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解構主義雅克·德里達,當代法國哲學家、符號學家、文藝理論家和美學家,解構主義思潮創(chuàng)始人。主要著作有:《人文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和游戲》、《論文字學》、《言語和現(xiàn)象》、《文字與差異》、《論散播》等。德里達以其“去中心”觀念,反對西方哲學史上自柏拉圖以來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傳統(tǒng),認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永遠在撒播。德里達的批判矛頭直指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解構的溯源《幾何學起源》探討的是像幾何學構成物這樣的理想對象的可傳達性問題。在這部著作中,胡塞爾認為,像幾何學的構成物這樣的理想對象雖然追根溯源總有一個個人最先構成它們,但它們本身是普遍的、不受任何視角和時空存在的偶然性的局限,因而是完美無缺的,可以作為任何對象的范性。正因為它們的這種理想性,它們可以被任何有理性的人接受,可以成為一切意識主體的對象。胡塞爾“正如胡塞爾所言,正式以這種方式,書寫具有了‘典范性意義’”
《書寫與差異》,171不在場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中提出的“destruction”一詞,原意為分解、消解、揭示等等。
“deconstruction”補充:消除、抹去、反積淀、分裂、問題化等“沒有海德格爾對問題的提示,我力求要做到的事情就不可能了。”黃頌杰.德里達.二十世紀哲學家經典文本·歐洲大陸哲學卷·立場“我確定認為海德格爾的文本對我是極其重要的,它帶來了一種新穎的,不可轉換的進步,它的全部的批評財富,我們還遠沒有利用過?!薄拔以谒屑喊l(fā)表的文章中都非常清楚地表明我是從海德格爾問題出發(fā)的(這是能夠證實的”包亞明.德里達的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確實不能把‘存在’理解為存在者,令存在者歸屬于存在,并不能使‘存在’得到規(guī)定……‘存在’不是某種類似于存在者的東西。存在就是存在,而不是存在者?!焙5赂駹?存在與時間
德里達認為,海德格爾在摧毀或解構傳統(tǒng)形而上學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點,這就表現(xiàn)在:1,海德格爾并沒有將這種歷史解構策略進行徹底,因為他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未能挖掘西方傳統(tǒng)思想在源頭上的根本結構。德里達想要更深刻地追尋西方文化傳統(tǒng)在源頭上的建構基礎,在觀念和語言的相互關系中挖掘出西方一切傳統(tǒng)思想和文化的最終根源。2,海德格爾無論怎樣深刻追尋傳統(tǒng)本體論同西方語言之間的關系,但他沒有進一步摧毀作為傳統(tǒng)形而上學思想基礎的“意義”理論及其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而德里達則要在摧毀意義理論“二元對立”思維和表達模式的基礎上,顛覆與此緊密相關的邏格斯中心主義和語音中心主義。列維·斯特勞斯“科學的研究方法不是還原主義的,就是結構主義的”?!督Y構人類學》
1966——《人文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和游戲》——解構主義——誕生?!敖Y構概念甚至結構這個詞與‘認識’這個詞同樣古老恐怕是容易的,也就是說它與西方的科學與哲學有著同樣的年輪,而科學與哲學所根植的都是日常語言的土壤,認識正是從這土壤的深處將它們采集起來最終以某種隱喻性變位將它們帶向自身……”,“結構或毋寧說結構的結構性,雖然一直運作著,卻總是被一種堅持要賦予它一個中心,要將它與某個在場點,某種固定的源點聯(lián)系起來的姿態(tài)中性化了并且還原了。這個中心的功能不僅僅是用以引導、平衡并組織結構的,其實一種無組織的結構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尤其還是用來使結構的組織原則對那種人們可稱為結構的游戲的東西加以限制,誠然,某種結構的中心在引導和組織系統(tǒng)之內在連貫性的同時,也使得組成部分的游戲在那個整體形式內成為可能。一種本身喪失任何中心的結構今天仍然是不可思議的?!薄稌鴮懪c差異》
英國學者R·賴安:“人們可以把德里達的解構原則同拉康、???、巴爾特等人為代表的一種更為廣泛的努力聯(lián)系起來,這些人不是為既存結構的修正假定了某種原則,他們是對整個既存結構提出了質疑。”“可以有一種思考理性、思考人、思考哲學的思想,它不能還原為其所思者,即不能還原為理性、哲學、人本身因此它也不是檢舉、批判或拒絕?!薄稌鴮懪c差異》“l(fā)ogos”“邏各斯中心主義”“在場的形而上學”語音中心主義看作言語/文字,自然/文化,男人/女人,靈魂/肉體,意識/無意識,理性/瘋狂,真理/謬誤,先進/落后,開明/蒙昧,西方/東方,主體/他者,等等二元對立
德里達則認為,對立項之間僅有一些差異,而無孰優(yōu)孰劣的等級秩序。不僅如此,對立項之間,還存在著大量相互滲透、相互包容的關系。他身體力行地發(fā)起多項針對二元對立及其等級制的解構。以上述言語/文字為例,他證明文字不僅不劣于言語,作為元書寫的文字,反過來還寬宏大量地包括了言語。索緒爾
語音是文字的本質,在語音和書寫這一對立面上,說話是文字的本質,文字是衍生物?!罢Z言和文字是兩種不同的符號系統(tǒng),后者唯一的存在理由是在于表現(xiàn)前者。語言學的對象不是書寫的詞和口說的詞的結合,而是由后者單獨構成的。但是書寫的詞常跟它所表現(xiàn)的口說的詞緊密地混在一起,結果篡奪了主要的作用;人們終于把聲音符號的代表看的和這符號本身一樣重要或比它更加重要。”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德里達指出,言說者在說話時,是當下在場的。但是,他的言語若要別人能夠理解,就必須遵循一種普遍的語言規(guī)則,換言之,他作為個體在說話,但表達的句子卻代表了普遍的適用性。正因如此,言說主體的在場等于不在場,他要表達的意義只存在于說出的話中,在這一點上,言語和文字符號可以說是等值的,人們并不能期望在言語中理解更多的東西。一旦言說主體直接在場的優(yōu)越性被否定,語音中心論的基礎便岌岌可危了。在言說過程中,主體的存在已變得毫無意義,普遍性的表達抹殺了他的個別性。即使是當場聆聽他說話的人,也不可能在聲音飄忽的瞬間把握其意義,聲音刺激的是聽者的感官,形成的是感覺,而一切理解則是在對感覺和經驗的反思和體悟之后。發(fā)明延異概念
索緒爾語言學認為,符號是由概念和聲音兩部分構成的。現(xiàn)實中的具體事物在人腦中得到反應和體現(xiàn),然后由具體的語言符號加以表現(xiàn)。這就產生了結構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兩項對立:能指/所指。其中,能指起主動與支配作用。傳統(tǒng)語言學也認為,所指與現(xiàn)實中的客觀事物有著一一對應的關系。它們在語言中的表達則是言語。能指不僅包括言語,還包括文字。但是,文字作為能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為了表達言語。這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哲學重語言、輕文字的觀念。對此,美國批評家里奇在《解構主義批評》中作出準確解釋:符號的能指對應指向概念的所指。也就是說,聲音代表著一個完整概念。它們都被人們所意識。舉例來說chair(音標)這個發(fā)音所指的就是“椅子“這個反映在人們腦中的概念。而現(xiàn)實中的椅子實物,并沒有在場。所以說,符號代表了一種缺席的在場。我們無需呈現(xiàn)椅子實物,只需使用聲音或chair文字即可,這樣就推遲或延后了實物的在場?!爱斘覀兪褂梅枙r,實物和所指的在場僅僅是一種假象、錯覺,真正在場的只是代替它們的語言符號?!边@種通過一系列符號鏈條,來推遲延緩意義或實物在場的現(xiàn)象,就是德里達所說的“延遲”。對此,德里達解釋說:符號作為實物的替代,具有從屬性和臨時性。從屬性是因為符號從原始的在場派生而來,并且作為一種不在場的替補而存在。在指向最終的、缺少在場的運動過程中,符號僅僅是一個中途調解驛站。由此推演下去,德里達得出一個著名結論:語言符號無非是一系列不斷推延的差異游戲。除了延遲,延異的另一重要含義是差異。索緒爾認為,所指和所指之間沒有任何理據,純屬任意。不僅如此,無論能指還是所指,都是一系列的聲音差異和概念差異構成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并沒有內在的一一對立關系,也沒有固定的明顯區(qū)別。索緒爾提出的符號任意性觀念,有力地支持了德里達的論點。符號任意性打破了語言符號是外在真理體現(xiàn)的神話。換言之,真理的起源不過是一系列語言符號的象征游戲。所以德里達在《文字學》中得出結論說:任意性使我們有足夠理由去排除象征符號間的等級秩序和天然隸屬關系,“隨著符號的出現(xiàn),我們再也沒有機會遇上純粹的現(xiàn)實了”。關于延異,德里達有個生動比喻,說它就像一把扎束的花,其中有著“復雜的組織結構,不同的花枝和不同的詞意,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散漫開去。與此同時,每一枝花又與其它花枝或意義緊密聯(lián)系,形成一種交錯結構?!毙枰f明,作為延異特征之一的散漫,除了時間上的延遲、空間上的差異這兩層含義外,還含有一種“播撒”之意。也就是說,沒有人能夠完全控制流動的象征符號游戲,沒有人能夠約束文字的差異區(qū)別。在德里達這里,語言被看成延遲和差異永無止境的游戲,而意義也只能從無數(shù)可供選擇的意義差異中產生。由于作為意義歸宿的在場已經不復存在,符號的確定意義被層層地延異下來,又向四面八方指涉開去,猶如種子一樣到處播撒,因而它根本沒有中心可言。德里達認為播撒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它永遠無休止地瓦解文本,揭露文本的凌亂與重復。綜述20世紀西方批評史上,解構主義理論有著它獨特的貢獻。其一,它消除了長期占據人們思想頭腦的邏各斯中心論,打破了等級森嚴的二元對立,并提出概念之間“并無等級和中心,僅有差異”的觀點。其二,它發(fā)現(xiàn)了能指之間的互指、多義和無限延異的關系,充分認識到文本的開放性和互文性,為此它也強調了讀者和批評家的重要作用。解構主義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它以無中心論反對中心論,這就好比要鋸斷與自己一脈相連的歷史主干。形而上學的悖反邏輯并未導致解構思想的成功,反而使它陷入另一種歷史困境,這便是真理虛妄、意義不定以及漫無邊際的任意解釋。過分強調語言游戲,無限夸大修辭和隱喻的作用,置客觀實事而不顧,這些都是解構主義多受指責的原因。中國有哲學嗎?德里達:對中國文化一直非常關心,方方面面都有興趣。但是興趣最大的是漢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采血器市場發(fā)展狀況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薯片市場運行態(tài)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營養(yǎng)碘鹽市場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自動光學檢測儀(AOI)市場運營狀況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絕熱隔音材料產業(yè)運行狀況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解金屬錳行業(yè)前景展望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電站設備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染整工藝原理(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計算機組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蘇科版(2023)教學設計合集
- 中華小廚神(教學設計)-五年級下冊勞動人教版1
- 世界建筑史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公路橋梁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
- 《齊桓晉文之事》+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
- 《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 八年級美術下冊第1課文明之光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課獲獎課件
- 2024年全國體育單招英語考卷和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2024屆中考數(shù)學模試卷含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試卷真題(含官方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