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反語的認知過程和語用策略_第1頁
漢英反語的認知過程和語用策略_第2頁
漢英反語的認知過程和語用策略_第3頁
漢英反語的認知過程和語用策略_第4頁
漢英反語的認知過程和語用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漢英反語的認知過程和語用策略高密朱豪三余占鰲九兒四奎娘日本鬼子九兒正話反說勸說朱豪三張俊杰讓我跟干爹說,讓干爹去四奎娘那兒去認個錯?!也皇莵碚f這個的,我是來通風報信的。余占鰲這東西不打他反倒給他長臉了,干爹,你早消滅他早利索,好讓大家都過上太平的日子。不就是打死了他老娘嗎?干爹是做大事的人,死幾個老百姓算什么?…膽敢抗糧不交,這不找死嗎?…這死在自己人手上,總好過死在日本人手里啊?…我琢磨著干爹的手下,行事不會像土匪,進了院子連地窖都翻。…我沒有說干爹不愛護老百姓?。∮嗾荐椉Y(jié)了不少隊伍,花脖子、黑眼都在幫他,這仗不好打。不過,你要是下定了決心,就徹底點,拼上你所有的隊伍,就把他給剿了?!?日本人離這兒)不到三百里還遠呢!余占鰲就在眼前。是日本人重要,還是余占鰲重要?來訪目的對余占鰲的看法對四奎娘的看法對朱豪三的看法對朱余矛盾的態(tài)度

一、漢英反語的概念和作用1.漢英反語的概念漢語中的反語又稱“倒反”、“反說”、“反辭”等,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此意,卻含有否定、諷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辭方法。(百度百科)例如:

好辦法,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毀滅共產(chǎn)黨”,變中國為美國的殖民地,完成美國的“國際責任”,實現(xiàn)“對華友好的傳統(tǒng)政策”。

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1.漢英反語的概念I(lǐng)rony

:afigureofspeechthatachievesemphasisbysayingtheoppositeofwhatismeant,theintendedmeaningofthewordsbeingtheoppositeoftheirusualsense.Thisformofironyiscalledverbalirony,anddiffersfromthestylisticdeviceofdramaticirony.Irony(反語或反諷)借自希臘語eirōneía,意為dissimulation(掩飾)。反語及說反話,是一種通過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來取得諷刺、幽默等修辭效果的辭格。1.漢英反語的概念I(lǐng)rony不僅在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而且在日??谡Z里也時有運用。例如:1.Whatafineday!2.It’sincrediblethatthemereignorancecouldhaveachievedsuchmasterpiecesofhorror.很難想象,人們僅僅出于無知會搞出如此可怕的杰作。(H.L.Menckon:TheLibidofortheUgly)2.漢英反語的種類和作用根據(jù)說話者的對象不同、說話者的感情不同,反語可以分為兩大類:

諷刺反語:為了揭露、批判、諷刺、嘲弄,表達貶義的反語。好話不好,壞壞不壞,話里話外,滲透著嘲弄和譏諷。

幽默反語:為了風趣、幽默、詼諧而說的反語,字面表達的是貶義,實際上是表達褒義,或因情深難言,或因避嫌忌說,并不包含諷刺嘲弄之意。

2.漢英反語的種類和作用諷刺反語例如:1.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輾轉(zhuǎn)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中國軍人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跡抹殺了。魯迅《記念劉和珍君》2.“Couldyouwaitafewdaysforthemoney?Ihaven’tanysmallchangeonme.”Thefellowlookedatmecoldlyandsaid,“Oh,youhaven’t?Well,ofcourse,Iknowthatgentlemenlikeyoucarryonlylargenotes.”

MarkTwain:The£100,000,000BankNote2.漢英反語的種類和作用幽默反語例如:幾個女人有點兒失望,也有點兒傷心,各人在心里罵著自己的狠心賊。(孫犁《荷花淀》)2.Afteralongtimeofqueuingupfortheticket,Mikesaid,“Oh,howIlovequeuingup!”反語在日常交往以及特殊場合言語交際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它不僅是一種語言修辭,更是一種社會心理,因此僅從傳統(tǒng)的修辭學角度研究不足以認識其本質(zhì)。從語用學的關(guān)聯(lián)理論和語言順應論的角度來研究反語,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反語的認知過程、認識言語交際中運用反語的心理機制。新角度老話題v.s.

二、從關(guān)聯(lián)理論看反語的認知過程1.關(guān)聯(lián)理論的含義1986年由法國學者Sperber和英國學者Wilson提出的關(guān)聯(lián)理論(relevancetheory),是認知語用學的基本理論之一。認知語用學(CognitivePragmatics)旨在從認知心理的角度分析和描述語言的理解過程。1.關(guān)聯(lián)理論的含義

關(guān)聯(lián)理論認為:通過邏輯推理,推導出語境暗含,最終取得語境效果,達到交際成功。為了明白對方話語的暗含內(nèi)容,就要找到對方話語和語境假設的最佳關(guān)聯(lián)(optimalrelevance)言語交際的本質(zhì)就是明示與推理的認知過程1.關(guān)聯(lián)理論的含義1.關(guān)聯(lián)理論的含義1.關(guān)聯(lián)理論的含義語境假設就是認知假設,即聽話人在對方話語明說(explicature)的基礎上,根據(jù)認知語境提供的信息,包括發(fā)話人話語中的詞語信息、一般的邏輯演繹規(guī)則和與話語理解相關(guān)的百科知識,做出的關(guān)于當前語境的假設。不同的語境假設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話語關(guān)聯(lián),從而造成對同一話語的不同理解(何自然,2004)。所謂最佳關(guān)聯(lián),就是要以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大的語境效果,即最大的關(guān)聯(lián)性,符合最佳關(guān)聯(lián)的推理才是最合理的推理。2.反語的認知過程Oh,notatall,Fi.Theyreallyloveit.分析例如,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和嘉賓討論孩子作業(yè)的問題:Now,Muriel,doyourchildrencomplainofhavingtoomuchhomework?2.反語的認知過程

在這個例子中,依據(jù)詞匯信息(除了語義表征和普遍的語法規(guī)則,還有附加于詞匯表面的語氣語調(diào))和談話雙方共有的百科知識,經(jīng)過邏輯推理,可以作出如下判斷:前提1:Mostchildrendon’tlikehomework,letalonetoomuchhomework.前提2:Peopleusuallyenjoyusingironytocreatehumorouseffect.前提3:Murielsayshischildrenreallylovetoomuchhomeworkinahumoroustone.----------------------------------------------------------------結(jié)論:Muriel’schildrendon’treallylovetoomuchhomework.Insteadtheymaydislikeit.2.反語的認知過程Muriel為什么不直接回答Yes或No,而是讓Fi經(jīng)過一番邏輯推理來理解她的話呢?顯然,這位家長是在說反話,在明說之外運用反語的方法增添幽默的語境效果、達到調(diào)侃或強調(diào)的目的:“他們愛死作業(yè)了”,實際上是指“他們討厭作業(yè)”。此外,談話雙方的笑聲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以上推理的正確,聽話人取得了對方話語和語境假設的最佳關(guān)聯(lián)。

三、從語言順應論看反語的語用策略1.語言順應論語言順應論(linguisticadaptationtheory)是比利時著名語言學家、國際語用學會秘書長JefVerschueren創(chuàng)立的一種語言學理論。順應(adaptation,又譯為適應)原本是生物進化論中的一個概念,其被作為一種視角引入語用學研究,便出現(xiàn)了語言順應論。1.語言順應論

語言順應論認為語言使用過程是不斷選擇語言的過程,這種選擇可能是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它由語言內(nèi)部(即結(jié)構(gòu))或者語言外部的原因所驅(qū)動,說話人選擇的不只是形式,還有策略??梢詮乃膫€方面去闡述語言的使用:

語境關(guān)系順應、

結(jié)構(gòu)對象順應、

動態(tài)順應、

順應過程的意識程度(salience)1.語言順應論順應論的四個方面構(gòu)成了互相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涵蓋了語言選擇的內(nèi)容、方式和過程:第一、語言選擇必須與語境順應,語境分為交際語境和語言語境。交際語境包括語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語言語境即上下文,包括篇內(nèi)銜接、篇際制約和線性序列(上下文的邏輯-語義關(guān)系)。第二、語言結(jié)構(gòu)的順應指從多方面對語言作出選擇:選擇語言、語碼(code)、語體,選擇話語的構(gòu)建成分,選擇不同類型的話語和語段以及選擇話語的構(gòu)建原則。1.語言順應論第三、語言選擇過程的動態(tài)機制涉及動態(tài)性與時間、語境和語言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系。話語意義的生成要考慮語境、語言結(jié)構(gòu)因素以及使用不同的語用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作出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適切的語言選擇,表達出符合當時交際語境的意義。第四、在言語交際中人們不僅有語境意識,還通過社會心理對意識顯突程度的不同反映,選擇恰當?shù)恼Z言,作出恰當?shù)捻槕I鐣睦硎钦Z言使用者選擇語言、作出順應和生成意義的依據(jù)。1.語言順應論語言順應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順順應論關(guān)聯(lián)理論交際語境2.反語的語用策略順應性指語言使用者能從可供選擇的不同語言項目中作出靈活的選擇,從而盡量滿足交際的需要。在靈活多變的的策略選擇當中,如要選擇反語作為策略,它也要經(jīng)歷選擇的商討階段。商討過程的不確定性和動態(tài)性不僅受語言環(huán)境的制約,而且受非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語言策略的使用必須順應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2.反語的語用策略A.順應心理世界的語用策略

言語交際無疑是心理間的交流,語言的選擇受到說話人和聽話人的心理世界(包括他們的個性、情感、信念、愿望、動機等心理因素)的影響。

話語的需要和說話人的心理世界是要相互順應的,同樣,說話人作出的語言選擇還要順應他在心理世界中對聽話人的評價。這種評價應包括聽話人的個性特征、情感投入、信念系統(tǒng)、愿望和欲望,說話人還要對聽話人存在的動機和意圖等因素作出判斷。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們的需要分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xiàn)五個層次,語言的使用作為人的行為之一,同樣要滿足人們在不同層次上的需要。2.反語的語用策略A.順應心理世界的語用策略例如:一個關(guān)于歌唱家和鋼琴師的故事:

一次,歌唱家帕蒂拉舉行獨唱音樂會,可鋼琴師在伴奏時,竟然只顧著表現(xiàn)自己,時不時蓋過了帕蒂拉的歌聲。帕蒂拉幾次暗示,鋼琴師卻渾然不覺。演唱會結(jié)束以后,帕蒂拉跟那位鋼琴家親切握手,并極其謙虛地說:“先生,今天我很榮幸能參加你的鋼琴獨奏會,并且能用我的歌聲來為您伴奏,特此表示衷心感謝!”

分析2.反語的語用策略A.順應心理世界的語用策略

帕蒂拉本該為鋼琴師的喧賓奪主的表現(xiàn)而懊惱,但直接的批評會讓雙方都感到尷尬,為了委婉的表達出自己的不滿,帕蒂拉聰明地順應當時的語境,選擇了“反話正說”的方式轉(zhuǎn)變了話題,以繞圈子的說話方式回避批評、突出表揚,把不滿的批評變成了可笑的表揚,用反語式的幽默讓鋼琴師自覺地去反省自己的失禮之處。

這里反語的使用正是順應了人們心理上渴望受尊重、愛面子的需要。

2.反語的語用策略B.順應社交世界的語用策略

語言選擇與社交世界關(guān)系最密切的是社交場景或社會特有的交際規(guī)范,這些東西都是使用語言時必須遵守的。文化是社交世界中的重要成分,它在語用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東西方國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習俗。這些文化習俗往往來源于民間傳統(tǒng)、歷史典故或者宗教信仰等等。

2.反語的語用策略B.順應社交世界的語用策略.例如:

Wearelucky.It’stheothersideonthethirteenthofDecember.Thatmakesusfeelrealgood.我們很幸運。12月13日到達彼岸。那使我們真愉快。(DavidParks:G.I.Diary)

小說里的美國大兵要在13日這不幸的一天,到太平洋的另一邊去參加越戰(zhàn),他們感到的不是愉快,而是難過和害怕。

分析2.反語的語用策略B.順應社交世界的語用策略對西方人來講,13是個不吉利的數(shù)字。這個西方社會文化習俗來源于宗教典故:

傳說耶穌遇難前和弟子們共進了一次晚餐。參加晚餐的第13個人是耶穌的弟子猶大。就是這個猶大為了30塊銀元,把耶穌出賣給猶太教當局,致使耶穌受盡折磨。而且參加最后晚餐的是13個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給耶穌帶來苦難和不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