàn)實,美化現(xiàn)實,卻輕視了科學征服自然的權(quán)力,使我們不能擺脫貧弱的地位,在生存競爭劇烈的時代,受人欺侮,我們的靈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現(xiàn)實得不近情理了。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正面臨著極大的問題。

(選自《藝境》,1946年,有刪節(jié))1.關于“中國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中國古代哲人找到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而是表現(xiàn)方法的秘密。B.發(fā)現(xiàn)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國人所獨有的,被泰戈爾認為是中國人的一種極其偉大的天賦。C.中國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滲透進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造著社會的秩序與和諧。D.中國古代哲人仰觀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樣想獲得“科學權(quán)力的秘密”。2.下列各項不能體現(xiàn)“中國人喜愛現(xiàn)實世界,愛護備至,卻又不致現(xiàn)實得不近情理”的一項是(3分)A.新石器時代制作了玉質(zhì)器皿,后來我們把它們作為政治、社會和精神人格上美麗

的象征物。B.我們將崇高意義與優(yōu)美形式賦予現(xiàn)實的器具,使它們已不再僅僅是被役使的工具。C.我們沒有用火藥和指南針來獲取霸權(quán),而用來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歡樂和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D.四時運行和萬物生育,展示著天地創(chuàng)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國人本能地找到了這種秘密。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3分)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萬物的目的是了解與控制,因此他們根本就體會不到探求過程中的真諦與樂趣。B.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體現(xiàn)在“中國文化使人民喜愛現(xiàn)實世界,愛護備至,卻又不致現(xiàn)實得不近情理”。C.莊子把他的精神生命體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頌天地的節(jié)奏,他們對宇宙旋律的體驗大相徑庭。D.在重視科學征服自然的權(quán)力的同時,我們更應堅持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否則,我們便不能擺脫貧弱的地位。參考答案:1.B

2、D

3、B1.

B“發(fā)現(xiàn)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國人所獨有的”不符合文意2、D屬于對“中國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的闡述3、A項“因此他們根本就體會不到其中的真諦與樂趣”屬無中生有;C項“他們對宇宙旋律的體驗大相徑庭”與原文不符;D“更應堅持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并不是我們“擺脫貧弱的地位”的途徑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l0題。大家都知道巴赫的偉大,不但僅在其程式和技術(shù)元素中,似乎還在其“思想”——我們喜歡把音樂中的某些元素稱為“思想”或者“精神”。那么它來自何方呢?思想這個東西說起來似乎很空洞。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它也許涉及整部音樂史甚至藝術(shù)史。聲音并非袁達思想的途徑,但聲音在生活中跟情景和情緒的上下文相聯(lián)系,故可“感染”最想,或者說,感染了對思想的聯(lián)想。西方音樂史上,比較早成系統(tǒng)、被記錄傳唱、有意識寫作的,是教堂音樂,而教堂音樂的歌詞和聲音的聯(lián)系,就是以后音樂文本性的基礎。純音樂元素比如和聲、旋律等等,在歌詞和情緒的反射下,形成并吸納了程式,而程式本身,可以在某些條件下成為較大單位的技術(shù)元素。比如巴赫康塔塔中的反復、圣詠的套路等等,這些習慣本身,就在敘述和啟發(fā)著情緒。巴赫的大量聲樂作品,都以圣經(jīng)的故事或信仰的情緒為指導。如果一定要分類,這些確定的文本內(nèi)容大抵可以算是他的“思想”。但是,思想雖然跟聲音有所互動,卻又是有誤差和偏離的互動,好比空間兩個方向的電子云相交錯,既不完全對準也不完全相反。所以,“思想起源”說來簡單、可解釋,但它被音樂的技術(shù)語言帶領之后,會出現(xiàn)包裹思想的“光暈”,這樣一束來,音樂的思想之間,不再有清晰的輪廓,無法被文本確切描述。不僅如此,技術(shù)手段的復雜化,也復雜著它們的情緒來源。比如貝多芬晚期的作品,那樣強有力并且“隨心所欲不逾矩”。它引發(fā)的幻想可能在局部彼此矛盾,但仍能生成相對完整的結(jié)構(gòu)。這種高難度的技術(shù)成品,無法跟生活中的簡單情緒變更形成反射,故不易被聽者吸收。事實上,經(jīng)常聽復雜音樂的人,自我情緒感受和表達也會被細化、復雜化。比如,“悲”和“喜”之間的區(qū)別,可能不是音量、音色而是“上下文”的區(qū)別。即使那些“純音樂”,比如巴赫的大量鍵盤作品,雖然沒有文本內(nèi)容,但仍離不開聽者的情感經(jīng)驗。歷史上,器樂的發(fā)展總是晚于聲樂。音樂總是從歌唱開始,直到趨于復雜,其中某些元素可以被孤立地強調(diào)。欣賞者的情感經(jīng)驗,對器樂更加重要??傊?,音樂中的思想雖有不確定性,但并非絕對不可分析。并且,“非音樂”,比如宗教、文學、繪畫、社會生活、情感經(jīng)驗等等,正是音樂中的思想的來源。音樂可以表達什么思想,跟時代有關,困為思想要借助當前人們的情緒聯(lián)想習慣,才可形成。其他藝術(shù)形式從道理上類似,但“不確定性”的程度可能有異于音樂,比如美術(shù),跟音樂相比畢竟比較形象,跟生活經(jīng)驗有直接的聯(lián)系。假設作曲家在蓋一座樓的話,那么音樂中的所謂思想是鑲嵌在石頭縫中的水泥,而技術(shù)元素是那些石頭,兩者互相扶持和帶領,一起長高。7.下面各項表述中,與“音樂中的思想”關系最遠的一項是A.整都音樂史甚至藝術(shù)史以及其他藝術(shù)形式。B.生活中的情景和情緒以及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和幻想。C.在和聲、旋律等純音樂元素之上形成的某些程式和技術(shù)元素。D.宗教、文學、繪畫、社會生活、情感經(jīng)驗等等。8.下面對“音樂中的思想有不確定性”的原因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思想跟聲音既不完全對準也不完全相反,是有誤差和偏離的互動。B.音樂具有它特有的表達思想的程式、技術(shù)語言和技術(shù)手段。C.生活中的簡單情緒發(fā)生變更促使自我情緒感受和表達被細化、復雜化。D.音樂欣賞者的情感經(jīng)驗不同,由此引發(fā)的情緒聯(lián)想也各不相同。9.下列表述與原文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相符的一項是A.教堂音樂、圣經(jīng)故事和信仰的情緒,以及教堂音樂的歌詞和聲音的聯(lián)系,是西方音樂最主要的音樂文本性基礎。B.音樂中的思想的復雜性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來源的廣泛性、聽者的情感體驗不同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對思想的聯(lián)想和幻想。C.音樂表達思想的途徑,除了聲音,還有和聲、旋律等等純音樂元素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各種程式和技術(shù)元素。D.本文意在通過闡述音樂中思想和精神的來源,回顧西方音樂史的發(fā)展歷程,高度評價巴赫音樂作品的偉大。10.根據(jù)全文內(nèi)容,下面說法恰當?shù)囊豁検茿.器樂晚于聲樂,欣賞者的情感經(jīng)驗對器樂更加重要,這決定了器樂的思想性要比聲樂深刻而復雜。B.從思想角度看,巴赫的成就高于貝多芬;而從技術(shù)角度看,貝多芬的成就高于巴赫C.與音樂一樣,其他所有藝術(shù)形式表達思想也都跟時代、生活經(jīng)驗有直接的聯(lián)系D.一部偉大而杰出的音樂作品,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應該是思想和技術(shù)元素的和諧結(jié)合參考答案:7.A

8.C

9.B

10.D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張憲,飛愛將也。飛破曹成,憲與徐慶、王貴招降其黨二萬。有郝政率眾走沅州,首被白布,為成報仇,號“白巾賊”,憲一鼓擒之。飛遣憲復隨州,敵將王嵩不戰(zhàn)而遁。進兵鄧州,距城三十里,遇賊兵數(shù)萬迎戰(zhàn)。與王萬、董先各出騎突擊,賊眾大潰,遂復鄧州。十年,金人渝盟入侵,憲戰(zhàn)潁昌、戰(zhàn)陳州皆大捷,復其城。兀術(shù)頓兵十二萬于臨潁縣,楊再興與戰(zhàn),死之。憲繼至,破其潰兵八千,兀術(shù)夜遁。憲將徐慶、李山復捷于臨潁東北,破其眾六千,獲馬百匹,追奔十五里,中原大震。會秦檜主和,命飛班師,憲亦還。未幾,檜與張俊謀殺飛,密誘飛部曲,以能告飛事者,寵以優(yōu)賞,卒無人應。聞飛嘗欲斬王貴,又杖之,誘貴告飛。貴不肯,曰:“為大將寧免以賞罰用人,茍以為怨,將不勝其怨。”檜、俊不能屈,俊劫貴以私事,貴懼而從。時又有王俊者,善告訐,號“雕兒”,以奸貪屢為憲所裁。檜使人諭之,俊輒從。檜、俊謀以憲、貴、俊皆飛將,使其徒自相攻發(fā),因及飛父子,庶主上不疑??∽詾闋罡锻蹩?,妄言憲謀還飛兵,令告王貴,使貴執(zhí)憲。憲未至,俊預為獄以待之。屬吏王應求白張俊,以為密院無推勘法??〔宦牐H行鞫煉,使憲自誣,謂得云書,命憲營還兵計。憲被掠無全膚,竟不伏??∈肿跃擢z成,告檜械憲至行在,下大理寺。檜奏召飛父子證憲事。帝曰:“刑所以止亂,勿妄追證,動搖人心?!睓u矯詔召飛父子至。萬俟卨誣飛使于鵬、孫革致書憲、貴,令虛申警報以動朝廷,云與憲書規(guī)還飛軍【注】。其書皆無有,乃妄稱憲、貴已焚之矣,但以眾證具獄。語在飛《傳》。憲坐死,籍家貲。紹興三十二年,追復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閬州觀察使,贈寧遠軍承宣使,錄其家。

(節(jié)選自《宋史·張憲傳》)【注】還飛軍:紹興七年三月,岳飛對張浚、秦檜的作為不滿,就報請解職為母守孝,未得高宗允許,就“以本軍事務官張憲攝事”。4.對下列句子中對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十年,金人渝盟入侵

渝:背叛B.屬吏王應求白張俊

白:告訴C.檜矯詔召飛父子至

矯:假傳D.憲坐死,籍家貲

籍:憑借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張憲被奸人構(gòu)陷的一組是(3分)①命飛班師,憲亦還

②茍以為怨,將不勝其怨③憲未至,俊預為獄以待之④謂得云書,命憲營還兵計⑤勿妄追證,動搖人心⑥令虛申警報以動朝廷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憲英勇善戰(zhàn),功業(yè)卓著。岳飛打敗曹成以后,張憲同徐慶、王貴收降了曹成的黨羽二萬人。隨后張憲又一舉擒獲聲稱要為曹成報仇的“白巾賊”郝政。B.張憲嫉惡如仇,執(zhí)法如山。一名叫王俊的人,善于控告揭發(fā)別人,因奸詐貪婪多次被張憲處治。在嚴明執(zhí)法方面,岳飛對張憲的影響也許是其中一個因素。C.張憲面對拷打,威武不屈。張俊私設公堂,對張憲嚴刑逼供,但張憲終究沒有屈服。毫無結(jié)果之下,張俊親自制造冤獄,將張憲囚械到行營,關押到大理寺獄。D.秦檜妒賢嫉能,陷害忠良。為了達到謀害岳飛目的而又不讓皇帝產(chǎn)生懷疑,他和張俊以優(yōu)厚的賞賜為誘餌,尋找能報告岳飛事情的部下,但未能得逞。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檜、俊不能屈,俊劫貴以私事,貴懼而從。(5分)譯文:

(2)俊自為狀付王俊,妄言憲謀還飛兵,令告王貴,使貴執(zhí)憲。(5分)譯文:

參考答案:4.D(籍:抄沒。)5.C(①是秦檜命令岳飛、張憲班師。②是王貴不愿誣陷張憲。⑤是皇帝不同意秦檜的做法。)6.D(“秦檜妒賢嫉能”文中無據(jù)。秦檜陷害岳飛的原因是“秦檜主和”,而岳飛主戰(zhàn)。)7.(10分)(1)(5分)秦檜、張俊不能使他屈從,張俊用王貴的隱私威逼他,王貴恐懼而服從。(句意正確2分,“屈”“劫”及“以”各1分,共5分。)(2)(5分)張俊親自寫好狀紙交給王俊,胡說張憲企圖逼迫朝廷歸還岳飛兵權(quán),命令王貴,讓王貴拘捕張憲。(句意正確2分,“付”“還飛兵”“執(zhí)”的解釋各1分,共5分。)【參考譯文】張憲,是岳飛的愛將。岳飛打敗曹成,張憲同徐慶、王貴收降曹成的黨羽二萬人。有一個叫郝政的曹成部將率部逃到沅州,頭戴白巾,要為曹成報仇,號稱“白巾賊”,張憲一舉將他擒獲。岳飛派遣張憲收復隨州,敵將王嵩不戰(zhàn)而逃。張憲率兵向鄧州進發(fā),距城三十里時,遇到敵軍幾萬人前來迎戰(zhàn)。張憲與王萬、董先各自派出騎兵向敵人發(fā)起突擊,敵人潰不成軍,于是收復鄧州。紹興十年,金人背叛盟約入侵南宋,張憲率部在潁昌、陳州同金軍交戰(zhàn)都獲得大捷,收復潁昌、陳州城。兀術(shù)率兵十二萬人駐屯在臨潁縣,楊再興與敵交戰(zhàn),戰(zhàn)死。張憲率兵隨后趕到,打敗敵軍潰兵八千人,兀術(shù)連夜逃跑。張憲率徐慶、李山又在臨潁東北獲得勝利,打敗敵軍六千人,獲得戰(zhàn)馬一百匹,追擊逃奔的敵人十五里,中原地區(qū)大為震動。恰逢秦檜主張和議,命令岳飛班師,張憲也率部返回。不久,秦檜與張俊密謀殺害岳飛,秘密引誘岳飛部下,對能夠報告岳飛事情的人,給予優(yōu)厚的賞賜,但最終沒有人響應。聽說岳飛曾經(jīng)要處死王貴,又杖打他,引誘王貴誣告岳飛。王貴不肯答應,說:“作為大將豈能不賞罰部下,如果對此懷恨在心,那么怨恨就太多了。”秦檜、張俊不能使他屈從,張俊用王貴的隱私威逼他,王貴恐懼而服從。當時又有一名叫王俊的人,善于控告揭發(fā)別人,號稱“雕兒”,因為奸詐貪婪多次被張憲所處治。秦檜派人勸說他,王俊立即就答應了。秦檜、張俊密謀認為張憲、王貴、王俊都是岳飛部將,如果讓他們之間互相告發(fā),牽連到岳飛父子,能使皇帝不產(chǎn)生懷疑。張俊親自寫好狀紙交給王俊,胡說張憲企圖逼迫朝廷歸還岳飛兵權(quán),命令王貴,讓王貴拘捕張憲。張憲還未到,張俊便預設監(jiān)獄等待他。屬下官吏王應求告訴張俊,認為樞密院沒有審問的權(quán)力。張俊不聽,親自審問拷打,讓張憲自己誣陷自己,說收到岳云書信,令張憲籌劃交還岳飛兵權(quán)的計謀。張憲被拷打得體無全膚,終究沒有服罪。張俊親自布置成冤獄,告訴秦檜將張憲囚械到行營,關押到大理寺獄。秦檜上奏請召岳飛父子證實張憲事實?;实壅f:“刑法是用來禁止叛亂的,不要妄加追究牽連,以免動搖人心。”秦檜假托詔令召來岳飛父子。萬俟禼污蔑岳飛讓于鵬、孫革送信給張憲、王貴,命令他們謊報軍情驚動朝廷,岳云給張憲寫信規(guī)劃交還岳飛兵權(quán)。這些書信都沒有,乃胡說張憲、王貴已經(jīng)燒掉了,只是以眾人的證言判罪定案。這些在《岳飛傳》中都有記載。張憲獲罪而死,家財被查沒。紹興三十二年,追任恢復張憲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閬州觀察使,追贈為寧遠軍承宣使,授予他的家屬官位俸祿。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蔡襄,字君謨,興化仙游人。舉進士,為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棱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國,余靖論救之,尹洙請與同貶,歐陽修移書責司諫高若訥,由是三人者皆坐譴。襄作《四賢一不肖詩》,都人士爭相傳寫,鬻書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適至,買以歸,張于幽州館。慶歷三年,仁宗更用輔相,親擢靖、修及王素為諫官,襄又以詩賀,三人列薦之,帝亦命襄知諫院。襄喜言路開,而慮正人難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諫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三人忠誠剛正,必能盡言。君有過失,不救之于未然,傳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謂彰君過。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諫之名而無其實?!毕鸟盗T樞密使,韓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罷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賀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飲酒叫號以為歡。且退一邪,進一賢,豈遂能關天下輕重哉?蓋一邪退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并退眾賢并進海內(nèi)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天下之勢,譬猶病者,陛下既得良醫(yī)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壽民。醫(yī)雖良術(shù),不得盡用,則病且日深,雖有和、扁,難責效矣。”時有旱蝗、日食、地震之變,襄以為,災害之來,皆由人事。數(shù)年以來,天戒屢至,原其所以致之,由臣上下皆闕失也,愿思其實以應之。疏出,聞者皆悚然。擢直史館,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職論事,無所回撓。呂夷簡平章國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議政事,襄奏請廢止之。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轉(zhuǎn)運使,開古五塘溉民田,奏減五代時丁口稅之半。進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以樞密直學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萬安渡,絕海而濟,往來畏其險。襄立石為梁,其長三百六十丈,種蠣于礎以為固,至今賴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閩人刻碑紀德。治平三年,丁母憂。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賜襄謚曰忠惠。(節(jié)選自《宋史·蔡襄傳》)【注】①和,奏和,古代方技家,主要研究養(yǎng)生和醫(yī)藥。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蓋一邪退/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并退眾賢并進/海內(nèi)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B.蓋一邪退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并退/眾賢并進/海內(nèi)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C.蓋一邪退/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并退眾賢并進/海內(nèi)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D.蓋一邪退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并退眾賢并進/海內(nèi)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擢”表示官職提拔、提升,同樣表示升職的詞語還有右遷、升、拔、陟、徙、改、知等。B.諫官,古代官職之一,是對君主的過失直言規(guī)勸并使其改正的官吏。諫為規(guī)勸之意。C.丁口,即男子人口,古代戶政名,既是統(tǒng)計人口的基本計量單位,也是派征丁銀、徭役的依據(jù)單位。D.丁憂,按儒家傳統(tǒng)孝道觀念,朝廷官員在位期間遭逢父母去世,須辭官回家守喪,叫丁憂,文中“丁母憂”是指遭逢母親去世。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蔡襄是非分明。對范仲淹等人和高若訥的過往,以及后來余靖、歐陽修等人的升官,他均作詩表示祝賀。B.蔡襄忠心勸諫。夏竦被罷,韓琦、范仲淹被重用,朝野上下因此同賀,蔡襄卻心懷憂慮。他認為一邪被貶退其同類也應被貶退,一賢被進用其同類也應被進用,這樣國家才能安定太平。C.蔡襄不畏權(quán)貴。呂夷簡執(zhí)政期間,所有官員到他的府中商議政事,蔡襄得知后,上奏請求廢止此事。D.蔡襄體恤民情。在福州和泉州為官期間,蔡襄開塘灌田、奏減賦稅、立石為橋、植松庇路,切切實實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和好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⑴君有過失,不救之于未然,傳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謂彰君過。⑵數(shù)年以來,天戒屢至,原其所以致之,由臣上下皆闕失也,愿思其實以應之。參考答案:10.B

11.A

12.C

13.(1)君主有過失,不在未出現(xiàn)之前去糾正,流傳于天下后代,事情愈加不能遮掩,這就叫彰揚君主的過失。(2)幾年以來,上天的告誡接連來到,推究導致天誡的原因,是君臣上下都有過失。希望陛下能思考這其中的原因來應對它?!?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jié)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jié)構(gòu)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如本題中,“蓋一邪退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并退,眾賢并進,海內(nèi)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這段話是說“這是因為一邪被貶退那么其同類也被貶退,一賢被進用那么其同類也被進用。眾邪一同被貶退,眾賢一同被進用,國家能有不安定太平的嗎?雖然這樣,但我很憂慮”,圈出其中的名詞和代詞,如“其類”“海內(nèi)”“臣”,然后依據(jù)句意、句式以及語法關系進行排除,如從句式角度來看,“一邪退則其類退”和“一賢進則其類進”結(jié)構(gòu)一致,所以應在“進”后斷開,排除AC兩項;“并退”的主語是“眾邪”,“并進”的主語是“眾賢”,這是兩個獨立的句子,應斷開,排除D項,故選B項。【11題詳解】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中,A項,“……同樣表示升職的詞語還有……徙、改、知等”錯誤,徙,改,遷表官職的調(diào)動,知表主持掌管,不一定是升職。故選A項?!?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jù)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本題中,C項,“所有官員都到他的府中商議政事”錯誤,從文中來看,文中說的是“呂夷簡平章國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議政事,襄奏請廢止之”,可見并不是“所有官員”,而是“宰相以下的官員”。故選C項?!?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diào)、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中,第一句中,“救之于未然”,狀語后置句,應為“于未然救之”,“于”,在,“未然”,未發(fā)生(未出現(xiàn))之前;“傳”,流傳;“愈”,愈加;“掩”,遮掩;“彰”,彰揚;“謂”,叫。第二句中,“數(shù)年”,幾年;“天戒”,上天的告誡;“至”,來到;“原”,推究;“所以”,古今異義,……的原因;“致”,導致;“闕失”,有過失;“由”,因為;“愿”,希望;“其實”,古今異義,其中的原因;“以”,目的連詞,來;“應”,應對?!军c睛】文言斷句的基本原則:要通讀全文,仔細體會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要先易后難,把會斷的句子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斷開。要重視內(nèi)容,斷完后根據(jù)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nèi)容再核對一遍。名詞斷句法。通讀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國家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然后考慮:什么人,辦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jié)果等。(找動詞)文言句式中,主謂結(jié)構(gòu)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jié)構(gòu)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虛詞斷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fā)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等等;③以、于、為、則、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們的前后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zhuǎn)折而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要斷開)④有些復音虛詞大體上都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等。⑤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jié)構(gòu)之后,一般可構(gòu)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⑥復句中的關聯(lián)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對話標志斷句法。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語序句式斷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解答概括歸納文章內(nèi)容這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蔡襄,字君謨,興化仙游人??婆e考中進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范仲淹因言事被貶離開京城,余靖爭論要救助他,尹洙請求與范仲淹一起貶謫,歐陽修上書責斥司諫高若訥,因此三個人都獲罪被貶。蔡襄作《四賢一不肖詩》,京城人士爭相傳送抄寫,賣書的人買了這首詩,也獲得了厚利。契丹使者剛好到宋朝,買了此詩返歸,在幽州旅館張貼。慶歷三年(1043),仁宗更換宰相,親自提拔余靖、歐陽修及王素任諫官,蔡襄又寫詩祝賀,三個人一同推薦蔡襄,仁宗即任命蔡襄掌管諫院事務。蔡襄為進諫之路開放而歡喜,同時也擔心正人君子難以長久立于朝廷,于是上書說:“朝廷增加任用諫官,歐陽修、余靖、王素一天之間一同任命,朝廷內(nèi)外互相慶賀。然而擔任諫官不難,聽取進諫卻是難事;聽取進諫不難,采納諫言、按諫言辦事卻是難事。他們?nèi)硕贾艺\剛正,一定能暢所欲言。君主有過失,不在未出現(xiàn)之前去糾正,流傳于天下后代,事情愈加不能遮掩,這就叫彰揚君主的過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諫的名聲而無實際的效果?!毕鸟当涣T免樞密使職務,韓琦、范仲淹在位,蔡襄說:“陛下罷免夏竦而任用韓琦、范仲淹,士大夫在朝廷祝賀,百姓也在道路上唱歌慶賀,乃至用飲酒叫喊的方式來表達歡喜之情。況且貶退一邪人,進用一賢士,難道就能關系到天下的輕重嗎?這是因為一邪被貶退那么其同類也被貶退,一賢被進用那么其同類也被進用。眾邪一同被貶退,眾賢一同被進用,國家能有不安定太平的嗎?雖然這樣,但我很憂慮。天下的大勢,譬如病人,陛下已經(jīng)得到良醫(yī)了,對之信任不疑,不只使病好了,而且還使百姓長壽。醫(yī)生雖然有高明的醫(yī)術(shù),如果不能盡用,那么病將會日漸加重,即使有秦和與扁鵲這樣的名醫(yī),也難以取得效果了?!碑敃r有旱災、蝗災、日食、地震的災變,蔡襄認為:“災害的到來,都是由于人事。幾年以來,上天的告誡接連來到,推究導致天誡的原因,是君臣上下都有過失。希望陛下能思考這其中的原因來應對它?!弊嗍璩鰜?,聽說的人都感到緊張。升任直史館,兼修起居注,蔡襄更加履行職責議論朝事,無所回避。呂夷簡為平章國事,宰相以下的官員到他的住處討論政事,蔡襄奏請廢除。因母親年老,蔡襄請求任福州知州,改任福建路轉(zhuǎn)運使,開拓古五塘灌溉民田,上奏請求減少省五代時丁口稅的一半。進升知制誥,升任龍圖閣直學士、任知開封知府。以樞密直學士的身份第二次任福州知州。移任泉州知州。距離泉州城二十里的萬安渡,人們隔海而渡,往來畏其險惡。蔡襄立石為橋梁,梁長三百六十丈,在基底種植牡蠣來穩(wěn)固橋梁,至今人們過海仍依賴于這種方式。又種植松樹七百里來蔭庇道路,閩人刻碑記載他的功德。治平三年(1066),其母親去世。第二年蔡襄去世,終年五十六歲。乾道年中,賜蔡襄謚號叫“忠惠”。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東軒記蘇轍余既以罪謫監(jiān)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泛濫,蔑南市,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辟聽事堂之東為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為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于一。晝則坐市區(qū)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于所謂東軒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以簞食瓢飲,居于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尚可自養(yǎng),而不害于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于學故也。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生死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區(qū)區(qū)欲磨洗濁污,睎圣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為魯司寇,下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廬,為環(huán)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yōu)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豐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蘇轍記?!咀ⅰ竣贊_:(chún)江邊。②抱關擊柝:守關擊梆;這里指出任守門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向往。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事委于一

委:交付B.旦則復出營職

營:謀求C.落其華而收其實

落:拋棄D.余既以譴來此

譴:被貶職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A.乃克支其欹斜

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B.而不害于學

而恥學于師C.郡憐其無歸也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D.而欲庶幾顏氏之樂

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作者由辟軒不易、有軒難安的現(xiàn)實,理解了顏淵拒仕的苦心,慶幸自己雖經(jīng)變故而終能分享顏氏之樂。B.文章用顏淵生活自苦與精神自樂,自己與顏淵,俗士與德者、達者等多重對比,表現(xiàn)自己重道、求道與行道的愿望。C.文章不涉鋪張,語言平淡,思想?yún)s深刻,抑貶謫之失意,化悲傷而進德修業(yè),追求“歸休田里”的超然曠達,這也符合作者官場失意、而又欲求擺脫的心理。D.文章提出懷思東軒,追慕先賢的愿望,而最后又“非所敢望”,這就深刻反映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以及作者內(nèi)心的痛苦。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1)晝則坐市區(qū)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2)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參考答案:16.B(營:經(jīng)營、料理)17.A(A才,B對/向C我/它D卻/表并列)18.A(“終能分享顏氏之樂”不合文意,注意“宜其不可得哉”“然而非所敢望也”句)19.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于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20.(1)(我)白天就坐在市場里賣鹽、賣酒、收取賣豬賣魚人的稅金,與做買賣的人們斤斤計較來克盡職守。

(2)所以這種快樂,足夠克服生活上的貧窮饑餓而沒有怨恨,即使是帝王也不能超過他,大概一個人不是品德高尚是做不到的。參考譯文:我因罪被貶后,成為筠州鹽酒專賣的收稅官,還沒到任,筠州連降暴雨,筠水暴漲,淹沒了城南的街市,城北的堤岸,沖毀刺史官府的大門。鹽酒稅的官舍正好在江邊,被洪水毀壞得更為嚴重。我到任后,見房屋破損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守提出請求,想借部使者的府第來辦公居住??な貞z憫我無處可歸,便答應了。直到這年的十二月,才能夠?qū)A斜的地方扶正,將倒塌缺損的地方補齊,又在辦公廳堂的東面開出了一小塊地作為軒,種了兩株衫樹,一百棵竹子,作為宴請賓客和自己休閑的場所。然而負責管理鹽酒稅的以前共有三人,我到那里時,那兩個人正好都免官離開了,事情都交給了我一人。(這樣)我白天就坐在市場里賣鹽、賣酒、收取賣豬賣魚人的稅金,與做買賣的人們斤斤計較,盡職盡責。晚上回來,筋疲力盡,昏昏沉沉倒下便睡,一覺醒來已大亮。早晨就又出來盡自己的職責料理工作,始終不能在所謂的東軒安穩(wěn)地生活。每天早晚從它的旁邊經(jīng)過,看到它,常常暗自啞然發(fā)笑。

我過去年紀小的時候讀書,曾暗地里奇怪,顏淵憑著一竹筒食物一瓢水,居住在簡陋的街巷,別人不能忍受那種苦難,顏淵卻不改變自己的樂趣。我暗自認為即使不想做官,但做個守門打更的小吏還可以養(yǎng)活自己,也不妨礙學習,何至于如此困窘貧窮自討苦吃呢?等來到筠州,在柴米油鹽的事務中辛勤勞作,沒有一天休息,雖然想遠離污濁的塵俗,擺脫瑣事的羈絆,在講修養(yǎng)道德品質(zhì)的地方徜徉,卻每每被瑣事羈絆而脫不了身,這以后才知道顏淵心甘情愿于貧窮卑賤的原因了,他不肯為求得一點點俸祿來供養(yǎng)自己的生活,實在是因為那樣妨礙學習。唉,一個士大夫,當他尚不懂深刻人生的道理,沉迷于權(quán)勢利益,認為只要能夠獲取豐厚錢財生兒育女,以獲取玉帛美女為滿足,自認為很快樂了。等到他按照義理去探求人生的真諦,拋棄那些身外的浮華而收獲的充實,做事從容自得,心胸寬廣的,不以天地為大,生死不以為憂,更何況在此之下的事呢?所以這種精神上的快樂,足夠克服生活上的貧窮饑餓而無怨無悔,(這種快樂)即使是帝王也不能超過他,大概一個人不是品德高尚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我正誠心實意地想磨洗掉自己身上的污穢,追慕圣人賢者的高尚品德,我連別人的萬分之一都沒有,卻想得到顏淵那樣的快樂,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像孔子周游列國,處高位時做魯國的司寇,居下位是做管理畜牧、倉庫的官,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情,沒有什么不可以做。那大概是通達的人的事情,不是一般求學的人所能做到的。

我已經(jīng)因貶謫來到這里,雖然知道被束縛生活的害處,但情勢上卻無法擺脫。只希望時間長了,世人或許哀憐我,讓我能夠回到家鄉(xiāng),將我父親留下的破舊的房屋修繕成小小的房屋居住其間,這之后就能追隨得到顏淵的那種快樂,懷想東軒,優(yōu)游自得忘記自己年老體衰。但是連這一點也是不敢奢望的。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填人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以我之見,讀書①是一種休閑,②是高雅、優(yōu)質(zhì)的休閑。讀書是一種享受。各種書籍,③是政治理論、文學名著、詩詞歌賦,④自然科學,⑤去讀,⑥會是一種愉悅。

①②③④⑤⑥A不僅也或者或者只有才B也而且不論還是只要都C也而且無論或者只有就D不僅而且或者或者只要才參考答案:B【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技巧點撥】對于關聯(lián)詞語的題目,應把握關聯(lián)詞語的搭配,再辨析句間的關系。(1)并列關系:句子中幾個分句之間的關系是平等并列的、沒有主次之分,各個分句分別說明幾種相關的情況,或表示一件事的幾個方面。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既……又……”“不是……而是……”“一邊……一邊……”“一面……一面……”(2)遞進關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進一層。常用的關聯(lián)詞語有:①不但……而且……②不光……還……③不僅……也……④不僅……而且……⑤不但……還……(3)選擇關系:幾個分句分別說出幾件事情,需要從中選擇一件。常用的關聯(lián)詞有:①是……還是……②或者……或者……③不是……就是……④……還是……⑤要么……要么……(4)轉(zhuǎn)折關系:前一個分句說了一個意思,后一個分句不是順著前一個分句的意思說下來,而是作了一個轉(zhuǎn)折,說出的意思,和前一個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對。常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