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8頁共58頁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案。教學目的:1、通過多種活動,充分體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2、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斷、推理、概括才能。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點:感受體驗事情發(fā)生確實定性和不確定性,會判斷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教具學具:課件、彩球、塑料袋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初步感知1、初步感受事情發(fā)生確實定性〔1〕用“一定”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確實定性。師:同學們,老師最近學會了一種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給大家看,你們想看嗎?生:想看。師: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著一些彩球,請同學們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我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的。你們相信嗎?〔學生有的說信,有的說不信〕師:那我們就試試吧?!矌煶鍪疽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有彩球,請學生任意摸出一個球,老師都能準確猜出球的顏色。學生猜測,袋中裝的都是黃顏色的球?!硯煟阂驗榇醒b的全都是黃球,所以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怎樣?師:當事情確定會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繪?!舶鍟阂欢ā嘲寻浊虻谷肟盏牟煌该鞯拇又?,請學生描繪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開場由猜球游戲導入新課,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興趣盎然、主動參與。使學生在參與猜球的過程中明白“一定”的涵義,初步體驗到什么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一定”的。]〔2〕用“不可能”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確實定性。師:林老師想從袋中〔剛剛裝白球的袋〕摸出一個紅球,行嗎?為什么?師:確定不會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就用“不可能”〔板書:不可能〕來描繪。從這個袋中還不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理解“一定”的根底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進一步體驗什么情況下事件的發(fā)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學生對確定性事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認識。]2、初步感受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用“可能”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師:〔往只裝有白球的袋中倒入假設干個黃球〕這時,任意摸出一個球,結果怎樣?引導:用“可能”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加深對“可能”的理解。請學生從裝有黃、白、紅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一個球,摸之前先猜一猜可能摸到什么顏色的球。[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猜測中主動參與,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事件發(fā)生的情況,為新知內化創(chuàng)造條件。]二、互動交流,深層體驗1、“生本”對話,描繪可能性。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知道,當事情確定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繪,當事情確定不會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不可能”來描繪,當事情不確定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可能”來描繪。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書上的幾位小朋友〔課件出例如1的插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對正要摸棋的小朋友說些什么嗎?[設計意圖:對話是課堂學習、交流不可缺少的,讓學生和書本進展“對話”,學生覺得新穎有趣,樂于對話,敢于對話,在對話交流中既進一步穩(wěn)固了新知,又進步了學生的觀察、推理、交流等數學才能。]2、提醒課題3、學習例2,判斷可能性。出例如2,生獨立判斷,交流匯報。[設計意圖;至此,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對于例2放手讓學生獨立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才能。]三、聯絡生活,應用拓展1、“生生”對話。小組內活動①往袋中裝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說一句話。②提出一個要求,根據要求來裝球。小組間活動小組派代表,向其它小組的同學提問題,當場解決。[設計意圖:再次設計對話環(huán)節(jié),小組內的生生交流,小組間的生生對話無不表達學生的自主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2、辨一辨?!矔玖曨}〕3、涂一涂?!矔玖曨}〕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舉一舉生活中的例子。[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數學去理解生活,結合生活去體會數學的價值。]四、課堂總結,升華情感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覺得自己學得怎樣?心情如何?教學反思:1、較好地整好教學資。這節(jié)課的教學應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在其中體驗。教科書提供了豐富的情境材料,在此根底上,我以進展了整合。如例1這之前先設計摸球、猜球的顏色等活動來初步感知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對例1也進展了改編,與書本的小朋友進展對話,進一步體驗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2、靈敏地組織數學活動?!皵祵W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節(jié)課的教學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靈敏地組織數學活動,給學生提供較充足的活動空間,探究空間和創(chuàng)造空間,使學生在操作、比擬、理論中認識“可能性”如課一開場的“猜一猜”活動,接下來的“摸球”活動,小組內及小組間活動等,全過程無處不是“可能性”的學習與判斷,可以說活動貫穿全課,“可能性”也融貫全課。3、精心設計教學對話。每一堂課都離不開對話,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話可以說是一個亮點。在教學設計時,我非常注重“對話”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主要表達在以下三點。〔1〕師生對話在與學生對話中,我注重用飽滿熱情、生動的語言,自然可親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展交流互動,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同時關注對學生表達、概括才能的培養(yǎng)。〔2〕生本對話教學例1時,我設計了“生本”對話環(huán)節(jié):“你能用一定、不一定、可能和書上這位正要摸球的小男孩說些什么嗎?”學生對這一活動感到新穎、有趣,樂于對話,敢于對話,在對話中既進一步穩(wěn)固了新知,又進步了學生的觀察、推理、交流等數學才能。〔3〕生生對話在教學完例2后,我又設計了“生生”對話環(huán)節(jié)。小組內的生生交流,小組間的生生對話無不表達學生的自主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反思缺乏之處:在小組間的交流活動過程中,老師過于放手,學生所提問題不能很好的圍繞“可能性”來展開。好果老師事先做一定的示范、指導,再放手讓學生活動,這樣可增強活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f132.更多教案延伸閱讀冀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案教學目的:1、通過多種活動,充分體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2、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斷、推理、概括才能。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點:感受體驗事情發(fā)生確實定性和不確定性,會判斷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教具學具:課件、彩球、塑料袋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初步感知1、初步感受事情發(fā)生確實定性〔1〕用“一定”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確實定性。師:同學們,老師最近學會了一種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給大家看,你們想看嗎?生:想看。師:老師手里有一個魔袋〔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著一些彩球,請同學們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我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的。你們相信嗎?〔學生有的說信,有的說不信〕師:那我們就試試吧。〔師出示一個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裝有彩球,請學生任意摸出一個球,老師都能準確猜出球的顏色。學生猜測,袋中裝的都是黃顏色的球。〕師:因為袋中裝的全都是黃球,所以從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結果怎樣?師:當事情確定會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繪?!舶鍟阂欢ā嘲寻浊虻谷肟盏牟煌该鞯拇又?,請學生描繪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開場由猜球游戲導入新課,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興趣盎然、主動參與。使學生在參與猜球的過程中明白“一定”的涵義,初步體驗到什么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一定”的。]〔2〕用“不可能”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確實定性。師:林老師想從袋中〔剛剛裝白球的袋〕摸出一個紅球,行嗎?為什么?師:確定不會發(fā)生的事情,我們就用“不可能”〔板書:不可能〕來描繪。從這個袋中還不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理解“一定”的根底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進一步體驗什么情況下事件的發(fā)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學生對確定性事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認識。]2、初步感受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用“可能”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師:〔往只裝有白球的袋中倒入假設干個黃球〕這時,任意摸出一個球,結果怎樣?引導:用“可能”來描繪事情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加深對“可能”的理解。請學生從裝有黃、白、紅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一個球,摸之前先猜一猜可能摸到什么顏色的球。[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猜測中主動參與,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事件發(fā)生的情況,為新知內化創(chuàng)造條件。]二、互動交流,深層體驗1、“生本”對話,描繪可能性。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知道,當事情確定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一定”來描繪,當事情確定不會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不可能”來描繪,當事情不確定發(fā)生時,我們可以用“可能”來描繪。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書上的幾位小朋友〔課件出例如1的插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對正要摸棋的小朋友說些什么嗎?[設計意圖:對話是課堂學習、交流不可缺少的,讓學生和書本進展“對話”,學生覺得新穎有趣,樂于對話,敢于對話,在對話交流中既進一步穩(wěn)固了新知,又進步了學生的觀察、推理、交流等數學才能。]2、提醒課題3、學習例2,判斷可能性。出例如2,生獨立判斷,交流匯報。[設計意圖;至此,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對于例2放手讓學生獨立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才能。]三、聯絡生活,應用拓展1、“生生”對話。小組內活動①往袋中裝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說一句話。②提出一個要求,根據要求來裝球。小組間活動小組派代表,向其它小組的同學提問題,當場解決。[設計意圖:再次設計對話環(huán)節(jié),小組內的生生交流,小組間的生生對話無不表達學生的自主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2、辨一辨?!矔玖曨}〕3、涂一涂?!矔玖曨}〕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舉一舉生活中的例子。[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數學去理解生活,結合生活去體會數學的價值。]四、課堂總結,升華情感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覺得自己學得怎樣?心情如何?教學反思:1、較好地整好教學資。這節(jié)課的教學應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在其中體驗。教科書提供了豐富的情境材料,在此根底上,我以進展了整合。如例1這之前先設計摸球、猜球的顏色等活動來初步感知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對例1也進展了改編,與書本的小朋友進展對話,進一步體驗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2、靈敏地組織數學活動?!皵祵W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本節(jié)課的教學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靈敏地組織數學活動,給學生提供較充足的活動空間,探究空間和創(chuàng)造空間,使學生在操作、比擬、理論中認識“可能性”如課一開場的“猜一猜”活動,接下來的“摸球”活動,小組內及小組間活動等,全過程無處不是“可能性”的學習與判斷,可以說活動貫穿全課,“可能性”也融貫全課。3、精心設計教學對話。每一堂課都離不開對話,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話可以說是一個亮點。在教學設計時,我非常注重“對話”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作用。主要表達在以下三點?!?〕師生對話在與學生對話中,我注重用飽滿熱情、生動的語言,自然可親的態(tài)度與學生進展交流互動,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同時關注對學生表達、概括才能的培養(yǎng)?!?〕生本對話教學例1時,我設計了“生本”對話環(huán)節(jié):“你能用一定、不一定、可能和書上這位正要摸球的小男孩說些什么嗎?”學生對這一活動感到新穎、有趣,樂于對話,敢于對話,在對話中既進一步穩(wěn)固了新知,又進步了學生的觀察、推理、交流等數學才能?!?〕生生對話在教學完例2后,我又設計了“生生”對話環(huán)節(jié)。小組內的生生交流,小組間的生生對話無不表達學生的自主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反思缺乏之處:在小組間的交流活動過程中,老師過于放手,學生所提問題不能很好的圍繞“可能性”來展開。好果老師事先做一定的示范、指導,再放手讓學生活動,這樣可增強活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可能性大小教學目的:1、通過“猜測—理論—驗證”,讓學生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過程,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理解并掌握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規(guī)律。2、能對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展描繪,結合詳細情境,能對某些事件進行推理,知道其結果可能性的大小。3、獲得一些初步為數學理論活動經歷,并在和同伴的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才能。教學重點: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并掌握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規(guī)律。教學難點:通過動手操作,分析^p推理,得出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規(guī)律。教學過程:一、游戲激趣,談話引入〔飛鏢〕1、引出“可能”今天老師要請大家一起玩?zhèn)€游戲,你們喜歡嗎?〔出示轉盤〕請兩個學生上來比賽,猜猜誰會贏?老師小結:剛剛這兩位同學在沒有比賽之前,我們是不能確定他們的輸贏情況,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以用“可能”來描繪?!舶鍟嚎赡堋淮_定〕如今誰能用可能一次來說說他們兩個的輸贏情況?!瞂X可能會贏,XX可能會輸,從不同角度說說〕2、引出“不可能”、一定比賽開場,規(guī)那么每人投5次,等到第一位同學投完第5次,隨機再讓學生猜猜他們的輸贏情況,并說說理由。從而引出“一定”、“不可能”〔板書:〔一定--確定〕〔不可能--確定〕3、小結:剛剛我們所講到的“可能、不可能、一定”它是判斷一件事情會不會發(fā)生的三種情況。其實像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有些事情它可能發(fā)生,有些事情它不可能發(fā)生,而有些事情那么一定發(fā)生,下面的事情請你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來說一說。4、練習〔課件出示〕〔1〕小紅說:“出生到如今我沒有吃過一點東西?!薄?〕太陽從西邊出來。〔3〕吃飯時,有人用左手拿筷子?!?〕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5、老師說學生用手勢進展判斷?!?〕兩個因數相乘,積是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商是兩位數?!?〕一個人身高10米?!?〕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二、操作活動探究規(guī)律1、出示活動要求〔1〕每人摸3次,摸的時候要按順序,不能搶?!?〕摸之前將棋子搖一搖,任意摸出一個,小組長記錄是什么顏色,然后把棋放回袋子再摸。〔3〕小組長統(tǒng)計一共摸了幾次,白棋幾次,黑棋幾次。2、小組活動,老師巡視指導2、匯報摸球情況請各組的組長匯報你們組的摸球情況?!矌煂W生的摸球的情況統(tǒng)計在記錄表中〕仔細地觀察這個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3、猜猜袋子里裝有什么顏色的棋子,以及兩種棋子數量的多少。4、驗證猜測結果5、師小結:通過再一次的實驗證明,可能性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數量〕數量多的可能性就大,數量少可能性就少。那么兩者的數量相等或差不多時,它們的可能性就差不多了。三、生活應用我們掌握了可能性大小的規(guī)律,利用它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1、如今我們再來玩玩這個飛鏢游戲吧〔請兩位學生上來〕〔1〕猜猜他們兩個投在那個地方的可能性大一些〔2〕學生投了幾次之后,猜猜誰贏的可能性大一些〔隨機觀察情況〕2、定分老師這兒有一個沒有定分的飛鏢,請你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你覺得如何定分最合理?3、摸獎瞧,元旦馬上到了,一百商店舉行摸獎活動,規(guī)定但凡摸到白球均可獲得價值100元的精巧禮品。你會選擇那一只摸獎工具箱?!舱f說你的理由〕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教案教材分析^p可能性是學習數學四個領域中“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局部,“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統(tǒng)計初步知識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已經涉及,但概率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學生以后學習有關知識的根底。本單元主要教學內容是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學關鍵是如何讓學生把對“隨機現象”的豐富的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學情分析^p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歷和統(tǒng)計知識,對現實生活中確實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并有一定的簡單分析^p和判斷才能,但學生只是初步的感知這種不確定事件,對詳細的概念還沒有深化地理解和運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歷,老師做出適當引導,學生就會進展正確的分析^p和判斷的。所以教材選用學生熟悉的現實情境引入學習內容,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絡,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時機。教學中,老師要利用這些情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詳細的操作活動中進展獨立考慮,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及可能性大小的體驗。教學目的知識技能: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數學考慮: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維和與人交流考慮過程的才能。問題解決: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擬事件多少。情感態(tài)度: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可以運用可能性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漸對統(tǒng)計與可能性知識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繪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梢粤谐龊唵卧囼炛兴锌赡馨l(fā)生的結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學難點:能根據可能性的大小判斷物體數量的多少。課時安排:3課時1.可能性………………2課時2.擲一擲………………1課時課時教案課題:第四單元:可能性〔1〕第課時總序第個教案課型:新授編寫時間:年月日執(zhí)行時間:年月日教學內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練習十一第1、2、3、4題。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確定的。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在觀察、交流、動手、考慮、驗證的過程中探究新知。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才能和邏輯推理才能。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教學難點:會用“可能”、“不可能”正確地描繪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教學方法:采用游戲教學法,將教學情境真實地搬到現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真實地參與中積累與學習知識。教學準備:師:多媒體、抽簽卡紙、盒子、彩色球、鉛筆。生:棋子。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1.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小的禮物,猜一猜是什么?讓學生猜一猜,學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書….2.師揭題:學生說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數學上都是些不確定性事件。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舶鍟n題:可能性〕3.出示謎語:小黑人兒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全會,就是不會把歌唱。學生可能會說:鉛筆。師追問:確定嗎?讓學生肯定答復一定是鉛筆或確定是鉛筆。4.出示獎品鉛筆,并說明這是獎勵表現秀的學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二、互動新授1.引入:下周班會,老師想組織大家表演節(jié)目,每個人都有時機表演。但節(jié)目形式不能重復,每個類型只能有一個節(jié)目,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怎樣確定每一個同學演什么節(jié)目呢?組織小組討論,大局部同學會想到用抽簽的方法來決定。2.活動:出示三張卡片,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讀,找同學上來抽一張,引導學生先考慮一下,會抽到什么?學生會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讀。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師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三種可能的結果。3.抽簽指生抽一張?!惨猿榈教铻槔硯熞龑В杭偃缭僬乙幻瑢W來抽簽,可能會抽到什么?生可能答復: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讀。引導學生質疑:有沒有可能會抽到跳舞?指生答復:不可能,因為剩的兩張簽里沒有跳舞。找生抽一張,驗證學生的猜測是否正確?!惨詫W生抽到的是朗讀為例〕4.引導:最后只剩一張了,你們能猜一猜這一張可能是什么嗎?生可能會答復:一定是朗讀,因為只剩下朗讀這張卡片了。5.師小結:剛剛在猜測會抽到什么節(jié)目時,第一次同學們用的詞是“可能”,第二次同學們用的詞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當然,不同情況下,它們有時也會發(fā)生變化?!舶鍟嚎赡懿豢赡芤欢ā橙⒎€(wěn)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出示:兩個盒子,一號盒子放的全部是紅棋子,二號盒子放的有紅棋子和綠棋子。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哪個盒子里可能會摸出綠棋子?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等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組織摸一摸活動,并驗證,再集體匯報。2.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1題。讓學生說一說,并說明理由。3.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2題。先讓學生自主連一連,老師發(fā)彩色球讓學生驗證摸一摸,再說一說為什么這么連。4.說一說:老師引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四、課堂小結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引導歸納:1.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2.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展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可以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然兩種情況。作業(yè):教材練習第47頁第3、4題。板書設計:可能性〔1〕可能〔不能確定〕可能性不可能〔完全確定〕一定課題:第四單元:可能性〔2〕第課時總序第個教案課型:新授編寫時間:年月日執(zhí)行時間:年月日教學內容:教材p45~46例2、例3及練習十一第5、8題。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學習比擬多種結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結果總數,再看哪種結果在總數占的比例多。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歸納和判斷才能。教學重點:會比擬兩種結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教學難點:能根據可能性的大小逆向考慮比擬事件數量的多少。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準備:多媒體、盒子、彩色棋子。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1.出示:(1)用適宜的語言描繪下面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①太陽()從東邊落下。②明天()考試。③冬天()會下雪。④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2)盒子里有3個紅棋子和1個黃棋子,任意摸一個可能是什么顏色的棋子?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可能是紅棋子也可能是黃棋子。因為盒子里面既有紅色棋子也有黃色棋子。質疑:你覺得摸到哪種顏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為什么?引導學生考慮,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會說,紅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為盒子里紅棋子比黃棋子多。2.導出課題:看來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舶鍟n題:可能性的大小〕二、互動新授1.體驗可能性有大有小。出示教材第45頁例2情境圖。(1)引導:在盒子里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任意摸出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可能是紅色,也可能是藍色?!?2)(繼續(xù)出示情境圖做實驗局部)有一個小組做了一次實驗,他們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它的顏色,然后放回去搖勻再摸,重復20次,同學們觀察他們摸完20次后的結果是怎樣的?〔摸出紅色的多,藍色的少?!?3)追問:這說明了什么?〔摸到紅棋子的可能性比擬大,藍棋子的可能性小?!?4)質疑:假設再摸一次的話,摸出哪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紅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紅色呢?〔不一定,因為藍色摸到的可能性雖小也有可能會摸到?!?.動手操作。(1)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盒子,里面都裝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請小組仿照教材的實驗,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組長記錄結果。小組操作完畢后,匯報記錄結果,并根據結果說一說你盒子里哪種顏色的棋子多。并追問:每個小組的統(tǒng)計結果都一樣嗎?指名小組匯報,對不同結果的小組進展比擬。(2)引導學生考慮:通過剛剛的操作,你發(fā)現可能性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引導學生小結:與在總數中所占數量的多少有關,在總數中占的數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舶鍟?3)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獎、買彩票等。并由此對學生進展正確的思想教育。3.出示教材第46頁例3。(1)先讓學生觀察出示的記錄結果,再指名答復例題中的問題?!矎脑囼炗涗浛梢钥闯?,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5次,摸出紅球15次,摸出黃球的次數少于紅球的次數。另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4次,摸出紅球16次,摸出黃球的次數少于摸出紅球的次數。八個小組一共摸到紅球123次,摸到黃球37次,摸到紅球的次數比摸到黃球的次數多。也就是說,從盒子里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在,黃球的可能性小。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出:盒子里紅球多,黃球少〕(2)引導小結方法:當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相關時,在總數中所占數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數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三、穩(wěn)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先讓學生自主考慮,小組交流,再匯報。并說出為什么這么想。引導學生總結:在總數中占的顏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顏色少的可能性小??梢赃M一步浸透“公平”的思想與畫法。2.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1題。先讓學生觀察從圖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說一說?!埠凶永锛t色的棋子多,黃色的棋子少〕引導學生運用可能性大小的逆向考慮:從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數量的多少嗎?〔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并記錄結果。〕四、拓展小結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引導歸納:1.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2.在總數中占的數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說明在總數中占的數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說明在總數中占的數量少。作業(yè):教材練習第47~48頁練習十一第5、8題。板書設計:可能性〔2〕大←→數量多可能性小←→數量少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模板:可能性可能性〔一〕單元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確定的。2.使學生可以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3.使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繪,并和同伴交換想法?!捕辰滩姆治鯺p在現實世界中,嚴格確定性的現象非常有限,不確定現象卻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論正是研究不確定現象的規(guī)律性的數學分支。《標準》將“概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四個學習領域之一“統(tǒng)計與概率”中的一局部,從第一學段起就安排了有關的學習內容。本單元主要是教學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著的不確定現象,并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作為教學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歷,教科書中選取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新年聯歡會上抽簽表演節(jié)目”的現實情境,引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還通過大量生活實例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目的是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并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絡。教科書中還設計了有趣的摸棋子試驗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2.設計豐富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究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不確定現象是這局部內容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從不確定現象中去尋找規(guī)律,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觀念。假如缺乏對隨機現象的豐富體驗,學生較難建立這一觀念。因此,教科書中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如摸棋子試驗、涂色活動、抽簽游戲等。通過創(chuàng)設這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踩辰虒W安排:4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課本第105頁例1、例2,練習二十四1~3題。三維目的: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確定的。2.能結合已有的經歷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表達出來,并能簡單地說明理由。3.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才能和邏輯推理才能。教學重難點: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教學準備: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紅、藍、黃、綠三種顏色棋子各兩顆的紙盒2。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臺等。教學過程:一、游戲激趣,導入新知1、猜牌游戲展示紅桃A、黑桃A、方塊A、梅花A各一張,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師:你們有不同的意見,但誰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自己是對的嗎?〔沒有〕因此,咱們應該在答復時加上一個什么詞?〔板書:可能〕這張牌有哪幾種可能?讓學生加上“可能”再答復一遍。它可能是紅桃K嗎?〔板書:不可能〕展示四張紅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么A。能說得肯定一些嗎?為什么這么肯定?〔板書:一定〕它可能是黑桃A嗎?2.小結展題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歷進展正確地判斷,并能答復一些問題。二、自主探究1.初步感知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展臺出示主題圖引入:元旦節(jié)快到了,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賀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朗讀、相聲、小品、其它六種節(jié)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那種節(jié)目呢?請觀察圖后說一說方法。〔2〕小組討論:假如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么結果?〔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jié)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2.確定性事件〔1〕操作學具盒一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你得出什么結果?從1號盒子里一定能取出紅棋子嗎?為什么一定能?還會取出其它顏色棋子嗎?為什么?3.不確定性事件〔1〕操作學具盒二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10次?!?〕你能確定每次取出什么顏色的棋子嗎?〔3〕指導自學例1主題圖,答復書上問題。4.初步運用〔1〕練習二十四第2題小題只要不涂藍色都正確,小題只要涂黃色數量不超過4個都正確?!?〕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才浜鲜謩荨场暗厍蛎刻於荚谵D”,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師說明理時介紹課外知識。小組討論學習。全班統(tǒng)一訂正,說說理由。三、綜合運用:1.游戲:你說我判斷師生游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生生游戲。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108頁3題圖中兩人那樣。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師:通過剛剛的游戲我們發(fā)現,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歷、知識聯絡得非常嚴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歷,做個有心人。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四、課堂小結: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知道了判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展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可以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然兩種情況。教學后記:第二課時教學內容:課本第106頁例3,練習二十四4~6題。三維目的:1.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會比擬兩種結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3.學會記錄事件發(fā)生的結果。4.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歸納和判斷才能。教學重難點:會比擬兩種結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教學準備: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3中的紙盒和8顆紅棋子、2顆藍棋子每組準備撲克牌〔1紅桃,5黑桃〕、2分硬幣教具:視頻展示臺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描繪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出示圖片〕下面城市的冬天會下雪嗎?請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2.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二、自主探究1.體驗可能性是有大小的。〔1〕操作學具盒實驗1:將4顆紅棋子、1顆藍棋子放入學具盒,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學具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引導:怎樣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結果?〔設計一個統(tǒng)計表,參照教科書第106頁的例3?!场?〕全班交流各小組記錄結果。〔3〕小結:取出紅棋子的次數要多些,換句話說也就是取出紅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4〕討論:取出哪種顏色的可能性?2.進一步證實,總結規(guī)律?!?〕提出猜測老師展示6張牌:5張黑桃、1張紅桃,然后洗牌,從中抽出一張,問:這張牌是黑桃的可能性大還是紅桃的可能性大?為什么?〔讓學生進展猜測?!场?〕實驗證明這僅僅是同學們的一種猜測,還需要大家用實驗來證明它。實驗2:組內同學分好工,其中一個人負責洗牌,另一個同學負責記錄。〔3〕匯報實驗結果?!?〕引導小結從這些實驗結果中,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因為黑桃在總數中占得多一些,所以取出黑桃的可能性要大些?!?.看書學習例3。引導:從上往下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摸完20次后的結果是怎樣的?這說明了什么?〔摸到紅棋子的可能性要大些?!臣僭O再摸一次的話,摸出哪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紅色〕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紅色呢?〔不一定〕通過剛剛摸牌和例3中的摸棋子,從中你發(fā)現可能性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在總數中所占數量的多少有關,在總數中占的數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占的數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诚襁@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比方抽獎,買彩票。4.遷移類推〔1〕設疑:假設當數量一樣時,可能性的大小又是怎樣的呢?〔讓學生猜測〕〔2〕驗證猜測游戲:猜正反面。老師擲一次硬幣,讓學生猜哪面朝上。〔既可能是正面又可能是反面?!衬拿娉系目赡苄源笮┠兀俊膊畈欢唷惩瓿山炭茣?09頁第6題。4.小結:由此可見,當兩種物品數量不同時,數量越多,抽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當數量一樣時,可能性是差不多的。〔板書:數量多,可能性大〕三、穩(wěn)固運用:1.做一做讓學生嘗試判斷,再說明理由。2.完成練習二十四第4題、5題。第4題是開放題,小題只要涂的紅色格比藍色格多就正確,小題答案剛好相對。3.第5題完成統(tǒng)計表實驗3:向紙盒中參加4顆紅棋子、1顆藍棋子,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學具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四、總結: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引導總結: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它與數量等因素有關。板書設計:可能性的大小多可能性大數量少可能性小數量一樣:可能性差不多教學后記:第三課時教學內容:課本第106頁例4、例5,練習二十四第7~12題。三維目的:1.進一步學習比擬多種結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結果總數,再看哪種結果在總數占的比例多。2.能根據可能性的大小逆向考慮比擬事件數量的多少。3.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逆向考慮推理才能。教學重難點:能根據可能性的大小逆向考慮比擬事件數量的多少。教學準備:三色粉筆白色6枝、藍色3枝、紅色1枝,4個編號的盒子和一枚硬幣視頻展示臺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復習比擬兩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老師出示兩種顏色的粉筆:藍色3枝、紅色1枝。問:假如讓一位同學閉上眼睛隨意從中抽出一枝,可能是什么顏色?〔可能是藍色也可能是紅色〕哪種顏色的可能性?為什么?引導總結:藍色的粉筆在總數中占了四分之三,紅色的粉筆只占四分之一,所以抽出藍色粉筆的可能性大,抽出紅色粉筆的可能性小。二、探究新知1.學習比擬三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老師在原來兩種顏色的粉筆的根底上,增加了6枝白色粉筆,假如閉著眼再從中隨意抽出一枝?!?〕小組討論:怎樣能很快得出:抽出哪種顏色的粉筆可能性?抽出哪種顏色的粉筆的可能性最小?引導:一共有幾種粉筆?哪種粉筆在總數中所占得最多?哪種占得最少?2.自學例4指名答復例題中的問題。3.引導總結方法:當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相關時,在總數中所占數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數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4.嘗試應用完成例5下面的“做一做”。引導:首先觀察整個圓分成了幾份?紅、黃、藍三種顏色所占的區(qū)域分別有幾份?用分數怎樣表示?得出結論,哪種顏色的區(qū)域所占份數越大,指針停在這種顏色區(qū)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5.遷移類推課本第110頁第7題引導學生觀察:每個盒子里有幾種顏色的球?〔四種〕左右兩邊盒子各有多少個球?〔15個〕左邊盒子綠色球有幾個?右邊呢?強調仔細數。6.可能性大小的逆向考慮〔1〕設疑引思:我們已經知道從數量的多少可以推想可能性的大小,從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數量的多少嗎?出例如題5,從題目黃棋子被抽到了5次,紫棋子被抽到了15次,這說明了抽到紫色棋子和黃色棋子的可能性誰大?因此紙袋里的黃色棋子多還是紫色棋子多呢?〔2〕總結:從而這里可能性的大小與棋子的多少有關,抽到的可能性越大的棋子,數量也就越多。所以紫色棋子多。3.反應練習。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十四第8、9題,并說明自己的理由。三、運用拓展練習二十四第10~12題1.第10題?!?〕讓學生考慮判斷小精靈的問題:“是猜對的人多,還是猜錯的人多?”為什么?〔2〕先實際操作,再舉手表決完成統(tǒng)計表,然后老師指明放硬幣的盒子。為什么猜錯的人多呢?〔因為只有一個盒子裝了硬幣,而其余幾個沒有。因此,猜沒有裝的盒子的可能性要大些,所以猜錯的人要多些?!?.第11題。〔1〕讓學生獨立考慮。〔2〕引導:一個正方體有幾個面?要保證擲出紅色的可能性比藍色大,那么紅色面的數量比藍色面多還是少?有幾種不同的涂法?3.第12題引導:可能性大小與數量多少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只要保證10張卡片中“1”的張數最多,“5”的張數最少即可。也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考慮,列出全部方案,再比擬哪種方案更符合題意。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統(tǒng)計與可能性教案九、統(tǒng)計與可能性一、教學目的:1、使學生經歷和體驗搜集、整理、分析^p數據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搜集整理數據,認識條形圖〔1格表示1個單位〕,初步學會用條形圖描繪數據,能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圖,并體會統(tǒng)計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2、使學生經歷實驗的詳細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簡單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或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斷,并做出適當的解釋,能正確使用"經常""偶然""差不多"等詞語描繪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3、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初步感受動手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一種有效方法,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開展與別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才能。統(tǒng)計與可能性1教學內容:p90--91教學目的:1、經歷和體驗搜集、整理、分析^p數據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搜集整理數據,體會統(tǒng)計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2、經歷實驗的詳細過程,能對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做出簡單判斷,并做出適當的解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3、培養(yǎng)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初步感受動手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一種有效方法,激發(fā)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開展與別人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才能。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1、談話:老師帶來了一個袋子,你們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嗎?2、翻開袋子驗證:3個紅球,3個黃球。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1、想一想問:假如讓你們閉上眼睛從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為什么?說明:袋子里有紅球、黃球。摸到紅球和黃球都是有可能的。2、猜一猜問:假如讓你們閉上眼睛從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摸出后把球再放會口袋,一共摸40次,紅球、黃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學生各抒己見。講述:同學們的意見各不一樣,這僅僅是我們的估計和猜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知道紅球和黃球各摸到多少次呢?引出課題,并板書。3、說一說。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記錄數據的方法?講述: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用畫"正"字的方法進展記錄。你知道"正"字是由幾筆寫成的嗎?老師講解示范畫"正"示范的書寫格式。4、摸一摸。講解游戲規(guī)那么:每個小組的袋子里都由3個紅球,3個黃球,摸球前要先把口袋搖一搖,然后閉上眼睛任意摸一個球,假如摸到紅球,組長就在紅球的后面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摸過以后要把球放回口袋,要搖動口袋。小組同學輪流摸球,一直摸完40次。想一想,每組4個同學,平均每人要摸多少次呢?學生活動。⑴每組組長負責記錄,并把記錄結果填在統(tǒng)計表里。⑵組長匯報摸球結果。⑶問:統(tǒng)計的結果和你開場的估計差不多嗎?你發(fā)現了什么?在小組內說一說。⑷講述:在袋子里紅球和黃球的個數同樣多的情況下,從袋子里每次摸一個球,摸球的次數又比擬多,那么摸到紅球和黃球的次數是差不多的,這就說明了在這種情況下,任意摸一個球,默禱紅球的時機和摸到黃球的時機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紅球和黃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三、玩中交流,內化進步1、想想做做1⑴請每組拿出一個小正方體。問:知道這個小正方體有幾個面嗎?在6個上都有寫數字,小組內輪流看一下有哪些數字?各出現了幾次?⑵活動規(guī)那么:把小正方體拋30次,組長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數字1、2、3朝上的次數。其它同學統(tǒng)計并填表格。學生活動,并填寫表格。⑶搜集各小組數據,并完成班級各小組的匯總表。⑷問:看著合計欄里的數據,你發(fā)現了什么?⑸講述:通過觀察合計欄里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拋的次數越多,數字1、2、3朝上的次數就越接近,那么拋一次,向上的數字有幾種可能?這三種可能性的大小怎樣?〔相等的〕2、想想做做2談話:在布袋子里放4枝鉛筆,怎樣放才能分別到達下面的要求?⑴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紅鉛筆。想想口袋里該裝什么鉛筆?小組同學合作裝鉛筆,問:你為什么這樣裝?⑵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紅鉛筆。問:你是怎樣想的?⑶每次任意摸一枝鉛筆,摸50次,摸到紅鉛筆和藍鉛筆的次數差不多,應該怎樣裝鉛筆?為什么?四、小結反思,整理知識談話:今天我們在玩的過程中一起研究了統(tǒng)計與可能性,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統(tǒng)計與可能性2教學內容:p92--93教學目的:1、通過活動,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初步學會用條形圖描繪數據,能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圖。3、通過積極參與猜測、實驗、驗證、分析^p的過程,培養(yǎng)思維才能,進步理論才能。4、培養(yǎng)團結合作意識以及樂于探究、勇于理論的精神。教學過程:一、引入活動1、談話:老師想在這個布袋里放一些紅球和黃球,你能出個注意,怎么放使每次任意摸一個球,摸假設干次,摸到紅球和黃球的次數差不多?2、學生交流并反應。3、小結:當布袋里放入同樣多的紅球和黃球時,摸到兩種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4、談話:假如布袋里放入的兩種顏色的球的個數不一樣多,摸到的結果又會怎么樣呢?二、開展活動1、摸球活動問:假如在布袋里放3個黃球,1個紅球,摸10次,摸到哪種球的次數可能多一些?⑴猜測同桌猜一猜。⑵實驗四人一組討論分工、記錄摸球結果的方法;小組活動。⑶分析^p數據:統(tǒng)計的記過和你的估計差不多嘛?你發(fā)現了什么?你能分析^p一下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嗎?假如我從這個布袋里任意摸一個球,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繂枺好看瓮恳粋€方塊做記錄的方法和每次涂一個方格做記錄涂成一個條形圖的方法哪一種更好?為什么?⑷推測問:假如要使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怎么辦?⑸練習假如老師在袋子里按下面的數量放球,你能很快判斷摸球結果嗎?袋子里8個全是黃球。4個紅球,4個黃球。7個紅球,1個黃球。2、擲小正方體活動問:一個小正方體,四個面寫"1",一個面寫"2",一個面寫"3",把小正方體拋30次,猜一猜哪個面朝上的次數多一些?哪兩個面朝上的次數差不多?猜測。實驗驗證。分析^p:在條形圖里你發(fā)現了什么?3、裝鉛筆活動〔想想做做2〕出示課本圖片,談話: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提出活動要求:玩兩次,第一次的要求是裝好后,從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紅鉛筆的次數比藍鉛筆多。第二次裝好后從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紅鉛筆的次數比藍鉛筆少。每次活動都按下面的程序進展:同桌進展操作;交流,說一說是怎么裝的?怎么想的?三、活動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參加了哪些活動?你有什么收獲?練習課教學內容:p94--95練習九教學目的:穩(wěn)固本單元統(tǒng)計與可能性知識的綜合練習課,使學生經歷實驗的詳細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簡單實驗可能發(fā)生的結果或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判斷,并做出適當的解釋,能正確使用"經常""偶然""差不多"等詞語描繪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學過程:一、練習指導1、p9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用苗木合同范本
- 加盟教育協(xié)議合同范本
- 與收款合同范本
- 儀器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化驗用品購銷合同范本
- 2024年四川旅游學院引進考試真題
- 2024年省廈門市梧村小學招聘考試真題
-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guī)則 大單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
- 買賣物品交易合同范本
- 保溫發(fā)泡板合同范本
- 保安列隊培訓方案
- 淚道狹窄與阻塞的護理
- 銑床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培訓
- 2024年山東淄博市城市資產運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驗收測試報告
- 醫(yī)院骨科專病數據庫建設需求
- 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一)完整版
- 三年級下冊混合計算100題及答案
-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工作規(guī)范
- ESD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
- 正確認識民族與宗教的關系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