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609年,伽利略用一部古老的望遠鏡,發(fā)現(xiàn)了太陽上的黑點、月球表面上的撞擊坑和山峰以及繞木星運行的衛(wèi)星等。Galileo(1564-1642)第1頁/共41頁第一頁,共42頁。第2頁/共41頁第二頁,共42頁?!耙蕴熘Z,解物之道”
李政道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科學新視野400:關(guān)注望遠鏡發(fā)明四百年后天文學和宇宙觀的重大問題
第3頁/共41頁第三頁,共42頁。緣起……由耶穌會士送天文望遠鏡到中國,是有歷史的。據(jù)記載,第一架天文望遠鏡,即伽利略于1609年在威尼斯用來發(fā)現(xiàn)木衛(wèi)星的望遠鏡,只隔了五年,1614年,就由耶穌會士J.Terrentius帶進廣州。所以,中國的第一臺架天文望遠鏡應就是世界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第4頁/共41頁第四頁,共42頁。我們的進展---與師大歷史系揚龔樂教授合作最早,中國的第一臺望遠鏡是由西方傳教士鄧玉函(Johann
Terrenz
Schreck
,1576-1630)把伽利略望遠鏡以及使用望遠鏡所獲得的新發(fā)現(xiàn)于萬歷46年(1618年),介紹到中國。當時,徐光啟就敏感地認識到,望遠鏡確是進行天象觀測的有力工具;朝廷的有識之士力薦西方傳教士來京著書立說,“首將陪臣龐迪我等所有歷法照依原文譯成書,進臣御覽,責令疇人子弟習學,依法測驗”(孫承澤《春明夢馀錄》卷五八)。明崇禎初年,“禮部尚書徐光啟疏薦湯若望、鄧玉函、羅雅谷三人,召至京,開局長安街,作觀星臺,推測著書,每月賜卓兒銀兩”(張維華《明史歐洲四國傳注釋》)。自然,有關(guān)望遠鏡的史料文獻,也隨著西方傳教士的布教活動帶到了中國或在中國編撰著述,再由中國學者將其翻譯成漢文。
而正式由朝頂表帥,并刊印翻譯的文章于1622年(天啟七年)左右刊印發(fā)行,豪無疑問,中國的第一架望遠鏡是1622年由徐光啟,鄧玉函介紹傳入中國的,我國自制的第一臺望遠鏡應該是1622年之前由徐光啟牽頭研制生產(chǎn)的,直到《鏡書》的出現(xiàn)(崇禎年間),算是我國明代光學儀器最高峰的體現(xiàn)!
第5頁/共41頁第五頁,共42頁。宇宙的’黑暗’第6頁/共41頁第六頁,共42頁。Ourworldis‘dark[暗]’!!!-冰山一角DarkMatter[暗物質(zhì)]+DarkEnergy[暗能量]=96%第7頁/共41頁第七頁,共42頁。WMAP第8頁/共41頁第八頁,共42頁。第9頁/共41頁第九頁,共42頁。OurUniverse—Darkenergy第10頁/共41頁第十頁,共42頁。3-DUniverse:3darksides
[宇宙學中3朵烏云]1.DarkMatter[暗物質(zhì)]2.DarkEnergy[暗能量]3.DarkAges[暗時代]第11頁/共41頁第十一頁,共42頁。關(guān)于本科生科研訓練的探討
天文系張同杰
2009年7月1日
第12頁/共41頁第十二頁,共42頁。張同杰
[Tong-JieZhang]
簡歷[CV]
2009年度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青年學者1968/07出生漢族中共黨員(1988年---至今)1986-88,1990-92山東省德州師專物理系和山東教育學院數(shù)學物理系1999/07獲得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天體物理博士學位2006/07-至今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教授;2007/07-至盡博士生導師
2000年—至今國際天文聯(lián)合會(IAU)宇宙學分會會員2003/09--至今北京師范天文系天體物理教研室主任1998/03國際數(shù)值天體物理會議日本東京2002/06—2002/07意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宇宙學暑期講習班2002/06---2002/07法國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IAP)訪問2002/05—2003/05加拿大理論天體物理所(CITA)訪問合作研究2005/06—2006/05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物理系和天文系訪問與博士后研究2006/07和2007/07第3和4屆中意相對論天體物理研討會(Pescara)第13頁/共41頁第十三頁,共42頁。研究興趣:天體物理與宇宙學
[Astrophysicsandcosmology]0階與高階宇宙學:標準宇宙學的理論和宇宙學的觀測效應;引力理論與宇宙動力學;量子宇宙學;宇宙大尺度結(jié)構(gòu)的形成和演化;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極其SZ效應;宇宙的黑暗時代與早期宇宙的再電離;宇宙中的引力透鏡;宇宙學尺度上的高精度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研究項目(1).利用弱引力透鏡限制宇宙學模型10473002(項目批準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年01月—2007年12月,主持(2).暗能量宇宙學研究10533010(項目批準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年01月—2008年12月,主要參加人員(3).2007年10月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獨立主持(4).2009年國家973項目,項目名稱:宇宙第一縷曙光;項目編號:2009CB824900;課題編號:2009CB24901;課題名稱:理論模型和數(shù)值模擬主要參加者CollaborationGroups第14頁/共41頁第十四頁,共42頁。講授課程[4門]和教學獲獎[4項]
天文系本科生:<<TheoreticalAstrophysics>>天文系和物理系本科生:
<<IntroductiontoCosmologicalPhysics>>(自編英文教材)天文系和物理系碩博研究生:<<
CosmologicalPhysics>>
(自編英文教材)4.全校文理本科生(公共選修課):<<Cosmology:TheCreation,EvolutionandEndoftheUniverse
>>(中英文PPT)教學獲獎情況(1).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觀測宇宙學二等獎(2004年)何香濤,張同杰,孫艷春,陳陽(第二)(2).第三屆國家電子出版物獎提名獎(2004年10月30日):《探索宇宙》。張燕平,楊靜,杜升云,劉學富,張同杰(第五策劃者:實際是98級本科生王鑰本科論文)[出版光盤3張](3).天體物理本科生科研訓練的實踐與研究---北師大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8年)張同杰(4).北京師范大學精品課程:宇宙學(2009年)張同杰,陳陽第15頁/共41頁第十五頁,共42頁。指導研究生名單[共計13人](1).2004級王曉明碩士生[畢業(yè)](1).2005級萬昊宜碩士生[畢業(yè)](2).2006級蘭天直博士生(3).2008級武朝劍和張明鍵碩士生(4).2009級于浩然和孟曉磊碩士生(5).2009級FatemehJamali[PhysicsDept.atUniversityofShiraz,Iran]碩士生(6).2009級王靜博士生第16頁/共41頁第十六頁,共42頁。指導本科生畢業(yè)論文名單[共計13人](1).97級周瑋---獲得學校和市級優(yōu)秀論文(2).97級武志(3).98級王悅(4).00級萬昊宜(5).00級梁宏(6).00級彭影杰(7).01級袁強---獲得學校級優(yōu)秀論文(8).01級岳斌(9).03級弋澤龍---獲得學校級優(yōu)秀論文(10).04級徐強(11).04級趙冬瑤(12).05級于浩然(13).05級劉倩第17頁/共41頁第十七頁,共42頁。指導本科生基金小組名單[共計9個]
(1).天文系01級袁強,曾輝和宋喬(校級)項目名稱:利用高紅移星系的年齡和宇宙減速參量限制宇宙學模型(2).物理系01級鄧艷平和李玉香(校級)項目名稱:利用強引力透鏡分離角的觀測限制宇宙學模型(3).天文系03級弋澤龍(系級)(4).天文系05級馬聰(勵耘班)(校級)項目名稱:宇宙動力學和暗能量模型的非參數(shù)化研究(5).天文系05級劉倩和李潔(系級)(6).天文系05級劉倩(勵耘班)、李潔和解遠波(校級)項目名稱:利用哈勃參量和其他觀測數(shù)據(jù)聯(lián)合限制暗能量宇宙學模型(7).數(shù)學學院05級林薈(校級)項目名稱:參數(shù)估計在天體物理中的應用(8).數(shù)學學院05級林薈(05231113)、郝誠(05231156)、翟忠旭(0610130047)(北京市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名稱:參數(shù)估計與天體物理中宇宙密度參量限制的研究(9).天文系05級劉倩(05251020)、彭榮輝(0610160009)、李潔(05251019)(北京市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名稱:宇宙動力學和暗能量模型的聯(lián)合觀測限制第18頁/共41頁第十八頁,共42頁。指導本科生參與的論文名單[共計9人]
1.天文系98級揚帆,姚鵑,李丹丹2.天文系99級屈艷,李抒璘,李楠,黃玉梅3.天文系01級曾輝4.數(shù)學系03級周杰資助本科生參加的會議1.天文系2003級弋澤龍參加2006年上海天文學年會第19頁/共41頁第十九頁,共42頁。本科生發(fā)表文章目錄
(共計21篇+探索宇宙光盤1張)投出-4篇接受待發(fā)表-1篇發(fā)表文章[第一作者共9篇]參與的文章(共計9篇)天文多媒體系列軟件第20頁/共41頁第二十頁,共42頁。投出文章目錄(共計2篇)(1).LoiterUniversewithmattercreationcosmologicalmodeXuQiang[04級天文系],
Ze-Long,Yi;Zhang,
Tong-JieSubmittedtoPhysicalReviewD[4.852](2).COSMOLOGICALCONSTRAINTSFROMEFFECTIVEOPTICALDEPTHOFHIGHREDSHIFTQUASARSDong-YaoZhao
[04級天文系],Tong-JieZhang,andXiao-HuiFanSubmittedtoAstrophysicalJournal[6.2]第21頁/共41頁第二十一頁,共42頁。第22頁/共41頁第二十二頁,共42頁。第23頁/共41頁第二十三頁,共42頁。接受待發(fā)表-1篇(1).CosmologicalConstraintsfromHubbleparameter$H(z)$andSNIaobservations(指導數(shù)學系和天文系本科生文章)
Lin,
Hui;Hao,
Cheng;Wang,
Xiao;Yuan,
Qiang;Yi,
Ze-Long;Zhang,
Tong-Jie;Wang,
Bao-QuanAcceptedforpublicationinModernPhysicsLettersA(SCI)[eprintarXiv:astro-ph@0804.3135]被引用4次,其中他引3次,自引1次第24頁/共41頁第二十四頁,共42頁。第25頁/共41頁第二十五頁,共42頁。發(fā)表文章[第一作者共9篇](1).StatefinderdiagnosticforthemodifiedpolytropicCardassianuniverseZe-LongYi[03級弋澤龍]andTong-JieZhang
被引用10次,其中他引10次TheAmericanPhysicalSocietyPhysicalReviewD75,083515(2007)(SCI)[4.852](2).ConstraintsonholographicdarkenergymodelsusingthedifferentialagesofpassivelyevolvinggalaxiesYi,
Ze-Long[03級弋澤龍];Zhang,
Tong-JieModernPhysicsLettersA,Vol.22,No.1(2007)41-53(SCI)[1.564]被引用30次,其中他引27次,自引3次[Samushia,
Lado;Ratra,
BharatTheAstrophysicalJournal,Volume650,pp.L5-L8(2006)-astro-ph/0607301](3).ConstraintonCosmologicalModelwithMatterCreationUsingTypeIaSupernovaeObservations.被引用6次,其中他引6次YuanQiang[01級袁強],Tong-JieZhang,Ze-Long,Yi[03級弋澤龍]Springer.AstrophysicsandSpaceScience(2007)311:407-411(SCI)[0.771]
(4).TheOmegaDE-OmegaMPlaneinDarkEnergyCosmologyQiangYuan[01級袁強];ZhangTong-Jie(他引1次)ModernPhysicsLettersA,Vol.21,No.1(2006)75-87(SCI)
[1.564](5).TheLargestVirializedDarkHalointheUniverseZhou,
Wei[97級周瑋];Zhang,
Tong-Jie;He,
Xiang-Tao;Huang,
Yu-MeiInternationalJournalofModernPhysicsD,Volume11,Issue08,pp.1189-1193(2002).(SCI)[1.651]第26頁/共41頁第二十六頁,共42頁。(6).利用S-Z效應構(gòu)建星系團電子氣體數(shù)密度和溫度分布弋澤龍[03級]袁強[01級]別張同杰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OFBEIJ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6年6月第42卷第3期(Vol.42No.3Jul.2006)(7).利用超新星和伽瑪暴觀測限制宇宙學模型:物質(zhì)創(chuàng)生模型袁強[01級]王寶泉張同杰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OFBEIJ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5年6月第41卷第3期(Vol.41No.3Jun.2005)(8).原初連續(xù)功率譜宇宙模型下暗物質(zhì)暈的質(zhì)量函數(shù)梁宏[00級]
王寶泉張同杰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OFBEIJ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5年10月第41卷第5期Vol.41No.5Aug.2005(9).北美大學物理天文系宇宙學課程設(shè)置研究萬昊宜[00級]
張同杰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OFBEIJ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05年6月第41卷第3期(Vol.41No.3Jun.2005)第27頁/共41頁第二十七頁,共42頁。參與的文章(共計9篇)(10).ConstraintsontheDGPUniverseusingobservationalHubbleparameterWan,
Hao-Yi;Yi,
Ze-Long;Zhang,
Tong-Jie;Zhou,
JieElsevierB.V被引用3次,其中他引3次PhysicsLettersB,Volume651,Issue5-6,p.352-356(SCI)[5.043](11).Thermodynamicalpropertiesofdarkenergywiththeequationofstateomega=omega0+omega1z(他引1次)Yong-PingZhang,Ze-LongYi,Tong-JieZhang,Wen-BiaoLiuTheAmericanPhysicalSocietyPhysicalReviewD77,023502(2008)(SCI)[4.852]
(12).TheMassFunctionofDarkMatterHaloesinaCosmologicalModelwithaRunningPrimordialPowerSpectrumZhangTong-Jie;LiangHong;LiuWen-Zhong;WangBao-Quan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mpany(WSPC),InternationalJournalofModernPhysicsD,Vol.14,No.8(2005)1305-1312(SCI)[1.651]
第28頁/共41頁第二十八頁,共42頁。(13).S-Z效應的宇宙學研究
張同杰李丹丹崔建華(14).非尺度無關(guān)譜宇宙學模型的強引力透鏡效應王寶泉曾輝張同杰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6月第41卷第3期(15).弱引力透鏡的最優(yōu)窗函數(shù)(研究快報)張同杰,PenUe-Li(彭威禮),袁強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2月第41卷第1期(16).短程自引力步長的選取在分子云數(shù)值模擬中的效應崔建華,張同杰,揚帆,姚鵑,屈艷,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7(6):769-774(17).巨分子云聚合形成N體模擬中粒子數(shù)的效應
張同杰宋國玄揚志良陳黎張保洲李楠崔建華天文學報,2002,43(2)p.131-139](18).引力不穩(wěn)定性在星系中巨分子云的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劉文中,張燕平,范玉林,崔建華,張同杰,李抒璘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1):63-69第29頁/共41頁第二十九頁,共42頁。天文多媒體系列軟件探索宇宙(ExploringtheUniverse)第五策劃-宇宙學部分總策劃98級王悅本科論文2004年6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第30頁/共41頁第三十頁,共42頁。教改文章目錄[1]北美大學物理天文系宇宙學課程設(shè)置研究萬昊宜張同杰
(指導學生文章)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6月第41卷第3期[2]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天文教育中的應用——天文教學系列軟件“探索宇宙”簡介張燕平楊靜杜升云劉學富張同杰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6月第41卷第3期[3]關(guān)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張同杰北京師范大學勵耘班刊《叢游》2006年總第2期[4]淺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張同杰北京師范大學校報2007年1月10日第3版[5]一位青年教師眼中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張同杰北京師范大學校報2008年2月25日第2版[6]
關(guān)于本科生科研訓練的探討張同杰投《中國大學教學》,在審閱中第31頁/共41頁第三十一頁,共42頁。天文系03級本科生弋澤龍同學獲獎情況(1).2006年寶鋼教育基金優(yōu)秀學生特等獎(全國高校12名,北京高校5名,北師大1名)(2).第四屆“挑戰(zhàn)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shù)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2007)(北師大3人,其中理科1人)(3).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4).第十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shù)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2007)(北師大文理科1人)---論文《利用Statefinder方法檢驗ModifiedPolytropicCardassian宇宙》(北師大理科僅一人獲獎)。第32頁/共41頁第三十二頁,共42頁。學校層面上的影響1.鐘秉林校長和韓震副校長學校迎評總結(jié)報告中對天文系的評價2.鐘秉林校長北京市教學成果特等獎第33頁/共41頁第三十三頁,共42頁。本科生科研的訓練1).雙語教學
2).高水平高起點訓練產(chǎn)生高水平論文3).恰當?shù)厥褂煤帽究粕痦椖?/p>
4).學生科研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第34頁/共41頁第三十四頁,共42頁。在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
鑒于本科生科研取得的一些經(jīng)驗,我在研究生“物理宇宙學”教學中也大膽改革。除講解用雙語外,其他全是英文??己说囊徊糠质翘峤灰黄撐模梢允悄承╊I(lǐng)域的綜述,也可以在申請者的指導下做一些前沿研究。許多外校,如郵電大學、國家天文臺和本校物理系的學生旁聽了我的宇宙學課。其中物理系03級碩士生張永平在我指導下發(fā)表一篇高水平文章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學生反饋機制
- 有關(guān)初中生課外輔導合作協(xié)議合同范本
- 農(nóng)田水利設(shè)施改造承包合同范本
- 全新外派人員勞動合同
- 農(nóng)產(chǎn)品種植訂購合同
- 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范本版
- 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合同管理規(guī)定及樣本
- 服務(wù)合同書(供以完成一定任務(wù)為期限的家政服務(wù)員使用)
- 版公司員工工資保密合同樣本
- 車輛抵押合同標準文本
- 涂裝工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匯總-下(多選、判斷題部分)
- 非遺傳統(tǒng)文化課件
- 橋梁施工常見問題及預防控制要點(PPT,46)
- 中俄文一般貿(mào)易合同范本
- 知情同意書核查要點課件
- 廣東省深圳市2021-202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Word版含解析
- 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意見回復表
- 《醫(yī)古文》教學全套課件580頁
- 水電廠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改造技術(shù)要求
- 勝利油田壓驅(qū)技術(shù)工藝研究進展及下步工作方向
- 依戀理論之母嬰依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