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診斷學:骨髓細胞學檢查_第1頁
實驗診斷學:骨髓細胞學檢查_第2頁
實驗診斷學:骨髓細胞學檢查_第3頁
實驗診斷學:骨髓細胞學檢查_第4頁
實驗診斷學:骨髓細胞學檢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骨髓細胞學檢查骨髓中的細胞發(fā)育骨髓組織骨組織造血組織造血細胞髓系粒系細胞紅系細胞巨核系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系細胞造血微環(huán)境骨髓基質細胞微血管神經細胞外基質基質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骨髓內血細胞的生成來源造血干細胞的功能特點: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血細胞的生成:-造血微環(huán)境、造血細胞生長因子干細胞祖細胞各系原始細胞幼稚細胞成熟細胞細胞的大小及外形細胞質細胞核核質比例骨髓中細胞發(fā)育的規(guī)律原始→幼稚(紅系和粒系:早幼、中幼和晚幼)→成熟胞體:大→小(巨核細胞:小→大,且不規(guī)則)胞核:大?。捍蟆。t細胞核消失,巨核細胞:小→大)形狀:圓→不規(guī)則

染色質:細致稀疏→粗糙致密,淺→深核仁:多→少→無,清晰→模糊→消失胞質:數量:少→多染色:嗜堿、深染→嗜堿、淡染→嗜酸、淡染(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仍嗜堿)特殊物質(血紅蛋白、特殊顆粒等):無→少→多核/質:大→小(核大質少→核小質多),巨核細胞則相反。

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方法和內容骨髓涂片--骨髓穿刺術骨髓活檢--骨髓活組織檢察術正常黃骨髓

正常紅骨髓骨髓檢查骨髓常規(guī)檢查細胞化學檢查骨髓活體組織檢查血細胞免疫標記技術血細胞染色體檢查分子生物學檢查造血干、祖細胞培養(yǎng)MICM骨髓穿刺適應癥出現不明原因的外周血細胞數量及成分異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發(fā)熱,肝腫大,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出現不明原因骨痛,骨質破壞,腎功能異常,黃疸,紫癜,

血沉明顯增加血液系統疾病定期復查,化療后的療效觀察骨髓活檢,微生物培養(yǎng),寄生蟲檢查、微量殘留白血病等

骨髓穿刺禁忌癥有出血傾向或凝血時間明顯延長者不宜做,嚴重血友病患者禁忌晚期妊娠的婦女應慎做穿刺部位有異常,如炎癥、畸形,應避開。骨髓的一般檢查骨髓涂片骨髓涂片制備情況涂片制備良好涂片制備良好涂片制備不佳涂片制備差骨髓小粒骨髓涂片檢查低倍鏡檢查:1.確定取材和涂片、染色是否滿意2.判斷骨髓增生程度3.巨核細胞計數4.觀察有無特殊細胞或寄生蟲等油鏡檢查:1.有核細胞分類計數2.觀察細胞形態(tài)增生程度有核細胞/成熟紅常見疾病極度活躍1:1各類型白血病明顯活躍1:10各類型白血病、增生性貧血、ITP增生活躍1:20正常骨髓或某些貧血增生減低1:50再障、粒缺或粒細胞減少癥增生極度減低1:300再障骨髓增生程度—5級骨髓增生程度正常骨髓象1.骨髓增生活躍。

2.粒細胞系約占有核細胞的40%~60%

原粒細胞<2%早幼粒細胞<5%

中、晚幼粒細胞各<15%

桿狀核粒細胞多于分葉核細胞

嗜酸粒細胞<5%

嗜堿粒細胞<1%3.幼紅細胞總百分率約占有核細胞的20%左右

原紅細胞<1%

早幼紅細胞<5%

中、晚助紅細胞約各占10%4.粒、紅比值

正常約為2~4:1。

5.淋巴細胞百分率約為20%(小兒可達40%),均為成熟淋巴細胞。

6.單核細胞一般<4%,漿細胞<3%,均為成熟階段者。

7.巨核細胞系通常于1.5×3cm2骨髓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多為成熟型。

8.可見少量網狀細胞、內皮細胞、組織嗜堿細胞等。雖然它們各占百分率很低,但卻均為骨髓成分的標志.

9.核分裂細胞不易見到,僅約為1‰。

10.成熟紅細胞大小、形態(tài)、染色大致正常。

①確診某些造血和非造血系統疾病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霍奇金病,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癥,骨髓轉移瘤,增生性貧血,戈謝病,尼曼-匹克病,瘧疾等

②輔助診斷某些造血系統疾病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

③鑒別診斷

不明原因發(fā)熱,肝和脾、淋巴結腫大、骨痛、黃疸,紫癜、貧血、白細胞增高、消瘦等;外周血異形淋巴細胞,類白血病反應,嗜酸細胞增多癥④血液系統疾病的定期復查、化療后的療效觀察骨髓細胞學臨床應用骨髓各系細胞比例改變的臨床意義(一)粒細胞系統granulocytes(1)粒系細胞增多各型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炎癥和感染性疾病類白血病反應(2)粒系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或減少癥(二)紅細胞系統erythron(1)紅系細胞增多增生性貧血急性紅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2)紅系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純紅再障)(三)粒/紅比例(G/E)參考值為2-4:1比例正常:

⑴正常人骨髓;

⑵兩系細胞同時或成比例增多或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骨髓瘤、骨髓轉移癌等。

G/E比例增加:

G/E>5:1

⑴粒系細胞增多⑵紅系細胞生成受抑比例減低:

G/E<2:1

⑴粒系細胞減少

⑵紅系細胞增多(四)淋巴細胞系統lymphocytes(1)淋巴細胞絕對性增多急、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感染(2)淋巴細胞相對性增多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或減少癥(五)單核細胞系統monocytes增多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急性粒單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六)漿細胞系統plasmacytes增多多發(fā)性骨髓瘤漿細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癥反應性漿細胞增多:慢性炎癥,感染,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七)巨核細胞系統megakaryocytes

增高:(1)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Evans綜合征(3)骨髓增殖性疾病(4)脾功能亢進和大出血后(5)AML-M7

減低:(1)再生障礙性貧血(2)急性白血?。ǔ釧ML-M7)(3)其他骨髓病、放射?。?)急性感染、中毒骨髓細胞化學染色血細胞化學染色化學染色所針對的物質:外周血和骨髓新鮮涂片中單個細胞的化學物質(酶類、脂類、糖類、鐵、蛋白質、核酸等)。臨床應用:(1)輔助判斷急性白血病的類型(2)輔助血液系統等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血細胞化學染色常用的細胞化學染色方法:過氧化物酶染色酯酶染色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過碘酸-雪夫反應鐵染色固定

蒸汽固定—甲醛液體固定---甲醛、乙醇、甲醇、丙酮顯示—有色沉淀偶氮偶聯法----NAP、AS-DNCE、α-NAE、ACP聯苯胺法-----POX普魯士蘭反應---Fe雪夫反應---PAS復染顯示各種細胞有明顯的對比度中性紅甲基綠核固紅亮綠過氧化物酶染色POX

新生態(tài)氧[O]↑H2O2(基質中)四甲基聯苯胺(無色)聯苯胺藍(藍色)亞硝基鐵氰化鈉粒、單核細胞胞漿【原理】藍色顆粒(漿內酶部位)1.中性成熟粒細胞,呈強陽性;2.晚幼紅細胞,呈陰性;3.單核細胞,呈弱陽性;4.漿細胞,呈陰性正常血細胞POX染色反應粒系:原粒-或+/-,自早幼粒到成熟階段均為+,且逐漸增強;嗜酸+++,顆粒粗大且有折光性,嗜堿-。單核系:大多數呈-或+/-,顆粒細小分散。紅系、淋系、巨核系、漿細胞系均為-。網狀細胞、巨噬細胞不同程度的+。【臨床應用】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鑒別急性白血病的鑒別診斷:幼稚細胞POX陽性率≥3%:急非淋(AML)

幼稚細胞POX陽性率<3%:急淋(ALL)

中性粒細胞過氧化物酶缺陷癥,POX染色為陰性,分為先天與獲得性。431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M2a)的POX染色原始粒細胞均呈陽性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POX染色1.原始紅細胞,呈陰性;其他早幼粒細胞均呈強陽性

2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1.中性成熟粒細胞,呈強陽性;2.原始單核細胞,呈陽性;3.原始單核細胞,呈弱陽性;其他原幼單核細胞呈陰性3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POX染色1.中性成熟粒細胞,呈強陽性;其他原始淋巴細胞均呈陰酯酶染色

EsteraseStaining方法

偶氮偶聯法1特異性酯酶染色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SpecificEsteraseStaining)2.非特異性酯酶染色

Non-SpecificEsteraseStaining)1)酸性а-醋酸萘酚酯酶染色(a-NAE)2)堿性а-丁酸萘酚酯酶染色(a-NBE)

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AS-DNAE)

3)中性非特異性酯酶:

①а-醋酸萘酚酯酶染色(ANAE)(AS-DNCE

)分類酯酶的各種染色氯醋酸AS-D萘酯酶染色

naphytholAS-Dchloroacetateesterase,AS-DNCE原理:

氯醋酸AS-D萘酚AS-DNCEAS-D萘酚

H2O不溶性紅色沉淀

+堅牢醬紫原理(偶氮偶聯法)氯醋酸AS-D萘酚AS-D萘酚

+

重氮鹽(堅固藍B鹽)NAS-DCE不溶性有色沉淀物定位于胞漿內酶所在位基質液

結果判斷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胞漿中見細小,彌漫分布的藍色顆粒為染色成功的標志。

臨床意義

粒系除早期原粒外,其余階段細胞均為陽性,其它各系均為陰性。特異性酯酶染色對粒細胞白血病有特異性的診斷價值。52結果(不同底物)臨床意義

急性白血病的鑒別:1.急性粒白血病

M31+~2+2+~3+2.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原、幼單核細胞---陰性3.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原、幼淋細胞----陰性

α-醋酸萘酚酯酶

(α-NAE)

(α-naphythyolacetateesterase)α-醋酸萘酚

α

–NAE

α-萘酚+重氮鹽

(堅牢藍B)

棕黑或灰黑色(胞槳中)

同時做氟化鈉抑制試驗

4.結果判斷:胞漿內有棕色或棕黑色沉淀物為陽性

染色成功指標:正常部分原始、幼稚及成熟單核細胞呈陽性;部分粒細胞為弱陽性反應;部分成熟淋巴或個別中、晚幼紅呈陽性,巨核細胞呈陽性。

56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結果

(非特異性酯酶)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acutemonocyticleukemia

592張相同標本同時固定后,配制2缸孵育液,其中一缸內加入NaF(抑制酶活性),然后將2張標本分別放入2個缸內各自染色。最后分別進行積分,求出抑制率。(﹥50%)氟化鈉抑制試驗(NaFInhibittest

)NaF抑制率=抑制前陽性率或積分抑制后陽性率或積分抑制前陽性率或積分×100%-

A圖: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α-NAE染色

原始、幼稚單核細胞多呈強陽性

B圖: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α-NAE氟化鈉抑制染色原始、幼稚單核細胞陽性反應被氟化鈉抑制(與A圖為同一標本)

A

B

結果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

原粒細胞弱陽性,不被NaF抑制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原單核細胞陽性,被NaF抑制;鑒別急性白血病

(1)急單時,原始至成熟單核大多為α-NAE陽性,且易被NaF抑制,抑制率正常大于50%。

(2)急粒時,白血病細胞多呈陰性或弱陽性,M3呈陽性,但均不被NaF抑制。

63臨床意義堿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結果一種特異性酯酶染色加一種非特異性酯酶染色臨床意義:粒、單核細胞白血?。∕4)酯酶雙染酸性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結果正常血細胞:中性粒:陰性或局限性彌散型陽性單核細胞:強陽性彌散型陽性淋巴細胞:63-70%點狀陽性有核紅、巨核細胞、血小板:彌散型陽性酸性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結果T-ALL:點狀或塊狀陽性T細胞淋巴瘤、MM、毛白:顆粒型陽性急性粒細胞白血?。壕窒扌詮浬⑿完栃耘R床應用:鑒別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與T細胞白血病酸性磷酸酶(acidphoshataseACP)原理:磷酸萘酚AS-BI酸性磷酸酶萘酚AS-BI

+重氮鹽有色沉淀結果:胞質內出現棕黑色顆粒者為陽性(硫化鉛)

胞質內出現亮紅色顆粒者為陽性(偶氮偶聯法)臨床應用:用于鑒別毛細胞白血病與其他淋巴瘤白血病

鑒別戈謝細胞和尼曼匹克細胞ACP毛細胞呈陽性反應且不為L-酒石酸所抑制,有助于毛細胞白血病的診斷。T淋巴細胞陽性,陽性顆粒粗大,B淋巴細胞陰性或細小陽性顆粒。戈謝細胞陽性,尼曼-匹克細胞陰性。

臨床意義

鑒別多毛細胞白血病,不被L-酒石酸所抑制鑒別Gaucher病與Nienann-Pick病

陽性

陰性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neutrophilicalkalinephosphatase,NAP)磷酸萘酚鈉

(基質中)中性粒細胞胞漿中NAP磷酸鈉α-萘酚

重氮鹽(堅牢藍鹽RR)+紫黑色偶氮染料

(胞漿中)水解【原理】Kaplow偶氮偶聯法NAP積分2.NAP積分值

計數100個成熟中性粒細胞(桿狀和分葉),分別記錄其分級情況:

(-)0分(+)1分(++)2分(+++)3分(++++)4分

陽性率

全部陽性反應細胞之和

積分值

各種陽性程度細胞的分值之和3.參考值

陽性率:平均為10%~40%,以“十”陽性反應為主。積分值:陽性積分值40~80(分)。(各實驗室參考值不同)生理性變化:①年齡變化:新生兒NAP活性增高,以后下降。兒童期各年齡大致相似,成年期較兒童期活性減低,老年期更低。②應激狀態(tài)下的變化:緊張、恐懼、激烈運動等NAP活性可增高。③月經周期中的變化:經前期增高,行經后降低,經后期恢復。④妊娠期的變化:妊娠2~3個月的NAP積分值輕度增高,以后逐月增高,分娩時達高峰,產后則恢復正常。2)病理性變化:①感染:細菌性/病毒性。②血液病:慢性粒細胞/類白血病;

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時NAP積分值一般減低,有時可正常;

粒細胞白血病合并細菌性感染時NAP積分值可增高,但不如單純細菌性感染增高的明顯;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NAP積分值減低;③其他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雌激素和ACTH后NAP積分值增高。

過碘酸-雪夫反應

(糖原染色)

(periodicacid-Schiffreaction,PAS)雙醛基過碘酸雪夫試劑中的無色品紅

紫紅色化合物(附于含多糖類

的胞漿內)

乙二醇基(多糖類物質含有)氧化【原理】【結果判斷】陽性

胞漿內紅色陽性物呈彌散狀、顆

粒狀或塊狀。陰性

胞漿內無色或無顆粒,核淡綠。

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

1)粒細胞系統:

原始粒細胞為陰性反應;自早幼粒細胞始,隨細胞的成熟,陽性反應的程度逐漸增強;

嗜酸性粒細胞的顆粒本身不著色,而顆粒之間的胞漿呈紅色;

嗜堿性粒細胞為陽性反應,陽性反應物質為大小不一的紫紅色顆粒。

2)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和紅細胞均呈陰性反應。

3)單核細胞系統: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反應,自幼單核細胞始為陽性反應,陽性反應顆粒彌散,胞漿邊緣較粗大。

4)淋巴細胞:大多數淋巴細胞為陰性反應,少數淋巴細胞可呈(+)陽性反應,原始及幼稚淋巴陽性。

5)巨核細胞和血小板:巨核細胞為陽性反應,陽性反應物質為紅色顆粒狀,有時為紅色塊狀。血小板為陽性反應,陽性反應物質為細顆粒狀,有時為紅色小塊狀。

6)其他細胞:

漿細胞一般為陰性反應,少數陽性反應物質為紅色細胞顆粒狀。

巨噬細胞可呈陽性反應,陽性反應物質為紅色細顆粒狀。

【正常血細胞染色反應】1.粒細胞系統

分化差的原粒細胞為陰性;

分化好的原粒細胞至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各階段均呈陽性反應,陽性程度隨細胞的成熟逐漸增強。陽性物呈細顆粒、均勻紅色。正常血細胞PAS染色1.原始粒細胞(-)2.早幼粒細胞(+)3.中性中幼粒細胞(++)4.中性晚幼粒細胞(+++)5.中性桿狀核粒細胞(++++)6.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7.嗜堿性粒細胞(+++)8.嗜酸性粒細胞(+++)9.單核細胞(±)

10.淋巴細胞(++++)病理狀態(tài):紅細胞系統:陽性:紅血病或紅白血病時幼紅細胞可呈陽性反應。

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又稱地中海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陰性:巨幼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和除紅系以外的其他白血病。

白細胞系統:急性淋巴細胞白血?。涸剂馨图毎年栃苑磻镔|為紅色粗顆粒狀或紅色塊狀,底色不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原始粒細胞的陽性反應物質呈均勻分布的紅色細顆粒狀或呈均勻紅色;急性單核細胞白血?。涸紗魏思毎年栃苑磻镔|呈紅色細顆粒狀,彌散分布,有時在胞漿的邊緣處顆粒較粗大。

其他細胞:①鑒別不典型巨核細胞和霍奇金細胞或Reed-Sternberg細胞:前者呈強陽性反應,后者呈弱陽性或陰性反應。②幫助鑒別戈謝細胞和尼曼-皮克細胞:前者呈強陽性反應,后者是弱陽性反應,且空泡中心為陰性反應。③幫助鑒別白血病細胞和腺癌骨髓轉移的腺癌細胞:后者呈強陽性反應,陽性反應物質為紅色細顆粒狀或粗顆粒狀,有時呈紅色塊狀。

(ferricstain)亞鐵氰化鉀

亞鐵氰化鐵(藍色沉淀在含Fe部位)鐵+酸性環(huán)境普魯士藍

反應

骨髓小粒中的含Fe血黃素(細胞外鐵)骨髓中貯存鐵

幼紅細胞內的Fe(細胞內鐵)【原理】【結果判斷】幼紅細胞核染色為鮮紅色,鐵粒呈藍綠色。

細胞外鐵觀察陽性為藍綠色沉淀1.細胞外鐵

+~++,約2/3人為++,約1/3人為+。2.細胞內鐵

陽性率19%~44%Ⅰ型為主,少數為Ⅱ型(無環(huán)形鐵粒幼紅細胞和鐵粒紅細胞)【參考值】【臨床評價】

1.診斷缺鐵性貧血、指導鐵劑治療細胞內、外鐵明顯減低甚至消失,經鐵劑治療有效后,其細胞外鐵、內鐵先后增多。2.診斷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鐵粒幼紅細胞、環(huán)形鐵粒幼紅細胞均增多,細胞外鐵也常明顯增多。3.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

難治性貧血伴環(huán)形鐵粒有細胞增多(RAS),鐵粒有細胞占幼紅細胞比例>15%,鐵粒紅細胞明顯增多。細胞化學染色小結類型ALLM1、M2aM3M4M5POX染色-+*或-2+~4+-~2+-或+**SB染色-,個別++*或-2+~4+-~2+-或+**NAS-DCE染色-+*或-2+~4+-~2+-,個別+**NAS-DAE染色-或+-或+*2+~4+-~4++~4+NAS-DAE+NaF不抑制不抑制不抑制部分抑制抑制a-NBE染色---1~++a-NBE染色+NaF///部分抑制抑制PAS染色呈粗顆粒狀呈彌散狀呈彌散狀呈細顆粒狀呈細顆粒狀本節(jié)主要內容

常見的細胞化學染色及臨床應用(POX、NAP、PAS、AS-DNCE、

α-NAE、、ACP、Fe染色)

分析這些染色結果1.POX強陽性,-NAE弱陽性,不被NaF抑制應該是:粒細胞?

單核細胞?

淋巴細胞?2.為了鑒別慢性粒細胞白血?。–ML)和類白血病反應,下列首選實驗是:

1)SB染色

2)PAS染色

3)NAP積分

4)ACP染色

5)POX染色分析這些染色結果3.哪些異常細胞的PAS可呈陽性

1)紅白血病中的有核紅細胞

2)溶血性貧血中的有核紅細胞

3)巨幼細胞貧血中的有核紅細胞

4)淋巴細胞白血病中的原始細胞

5)戈謝細胞分析這些染色結果思考題1.細胞化學染色的基本步驟包括哪些?2.急性白血病一般要做哪些細胞化學染色?3.POX、NAP、PAS、AS-DNCE、

α-NAE和鐵染色的臨床意義?白細胞免疫表型分析白細胞免疫表型分析白細胞在分化、發(fā)育與成熟過程中,在基因的調控下,細胞的免疫標志出現規(guī)律性的變化。常用的免疫分型檢測多色流式細胞分析免疫組織化學法免疫熒光顯微鏡法白細胞免疫表型檢測意義協助診斷血液系統疾病鑒別診斷良性與惡性血液系統疾病檢測機體免疫功能干細胞檢測染色體分析染色體分析(chromosome

analysis)染色體分析:染色體數目分析染色體結構分析輔助診斷惡性血液系統疾病評價疾病預后染色體分裂各期骨髓細胞染色體分析流程圖骨髓細胞骨髓培養(yǎng)基24h秋水仙胺5h0.5h臨床常見白血病的染色體改變

急性白血病染色體異常見于各種亞型預后價值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t(8;21)M2預后較好

t(15;17)M3同上

inv(16);del(16q)M4E0同上

+8各種亞型預后不良

+21M1,M7+13雙表型預后不良

5q-,-5,-7繼發(fā)性白血病同上

t(8;16)M5b同上

t(9;22)M1等同上

t(4;11)雙表型同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t(4;11)L2預后較好

t(1;9)L1預后不良

t(8;14)L3預后較好超二倍體L1,L2預后較好

t(9;22)同上預后較好

t(10;14)T細胞型基因診斷融合基因所謂融合基因,是指將兩個或多個基因的編碼區(qū)首尾相連.置于同一套調控序列(包括啟動子、增強子、核糖體結合序列、終止子等)控制之下,構成的嵌合基因。融合基因與急性白血病融合基因染色體改變相關血液系統疾病RUNX1-RUNX1T1t(8;21)(q22;q22)AML-M2PML-RARAt(15;17)(q21;q22)AML-M3CBFB-MYH11Inv(16)(p13.1;q22)t(16;16)(q13.1;q22)AML-M4EoBCR-ABLT(9;22)(q34;q11.2)CMLJAK29p24PV,部分MPN白細胞疾病的實驗診斷白細胞疾病的分類白細胞疾病良性白細胞減少癥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類白血病反應惡性髓系腫瘤MPNMDSAML淋系腫瘤前體淋巴系腫瘤成熟淋巴系腫瘤檢驗項目的選擇1.細胞形態(tài):血象:計數200個白細胞,各系比例,形態(tài)骨髓象:計數500個有核細胞,判斷增生程度、各系比例,細胞形態(tài),有無原始細胞2.骨髓活檢:MPN、MDS、再障為必須檢查3.細胞化學檢查:MPO區(qū)分髓系與非髓系細胞CAE,NBE/NAE區(qū)分單核細胞與粒細胞PAS鑒別M6鐵染色診斷缺鐵貧,輔助診斷MDS-RARS4.免疫表型分析:確定原始細胞、鑒別白細胞系別、檢測微小殘留、預后判定5.分子遺傳學檢測:染色體分析以及融合基因的檢測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

起源于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惡性克隆細胞異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礙;細胞質量和數量異常、凋亡減少;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臨床表現為出血、感染和貧血急性白血病概念

急性白血病發(fā)病率(Incidencerate)

發(fā)病率:2.76/10萬人口死亡率:惡性腫瘤中男第6位、女第8位年齡:各年齡組性別:男女類型:急性慢性粒系淋巴單核一、急性白血病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致病因素:物理—電離輻射化學—苯、藥物生物—病毒和遺傳因素基因突變急性髓系白血?。ˋML)1.臨床表現:起病多急驟,常見癥狀為發(fā)熱進行性貧血、出血和多種浸潤表現骨關節(jié)疼痛,較明顯的肝、脾、淋巴結腫大,甚至中樞神經系統浸潤的表現。急性髓系白血病實驗診斷1.血象

多數患者白細胞數增多,甚至可高達100×109/L,亦出現較多的原始及幼稚細胞;部分患者白細胞數正?;驕p少,未發(fā)現幼稚細胞可稱為“非白血性白血病”。紅細胞和血小板進行性減少。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原始細胞≥20%(ANC),多伴有惡性腫瘤細胞形態(tài)學特征,為急性髓系白血病診斷依據。3.免疫分型及分子遺傳學檢查急性白血病的鑒別診斷2.急性白血病的類型或亞型的鑒別診斷(1)根據形態(tài)特征進行鑒別。(2)細胞化學染色輔助鑒別

過氧化物酶(POX)可將AL分為ALL(陽性率<3%)和ANLL(陽性率>3%),再結合特異性酯酶(SE)、非特異性酯酶(NSE)、糖原染色(PAS)和酸性磷酸酶(ACP)染色等進行型或亞型的鑒別方法。(3)細胞免疫學檢查(4)細胞遺傳學檢查(5)細胞超微結構與超微細胞化學檢查6)分子生物學檢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為四類:1.伴重現性遺傳學異常2.伴多系增生異常的AML3.治療相關性AML和MDS4.不能按上述分類的AML伴重現性遺傳學異常的AMLRUNX1-RUNX1T1t(8;21)(q22;q22)AML-M2bPML-RARAt(15;17)(q21;q22)AML-M3CBFB-MYH11Inv(16)(p13.1;q22)t(16;16)(q13.1;q22)AML-M4Eo以上伴重現性遺傳學異常的AML,即使骨髓中原始細胞未達20%,仍可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不另作特殊分類的AMLWHO分類FAB分類臨床表現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M0原始細胞≥20%(ANC),缺乏髓系成熟標記,MPO陽性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原始細胞≥90%(NEC),表達髓系早期標記,MPO陽性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原始細胞≥20%(NEC),成熟?!?0%,單核<20%急性粒單細胞白血病M4原始細胞≥20%(NEC),原幼單>20%急性原單細胞和單核細胞白血病M5原幼單≥20%(NEC),粒系<20%急性紅白血病紅白血病-M6原?!?0%(NEC),紅系≥50%紅血病早期紅系≥80%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M7原始細胞≥20%(ANC)其中幼巨占一半以上AML-M1骨髓象

M2a骨髓象M2b實驗室檢查M3骨髓象AML-M4骨髓象

M5實驗室檢查M6實驗室檢查M7實驗室檢查骨髓增殖性疾?。∕PN)骨髓增殖性疾?。╩yeloproliferativedisorders

,MPN)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造血細胞持續(xù)不斷地異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組疾病的統稱。臨床特點:①以某種血細胞系增生為主,伴有一種或兩種其他血細胞增生;(增生細胞常無明顯成熟障礙,形態(tài)亦無明顯異常,但細胞的生化成分、功能等常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常見染色體畸變)②疾病之間可相互轉化或同時合并存在;③可伴有髓外造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腫大;④周圍血有形態(tài)學異常:如淚滴狀紅細胞、幼粒-幼紅細胞、巨大血小板或巨核細胞碎片慢性髓細胞白血病伴BCR-ABL1陽性

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增殖性疾病,其特點是粒系細胞及其祖細胞過度增生,90%以上病例伴有Ph染色體。根據自然病程,CML可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急變后轉變?yōu)榧毙园籽?。分期:慢性期(chronic

phase,

CP)加速期(accelerated

pase,

AP)急變期(blast

phase,

BP)慢粒(慢性期)1.血象:

紅細胞與血紅蛋白早期可正常,晚期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白細胞計數增高,(12-1000)×109/L,以中性中晚幼以下階段為主,原粒細胞<2%,Eos,BasoCell,可有少量有核紅細胞,PLT明顯,可達1000×109/L。2.骨髓象:

增生明顯至極度活躍,以粒系增生為主,為中幼以下階段,原始細胞<5%;

Eos,Baso細胞明顯增多;

M:E比例明顯增高,10-50:1;

可見巨核細胞增多,以成熟巨核細胞為主。3.細胞化學:

NAP染色陽性率顯著甚至為0,治療緩解或合并感染時NAP積分增高。4.染色體與基因檢查:

可查出Ph染色體,即t(9;22)(q34;q11.2)

BCR-ABL融合基因。CML骨髓象慢粒(加速)2.實驗室檢查:1)持續(xù)性或白細胞增高(>10×109/L)或持續(xù)性治療無反應性脾大;2)治療無法控制的持續(xù)性血小板增高(>1000×109/L);3)與治療無關的持續(xù)性血小板減少(<100×109/L);4)出現與初診時核型不同克隆性細胞遺傳學異常。5)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20%6)外周血或骨髓原粒細胞10%~19%(標準1~4為CP轉化為AP,標準5~6為AP向BP轉化。)慢粒(急變)

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細胞≥20%,多數呈急粒變,20~30%急淋變;

NAP積分增加;中重度血紅蛋白減少、血小板減少,個別劇增。類白血病反應

Leukemoidreaction

是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的血象反應。

主要臨床特征: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顯著增高,出現幼稚細胞;

有明顯的致病原因

隨原發(fā)病治愈可自然恢復

預后良好

(一)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急性感染

炎癥

惡性腫瘤

肝病

嚴重組織損傷、大面積燒傷、大手術后(一)病因與發(fā)病機制1、細胞調控機制改變

微生物和毒素—各種造血生長因子—細胞因子+淋巴因子

中性粒細胞大量釋放2、髓外造血

肝、脾等3、血細胞再分布(二)診斷標準1、有明確的原發(fā)病2、實驗室檢查①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基本正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