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常見抒情方式_第1頁
古詩常見抒情方式_第2頁
古詩常見抒情方式_第3頁
古詩常見抒情方式_第4頁
古詩常見抒情方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章古詩核心知識突破第一節(jié)古詩常見抒情方式一、古詩常見抒情方式抒情方式說明示例賞析直抒胸臆以第一人稱“我”為抒情主體,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句開門見山,直敘登上高臺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蒼涼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借景抒情借助于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fā)詩人的主觀感情,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深切動人。絕句二首(其一)(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托物言志不直接表露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興等手法,把某種理想、人格、觀點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詠物與抒懷合二為一。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涵的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借古諷今借助歷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諷刺現(xiàn)實,抒發(fā)詩人自己的情感。臺城(劉禹錫)臺城六代競豪華,結(jié)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個人愿望等。用典有時增加了詩歌的容量,使詩歌典雅耐讀,富于文采;有時則是為了懷古傷今,詠史言志。①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②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①“想當年……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的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fù)中原的決心。②“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是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對昔盛今衰的感慨?!咀ⅰ?/p>

抒情方式與表現(xiàn)手法有交叉,也可以歸到表現(xiàn)手法中。二、提升訓練1.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云吳融南北東西似客身,遠峰高鳥自為鄰。清歌一曲猶能?、?,莫道無心勝得人。諷山云施肩吾②閑云生葉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門。賴有風簾能掃蕩,滿山晴日照乾坤?!咀ⅰ?/p>

①此處暗用“響遏行云”的典故。秦青的歌聲嘹亮,高入云霄,連浮動著的云彩也被吸引而停留。

②施肩吾,唐憲宗元和十五年進士,因朝政腐敗,小人造謠生非,互相殘害,他不愿混跡其中,辭官歸隱。(1)《云》中的“遠峰”“高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往往是指具有________特征的形象。(2)簡析兩詩的寫作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高潔自在。(只答“高潔”或“自在”也對,意思相近即可)(2)①《云》以“遠峰高鳥”為鄰,側(cè)面烘托了云的自在與高潔;是托物言志,以調(diào)侃口吻表達了自己心無掛礙、閑適自在的心境。②《諷山云》說閑云有葉無根,象征小人流言,諷喻(諷刺)他們撥弄是非,掩蓋真相,

卻全無根底。多虧大風把它刮凈,滿山晴日朗照,表達了鏟除奸人讒言的期望,也流露出讒言終會被揭穿、是非總能廓清的信念。(《云》中主要用了

“托物言志”“側(cè)面烘托”的寫法,其他涉及“用典”

“比喻”

“對比”,言之成理即可;《諷山云》以“象征”“諷喻”的寫法為主,按點給分)【詩歌鑒賞】

吳詩:想象中出沒無心的云也會為一曲清歌而停留(響遏行云)。地方不論南北東西四處游蕩好像旅客一樣,遙遠的山峰高飛的鳥兒自然成為云的鄰居。可是清唱一首歌曲也能讓行云停留下來,不要說云在無心追求方面比人更優(yōu)勝了。前兩句抒發(fā)了希望心性如同藍天上的白云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礙;后兩句表達心性亦如凈瓶中的清水一樣澄明透徹,潔凈無染。這是在晚年,吳融佛教思想濃重,渴望歸隱的心態(tài)的描寫,借云喻心。施詩:首句說,滾滾騰騰的閑云有葉無根,實際是講,混淆是非真相的“閑云”——一般的流言蜚語,說得天花亂墜,卻是全無根底的。這里的“閑云”也可以理解為撥弄是非的奸人。次句說,山云疊疊重重,常常掩閉了石門。這是倒裝句式,即“石門常被重重蔽”。實際是說,盡管流言無根,但常常也能得逞,正路往往為之蔽塞。三、四句說,多虧大風把它刮得一干二凈,眼前現(xiàn)出滿山晴日,朗照乾坤。這里表達了對鏟除害賢妒能、蒙蔽視聽的奸人的期望和讒言終會被揭穿、是非真相總能得以廓清的信念。2.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岑參西原驛路掛城頭,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試看汾水上,白云猶似漢時秋?①送靈澈上人②劉長卿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guī)﹃枺嗌姜殮w遠?!咀ⅰ?/p>

①漢武帝劉徹曾坐船在汾水上游覽、飲宴,做了一首《秋風辭》,有“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的話。②靈澈上人:中唐時期的一位著名詩僧。(1)兩首詩都是送別詩,抒發(fā)詩人依依惜別之情,不同的是岑詩并非一般的送別之作,結(jié)句還抒發(fā)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2)請從“情”與“景”的角度賞析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對唐帝國衰落的深深嘆息,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guān)懷(2)全詩寓情于景。全詩四句,句句寫景,也句句寫情。前兩句寫遠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上人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鐘聲,點明時已黃昏,仿佛催促靈澈上人歸山。后兩句即寫靈澈上人辭別歸去的情景,只寫行人,未寫送行者。而“獨歸遠”則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的神態(tài)。表達了詩人對靈澈上人的深摯的情誼?!驹姼梃b賞】

岑參的《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晉絳》,首聯(lián)寫景,除了城堞聳峙、遠山一抹、驛路蜿蜒之外,江邊還有送客亭,雨景中仿佛可以看到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詩人以寫景來敘事達情,景中含情。但此詩并非一般送別之作,詩人傾注的感情比單純的送別詩深得多。尾聯(lián)是詩人對唐帝國衰落的深深嘆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