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學第4章工模具用鋼課件_第1頁
金屬材料學第4章工模具用鋼課件_第2頁
金屬材料學第4章工模具用鋼課件_第3頁
金屬材料學第4章工模具用鋼課件_第4頁
金屬材料學第4章工模具用鋼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4章工模具用鋼按其用途可分為刃具鋼、模具鋼和量具鋼。刃具鋼可分為碳素鋼、低合金工具鋼和高速工具鋼。模具鋼根據(jù)工作狀態(tài)可分為熱作模具鋼、冷作模具鋼和塑料模具鋼。

4.1概述

1、工具鋼成分與性能特點主要矛盾

韌度和耐磨性間的合理平衡→基體成分和K的性質(zhì)、數(shù)量、形態(tài)和分布。成分組織

一般含

0.6~1.3%C→M+足夠數(shù)量K。M硬度高、切斷抗力較高、耐磨性好。什么

M?Cr、W、Mo、V等:↑淬透性、耐磨性和熱穩(wěn)定性;Mn、Si輔助加入:↑淬透性,回穩(wěn)性第二相K→球狀、細小、均勻分布。工藝特點

鍛造→球化退火→不完全淬火淬火工藝參數(shù)要求嚴格。變形開裂傾向工藝措施熱應(yīng)力組織應(yīng)力變形開裂

分級加熱、分級淬火、等溫淬火、雙液淬火;零件設(shè)計與其他工藝措施等2、工具鋼基本性能及檢測方法

強度塑性

靜彎或扭轉(zhuǎn)試驗→彎曲強度、撓度和扭轉(zhuǎn)強度、扭轉(zhuǎn)角;?韌度硬度熱穩(wěn)定性

一般采用無缺口沖擊試樣?

一般硬度60HRC以上,K可適當↑硬度2~3HRC

對高速鋼,通常就是紅硬性淬透性

斷口法→碳素工具鋼和低合金工具鋼;端淬法→合金工具鋼,以端淬曲線上60HRC處距水冷端距離表示。淬透性作用強弱順序:Si、Mn、Mo、Cr、NiMe↑淬透性,只有溶入A中,才起作用;Me作用隨鋼中含碳量而變化,如Si。工具鋼淬透性隨熱處理條件而變化,如V

注意點Si對不同含C量鋼的淬透性影響

V在不同淬火溫度時對淬透性的影響

2、低合金工具鋼

淬火工藝T淬為Ac1+30~50℃油冷,熔鹽分級淬火,等溫淬火(B等溫淬火和M等溫淬火)

一般組織含碳量0.5%~0.6%的M+未溶粒狀K合金化

Cr、Si、W、Mo、Mn、V等元素,↑耐磨性和回穩(wěn)性,↑淬透性→采用緩冷方式,↓變形開裂

Cr:1%左右,細化K,均勻分布;Mn:主要↑淬透性;Si:↑低溫回穩(wěn)性,Si強化F,↓切削加工性,↑脫碳敏感性,不單獨加入;?W:0.5~1.5%,W含量太多→K類型轉(zhuǎn)變,且使K分布不均勻,惡化性能。V:↓過熱敏感性,細化晶粒,↑回穩(wěn)性合金元素具體作用9SiCr:①Si/Cr↑淬透性,D油<40mm;②Si/Cr↑回穩(wěn)性,~250℃回火,>60HRC;③K細小、均勻→不容易崩刃;④分級淬火或等溫淬火處理,變形較?。虎軸i使鋼的脫碳傾向較大。

適于制作形狀較復雜、變形要求小工件,特別是薄刃工具,如絲錐、扳牙、鉸刀等。

1898年就有含W鋼,1910年生產(chǎn)了W18Cr4V。近幾十年來,高速鋼的產(chǎn)量、品種和質(zhì)量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按照其成分和性能特點可分為以下幾類:⑴鎢系高速鋼:典型牌號18-4-1,美M1,俄P18。⑵鎢鉬系高速鋼:如6-5-4-2,美M2,目前應(yīng)用普遍。⑶含鈷高速鋼:如W18Cr4VCo5,紅硬性高。⑷超硬高速鋼:典型牌號為W6Mo5Cr4V2Al。具有65~70HRC高硬度、高紅硬性特點,成本比鈷高速鋼低。鎢系和鎢鉬系稱為通用型高速鋼,而把其它類型稱為特殊用途高速鋼或高性能高速鋼。4.3高速鋼

上左:直、錐柄加長麻花鉆上右:整體硬質(zhì)合金鉆頭銑刀、鉸刀、復合刀具及非標準刀具下右:各種合金車刀對焊高速鋼錐柄鉆頭高速鋼45鋼高速鋼直柄麻花鉆V

V

顯著↑紅硬性、↑硬度和耐磨性,細化晶粒,↓過熱敏感性。以VC存在.WMo

鎢是鋼獲得紅硬性的主要元素。M6C型K,回火時析出W2C;W↓↓熱導率→鋼導熱性差鉬和鎢相似,1%Mo可取代1.5~2.0%WCr

Cr

加熱時全溶,保證鋼淬透性,4%Cr。改善抗氧化能力、切削能力Co

Co可顯著提高鋼的紅硬性,5、8和12%三個級別。但↓鋼韌性、↑鋼脫碳傾向微量元素

微量氮增加硬度和熱硬性,一般~0.10%。稀土可明顯改善熱塑性,↓硫在晶界的偏聚二、高速鋼中的碳化物

鑄態(tài)組織淬火態(tài)魚骨狀萊氏體(Ld)、黑色組織(δ共析體等)和白亮組織(M+AR)

加熱時,K溶解順序為:M7C3\M23C6型在1000℃左右溶解完→M6C型在1200℃時部分溶解→MC型比較穩(wěn)定,在1200℃時開始少量溶解?;鼗饝B(tài)

主要為M6C(淬火殘留)、MC(回火時析出和淬火殘留)、M2C(回火析出)等K.K不均勻性結(jié)果①各向異性;②形變時易應(yīng)力集中開裂;③熱處理工藝性變壞關(guān)鍵是必須經(jīng)過正確的鍛造

控制終鍛溫度;用合適的鍛壓比;鍛造時先輕錘快打,后重錘鍛打;

?

鍛后要緩慢冷卻;鍛后進行退火。

?

1260~1300℃T

800~850℃500~600℃

580~620℃550~570℃×1h

油冷一次350~400℃分級二次三次回火分級時間t

W18Cr4V高速鋼常用熱處理工藝方法

三、高速鋼的熱處理預熱:高速鋼工具一般在高溫鹽浴爐中加熱,速度較快,常采用一次或多次預熱

為什么?

預熱有什么作用?高速鋼導熱性差,加熱溫度又高,預熱—①↓淬火加熱過程中的變形開裂傾向;②縮短高溫保溫時間,減少氧化脫碳;③準確地控制爐溫穩(wěn)定性。可采用一次預熱和二次預熱。過熱過燒欠熱

T淬過高,晶粒長大,K溶解過多,K發(fā)生角狀化;奧氏體中合金度過高,冷卻時易在晶界上析出網(wǎng)狀K。溫度再高→晶界熔化→鑄態(tài)組織特征,主要為魚骨狀共晶萊氏體及黑色組織。淬火溫度較低,大量K未溶,且晶粒特別細小。淬火溫度:精確控制可以從金相組織上初步判斷工藝因素

W18Cr4V高速鋼不同淬火溫度下的組織特征正常淬火組織(400X)

欠熱組織(400X)

過熱組織(400X)

過燒組織(200X)

確定淬火溫度時,還需要考慮下列因素:(1)不同工作條件,淬火溫度應(yīng)有所區(qū)別如車刀→高硬度和紅硬性→采用較高T淬;中心鉆→強韌度好→采用較低的T淬.(2)形狀、尺寸不同,T淬有不同形狀復雜(如鋸片、細長拉刀等)和厚薄懸殊刀具(如三面刃銑刀等)→較低T淬。形狀簡單的工具可采用較高T淬。尺寸較小和尺寸很大的刀具→較低T淬;(3)原材料級別也有影響

K不均勻性大的原材料→低的T淬。一般情況,過熱和過燒的危害比欠熱要大確定保溫時間基本原則:

一定量K溶入奧氏體,而晶粒不長大。對于一定的T淬,有一個合適的保溫時間。淬火冷卻:冷卻很重要,方式也很多,可根據(jù)工具不同情況進行選擇。分級淬火

常用一次分級或多次分級方法。?80%高速鋼工具是采用一次分級淬火,分級溫度常在600℃左右,停留時間嚴格控制,一般<15min。多次分級適用于形狀特殊、極易變形的工具。等溫淬火

采用貝氏體等溫淬火可↑工具的強度、韌度和切削性能?!行你@及儀表刀具等在使用中發(fā)生斷頭、崩刃等現(xiàn)象.

思考題:高速鋼在分級淬火時,為什么不宜在950~675℃溫度范圍停留過長的時間?

W18Cr4V鋼在1300℃奧氏體化后過冷奧氏體等溫轉(zhuǎn)變曲線

回火:高速鋼一般需要在560℃左右三次回火淬火態(tài)M+大約30%AR+K回火ⅠM回+M+>10%AR+K1回火Ⅱ回火ⅢM回+M+少量AR+K2M回+AR(少量)+K3(K1等以示區(qū)別)W18Cr4V高速鋼回火次數(shù)與殘余奧氏體量(a)和性能(b)的關(guān)系

W18Cr4V鋼回火一次金相組織(400X)

W18Cr4V鋼回火三次的金相組織(400X)

同步熱處理:

關(guān)鍵是正確選擇回火溫度與保溫時間,以便和淬火工藝相匹配。

思考:可能有什么問題?表面處理:

強化方法:化學熱處理或在刀具表面覆層表面氮化、表面硫氮共滲等多元共滲、蒸氣處理等,<560℃。物理氣相沉積(PVD法),在表面沉積TiC等覆層。新型工具鋼:

日本神戶鋼鐵公司開發(fā)粉末工具鋼Fe18Cr2Mo1V2.2C(KAD181),經(jīng)HIP后不用鍛造,具有很好的性能,在模具、輥子、刀具等方面應(yīng)用很廣泛美國開發(fā)坩堝粉末冶金法(CPM)↑韌性和耐磨性,↑使用壽命。如CRMT440V(Fe17Cr0.4Mo5.5V)的耐蝕性與不銹鋼T-440C差不多,但耐磨性是T-440C的幾倍,制成的造球機刮刀,其實際使用壽命是T-440C的20倍.經(jīng)濟合金化是高速鋼的一個發(fā)展方向,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鋼中的W含量

工模具表面技術(shù):

是高速工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已成功利用離子滲入法在工具表面涂覆TiC、TiN、Ti(C,N)等涂層,發(fā)揮了優(yōu)越的性能。在新型工具材料的開發(fā)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日本開發(fā)了以硼砂熔鹽為基稀土釩共滲工藝,經(jīng)過該工藝處理的模具耐磨性比常規(guī)處理的要提高2.8倍。這些研究提高了工模具性能和使用壽命。這些研究都是不可忽視的開發(fā)課題.4.4冷作模具鋼

金屬在冷態(tài)下變形

拉延、沖壓、冷鐓或冷擠成形等共同特點

工作T不高,模具主要承受高壓力或沖擊力,有強烈的摩擦

主要技術(shù)要求為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有一定韌性技術(shù)要求部分沖裁模典型沖壓模及產(chǎn)品一、低合金工具鋼

常用低合金工具鋼有9Mn2V、CrWMn、GCr15、9SiCr等。和碳素工具鋼相比,這類鋼的淬透性比較高,熱處理變形較小,耐磨性也較好,所以可制造工具尺寸較大、形狀比較復雜、精度要求相對較高的模具。

9Mn2V特點:

①Mn↑淬透性,D油=~30mm;②Mn↓↓MS,AR約20~22%,變形??;③V能克服Mn缺點,↓過熱敏感性,細化晶粒;④硬度稍低,回穩(wěn)性較差→200℃以下回火;⑤VC使鋼的磨削性能變差。各種類型的中小冷作模具都可采用。二、高鉻和中鉻模具鋼

1、高碳高鉻模具鋼

主要有Cr12、Cr12MoV鋼。Cr12MoV鋼具有高淬透性,截面200~300mm以下可以完全淬透。Cr12MoV鋼主要制造大尺寸、形狀復雜、承受載荷較大的模具,曾經(jīng)有“冷作模具王牌”之稱。

組織變化特點一:

選擇T淬和回火溫度來控制工具的變形。

調(diào)節(jié)淬火溫度:↑T淬→↑AR→↓體積V→一定程度可抵消M轉(zhuǎn)變所引起的脹大;調(diào)節(jié)回火溫度:<300~400℃,M分解而尺寸縮??;>450℃,AR轉(zhuǎn)變?yōu)镸→體積↑

組織變化特點二:

隨T淬升高,K溶解量增加,奧氏體合金度增加,淬火后殘余奧氏體增加,硬度下降。淬火溫度的波動可引起組織和性能的較大變化。一次硬化法

低淬和低回→晶粒細小,強韌性好。980~1030℃淬火×150~170℃回火,硬度為61~63HRC,殘奧量少。12%左右未溶(Cr,F(xiàn)e)7C3碳化物。一次硬化法使用較普遍二次硬化法

1050~l100℃×500℃左右多次回火,硬度回升到60~62HRC。熱硬性較好,強韌性較低。二次硬化法適合于工作溫度比較高(400~500℃)且受載荷不大或淬火后表面需要氧化處理的模具。

Cr12MoV鋼的硬度、殘余奧氏體量與淬火溫度的關(guān)系

2、高碳中鉻模具鋼

Cr5Mo1V(美A2)是值得推廣的空冷淬硬冷作模具鋼,是國際上通用的鋼種。φ100mm以下可空冷淬硬,適用于形狀復雜、要求熱處理變形小又需要好的耐磨性和良好韌度的冷作模具,如下料模、成形模、沖頭、剪刀片等。

典型鋼號:Cr4W2MoV和Cr5Mo1V。K以M7C3型為主,分布較均勻,具有耐磨性好和熱處理變形小的特點,適于制造既要求有高的耐磨性,又具有一定韌度的模具。3、新型冷作模具鋼

我國常用7Cr7Mo2V2Si鋼,淬透性較好,熱處理變形小。用來制造冷鐓模、冷沖模及沖頭、沖剪模等。4.5熱作模具鋼

使熱或液態(tài)金屬獲得所需形狀

模具是在反復受熱和冷卻條件下工作.模具受熱時間越長,受熱程度就越嚴重.許多模具還受到較大沖擊力。工作條件苛刻

模具鋼應(yīng)具有高抗熱塑性變形能力、高韌性、高抗熱疲勞、良好的抗熱燒蝕性服役條件技術(shù)要求

鋼碳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一般在0.3~0.6%,還加入Cr、Mo、W、Si、Mn、V等合金元素,以提高鋼的各種性能。根據(jù)工作條件熱作模具鋼可分為三大類:熱錘鍛模具鋼,熱擠壓、熱鐓鍛及精鍛模具鋼和壓鑄模用鋼。汽車轉(zhuǎn)向節(jié)熱鍛模(大型,700×675×400mm)一、熱錘鍛模鋼

服役條件性能要求1)反復冷、熱→龜裂、熱疲勞

↑熱疲勞抗力→↑A1,↓硬度是有利的;2)表層溫度~500℃,沖擊力大↑熱強性\韌度→高溫回火;→消除回脆,整體性能好;3)強烈摩擦磨損↑模具高溫耐磨性4)模具尺寸比較大淬透性好,導熱性好2、成分特點

C:一般在0.45~0.60%,以保證一定硬度和沖擊韌度。Cr:一般1%左右,↑淬透性,↑回穩(wěn)性,改善AK;Ni:能↑↑AK,和Cr共同作用↑↑鋼淬透性;Mn:主要代Ni,但Mn↑過熱敏感性和回火脆性。Si:能↑強度、回穩(wěn)性和耐熱疲勞性,Si量<1%。Mo、V:有效地細化晶粒,↓過熱傾向,↑回穩(wěn)性。Mo(W)最重要的作用是↓↓鋼的回火脆性.所以,不但熱錘鍛模鋼都含有Mo元素,其他熱作模具鋼也都用Mo(W)合金化。使用最廣泛的是5CrNiMo和5CrMnMo鋼。3、工藝特點硬度要求:小型模硬度要求在40~44HRC,相對較高;大型模硬度在35~38HRC為宜,相對較低。?鍛模模面:大中型模36~42HRC,較高;鍛模模尾:大中型模30~35HRC,較低。?思考:鍛模模面和模尾硬度不同,在工藝上有什么措施?

熱處理工藝:5CrNiMo5\CrMnMo:T淬830~860℃;T回450~580℃左圖強度和韌度與T回的關(guān)系右圖硬度與T回的關(guān)系工藝要求:

注意保護模面和模尾,以避免脫碳。加熱要注意預熱,450左右預熱,升溫速度要慢,<50℃/h;冷卻要注意預冷,預冷到780℃左右,循環(huán)油冷,冷至150~200℃取出;淬火后必須立即回火,絕對不允許冷至室溫。

思考:為什么?上圖鍛模加熱時的保護右圖鹽浴中燕尾部分的回火二、熱擠壓模鋼

和熱錘鍛模相比,熱擠壓模在工作時需要較長時間與被變形加工的金屬接觸,其受熱的溫度往往更高。熱擠壓模還承受很大的應(yīng)力和摩擦力。這類模具的尺寸一般都不大,比錘鍛模要小。熱擠壓模主要要求有高的熱穩(wěn)定性、較高的高溫強度、耐熱疲勞性和高的耐磨性。有鉻系、鎢系和鉬系熱模具鋼三類。鉻系:

4Cr5MoSiV、4Cr5MoSiV1、4Cr5W2SiV等常用。淬透性較高,較高的強度和韌度,抗氧化性較好。常用于制造尺寸不大的熱鍛模、鋼及銅的熱擠壓模、鋁及銅合金的壓鑄模等。

3Cr2W8V鋼使用最多,具有高的熱穩(wěn)定性、耐磨性,但韌度和抗熱疲勞性較差。國外已基本停止,以H13代之。鎢系:三、壓鑄模鋼

壓力鑄造是在高的壓力下,使液態(tài)金屬擠滿型腔成型。在工作中模具反復與熾熱金屬接觸.

要求壓鑄模具鋼有高的耐熱疲勞性、較高的導熱性、良好的耐磨性及耐蝕性和一定的高溫強度等鋁合金壓鑄模

壓鑄模具鋼的選擇首先要根據(jù)澆注金屬的溫度和澆注金屬的種類來決定。

鋅合金、鋁合金、鎂合金是低熔點的金屬合金,可以選擇30CrMnSi、40Cr、5CrMnMo等低合金鋼來制造壓鑄模具。如壓鑄鋅合金的模具可采用5CrMnMo鋼,也可使用40Cr調(diào)質(zhì)鋼.

壓鑄鋁、鎂合金的模具目前常選用3Cr2W8V、H13和4Cr5MoSiV1鋼

銅合金和黑色金屬的熔點比較高采用難熔金屬為基的合金,如鉬基合金、鎢基合金等4.6其它類型工具用鋼

1、耐沖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