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注射模設計(論文)_第1頁
底座注射模設計(論文)_第2頁
底座注射模設計(論文)_第3頁
底座注射模設計(論文)_第4頁
底座注射模設計(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底座注射模設計(論文)摘要對塑料底座注射模結構采用中心澆口進料,采用一模一腔的模具結構,材料采用流動性能差的PC塑料,通過對塑件的分析,注射機的選定,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成型零件的設計計算,脫模推出機構的設計,以及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和導向地位機構的設計,給出了生產(chǎn)底座的一個實際參考設計生產(chǎn)流程。通過本設計,可以對注塑模具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注意到設計中的某些細節(jié)問題,了解模具結構及其工作原理;為以后從事本行業(yè)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此次設計的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模具設計資料,通過模具的設計與應用,同原有的設計方法相比,模具的應用提升了產(chǎn)品的質量,模具整體設計的思路和要求符合現(xiàn)代設計潮流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關鍵詞:PC;一模一腔;中心澆口;模具設計ABSTRACTbaseinjectionmouldstructureadoptscentergate;Selectedamouldforfourcavitydiestructure,andselectedthemediumflownotwellPCplasticforfillingmold,improvethedesigncompactandpracticalefficiency;PCBasedontheanalysisoftheplasticparts,injectionmachineselectionofthedesignoftheshuntway,Lord,moldingpartsdesigncalculationofmechanismdesign,strippingout,andthecoolingsystemdesignandguidemechanismdesign,statusaregivenaproductionofplasticsbaseactualreferencedesignoftheproductionprocess.Themoulddesignprocess.Throughthedesignandapplicationofthemold,theprocessingtechnology,comparedwithprevioustechnology,whichincreasethequalityoftheproduct.Theoveralldesignmentalityandrequestconformtothemoderndesigntidaland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future.Keywords:pc;plasticsbase;centergate;molddesign.目錄一、塑件成型工藝性分析 51.塑件的分析 52.注射成型過程 6二、擬定模具的結構形式和初選注射機 71.分型面位置的確定 72.注射量的計算 73.選擇注射機 8三、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 91.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 92.分流道的設計 103.冷料穴的設計 10四、成型零件的結構設計及計算 111.成型零件的結構設計 112.成型零件鋼材的選用 123.凹模深度尺寸的計算 12五、脫模推出機構的設計 131.脫模力的計算 132.推出方式的確定 13六、排氣槽的設計 15七、導向與定位機構的設計 161.導柱導向機構 16八、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 171.小型芯制造工藝過程: 172.型腔制造工藝過程 17九、設計小結 20參考文獻 21致謝 22 一、塑件成型工藝性分析1.塑件的分析(1)外形尺寸該塑件壁厚較厚,平均壁厚約為30mm,結構較簡單,對稱度好,只需做幾個型芯即可,塑件為熱塑性塑料,流動性差,適于螺桿式注射機注射成型。(2)精度等級該塑件重要尺寸和次重要尺寸精度等級均為MT4,由以上分析可見該零件的尺寸精度中等,對應的模具相關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保證。(3)脫模斜度pc的成型性能良好,成型收縮率較小,其脫模斜度根據(jù)參考文獻[1]中表2-19可知型腔的脫模斜度在,型芯的在,pc的流動性差,為使注射充型流暢,選擇塑件上型芯和凹模的統(tǒng)一脫模斜度為。圖1塑件圖2.注射成型過程(1)成型前準備。對PC的色澤、粒度和均勻度等進行檢驗,成型前必須預干燥,水分含量應低于0.02%,微量水份在高溫下加工會使制品產(chǎn)生白濁色澤,銀絲和氣泡。常用方法是循環(huán)鼓風干燥,溫度控制是120℃,時間8~12h以上。(2)注射過程。塑料在注射機料筒內經(jīng)過加熱、塑化達到流動狀態(tài)后,由模具的澆注系統(tǒng)進入模具的型腔成型,其過程分為充模、壓實、保壓、倒流和冷卻五個階段。(3)塑件的后處理(退火)。退火處理的方法為紅外線燈、烘箱,處理溫度為100℃~130℃,處理時間為2h~8h。二、擬定模具的結構形式和初選注射機1.分型面位置的確定通過對塑件結構形式的分析,分型面應選在塑件截面積最大,且有利開模,其位置如圖2所示。圖2分型面的選擇2.注射量的計算通過Pro/E建模分析得塑件質量屬性如圖3所示。圖3塑件質量屬性塑件體積:塑件質量:=1.2×1745.4=2094.4g式中,ρ可根據(jù)參考文獻[3]表9-6取為1.20。3.選擇注射機根據(jù)以上計算得出在一次注射過程中,注入模具型腔的塑料的總體積為=57.6,由參考文獻[2]式4-18,=/0.8=2269/0.8=2836。根據(jù)以上的計算,查參考文獻[3]中表13-1,初步選定公稱注射量為3000,注射機型號為XZY-3000的螺桿式注射機,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見表2。技術指標參數(shù)技術指標參數(shù)理論注射量螺桿柱塞直徑/mm注射壓力注射時間s塑化能力 鎖模力/KN噴嘴口直徑/mm3000g/cm31201153.8806308拉桿內向距/mm移模行程/mm最大模具厚度/mm最小模具厚度/mm鎖模形式模具定位孔直徑/mm噴嘴球半徑/mm900×8001120680400充壓式25025表2注射機主要技術參數(shù)④模具型腔內的脹型力,則==268.5×40=1074.1kN式中,是型腔的平均計算壓力值。是模具型腔內的壓力,通常取注射壓力的20%~50%,大致范圍在25MPa~40MPa。對于黏度較大的精度較高的塑件制品應取較大值。ABS屬于中等黏度塑料切精度要求不高,故將取為40MPa。由表1可知注射機的公稱鎖模力是=630kN,鎖模力安全系數(shù)=1.1~1.2這里取=1.2,則取=1.2=1.2×1074.1=1289kN<所以注射機鎖模力滿足要求。對于其它安裝尺寸的校核要等到模架選定,結構尺寸確定后方可進行。三、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1.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所謂注射模的澆注系統(tǒng),是塑料熔體從注射機噴嘴射出后達到型腔之前在模具內流經(jīng)的通道。其主要作用是使塑料熔體平穩(wěn)而有序地充填到型腔中,以獲得組織致密、外形輪廓清晰的塑件。它分為普通流道澆注系統(tǒng)和熱流道澆注系統(tǒng)。澆注系統(tǒng)設計原則為:(1)重點考慮型腔布局。(2)熱量及壓力損失要小,為此澆注系統(tǒng)流程應盡可能短,截面尺寸應盡可能彎折盡量少,表面粗糙度要低。(3)均衡進料,即分流道盡可能采用平衡式布置。(4)塑料耗量要少,滿足各型腔充滿的前提下,澆注系統(tǒng)容積盡量小,以減少塑料耗量。(5)消除冷料,澆注系統(tǒng)應能收集溫度較低的“冷料”。(6)排氣良好。(7)防止塑件出現(xiàn)缺陷,避免熔體出現(xiàn)充填不足或塑件出現(xiàn)氣孔、縮孔、殘余應力。(8)保證塑件外觀質量。(9)較高的生產(chǎn)效率。該底座的注塑模具采用普通流道澆注系統(tǒng),它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澆口。為了滿足塑件外觀質量要求,進料澆口開設在塑件的中間孔的圓環(huán)里。為了降低塑料熔體的壓力和減少熱量損失,流道應盡量短,同時為方便塑件的脫模,應使開模時塑件滯留于動模一側,然后借助開模力驅動頂出裝置將塑件推出。因為塑件的體積較大,對稱度高,且中間帶有比主流道直徑大的孔,故該模具可以采用輪輻式澆口。2.分流道的設計為盡量減少在流道內的壓力損失和盡可能避免熔體溫度降低,同時還要考慮減少分流道的容積和壓力平衡,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3.冷料穴的設計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對面的大型芯上,其主要作用是收集熔體前鋒的冷料,防止冷料進入模具型腔而影響制品的表面質量。本設計主流道冷料穴,冷料穴的直徑宜稍大于主流道大端直徑,深度約為直徑的1~1.5倍。四、成型零件的結構設計及計算1.成型零件的結構設計(1)凹模的結構設計:凹模是成型制品的外表面的成型零件。按凹模結構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整體式、整體嵌入式、組合式、和鑲拼式四種。根據(jù)塑件的結構,選用的是整體式凹模,它是由一整塊金屬材料(也稱定模板或凹模板)直接加工而成。其特點是為非穿通式模體,強度好,不易變形。但由于加工困難,故只適用于小型且形狀簡單的塑件成型。此時可省去定模座板根據(jù)歲塑件的結構分析,本設計采用整體嵌入式凹模,如圖4所示。圖4整體嵌入式凹模(2)動模凸凹模的結構設計:凸凹模通??梢苑譃檎w式和組合式兩種類型。通過對塑件的結構分析可知,該塑件的型芯有多個:一個是成型塑件的內表面的大型芯,因包緊力大所以設在動模部分,另外四個小型芯設計時也將其放在動模部分,如圖5所示;所以總體來說,該動模凸凹模的結構應屬于組合式。圖5動模凸凹模2.成型零件鋼材的選用根據(jù)對成型塑件的綜合分析,該塑件的成型零件要有足夠的剛度、強度、耐磨性及良好的抗疲勞性能,同時考慮它的機械加工性能和拋旋旋旋光性能。又因為該塑件為大批量生產(chǎn),所以構成型腔的凹模鋼材選用45鋼。對于成型塑件內表面的大、小型芯來說,由于脫模時與塑件的磨損嚴重,因此鋼材選用40Cr。3.凹模深度尺寸的計算塑件高度方向尺寸的轉換:型腔的最大深度mm,相應的制作公差mm,磨損后塑件尺寸變大的尺寸計算mm五、脫模推出機構的設計在注射成型的每一循環(huán)中,都必須使塑件從模具型腔中或型芯上脫出,模具中的這種脫出塑件的機構稱為脫模機構。模具脫模方式按推出零件分:推桿脫模、推管脫模、推件板脫模、推塊脫模、成型零件脫模和多元聯(lián)合式脫模六種。本塑件結構簡單,根據(jù)塑件的結構工藝性可采用推件板推出、推桿推出、或推件板加推桿推出的綜合推出方式,根據(jù)脫模力計算來確定。1.脫模力的計算(1)32小型芯脫模力因為=r/t=16/16=1<10,所以此處視為厚壁圓筒塑件,==1877.1N式中=0.667因為有四個小型芯,所以脫模力為1877.1×4=7508.4N(2)總脫模力的大小F==12834.4+7508.4+4458.3=24801N.另外考慮肋板收縮等因數(shù)的影響,可以按計算脫模力乘以一個不太大的系數(shù),此處考慮為1.2,所以推出應力:=1.2F=29761N2.推出方式的確定5.1推桿材料推桿的常用材料有鋼、或碳素工具鋼,推桿頭部需淬火處理,硬度在50HRC以上,表面粗糙度在Ra1.6μm。5.2校核推出應力1)推出面積設14mm的圓推桿設置8根,那么推出面積為=1230.9mm2;推出應力MPa[]所以推桿能夠安全推出,不會出現(xiàn)頂白頂破的可能。上式[]查文獻[3]表2-12得[]=26MPa[]為推桿作用在塑件表面上的接觸許用應力,大致是該種塑料常溫下拉伸屈服應力的1/2。圖6推桿六、排氣槽的設計在注射成型過程中,模具內除了型腔和澆注系統(tǒng)中原有的空氣外,還有塑料受熱或凝固產(chǎn)生的低分子揮發(fā)氣體,這些氣體若不能順利排出,則可能因充填時氣體被壓縮而產(chǎn)生高溫,引起塑件局部炭化燒焦,或使塑料熔接不良而引起缺陷。注射的排氣方式,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利用模具分型面或配合間隙自然排氣,只在特殊情況下采用開設排氣槽的方式。該塑件由于采用中心澆口進料熔體經(jīng)塑件由上往下充滿型腔,動模凸凹模上有八根推桿,其配合間隙可作為氣體排出方式,不會在底部產(chǎn)生憋氣現(xiàn)象。同時,氣體會沿這分型、型芯和推件板之間的間隙向外排出。七、導向與定位機構的設計 注射模的導向機構用于動模、定模之間的開合模導向和脫模機構的運動導向。按作用分為模外定位和模內定位。模外定位是通過定位圈與注射機相配合,是模具的澆口套能與注射機噴嘴精確定位;而模內定位機構則通過導柱導套進行合模定位。錐面定位則用于動、定模之間的精密定位。本模具所成型的塑件比較簡單,模具定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可采用木架本身所自帶的定位機構。1.導柱導向機構模具導柱導向的導柱、導套結構,適用于精度要求高、生產(chǎn)批量大的模具。同時在設計導柱和導套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導柱應合理的均布在模具分型面的四周,導柱中心至模具外緣應有足夠的距離,以保證模具的強度。(2)導柱的長度應比型芯端面高出6~8mm,以免型芯進入凹模時與凹模相碰而損壞。(3)導柱和導套應有足夠的耐磨度和強度,導柱常采用20#低碳鋼經(jīng)滲碳0.5~0.8mm,淬火48~55HRC,也可用T8A、T10A碳素工具鋼,經(jīng)淬火處理,硬度達到50~55HRC。導套一般采用T10A或者經(jīng)過滲碳處理20鋼,熱處理50~55HRC,公差采用6級。(4)除了動模、定模之間設導柱、導套外,一般還在動模座板與推反之間設置導柱和導套,以保證推出機構的下常運動。(5)導柱的直徑應根據(jù)模具大小而決定,可參考標準模架數(shù)據(jù)選取。八、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1.小型芯制造工藝過程:小型芯如下圖所示:圖7小型芯工藝過程如下:1、備料:40Crd×L45×200mm圓鋼2、粗車:以左端面為基準面,用夾心軸和尾針固定圓鋼,先車至d×L42×200mm,留余量1至2mm,于離基準面20毫米處,向右車至d×L32.4×180mm,留加工余量1~2毫米,于左端面167.31毫米處,向右車至d×L為16×28.38MM,車斷。3、熱處理:退火處理,消除應力。4、半精車:車削外圓直徑至實際尺寸。5、磨削:用心軸裝夾,粗、精磨各外圓至圖紙要求。6、熱處理:進行滲碳處理,淬火后硬度為54-58HRC7、拋光。2.型腔制造工藝過程型腔如下圖所示:圖8凹模工藝過程如下:1.備料:L×B×h275×275×120mm45號鋼。2.粗磨:磨外平面至L×B×h273×273×118mm,留余量,保證上下端面不超過0.05。3.劃線:確定下平面距邊緣長和寬為35.9mm四個交匯點,并連接相鄰的兩點,在直角處劃出半徑為31mm的圓角。劃出各處投影在平面圓的圓心所在的直線,交點即為圓心。劃出上平面的中心線。4.粗銑:在其中一個交匯點沿著劃線銑出深度為80mm的型腔,留余量。5.鉆孔:除左端面外在各個端面圓心先銑出直徑為12mm、深度為13mm的大孔,在距離A平面為90mm和180mm的圓心處鉆直徑為10mm,深度為28mm的盲孔,在上平面中心線的交匯處鉆直徑為30mm的通孔。6.熱處理:淬火,硬度為43-48HRC7.磨:磨外平面至圖紙實際要求,并保證A平面與B平面的垂直度。8.精銑:銑內型腔,使其粗糙度達到0.8。9.精鉸:使直徑為30mm的內型腔達到所需精度要求。10、拋光。11.設計小結通過這次系統(tǒng)的注射模的設計,,使我對模具設計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即:模具不是只為設計而設計,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全盤考慮。這次設計使我能夠理論聯(lián)系實際,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感知、體會書本上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在指導老師及關心與幫助下,我的做事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加強,培養(yǎng)了實際動手能力。我更進一步的了解了注射模的結構及各工作零部件的設計原則和設計要點,了解了注射模具設計的一般程序。進行塑料產(chǎn)品的模具設計首先要對成型制品進行分析,再考慮澆注系統(tǒng)、型腔的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