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貴州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1年貴州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1年貴州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1年貴州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1年貴州省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2020-2021下歷史中考模擬試卷

第I卷(選擇題共60分)

一、請你選擇:每小題2分,共24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正確

或符合題意的答案。

1.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計劃暑假實地考察中國早期人類代表一一北京人的生活遺

址。他們應該去的地方是()

A.周口店遺址B.半坡遺址

C.河姆渡遺址D.元謀人遺址

2.“成由儉.敗由奢”.大到國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唐太宗大力提倡節(jié)儉,

并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造就的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

3.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及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超越漢唐,是我

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為了管理遼闊的疆域,元朝統(tǒng)治者實行了

A.分封制B.郡縣制C.科舉制D.行省制

4.1839年6月3日到25日,在虎門海灘,將英美鴉片商人呈繳的走私鴉片煙土兩萬多

箱公開銷毀的民族英雄是

A.林則徐B.鄧世昌C.聶士成D.左宗棠

5.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即“是什么”的問題。歷史解釋

必須對歷史人物或事件做出主要的較準確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

問題。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30日《申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

B.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漢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19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發(fā)明的火車和輪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繼傳入我

D.《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勇敢、頑強和百折不撓的拼

搏精神

6.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為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央對農

村進行經(jīng)濟體制改革,其主要內容是

A.實行土地改革B.建立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C.實行國有企業(yè)改革D.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7.12世紀,西歐出現(xiàn)了新的氣象,其中被譽為歐洲中世紀“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城市B.教會C.莊園D.大學

8"這個獨特的民族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將東西方文化傳承,它傳播某種數(shù)字并使

該數(shù)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這個“獨特民族”是()

A.古代印度B.古代阿拉伯C?古代羅馬D?古代希臘

9.西方學術界很早就有人提出“地圓說”猜想,這種猜想的不斷發(fā)展,最后鼓舞

了勇士們闖入神秘的大西洋。第一次完成環(huán)球航行,證明地圓說正確的是

A.迪亞士B.達?伽馬C.哥倫布D.麥哲倫船隊

10.在人類歷史上,就科學性和影響力而言,沒有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

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如此廣泛而深遠的影

響。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A.《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B.第一國際的成立

C.巴黎公社的建立D.《國際歌》的創(chuàng)作

11.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沉

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印度人民的士氣,加快了印度民族

獨立運動的步伐。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領導者是

A.玻利瓦爾B.圣馬丁C.甘地D.卡德納斯

12.1995年1月1日,為了促進貿易自由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降低各成員之間的關

稅水平,發(fā)展全球貿易和世界經(jīng)濟而正式成立的國際組織是

A.世界貿易組織B.國際聯(lián)盟

C.歐洲聯(lián)盟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第n卷(學科綜合題共36分)

二'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3、根據(jù)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內容。

(1)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的人物是-------。

(2)賈思勰撰寫的-------,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3)俄國十月革命以后,--------(人物)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

思主義的旗幟。

(4)1911年,-------(事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年多

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為法典是-------。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4小題11分,第15小題17分,共33分。

14.(11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據(jù)載,在周公攝政時就分封了71國,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

分封時要舉行隆重的冊封儀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將某地區(qū)的土地連同這片

土地上的人民封賜給諸侯,由他們去建立國家。諸侯要對天子承擔鎮(zhèn)守疆土、屏

藩王室、繳納貢物、朝覲述職、發(fā)兵從征等義務。周朝的分封則主要是由統(tǒng)治部

族對被征服地區(qū)主動進行的武裝拓展,大大加強了王室對全國疆域的控制,鞏固

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摘編自張帆著《中國古代簡史》

材料二秦一統(tǒng)六國后,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全面實行郡縣制,直至漢朝,

郡縣制得到進一步發(fā)展。與分封制不同,郡縣制確立利于中央通過監(jiān)察和考課加

強對地方政權控制,從而結束了地方分權的格局,逐步演化為干強枝弱的中央集

權制。

——摘編自《中國郡縣制》

材料三無論行政、財政、軍事、司法諸事權,朝廷總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權

力(如主要軍隊、官吏任用等)的同時,把相當一部分權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

省集權于中央。顯而易見,無行省制中央集權是秦漢以來郡縣制中央集權模式的

較高級演化形態(tài),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中央集權或單純的地方分權。

——李治安《元代制度的特點與歷史作用》

⑴根據(jù)材料一,指出諸侯的義務,說明分封制實施的積極影響。(4分)

(2)根據(jù)材料二,簡述秦朝地方管理制度的演變,并概括其作用。(3分)

(3)根據(jù)材料三,分析行省制度實施的影響。(2分)

(4)根據(jù)上述材料,總結我國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發(fā)展趨勢。(2分)

15.(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

民賊?!乃缆敬嗣褓\,以拯吾民。

——孫中山《討袁檄文》

材料二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

權并重。

——陳獨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15日第1卷1號

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

黑暗。若因為擁護這兩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

都不推辭。

—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原載《新青年》1919年1月15日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孫中山“討袁”的背景(1分),并指出在

孫中山的號召下,1915年底蔡銬等人“討袁”的史實(1分)。

(2)材料二中第二段“兩位先生”分別指的是什么(2分)?說出從材料二第一段

到第二段在文字表達形式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這種變化有何意義(2

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第二段作者的觀點(2分)。

(3)綜上所述,你認為“1915年的中國”呈現(xiàn)出怎樣的時代特征(2分)?

三、綜合問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第16小題8分,共8分。

33.(8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他是弗吉尼亞州他出生在肯塔基州他出生在一個非常

一位種植園主的兒子,一個貧困家庭,做過木富有的家庭,曾就讀于

早年當過土地測量員,工、店員、鄉(xiāng)村郵務員。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

后來在軍隊擔任過指因為貧困,他幾乎沒受過學,后來從政。1932年

揮官。1775年第二屆大正規(guī)教育,但是他刻苦自他贏得總統(tǒng)大選,到他

陸會議上他被委任為勵,勤學自修,成為律師,去世時連續(xù)4次當選為

大陸軍總司令。1789擔任過州和聯(lián)邦的議員。美國總統(tǒng)。

年,他當選為美國第一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

任總統(tǒng)。第16任總統(tǒng)。

(1)根據(jù)材料中的文字介紹,分別指出圖②、圖③、圖④的歷史人物是誰(3分)。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其中一位歷史人物的歷史功績(2分)。

(3)結合三位歷史人物在美國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杰出貢獻,談談你的認識(3分)。

歷史學科參考答案

一、請你選擇:本大題第1——12小題為歷史學科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ACDADDDBDACA

二、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3.(1)畢昇(2)《齊民要術》(3)李大釗

(4)辛亥革命(5)《漢謨拉比法典》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4小題11分,第15小題12分,共23分。

14.(1)諸侯義務:鎮(zhèn)守疆土、屏藩王室、繳納貢物、朝覲述職、發(fā)兵從征等。(2

分)影響:加強了王室對地方的控制,鞏固了周天子的地位。(2分)

⑵演變:由分封制變?yōu)榭たh制。(1分)作用:有利于政權鞏固;推動了中央集權制

度的形成。(2分)

⑶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是后世省制的開端。(2分)

⑷中央集權統(tǒng)治逐步強化,地方權力逐漸削弱。(2分)

15.(12分)

(1)背景:袁世凱復辟帝制(1分)。

史實:護國戰(zhàn)爭或護國運動(1分)。

(2)兩位先生:德先生一一民主(1分);賽先生一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